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山寨的聚義廳內,鄭寶正在大宴群賊,好不得意。
短短的幾個月,鄭寶三落三起,其中大悲大喜,實在是一言難盡。
從士人淪落為遊俠,從遊俠成長為大俠;從大俠逃亡九江化作流寇,從流寇一統巢湖變成巨寇;“巢湖太守”成為笑話,“佐世之才”卻將收入囊中……
鄭寶有種預感,他的一生很有可能成為傳奇!
本來鄭寶都已經放棄了成為太守的念頭,沒想的到合肥的士族們又重新點燃了他心中的欲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上萬大軍的眼皮底下,與某些士族勾勾搭搭是非常危險的,鄭寶也著實為此擔驚受怕了好幾天。
事實證明,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鄭寶聲勢漸隆的時候,鄭寶萌生了成為一郡太守的念頭。
但是作為鄉間的遊俠,鄭寶知道,自己念頭隻是一個夢罷了。哪怕他自己攻下了一郡之地,也不會成為真正的太守,反而會被天下視為反賊,引來朝廷大軍的征剿。
於是鄭寶突奇想,既然自己不可能占據帝國的任何一個郡,為何自己不在巢湖邊上畫一個圈,劃出一個“巢湖”郡呢?
自己成為這個新郡的太守,就不能算是攻城掠地的反賊了吧!隻要引來朝廷大軍的大軍,或者朝廷征剿的一支詔令,鄭寶就無所畏懼!
沒有朝廷的詔令,周邊的諸侯也不可能出力不討好的征討自己,自己就可以一邊偷偷地積蓄力量,一邊打著一郡太守的名義招兵買馬!
雖然有些兒戲和想當然,但鄭寶卻越想,心中越是熾熱。
在他看來,隻要真成了所謂的“巢湖太守”,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封官拜將”,招賢納士,成為名副其實的小諸侯,與天下群雄爭鋒了!
等有了足夠的實力後,他有的是機會得到朝廷或諸侯們的認可,成為真正的太守、州牧、甚至開國之主!
有了希望,就有了動力。
鄭寶在自封“巢湖太守”之後,開始冊封官吏,高台拜將!
尤其是在他迫降許、張二人,封其司馬、都尉,西掃巢湖,南鬥祖郎之後,一時間聲勢大漲,名動江淮!
此時兩江之地正值動亂,附近的士人、遊俠、匪寇聞之後,訊紛紛前來投靠。
雖然旁人笑他沐猴而冠,但鄭寶的勢力卻蒸蒸日上,等到他一統巢湖,成為江淮一霸後,譏諷之聲越來越少,而鄭寶的心氣越來越高。
他已經不滿足日後實力提高後,再將虛名轉正了,他迫不及待的想得到朝廷的認可,成為真正的一方諸侯!
這時江淮名士劉曄,就落入了他的眼中。
劉曄不僅是名滿江淮的佐世之才,還是堂堂的漢室宗親,阜陵王後。若是能將他收入麾下,不但能使他威望再次增長,還會讓他擁有一條直通天聽的金光大道。
到時候,無論是利用劉曄向天子打感情牌,還是借著劉曄的門路重金賄賂把持朝政的西涼眾將,都有很大的機會得到朝廷的冊封,成為真正的太守。
因此,對於劉曄的遲遲不來,鄭寶表現出了足夠的耐心,他相信,以他的“實力”和“誠懇”,一定會“打動”劉曄的。
隻可惜,上天給鄭寶開了個玩笑,一霹靂把他打了個暈頭轉向。
鄱陽湖的水賊趁著他與祖郎爭奪地盤的機會,一舉偷襲了他的水軍,還奪走了巢湖水賊們的臣服之心。
鄭寶聞訊之後,連夜撤退,正與之交戰的祖郎,卻抓住時機,狠狠的從他的身上咬下了一塊肉。
這也就罷了,就在他退守居巢山,打算招兵買馬,重振旗鼓之際,搖搖欲墜的合肥、壽春等地,先後被破,九江亂局,轉瞬而定;大亂方平的廬江,也在6康的治理下,徹底恢複了平靜。
鄭寶一下子麵臨著人心思定,無人可招的窘境,重振旗鼓也變的遙不可及。
這時候他手下的賊將們給他提了一個建議,擁立劉曄為新的“巢湖太守”。
劉曄的名聲可要比鄭寶大得多,身份也高得多,等他成為了新的“巢湖太守“,不要說前來投靠的士人、遊俠會絡繹不絕,連這個太守的虛銜都有可能被朝廷承認!
到時候,鄭寶雖然表麵上屈居其下,但他還是相信他對自己部下的掌控力的。
但這其中有兩個問題,如今居巢山賊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劉曄還肯來嗎?就算劉曄肯來,如何保證他能夠安心做一個傀儡?
就在這時,合肥的某些士族,向鄭寶遞出了橄欖枝,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因為蔣欽案的出現,讓某些士族看到了動亂合肥的機會,同時給了他們背後之人一雪前恥的機會!
這也是鄭寶的機會,他知道,劉軍一旦在合肥站穩腳跟,旌旗所指的第一個方向,就是他巨寇鄭寶!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濃重的危機感以及曇花一現的機會,驅使著鄭寶答應了與某些士族的合作。
因為蔣欽與巢湖水賊中的某位重要人物有關係,所以,眾人有很大的機會通過蔣欽使得水賊對上劉軍。
雖然巢湖水賊在巢湖上縱橫無敵,但是登岸之後,絕對不會是劉軍的對手。但隻要雙方交噩,合肥新城的修建必然會被擱置,劉和威信必然大跌。
到時候,雙方就都有了機會。
因為第一次劫獄失敗,劉軍必然提高了防備,所以某些士族需要鄭寶攻打宋家堡,吸引劉軍注意,再在暗地裏將蔣欽劫出。
不想蔣欽對劉曄有救命之恩,潛伏在合肥的劉曄正在想辦法就出他呢!所以雙方一拍即合,迅的接上了頭。
這一次的計劃很順利,蔣欽被成功的營救了出來,但因為蔣欽的牽連,劉曄迫於無奈,隻能逃到這居巢山上來。
真是天助鄭寶!
此次可謂是一箭雙雕,更難得可貴的是,劉曄是“被迫”來到的這居巢山的!
主動和被動完全是兩種概念,這就使得鄭寶一下子在地位上占據了主動。
心情大好的鄭寶,一邊在寨外準備著下馬威,一邊在寨內大擺筵席,掃一掃前一段時間的晦氣!
“來,幹杯!”“幹杯!”“幹杯!”……
正在這觥籌交錯,酒至半酣之機,帳外傳來一聲歡唿,一個嘍囉飛奔進來,萬分激動道:“太守,劉曄來了!”
“大事成矣!”
鄭寶心中頓時大喜,也顧不上宴上的部下,對親信附耳說了幾句,便轉身疾馳,向著寨門而去。
山寨的寨門本來已經封死,隻是得到了劉曄欲來的消息,鄭寶特意打開了寨門,讓手下的“精兵”列陣歡迎,當然,真實的意思大家都。
鄭寶聽聞劉曄來到之後,之所以表現的如此心急,一方麵是真的喜出望外,一方麵是想表現出他的求賢若渴。
此時,山寨外出現了一行人的身影,約十五六人,服色雜亂,兵器各異,為之人白袍青幘,風度翩翩,他的旁邊則是一員手執大刀的大將。
鄭寶下令大開了寨門,將眾人迎了進來。為之人正是劉曄,一旁的大將則是廖化。
鄭寶故意不解的問道,“不知這位壯士何人?“
劉曄直言不諱,“此乃遊俠蔣欽,是我的救命恩人,此次遭人誣陷,僥幸被救了出來,隨我一同來投靠太守!“
鄭寶裝作不認識蔣欽,就是想看看劉曄是否包藏禍心,若真有一個武藝高強的遊俠潛藏在自己的身邊,那可太危險了。
見到劉曄絲毫沒有隱瞞的意思,疑心盡退,遂哈哈大笑,故作豪爽道,“子揚這是什麽話!你才是我們的巢湖太守,誰要是敢不承認,就嚐一嚐我鄭寶,手中大刀的鋒芒!”
鄭寶拍了拍胸膛,擺出一副地主的模樣,雖然言語中表示這太守之位,隻能劉曄來當,實際上無非是想演一場,三推三讓的把戲。
他手下的親信非常配合的怒目而視,似乎隻要劉曄敢承認,就一刀砍死他。
劉曄當然知趣,但他懶得去演這一場雙簧,所以也不去爭執,當即正了正衣冠,跪下行禮道,“落魄儒生劉曄前來投靠鄭太守,願為鄭太守效力!”
鄭寶連忙上前扶起他,笑眯眯說:“劉公子請起,現在居巢山形勢危急,正是用人之際,劉公子到來,簡直就是天降及時雨。”
兩人說話間,鄭寶的後方趕來一名親信,從側麵朝他點了點頭,鄭寶眼睛一亮,就再也不提也不提什麽太守的事情了,坦然的接受了劉曄的臣服。
一旁的劉和暗暗搖頭,賊寇就是賊寇,實在不成大器!劉和還以為這鄭寶一度擁有那麽大的聲勢,應該有一些與眾不同呢,看來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劉曄也對鄭寶的扭捏反複不屑一顧,但他表麵上卻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躬身道:“劉曄願盡心竭力,為太守效犬馬之勞。”
鄭寶很是得意,但不忘轉頭看了看他身後的十餘人,劉曄連忙解釋,“這位是我的胞兄劉渙,其他的則是我家中老仆、親信,實在舍不得遣散,就把他們全都帶來了,望太守收錄。”
他唯恐鄭寶不收,慌忙對手下擺手,“還不快拜見太守!”
十幾人一起跪下,齊聲道:“懇求鄭太守收錄!”
劉和則躬身行了一禮。
鄭寶有些為難,倒不是他並不願意收錄這麽人,相反,“劉渙”等人的出現反而令他相信,劉曄確實真心來投。
但而是他已經提前擺好宴席款待劉曄,多了這麽多人,既不好安排,也多了很多不安定定的因素。
劉曄一下子就看出了鄭寶的難處,善解人意道,“我的這些屬下,最近一直為了我的事情忙碌奔波,十分疲憊。希望太守的能安排一下,讓人帶他們下去休息。”
既然劉曄已經將問題解決了,鄭寶也樂得給劉曄這個麵子,於是他爽快的答應道,“好吧!就將他們留下,以後就做你的親衛吧。”
見計劃又進了一步,劉曄大喜,連忙躬身感激,“多謝太守成全。”
鄭寶又拍拍他的肩膀,哈哈大笑道:“我已經為你安排了酒宴,今日下午,我們不醉不休。”
短短的幾個月,鄭寶三落三起,其中大悲大喜,實在是一言難盡。
從士人淪落為遊俠,從遊俠成長為大俠;從大俠逃亡九江化作流寇,從流寇一統巢湖變成巨寇;“巢湖太守”成為笑話,“佐世之才”卻將收入囊中……
鄭寶有種預感,他的一生很有可能成為傳奇!
本來鄭寶都已經放棄了成為太守的念頭,沒想的到合肥的士族們又重新點燃了他心中的欲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上萬大軍的眼皮底下,與某些士族勾勾搭搭是非常危險的,鄭寶也著實為此擔驚受怕了好幾天。
事實證明,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鄭寶聲勢漸隆的時候,鄭寶萌生了成為一郡太守的念頭。
但是作為鄉間的遊俠,鄭寶知道,自己念頭隻是一個夢罷了。哪怕他自己攻下了一郡之地,也不會成為真正的太守,反而會被天下視為反賊,引來朝廷大軍的征剿。
於是鄭寶突奇想,既然自己不可能占據帝國的任何一個郡,為何自己不在巢湖邊上畫一個圈,劃出一個“巢湖”郡呢?
自己成為這個新郡的太守,就不能算是攻城掠地的反賊了吧!隻要引來朝廷大軍的大軍,或者朝廷征剿的一支詔令,鄭寶就無所畏懼!
沒有朝廷的詔令,周邊的諸侯也不可能出力不討好的征討自己,自己就可以一邊偷偷地積蓄力量,一邊打著一郡太守的名義招兵買馬!
雖然有些兒戲和想當然,但鄭寶卻越想,心中越是熾熱。
在他看來,隻要真成了所謂的“巢湖太守”,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封官拜將”,招賢納士,成為名副其實的小諸侯,與天下群雄爭鋒了!
等有了足夠的實力後,他有的是機會得到朝廷或諸侯們的認可,成為真正的太守、州牧、甚至開國之主!
有了希望,就有了動力。
鄭寶在自封“巢湖太守”之後,開始冊封官吏,高台拜將!
尤其是在他迫降許、張二人,封其司馬、都尉,西掃巢湖,南鬥祖郎之後,一時間聲勢大漲,名動江淮!
此時兩江之地正值動亂,附近的士人、遊俠、匪寇聞之後,訊紛紛前來投靠。
雖然旁人笑他沐猴而冠,但鄭寶的勢力卻蒸蒸日上,等到他一統巢湖,成為江淮一霸後,譏諷之聲越來越少,而鄭寶的心氣越來越高。
他已經不滿足日後實力提高後,再將虛名轉正了,他迫不及待的想得到朝廷的認可,成為真正的一方諸侯!
這時江淮名士劉曄,就落入了他的眼中。
劉曄不僅是名滿江淮的佐世之才,還是堂堂的漢室宗親,阜陵王後。若是能將他收入麾下,不但能使他威望再次增長,還會讓他擁有一條直通天聽的金光大道。
到時候,無論是利用劉曄向天子打感情牌,還是借著劉曄的門路重金賄賂把持朝政的西涼眾將,都有很大的機會得到朝廷的冊封,成為真正的太守。
因此,對於劉曄的遲遲不來,鄭寶表現出了足夠的耐心,他相信,以他的“實力”和“誠懇”,一定會“打動”劉曄的。
隻可惜,上天給鄭寶開了個玩笑,一霹靂把他打了個暈頭轉向。
鄱陽湖的水賊趁著他與祖郎爭奪地盤的機會,一舉偷襲了他的水軍,還奪走了巢湖水賊們的臣服之心。
鄭寶聞訊之後,連夜撤退,正與之交戰的祖郎,卻抓住時機,狠狠的從他的身上咬下了一塊肉。
這也就罷了,就在他退守居巢山,打算招兵買馬,重振旗鼓之際,搖搖欲墜的合肥、壽春等地,先後被破,九江亂局,轉瞬而定;大亂方平的廬江,也在6康的治理下,徹底恢複了平靜。
鄭寶一下子麵臨著人心思定,無人可招的窘境,重振旗鼓也變的遙不可及。
這時候他手下的賊將們給他提了一個建議,擁立劉曄為新的“巢湖太守”。
劉曄的名聲可要比鄭寶大得多,身份也高得多,等他成為了新的“巢湖太守“,不要說前來投靠的士人、遊俠會絡繹不絕,連這個太守的虛銜都有可能被朝廷承認!
到時候,鄭寶雖然表麵上屈居其下,但他還是相信他對自己部下的掌控力的。
但這其中有兩個問題,如今居巢山賊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劉曄還肯來嗎?就算劉曄肯來,如何保證他能夠安心做一個傀儡?
就在這時,合肥的某些士族,向鄭寶遞出了橄欖枝,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因為蔣欽案的出現,讓某些士族看到了動亂合肥的機會,同時給了他們背後之人一雪前恥的機會!
這也是鄭寶的機會,他知道,劉軍一旦在合肥站穩腳跟,旌旗所指的第一個方向,就是他巨寇鄭寶!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濃重的危機感以及曇花一現的機會,驅使著鄭寶答應了與某些士族的合作。
因為蔣欽與巢湖水賊中的某位重要人物有關係,所以,眾人有很大的機會通過蔣欽使得水賊對上劉軍。
雖然巢湖水賊在巢湖上縱橫無敵,但是登岸之後,絕對不會是劉軍的對手。但隻要雙方交噩,合肥新城的修建必然會被擱置,劉和威信必然大跌。
到時候,雙方就都有了機會。
因為第一次劫獄失敗,劉軍必然提高了防備,所以某些士族需要鄭寶攻打宋家堡,吸引劉軍注意,再在暗地裏將蔣欽劫出。
不想蔣欽對劉曄有救命之恩,潛伏在合肥的劉曄正在想辦法就出他呢!所以雙方一拍即合,迅的接上了頭。
這一次的計劃很順利,蔣欽被成功的營救了出來,但因為蔣欽的牽連,劉曄迫於無奈,隻能逃到這居巢山上來。
真是天助鄭寶!
此次可謂是一箭雙雕,更難得可貴的是,劉曄是“被迫”來到的這居巢山的!
主動和被動完全是兩種概念,這就使得鄭寶一下子在地位上占據了主動。
心情大好的鄭寶,一邊在寨外準備著下馬威,一邊在寨內大擺筵席,掃一掃前一段時間的晦氣!
“來,幹杯!”“幹杯!”“幹杯!”……
正在這觥籌交錯,酒至半酣之機,帳外傳來一聲歡唿,一個嘍囉飛奔進來,萬分激動道:“太守,劉曄來了!”
“大事成矣!”
鄭寶心中頓時大喜,也顧不上宴上的部下,對親信附耳說了幾句,便轉身疾馳,向著寨門而去。
山寨的寨門本來已經封死,隻是得到了劉曄欲來的消息,鄭寶特意打開了寨門,讓手下的“精兵”列陣歡迎,當然,真實的意思大家都。
鄭寶聽聞劉曄來到之後,之所以表現的如此心急,一方麵是真的喜出望外,一方麵是想表現出他的求賢若渴。
此時,山寨外出現了一行人的身影,約十五六人,服色雜亂,兵器各異,為之人白袍青幘,風度翩翩,他的旁邊則是一員手執大刀的大將。
鄭寶下令大開了寨門,將眾人迎了進來。為之人正是劉曄,一旁的大將則是廖化。
鄭寶故意不解的問道,“不知這位壯士何人?“
劉曄直言不諱,“此乃遊俠蔣欽,是我的救命恩人,此次遭人誣陷,僥幸被救了出來,隨我一同來投靠太守!“
鄭寶裝作不認識蔣欽,就是想看看劉曄是否包藏禍心,若真有一個武藝高強的遊俠潛藏在自己的身邊,那可太危險了。
見到劉曄絲毫沒有隱瞞的意思,疑心盡退,遂哈哈大笑,故作豪爽道,“子揚這是什麽話!你才是我們的巢湖太守,誰要是敢不承認,就嚐一嚐我鄭寶,手中大刀的鋒芒!”
鄭寶拍了拍胸膛,擺出一副地主的模樣,雖然言語中表示這太守之位,隻能劉曄來當,實際上無非是想演一場,三推三讓的把戲。
他手下的親信非常配合的怒目而視,似乎隻要劉曄敢承認,就一刀砍死他。
劉曄當然知趣,但他懶得去演這一場雙簧,所以也不去爭執,當即正了正衣冠,跪下行禮道,“落魄儒生劉曄前來投靠鄭太守,願為鄭太守效力!”
鄭寶連忙上前扶起他,笑眯眯說:“劉公子請起,現在居巢山形勢危急,正是用人之際,劉公子到來,簡直就是天降及時雨。”
兩人說話間,鄭寶的後方趕來一名親信,從側麵朝他點了點頭,鄭寶眼睛一亮,就再也不提也不提什麽太守的事情了,坦然的接受了劉曄的臣服。
一旁的劉和暗暗搖頭,賊寇就是賊寇,實在不成大器!劉和還以為這鄭寶一度擁有那麽大的聲勢,應該有一些與眾不同呢,看來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劉曄也對鄭寶的扭捏反複不屑一顧,但他表麵上卻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躬身道:“劉曄願盡心竭力,為太守效犬馬之勞。”
鄭寶很是得意,但不忘轉頭看了看他身後的十餘人,劉曄連忙解釋,“這位是我的胞兄劉渙,其他的則是我家中老仆、親信,實在舍不得遣散,就把他們全都帶來了,望太守收錄。”
他唯恐鄭寶不收,慌忙對手下擺手,“還不快拜見太守!”
十幾人一起跪下,齊聲道:“懇求鄭太守收錄!”
劉和則躬身行了一禮。
鄭寶有些為難,倒不是他並不願意收錄這麽人,相反,“劉渙”等人的出現反而令他相信,劉曄確實真心來投。
但而是他已經提前擺好宴席款待劉曄,多了這麽多人,既不好安排,也多了很多不安定定的因素。
劉曄一下子就看出了鄭寶的難處,善解人意道,“我的這些屬下,最近一直為了我的事情忙碌奔波,十分疲憊。希望太守的能安排一下,讓人帶他們下去休息。”
既然劉曄已經將問題解決了,鄭寶也樂得給劉曄這個麵子,於是他爽快的答應道,“好吧!就將他們留下,以後就做你的親衛吧。”
見計劃又進了一步,劉曄大喜,連忙躬身感激,“多謝太守成全。”
鄭寶又拍拍他的肩膀,哈哈大笑道:“我已經為你安排了酒宴,今日下午,我們不醉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