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家準備接受長宗我部家的投降,是出乎包括淺野長政在內許多人的預料之外的。


    在他們的認知中,如今在正麵戰場將長宗我部主力擊潰,正是繼續追擊將長宗我部家徹消滅的良好時期,又怎麽能給與他們喘息的機會呢。


    秀家自然是由自己的考慮的,整個四國軍團,屬於自己的宇喜多眾數量最終,如果真的發展到土佐領內深山遊擊戰的地步,最吃不消的必然是自己。


    作為部將的他們,在主戰場結束之後,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去秀吉那裏領取獎賞,但是秀家作為總大將,他的封賞是通過全局的評判而定的。他們可以隨時走人,但是秀家卻不能留給秀吉一個千瘡百孔,戰亂頻生的土佐。


    就像兩年前在伯耆國,為了快速通過堤城,秀家無奈同意山田直重4萬石天價要求換取他的降服一樣,秀家此刻也寧願用土佐10萬石換的長宗我部家的降服。


    在穀忠澄走後,秀家與淺野長政的評定得以繼續下去,此戰中戰損最多和獲得戰果最多的都是淺野長政軍團下屬的部隊,在秀家到來前後完全是兩個模樣。


    此戰中淺野軍團被討取者達到了上千人,但是同樣討取對麵上千顆首級。從這點來看,戰國大名和他們軍隊的本質根本不是能不能戰,而是想不想戰的問題。


    在秀家這邊,幾個備隊獲取的首級不是很多,在淺野長政等大名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待首級檢驗的儀式結束,在場大名的軍功自然由軍目付登記,待到四國之戰結束之後,根據軍功排序進行給秀家作為封賞安排的參考。


    在秀家繼續前往土佐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白地城內的香宗我部親泰。


    元親兄弟倆之間是沒有絲毫離間的可能的,親泰之所以死守白地城,就是受元親之托,盡可能的拖延秀家前進的步伐。


    在他的內心中對於兄長的才能是絕對相信的,這也是被兵圍這麽多日來,提供給他堅定信念的源泉。


    如今元親在正麵戰場被擊潰,盡管城內的守軍不能眼見為實。但是看到了秀家這邊齊裝滿員,通說隊伍中有被俘虜的土佐人士加上血染的陣旗被拋在白地城前,守軍們對長宗我部元親敗退的訊息也信了幾分。


    無論什麽年代,守城方在失去外圍支援的情況下,永遠都不可能戰勝圍城方。


    別看守城一方戰局地利,但是戰場的主動權永遠在攻城一方手中,守城方駐守的這座城,說是保護自己城牆,在許多時候往往成為把自己困住的牢籠。


    香宗我部親泰可以無條件的相信自己的哥哥,但是戰國普通的士卒並沒有大的格局,他們隻知道自己的援軍沒了,城外有不下4萬大軍,而城內守軍不過5600人,即便城外不攻上來,也能把自己餓殺在城內。


    當城內士氣跌入穀底,香宗我部親泰為首的高級武士即便想要憑借毅力與決心繼續堅守下去,他們的下屬也不願與繼續奉陪下去了。


    當出現逃兵的那一刻,城裏城外都知道白地城已經再難堅守下去。畢竟逃兵會傳染,誰都不想死在城內,與其最後成為光杆司令不弱憑借現在的白地城換的一個比較好的籌碼。


    秀家接納了白地城的開城,給出的條件也非常優厚,答應保證全城性命的同時,還給予香宗我部親泰3萬石的安堵,但是條件是要從長宗我部家獨立,成為向秀吉獨立效忠的大名。


    白地城的開城標誌著長宗我部家正式進入本土防衛階段。


    秀家沒有給予長宗我部元親過多休息的時間,從中西城決戰到白地城開城才過了2天。


    第三天,秀家就命令淺野長政按照原計劃,繼續率領淺野軍團對阿波發起攻略,自己著率領主力沿著吉野川而上,正式開始對土佐進行作戰。


    吉野川沿岸由於地形的限製,盡管有四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穿過,但是在其兩岸並不能開坑出太多的田地。受此限製,受封在此的家族所修建的城池都不是很大。


    盡管早有準備,但是秀家沒有想到,就算是作為白地城支城的中西城在這條線上的諸多城池麵前都算是大城了。


    在秀家看來,許多所謂的城池隻能算是砦的級別,甚至有些隻能算是有一圈柵欄圍成的村莊。


    自中西城後,下山城、田尾城接連別先鋒攻下,秀家本隊每天在趕路上花的時間都比攻城要多。


    田尾城後,就是吉野川中最險要的兩個地方,大小步危峽穀,類似於長江的三峽,沿途山上有依山而建的山民村落,這裏是山民以種植山茶,炒製抹茶粉末為生。


    秀家本以為元親會在這裏設伏,但是直到走出大步危峽穀來到之字型最後一個拐角的桃源城,都沒有遇到一絲抵抗力量。


    走出大步危峽穀,就進入曆史上本山家的勢力範圍,從這裏開始雖然還是山道,但是沿途是山勢坡度有所放緩,可以看到依山而建梯田和山村。


    在這個拐角有著桃源村城、豐永城、佐賀山城三座城池聳立在吉野川兩岸,秀家兵分兩路,用一日的時間將三座城池接連掌握在自己的控製之下。


    佐和山城望西,經過大田口來到大豐城,這裏是進入土佐精華地帶的丁字路口,繼續往西就是本山家的本城本山城,向南則直通岡豐城。


    在秀家來的路上,想著長宗我部家總歸會在大豐城設立高城要塞,對自己嚴防死守,畢竟這裏算是岡豐城前最後的壁壘了。


    但是當秀家來到城下,居然看到長宗我部信親與穀忠澄倆人親自出城來迎接自己。


    “羽柴殿下一路辛苦了,外臣已經在大豐恭候多時了。”穀忠澄向秀家發來宛若老朋友般的問候,而長宗我部信親也向秀家鞠躬致意道“殿下一路辛苦了,我本家如此操勞,是本家的不是。”


    如果不是親身經曆了三次與長宗我部家之間的戰爭,秀家甚至有一種多年未見老朋友的錯覺。


    從禮節上看,元親將自己的兒子信親派到大豐城迎接自己,是真的給予了很高的禮遇。


    秀家是知道長宗我部元親牛鼻子的脾氣的,想讓他拉下麵子親自出迎是不可能的,如今派他兒子前來,恐怕也是被秀家打怕了的結果。


    隻是此時此刻,無論是家老穀忠澄還是長子信親,都沒有給秀家一個確定的態度,長宗我部家到底降不降?


    故秀家刻意擺起臉色,用略帶譏諷的語氣說道“這是做什麽,如今我們兩家還是敵對方,信親殿如果此次前來是要下戰書的,我秀家自當奉陪到底,你們現在這個態度倒是使得我摸不著頭腦了。”


    秀家認為,信親的話術就是在淡化長宗我部家與羽柴家的敵對關係,淡化向持有五三桐紋的蝗軍動刀兵的大逆不道的壞名分,為自己之後的談判留下一定餘地。


    秀家是刻意提起兩家敵對的關係,讓他的如意算盤落了空。眼見秀家不吃這一套,信親隻能忍痛承認兩家敵對的關係,並認下戰敗的結果,正式像秀家請求投降。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既然接納了長宗我部家的請降,秀家也就沒有進行更進一步的追究,而是對著信親說道“從今往後,你我就是同僚,正是攜手共進,為大納言平定天下的時候啊。”


    秀家在大豐城停歇一晚,第二天一早在長宗我部信親的指引下,前往岡豐城正式接受元親的投降。


    2萬5000大軍在岡豐城下駐蹕,秀家吩咐眾人就地紮營,為了表示對長宗我部家的尊重,秀家派遣家老花房正幸入城,與元親正式商議和談事宜。


    其實沒有什麽好商談的,秀家開出的條件無比優厚,元親既然已經派了長子信親前往大豐城迎接秀家,自然是已經選擇接受秀家的要求,如今花房正幸入城,不過是交接相關材料罷了。


    這段時間,信親全程都在秀家身邊陪同,算是長宗我部家交到秀家這邊的質子,從這點來看,秀家確實接收到了長宗我部家的誠意。


    “鄉下大名,不識英雄,去年在讚岐戰場上誤撞了殿下還請原諒。”待到眾人散去,信親特意挑人少的時候向秀家告罪道。


    “有幸得見殿下英姿,頗為膜拜,因此暫留殿下馬印與陣旗,實在是無禮之舉,如今信親正式向殿下請求,將馬印無陣旗下賜,我願以殿下為榜樣,保境安民,守護一方。”


    秀家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直到信親說完之後這才明白他所說的意思,原來是要為去年衝擊秀家本陣搶走馬印與陣旗向秀家道歉,並且給了秀家一個很舒服的台階下。


    秀家現在是羽柴家麾下第一大名,其擁有的實力僅此於秀吉本尊。


    再加上他年級不大,可以遇見他今後必然成為曆史上類似上杉、細川之流,成為新幕府的核心大名,管領之尊。


    長宗我部家既然要投降,自然是準備盡可能的靠攏上去的。畢竟相比較別家,這個大腿算是熟悉,也算是輸的心服口服了。


    但是作為長宗我部家的繼承人,信親與秀家之間有著一道坎,那就是在去年讚岐之戰中信親衝擊秀家本陣奪取的馬印與陣旗。


    對於武士而言,馬印與陣旗就好比自己的第二條生命,許多武士把自己的武運寄托與陣旗與馬印之上,馬印被奪就好比自己武運終結。


    對於對於秀家而言,被奪取秀家的馬印陣旗,這是秀家永遠的痛,也是秀家一身的黑點。


    此時此刻,秀家不提,不代表秀家心裏已經放下。盡管靈魂來自後世,但是秀家畢竟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十幾年,對於此事還是有些芥蒂的。


    對於信親而言,下冊自然是故意不提,等待時間的流逝,秀家或許終有一天會忘記,但是與長宗我部家的關係必然不會親近多少。


    中策則是將這些東西送還給秀家,之所以說是中策,是因為當初長宗我部家為了宣揚自己的勝利,可是拿著這些東西大肆宣揚過的。


    如今把東西還給人家,多少有一點故意提起此事,傷口上撒鹽的操作,甚至在秀家看來,這不僅不是中策,更是比下策還要爛的計劃。


    信親很巧妙的避開了兩個常規選項,而是以向秀家請求下賜的方式,讓秀家的馬印和陣旗永遠留在長宗我部家內。


    對外就說這是秀家於戰場上看到信親勇猛,特意賜給信親的,說出去可能覺得不符合邏輯,但是隻要稍加美化加工,必然又是一起龍與虎的佳話。


    最重要的是,秀家不僅可以保住顏麵,長宗我部信親更是能拉進自己和秀家的關係。


    稍加思考之後,秀家就相同了其中的關節,心中暗道,這個小子很上道啊!


    既然人家主動請求,秀家當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在家臣的見證下,正式“承認”這些代表著自己武運的道具是自己“送給”信親的,倆人還宛如好兄弟一般勾肩搭背有說有笑


    待到下午時分,花房正幸在穀忠澄的陪同下出城,對於外界來說這算是正式宣告兩家的和解,經曆數十年戰亂的四國之地,終於開始走向和平。


    秀家雖然對元親沒有親自出城請降表示微詞,但是此刻與其子信親交談甚歡,對於這點細枝末節之事,也就不多有在意了。


    當花房正幸倆人迴來,秀家迫不及待的讓倆人呈上議和的條文,其上內容與秀家此前開出的條件分毫不差,元親甚至都沒有進行討價還價,從這點來看秀家確實開出了一個非常豐厚的條件。


    待花房正幸之後,是穀忠澄代表元親上將土佐國檢地和軍役狀,這個環節本是請降過程中一個流程,秀家隻需要作勢隨便翻動幾頁,隨後點頭表示認可,最後在協議上簽字畫押就代表協議達成。


    但是就當眾人期盼著戰爭結束,即將開始敘功,士卒們也可以迴到闊別已久的家鄉的時候,長宗我部家的請降環節卻在這裏掉了鏈子。


    眾人注視著秀家,清楚的看著秀家從作勢般隨便翻動幾頁賬目,再到仔細翻閱;麵部表情從歡笑到強顏歡笑,再到震驚和憤怒的過程。


    眾人心中一致想到:“壞了,賬目上出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備前宰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月合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月合明並收藏備前宰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