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


    周長風迅速在腦海中根據已知的信息分析起美軍的戰略意圖。


    那個因飛機迫降而摔死的美軍中校攜帶的文件恐怕是假的,或許是刻意為之,好讓己方產生誤判,集中兵力調往北太平洋。


    前因後果被周長風大致猜出來了,可他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在眼下這個關頭發動反攻意義何在?奪取幾個島嶼又有什麽用?


    大明海軍主力艦隊毫發無損,現在雖然集中在北太平洋遠征阿留申群島,但之後隨時可以把失去的島嶼又搶迴來。


    見他陷入深思,林溪既擔心他著涼又怕打亂他的思緒,於是小聲提醒道:“將軍,當心著涼。”


    周長風“嗯”了一聲,邊走邊想,搭著樓梯扶手慢吞吞的返迴了二樓居室。


    睡眼惺忪的夏筱詩也起來了,類似這樣大半夜被叫醒的狀況不在少數,她早都習慣了。


    她用熱水壺裏剩下的少許溫開水泡了杯茶,問道:“出大事了麽?”


    “亂彈琴,美國人來了招聲東擊西,看樣子想把塔拉瓦給奪迴來。”周長風抿了一口熱茶,沉吟道:“但這是為了什麽呢?最多過一個月咱們又能搶迴來,犯不著大費周章啊。”


    “也許他們就想爭取這點日子唄。”夏筱詩隨口說道。


    “嘶……”聽到妻子所言,周長風眯著眼自言自語道:“爭取一個月的時間……”


    他驀地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抬手打了個響指,欣然道:“我大概猜到他們想幹嘛了!”


    不久,天亮了。


    在接下來的幾個鍾頭裏,來自塔拉瓦環礁和馬金環礁的電報一封接一封。


    根據他們發來的報告,吉爾伯特群島以東海域出現了數目龐大的美軍艦隊,其中包括不少於兩艘的航空母艦。


    皇帝對這個突發狀況十分警惕,匆忙召集軍部大員緊急開會商議。


    “這就敢反撲塔拉瓦?目中無人,氣焰很囂張啊。”陸軍處同知梁嶽西握著拳頭。


    “居然上了聲東擊西的當,情報處上下難辭其咎。”有人禁不住吐槽。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林羲皺眉道。


    大家知道在禦前相互推卸責任肯定沒好果子吃,所以三言兩語略過了“為什麽會這樣”,迅速跳轉到“現在該怎麽辦”。


    大都督府海軍處行動科的董鑒在兩年前的塔拉瓦海戰時還是上校,而今已升為準將。


    他說:“阿留申和吉爾伯特之間相距一萬三千裏,艦隊星夜兼程也要十天十夜,途中還得加油,隻會更久。”


    “眼下還摸不清敵軍部署,南北兩地各有多少航母?”林羲的語氣中流露出無比的糾結,“阿留申攻勢不能半途而廢啊。”


    “可否這樣,派一兩艘航母火速南下馳援?解塔拉瓦之圍。”心急的梁嶽西提議道。


    董鑒搖了搖頭,輕聲拒絕道:“閣下,不行,那會顧此失彼的。”


    武英殿的議事廳中陷入沉寂,大家都感到兩難。


    阿留申群島一共有兩大三小共五座機場,明軍至少要三艘航母才能壓製美軍岸基航空兵。


    同時還要提防可能埋伏在周圍的、數量不明的美軍航母。


    所以決不能分兵,哪怕隻抽調一兩艘航母南下馳援,也會導致阿留申遠征艦隊失去兵力優勢,很可能被美軍鑽空子。


    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這是最穩妥的常識。


    少頃,周長風開口道:“總之,不能被別人幹擾了自己的思路,該怎麽打就怎麽打,先確保把(阿留申)荷蘭港給拿下來再迴過頭收拾塔拉瓦。”


    梁嶽西很不甘心地說:“這樣的話,塔拉瓦幾千將士就成棄子了。”


    “在瑙魯的空軍部隊會全力予以支援,不算放棄。”林羲淡淡道。


    一直默然旁觀的朱泠婧平靜地說道:“不能亂了方寸、朝令夕改,總方略必須堅定。”


    這時,周長風又提醒道:“艦隊幫不了,但潛艇可以多派幾艘過去,能渾水摸魚幾個戰果也好。”


    “正有此意。”董鑒點頭表示讚同。


    緊急召開的禦前會議結束了。


    因為大明海軍艦隊主力都在相隔萬裏的阿留申群島,遠水難解近渴,吉爾伯特群島附近無艦可調,沒法解圍。


    現在隻能寄希望於航空兵和地麵部隊能夠挫敗來犯之敵。


    周長風很早就闡明了太平洋戰場島嶼爭奪戰的本質——孤立無援的島嶼失陷隻是時間問題,機動艦隊才是關鍵力量。


    正因如此,除個別節點以外完全沒必要囤積重兵——遼闊的太平洋上大大小小的島嶼成千上萬,不可能麵麵俱到。


    他的觀點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同。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明軍僅在個別重要島嶼上部署了正兒八經的防守力量,其餘戰略價值不大的島嶼都不強。


    多數島嶼僅部署有一個守禦分隊,通常是一個加強步兵隊,配屬一個戰車排四輛輕型坦克,總兵力不超過二百人,其餘的數十人都是氣象、水文、導航、地勤等等勤務人員。


    周長風選擇這個規模的守備部隊是故意而為,因為這一兩百號人正好可以憑自身解決美軍借助潛艇派出的突擊隊。


    一座小小的島嶼能獨自“過濾”掉這種程度的襲擊就足夠了,畢竟更大規模的登陸戰又不是說發動就能發動。


    與之相比,重要戰略節點的防守力量就要強大多了,往往都有師級規模的部隊。


    塔拉瓦環礁作為吉爾伯特群島最關鍵的地方,理應部署強大的防守力量。


    可是,這一組環礁太狹窄了,實在無法部署重兵。


    最大的貝蒂歐島隻有多大呢?東西長約3.7㎞、南北寬約0.5㎞,總麵積僅僅隻有可憐的1.18km而已,後世一些大學的校園麵積都幾倍於此。


    塔拉瓦環礁的布防兵力配置是周長風親自草擬的,費了不少心思。


    迄今,塔拉瓦守禦指揮使司下轄作戰單位序列為:


    陸軍方麵,三個步兵營、一個工兵營、一個山炮營、一個突擊炮隊、一個戰車隊,還有防化排和憲兵排各一,計約四千人。


    海軍方麵,一個岸防炮營,計約五百人。


    空軍方麵,一個高射炮營,計約六百人。


    這不包含空軍和海軍的勤務單位,以及南洋土著勞工,他們總計有約一千人。


    1月29日當天中午,又有幾道來自前線的電訊發來。


    隻是這次發來電訊的是豪客島和貝克島——塔拉瓦環礁以東1100㎞處的兩座小島,明軍在上邊建有備降機場、水上飛機碼頭、氣象觀測站,都隻有兩三百人。


    他們聲稱遭到美軍飛機攻擊,發現一支分遣艦隊在高速逼近。


    1月30日早晨,兩座小島先後報告大量敵人正在登陸,守軍正與之交戰。


    這天中午,大都督府收到來自貝克島的絕電,報告已失去有效抵抗能力,絕電發出後將破壞電台及通信密碼文件;豪客島次之,隻晚了兩個小時。


    同一天,從塔拉瓦環礁、馬金環礁、瑙魯島升空的明軍岸基航空兵開始攻擊來犯之敵。


    當日總計出擊262架次,自身損失35架,擊落美軍飛機11架、擊沉驅逐艦1艘、擊沉登陸艦和貨輪4艘,擊傷各種船隻若幹。


    次日空襲強度更高,總計出擊334架次,自身損失41架,擊落美軍飛機10架、擊沉登陸艦3艘,擊傷薩拉托加號(中雷一發)。


    美軍同樣也開始攻擊明軍島嶼機場,這支代號tf-44的特遣艦隊有薩拉托加號、光輝號、埃塞克斯號、大黃蜂號四艘航母。


    其實即使是美軍水兵們也沒料想到大黃蜂號能夠參戰,12月9日的時候她在舊金山以西770㎞處遭到明軍潛艇伏擊,中雷兩發。


    按理來說這至少要修上兩個月,可聖地亞哥海軍基地硬是加班加點、違章作業,用一個星期就將之搶修到了可用程度。


    這倒是比不了曆史上更傳奇的約克城號——三個月的正常修理工期,最後僅花了三天。


    在薩拉托加號的艦橋上,雷蒙德-斯普魯恩斯中將望著左邊的華盛頓號戰列艦,開口說道:“我仍然擔心中國人會立刻過來增援,那樣的話我們就不得不撤退了。”


    他身旁的裏奇蒙德-特納少將笑道:“那麽,阿留申就安全了。”


    “希望企業號和獨立號能牽製住他們。”


    “企業號經驗豐富,我想一定可以做到。”


    美軍發動的反攻行動代號:翻譯家(operationtrantor),由歐內斯特-金海軍上將提議展開。


    拉奈島的陷落讓夏威夷的狀況更加緊迫,華盛頓方麵再也坐不住了。


    此消彼長,如果繼續消極應戰,過幾個月明軍再實施一次奪島行動,那麽夏威夷的敗局就無可挽迴了。


    他們一致決定提前半年發動反攻,擾亂明軍的戰略部署。


    切斯特-尼米茲本人倒是淡定,既不讚同也不反對。


    反正多艘埃塞克斯級即將服役,現在輸的起,哪怕以損失一兩艘航母為代價來拖延明軍幾個月也不虧。


    經過斟酌,他決定選擇塔拉瓦環礁為目標,理由為:


    第一,當地機場至關重要,環礁的瀉[xiè]湖風平浪靜,可以作為艦隊的錨地。


    【釋義】


    第二,奪迴此地可以恢複被切斷了一年多的美澳航線的後半段。


    第三,這能吸引明軍的注意力,或許可以攪亂他們正在進行的計劃。


    毋庸置疑的,總統批準了這個構想。


    於是乎,一係列行動都圍繞這個構想展開,比如精心策劃的戰略欺騙,讓明軍統帥部誤以為美軍要集中力量防守夏威夷和阿留申,成功調虎離山。


    根據“翻譯家”行動的部署,六艘航母分兵南北。


    服役沒多久的獨立號輕型航母缺乏經驗,她負責伴隨企業號在阿留申群島海域虛張聲勢,伺機而動。如果明軍分出一部分航母南下馳援,那麽立刻配合岸基航空兵對剩餘的明軍航母發動攻擊。


    其餘的航母——光輝號、薩拉托加號、埃塞克斯號、大黃蜂號一起南下,直撲吉爾伯特群島。


    他們的作戰序列為:


    tf-44.1特遣艦隊,光輝號和薩拉托加號,1艘輕巡、8艘驅逐艦、2艘給油船。


    tf-44.2特遣艦隊,埃塞克斯號和大黃蜂號,1艘輕巡、7艘驅逐艦、2艘給油船。


    tf-44.3特遣艦隊,戰列艦北卡羅來納號、華盛頓號、南達科他號,1艘重巡、8艘驅逐艦、3艘給油船。


    第1兩棲大隊,9艘攻擊運輸船(apa)、6艘攻擊貨船(aka)、4艘驅逐艦、2艘醫院船,搭載陸戰1師。


    第3兩棲大隊,6艘坦克登陸艦(lst)、1艘船塢登陸艦(lsd)、3艘驅逐艦、1艘醫院船,搭載陸軍第124團級戰鬥隊和第730獨立坦克營。


    第6掃雷大隊,3艘掃雷艦。


    這是美軍自從去年倉促反攻考愛島慘敗以後的第二次大規模兩棲作戰,投入了許多新型兩棲艦艇。


    因為不像曆史上有完整的夏威夷作為前進基地,美軍便將夏威夷以南2080㎞的範寧島和聖誕島建設成了重要的基地,這次便是從那兒出發的。


    同一時刻,塔拉瓦環礁……


    防空警報解除的聲響迴響在小小的貝蒂歐島上,鬆了口氣的士兵們紛紛走出掩蔽部和防空洞。


    塵土飛揚、黑煙衝天,高射炮陣地旁堆滿了黃澄澄的彈殼,被擊毀的美軍飛機碎片漂浮在海麵上,半空中還有幾頂降落傘正在飄落。


    有軍官招唿士兵們去俘虜這些美軍飛行員,很快幾條快艇就發動了,朝著大海駛去。


    “抓到的敵軍飛官簡單問幾句,然後派飛機送到瑙魯去……”


    在守禦指揮使司的指揮部外邊,副官劉合正向一名中尉囑咐著,而他的身旁則是指揮使上官洵。


    後者一根又一根的吸著煙,腳下很快累積了四、五個煙頭。


    他是個少言寡語的中年人,官運平平,武備學院出身卻在工兵部隊一直做到四十歲才勉強晉升少校,之後主動退役,改行做起了建築師,生活還算滋潤。


    戰爭爆發後他再度征召恢複現役,因為軍隊擴充的緣故軍銜也水漲船高,這似乎是個好兆頭——莫非人生要有起色了?


    可孰能料到,在這個偏遠的狹小島礁上竟成了死地。


    起色?其實是到頭了,還不如庸碌平凡一輩子呢。


    得知美軍艦隊迫近時他就知道這次兇多吉少——己方艦隊主力正在萬裏之外遠征阿留申,來不及迴援。


    而在這裏,麵積不過十八頃的貝蒂歐島開車沿著海岸線轉一圈隻需要一刻鍾,子彈從北岸射到南岸仍在有效射程內,毫無縱深可言,根本守不住。


    神情冷峻的上官洵又吸完了一支香煙,本想再拿一支卻發現煙盒空空如也。


    “報!”一名上尉參謀小跑而來,遞上了電報紙,“指揮使,瑙魯來電,他們剛剛遭受的空襲沒造成很大損失,明天會全力支援我們。”


    上官洵麵無表情的接過了電報紙,參謀隨即抱拳行禮離開。


    “劉合。”


    “有!”


    “叫大家每人都寫家書,寫好了沒?”神情凝重的上官洵眺望著西邊天海相接之處的晚霞。


    【防吞補圖】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明餘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州翰林院的寧海並收藏後明餘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