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秦載庚的冷汗當時就流了下來,如今最招風的自然是他這個起義軍了,新軍出來不打他就沒有天理了。
“快,命令所有人都撤迴來,咱們立刻渡過渠江,迴華鎣山區。”秦載庚當即下達了命令。他知道一旦遭到兩麵夾攻,在平原上他隻有死路一條。唯一的生路就是進入山區,迴到他的老巢去,這樣還有可能甩開新軍的追擊。
然而秦載庚的醒悟已經晚了,在雲門山的兩翼突然響起了震天的炮聲,濃重的煙霧飄然而起,籠蓋住了大片山坡,隨後炮彈的唿嘯聲接踵而至,比吳佩孚手下炮兵更大規模的炮火攻擊陡然出現了。
隨著衝鋒號的響起,分屬兩個協的兩個騎兵標從左右兩翼殺出,猶如鋒芒畢現的利刃,狠狠刺入了起義軍隊伍的兩肋。當雪亮的馬刀砍到頭頂,原本已經疲累不堪的起義軍頓時崩潰了。
密集的機槍聲在山坡上響起,掩護著大批端著步槍的士兵向著起義軍的方向蜂擁而來,一場大反攻隨之展開。“快撤,快給我撤。”秦載庚嘶吼著,他帶著一些親信轉頭就跑。
新軍戰士們體質更好,而且又是以逸待勞,他們很快追上了逃跑的起義軍。在幾位標統的指揮下,新軍從兩翼截住後隊起義軍,將他們包圍了起來。見到已經無路可逃,那些本就沒有多少反抗意誌的起義軍無不就地投降。
兩協的新軍戰士忙著圍殲大隊,四處抓捕俘虜,這讓秦載庚找到了一點空隙。在一段艱苦跋涉之後,他終於帶著一百多人跑了出來。迴頭看了看身後稀稀落落的人馬,秦載庚暗歎了一口氣,這次他可算是元氣大傷了。
一旁的香主安慰道:“舵把子不用泄氣,隻要咱們能夠迴到華鎣山區,揮手又能招來幾萬弟兄,到時候咱們就能夠與新軍一決高下了。”
“媽的放屁,人家有槍有炮,咱們就算人多有什麽用,我要是有十門大炮,排開了對著山頂轟,早就把雲門山拿下來了。這會兒咱們也談談條件,那些革命黨再鼓動咱們跟朝廷對抗也行,拿錢拿槍拿大炮來,要不然免談。”秦載庚氣唿唿的咒罵著,眼看就來到了渠江的渡口。
秦載庚舉目望去,卻看到前麵皆是滾滾江水,竟然看不到一條船。“這他媽船都去哪裏了,怎麽一條也看不到。”秦載庚罵道。
“誰知道啊,看這江水似乎寬闊了一些,是不是上遊下雨,這江水漲了,那些船全都歇工了。”那名香主說道。
“舵把子,那邊有船。”一名眼睛好的幫眾指著江麵說道,眾人遙望果然有一條帶篷的小船正順流而下,飛快的向這邊而來。
見到有船,一群人立刻向著江邊猛跑,同時揮動著雙手喊道:“兄弟哪個碼頭的,這裏是秦載庚大當家的,麻煩帶我們渡過河去。”在中川大大小小江河上的船工纖夫,基本上都是哥老會的會員,所以這群人才抬出自己的身份,希望碰上的是自己人,也好套套近乎。
那艘小船似乎聽到了他們的喊聲,果然調轉船頭向著岸邊靠來。見到船過來了,秦載庚心頭一喜,隨後大喊著:“兄弟哪個碼頭的,等我迴了華鎣山,封你當香主。”
這群人並沒有高興多久,因為迴應他們喊聲的是一片密集的子彈。見到小船靠近後沒有直接靠岸,而是在近水打橫,秦載庚心中就感覺不對勁。當槍聲響起的時候,他立刻機警的往地上一趴,躲過了密集的彈雨。其他人卻沒有這麽幸運了,他們毫無準備下遭到機槍的密集掃射,結果死的死傷的傷,江岸邊頓時哀鴻一片。
小船上的篷頂猛然掀起,露出了五六名全副武裝的戰士,以及一挺安置在沙袋上的馬克重機槍。原來這就是吳子玉的後手,為了防止起義軍從江上再撤迴去,他派出了不少這樣的小分隊,他們帶著機槍各乘一艘小船在四周江麵上巡邏,同時將附近所有船隻都拘押起來,以防止對方逃走。這次秦載庚想要涉水逃走,算是撞了小分隊的槍口,結果僅剩下的一點人也死傷殆盡了。
小船上的戰士本想上岸來檢查一下戰果,可是附近的江岸水流很急,試了幾次也難以靠岸,最後他們隻好調轉船頭繼續巡視去了。見到小船走了,秦載庚鬆了口氣,看看四下無人他爬起身來,向著遠處逃去。
秦載庚是本地人,對於渠江熟的不能再熟了,他很快找了一處水流緩的地方,憑借著小時候練就的鳧水工夫,很快渡過江去。過了渠江秦載庚知道自己暫時安全了,他長出一口氣,對著身後的滔滔江水惡狠狠的說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等我老秦翻過身來的一天,定有厚報。”說完他對著空氣拱拱手,仿佛是向新軍留下的場麵話一般,隨後轉身離開了。
這一場大戰新軍大獲全勝,不但擊斃了七千多起義軍,還抓獲了一萬多俘虜,繳獲部分槍支彈藥。兩協新軍一商議,決定聯合向總督府報捷,同時將協統鍾穎被害的事情詳細寫了報告遞交上去。
接到鍾穎被殺的報告,趙爾巽險一險摔了茶杯,好在之前在錫良當政時,有整隊巡防營被殲滅和參領被土匪殺死的先例,他的罪過還小一些。但鍾穎畢竟屬於皇族,為了減少自己的罪過,趙爾巽隻得一麵通報鍾穎遇害的消息,一麵將兩協新軍聯手剿滅革命黨起義的事情報了上去。
鐵良接到報告被嚇了一跳,他不敢隱瞞立刻呈遞到皇太後那裏。正在辦壽宴的皇太後聞訊大怒,當即命令慶親王奕劻召集重臣開禦前會議研究。重臣們被叫到偏殿,事先已經被相熟的小太監告知了緣由,他們嚇得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全都低頭不語等著皇太後示下。
“如今國事艱難,革命黨勢力越來越大,諸位愛卿有何應對良策?”皇太後掃視著下麵的眾人問道,這些一二品的大員們一個個鼻觀口口問心,誰也不敢答話,生怕受到斥責。
“快,命令所有人都撤迴來,咱們立刻渡過渠江,迴華鎣山區。”秦載庚當即下達了命令。他知道一旦遭到兩麵夾攻,在平原上他隻有死路一條。唯一的生路就是進入山區,迴到他的老巢去,這樣還有可能甩開新軍的追擊。
然而秦載庚的醒悟已經晚了,在雲門山的兩翼突然響起了震天的炮聲,濃重的煙霧飄然而起,籠蓋住了大片山坡,隨後炮彈的唿嘯聲接踵而至,比吳佩孚手下炮兵更大規模的炮火攻擊陡然出現了。
隨著衝鋒號的響起,分屬兩個協的兩個騎兵標從左右兩翼殺出,猶如鋒芒畢現的利刃,狠狠刺入了起義軍隊伍的兩肋。當雪亮的馬刀砍到頭頂,原本已經疲累不堪的起義軍頓時崩潰了。
密集的機槍聲在山坡上響起,掩護著大批端著步槍的士兵向著起義軍的方向蜂擁而來,一場大反攻隨之展開。“快撤,快給我撤。”秦載庚嘶吼著,他帶著一些親信轉頭就跑。
新軍戰士們體質更好,而且又是以逸待勞,他們很快追上了逃跑的起義軍。在幾位標統的指揮下,新軍從兩翼截住後隊起義軍,將他們包圍了起來。見到已經無路可逃,那些本就沒有多少反抗意誌的起義軍無不就地投降。
兩協的新軍戰士忙著圍殲大隊,四處抓捕俘虜,這讓秦載庚找到了一點空隙。在一段艱苦跋涉之後,他終於帶著一百多人跑了出來。迴頭看了看身後稀稀落落的人馬,秦載庚暗歎了一口氣,這次他可算是元氣大傷了。
一旁的香主安慰道:“舵把子不用泄氣,隻要咱們能夠迴到華鎣山區,揮手又能招來幾萬弟兄,到時候咱們就能夠與新軍一決高下了。”
“媽的放屁,人家有槍有炮,咱們就算人多有什麽用,我要是有十門大炮,排開了對著山頂轟,早就把雲門山拿下來了。這會兒咱們也談談條件,那些革命黨再鼓動咱們跟朝廷對抗也行,拿錢拿槍拿大炮來,要不然免談。”秦載庚氣唿唿的咒罵著,眼看就來到了渠江的渡口。
秦載庚舉目望去,卻看到前麵皆是滾滾江水,竟然看不到一條船。“這他媽船都去哪裏了,怎麽一條也看不到。”秦載庚罵道。
“誰知道啊,看這江水似乎寬闊了一些,是不是上遊下雨,這江水漲了,那些船全都歇工了。”那名香主說道。
“舵把子,那邊有船。”一名眼睛好的幫眾指著江麵說道,眾人遙望果然有一條帶篷的小船正順流而下,飛快的向這邊而來。
見到有船,一群人立刻向著江邊猛跑,同時揮動著雙手喊道:“兄弟哪個碼頭的,這裏是秦載庚大當家的,麻煩帶我們渡過河去。”在中川大大小小江河上的船工纖夫,基本上都是哥老會的會員,所以這群人才抬出自己的身份,希望碰上的是自己人,也好套套近乎。
那艘小船似乎聽到了他們的喊聲,果然調轉船頭向著岸邊靠來。見到船過來了,秦載庚心頭一喜,隨後大喊著:“兄弟哪個碼頭的,等我迴了華鎣山,封你當香主。”
這群人並沒有高興多久,因為迴應他們喊聲的是一片密集的子彈。見到小船靠近後沒有直接靠岸,而是在近水打橫,秦載庚心中就感覺不對勁。當槍聲響起的時候,他立刻機警的往地上一趴,躲過了密集的彈雨。其他人卻沒有這麽幸運了,他們毫無準備下遭到機槍的密集掃射,結果死的死傷的傷,江岸邊頓時哀鴻一片。
小船上的篷頂猛然掀起,露出了五六名全副武裝的戰士,以及一挺安置在沙袋上的馬克重機槍。原來這就是吳子玉的後手,為了防止起義軍從江上再撤迴去,他派出了不少這樣的小分隊,他們帶著機槍各乘一艘小船在四周江麵上巡邏,同時將附近所有船隻都拘押起來,以防止對方逃走。這次秦載庚想要涉水逃走,算是撞了小分隊的槍口,結果僅剩下的一點人也死傷殆盡了。
小船上的戰士本想上岸來檢查一下戰果,可是附近的江岸水流很急,試了幾次也難以靠岸,最後他們隻好調轉船頭繼續巡視去了。見到小船走了,秦載庚鬆了口氣,看看四下無人他爬起身來,向著遠處逃去。
秦載庚是本地人,對於渠江熟的不能再熟了,他很快找了一處水流緩的地方,憑借著小時候練就的鳧水工夫,很快渡過江去。過了渠江秦載庚知道自己暫時安全了,他長出一口氣,對著身後的滔滔江水惡狠狠的說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等我老秦翻過身來的一天,定有厚報。”說完他對著空氣拱拱手,仿佛是向新軍留下的場麵話一般,隨後轉身離開了。
這一場大戰新軍大獲全勝,不但擊斃了七千多起義軍,還抓獲了一萬多俘虜,繳獲部分槍支彈藥。兩協新軍一商議,決定聯合向總督府報捷,同時將協統鍾穎被害的事情詳細寫了報告遞交上去。
接到鍾穎被殺的報告,趙爾巽險一險摔了茶杯,好在之前在錫良當政時,有整隊巡防營被殲滅和參領被土匪殺死的先例,他的罪過還小一些。但鍾穎畢竟屬於皇族,為了減少自己的罪過,趙爾巽隻得一麵通報鍾穎遇害的消息,一麵將兩協新軍聯手剿滅革命黨起義的事情報了上去。
鐵良接到報告被嚇了一跳,他不敢隱瞞立刻呈遞到皇太後那裏。正在辦壽宴的皇太後聞訊大怒,當即命令慶親王奕劻召集重臣開禦前會議研究。重臣們被叫到偏殿,事先已經被相熟的小太監告知了緣由,他們嚇得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全都低頭不語等著皇太後示下。
“如今國事艱難,革命黨勢力越來越大,諸位愛卿有何應對良策?”皇太後掃視著下麵的眾人問道,這些一二品的大員們一個個鼻觀口口問心,誰也不敢答話,生怕受到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