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聯軍要逃走,龔襲心急如焚,唯恐辜負了大兄的期待,不由得大聲喝道:“大軍集合,立刻隨我追上去!”
劉和大吃一驚,連忙勸道,“龔二將軍還請冷靜,如今敵情不明,還是小心一點的好,不如先遣一隊斥候,打探清楚再說。若是敵軍隻是佯撤,反設埋伏伏擊我們,後果不堪設想!”
嫡係將領聞言紛紛勸阻,前來投靠的賊們也麵露猶豫。
“將軍,還是小心為妙。”
“是啊,小路狹窄,敵軍又都是精銳,若遭遇埋伏,後果不堪設想。”
“沒錯,隻要我們把守好汝陽山的各處要害,困也能把敵人困死,何必一己之短迎敵之長……”
龔襲氣的胡須倒立,麵色紫,心中暗罵,豎子不足與謀!
接著猛然抽出腰間的佩劍,將道旁的小樹一劍劈倒,怒氣衝天,“再有異議者,人如此樹!”
說著狠狠地瞪了劉和一眼,眼中的殺意毫不掩飾,轉身而去。
眾將見狀諾諾不敢言,隻得起身跟隨而去,大軍迅一分為二,兩千人隨行,大半精兵,其餘皆在穀眾以糧車為牆,守衛後方,很快一道長龍蜿蜒著向穀側的山林中探去。
此時驕陽高掛,積雪早已化盡,林間山腰上,堆著厚厚的積葉。
人馬急行之間,忽見前方塵土消散,龔襲便,分開人群,趕到前麵,向斥候問道,“已到了何處?”
斥候諾諾不敢言,見龔襲又有怒的征兆,隻好硬著頭皮道,“前方就是鬼見愁。”
“什麽,鬼見愁到了?”
隨行的眾將大吃一驚。
“這裏隻能單人通過,如今我軍數千,這要用多少時間啊!”
“我隻是納悶,這敵軍是怎麽通過的?”
“這倒沒什麽,我隻是擔心我軍隻通過小半,敵人就來偷襲,來一個半渡而擊啊……”
眾將議論紛紛,都有些擔憂。先前眾人以為將山穀兩端一封,敵軍便成了甕中之鱉,下意識地將這條小路忘了,就是因為這鬼見愁的存在。
隻有劉和若有所思的的點點頭,抬頭向山上望去,隻見橫欄在山路上的巨石後麵,隱隱閃過幾個人影,嘴角閃過一絲神秘的笑容。
見此笑容,龔襲誤以為是嘲笑,不由得大怒,但表麵卻仰頭大笑三聲。
眾人不解,由是問道,“將軍為何而笑?”
龔襲一指石後的人影,笑說道,“我一笑敵人窮途末路,慌不擇路,逃入死地;二笑敵將黔驢技窮,故布疑陣,虛張聲勢;三笑某人膽小若鼠,逡巡不前,險誤大事。”
眾人定睛一看,果見那幾個人影,不由士氣一振,悄然議論一會兒。很快便有數十名矮小精悍的死士,越陣而出,迅地爬上巨石。
不想幾個人影望風而逃,死士遂放下幾根繩索,然後守衛在兩旁,連續通過數百精銳之後,竟然也無敵人來襲。
龔襲不由得誌得意滿,催軍急行,眾人轟然應喏。不想天氣漸變,天空中濃雲密布,大風驟起,山石草木“嘩”“嘩”的從山上往下落,此時山路陡峭,兩邊都是幹草灌木,龔都忽然感到有些不妙,萌生退意,遂大叫道,“後軍慢行!”
劉和見狀急忙跟上,打蛇上棍,也顧不得諷刺他了,“將軍也應該察覺到了吧!一路上有好多處易於阻擊,甚至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沒想到卻一次襲擊都沒生,實在不合常理,我建議將軍還是退迴穀中,從長計議方好……”
“豎子住口!若再妖言惑眾,休怪我劍下無情!”
劉和好不容易和自己對了一次心思,龔襲卻不但不感到高興,反而升起一股怒火,一下子燒光了自己的退意。
龔襲目光森冷,死死地盯著劉和。
但劉和知道這是自己全身而退的最後機會了,於是梗著脖子,誓死不屈道,“龔將軍以國士待我,我必以死報之!二將軍以為和怯弱也罷,有私心也罷,既然我當了全軍的軍師,就必須為全軍的安危考慮。明明有數次襲擊的良機,敵人卻不為所動,定有所圖謀。若是前軍已經不容於我,請放我到後軍去;若是二將軍信不過我,盡請殺了我。”
龔襲佯裝大怒,猛地抽出配劍,劍尖直指劉和,目光中的殺機再也不加掩飾!
眾將卻是大驚,在敬佩劉和品德同時,不由得想起出師前龔都當著全軍麵對龔襲的囑托,讓他一定要善待軍師,於是上前攔阻,紛紛求情。
龔襲見事不可為,隻好著令心腹滕傑與劉和向同行,行前向滕傑悄悄打了一個手勢,滕傑見狀,默默點了點頭。
隨後龔襲借機令全軍休息一下,然後加行進。
如此又行了一個多時辰,漸漸到山頂,兩邊雖然依舊山石相逼,道路卻早就寬闊了起來,隻是樹木雜草叢生。但遲遲不見敵蹤,被劉和打斷的退意突然洶湧而出,不可遏製。
這時終於有大將駐足狂唿,“將軍且住!一路行來,樹木叢雜,枯燥易燃,如今又有大風唿嘯,風助火勢,需防火攻!”
龔襲猛省,立即下令大軍駐足勿進。
這時,外麵傳來一陣騷亂,有士兵在遠外大喊:“穀中留守營地有大火燃起!”
眾人紛紛向高處外走去,高處很快聚集了無數士兵,探頭向數裏下的穀道中眺望,龔襲也看見了,隻見留守營地方向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生了什麽事?
這時山頂有一員大將正臨風而立,六七十斤的大鐵槍猶如一杆大纛,直插天穹。
其後有百餘人相隨,個個頭插禽羽,眼冒兇光,竟然不披厚甲,隻持利刃。這些人具是身著單衣,迎風而立,巋然不動,不過百人卻勝似千軍。
其中一人大步上前,舔了舔幹涸的嘴唇,獰笑著道,“主公,賊軍來了!”
大將不動如山,耳邊隻是迴想著那個自稱郝翊的男子所說的話,“裹中之物可能會對你們有些幫助,我家公子到時也會暗助一二。”
大將的手中正攥著一條滿是火焰狀紋路的裹布,其上的紋路不正像山間這熊熊的大火嗎?
“這周和周公子,到底是何許人也?”
大將喃喃道。
……
龔襲此時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他想起了劉和請求到後軍之舉,不由得想到,“難道劉和早就猜到聯軍的意圖,卻步步為營,牽著大軍走向死路?之所以要走,一方麵是要將大軍往火坑裏推最後一下,一方麵見勢不妙,趁機要溜之大吉嗎?”
這時,後軍的斥候飛奔而至,單膝跪下稟報,“啟稟將軍,後軍遇襲,敵軍放火燒毀山路,我軍後路斷絕了。”
“周軍師哪去了?”龔襲一把揪住斥候的衣領,冷聲問道。
“周軍師說穀中留守的營地的有危險,急急忙忙趕向穀中去了。”
“滕傑人呢?”
“滕、滕軍侯……”
斥候吃吃哎哎不敢言,龔襲一把將他人在地上,將佩劍擱在他脖子上,怒喝道,“快說!”
斥候不敢再遲疑,慌忙道,“滕軍侯上前阻攔,被軍師一劍斬了!”
“啊!啊!啊!”
龔襲勃然大怒,一劍砍在路邊巨石上,火星四射,斥候頓時癱軟在地,襠下一片潮濕。
龔襲咬牙切齒道:“不殺周和,我誓不為人!”
話音剛落,隻聽背後喊聲震起,後方的大火已經一路燒了上來,隨後兩邊雜草灌木而來。刹那間,四麵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兩千士兵,亂作一團,自相踐踏,跌落山下,死者不計其數。
龔襲冒煙突火而走,見勢頭不好,知道後方是不能去了,隻能急奔山頂,不想火光中突現一軍攔住。當先大將,正是陳三郎,其身近九尺,威勢壓人,一杆黝黑的大鐵槍如巨蟒出洞,猛不可當。
去路被阻,數十名賊兵一擁而上,亂矛刺向陳三郎,前後左右,將他團團包圍。
不想大鐵槍如暴風驟雨般殺至,財狼便羔羊,所過之處,人頭翻滾,肢體橫飛,血霧彌漫。其後上百道黑影如利箭射來,賊軍觸之非死即傷,走投無路的賊兵你推我退,亂作一團,哀嚎遍野,剩下不是被踐踏,就是被擠落山穀。
龔襲見敵將殺人如割草,不由驚怒交加,棄劍換刀,率領黃巾軍迎戰而上,他一揮大刀,挑戰陳三郎。
龔襲大吼一聲,迎麵一刀劈去,大刀力量強勁,勢若狂風,“賊將,吃我一刀!”
劉和大吃一驚,連忙勸道,“龔二將軍還請冷靜,如今敵情不明,還是小心一點的好,不如先遣一隊斥候,打探清楚再說。若是敵軍隻是佯撤,反設埋伏伏擊我們,後果不堪設想!”
嫡係將領聞言紛紛勸阻,前來投靠的賊們也麵露猶豫。
“將軍,還是小心為妙。”
“是啊,小路狹窄,敵軍又都是精銳,若遭遇埋伏,後果不堪設想。”
“沒錯,隻要我們把守好汝陽山的各處要害,困也能把敵人困死,何必一己之短迎敵之長……”
龔襲氣的胡須倒立,麵色紫,心中暗罵,豎子不足與謀!
接著猛然抽出腰間的佩劍,將道旁的小樹一劍劈倒,怒氣衝天,“再有異議者,人如此樹!”
說著狠狠地瞪了劉和一眼,眼中的殺意毫不掩飾,轉身而去。
眾將見狀諾諾不敢言,隻得起身跟隨而去,大軍迅一分為二,兩千人隨行,大半精兵,其餘皆在穀眾以糧車為牆,守衛後方,很快一道長龍蜿蜒著向穀側的山林中探去。
此時驕陽高掛,積雪早已化盡,林間山腰上,堆著厚厚的積葉。
人馬急行之間,忽見前方塵土消散,龔襲便,分開人群,趕到前麵,向斥候問道,“已到了何處?”
斥候諾諾不敢言,見龔襲又有怒的征兆,隻好硬著頭皮道,“前方就是鬼見愁。”
“什麽,鬼見愁到了?”
隨行的眾將大吃一驚。
“這裏隻能單人通過,如今我軍數千,這要用多少時間啊!”
“我隻是納悶,這敵軍是怎麽通過的?”
“這倒沒什麽,我隻是擔心我軍隻通過小半,敵人就來偷襲,來一個半渡而擊啊……”
眾將議論紛紛,都有些擔憂。先前眾人以為將山穀兩端一封,敵軍便成了甕中之鱉,下意識地將這條小路忘了,就是因為這鬼見愁的存在。
隻有劉和若有所思的的點點頭,抬頭向山上望去,隻見橫欄在山路上的巨石後麵,隱隱閃過幾個人影,嘴角閃過一絲神秘的笑容。
見此笑容,龔襲誤以為是嘲笑,不由得大怒,但表麵卻仰頭大笑三聲。
眾人不解,由是問道,“將軍為何而笑?”
龔襲一指石後的人影,笑說道,“我一笑敵人窮途末路,慌不擇路,逃入死地;二笑敵將黔驢技窮,故布疑陣,虛張聲勢;三笑某人膽小若鼠,逡巡不前,險誤大事。”
眾人定睛一看,果見那幾個人影,不由士氣一振,悄然議論一會兒。很快便有數十名矮小精悍的死士,越陣而出,迅地爬上巨石。
不想幾個人影望風而逃,死士遂放下幾根繩索,然後守衛在兩旁,連續通過數百精銳之後,竟然也無敵人來襲。
龔襲不由得誌得意滿,催軍急行,眾人轟然應喏。不想天氣漸變,天空中濃雲密布,大風驟起,山石草木“嘩”“嘩”的從山上往下落,此時山路陡峭,兩邊都是幹草灌木,龔都忽然感到有些不妙,萌生退意,遂大叫道,“後軍慢行!”
劉和見狀急忙跟上,打蛇上棍,也顧不得諷刺他了,“將軍也應該察覺到了吧!一路上有好多處易於阻擊,甚至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沒想到卻一次襲擊都沒生,實在不合常理,我建議將軍還是退迴穀中,從長計議方好……”
“豎子住口!若再妖言惑眾,休怪我劍下無情!”
劉和好不容易和自己對了一次心思,龔襲卻不但不感到高興,反而升起一股怒火,一下子燒光了自己的退意。
龔襲目光森冷,死死地盯著劉和。
但劉和知道這是自己全身而退的最後機會了,於是梗著脖子,誓死不屈道,“龔將軍以國士待我,我必以死報之!二將軍以為和怯弱也罷,有私心也罷,既然我當了全軍的軍師,就必須為全軍的安危考慮。明明有數次襲擊的良機,敵人卻不為所動,定有所圖謀。若是前軍已經不容於我,請放我到後軍去;若是二將軍信不過我,盡請殺了我。”
龔襲佯裝大怒,猛地抽出配劍,劍尖直指劉和,目光中的殺機再也不加掩飾!
眾將卻是大驚,在敬佩劉和品德同時,不由得想起出師前龔都當著全軍麵對龔襲的囑托,讓他一定要善待軍師,於是上前攔阻,紛紛求情。
龔襲見事不可為,隻好著令心腹滕傑與劉和向同行,行前向滕傑悄悄打了一個手勢,滕傑見狀,默默點了點頭。
隨後龔襲借機令全軍休息一下,然後加行進。
如此又行了一個多時辰,漸漸到山頂,兩邊雖然依舊山石相逼,道路卻早就寬闊了起來,隻是樹木雜草叢生。但遲遲不見敵蹤,被劉和打斷的退意突然洶湧而出,不可遏製。
這時終於有大將駐足狂唿,“將軍且住!一路行來,樹木叢雜,枯燥易燃,如今又有大風唿嘯,風助火勢,需防火攻!”
龔襲猛省,立即下令大軍駐足勿進。
這時,外麵傳來一陣騷亂,有士兵在遠外大喊:“穀中留守營地有大火燃起!”
眾人紛紛向高處外走去,高處很快聚集了無數士兵,探頭向數裏下的穀道中眺望,龔襲也看見了,隻見留守營地方向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生了什麽事?
這時山頂有一員大將正臨風而立,六七十斤的大鐵槍猶如一杆大纛,直插天穹。
其後有百餘人相隨,個個頭插禽羽,眼冒兇光,竟然不披厚甲,隻持利刃。這些人具是身著單衣,迎風而立,巋然不動,不過百人卻勝似千軍。
其中一人大步上前,舔了舔幹涸的嘴唇,獰笑著道,“主公,賊軍來了!”
大將不動如山,耳邊隻是迴想著那個自稱郝翊的男子所說的話,“裹中之物可能會對你們有些幫助,我家公子到時也會暗助一二。”
大將的手中正攥著一條滿是火焰狀紋路的裹布,其上的紋路不正像山間這熊熊的大火嗎?
“這周和周公子,到底是何許人也?”
大將喃喃道。
……
龔襲此時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他想起了劉和請求到後軍之舉,不由得想到,“難道劉和早就猜到聯軍的意圖,卻步步為營,牽著大軍走向死路?之所以要走,一方麵是要將大軍往火坑裏推最後一下,一方麵見勢不妙,趁機要溜之大吉嗎?”
這時,後軍的斥候飛奔而至,單膝跪下稟報,“啟稟將軍,後軍遇襲,敵軍放火燒毀山路,我軍後路斷絕了。”
“周軍師哪去了?”龔襲一把揪住斥候的衣領,冷聲問道。
“周軍師說穀中留守的營地的有危險,急急忙忙趕向穀中去了。”
“滕傑人呢?”
“滕、滕軍侯……”
斥候吃吃哎哎不敢言,龔襲一把將他人在地上,將佩劍擱在他脖子上,怒喝道,“快說!”
斥候不敢再遲疑,慌忙道,“滕軍侯上前阻攔,被軍師一劍斬了!”
“啊!啊!啊!”
龔襲勃然大怒,一劍砍在路邊巨石上,火星四射,斥候頓時癱軟在地,襠下一片潮濕。
龔襲咬牙切齒道:“不殺周和,我誓不為人!”
話音剛落,隻聽背後喊聲震起,後方的大火已經一路燒了上來,隨後兩邊雜草灌木而來。刹那間,四麵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兩千士兵,亂作一團,自相踐踏,跌落山下,死者不計其數。
龔襲冒煙突火而走,見勢頭不好,知道後方是不能去了,隻能急奔山頂,不想火光中突現一軍攔住。當先大將,正是陳三郎,其身近九尺,威勢壓人,一杆黝黑的大鐵槍如巨蟒出洞,猛不可當。
去路被阻,數十名賊兵一擁而上,亂矛刺向陳三郎,前後左右,將他團團包圍。
不想大鐵槍如暴風驟雨般殺至,財狼便羔羊,所過之處,人頭翻滾,肢體橫飛,血霧彌漫。其後上百道黑影如利箭射來,賊軍觸之非死即傷,走投無路的賊兵你推我退,亂作一團,哀嚎遍野,剩下不是被踐踏,就是被擠落山穀。
龔襲見敵將殺人如割草,不由驚怒交加,棄劍換刀,率領黃巾軍迎戰而上,他一揮大刀,挑戰陳三郎。
龔襲大吼一聲,迎麵一刀劈去,大刀力量強勁,勢若狂風,“賊將,吃我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