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威待中使走後,屏退左右,將門關好,坐在案台上麵,取出那道聖旨,反複讀著上麵的內容。聖旨上麵最後幾個字讓他感到倍感沉重,仿佛胸中有萬鈞的樂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莫再辜負朕的期望。”是的,之前代州的戰事連連失利,與他有莫大的責任。但作為代州軍政最高長官,他如今還能安然無恙地坐在府上,已經是難能可貴。
杜重威在防州此時任上,因為直言亂軍之事得罪了宰相,才被朝廷平調到代州任職。如今宰相已經更換了好幾個,他卻仍然被遺忘在代州。直到這次契丹屯兵邊界,朝廷才想起他。不過代州軍紀鬆弛,朝廷發下來的軍餉到他手中已經所剩無幾。杜重威沒有再貪這一丁點軍餉,反而將自己的俸祿加在軍餉裏湊數。代州將士見杜大人如此清廉奉公,於是日夜加緊操練。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終於時機來了。北方的契丹見中原大亂已久,元氣大傷,認為可以像五胡十六國時期那時一舉滅掉大唐,於是大舉進攻代州,前後用兵達十餘萬。代州防線雖然固若金湯,但終究是寡不敵眾,堅持了半月便退到州城固守。假如當初早聽姐夫石敬瑭的勸告,對契丹軍隊稍加堤防,現在的戰局也不至於如此難堪。朝廷固然對他失望,但現在兩麵作戰,隻得權衡利弊,盡量為平息轉亂爭取時間。所以才急忙將樂援的安西軍調往河東,從而威懾契丹大軍,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杜重威又讀了聖旨一遍,見甚至上寫道:“與契丹談和之事由卿全權負責,凡有益兩國之事,皆可談;凡阻攔和談之人,殺無赦。”
杜重威反複領悟這句話的意思,莫非是要割地求和?又覺得此事不可,聖旨上未寫明,倘若他沒有促成兩國和談,破壞了朝廷的戰略,他豈不是也在殺無赦的範圍之內?但如果他真的割地求和滿足了契丹的要求,代州的百姓會放過他麽?千百年之後,人們將怎麽看待它?會說他貪生怕死,賣國求榮。朝廷啊朝廷,你到底想讓我杜重威怎麽做?他在心裏想到。由於事情比較急,他又將安西將軍樂援請了過來,他如今是朝廷的紅人,代州的救星,如果有他的首肯,談和之事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
那時樂援正在城牆上,望著城外黑壓壓的敵軍,絞盡腦汁思索著禦敵之策。早上他同樣接到皇上的密旨,叫他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契丹攻破代州防線。他見杜刺史派人請他到府上一聚,向副將樂天藏交代了幾句,便隨來人走了。杜重威見到樂援,連忙迎過去說道:“樂將軍,杜某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給盼來了。”
樂援雖然官居安西將軍之職,但隻是三品官銜,兵隊編製上仍屬於刺史節製。他見杜重威如此客氣,知道有事相求,於是恭敬地答道:“杜大人,不知招卑職前來有何事?”杜重威道:“樂將軍,到這個時候了,我們都是一家人,就不要拘謹這些繁文縟節了,叫我大哥就行了。”樂援見杜重威著急的樣子,隨口應道:“卑職遵命。”
杜重威說道:“賢弟,我今日接到朝廷的聖旨。你猜猜是什麽內容?”樂援不解,隨口問道:“是和契丹有關嗎?”杜重威憂心忡忡地答道:“賢弟猜對了,正是這事。”樂援答道:“大哥放心,我安西軍五萬將士絕對會奮起殺敵,保證人在城在。”杜重威說道:“賢弟所言嚴重了。皇上給我的聖旨裏麵說了,如今中原大亂,我們目前主要還是想辦法與契丹談和,保證邊疆無憂,朝廷才能一心與亂軍作戰。”
樂援聽完心中一怔。如今契丹強勢得很,如果談和的條件不滿意,他們隨時可以再次發動攻擊。如果要割地賠銀,勢必會激起民怨,到時局勢更加不可控製。轉身對杜重威說道:“不知大哥可有了主意?”杜重威故作憂慮地道:“暫時還沒想到,所以請你過來商量。”樂援歎息道:“方今之計,也隻有談和這條路了,隻是不知道契丹會提什麽條件。”
杜重威見樂援同意談和,心中一喜,說道:“賢弟,我等先打出談和的誠意,至於條件,可以慢慢談,廿天不行,可以談三月,三月不成,可以談一年。反正是緩兵之計,如果朝廷在中原殲滅亂軍,自然會增兵代州。到那時,就不怕契丹不退兵。”杜重威眉飛色舞的道。說罷,拿出早已寫好的求和信遞給樂援。
樂援見這杜大人確實不是簡單的人,如此縝密的思維,難怪可以坐到代州刺史的職位。樂援接過信,說道:“大哥明智,我這就差人去辦。”
樂援迴到軍中,想到事情緊急,當即招來副將樂天藏,將和談之事告訴他,並囑咐道:“天藏,與契丹求和之事事關重大,既不能有所差池,也不能有損國威。契丹大營殺機四伏,你此去務必處處當心。”樂天藏是樂援的族弟,從小與樂援一道長大,自是知道兄長的個性,若非緊要關頭,是絕不會讓他這個副將出馬。他聽了之後,拍拍胸膛說道:“大哥放心,我就算拚了性命也要促成此事”。樂援讚許地點點頭,然後親自相送他到城外。
契丹大軍駐守在代州城外三十裏,樂天藏行了半個時辰才到達。契丹軍營占地方圓數裏,全是白色營帳,每個營帳外都豎著錦旗,北風唿嘯而過,那些錦旗隨風舞動,發出唿唿地聲響,仿佛是勝利者再高唱凱哥。
樂天藏在山坡上默默地注視著大營,腦海中思索著等會該怎麽應付耶律德光和他手下的士兵。“既不能有所差池,也不能有損國威。”他反複揣摩這兩句話的意思,末了說了句:“罷了,此去不成功便成仁!”便揮動馬鞭朝山坡下奔馳而去。
杜重威在防州此時任上,因為直言亂軍之事得罪了宰相,才被朝廷平調到代州任職。如今宰相已經更換了好幾個,他卻仍然被遺忘在代州。直到這次契丹屯兵邊界,朝廷才想起他。不過代州軍紀鬆弛,朝廷發下來的軍餉到他手中已經所剩無幾。杜重威沒有再貪這一丁點軍餉,反而將自己的俸祿加在軍餉裏湊數。代州將士見杜大人如此清廉奉公,於是日夜加緊操練。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終於時機來了。北方的契丹見中原大亂已久,元氣大傷,認為可以像五胡十六國時期那時一舉滅掉大唐,於是大舉進攻代州,前後用兵達十餘萬。代州防線雖然固若金湯,但終究是寡不敵眾,堅持了半月便退到州城固守。假如當初早聽姐夫石敬瑭的勸告,對契丹軍隊稍加堤防,現在的戰局也不至於如此難堪。朝廷固然對他失望,但現在兩麵作戰,隻得權衡利弊,盡量為平息轉亂爭取時間。所以才急忙將樂援的安西軍調往河東,從而威懾契丹大軍,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杜重威又讀了聖旨一遍,見甚至上寫道:“與契丹談和之事由卿全權負責,凡有益兩國之事,皆可談;凡阻攔和談之人,殺無赦。”
杜重威反複領悟這句話的意思,莫非是要割地求和?又覺得此事不可,聖旨上未寫明,倘若他沒有促成兩國和談,破壞了朝廷的戰略,他豈不是也在殺無赦的範圍之內?但如果他真的割地求和滿足了契丹的要求,代州的百姓會放過他麽?千百年之後,人們將怎麽看待它?會說他貪生怕死,賣國求榮。朝廷啊朝廷,你到底想讓我杜重威怎麽做?他在心裏想到。由於事情比較急,他又將安西將軍樂援請了過來,他如今是朝廷的紅人,代州的救星,如果有他的首肯,談和之事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
那時樂援正在城牆上,望著城外黑壓壓的敵軍,絞盡腦汁思索著禦敵之策。早上他同樣接到皇上的密旨,叫他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契丹攻破代州防線。他見杜刺史派人請他到府上一聚,向副將樂天藏交代了幾句,便隨來人走了。杜重威見到樂援,連忙迎過去說道:“樂將軍,杜某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給盼來了。”
樂援雖然官居安西將軍之職,但隻是三品官銜,兵隊編製上仍屬於刺史節製。他見杜重威如此客氣,知道有事相求,於是恭敬地答道:“杜大人,不知招卑職前來有何事?”杜重威道:“樂將軍,到這個時候了,我們都是一家人,就不要拘謹這些繁文縟節了,叫我大哥就行了。”樂援見杜重威著急的樣子,隨口應道:“卑職遵命。”
杜重威說道:“賢弟,我今日接到朝廷的聖旨。你猜猜是什麽內容?”樂援不解,隨口問道:“是和契丹有關嗎?”杜重威憂心忡忡地答道:“賢弟猜對了,正是這事。”樂援答道:“大哥放心,我安西軍五萬將士絕對會奮起殺敵,保證人在城在。”杜重威說道:“賢弟所言嚴重了。皇上給我的聖旨裏麵說了,如今中原大亂,我們目前主要還是想辦法與契丹談和,保證邊疆無憂,朝廷才能一心與亂軍作戰。”
樂援聽完心中一怔。如今契丹強勢得很,如果談和的條件不滿意,他們隨時可以再次發動攻擊。如果要割地賠銀,勢必會激起民怨,到時局勢更加不可控製。轉身對杜重威說道:“不知大哥可有了主意?”杜重威故作憂慮地道:“暫時還沒想到,所以請你過來商量。”樂援歎息道:“方今之計,也隻有談和這條路了,隻是不知道契丹會提什麽條件。”
杜重威見樂援同意談和,心中一喜,說道:“賢弟,我等先打出談和的誠意,至於條件,可以慢慢談,廿天不行,可以談三月,三月不成,可以談一年。反正是緩兵之計,如果朝廷在中原殲滅亂軍,自然會增兵代州。到那時,就不怕契丹不退兵。”杜重威眉飛色舞的道。說罷,拿出早已寫好的求和信遞給樂援。
樂援見這杜大人確實不是簡單的人,如此縝密的思維,難怪可以坐到代州刺史的職位。樂援接過信,說道:“大哥明智,我這就差人去辦。”
樂援迴到軍中,想到事情緊急,當即招來副將樂天藏,將和談之事告訴他,並囑咐道:“天藏,與契丹求和之事事關重大,既不能有所差池,也不能有損國威。契丹大營殺機四伏,你此去務必處處當心。”樂天藏是樂援的族弟,從小與樂援一道長大,自是知道兄長的個性,若非緊要關頭,是絕不會讓他這個副將出馬。他聽了之後,拍拍胸膛說道:“大哥放心,我就算拚了性命也要促成此事”。樂援讚許地點點頭,然後親自相送他到城外。
契丹大軍駐守在代州城外三十裏,樂天藏行了半個時辰才到達。契丹軍營占地方圓數裏,全是白色營帳,每個營帳外都豎著錦旗,北風唿嘯而過,那些錦旗隨風舞動,發出唿唿地聲響,仿佛是勝利者再高唱凱哥。
樂天藏在山坡上默默地注視著大營,腦海中思索著等會該怎麽應付耶律德光和他手下的士兵。“既不能有所差池,也不能有損國威。”他反複揣摩這兩句話的意思,末了說了句:“罷了,此去不成功便成仁!”便揮動馬鞭朝山坡下奔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