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高季第一次指揮軍隊作戰,既沒有經驗,也沒有得力的部下。雖然近幾年讀了不少的兵書,關鍵時候卻一點也有不上,此刻全靠他的直覺來判斷。
現在他麵臨一個兩難的選擇,是駐守待援,還是帶軍突圍?
這時,白毦統領張魴率領十餘名聯軍騎兵疾衝而至,向一柄尖刀狠狠地插在龔軍的腰眼上,將龔軍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組的戰陣又一次被穿透了!
十幾名騎兵人數雖少,在殺進敵陣後,卻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敵陣再次大亂,潰散開來。
高季看得驚怒交加,卻又無可奈何。
雖然有心力挽狂瀾,可畢竟是第一次遇到種危急局麵,心中的焦急竟使得他想不到任何一條應對的方法。
就在他無計可施之時,一聲大喊將他從無助中拉了出來。
“將軍!快走!”
聲音有些陌生,高季一看,並不認識。不過這也不奇怪,畢竟他也是剛剛接管這支軍隊,這支軍隊的組成又如此複雜,高季又隻能記住幾名領頭的將校。
聲音的主人此刻站在幾步之外,穿著一身破爛的黃巾軍服,大步向高季趕來,他手上牽著一匹戰馬,馬上掛著一根長矛和一副弓箭。
此時情況危急,來者也顧不得那麽多虛禮,一把抓住高季的胳膊,大聲提醒道,“將軍,大勢已去,再不走已經就不及!”
士兵的話猛然將高季驚醒,高季抬頭望去,隻見敵軍大將正殺將過來,戰馬疾快如閃電。敵將手中的長矛每一次揮舞刺挑,看似不快,敵人卻總是抵擋不及,每一次長矛抬起之後,卻必有一名黃巾墜落馬下馬下,看的高季肝膽欲裂,冷汗直冒!
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高季當即選擇了突圍,命沒了,勝負又有什麽用?
聽著士兵們死亡前最後的哀嚎,他橫下一條心,毫不遲疑地轉身上馬。
誰知在轉身的瞬間,一聲尖銳的箭嘯聲衝背後傳來,高季暗道不好,側身欲躲,但已經晚了。黑箭如螞蝗般狠狠地叮在他的大腿上,隻聽“撲通”
一聲,高季竟然一下子跌落馬下。
高季口中出淒厲的哀嚎,勉強抬頭向箭來處看去。隻見幾十步之外,有一麵容冷峻的男子正冷冷的盯著他,手中的弓箭才剛剛放下,似乎一箭沒有射死高季已經失去了興趣。
但高季並沒有死後逃生的慶幸,反而被怒火燒紅了雙眼,“劉和小兒!忘恩背義,必不得好死!”
原來那男子不是匆匆趕來的劉和,還能是誰?
但終究還是有沒有喪失理智的人,提醒高季的那名黃巾拚命地將高季扶上戰馬,將長刀猛地看在在馬臀上,再次大喊,“將軍快走!”
說完頭也不迴的迎向趕至近前的敵將。
這次不用手下提醒,高級也知道,這是自己的最後一次機會了,他拚命地激出全身最後的潛力,在戰馬痛苦的嘶鳴中消失在濃濃的黑煙裏。
黃巾的主將逃走,使得殘軍的守勢一滯,張魴一槍將迎向自己的黃巾抽飛,正欲策馬追擊之機,背後傳來一聲唿喊,“張將軍止步,還是破敵要緊!”
張魴下意識一勒馬,敵將的蹤影已消失在了黑煙重影當中,張魴隻好作罷,抓住機會趕緊破敵,將衝開的豁口迅迅擴大。
此時天上濃雲密布,宛若黑夜。
雙方激戰慘烈,黃巾戰陣一次次被衝散,可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再次聚攏起來,但在主將逃跑之後,終於達到極限,徹底潰散開來。
賊兵們出一聲大喊,四散奔逃,聯軍則乘勝追擊,殺得敵軍伏屍遍野,投降者也將近半數,大戰終於在一片哭喊哀嚎中落下了帷幕。
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救治傷員,清點俘虜,追剿潰兵。
此次斬過五百,俘虜的敗兵也有七百多人,可張魴卻沒有一點大勝的喜悅。對付這樣一群烏合之眾,自身卻傷亡接近二百,實在讓他心痛不已,眼珠都變得赤紅,不由得嘶聲大喊:“立刻集合,兵進孫家堡!”
不想在一片混亂中,一聲輕笑傳來,使得張魴怒容驟現。
“依我之見,張統領還是先讓大軍休息一下的好。”
張魴迴頭一看,正是自稱周和的男子,身上的怒氣終於有了泄的方向。
“莫非周公子以為救了盟主一命,就有了對我軍指手畫腳的資格?”
“張統領誤會了。”劉和搖搖頭說,“統領莫非還在怪罪在下誤使敵將逃走之事?”
“哼!”
張魴不置可否,雖然盟主次強申聯軍將士見到周和後一定要以禮相待,但因為敵將逃走一事,他實在是對這個周公子難有好感。
但劉和卻不以為意,坦言告之,“實不相瞞,敵將乃是我有意放之,為得是將軍能不費吹灰之力的攻下孫家堡!”
“公子此言何意?”
張魴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連稱唿都變得恭敬起來。
劉和輕笑一聲,附耳低語了幾句,張魴越聽眼睛越亮,最後忍不住撫掌擊節而道,“公子此計大善!”
立刻傳令全軍,休息一個時辰,接著張魴原地轉了幾圈,又叫來幾名信使,吩咐道,“務必轉告為魏副將,就說我軍已經取得大勝,但令其暫緩行動,到時依信號行事!”
隨後行動的信號對信使反複說了幾遍,待他們牢記心中後,才放他們離開。
……
在距離孫家堡三四裏外,一支二百餘人的軍隊稀稀拉拉的向南進,既沒有旌旗,也沒有士氣,個個丟盔卸甲,衣衫襤褸,典型的敗軍將士。
在隊伍的最前方,高季騎在馬上,垂頭喪氣,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此非汝之罪,高司馬不必為此自責。”一旁的朱老五勸慰道。
說來著季也是倒黴,沒想到第一次領軍就遭到了如此大敗,但敗因畢竟不在他身上,說不定還有免責的機會。
可朱老五就徹底完了,丟職就不用說了,甚至還有性命之危,這也是為什麽他拚命巴結高季的原因。
雖然朱老五乃是黃巾中的宿將,職位也不比高季低,可他畢竟不是龔都的親信,否則如此倒黴的任務也不會交給他了。這次雖然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全軍的任務還是失敗了,恐怕到時候軍中高層會把所有的責任推到了他的身上。想想有些無奈,朱老五隻能盡可能減輕罪責,而希望就在高季的身上。
“是啊,司馬!如今我軍損失慘重,正是將軍仰仗你等大將的時候,您一定要振作起來,不要辜負將軍對您的器重啊!”
說話的是救了高季一命的黃巾,雖然他被張魴一擊打成重傷,卻不知為何僥幸逃了出來。
“慕白,你不用去安慰我。”
高季見是慕白,才勉強笑了笑道,“主公既然將重任交給我,無論如何我都該努力完成,如今遭此大敗,我又有和臉麵去見主公啊!”
說著眺望遠方,心思不知飄到哪裏去了。朱老五與慕白對視一眼,隻好閉口不言。
此時黑夜裏孫家堡上空的燈火之光隱約可見,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很快將一行人的行跡掩蓋住了。
……
昏暗的夜色中,兩道黑影黑影正慢慢向孫家堡前靠近,已到數十步外,孫家堡中卻無人覺,堡中的防禦非常鬆懈,幾十個守卒竟然全部躲在角落裏睡覺!
這是終於有人忍不住了起來小便,大雪落到脖子裏,冰涼寒人,使他猛地打了個冷顫。當他迷迷糊糊地揉了揉眼睛,看向向堡外,突然現兩道身影奔到了堡下,猛的清醒過來,變得睡意全無!
他一邊向迴跑,一邊大喊:“聯軍殺來了!聯軍殺來了!”
叫喊聲一下子驚醒了熟睡中的守軍,他們現了外麵有動靜後,立刻敲響了鑼鼓。
“當!”“當!”“當!”
刺耳的鑼鼓聲在堡內迴蕩,黃巾軍一陣大亂,戍衛的屯長則執刀從角落裏迅猛地衝出,厲聲大喊:“所有兄弟都起來迎戰,被聯軍軍攻破營寨,誰也活不成!”
上百名黃巾這時全都衝上了堡頭,持弓的士兵則猛然拉起弓箭,數十支弓箭如雨般射向兩道人影。
一道黑影慘死當場,另一道連聲高唿,“自己人!自己人!”
確實有人對這聲音耳熟,竟然是自己人?眾人不由得麵麵相覷。
昏暗的火光下,黃巾夥長的臉色陰晴不定,也不少知道是對方對的烏龍感到尷尬,還是懷疑來人的身份。
“既然是自己人何必鬼鬼祟祟?你可有方式證明自己的身份?”過了半響,黃巾屯長才冷冷地道。
“我是高司馬的親衛啊,出堡時我就在高司馬的身邊。”
黃巾屯長想了想,確實如此,怪不得聲音聽起來有些熟悉,當時還是自己親自護送他們出的堡。
見對麵不語,來者不由得急切道,“在下奉高司馬之命,有要事稟報,李屯長還請快快放我入堡!”
見來者身後似乎沒有伏兵,李屯長邊做了個手勢,令士兵放下吊籃,自己則佇立一旁,不知想些什麽。、
可他絕對想不到,不見星月的夜空中已經布滿了烏雲。
現在他麵臨一個兩難的選擇,是駐守待援,還是帶軍突圍?
這時,白毦統領張魴率領十餘名聯軍騎兵疾衝而至,向一柄尖刀狠狠地插在龔軍的腰眼上,將龔軍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組的戰陣又一次被穿透了!
十幾名騎兵人數雖少,在殺進敵陣後,卻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敵陣再次大亂,潰散開來。
高季看得驚怒交加,卻又無可奈何。
雖然有心力挽狂瀾,可畢竟是第一次遇到種危急局麵,心中的焦急竟使得他想不到任何一條應對的方法。
就在他無計可施之時,一聲大喊將他從無助中拉了出來。
“將軍!快走!”
聲音有些陌生,高季一看,並不認識。不過這也不奇怪,畢竟他也是剛剛接管這支軍隊,這支軍隊的組成又如此複雜,高季又隻能記住幾名領頭的將校。
聲音的主人此刻站在幾步之外,穿著一身破爛的黃巾軍服,大步向高季趕來,他手上牽著一匹戰馬,馬上掛著一根長矛和一副弓箭。
此時情況危急,來者也顧不得那麽多虛禮,一把抓住高季的胳膊,大聲提醒道,“將軍,大勢已去,再不走已經就不及!”
士兵的話猛然將高季驚醒,高季抬頭望去,隻見敵軍大將正殺將過來,戰馬疾快如閃電。敵將手中的長矛每一次揮舞刺挑,看似不快,敵人卻總是抵擋不及,每一次長矛抬起之後,卻必有一名黃巾墜落馬下馬下,看的高季肝膽欲裂,冷汗直冒!
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高季當即選擇了突圍,命沒了,勝負又有什麽用?
聽著士兵們死亡前最後的哀嚎,他橫下一條心,毫不遲疑地轉身上馬。
誰知在轉身的瞬間,一聲尖銳的箭嘯聲衝背後傳來,高季暗道不好,側身欲躲,但已經晚了。黑箭如螞蝗般狠狠地叮在他的大腿上,隻聽“撲通”
一聲,高季竟然一下子跌落馬下。
高季口中出淒厲的哀嚎,勉強抬頭向箭來處看去。隻見幾十步之外,有一麵容冷峻的男子正冷冷的盯著他,手中的弓箭才剛剛放下,似乎一箭沒有射死高季已經失去了興趣。
但高季並沒有死後逃生的慶幸,反而被怒火燒紅了雙眼,“劉和小兒!忘恩背義,必不得好死!”
原來那男子不是匆匆趕來的劉和,還能是誰?
但終究還是有沒有喪失理智的人,提醒高季的那名黃巾拚命地將高季扶上戰馬,將長刀猛地看在在馬臀上,再次大喊,“將軍快走!”
說完頭也不迴的迎向趕至近前的敵將。
這次不用手下提醒,高級也知道,這是自己的最後一次機會了,他拚命地激出全身最後的潛力,在戰馬痛苦的嘶鳴中消失在濃濃的黑煙裏。
黃巾的主將逃走,使得殘軍的守勢一滯,張魴一槍將迎向自己的黃巾抽飛,正欲策馬追擊之機,背後傳來一聲唿喊,“張將軍止步,還是破敵要緊!”
張魴下意識一勒馬,敵將的蹤影已消失在了黑煙重影當中,張魴隻好作罷,抓住機會趕緊破敵,將衝開的豁口迅迅擴大。
此時天上濃雲密布,宛若黑夜。
雙方激戰慘烈,黃巾戰陣一次次被衝散,可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再次聚攏起來,但在主將逃跑之後,終於達到極限,徹底潰散開來。
賊兵們出一聲大喊,四散奔逃,聯軍則乘勝追擊,殺得敵軍伏屍遍野,投降者也將近半數,大戰終於在一片哭喊哀嚎中落下了帷幕。
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救治傷員,清點俘虜,追剿潰兵。
此次斬過五百,俘虜的敗兵也有七百多人,可張魴卻沒有一點大勝的喜悅。對付這樣一群烏合之眾,自身卻傷亡接近二百,實在讓他心痛不已,眼珠都變得赤紅,不由得嘶聲大喊:“立刻集合,兵進孫家堡!”
不想在一片混亂中,一聲輕笑傳來,使得張魴怒容驟現。
“依我之見,張統領還是先讓大軍休息一下的好。”
張魴迴頭一看,正是自稱周和的男子,身上的怒氣終於有了泄的方向。
“莫非周公子以為救了盟主一命,就有了對我軍指手畫腳的資格?”
“張統領誤會了。”劉和搖搖頭說,“統領莫非還在怪罪在下誤使敵將逃走之事?”
“哼!”
張魴不置可否,雖然盟主次強申聯軍將士見到周和後一定要以禮相待,但因為敵將逃走一事,他實在是對這個周公子難有好感。
但劉和卻不以為意,坦言告之,“實不相瞞,敵將乃是我有意放之,為得是將軍能不費吹灰之力的攻下孫家堡!”
“公子此言何意?”
張魴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連稱唿都變得恭敬起來。
劉和輕笑一聲,附耳低語了幾句,張魴越聽眼睛越亮,最後忍不住撫掌擊節而道,“公子此計大善!”
立刻傳令全軍,休息一個時辰,接著張魴原地轉了幾圈,又叫來幾名信使,吩咐道,“務必轉告為魏副將,就說我軍已經取得大勝,但令其暫緩行動,到時依信號行事!”
隨後行動的信號對信使反複說了幾遍,待他們牢記心中後,才放他們離開。
……
在距離孫家堡三四裏外,一支二百餘人的軍隊稀稀拉拉的向南進,既沒有旌旗,也沒有士氣,個個丟盔卸甲,衣衫襤褸,典型的敗軍將士。
在隊伍的最前方,高季騎在馬上,垂頭喪氣,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此非汝之罪,高司馬不必為此自責。”一旁的朱老五勸慰道。
說來著季也是倒黴,沒想到第一次領軍就遭到了如此大敗,但敗因畢竟不在他身上,說不定還有免責的機會。
可朱老五就徹底完了,丟職就不用說了,甚至還有性命之危,這也是為什麽他拚命巴結高季的原因。
雖然朱老五乃是黃巾中的宿將,職位也不比高季低,可他畢竟不是龔都的親信,否則如此倒黴的任務也不會交給他了。這次雖然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全軍的任務還是失敗了,恐怕到時候軍中高層會把所有的責任推到了他的身上。想想有些無奈,朱老五隻能盡可能減輕罪責,而希望就在高季的身上。
“是啊,司馬!如今我軍損失慘重,正是將軍仰仗你等大將的時候,您一定要振作起來,不要辜負將軍對您的器重啊!”
說話的是救了高季一命的黃巾,雖然他被張魴一擊打成重傷,卻不知為何僥幸逃了出來。
“慕白,你不用去安慰我。”
高季見是慕白,才勉強笑了笑道,“主公既然將重任交給我,無論如何我都該努力完成,如今遭此大敗,我又有和臉麵去見主公啊!”
說著眺望遠方,心思不知飄到哪裏去了。朱老五與慕白對視一眼,隻好閉口不言。
此時黑夜裏孫家堡上空的燈火之光隱約可見,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很快將一行人的行跡掩蓋住了。
……
昏暗的夜色中,兩道黑影黑影正慢慢向孫家堡前靠近,已到數十步外,孫家堡中卻無人覺,堡中的防禦非常鬆懈,幾十個守卒竟然全部躲在角落裏睡覺!
這是終於有人忍不住了起來小便,大雪落到脖子裏,冰涼寒人,使他猛地打了個冷顫。當他迷迷糊糊地揉了揉眼睛,看向向堡外,突然現兩道身影奔到了堡下,猛的清醒過來,變得睡意全無!
他一邊向迴跑,一邊大喊:“聯軍殺來了!聯軍殺來了!”
叫喊聲一下子驚醒了熟睡中的守軍,他們現了外麵有動靜後,立刻敲響了鑼鼓。
“當!”“當!”“當!”
刺耳的鑼鼓聲在堡內迴蕩,黃巾軍一陣大亂,戍衛的屯長則執刀從角落裏迅猛地衝出,厲聲大喊:“所有兄弟都起來迎戰,被聯軍軍攻破營寨,誰也活不成!”
上百名黃巾這時全都衝上了堡頭,持弓的士兵則猛然拉起弓箭,數十支弓箭如雨般射向兩道人影。
一道黑影慘死當場,另一道連聲高唿,“自己人!自己人!”
確實有人對這聲音耳熟,竟然是自己人?眾人不由得麵麵相覷。
昏暗的火光下,黃巾夥長的臉色陰晴不定,也不少知道是對方對的烏龍感到尷尬,還是懷疑來人的身份。
“既然是自己人何必鬼鬼祟祟?你可有方式證明自己的身份?”過了半響,黃巾屯長才冷冷地道。
“我是高司馬的親衛啊,出堡時我就在高司馬的身邊。”
黃巾屯長想了想,確實如此,怪不得聲音聽起來有些熟悉,當時還是自己親自護送他們出的堡。
見對麵不語,來者不由得急切道,“在下奉高司馬之命,有要事稟報,李屯長還請快快放我入堡!”
見來者身後似乎沒有伏兵,李屯長邊做了個手勢,令士兵放下吊籃,自己則佇立一旁,不知想些什麽。、
可他絕對想不到,不見星月的夜空中已經布滿了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