【太閣】是太政大臣的簡稱,原本是日本律令製下朝臣最高的官職,對應的唐漢官職是宰相。


    區別於左、右、內大臣分別對標的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宰相,太政大臣又被稱為大宰相。


    但是日本的朝堂和東方大國一樣,都經曆了皇權和相權的鬥爭,太政大臣逐漸被架空虛設。


    但是日本的體製和東方大國不一樣,我已經不止一次表述日本遠古時期是多部落聯盟的神權製政體,在遠古的初期天皇和藤原氏都是神權祭司,誰也不一定比誰更高貴。


    直到大化革新之後,天智天皇憑借自己的君權壓製了藤原氏其他祭司的勢力,並將他們統一賜姓“藤原”,才算是真正將這群“老夥計”臣從化。


    為了安撫他們,天智天皇將原本大友皇子(後弘文天皇)擔任的太政大臣賜予藤原氏傳承,實際上是通過交換【治權】來正式確認雙方的君臣關係(之前更像是盟主和從屬的關係)。


    但是在之後的千百年中,君權和相權不斷衝突,以至於後來律令製打補丁的時候規定“無其人則闕”,即將其設為非常設官職,天皇將對藤原氏的安撫職位收迴,像極了拔x無情的臭渣男。


    遷都平安京之後,大和朝廷喪失了軍事力量。地方上再也無法控製豪族,而中央政府也陷入了鬥爭中。藤原氏在這樣混亂的局麵中,以外戚身分開始逐步的掌控大權。


    藤原氏不稀罕朝廷像扔狗骨頭似的太政大臣,並自行提出了關攝政治體製,雖然關白常常被授予從一位和正一位,但是關白卻和征夷大將軍一樣,並不在律令製官職體係之內。


    現在去查律令製官職體係,正一位、從一位皆為太政大臣,正二位、從二位為左、右、內大臣和藏人所別當,並無關白之名。


    事實上正是有了藤原氏下克上的這次試水,才有了後來武家有樣學樣在律令製度之外設置了將軍幕府體製。


    而在後來幕府時期,朝廷公卿和天皇同病相憐,原本的對立變為了協作,關白和太政大臣都成了沒有實權的統治階級。也是在這一時期,關白和太政大臣的關係和界限得以明確。


    天下實際的統治者是將軍,名義上的統治者是攝政關白,虛無的最高領袖是天皇,太政大臣是對有特殊貢獻的關白和將軍死後追授的一種榮譽職務。


    也是在這一時期,關白和征夷大將軍被確認為從一位,太政大臣被確認為正一位。


    秀吉走不通將軍的路子,這才找了軟骨頭的公卿走了關攝體製的路子,並企圖在後麵實行公武合體。如果他征伐朝鮮最終得勝,或許可以憑借威望最終完成公武合體。


    不過很可惜,秀吉到死都沒有實現這個願望,更因為死的太急引起了之後7年朝堂的內亂。


    就算秀吉最後那幾年幹的不好大家有所怨言,憑借其統一天下的功勞秀吉還是能撈得到一個太政大臣的追授的。


    但是彼時秀吉剛死,秀次和茶茶便在京都附近打的不可開交,誰還管得了你秀吉屍骨未寒和身後的事情。


    秀家帶兵強勢入洛之後自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作為秀吉葬禮主持的秀家卻刻意的忽略了這件事。


    後來大阪的所有人都忙著爭權奪利,活人的事兒還沒弄明白呢,誰還關心一個死人的身後事。


    石田三成倒是有幾次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他一個小人物沒有什麽話語權,再加上太政大臣是需要現任關白向天皇提請的,作為秀家扶持的近衛前久,在秀家的受益下刻意的忽略了這件事。


    後來近衛前久被換,秀次扶持九條兼孝上位,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的關白之位。再加上後來的仗一直打到現在,秀吉就一直沒有追授太政大臣。


    現在秀家拿秀吉沒有追授太政大臣來說事,不僅僅是在逼問朝廷,更是向大阪方麵問責。


    其他人不去管秀吉的身後事也就罷了,你大阪的秀利可是秀吉的親生兒子,你也不去爭取你說的過去嗎?


    秀家其實是有些耍無賴了,秀利才幾歲啊,哪裏清楚這裏麵的彎彎道道。要是片桐且元還在倒還好,他一直是秀吉的秘書,知道很多政治的門道。


    但是大野長治是什麽東西?他能教好豐臣秀利嗎?


    教不好,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甚至連提醒秀利和茶茶要幫秀吉向朝廷申請太政大臣都不上心,滿腦子都是我的茶茶、秀利的關白、還有秀次和秀家什麽時候死,一點都不在正事上上心。


    雖說這裏麵也有點外力因素使然,但是最終就是給了秀家一個機會。


    你大阪的親兒子不想著秀吉,我這個從吉備認養的養子可是一直想著您啊!~


    秀家舉得大旗便是【奉天靖難】,口中喊得口號是要肅清朝內的奸臣。什麽是奸臣?忙著爭權奪利,連給關白秀吉上尊號都忽視了,還說自己不是奸臣?


    什麽是忠臣?我秀家遠在關東、遠在蝦夷都想著養父秀吉的身後事;時刻不敢忘懷秀吉的恩義;不忍心看到秀吉費盡心力統一的天下在此淪喪,這才帶兵上洛肅奸,誰聽了這個故事不稱頌了一句“右府大義?”


    看看坐在對坐的足利氏家在聽到秀家這番話之後坐姿都正了正,看向秀家的眼神中充滿了小星星,這就是一種偶像崇拜。


    但是在座的另外兩位都是知道其中內情的,當年石田三成曾經找過他們,想要為秀吉上太政大臣的尊號,但是都被你秀家扶持的近衛前久拖過去了。


    近衛信尹作為近衛前久的親兒子更是清楚秀家和他爹說了什麽。


    兩人迅速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這個話題近衛信尹作為當事人的兒子顯然不好接話了,不斷的用眼神示意三條公廣不要做烏龜。


    三條公廣無奈,正想著怎麽和把這口鍋拋出去,就看到了秀家那殺人似的眼神,嚇得他直打哆嗦。


    三條公廣雖然知道這件事公卿家也很無辜,但是誰讓你秀家手裏有刀呢?


    “算了,再苦一苦九條兼孝吧。。。”三條公廣咬了咬牙在內心說道。


    “此事確實是九條兼孝的不是,正是他與大阪那邊的佞臣沆瀣一氣蒙蔽了聖聽,這才讓關白身後蒙塵。我等下與內府反京,便將您的意思向天皇稱述。”


    前麵說過了,申領太政大臣從流程上應該是關白的事兒,也隻有關白這樣的高位才能去替前任關白、將軍申請太政大臣的榮階。


    但是自太政大臣空懸以來,左右內大臣雖然在職位上有高低,但是同屬於最高階的大臣官,都有向天皇直參提告的權利。


    近衛信尹作為內大臣自然直接越過九條兼孝給天皇遞條子說要給秀吉申請太政大臣的行為,用近世的說法是不合理的,但是從遠古律令製禮法角度來說正是他的職責之一。


    這口鍋兜兜轉轉又迴到了近衛信尹這裏,他既然已經得罪死九條兼孝了。但是公卿家有公卿家的規矩,任憑他們再怎麽內鬥,都不能壞了規矩,不然還怎麽在公卿內立足?


    三條公廣自己不是大臣格就想把鍋扔給自己,近衛信尹卻是不願意就這麽接的。


    但是轉念一想自秀吉公武合體之後公家、武家各有一個高門殿臣,秀家不也是右大臣銜嗎?怎麽不能寫這封信,秀家可以寫啊。


    於是他便向秀家說道“殿下乃是當朝右府,又是關白秀吉之子,應當由殿下陳書我等署名才是。”


    “我也可以嗎?我記得我的右大臣之位在三河的時候被陛下褫奪了,是連帶著朝敵的指控一起送來的啊?”


    秀家不是瑕疵必報、針針計較的人,但是這次是在借故拿朝廷和大阪開刀動手術,這手術自然是越大越好。


    聽到秀家又提起自己被褫奪右府和指為朝敵的事兒,兩位大人是頭皮都麻了,這位大少爺是哄不好了嗎?


    三條公廣再次開口勸道:“殿下當真是說笑了,殿下的右府可是當年天下大名共推、五大佬連署,我等公卿一同上奏陛下,最後由陛下確認授予的官位,又豈是那些宵小們小動作就可以隨意弄掉的?”


    “這麽說右府之位還是我的咯?陛下承認當初對我發布的昭命有誤打算還我清白咯?”


    秀家步步緊逼,三條公廣卻是死咬不肯鬆口說這是天皇的問題,他隻是表示秀家隻要上書天皇自辯,天皇必然還自己公道。


    秀家當然是知道天皇需要一個台階下,就算是一個吉祥物也是要有麵子的。你上書自辯,我天皇開恩恢複你名譽不過是一個流程的問題,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你秀家要是心裏還不舒服,那便把九條兼孝給擼了,你要提拔三條公廣也好,近衛信尹也罷,這些都好商量啊。


    甚至你想要給什麽石田三成、豐臣秀勝一個朝敵的指控,都可以提出來嘛。大家在遊戲的框架裏麵玩,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嗎?


    秀家當真是被氣笑了,天皇這個渣男真的是犯了錯還要別人先道歉。同席而坐的足利氏家到底是年輕氣盛,當即對著兩人反駁道“憑什麽?我父親又沒有犯什麽錯。


    父親甚至在最危險的時候都想著保護陛下和諸位公卿,為此犧牲我豐春家多少將士!


    陛下倒好,當初說一起走最後又不走了,不走也就罷了被人控製在京都武力威脅之下居然罔顧事實汙蔑我父親,做出親者恨仇者快的事情出來,現在還要我父親向陛下請罪?”


    足利氏家這話一說,直接把兩位公卿嚇了一跳,即便是站在秀家這邊,又有多年武士經曆的近衛信尹也連連擺手說道“公方殿下切勿胡言,切勿胡言。”


    也是足利氏家這一激,讓已經上頭的秀家冷靜了下來。


    他現在的情況隻能說有巨大的優勢,但是千百年來天皇種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沒有改變,秀家在沒有絕對的勢力麵前不可能對他發起挑戰。


    秀家可不願意做織田信長,別說那些跟從秀家上洛的大名了,一旦秀家現在要逼宮天皇,恐怕自己的很多家臣都會有意見吧。


    多少天下人行百步而半九十,自己已經忍了這麽久了,眼瞅著就差最後一個台階,難道要在這裏跌倒嗎?


    自己這個時候對秀家反應這麽大,和年輕氣盛什麽都不懂的足利氏家有什麽區別?


    他看了看義憤填膺的足利氏家和有些慌亂的近衛信尹,足以看出如果自己和足利氏家一個態度,恐怕公卿中連好友近衛信尹都不敢和自己站在一起吧。


    到時候難道又要來一次本能寺大燒烤?


    反應過來的秀家打了一個冷顫,不知不覺背後已經濕透。


    “鬆八郎你在胡說八道什麽玩意兒,莫不是以為在靖難之役中表現不錯就飄飄然了嗎?”


    秀家對著足利氏家嗬斥完,臉上帶著一絲歉意向兩位公卿表示“實在是抱歉兩位大人,鬆八郎雖然已經繼承了足利高門,說到底還是一個14歲的孩子,請你們就當做童言無忌吧。至於鬆八郎,我一定會好好教育他的。”


    兩人都是人精,見秀家已經表態更是表示要好好教育足利氏家,他們也表態此事一定隻停留在自己這裏絕對不會外泄出去。


    “此事就這麽辦了吧,自陳的文書我會寫好之後交給兩位,請兩位連帶著奏請父親關白秀吉敘升正一位太政大臣的奏疏一同呈送給陛下吧。”


    退步歸退步,該爭取的權益秀家還是不會讓步的。


    隻聽秀家繼續說道“隻是這個關白九條殿下.似乎不太再適合擔任關白了吧?”


    秀家退步之後,兩邊的話題再次迴歸正題,近衛信尹等的就是秀家向九條兼孝發力。


    秀家的話音剛剛落下,他便馬上接上話說道:“九條關白與奸臣石田等人狼狽為奸、沆瀣一氣、蒙蔽聖聽,要不是殿下及時迴欒救出陛下,天下人恐怕都要被其蒙蔽了。”


    三條公廣也跟著表態支持兵表示:“此事可以依舊由殿下上奏陳書,我等署名聯奏。隻是這關白之位不能久懸,我看是時候上奏陛下在恢複殿下名譽的同時奏請殿下敘升左大臣了。”


    三條公廣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九條兼孝我幫你擼了,關白您也一並坐了吧,但是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您先升左大臣做兩個月,在此期間關白空著,等到時間差不多了您直接上位多好啊。”


    但是秀家卻隻接受了他一半的建議“敘升左大臣可以,但是關白之位沒必要空這麽久嘛,我看可以直接讓左大臣翫月殿下敘任。”


    翫月就是一條家基,和近衛前久號龍山一樣,公卿家的高門總喜歡附庸風雅給自己取一些虛頭巴腦的自號。


    一條內基現在沒來是因為他本人跟隨一條家基和高台院寧寧一起逃去越中了。作為關攝家中唯一跟著秀家走的公卿,秀家有必要給他吃一粒糖果獎勵一下。


    他的兒子是秀家的兒子,天底下還有比這更讓人信任的關係嗎?再說了讓他坐公卿的位置,不正是在為自己兒子們以後的公武合體鋪路嗎?


    一條內基在跟秀家走了之後,他左大臣的位置很快就被二條昭實頂了。


    作為清華家本來最高也就到內大臣,是沒資格成為左大臣的,這明顯是九條兼孝在為二條家重迴關攝家鋪路。


    包括壓著三條公廣大納言就是不升內大臣也是這麽一迴事。


    但是你也得問問人家三條家願不願意再下去啊?


    現在秀家重迴京都,必然要清算親大阪派,九條兼孝和二條昭實都是清理名單上的,他九條兼孝越級給二條昭實授予左大臣的任命自然是不予承認並要被推翻了。


    不僅是要恢複一條家基左大臣的任命,二條昭實和九條兼孝都得隱居讓位,甚至秀家堅持一點兩人是有問罪的可能的。


    所以在秀家提出讓一條內基擔任關白的時候,近衛信尹和三條公廣僅僅是稍稍驚訝於秀家的謙讓之後便接受了。


    臨別之際秀家自然是不會忘了毛利輝元、豐臣秀勝和石田三成等人的。雖然毛利家有統戰價值,秀家也沒有想過一口吃下毛利家,但是這個時候給一紙“朝敵”的指控更能逼迫毛利家就範。


    毛利輝元但凡識相就應該獨自一人來八幡山城向秀家哭訴請求原諒,至於石田三成和豐臣秀勝,等待他們的隻有一個結局。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備前宰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月合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月合明並收藏備前宰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