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啊,那確實該盡到情誼,往後若是周待詔高升、獨掌一軍,夏夫人也要記著照拂姐姐我們呐。”


    這女聲偏中性,說話的人緩步而來,她一身上淺下深的紫色衣裙,妝畫得較重,唇色紅得似血。


    夏筱詩一見聽到她的聲音,心裏就驀地升起一團無名火,很不爽。


    來者是廣東都司都指揮使謝人達的妻子王君瓊,三十有六,她刻意拆台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好像就是跟夏筱詩過意不去似的。


    比如現在她就當眾拿周某人前幾天碰壁的情況來說事。


    發覺這倆人今天又砰到了一塊,周圍的其她人也不約而同地看了過來,打算好好欣賞接下來的戲碼。


    夏炳為人處世灑脫淡然,夏家的家風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的夏筱詩一向隨性,愛憎分明。


    不過這樣的風範不適合交際圈,在麵子至關重要的場合,當著眾人直言不諱或拂袖而去等同於不留餘地,這隻會異化自己,為自家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被尊稱夏夫人的時候也得擔負起對等的職責,至少不能為丈夫惹出禍事來,因此可沒法再想像以往那樣從心所欲。


    可以說每一次赴宴對於夏筱詩而言都是痛並快樂著的經曆。


    “獨掌一軍?”她故作不解地反問:“還有這事?姐姐是從哪聽說的啊?”


    “妹妹居然不知道麽?周待詔上書提議要編成一支大軍,既要有兵、又要有船、還要有飛機,自行掌握,不受別人節製。”


    說完,王君瓊又故作驚奇地笑道:“這麽大的事,周待詔居然沒跟夫人講過嗎?”


    離譜!話說完了還不忘挑撥一下。


    講道理,夏筱詩現在很想翻個白眼掉頭就走,可是基本的禮數還是得盡到啊。


    她冷笑了一聲,若無其事地說:“改革軍製難道不是為了國朝麽?這樣的流言可真是壞透頂了,某些人屍位素餐不幹正事,捕風捉影倒是信手拈來。”


    聞言,王君瓊的麵色依舊淡然,平靜道:“話可不能這麽說啊妹妹,有些人不可不防,警惕些是好事,要是掉以輕心了,指不定會惹出什麽亂子來。”


    “是啊,的確要警惕。”夏筱詩輕輕點頭,“聽說正月的時候廣東那塊被抓了好些人,都是貪墨款項、倒賣物資的家夥,最後怕是都要丟了性命哦。”


    兩人麵帶微笑,你一言我一語、唇槍舌劍的交鋒了好幾分鍾之久。


    薑還是老的辣?不存在的。


    事實證明,曾經做過一陣子中文老師的夏筱詩在口頭功夫上要更勝一籌。


    見占不到便宜,王君瓊便及時收手,悠然告退了。


    都司的全稱都指揮使司,負責軍事事務,在地方上和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並稱為三司。


    近代改組以後,大明的軍政部門結構被分成了兩大體係:


    一是朝廷直接管理的,屬於文官政府,縣一級的兵房、府一級的兵廳、省一級的都司、中央的兵部。


    二是大都督府直接管理的,屬於軍部,諸如都督府轄區、衛戍區、守備區之類的均屬於這一體係。


    “太招人嫌了,先生,那個謝人達的女人處處跟我作對!”


    一迴家,夏筱詩就向周長風吐槽今天裙幄宴上的遭遇。


    後者滿不在乎地迴道:“蛇鼠一窩,聽說那個謝人達跟去年福州大案中的幾個人有關聯,看我不順眼也很正常。”


    “她可會暗戳戳地說壞話了,還說先生你要獨自掌軍,我跟她來來迴迴扯了好久,她講不過就識相的走了。”


    接下來,夏筱詩很驕傲地宣布了自己的戰績,把貴婦們之間的明爭暗鬥描繪得跟沙場交鋒一樣。


    “他們夫妻倆還不老實,以後有得苦頭吃。”周長風沒把這當迴事,他伸手捏了捏妻子的腰肢,一本正經地說:“好啊,能言善辯,夏先生,受我一拜!”


    稍後,二人一邊逗弄女兒一邊閑談起了登陸遠征軍指揮權的問題。


    “這事蠻複雜的,牽扯到了海軍當中很多人,而且這種獨立性較強的部隊跟一個新的獨立軍種確實差不了太多,隻要單獨給錢,馬上就會跟海軍分割開,谘政院倒是很樂意這樣,所以又涉及到了朝政問題……”


    “要不先生你還是別折騰了吧,這樣下去…我覺著好危險,現狀不也挺好的麽?”夏筱詩對此表示擔憂。


    她已經完全滿足於現狀,升為海軍少將的周某人是正兒八經的一品大員,而且才剛及而立之年。


    縱觀古今,憑借自身本事建功立業能到這一步的又有多少人?


    她甚至幻想戰爭能在第二天就結束,又或者周某人幹脆辭職迴家,往後就可以歡歡喜喜過日子了。


    對於妻子的一廂情願,周長風禁不住無可奈何地笑道:“這又不是打工,怎麽可能說走就走?辭職跑路?那是逃兵!”


    接著,他抬眼看向夏筱詩,“那麽多人流血犧牲,將軍的功勳跟榮譽都建立在他們身上,將軍的職責是盡可能打贏每一場仗,在戰爭勝負決定前沒有自己關起門來過小日子的道理。”


    “嗯,希望……一切順利。”


    “借你吉言。”


    和煦的陽光下,小院子裏的橘樹竟都有開花的趨勢了,按往常來說還要再等半個多月的。


    至昌四十年的春天格外怡人,氣候如此、事物亦是如此。


    技術上取得的一係列長足進步實在太多,以至於光是條目都有好幾頁之多。


    第一重要的是冶金工業方麵的進步,稀土鑄鋼、稀土鑄鋁、高強度冷鍛鋁合金、高強度層壓膠合板的試產成功進一步夯實了大明的工業基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毛病,都陸續取得了突破或進展。


    例如立夏級潛艇使用的2000匹馬力柴油機的震顫噪聲問題、三六式輕型轟炸機使用的三五式投彈瞄準器的偏差問題、三七式高射炮射擊指揮儀的高故障率問題……


    杭州中升飛行器公司負責的奔馳db600液冷航空發動機的國產化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生產線即將正式投產。


    它被命名為鵑二式,標稱功率1160匹馬力,改用中升公司自行設計的一級二速機械增壓器,完美通過150小時連續運轉測試。


    這是一種雙排倒置v形十二缸液冷發動機,共有四個雙腔化油器。


    其缸徑從db600的150㎜擴大到152㎜,衝程則維持160㎜不變,排量達到了34.2l,轉速2400rpm,全重582㎏。


    另外,明軍更常用的風冷航空發動機亦開始迭代。


    標稱功率達到1250匹馬力的鶴七式十四缸星形發動機在上個月開始量產。


    三七式岸基魚雷機換裝鶴七式引擎,型號衍生為乙型改一;三六式輕型轟炸機換裝引擎以後衍生為丙型。


    標稱功率達到1200匹馬力的雕六式九缸星形發動機計劃在本月投產。


    三六式戰鬥機換裝引擎以後衍生為丁型,同時進行了係列改進——該用適應太平洋地區環境的特殊空氣濾清器、加寬螺旋槳的槳葉、尾輪也可收放從而減小阻力等等。


    如此一來,三六式丁型的極速達到了550㎞/h,最大航程增加至1260㎞。


    另一個鮮為人知的進展是關於大型飛機的。


    在戰爭爆發之前,大明空軍免不了要認真應對北方的潛在威脅。


    空軍中的戰略轟炸學派認為組建戰略轟炸部隊打擊敵人的工業區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能夠有效削弱敵人的戰爭能力。


    在這些人的推動下,軍器局開啟了重型轟炸機計劃,向各大廠商公開招標。


    大明空軍在三六年提出的要求是這種轟炸機能夠在攜帶1000㎏航彈時達到3200㎞的最大航程,攜帶2000㎏航彈時達到2000㎞的最大航程,極速不得低於420㎞/h。


    在這個要求在三六年無疑是相當苛刻的,對於大明的航空工業是個巨大挑戰。


    據此,上行開展了sx-40設計案,昌揚開展了cy-115設計案,沈陽大華飛機公司更是開展了六引擎的dh-621設計案。


    大明空軍專門撥出了一筆款項,用於資助參與競標的三家公司,並且許諾即使落選也會酌情少量采購幫忙迴本,由此可見空軍方麵的重視程度。


    然而隨著俄羅斯帝國崩潰內亂,對其內陸工業區的戰略轟炸需求一下子就消失了。


    因此重型轟炸機的熱度迅速變冷,空軍隨後也暫停了這方麵的計劃。


    於是乎,上行和大華都趕緊下馬了自家的設計案——大型飛機實在是太燒錢了!


    唯有完成度最高的昌揚公司決定避免半途而廢,總算在曆經總共四年的努力後完成了原型機首飛。


    cy-115在4月3日結束了首飛和初步測試,其表現出的問題不少——飛行操縱體驗較困難、機翼除冰係統效果達不到預期、著陸速度也比設計的更大。


    這又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資金來解決。


    本著“能吃皇糧就不吃家糧”的心態,昌揚公司專門派人來遊說,希望能再次得到官方的支持。


    他們起先找到了羅符,但忙得不可開交的羅符沒有餘暇搭理,就踢皮球似的把這檔子事甩給了周某人。


    之後,雙方約見在紫禁城外的一家寅賓館。


    得知來意以後,周長風沉吟道:“呃……確實有必要,我會跟兵部那邊反饋的。”


    見他答應的這麽痛快,昌揚公司的專員都沒敢相信,還以為這隻是隨口敷衍了事。


    專員連連拱手,又使了個眼色,身旁那位年輕貌美的女隨從拿出來一封信遞了過去。


    他急忙補充道:“周待詔,將來適用大轟的地方可不少,若是朝廷能助力一二,今年必定能定型投產!”


    薄薄的信封裏邊百分之百是銀行支票,單純往裏邊塞現鈔紙幣的話哪怕塞得鼓鼓的頂多也就幾千圓。


    這事能不能辦成,我摸一摸信封厚度就知道了。


    想到這句話,周長風不由自主地笑了。


    “我當然知道啊,你們迴去等答複就行了。”


    “好、好,麻煩您親自呈報了。”


    重型轟炸機這個概念在去年確實涼了,因為其初衷就是用來炸俄國人的。


    不過現在隨著大明陸軍對攻略澳大利亞失去興趣,明軍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越過南緯二十度線。


    因此大明空軍中落寞的戰略轟炸學派又來勁了,他們揚言完全可以通過戰略轟炸來削弱澳大利亞的抵抗能力。


    當然,在周某人眼中,更重要的是原子彈需要遠程轟炸機作為載體。


    一直到六十年代,洲際導彈都不能取代遠程轟炸機的地位,所以如今繼續研發計劃是有必要的,省的以後還要趕工補課。


    在臨分別時,昌揚公司的專員又忽然開口道:“周待詔,我們還想請外務司牽線搭橋一下,從德人那兒進口幾架四引擎大轟參考參考,取長補短嘛。”


    “沒問題。”周長風想了想,問道:“你們手頭上有b幺七嗎?”


    “有倒是有,隻是都是殘缺的部件,要是能整到完整的就好嘍。”


    德國人的fw-200客機誕生於戰前,這種四引擎大型客機能從柏林起飛橫跨大西洋直達紐約,成就舉世矚目,口碑很好。


    現在德社空軍將之改裝為軍用飛機,當作海上巡邏轟炸機使用,翱翔在大西洋上空獵殺英國商船,平均每個月擊沉約五萬噸商船,被稱作“大西洋瘟神”。


    至於b-17轟炸機,曆史上日軍進攻菲律賓時曾經繳獲過兩架,以此為參考,中島公司折騰出了連山重型轟炸機。


    不過明軍的運氣沒那麽好,因為戰爭爆發的更早,美軍部署在菲律賓的b-17數量較少,而且基本上都從容撤離了,明軍隻繳獲了一些嚴重損壞的殘骸。


    【配圖】


    周長風很重視昌揚公司的cy-115轟炸機,以至於兩天後專門去了一趟上海,親自參觀機庫中的兩架原型機。


    這種梯形翼、雙垂尾的四引擎飛機格外之大,未塗油漆的銀色鋁合金機身在光線映照下閃閃發光。


    非常好重型轟炸機,使我的原子彈旋轉下落!


    這一天是4月15日。


    夜色降臨以後,一輪滿月高懸於天,歌舞升平、燈火通明的上海不夜城讓璀璨星空都黯淡了許多。


    有些餓的周長風琢磨著要不要去搞點夜宵,卻沒料到有人叩響了房門。


    “周待詔,有急事,請到樓下聽電話。”


    一行人匆匆下樓,來到一樓的電話間。


    在這兒,身著睡衣的周長風得知了兩個重要消息。


    一是馬德裏已經無可挽迴,損失慘重的西班牙軍隊開始全線撤退。


    二是美國在拉足了懸念以後正式下場,向德社宣戰。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明餘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州翰林院的寧海並收藏後明餘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