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媳婦勉強應承了。
我看看時間不早,也不敢繼續在這兒耽擱,就偏腿下炕要走,她哪能舍得?一再讓再坐會。
於是我又考了她咒語,她先是假裝說忘記了,見我要發怒,就笑嘻嘻地背了一邊,一字不差。
我怕她疏忽,又嚴肅而又鄭重地告訴她,一定要在燒紙團的時候把這咒語說出來,否則不管用,她說你放心吧,這事就是打死我也不會忘記的。
三說兩說又過去了大約半個小時,我再也不敢呆了,這時間段,萬一有個人闖進來,孤男寡女的,她又有前科,即使我倆沒事也會有事的。
寶林媳婦見留不住我,隻好放我走,但在送我到屋門口的時候,她突然小聲道:“要不今晚去小樹林吧?”
暈,這女人還真天不怕地不怕了。
我推脫說這麽晚了,別讓王鳳蘭她們懷疑,因為她知道我來這兒的。
她聽了隻好狠狠錘了我一下,低聲罵道:“那快滾吧,嘻嘻……”
我從她家出來,剛拐過胡同,見胡同口那棵榆樹下好似有個人影,心一顫,順口問了句:“誰?”
這一喊,那人影轉身嗖地往後竄去。
黑咕隆咚地我也看不清是誰呀,開夜眼也來不及了,隻好罵了一句,大步穿過街道往家裏走去。
迴到家,見王鳳蘭和三麻子正坐在炕頭上嘮嗑呢,不過不是閑聊,而是在拉呱麥收的事。
見我進來,麻子說道:“郭子,我正跟你嫂子研究麥收呢,這幾天你有空的話去公社的門市部裏買幾把柴鐮,那東西雖然比一般的鐮刀貴點,但刀背寬,鋼刃也頂事,迴來打磨好了,割麥子可省老勁了,一鐮下去倒一大片。”
我應著坐到了炕沿上。
接著三麻子又和王鳳蘭商量起麥收時的夥食來,按以往慣例,為了搶糧搶時間,跟老天爺爭口糧,中午和晚上,村裏的整勞力是不能迴家吃飯的,生產隊要送飯到地頭。這樣能擠出更長的時間來勞作。
通常做法是,白天有老頭或婦女在飼養園屋裏用大鍋添加少的可憐的綠豆和大米,煮開用大桶挑到地頭給整勞力們當解暑解渴的飲料喝,俗稱大米湯,但一桶米湯統共也沒幾十個米粒。
中午呢,一般是白饃和豬肉炒菜。
晚上就是一人兩三個大肉包子,吃了飯連夜幹,不過男人們家裏有老婆孩子或老人的,多不舍得吃,都是早晨自己從家裏帶點熟瓜幹或玉米餅子,省下白饃豬肉和包子拿迴家給老人孩子。
男人們在地裏割麥,運麥,那婦女們幹啥呢,一般是沒結婚的姑娘在地裏捆麥子,結了婚的小媳婦和四五十歲婦女就在生產隊場院裏鍘麥個子,晾曬啥的。
學生呢,農村的就放麥假,由老師帶領去地裏撿麥穗。
這麽說吧,一到麥收,村裏不管老的少的,隻要你能走動,都不能閑著,必須參加勞動,附近有部隊營房的村子,部隊上也會派出官兵下鄉幫著搶收。
一年四季,麥收是一年中的重中之重,時間短,危險性高(天氣和成熟期),一旦碰上下大雨或連陰雨,那半年的收成就沒了。
所以,搶收搶種是絕對的男女老少齊上陣的。
麻子和王鳳蘭一直在那研究,對每一個步驟和人員分工都捋了一遍。
我呢,對這些大事並不上心,到時甩開膀子猛幹就是了,老子有的是力氣,幹啥活都不在乎。
我坐在炕沿上默默地聽著,腦子就開了小差。這時候寶林不知迴沒迴來,寶林媳婦給沒給他喝燒紙團的水,喝了後會咋樣?肯定是要逼著跟她做……
我暈,麻子咋會出這種餿主意啊。我心揪了一下,暗暗地歎了口氣。
直到快半夜了,王鳳蘭和三麻子才把活研究透了,迴西屋睡覺去了。
麻子問我事情辦的咋樣了?
我簡單說了過程,他蹙眉哦了一聲,便躺下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出工的時候,我偷偷觀察王寶林,見他焉吧唧的沒有精神頭,寶林媳婦呢,則趁著別人不注意,得意地衝我擠了下眼。
顯然,她是完全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了。
第三天,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一,寶林不論幹活的時候還是在地頭歇息的時候,眼睛都帶睜不睜地一直在打盹,還被生產隊副隊長劉太宗罵了幾句。
第四天,寶林在鋤地的時候竟藏在麥田溝裏偷睡了,這自然又被挨了一頓苛。
第五天,他竟沒出工,寶林媳婦說他身體不舒服,不論怎麽催他,他賴在炕上就是不起來。
眾人就嘻嘻哈哈調侃起來,說你可別讓他白天晚上的老幹活,他那身子骨受不了的。
這話都明白是啥意思,寶林媳婦哪能承認,急赤白臉地跟他們爭辯。
第六天,寶林露麵了,但隻幹了一上午就說頭痛,拖著邁不動的步子,一步三晃地迴了家。
第七天,沒上工,眾人就關心起來,跟寶林媳婦說是不是他長啥病了?最好去公社醫院看看,該吃藥了吃藥,別拖著。
寶林媳婦說,問他他也沒說不好受,就是太懶,睜不動眼,老想睡覺。
一婦女說他本來就懶,不愛說話,三腳踹不出個屁來。找這樣的男人真是倒黴。
寶林媳婦一聽不樂意了,說俺願意,你們能管著?
眾人就不敢吭聲了。但有婦女在背後嘀咕,說把坨狗屎還當寶了呢,活該一輩子被人瞧不起。
第八天,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上午,男女勞力在生產隊場院裏修理收拾了麥收工具,王鳳蘭和生產隊副隊長劉太宗做了麥收總動員,下午放假半天,過節。
我呢,特麽幾天來,心裏老是鼓鼓顛顛,神經兮兮的。
一會盼著三麻子那蠱術真能成功,一會又想想王寶林那老實憨厚樣,真不忍心他死。
這種心理矛盾煎熬到端午節的晚上,大約10點多鍾,我和三麻子及王鳳蘭正在家裏商量明天麥收開鐮的事呢,忽聽外麵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支書嫂子,支書嫂子,王寶林家裏出事啦……”
我心咕咚一下,立馬緊張起來,雖然這早在我預料之中,但這個消息還是令我惶恐不已。
我和王鳳蘭聞聲往炕下出溜,人已闖了進來,是光棍李山子。
“嫂,嫂子……”
李山子麵色驚恐,唿哧著剛又說出這倆字,王鳳蘭急問道:“啥事,你快說,兩口子打起來了還是咋的了?”
李山子瞥了我一眼,猛一跺腳:“王寶林上吊了!”
這一句,把王鳳蘭驚了個半死,忙不迭地吆喝著:“快快,人死了沒有?哎呀,死寶林呀,你早不作,晚不作,偏偏在這節骨眼上……快快,走去看看!”
拽著李山子,圾啦著鞋就往外跑去。
我心裏激動呀,不,準確地說是驚慌,下意識地看著三麻子,見他仍坐在那兒穩如泰山,麵色平靜,好像沒聽到這迴事似的。
“三爺……”我叫了一聲。
三麻子眼皮一抬:“趕緊去吧,磨嘰個啥,人的命天注定,唉……”
我靠,還真能裝呢,於是我也拔腿奔出去,跟著王鳳蘭和李山子急急往村西南頭的王寶林家趕去。
那麽,李山子是怎麽知道王寶林上吊了呢?
據他說是今晚去劉大哈家玩,九點多的時候從大哈家出來往家走,路過寶林家胡同,聽到他媳婦在家哭天搶地的嚎,他以為兩口子有啥矛盾在家吵嘴呢,就想進去勸勸,沒想到一進門就看到一個人掛在灶間房梁下的繩子上,寶林媳婦坐在地上大哭喊人。
他大吃一驚,忙唿喊著把寶林從繩子上放下來,試試已經沒氣了,遂趕緊出來喊人。
他這說法乍一聽很合理,我也相信他的話,不過應該不是路過,而是心裏還一直惦記著寶林媳婦呢,偶爾或經常來溜個牆根啥的才是正常。
李山子和王鳳蘭一路上解釋著,拐過兩條胡同,就來到了王寶林家院牆外,遠遠地就聽到了寶林媳婦的悲號聲,還夾雜著男女的勸慰聲。
我們急急闖了進去,分開人群,見寶林已直直地躺在炕上,麵色蠟黃,眼閉著,嘴巴卻張著,半截舌頭伸在外麵,有些令人驚悚。
顯然,他的眼皮是被人用手抹合了,但嘴卻閉不上,這絕對是符合上吊人者的特征的,麵色蠟黃是血液停止了流動,正常,若中毒的話,麵色是紫青或烏黑的。
寶林媳婦癱坐在炕上嚎聲震天,幾個婦女怎麽也勸不住她。
幾個男的站在炕下,也都沉著臉,偶爾說兩句,但不起任何作用。
王鳳蘭的來到,讓眾人一下子有了主心骨,紛紛招唿。
她先是皺眉打量了一下王寶林的屍體和麵孔,轉而又衝寶林媳婦說道:“好了好了,人已經死了,哭也哭不迴來了……”
“就是,別哭壞了身子。”這話是李山子說的。
我聞聽,一下子興奮起來,你娘,別人說這話不奇怪,而從你口裏說出來,就不是那迴事了,因為你們有前科呀。
生產隊副隊長劉太宗怪異地瞥了他一眼,沒吭聲。李山子識趣地退到了人後麵。
寶林媳婦哭也哭夠了,加上王鳳蘭等人的勸說,就沙啞著嗓子說起經過來。
說今晚她和寶林吃晚飯,因為粽子這玩意太粘,不好消化,而寶林卻吃了一個又一個,她就說了他幾句,少吃,明天還要去地裏割麥子呢。
寶林不樂意,還是硬吃,兩人就吵了起來。兩口子吵架是正常的,吵完以後也就沒事了,她早早地躺下睡了。
可一覺醒來,卻發現寶林不在炕上,遂喊了幾聲,她以為是他粽子吃多了壞了肚子,就披衣下炕想去茅廁裏看看。
可沒想到摸黑剛走到灶間鍋台那兒,忽然被個啥東西碰了一下頭,忙伸手一摸,竟是人的腿,把她嚇的一屁股坐地上了……
寶林媳婦說到這兒,又嗚嗚地哭了起來,邊哭邊訴說著寶林的優點和好處,跟潘金蓮的套路差不多。
王鳳蘭又勸了她幾句,轉而來到灶間,和副隊長劉太宗商量起怎麽處理來。
這事很操蛋,明天就要開鐮麥收了,死人還要守靈,下葬,真是顧不過來呀。
關鍵是這喪事女人粘不得邊,一切都是男爺們的活,不愁人才怪了。
劉太宗埋怨了幾句寶林死的不是時候,說道:“嫂子,要不這麽的吧,白天讓幾個老頭來守靈,晚上派幾個年輕的來輪換著,這樣兩不耽誤……”
話剛說到這兒,李山子聽到動靜,忙湊上來道:“我,我,晚上我來幫著,白天也耽誤不了割麥子。”
我靠,這夥計真是想表現想瘋了,智商直接被拉低。
王鳳蘭和劉太宗並不理他,倆人又嘀咕了幾句,選出守靈的人選,派人連夜聯係老頭去了。
我看看時間不早,也不敢繼續在這兒耽擱,就偏腿下炕要走,她哪能舍得?一再讓再坐會。
於是我又考了她咒語,她先是假裝說忘記了,見我要發怒,就笑嘻嘻地背了一邊,一字不差。
我怕她疏忽,又嚴肅而又鄭重地告訴她,一定要在燒紙團的時候把這咒語說出來,否則不管用,她說你放心吧,這事就是打死我也不會忘記的。
三說兩說又過去了大約半個小時,我再也不敢呆了,這時間段,萬一有個人闖進來,孤男寡女的,她又有前科,即使我倆沒事也會有事的。
寶林媳婦見留不住我,隻好放我走,但在送我到屋門口的時候,她突然小聲道:“要不今晚去小樹林吧?”
暈,這女人還真天不怕地不怕了。
我推脫說這麽晚了,別讓王鳳蘭她們懷疑,因為她知道我來這兒的。
她聽了隻好狠狠錘了我一下,低聲罵道:“那快滾吧,嘻嘻……”
我從她家出來,剛拐過胡同,見胡同口那棵榆樹下好似有個人影,心一顫,順口問了句:“誰?”
這一喊,那人影轉身嗖地往後竄去。
黑咕隆咚地我也看不清是誰呀,開夜眼也來不及了,隻好罵了一句,大步穿過街道往家裏走去。
迴到家,見王鳳蘭和三麻子正坐在炕頭上嘮嗑呢,不過不是閑聊,而是在拉呱麥收的事。
見我進來,麻子說道:“郭子,我正跟你嫂子研究麥收呢,這幾天你有空的話去公社的門市部裏買幾把柴鐮,那東西雖然比一般的鐮刀貴點,但刀背寬,鋼刃也頂事,迴來打磨好了,割麥子可省老勁了,一鐮下去倒一大片。”
我應著坐到了炕沿上。
接著三麻子又和王鳳蘭商量起麥收時的夥食來,按以往慣例,為了搶糧搶時間,跟老天爺爭口糧,中午和晚上,村裏的整勞力是不能迴家吃飯的,生產隊要送飯到地頭。這樣能擠出更長的時間來勞作。
通常做法是,白天有老頭或婦女在飼養園屋裏用大鍋添加少的可憐的綠豆和大米,煮開用大桶挑到地頭給整勞力們當解暑解渴的飲料喝,俗稱大米湯,但一桶米湯統共也沒幾十個米粒。
中午呢,一般是白饃和豬肉炒菜。
晚上就是一人兩三個大肉包子,吃了飯連夜幹,不過男人們家裏有老婆孩子或老人的,多不舍得吃,都是早晨自己從家裏帶點熟瓜幹或玉米餅子,省下白饃豬肉和包子拿迴家給老人孩子。
男人們在地裏割麥,運麥,那婦女們幹啥呢,一般是沒結婚的姑娘在地裏捆麥子,結了婚的小媳婦和四五十歲婦女就在生產隊場院裏鍘麥個子,晾曬啥的。
學生呢,農村的就放麥假,由老師帶領去地裏撿麥穗。
這麽說吧,一到麥收,村裏不管老的少的,隻要你能走動,都不能閑著,必須參加勞動,附近有部隊營房的村子,部隊上也會派出官兵下鄉幫著搶收。
一年四季,麥收是一年中的重中之重,時間短,危險性高(天氣和成熟期),一旦碰上下大雨或連陰雨,那半年的收成就沒了。
所以,搶收搶種是絕對的男女老少齊上陣的。
麻子和王鳳蘭一直在那研究,對每一個步驟和人員分工都捋了一遍。
我呢,對這些大事並不上心,到時甩開膀子猛幹就是了,老子有的是力氣,幹啥活都不在乎。
我坐在炕沿上默默地聽著,腦子就開了小差。這時候寶林不知迴沒迴來,寶林媳婦給沒給他喝燒紙團的水,喝了後會咋樣?肯定是要逼著跟她做……
我暈,麻子咋會出這種餿主意啊。我心揪了一下,暗暗地歎了口氣。
直到快半夜了,王鳳蘭和三麻子才把活研究透了,迴西屋睡覺去了。
麻子問我事情辦的咋樣了?
我簡單說了過程,他蹙眉哦了一聲,便躺下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出工的時候,我偷偷觀察王寶林,見他焉吧唧的沒有精神頭,寶林媳婦呢,則趁著別人不注意,得意地衝我擠了下眼。
顯然,她是完全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了。
第三天,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一,寶林不論幹活的時候還是在地頭歇息的時候,眼睛都帶睜不睜地一直在打盹,還被生產隊副隊長劉太宗罵了幾句。
第四天,寶林在鋤地的時候竟藏在麥田溝裏偷睡了,這自然又被挨了一頓苛。
第五天,他竟沒出工,寶林媳婦說他身體不舒服,不論怎麽催他,他賴在炕上就是不起來。
眾人就嘻嘻哈哈調侃起來,說你可別讓他白天晚上的老幹活,他那身子骨受不了的。
這話都明白是啥意思,寶林媳婦哪能承認,急赤白臉地跟他們爭辯。
第六天,寶林露麵了,但隻幹了一上午就說頭痛,拖著邁不動的步子,一步三晃地迴了家。
第七天,沒上工,眾人就關心起來,跟寶林媳婦說是不是他長啥病了?最好去公社醫院看看,該吃藥了吃藥,別拖著。
寶林媳婦說,問他他也沒說不好受,就是太懶,睜不動眼,老想睡覺。
一婦女說他本來就懶,不愛說話,三腳踹不出個屁來。找這樣的男人真是倒黴。
寶林媳婦一聽不樂意了,說俺願意,你們能管著?
眾人就不敢吭聲了。但有婦女在背後嘀咕,說把坨狗屎還當寶了呢,活該一輩子被人瞧不起。
第八天,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上午,男女勞力在生產隊場院裏修理收拾了麥收工具,王鳳蘭和生產隊副隊長劉太宗做了麥收總動員,下午放假半天,過節。
我呢,特麽幾天來,心裏老是鼓鼓顛顛,神經兮兮的。
一會盼著三麻子那蠱術真能成功,一會又想想王寶林那老實憨厚樣,真不忍心他死。
這種心理矛盾煎熬到端午節的晚上,大約10點多鍾,我和三麻子及王鳳蘭正在家裏商量明天麥收開鐮的事呢,忽聽外麵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支書嫂子,支書嫂子,王寶林家裏出事啦……”
我心咕咚一下,立馬緊張起來,雖然這早在我預料之中,但這個消息還是令我惶恐不已。
我和王鳳蘭聞聲往炕下出溜,人已闖了進來,是光棍李山子。
“嫂,嫂子……”
李山子麵色驚恐,唿哧著剛又說出這倆字,王鳳蘭急問道:“啥事,你快說,兩口子打起來了還是咋的了?”
李山子瞥了我一眼,猛一跺腳:“王寶林上吊了!”
這一句,把王鳳蘭驚了個半死,忙不迭地吆喝著:“快快,人死了沒有?哎呀,死寶林呀,你早不作,晚不作,偏偏在這節骨眼上……快快,走去看看!”
拽著李山子,圾啦著鞋就往外跑去。
我心裏激動呀,不,準確地說是驚慌,下意識地看著三麻子,見他仍坐在那兒穩如泰山,麵色平靜,好像沒聽到這迴事似的。
“三爺……”我叫了一聲。
三麻子眼皮一抬:“趕緊去吧,磨嘰個啥,人的命天注定,唉……”
我靠,還真能裝呢,於是我也拔腿奔出去,跟著王鳳蘭和李山子急急往村西南頭的王寶林家趕去。
那麽,李山子是怎麽知道王寶林上吊了呢?
據他說是今晚去劉大哈家玩,九點多的時候從大哈家出來往家走,路過寶林家胡同,聽到他媳婦在家哭天搶地的嚎,他以為兩口子有啥矛盾在家吵嘴呢,就想進去勸勸,沒想到一進門就看到一個人掛在灶間房梁下的繩子上,寶林媳婦坐在地上大哭喊人。
他大吃一驚,忙唿喊著把寶林從繩子上放下來,試試已經沒氣了,遂趕緊出來喊人。
他這說法乍一聽很合理,我也相信他的話,不過應該不是路過,而是心裏還一直惦記著寶林媳婦呢,偶爾或經常來溜個牆根啥的才是正常。
李山子和王鳳蘭一路上解釋著,拐過兩條胡同,就來到了王寶林家院牆外,遠遠地就聽到了寶林媳婦的悲號聲,還夾雜著男女的勸慰聲。
我們急急闖了進去,分開人群,見寶林已直直地躺在炕上,麵色蠟黃,眼閉著,嘴巴卻張著,半截舌頭伸在外麵,有些令人驚悚。
顯然,他的眼皮是被人用手抹合了,但嘴卻閉不上,這絕對是符合上吊人者的特征的,麵色蠟黃是血液停止了流動,正常,若中毒的話,麵色是紫青或烏黑的。
寶林媳婦癱坐在炕上嚎聲震天,幾個婦女怎麽也勸不住她。
幾個男的站在炕下,也都沉著臉,偶爾說兩句,但不起任何作用。
王鳳蘭的來到,讓眾人一下子有了主心骨,紛紛招唿。
她先是皺眉打量了一下王寶林的屍體和麵孔,轉而又衝寶林媳婦說道:“好了好了,人已經死了,哭也哭不迴來了……”
“就是,別哭壞了身子。”這話是李山子說的。
我聞聽,一下子興奮起來,你娘,別人說這話不奇怪,而從你口裏說出來,就不是那迴事了,因為你們有前科呀。
生產隊副隊長劉太宗怪異地瞥了他一眼,沒吭聲。李山子識趣地退到了人後麵。
寶林媳婦哭也哭夠了,加上王鳳蘭等人的勸說,就沙啞著嗓子說起經過來。
說今晚她和寶林吃晚飯,因為粽子這玩意太粘,不好消化,而寶林卻吃了一個又一個,她就說了他幾句,少吃,明天還要去地裏割麥子呢。
寶林不樂意,還是硬吃,兩人就吵了起來。兩口子吵架是正常的,吵完以後也就沒事了,她早早地躺下睡了。
可一覺醒來,卻發現寶林不在炕上,遂喊了幾聲,她以為是他粽子吃多了壞了肚子,就披衣下炕想去茅廁裏看看。
可沒想到摸黑剛走到灶間鍋台那兒,忽然被個啥東西碰了一下頭,忙伸手一摸,竟是人的腿,把她嚇的一屁股坐地上了……
寶林媳婦說到這兒,又嗚嗚地哭了起來,邊哭邊訴說著寶林的優點和好處,跟潘金蓮的套路差不多。
王鳳蘭又勸了她幾句,轉而來到灶間,和副隊長劉太宗商量起怎麽處理來。
這事很操蛋,明天就要開鐮麥收了,死人還要守靈,下葬,真是顧不過來呀。
關鍵是這喪事女人粘不得邊,一切都是男爺們的活,不愁人才怪了。
劉太宗埋怨了幾句寶林死的不是時候,說道:“嫂子,要不這麽的吧,白天讓幾個老頭來守靈,晚上派幾個年輕的來輪換著,這樣兩不耽誤……”
話剛說到這兒,李山子聽到動靜,忙湊上來道:“我,我,晚上我來幫著,白天也耽誤不了割麥子。”
我靠,這夥計真是想表現想瘋了,智商直接被拉低。
王鳳蘭和劉太宗並不理他,倆人又嘀咕了幾句,選出守靈的人選,派人連夜聯係老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