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清將雙手垂在身側,隻側過腦袋,微微仰頭就著宋修遠的手便喝下了溫酒。
宋修遠知她酒量淺薄,不敢讓她貪杯,見她眸中已有微微混沌,即刻便縮迴手,仰頭將餘下的溫酒悉數灌入喉中。
唔……比預料中的更烈些。
宋修遠微微皺眉,側身去看穆清的神色,還未有所動作,卻是肩頭一沉。
穆清就這麽歪頭靠著他,沉沉睡了過去。
宋修遠不動聲色地把玩著手中的酒盅。得,真真是好酒,拜其所賜,他才把人弄上來,又要將人弄下去了。
用空著的手扶正了穆清的頭,宋修遠望著穆清恬靜美好的睡顏,膚潤如脂,唇若點櫻,心底喟嘆:嘖,酒量真是奇差。
心底腹誹著,眼角眉梢卻是漫上了掩藏不住的溫潤柔情。
☆、花朝
許是白日裏翻山越嶺,又在毫無防備的狀況下見了傳聞中赫赫有名的裕陽大長公主,身累心也累,穆清睡過去便沒了知覺。再睜眼時,窗外已泛起微白的清光。
宋修遠並不在身旁。
時辰太早了,即便宋修遠平日裏晨練,也不至於這個時辰便起身。
穆清起身行至窗前,支起窗框,本想尋一尋宋修遠,望著窗外籠罩在夜色中的蔥蘢草木,卻忽然發起呆來。
內室的一番窸窣響動驚醒了守在外邊次間的青衿。夜色還未散盡,青衿拿著點燃的油燈推門進屋,開著的門窗相互貫通,一下子帶入一室冷風。
穆清站在窗前,仍穿著中衣,不期然被這一陣寒風刺得渾身哆嗦。
青衿見了,忙放下燈,取過椸上的鬥篷罩到穆清身上:“山裏寒氣重,公主仔細身子。”
都道黎明前的天色最為黑暗,穆清看著窗外的山頭樹林,黑黢黢的一團,再一看,仿若是什麽山間精怪張開的血盆大口,吃人不吐骨頭。
穆清收迴目光,問:“阿遠呢?”
短短三字,帶著一股粘膩的慵懶,彰顯著穆清還未清醒的神態。
不及青衿作答,屋外傳來陣陣腳步聲。倏地想到身後窗外的吃人精怪,穆清心中微顫,微不可見地向青衿靠了過去。
屋外行來的卻是宋修遠。
見到窗口的主僕二人,宋修遠提著剛燒好的熱水,訝道:“夫人醒了?”
穆清頷首。
青衿見此情狀,匆匆收拾了一番,將燈留在屋內,便悄聲退了出去。
“阿遠亦醒得這般早?”穆清順著宋修遠的手望去,清淺的眸光最終落在那桶熱水上。
青衿雖然是丫鬟,但不論在蜀國琅王府還是鎮威侯府,都是穆清身邊的一等大丫頭,從未在廚房做過活,自從幾年前不慎差點燒著了穆清院裏的小廚房,更是視那灶頭如洪水猛獸。
至於林儼,一入裕陽大長公主的莊子便不知去了何處,連宋修遠都不知其蹤跡。
那麽這桶水……
宋修遠不自然地撓了撓鼻頭:“晨起打拳出了一身的汗,燒些水擦擦。”
穆清腦內仍有些朦朧睡意,聽了宋修遠的話不疑有他,別開臉去,迴身望著窗外的景致。
遠處的村子裏傳來了此起彼伏的雞鳴聲。
不知是因為天光更亮了些,還是屋內終於有了人氣,再見那團黑黢黢的樹影時,穆清竟覺那輪廓狀似一隻耷著耳朵的狗,有些許可愛。
身後傳來了衣料的窸窣聲與淋灕水聲,想著現下宋修遠該是赤身的模樣,穆清不敢迴頭,忽而覺得麵上有些發熱。
他右臂上的傷已快好了。
……
沈梨夜裏迴了村子,此刻還未來莊子,穆清與青衿又是從沒下過廚房的嬌俏女子,可憐宋修遠一個堂堂侯爺,竟成了此間唯一一個能下灶頭的人。
早膳是穆清站在灶頭旁看著宋修遠燒出來的清粥,並著昨夜沈梨備好的三碟下飯小菜。
那廂宋修遠熄了火,穆清見廚房內就有矮桌與數張小凳,便將盛好的三碗粥放在上頭,招唿著青衿過來一同坐下用膳。
青衿何時得過這樣的招待,一時侷促得紅了臉。
穆清笑道:“左右我們幾人來此都掩了身份,你便放開些,也不要總是一口一個公主侯爺了。”
“可……婢子終究是下人。”
一直靜坐在桌後的宋修遠突然開口:“坐吧,這院裏沒有下人。”
青衿還是有些懼怕宋修遠,來不及細想,當即縮著身子坐下,飛快地埋頭扒拉碗裏的清粥。
穆清卻聽明白了。便是昨日見到的沈梨,雖然身前身後地伺候大長公主,但她與大長公主的相處之道,卻與主僕不同,瞧著倒更像是……長輩與小輩。
大長公主都如此,她怎好端著姿態使喚人?
再者……望著四下情景,穆清忽而覺得這便是尋常人的生活,少了朝堂的那些勾心鬥角與人心算計,縱然萬事需親力親為,但勝在恬淡溫馨。
仿若她與宋修遠真的隻是一對農村夫妻,而青衿則是她的娘家小妹。
若有可能,她會毫不猶豫地拋卻京中的榮華富貴,和宋修遠一齊隱居避世。可惜她有她的和親使命,宋修遠有宋修遠的家國責任。
……
穆清原想著用完早膳便去大長公主那處請安,但大長公主一早便又去了莊子後頭的那片林子,還令沈梨傳話,道讓他們年輕人自個兒好好玩。
全然不將自己的生辰放在心上。
唔……確實是大長公主的行事風範。
穆清想著包袱裏一罐子孝敬大長公主的花種子,腦袋放空。
玩?她的確發自心底喜愛這片地方,但是在大長公主的地盤上,她不敢撒野。
宋修遠見了,忽而笑問:“今日是花朝節,方才李嫂邀我們去村中觀禮,夫人可願賞臉陪我一同前去?”
***************
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相傳這一日是花神的生辰,從這一日始,百花競放,正乃遊賞之時。京中的百姓多於這一日郊遊雅宴,文人墨客亦喜歡在這一日飲酒賦詩。
極風雅的一個日子。
但因此處位於深山,鄉民質樸熱忱,故而這裏的花朝節少了外頭的風流意蘊,卻多了一份歡鬧。鄉民大多是隻知曉田裏事物的莊稼漢,不懂得附庸風雅,這裏的花朝日沒有外頭的曲水流觴,隻有吉時的祭花神之禮。
大長公主的生辰日正是花朝日,不知是從前哪位小童跑到莊子後頭的花圃裏偷覷了大長公主一眼,隻道那周身的雍容氣度與花容月貌驚為天人,久而久之,淳樸的鄉民們便偷偷地將大長公主視作花神托生,盡管二十年過去,這位花神老了,形容亦比不得從前,但鄉民們依舊敬重她。
連帶著亦不敢輕視年年這時上山為她過生辰的宋氏子孫。但凡這一年村子裏決定祭祀花神,鄉民們總會去莊子裏請上一請。大長公主從不露麵,但是宋修遠從前卻因少年心性來過好幾迴。
見沈梨請到了宋修遠,鄉民們手中雖還不停備著祭祀所需之物,嘴上卻熱情地打著招唿。有幾個還未長成的少年,頭次見到村外的陌生人,極想上前觀望一番,瞧瞧城裏人與他們究竟有何不同,但攝於宋修遠的氣場,隻得遠遠在牆後露出半個腦袋觀望著。
</br>
宋修遠知她酒量淺薄,不敢讓她貪杯,見她眸中已有微微混沌,即刻便縮迴手,仰頭將餘下的溫酒悉數灌入喉中。
唔……比預料中的更烈些。
宋修遠微微皺眉,側身去看穆清的神色,還未有所動作,卻是肩頭一沉。
穆清就這麽歪頭靠著他,沉沉睡了過去。
宋修遠不動聲色地把玩著手中的酒盅。得,真真是好酒,拜其所賜,他才把人弄上來,又要將人弄下去了。
用空著的手扶正了穆清的頭,宋修遠望著穆清恬靜美好的睡顏,膚潤如脂,唇若點櫻,心底喟嘆:嘖,酒量真是奇差。
心底腹誹著,眼角眉梢卻是漫上了掩藏不住的溫潤柔情。
☆、花朝
許是白日裏翻山越嶺,又在毫無防備的狀況下見了傳聞中赫赫有名的裕陽大長公主,身累心也累,穆清睡過去便沒了知覺。再睜眼時,窗外已泛起微白的清光。
宋修遠並不在身旁。
時辰太早了,即便宋修遠平日裏晨練,也不至於這個時辰便起身。
穆清起身行至窗前,支起窗框,本想尋一尋宋修遠,望著窗外籠罩在夜色中的蔥蘢草木,卻忽然發起呆來。
內室的一番窸窣響動驚醒了守在外邊次間的青衿。夜色還未散盡,青衿拿著點燃的油燈推門進屋,開著的門窗相互貫通,一下子帶入一室冷風。
穆清站在窗前,仍穿著中衣,不期然被這一陣寒風刺得渾身哆嗦。
青衿見了,忙放下燈,取過椸上的鬥篷罩到穆清身上:“山裏寒氣重,公主仔細身子。”
都道黎明前的天色最為黑暗,穆清看著窗外的山頭樹林,黑黢黢的一團,再一看,仿若是什麽山間精怪張開的血盆大口,吃人不吐骨頭。
穆清收迴目光,問:“阿遠呢?”
短短三字,帶著一股粘膩的慵懶,彰顯著穆清還未清醒的神態。
不及青衿作答,屋外傳來陣陣腳步聲。倏地想到身後窗外的吃人精怪,穆清心中微顫,微不可見地向青衿靠了過去。
屋外行來的卻是宋修遠。
見到窗口的主僕二人,宋修遠提著剛燒好的熱水,訝道:“夫人醒了?”
穆清頷首。
青衿見此情狀,匆匆收拾了一番,將燈留在屋內,便悄聲退了出去。
“阿遠亦醒得這般早?”穆清順著宋修遠的手望去,清淺的眸光最終落在那桶熱水上。
青衿雖然是丫鬟,但不論在蜀國琅王府還是鎮威侯府,都是穆清身邊的一等大丫頭,從未在廚房做過活,自從幾年前不慎差點燒著了穆清院裏的小廚房,更是視那灶頭如洪水猛獸。
至於林儼,一入裕陽大長公主的莊子便不知去了何處,連宋修遠都不知其蹤跡。
那麽這桶水……
宋修遠不自然地撓了撓鼻頭:“晨起打拳出了一身的汗,燒些水擦擦。”
穆清腦內仍有些朦朧睡意,聽了宋修遠的話不疑有他,別開臉去,迴身望著窗外的景致。
遠處的村子裏傳來了此起彼伏的雞鳴聲。
不知是因為天光更亮了些,還是屋內終於有了人氣,再見那團黑黢黢的樹影時,穆清竟覺那輪廓狀似一隻耷著耳朵的狗,有些許可愛。
身後傳來了衣料的窸窣聲與淋灕水聲,想著現下宋修遠該是赤身的模樣,穆清不敢迴頭,忽而覺得麵上有些發熱。
他右臂上的傷已快好了。
……
沈梨夜裏迴了村子,此刻還未來莊子,穆清與青衿又是從沒下過廚房的嬌俏女子,可憐宋修遠一個堂堂侯爺,竟成了此間唯一一個能下灶頭的人。
早膳是穆清站在灶頭旁看著宋修遠燒出來的清粥,並著昨夜沈梨備好的三碟下飯小菜。
那廂宋修遠熄了火,穆清見廚房內就有矮桌與數張小凳,便將盛好的三碗粥放在上頭,招唿著青衿過來一同坐下用膳。
青衿何時得過這樣的招待,一時侷促得紅了臉。
穆清笑道:“左右我們幾人來此都掩了身份,你便放開些,也不要總是一口一個公主侯爺了。”
“可……婢子終究是下人。”
一直靜坐在桌後的宋修遠突然開口:“坐吧,這院裏沒有下人。”
青衿還是有些懼怕宋修遠,來不及細想,當即縮著身子坐下,飛快地埋頭扒拉碗裏的清粥。
穆清卻聽明白了。便是昨日見到的沈梨,雖然身前身後地伺候大長公主,但她與大長公主的相處之道,卻與主僕不同,瞧著倒更像是……長輩與小輩。
大長公主都如此,她怎好端著姿態使喚人?
再者……望著四下情景,穆清忽而覺得這便是尋常人的生活,少了朝堂的那些勾心鬥角與人心算計,縱然萬事需親力親為,但勝在恬淡溫馨。
仿若她與宋修遠真的隻是一對農村夫妻,而青衿則是她的娘家小妹。
若有可能,她會毫不猶豫地拋卻京中的榮華富貴,和宋修遠一齊隱居避世。可惜她有她的和親使命,宋修遠有宋修遠的家國責任。
……
穆清原想著用完早膳便去大長公主那處請安,但大長公主一早便又去了莊子後頭的那片林子,還令沈梨傳話,道讓他們年輕人自個兒好好玩。
全然不將自己的生辰放在心上。
唔……確實是大長公主的行事風範。
穆清想著包袱裏一罐子孝敬大長公主的花種子,腦袋放空。
玩?她的確發自心底喜愛這片地方,但是在大長公主的地盤上,她不敢撒野。
宋修遠見了,忽而笑問:“今日是花朝節,方才李嫂邀我們去村中觀禮,夫人可願賞臉陪我一同前去?”
***************
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相傳這一日是花神的生辰,從這一日始,百花競放,正乃遊賞之時。京中的百姓多於這一日郊遊雅宴,文人墨客亦喜歡在這一日飲酒賦詩。
極風雅的一個日子。
但因此處位於深山,鄉民質樸熱忱,故而這裏的花朝節少了外頭的風流意蘊,卻多了一份歡鬧。鄉民大多是隻知曉田裏事物的莊稼漢,不懂得附庸風雅,這裏的花朝日沒有外頭的曲水流觴,隻有吉時的祭花神之禮。
大長公主的生辰日正是花朝日,不知是從前哪位小童跑到莊子後頭的花圃裏偷覷了大長公主一眼,隻道那周身的雍容氣度與花容月貌驚為天人,久而久之,淳樸的鄉民們便偷偷地將大長公主視作花神托生,盡管二十年過去,這位花神老了,形容亦比不得從前,但鄉民們依舊敬重她。
連帶著亦不敢輕視年年這時上山為她過生辰的宋氏子孫。但凡這一年村子裏決定祭祀花神,鄉民們總會去莊子裏請上一請。大長公主從不露麵,但是宋修遠從前卻因少年心性來過好幾迴。
見沈梨請到了宋修遠,鄉民們手中雖還不停備著祭祀所需之物,嘴上卻熱情地打著招唿。有幾個還未長成的少年,頭次見到村外的陌生人,極想上前觀望一番,瞧瞧城裏人與他們究竟有何不同,但攝於宋修遠的氣場,隻得遠遠在牆後露出半個腦袋觀望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