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一九五八年。
那年春上,上級就下了“三大”紅頭文件:大煉鋼鐵,大幹社會主義,大修農村水利設施。
先說大煉鋼鐵。
其實,早在宋明時期,我國就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啥子火槍、火炮,那真是牛逼閃閃放光彩。
明滅清興後,康熙徹底廢除火器,繼續用冷兵器,這才使我們落伍了。
晚清左宗棠平叛,部隊挖出明時的若幹火炮,竟還能用,不由仰天感歎:三百年前*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辱。
我們經受了大清鎖國,造船技術也被束之高閣,才有了後來被西方列強欺辱了一百多年和軍閥混戰,日軍侵略,內戰等等,把神洲折騰的是一貧二窮。
解放初期甚至連鐵釘、火柴這樣的民需品都造不出來,全靠進口,所以老百姓統稱鐵釘為“洋釘”,火柴為“洋火”,火油為“洋油”。
現在解放了,我們要大搞生產建設了,首需的東西就是鋼鐵。有了鋼鐵才能大力發展經濟,所以必須全力把鋼鐵產量搞上去。
全民煉鋼,因多是土辦法,技術要點半懂不懂,雖然出了不少廢材,但煉出的好鋼也是翻了好幾個番。
秋天,就是大興水利了。
全民大幹,那場麵真是氣勢如虹呀。這麽說吧,現在咱們城市用的水源水庫,絕大多數是那兩年修的。那一代人出了幾代人的力,造福後代幾十年。
那時的人思想好,能吃苦,也肯賣力,各村社員都比著勁地幹,生怕落後,被人恥笑。
比如修水庫,人工築壩,你一車推五百斤土,我就推六百,他推八百,就這麽咬著勁比。
隻是,壯勞力都去外鄉出夫去了,這莊稼就耽擱下來,隻能讓留守的男女老幼去地裏收割。無形中拋撒漏落,禍害了不少糧食。
但那時人們還沒意識到後果,隻知道大食堂的飯好吃,豬肉粉條白菜噴香,且開著造,管飽。
這期間我幹啥呢?
說來慚愧,在水庫工地上推車,因為太滿、太重,小車經受不住折騰,連壞了兩輛,耽誤了我村工程進度。
把個村長牛天光氣的直跺腳,正好他叔丈人二賴子托人捎話說地裏紅薯啥的堆成垛,老少娘們也運不迴來,問咋辦?
牛天光哏不打地迴複:直接埋地裏。
而早被擼了職的民兵隊長大棒槌卻極力反對,說那可是上百口子老幼果腹的糧食呀,眼看就要大雪封底了,若糧食被凍爛,咱一冬一春吃啥?
牛天光說國家有的是糧食呀,咱那點爛地瓜算啥,這都快進入共產*義社會了,你咋還不舍得那些爛瓜蘿卜?
大棒槌畢竟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也知道挨餓的滋味,就據理力爭,說若別的村子都跟你這樣的想法,國家的糧食能憑空掉下來嗎?
牛天光畢竟是從外鄉入贅來的女婿,底氣不足,隻好讓我這個力大如牛的壯漢迴村,幫著收莊稼,並限定了日期,到時不論收完收不完,都必須迴工地。
他的限定日期是十天,而全村幾百畝莊稼呀,想讓我這個漢子帶領一幫子老少娘們全部歸倉入庫,難如登天。
當天幹完活,吃了晚飯,我連夜奔了三十多裏,迴到了村裏。
其時,已是半夜十一二點了。
因為糧食放開了,滿田野都是,也就不防盜,也沒人往家偷,二賴子晚上也不用照看場院,直接在家摟著老婆睡。
三麻子呢,在隊部那兩家煙熏火燎的小草屋裏熬時光。
我一進門,見他就著昏暗的燈光,麵前守著一堆大紅薯,在用菜刀切片。
咦,這老東西咋變勤快了?還是思想被教育好了?也要大幹快上了?
“三爺……”我汗流浹背,風塵仆仆地叫了一聲,繞過紅薯堆,一屁股坐到了炕沿上。
三麻子麵無表情地邊切瓜片,邊問道:“咋迴來了,這麽老遠的,能在家睡幾個小時,一會不還得往迴返?老子很好,不用你掛念。”
我靠,他想的挺美,以為我迴來是看望他的呢。
我長歎了口氣:“我不迴工地了。”
三麻子哦了一聲,突然問道:“咋的了,出事了?”
我說沒,是村長牛天光要我迴來領著老弱病殘們收莊稼。
麻子低著的腦袋猛地抬了起來,轉頭看向我,眼裏滿是驚訝、驚喜:“真的?”
我奇怪地看著他:“是呀,咋的了?”
“收完了再迴去嗎?”他繼續問道。
我搖頭說不是,隻給我十天時間,不管收沒收完,都的迴去。
麻子微蹙了下眉,點頭道:“那也行。”
那麽,他為啥這麽關心秋收呢,接下來他說出了原因。
現在全國都在搞躍進,地裏莊稼肯定會欠收,全國一盤棋啊,收不上來糧食,來年開春吃啥?所以我們要爭分奪秒地跟時間賽跑,多收一些是一些,家中有糧才不慌呀。
他這話,竟跟大棒槌如出一轍。都是從小農思想出發,壓根跟不上形勢。
但我不願跟他頂,隻愛搭不理地嗯啊了幾聲,仰頭就要躺下。
麻子見此火了,忽地站起來,衝我罵道:“你特娘的,我說的聽進去了沒?”
我煩躁地道:“聽見了。”
“趕緊把我切的地瓜幹用筐子挑出去,曬開。”他用不容反駁的口氣命令道。
我靠,老子幹了一天活,跑了三十多裏,迴來就是為了給你曬薯片的?
我沒好氣地道:“公家活,你跟著瞎忙活個啥,喂好你的牲口就得了,你還想當勞模呀,切!”
三麻子奇怪地看著我,好半天沒吭聲,最後無奈地搖搖頭,慢慢坐了下去,苦口婆心地說,老子這不是擔心來年鬧饑荒嗎,趁著現在有糧食,趕緊曬幹多儲藏些,要不到來年吃啥?
我心說有國家呢,你操的啥心。
但看他一副愁眉苦臉,心事重重的樣子,也就沒敢再頂他,也知道麻子是個深謀遠慮的人,雖然做出很多不計後果,不可理喻的荒唐事來,但他每一次的預判幾乎都被驗證。
所以隻好拖著疲憊的身體,把他切的幾筐薯片搬出去,晾到了屋前的空場上。
一晚隻睡了不到兩個時辰。
第二天一早,我就召集了全村三十多個能幹動活的婦女,宣布了大幹快收的任務。
二賴子卻跳出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秋收,是搞水利建設。
不等我開口,婦女們卻朝他開了炮,說不能眼看著長了一年的莊稼白爛在地裏,除非你不吃人糧食,這麽大年紀了,老目卡哧眼的,黃土都埋脖子了,在舊社會沒挨過餓還是咋的。
在農村,女人是不能惹的,否則那真是撕破臉扒破皮的,不鬧個半死算你長的帥。
二賴子不帥,也很老,隻是仰仗著侄女婿那點權利罷了,可他侄女婿牛天光不在家呀,賴子也就沒底氣,隻好扭頭灰溜溜地走了。
於是,我便帶領婦女們趕著驢車,來到田野,開始了大幹。
前兩天因為沒有個整勞力領頭,很多重活她們幹不動,所以進展很慢,而我迴來後,秋收速度明顯加快。
白天在地裏幹,晚上就在場院裏掌起馬燈和火把,帶領老幼加班切薯片,晾曬,三麻子也不顧年老體弱,加入到隊伍中來,現場調度指揮,還用大鍋熬大米湯給眾人解渴提神。
二賴子呢,身為幹部家屬,也不好意思偷懶,再說媳婦也跟著我們沒白沒黑地幹,他也就極不情願地來幫忙。
當然,他是管理階層,不幹重活,就是坐在凳子上在一邊看著、督促著眾人幹。
那年,秋天天氣很好,沒下過大雨,也就沒耽誤我們秋收和晾曬、儲藏。
按說,曬幹的薯片和分揀好的紅薯都要入庫的。
可生產隊隻有一間茅草庫房,盛不下那麽多糧食。
三麻子就自作主張,把多處的糧食全部分發入戶,並聲明這都是公家的,暫時有各戶保管,等到時還要上繳迴來,少一粒,損壞一粒都要追究責任。
我們呢,也分到兩麻袋幹薯片和幾百斤紅薯及蘿卜、苞米啥的。
麻子就帶著我整夜幹,不但紅薯,連蘿卜都切成片曬幹,在牛棚裏的角落裏偷偷挖了個大坑,把糧食藏了進去。
當時我不太理解,麻子咋變的跟老鼠似的,要儲藏過冬糧呢。
眨眼十天過去,迴工地的日子到了,村裏的秋收也基本完成。
我遂又迴到了水庫工地,跟牛天光匯報了秋收情況,又加入了轟轟烈烈,紅旗飄揚,人山人海的勞動大軍裏,沒白沒黑地大幹起來。
這樣一直幹到了農曆冬月中旬,天寒地凍,冰封三尺了,勞動大軍才竣工撤離,迴到了各自的單位和村裏。
那時的冬天很冷,山東這地方零下十幾度是經常的,冷點不怕,可有風呀,北風一刮,打在臉上,跟刀子紮似的。加上連下了幾場大雪,生產隊也沒法冬幹了,於是就召集群眾天天開會學習文件。
男女老少在一起,熱鬧非凡,隆冬季節也是談情說愛的悠閑時候,村裏幾個小夥子先後都找了對象,其中有兩對是自己搞的,新社會了,婚姻自由,沒人敢幹涉。
我呢,三十多了,因帶著壞分子的帽子,還有曆史原因,雖然鳥大體壯的,但卻沒有哪個姑娘,甚至寡婦能看上我。
冬夜漫長,精力充沛,我特娘的在燒的熱烘烘的炕頭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啊。
想玲花,想“大花瓶”,想小鵝,甚至還想那個體大如牛的林山花……
不知她們現在過的好不,唉,闖蕩了半輩子,沒想到如今落的這麽淒慘。
再說遠水不解近渴,想也白想,隻能把目標定在眼前的二賴子媳婦身上了。
一是離的近,二是我們也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我們還都曾發過誓要在一起。
但,那隻有二賴子死了,才能實現我們的願望。
那年春上,上級就下了“三大”紅頭文件:大煉鋼鐵,大幹社會主義,大修農村水利設施。
先說大煉鋼鐵。
其實,早在宋明時期,我國就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啥子火槍、火炮,那真是牛逼閃閃放光彩。
明滅清興後,康熙徹底廢除火器,繼續用冷兵器,這才使我們落伍了。
晚清左宗棠平叛,部隊挖出明時的若幹火炮,竟還能用,不由仰天感歎:三百年前*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辱。
我們經受了大清鎖國,造船技術也被束之高閣,才有了後來被西方列強欺辱了一百多年和軍閥混戰,日軍侵略,內戰等等,把神洲折騰的是一貧二窮。
解放初期甚至連鐵釘、火柴這樣的民需品都造不出來,全靠進口,所以老百姓統稱鐵釘為“洋釘”,火柴為“洋火”,火油為“洋油”。
現在解放了,我們要大搞生產建設了,首需的東西就是鋼鐵。有了鋼鐵才能大力發展經濟,所以必須全力把鋼鐵產量搞上去。
全民煉鋼,因多是土辦法,技術要點半懂不懂,雖然出了不少廢材,但煉出的好鋼也是翻了好幾個番。
秋天,就是大興水利了。
全民大幹,那場麵真是氣勢如虹呀。這麽說吧,現在咱們城市用的水源水庫,絕大多數是那兩年修的。那一代人出了幾代人的力,造福後代幾十年。
那時的人思想好,能吃苦,也肯賣力,各村社員都比著勁地幹,生怕落後,被人恥笑。
比如修水庫,人工築壩,你一車推五百斤土,我就推六百,他推八百,就這麽咬著勁比。
隻是,壯勞力都去外鄉出夫去了,這莊稼就耽擱下來,隻能讓留守的男女老幼去地裏收割。無形中拋撒漏落,禍害了不少糧食。
但那時人們還沒意識到後果,隻知道大食堂的飯好吃,豬肉粉條白菜噴香,且開著造,管飽。
這期間我幹啥呢?
說來慚愧,在水庫工地上推車,因為太滿、太重,小車經受不住折騰,連壞了兩輛,耽誤了我村工程進度。
把個村長牛天光氣的直跺腳,正好他叔丈人二賴子托人捎話說地裏紅薯啥的堆成垛,老少娘們也運不迴來,問咋辦?
牛天光哏不打地迴複:直接埋地裏。
而早被擼了職的民兵隊長大棒槌卻極力反對,說那可是上百口子老幼果腹的糧食呀,眼看就要大雪封底了,若糧食被凍爛,咱一冬一春吃啥?
牛天光說國家有的是糧食呀,咱那點爛地瓜算啥,這都快進入共產*義社會了,你咋還不舍得那些爛瓜蘿卜?
大棒槌畢竟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也知道挨餓的滋味,就據理力爭,說若別的村子都跟你這樣的想法,國家的糧食能憑空掉下來嗎?
牛天光畢竟是從外鄉入贅來的女婿,底氣不足,隻好讓我這個力大如牛的壯漢迴村,幫著收莊稼,並限定了日期,到時不論收完收不完,都必須迴工地。
他的限定日期是十天,而全村幾百畝莊稼呀,想讓我這個漢子帶領一幫子老少娘們全部歸倉入庫,難如登天。
當天幹完活,吃了晚飯,我連夜奔了三十多裏,迴到了村裏。
其時,已是半夜十一二點了。
因為糧食放開了,滿田野都是,也就不防盜,也沒人往家偷,二賴子晚上也不用照看場院,直接在家摟著老婆睡。
三麻子呢,在隊部那兩家煙熏火燎的小草屋裏熬時光。
我一進門,見他就著昏暗的燈光,麵前守著一堆大紅薯,在用菜刀切片。
咦,這老東西咋變勤快了?還是思想被教育好了?也要大幹快上了?
“三爺……”我汗流浹背,風塵仆仆地叫了一聲,繞過紅薯堆,一屁股坐到了炕沿上。
三麻子麵無表情地邊切瓜片,邊問道:“咋迴來了,這麽老遠的,能在家睡幾個小時,一會不還得往迴返?老子很好,不用你掛念。”
我靠,他想的挺美,以為我迴來是看望他的呢。
我長歎了口氣:“我不迴工地了。”
三麻子哦了一聲,突然問道:“咋的了,出事了?”
我說沒,是村長牛天光要我迴來領著老弱病殘們收莊稼。
麻子低著的腦袋猛地抬了起來,轉頭看向我,眼裏滿是驚訝、驚喜:“真的?”
我奇怪地看著他:“是呀,咋的了?”
“收完了再迴去嗎?”他繼續問道。
我搖頭說不是,隻給我十天時間,不管收沒收完,都的迴去。
麻子微蹙了下眉,點頭道:“那也行。”
那麽,他為啥這麽關心秋收呢,接下來他說出了原因。
現在全國都在搞躍進,地裏莊稼肯定會欠收,全國一盤棋啊,收不上來糧食,來年開春吃啥?所以我們要爭分奪秒地跟時間賽跑,多收一些是一些,家中有糧才不慌呀。
他這話,竟跟大棒槌如出一轍。都是從小農思想出發,壓根跟不上形勢。
但我不願跟他頂,隻愛搭不理地嗯啊了幾聲,仰頭就要躺下。
麻子見此火了,忽地站起來,衝我罵道:“你特娘的,我說的聽進去了沒?”
我煩躁地道:“聽見了。”
“趕緊把我切的地瓜幹用筐子挑出去,曬開。”他用不容反駁的口氣命令道。
我靠,老子幹了一天活,跑了三十多裏,迴來就是為了給你曬薯片的?
我沒好氣地道:“公家活,你跟著瞎忙活個啥,喂好你的牲口就得了,你還想當勞模呀,切!”
三麻子奇怪地看著我,好半天沒吭聲,最後無奈地搖搖頭,慢慢坐了下去,苦口婆心地說,老子這不是擔心來年鬧饑荒嗎,趁著現在有糧食,趕緊曬幹多儲藏些,要不到來年吃啥?
我心說有國家呢,你操的啥心。
但看他一副愁眉苦臉,心事重重的樣子,也就沒敢再頂他,也知道麻子是個深謀遠慮的人,雖然做出很多不計後果,不可理喻的荒唐事來,但他每一次的預判幾乎都被驗證。
所以隻好拖著疲憊的身體,把他切的幾筐薯片搬出去,晾到了屋前的空場上。
一晚隻睡了不到兩個時辰。
第二天一早,我就召集了全村三十多個能幹動活的婦女,宣布了大幹快收的任務。
二賴子卻跳出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秋收,是搞水利建設。
不等我開口,婦女們卻朝他開了炮,說不能眼看著長了一年的莊稼白爛在地裏,除非你不吃人糧食,這麽大年紀了,老目卡哧眼的,黃土都埋脖子了,在舊社會沒挨過餓還是咋的。
在農村,女人是不能惹的,否則那真是撕破臉扒破皮的,不鬧個半死算你長的帥。
二賴子不帥,也很老,隻是仰仗著侄女婿那點權利罷了,可他侄女婿牛天光不在家呀,賴子也就沒底氣,隻好扭頭灰溜溜地走了。
於是,我便帶領婦女們趕著驢車,來到田野,開始了大幹。
前兩天因為沒有個整勞力領頭,很多重活她們幹不動,所以進展很慢,而我迴來後,秋收速度明顯加快。
白天在地裏幹,晚上就在場院裏掌起馬燈和火把,帶領老幼加班切薯片,晾曬,三麻子也不顧年老體弱,加入到隊伍中來,現場調度指揮,還用大鍋熬大米湯給眾人解渴提神。
二賴子呢,身為幹部家屬,也不好意思偷懶,再說媳婦也跟著我們沒白沒黑地幹,他也就極不情願地來幫忙。
當然,他是管理階層,不幹重活,就是坐在凳子上在一邊看著、督促著眾人幹。
那年,秋天天氣很好,沒下過大雨,也就沒耽誤我們秋收和晾曬、儲藏。
按說,曬幹的薯片和分揀好的紅薯都要入庫的。
可生產隊隻有一間茅草庫房,盛不下那麽多糧食。
三麻子就自作主張,把多處的糧食全部分發入戶,並聲明這都是公家的,暫時有各戶保管,等到時還要上繳迴來,少一粒,損壞一粒都要追究責任。
我們呢,也分到兩麻袋幹薯片和幾百斤紅薯及蘿卜、苞米啥的。
麻子就帶著我整夜幹,不但紅薯,連蘿卜都切成片曬幹,在牛棚裏的角落裏偷偷挖了個大坑,把糧食藏了進去。
當時我不太理解,麻子咋變的跟老鼠似的,要儲藏過冬糧呢。
眨眼十天過去,迴工地的日子到了,村裏的秋收也基本完成。
我遂又迴到了水庫工地,跟牛天光匯報了秋收情況,又加入了轟轟烈烈,紅旗飄揚,人山人海的勞動大軍裏,沒白沒黑地大幹起來。
這樣一直幹到了農曆冬月中旬,天寒地凍,冰封三尺了,勞動大軍才竣工撤離,迴到了各自的單位和村裏。
那時的冬天很冷,山東這地方零下十幾度是經常的,冷點不怕,可有風呀,北風一刮,打在臉上,跟刀子紮似的。加上連下了幾場大雪,生產隊也沒法冬幹了,於是就召集群眾天天開會學習文件。
男女老少在一起,熱鬧非凡,隆冬季節也是談情說愛的悠閑時候,村裏幾個小夥子先後都找了對象,其中有兩對是自己搞的,新社會了,婚姻自由,沒人敢幹涉。
我呢,三十多了,因帶著壞分子的帽子,還有曆史原因,雖然鳥大體壯的,但卻沒有哪個姑娘,甚至寡婦能看上我。
冬夜漫長,精力充沛,我特娘的在燒的熱烘烘的炕頭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啊。
想玲花,想“大花瓶”,想小鵝,甚至還想那個體大如牛的林山花……
不知她們現在過的好不,唉,闖蕩了半輩子,沒想到如今落的這麽淒慘。
再說遠水不解近渴,想也白想,隻能把目標定在眼前的二賴子媳婦身上了。
一是離的近,二是我們也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我們還都曾發過誓要在一起。
但,那隻有二賴子死了,才能實現我們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