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長4年的新春剛剛過去,整個關東就仿佛躁動了起來一樣,征兵的與力帶著同心眾,在各領國、郡司、城下町警捕眾的護衛下下到鄉裏,將軍役賬攤派到各個村落。
封建時代統治階級很難下鄉,往往需要本地的底層小貴族來對領民進行管理。
好在秀家在平定關中的時候,直接利用大勝的兵威將原本的吉備武士、足輕及他們的家屬滲透到各個村落中,原本這些村落中的關東武士被再次打亂分割,這就使得秀家有了對鄉村掌控力的基礎。
其實原本下達軍役賬的要求根本不需要與力和同心親自下場,過去都是各個郡司根據各村軍役賬下發給各個鄉村,先由各村落自願報名,再填不滿的情況下再由村中三老、武士點名。
當秀家還在吉備的時候,將士每一次出陣基本上都能獲得不菲的戰利品迴饋,而且勝率極高擁有很高的保命率,再加上軍功爵和授田掛鉤報名的人自然趨之若鶩。
但是之後兩次動員北上奧羽仕置,豐春家士卒大多在後擔任壓陣的任務,軍功賺取的機會並不多。
又到了朝鮮之役的時候,由於秀家要統治江原、鹹鏡兩道的原因,參戰的士卒獲取的戰利品並不多,以至於在第二次朝戰動員的時候,第一次出現了需要抓鬮點名的情況。
這一次聽聞又要北上去討伐蝦夷,那個傳聞中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主動報名者更是寥寥。
於是在立原久綱上報秀家得到準許之後,下令由與力同心直接搬著米糧、賞錢下鄉直接募集兵勇。
而且給出的獎勵極其豐厚,每一個主動報名的足輕可以獲得2石米、5貫錢、粗布1匹的動員金。、
在戰國時代,一個成年的男性在沒有參戰的情況下一年的夥食標準大約是1.7石左右,秀家直接給了其超過1年夥食的米糧。
而5貫錢往常年景可以買到20石米左右,足夠一個常規的6口之家吃上4年!
即便是這兩年由於秀家蓄意屯糧的緣故,米價在關東有所漲價,依舊可以買到12石左右,足夠6口之家吃2年有餘。
5貫文是常備中低級武士的年俸,常備足輕的年俸也隻有3貫文,當然他們另有2人份的扶持米可以領,日常還包食宿。
但是對於預備和守備編製的關東農戶和沒有入編製的低級武士來說,可以一次性領導5貫文絕對是他們近幾年最多的一筆收入。
在這個賞格被開出的時候,豐春領內各地的百姓都瘋了,擁至自己村老家中希望得到村老的推介。所以為了維護好這些賞賜,自然需要與力、同心帶著警捕護衛下鄉。
當然這些錢也不是好拿的,秀家讓下鄉的與力明確告知鄉民這是安家費,被動員之後可能會在蝦夷戴上1~3年不能迴家。
當然若能夠接受的每人每年還能領導1.2貫文的動員金,並且保證在他們走後,村裏會和之前軍役賬動員錯峰動員一樣,村裏優先保證他們的地頭耕種和收獲。
秀家會為他們提供具足和兵器,但是士卒需要自行準備禦寒的衣物、鞋子,這也是秀家給他們發布的原因。
盡管秀家已經讓藤堂高虎進行準備,但是很明顯不到一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準備的這麽充裕,再加上友軍的需要,秀家便泛起了動員領內自行準備禦寒衣物的心思。
需要在外長時間征戰確實勸退了不少人,再加上之前兩次朝鮮之役的經曆,若秀家沒有開出這麽豐厚的賞賜可能都動員不到足額的士兵。
至1月15日左右,豐春家關東領內的動員已經基本結束,邊上宇喜多、結城、武田、中川等家的軍勢也陸陸續續集結在豐春城內。
至1月16日,隨著德川家麾下德川忠政所領3000德川家援軍抵達,豐春城下已經聚集了超過4萬人,北伐的第二波軍勢已經基本聚集。
早在半個月前秀家就表示將會為自己的四個兒子舉行元服儀式,邀請在豐春城的各大名參加。
其中中川秀政將會擔任秀家旭千代的烏帽子親,其被正式取名為豐臣旭三郎政家,知行本領伊予玉之江5萬石;
養子泰鬆(阿巴泰)烏帽子親為宇喜多詮家,取名為宇喜多太郎兵衛家泰,賜予茨城知行5000石;
猶子神月丸烏帽子由秀家本人擔任,取名伊東三左衛門秀賢,由於他是伊東義賢的兒子,秀家沒有給他賜予知行地。
除了以上三位原本定下將會隨秀家出陣的兒子之外,秀家的五子仙千代(母伊達南)也一同元服,其烏帽子親有結城晴朝擔任。
取名豐臣仙五郎朝家,賜予茨城多賀郡鬆岡1萬石,這也是秀家麾下關東領內距離豐春城最遠的大名家臣。
從以上的取名規律可以看出,秀家在給親生兒子們取通稱的時候采用乳名一字+排序的方式。好在通稱是武士的名字,三條實家身為公卿家沒有通稱,不然可能就要叫明十三郎或者裕十三郎了。
作為養子的泰鬆(阿巴泰),秀家原本隻打算讓其繼承浮田的苗字,但是既然宇喜多詮家都來主持元服儀式了,秀家索性就將宇喜多這個苗字賜予其。
至此,在豐春藩體製內也算重新擁有了名喚宇喜多的親藩(秀家之前賜予浮田宗勝的宇喜多苗字不算,隻是賜名。)
此次北伐中川秀政因為身體的原因並不會出陣,中川家麾下的2500軍卒將會由家老伊丹虎重和茨木正行主持。
秀家有意讓豐臣政家在統領宇都宮眾一番的基礎上,再統合中川家的軍力,兵力合計4000人可以作為別動隊使用,而兩個中川家的家老可以輔弼和教導秀政。
這就必須要得到中川秀政的許可,還得和中川家扯上關係,這就是秀家為什麽要讓其成為豐臣政家烏帽子親的原因。
至於宇喜多詮家的到來,完全是秀家之前就和他談好的,作為重建倆家關係的一個儀式。
當然詮家也樂於來豐春城一趟,畢竟他的兩個兒子這次可都是第一次出陣,作為父親的他多少還是會有些不放心的。
元服儀式結束之後,送走了不相幹觀禮的人,秀家緊接著就帶著諸大名展開了軍議。
很快就定好了2日後行軍的隊列和之後作戰的陣列,盡管此刻毛利和岐阜兩家的軍勢都還沒有來到豐春,但是秀家確是一刻都不願意再等了,大軍最後於元月24日正式從豐春城開拔。
由於秀家收攏各家軍役賬上剩下那一半民夫統一調配運輸糧秣,所以整個隊伍可以說得上相對輕裝簡行進。
豐春領內一路上都有兵站設置,可以供給士兵休息和糧米補充。等越過了白石城就算是正式進入奧羽,這裏是郡山家的地盤。
其前期的準備工作可能不足,但是秀家已經提前幾個月通知藤堂高虎,讓其與奧羽大名聯係,再各家領內設置兵站並囤積糧食。
往常遠征的時候兵站不會設置在沿途各地,而是在主要的城池內囤積糧食,再從這幾個固定的城池運往前線。
比如朝鮮之戰的時候,石田三成也隻是在備前岡山和築前福岡設置兵站,將全國的糧食在這兩地中轉之後運到朝鮮去。
而秀家現在要做的是在沿途大小城池皆設置兵站,大兵站屯多糧,小兵站吞少糧。
很多人看不懂秀家的操作,甚至有人認為秀家這是糧食多的沒地花了,所以到處設置兵站。
起初真田信繁也有疑問,北伐一個蝦夷,再怎麽密集隻需要在伊達和南部兩家屯糧即可,何必連沿途的郡山(豐臣秀貞)、福島(岩城利隆)、仙台(伊達政宗)、岩手(南部利直)都設置兵站並屯糧?
他們哪裏會想到秀家這麽做的原因壓根不是為了北伐蝦夷,北伐蝦夷哪裏需要做這麽冗餘的後勤保障?
就算冬季大雪封路,糧食也早已運輸道前線兵站去了,沿途的兵站何須囤積這麽多糧食?
秀家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中樞出現變局的時候快速反應返程的時候使用的,就好比秀吉的中國大返迴和賤嶽大返還一樣。
由於不知道時機什麽時候到,想要從蝦夷快速撤兵,必然要將大量的輜重和糧食拋棄在蝦夷讓士兵輕裝前進。
但是士兵是要吃飯喝水和休息的,這些兵站可以為南下的士兵提供這些物資的補充,使得他們撐到下一個兵站並繼續前進。
秀家帶著4萬餘人從豐春城啟程,沿途經過宇都宮過白石進入奧羽,從這裏開始積雪開始加厚,基本上都越過了腳踝,士卒們行進的速度有所減緩。
至2月7日大軍抵達郡山城,由於大雪依舊紛飛,秀家下令大軍在郡山休整2日,其目的也是為了等候從會津出來的佐竹家3500人。
豐臣秀貞迴到奧羽之後便向奧羽大名下達了動員令,但是因為寒冬的緣故,動員的速度有所減慢。
但是前線又戰事緊急,像郡山本家也隻動員了5000人隨即北上,原本根據軍役賬的要求,郡山家需要動員人,半兵半勞情況下職業士兵也需要6800人。
像會津這地方一到了冬天大雪就封山了,消息雖然傳了進去,但是佐竹義宣也隻來得及派出由常備組成的1200人先行,剩下的4200動員兵和5400民夫隻能慢慢的踩著雪集結出來。
由於今年奧羽這裏的冬季確實影響不小,秀家再一次開恩,允許奧羽大名單次動員的民夫再次減半,在總動員兵力不變的情況下,民夫分兩撥交替動員運輸軍糧。
好在由於寒冬的原因,奧羽前線的戰事已經停歇數月,之前秀貞沿途帶上去的萬餘軍勢已經擋主了蝦夷部落民和趁機作亂的亂兵,一切就等秀家開春後抵達再行征伐了。
2月10日天空放晴,秀家下令大軍繼續行路,沿途會和岩城、相馬兩家的軍勢,抵達仙台的時候拋開民夫不談大軍已經近6萬眾。
現在仙台還叫青葉城,隻是一座小城,伊達家的本城在東北方的利府城。但是不得不說後世仙台的位置實在太好,秀家都忍不住向伊達政宗征用此城,在經過增築之後用來囤積軍糧和用作兵站使用。
作為奧羽之雄的伊達政宗,在被豐臣秀吉接連處置兩迴,知行地從原本的70萬石變為14萬石之後就沒有了往日的傲氣。
雖然說第一次70萬→24萬是他自己坑了自己,是他為了向秀吉炫耀武力特意報高了陸奧的石高,在最初的封賞知行狀中這些領地的知行可是40萬石的。
但是第二次減封時候,秀吉可是實打實的拿著伊達家檢地後的石高24萬石作出的減封!
後來靠著抱緊秀家的大腿終於在秀吉死後得以迴到陸前,知行恢複到21.7萬石的標準,依舊比最初奧羽仕置的時候知行要少。
秀家深知你想要徹底馴服一頭獅子,光給他吃肉是沒用的,隻有用武力壓製住他才能讓他感到懼怕。
所以在大軍抵達青葉城之前,秀家就命人去將伊達政宗請來,並對行軍北上的隊列作出了改變。
之前負責前麵開路的是池田輝政所領的第一番2300人,豐臣秀政所領宇都宮眾1480人和中川家的2500人。
但是在名取城夜宿的時候,秀家就下令明日一早由旗本眾第一番開路,後麵再加上原本直屬本陣的常備第三番,江戶番(守備)合計月3800人。
更是在連青葉城的影子都還沒看到的時候,就命令全軍將旌旗高高舉起,以隆隆的鼓聲作為伴奏像北方行進。
與此同時在青葉城內,提前一天抵達的伊達政宗早已洗漱完畢,習慣的繞城巡視一圈,愈發覺得青葉城的位置和規模不錯。
原本青葉城隻是家臣的小城,經過豐春家的主持、伊達家處人力的整修已經初具規模。望著腳下的青葉城,伊達政宗突然有了想要遷徙本據的想法。
但是這個想法尚未在腦海中具實化,他的耳畔就響起了隆隆的鼓聲。
正當他還在疑惑的時候,他的家老片倉小十郎來到他的身邊說道“主公,南側來了一隻軍勢,想來就是右府殿下的北伐軍團,鼓聲正是從那邊傳來的。”
隨著片倉小十郎來到南側的城垣,此刻已經有很多民夫和伊達家的武士、足輕趴在城頭向那邊眺望,恐懼的氣息在人群中蔓延。
伊達政宗也站在城頭向聲音望去,就看到來自南側的皚皚白雪中有一條黑龍正向這裏行進。那鼓聲就好似黑龍的步伐,一步一步敲打在他的心中。
(本章完)
封建時代統治階級很難下鄉,往往需要本地的底層小貴族來對領民進行管理。
好在秀家在平定關中的時候,直接利用大勝的兵威將原本的吉備武士、足輕及他們的家屬滲透到各個村落中,原本這些村落中的關東武士被再次打亂分割,這就使得秀家有了對鄉村掌控力的基礎。
其實原本下達軍役賬的要求根本不需要與力和同心親自下場,過去都是各個郡司根據各村軍役賬下發給各個鄉村,先由各村落自願報名,再填不滿的情況下再由村中三老、武士點名。
當秀家還在吉備的時候,將士每一次出陣基本上都能獲得不菲的戰利品迴饋,而且勝率極高擁有很高的保命率,再加上軍功爵和授田掛鉤報名的人自然趨之若鶩。
但是之後兩次動員北上奧羽仕置,豐春家士卒大多在後擔任壓陣的任務,軍功賺取的機會並不多。
又到了朝鮮之役的時候,由於秀家要統治江原、鹹鏡兩道的原因,參戰的士卒獲取的戰利品並不多,以至於在第二次朝戰動員的時候,第一次出現了需要抓鬮點名的情況。
這一次聽聞又要北上去討伐蝦夷,那個傳聞中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主動報名者更是寥寥。
於是在立原久綱上報秀家得到準許之後,下令由與力同心直接搬著米糧、賞錢下鄉直接募集兵勇。
而且給出的獎勵極其豐厚,每一個主動報名的足輕可以獲得2石米、5貫錢、粗布1匹的動員金。、
在戰國時代,一個成年的男性在沒有參戰的情況下一年的夥食標準大約是1.7石左右,秀家直接給了其超過1年夥食的米糧。
而5貫錢往常年景可以買到20石米左右,足夠一個常規的6口之家吃上4年!
即便是這兩年由於秀家蓄意屯糧的緣故,米價在關東有所漲價,依舊可以買到12石左右,足夠6口之家吃2年有餘。
5貫文是常備中低級武士的年俸,常備足輕的年俸也隻有3貫文,當然他們另有2人份的扶持米可以領,日常還包食宿。
但是對於預備和守備編製的關東農戶和沒有入編製的低級武士來說,可以一次性領導5貫文絕對是他們近幾年最多的一筆收入。
在這個賞格被開出的時候,豐春領內各地的百姓都瘋了,擁至自己村老家中希望得到村老的推介。所以為了維護好這些賞賜,自然需要與力、同心帶著警捕護衛下鄉。
當然這些錢也不是好拿的,秀家讓下鄉的與力明確告知鄉民這是安家費,被動員之後可能會在蝦夷戴上1~3年不能迴家。
當然若能夠接受的每人每年還能領導1.2貫文的動員金,並且保證在他們走後,村裏會和之前軍役賬動員錯峰動員一樣,村裏優先保證他們的地頭耕種和收獲。
秀家會為他們提供具足和兵器,但是士卒需要自行準備禦寒的衣物、鞋子,這也是秀家給他們發布的原因。
盡管秀家已經讓藤堂高虎進行準備,但是很明顯不到一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準備的這麽充裕,再加上友軍的需要,秀家便泛起了動員領內自行準備禦寒衣物的心思。
需要在外長時間征戰確實勸退了不少人,再加上之前兩次朝鮮之役的經曆,若秀家沒有開出這麽豐厚的賞賜可能都動員不到足額的士兵。
至1月15日左右,豐春家關東領內的動員已經基本結束,邊上宇喜多、結城、武田、中川等家的軍勢也陸陸續續集結在豐春城內。
至1月16日,隨著德川家麾下德川忠政所領3000德川家援軍抵達,豐春城下已經聚集了超過4萬人,北伐的第二波軍勢已經基本聚集。
早在半個月前秀家就表示將會為自己的四個兒子舉行元服儀式,邀請在豐春城的各大名參加。
其中中川秀政將會擔任秀家旭千代的烏帽子親,其被正式取名為豐臣旭三郎政家,知行本領伊予玉之江5萬石;
養子泰鬆(阿巴泰)烏帽子親為宇喜多詮家,取名為宇喜多太郎兵衛家泰,賜予茨城知行5000石;
猶子神月丸烏帽子由秀家本人擔任,取名伊東三左衛門秀賢,由於他是伊東義賢的兒子,秀家沒有給他賜予知行地。
除了以上三位原本定下將會隨秀家出陣的兒子之外,秀家的五子仙千代(母伊達南)也一同元服,其烏帽子親有結城晴朝擔任。
取名豐臣仙五郎朝家,賜予茨城多賀郡鬆岡1萬石,這也是秀家麾下關東領內距離豐春城最遠的大名家臣。
從以上的取名規律可以看出,秀家在給親生兒子們取通稱的時候采用乳名一字+排序的方式。好在通稱是武士的名字,三條實家身為公卿家沒有通稱,不然可能就要叫明十三郎或者裕十三郎了。
作為養子的泰鬆(阿巴泰),秀家原本隻打算讓其繼承浮田的苗字,但是既然宇喜多詮家都來主持元服儀式了,秀家索性就將宇喜多這個苗字賜予其。
至此,在豐春藩體製內也算重新擁有了名喚宇喜多的親藩(秀家之前賜予浮田宗勝的宇喜多苗字不算,隻是賜名。)
此次北伐中川秀政因為身體的原因並不會出陣,中川家麾下的2500軍卒將會由家老伊丹虎重和茨木正行主持。
秀家有意讓豐臣政家在統領宇都宮眾一番的基礎上,再統合中川家的軍力,兵力合計4000人可以作為別動隊使用,而兩個中川家的家老可以輔弼和教導秀政。
這就必須要得到中川秀政的許可,還得和中川家扯上關係,這就是秀家為什麽要讓其成為豐臣政家烏帽子親的原因。
至於宇喜多詮家的到來,完全是秀家之前就和他談好的,作為重建倆家關係的一個儀式。
當然詮家也樂於來豐春城一趟,畢竟他的兩個兒子這次可都是第一次出陣,作為父親的他多少還是會有些不放心的。
元服儀式結束之後,送走了不相幹觀禮的人,秀家緊接著就帶著諸大名展開了軍議。
很快就定好了2日後行軍的隊列和之後作戰的陣列,盡管此刻毛利和岐阜兩家的軍勢都還沒有來到豐春,但是秀家確是一刻都不願意再等了,大軍最後於元月24日正式從豐春城開拔。
由於秀家收攏各家軍役賬上剩下那一半民夫統一調配運輸糧秣,所以整個隊伍可以說得上相對輕裝簡行進。
豐春領內一路上都有兵站設置,可以供給士兵休息和糧米補充。等越過了白石城就算是正式進入奧羽,這裏是郡山家的地盤。
其前期的準備工作可能不足,但是秀家已經提前幾個月通知藤堂高虎,讓其與奧羽大名聯係,再各家領內設置兵站並囤積糧食。
往常遠征的時候兵站不會設置在沿途各地,而是在主要的城池內囤積糧食,再從這幾個固定的城池運往前線。
比如朝鮮之戰的時候,石田三成也隻是在備前岡山和築前福岡設置兵站,將全國的糧食在這兩地中轉之後運到朝鮮去。
而秀家現在要做的是在沿途大小城池皆設置兵站,大兵站屯多糧,小兵站吞少糧。
很多人看不懂秀家的操作,甚至有人認為秀家這是糧食多的沒地花了,所以到處設置兵站。
起初真田信繁也有疑問,北伐一個蝦夷,再怎麽密集隻需要在伊達和南部兩家屯糧即可,何必連沿途的郡山(豐臣秀貞)、福島(岩城利隆)、仙台(伊達政宗)、岩手(南部利直)都設置兵站並屯糧?
他們哪裏會想到秀家這麽做的原因壓根不是為了北伐蝦夷,北伐蝦夷哪裏需要做這麽冗餘的後勤保障?
就算冬季大雪封路,糧食也早已運輸道前線兵站去了,沿途的兵站何須囤積這麽多糧食?
秀家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中樞出現變局的時候快速反應返程的時候使用的,就好比秀吉的中國大返迴和賤嶽大返還一樣。
由於不知道時機什麽時候到,想要從蝦夷快速撤兵,必然要將大量的輜重和糧食拋棄在蝦夷讓士兵輕裝前進。
但是士兵是要吃飯喝水和休息的,這些兵站可以為南下的士兵提供這些物資的補充,使得他們撐到下一個兵站並繼續前進。
秀家帶著4萬餘人從豐春城啟程,沿途經過宇都宮過白石進入奧羽,從這裏開始積雪開始加厚,基本上都越過了腳踝,士卒們行進的速度有所減緩。
至2月7日大軍抵達郡山城,由於大雪依舊紛飛,秀家下令大軍在郡山休整2日,其目的也是為了等候從會津出來的佐竹家3500人。
豐臣秀貞迴到奧羽之後便向奧羽大名下達了動員令,但是因為寒冬的緣故,動員的速度有所減慢。
但是前線又戰事緊急,像郡山本家也隻動員了5000人隨即北上,原本根據軍役賬的要求,郡山家需要動員人,半兵半勞情況下職業士兵也需要6800人。
像會津這地方一到了冬天大雪就封山了,消息雖然傳了進去,但是佐竹義宣也隻來得及派出由常備組成的1200人先行,剩下的4200動員兵和5400民夫隻能慢慢的踩著雪集結出來。
由於今年奧羽這裏的冬季確實影響不小,秀家再一次開恩,允許奧羽大名單次動員的民夫再次減半,在總動員兵力不變的情況下,民夫分兩撥交替動員運輸軍糧。
好在由於寒冬的原因,奧羽前線的戰事已經停歇數月,之前秀貞沿途帶上去的萬餘軍勢已經擋主了蝦夷部落民和趁機作亂的亂兵,一切就等秀家開春後抵達再行征伐了。
2月10日天空放晴,秀家下令大軍繼續行路,沿途會和岩城、相馬兩家的軍勢,抵達仙台的時候拋開民夫不談大軍已經近6萬眾。
現在仙台還叫青葉城,隻是一座小城,伊達家的本城在東北方的利府城。但是不得不說後世仙台的位置實在太好,秀家都忍不住向伊達政宗征用此城,在經過增築之後用來囤積軍糧和用作兵站使用。
作為奧羽之雄的伊達政宗,在被豐臣秀吉接連處置兩迴,知行地從原本的70萬石變為14萬石之後就沒有了往日的傲氣。
雖然說第一次70萬→24萬是他自己坑了自己,是他為了向秀吉炫耀武力特意報高了陸奧的石高,在最初的封賞知行狀中這些領地的知行可是40萬石的。
但是第二次減封時候,秀吉可是實打實的拿著伊達家檢地後的石高24萬石作出的減封!
後來靠著抱緊秀家的大腿終於在秀吉死後得以迴到陸前,知行恢複到21.7萬石的標準,依舊比最初奧羽仕置的時候知行要少。
秀家深知你想要徹底馴服一頭獅子,光給他吃肉是沒用的,隻有用武力壓製住他才能讓他感到懼怕。
所以在大軍抵達青葉城之前,秀家就命人去將伊達政宗請來,並對行軍北上的隊列作出了改變。
之前負責前麵開路的是池田輝政所領的第一番2300人,豐臣秀政所領宇都宮眾1480人和中川家的2500人。
但是在名取城夜宿的時候,秀家就下令明日一早由旗本眾第一番開路,後麵再加上原本直屬本陣的常備第三番,江戶番(守備)合計月3800人。
更是在連青葉城的影子都還沒看到的時候,就命令全軍將旌旗高高舉起,以隆隆的鼓聲作為伴奏像北方行進。
與此同時在青葉城內,提前一天抵達的伊達政宗早已洗漱完畢,習慣的繞城巡視一圈,愈發覺得青葉城的位置和規模不錯。
原本青葉城隻是家臣的小城,經過豐春家的主持、伊達家處人力的整修已經初具規模。望著腳下的青葉城,伊達政宗突然有了想要遷徙本據的想法。
但是這個想法尚未在腦海中具實化,他的耳畔就響起了隆隆的鼓聲。
正當他還在疑惑的時候,他的家老片倉小十郎來到他的身邊說道“主公,南側來了一隻軍勢,想來就是右府殿下的北伐軍團,鼓聲正是從那邊傳來的。”
隨著片倉小十郎來到南側的城垣,此刻已經有很多民夫和伊達家的武士、足輕趴在城頭向那邊眺望,恐懼的氣息在人群中蔓延。
伊達政宗也站在城頭向聲音望去,就看到來自南側的皚皚白雪中有一條黑龍正向這裏行進。那鼓聲就好似黑龍的步伐,一步一步敲打在他的心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