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新撿起筷子,就著紙巾擦了下,幹脆放到桌上。


    “見笑了。”


    蘇遠山笑了笑,他知道王朝新為什麽這麽大反應。王朝新是那種少有的具有魄力的企業領導。要知道,江陰晶體管廠不像其他掛著xxx廠這種帶數字編號的老牌國企。它的前身是一家織布廠的分廠,中途才轉行由織布廠工人造電子元件。根據6月才公布的最新《城鎮集體所有製企業條例》,它屬於實打實的集體企業。可就是這樣一個根不紅,苗也不正的集體企業,被王朝新這個從搞織布的,硬生生地幹成了後世國內芯片封裝測試界的翹楚……


    從織布到芯片封測,中間跨的界不亞於從賣鹹鴨蛋到造原子彈。說這樣的廠長沒點本事沒點眼光那無疑是抬杠。


    “老張。”王朝新眼神閃爍了幾下,幾乎在瞬間便做出了決定:“我們直接建個傳唿機生產廠吧。”


    王朝新的決斷讓眾人大開眼界,特別是張建軍,他張著嘴,半天才喃喃道:“這……你就決定了?”


    “當然了!”王朝新一揮手,沉聲道:“你怕是不知道傳唿機市場的前景,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趨勢,用不了五年,尋唿機就會普及到大街小巷。”


    “可……傳唿機不是也出現好些年了麽?現在也隻見有錢人用啊。”張建軍猶自道。


    王朝新一笑:“一個市場的興起,需要人們接受和適應。放在我們國內,更要考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帶來的市場擴大。過去十年工資才漲多少?人們有錢麽?然後去年到今年工資又漲了多少?製約傳唿機市場普及的現在已經不是認知度,而是老百姓的消費能力,而消費能力會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上升。”


    王朝新侃侃而談,最後望向蘇遠山:“老弟,我投一條pcb生產線。”


    張建軍似乎有些茫然,但當他見到所有人都盯著他笑時候,中年胖子幹掉杯中酒,把酒杯往桌上一敦:“我迴去就喊人準備改模具!”


    蘇遠山轉著茶杯,微笑道:“不瞞張老哥,王老哥。這次我們本來是準備帶著樣機去深市或者sh去找合作夥伴的。但既然和兩位投緣,我碰巧又能做這個主,那我們就留下來。”


    “我們遠芯是一家創新科技企業,同時也是一家堅信科技可以主導市場和未來的企業。因此,任何遠芯直接持股的合資企業,我們都需要絕對的控股權,希望兩位能夠理解。”


    王朝新聽聞眉毛一揚,他深深地看了蘇遠山一眼:“意思就是,如果我們三家合夥的話,你們遠芯至少51%?”


    “是的。”蘇遠山坦然點頭,要到93年才會頒布《公司法》,按照樸素的股&權原則,51%確實能做主了:“王老哥也知道尋唿機的市場前景。說白了,如果不是趕巧我們遠芯現在資金短缺又要趕上搶占市場,我等幾個月去參加拉斯維加斯的計算機世界經銷商大會,隨便賣幾套eda給老外就夠了。到時候我自己成立個全資子公司他不香嗎?”


    王朝新沉默了,這和他的預想並不相符。


    蘇遠山猜到了王朝新在擔憂什麽:“廠子還是建立江陰,並且由二位全權負責,遠芯負責技術支持。除非必要的時候,遠芯絕對不會幹涉廠子的業務。”


    王朝新再次望向蘇遠山:“必要的時候是什麽時候?”


    “當然是關係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頭,譬如尋唿機該淘汰的時候,那我就會負責說服兩位,進行企業轉型。”


    王朝新聽得一怔,一邊的張建軍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就連其他人也一臉驚訝地看著蘇遠山。


    這廠子都還沒成立,別說八字一撇,連墨都沒磨呢!他就說尋唿機該淘汰了!


    “由技術誕生的市場,必定會被更新的技術淘汰和替代。所以在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就一定能夠預測到市場的未來。”蘇遠山的眸子很亮,他說著看了門口的潘曉軍一眼,又看了田耀明一眼,最後望向秦為民。


    這句話,還是秦為民說給他聽的。


    秦為民慢慢咀嚼著這句話,沉默數秒後他輕輕拍著桌子說:“說得好!小山!師兄服你!”


    王朝新也沉默著理解蘇遠山的話,片刻後他迴過神來,再次一閃眼神,沉聲道:“那今天就說到這裏,等樣機出來立馬開幹。”


    “王老哥,還有個事。”


    “你說。”


    “今年6月的新政策下來,你們江陰廠似乎頂死了集體企業。”蘇遠山眯著眼,輕聲道:“如果我是你,哪怕砸鍋賣鐵都要用最快的時間完成股份製改造。”


    “坦白說,作為一家私企,我們不是很想和集體企業合資,免得今後各種扯不清的麻煩事一大堆。”


    王朝新瞳孔猛縮,沉默數秒後,他深深地看了門口的潘曉軍一眼。


    順著王朝新的目光,蘇遠山也迴頭看著潘曉軍——副廠長是他哥。


    潘曉軍突然覺得嘴巴有點苦,最終澀笑:“我什麽都沒聽到。”


    “沒事,潘經理是我們的人。秦師兄,紙筆我用下。”


    秦為民會意,幹脆把整個公文包都遞給蘇遠山。


    蘇遠山拿出紙筆就在桌上寫下一份聘用合同並簽名後遞迴給秦為民,秦為民也簽名,最後撈出一坨合同專用公章蓋到上麵。


    一個總經理助理,老總的得意弟子,一個總經理秘書,老總的兒子——隨身帶章的那種。


    他們當然能代表遠芯了。


    “各種待遇等補充合同。”秦為民將紙筆遞給潘曉軍微笑道:“簽了就是遠芯的人了。”


    潘曉軍看了一眼蘇遠山,毫不遲疑地簽下自己的名字。


    王朝新喝幹酒,沉聲道:“最多一周!”


    *


    *


    第二天,在江陰廠用過午飯後,蘇遠山和秦為民田耀明上了潘曉軍的吉普。


    潘曉軍記牢了蘇遠山的那句討厭飆車的人,他一路上開得並不快,抵達太湖邊上時正好是下午兩點。


    比起江陰廠,華晶就要牛氣太多了。國營大廠本身就有好幾千人不說,還有一個五百人打底的微電子研究所,在幾次擴張後,如今已膨脹成為華晶微電子集團,上馬的工程動輒幾十個億。


    吉普停在華晶中央研究所的大門外。


    門口的保安站得筆直,一看就不是江陰廠那種看門大爺所能比的。


    “你好,請出示通信證或來訪邀請函。”


    田耀明拿出介紹信:“我們是電科大遠芯科技的,這裏有電科大和公司的介紹信。”


    保安拿過介紹信仔細看了遍,又朝著車內看了幾眼,點點頭升起了欄杆。


    “我就不跟你們進去了,據說這裏最低都是碩士……我等你們消息。”停好車,潘曉軍就坐在駕駛位上不動。


    四人中“學曆”最高的田耀明笑道:“其實我心裏也有點慌,這裏的保安都這麽有氣勢,不知道裏麵的人會拽成什麽樣。乖乖……”


    秦為民嗬嗬笑道:“沒事,我們大電科的師兄無處不在。曉軍,用下你的大哥大。”


    秦為民用大哥大打了個傳唿就在車內等候,沒多久電話迴過來,被告知馬上出樓來接他們。


    五分鍾後,一個研究員急衝衝地出了大門。


    “陳師兄好。”


    “為民你好,耀民你好。”陳玉傑笑著跟眾人握手,他看起來不過二十七八,發際線倒是快趕上人家四十五六的人了:“這就是……蘇老師家的小孩?”


    “是的,見過陳師兄。”蘇遠山也笑著跟陳玉傑握手道:“陳師兄在張強教授手下讀研時,我去實驗室玩過。”


    “嗨!一晃你的這麽大了。”陳玉傑感歎了一下,帶著三人往研究所大樓走去。邊走邊介紹這個研究所的情況。


    這座由永川半導體研究所五百人打底的微電子研究中心,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接近八百人,其中博士二十餘人,碩士兩百餘人,其餘幾乎都是擁有豐富經驗的老研究員。再加上和華晶這樣的產業大佬聯合,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強的半導體研究中心。


    研究所成立的初衷就是解決2-3微米大生產線,因此研究所的大方向是吃已引進技術的同時再參與進新生產線的建設。不得不說,這個思路是正確的。但目前mos生產線已經開工建設了一年,華晶的自有資金已經砸得差不多了,上麵908據說還在論證當中。


    好在目前華晶還能依靠之前的生產線不斷造血,不至於陷入虧損的地步。


    除了那些吃技術的團隊,剩下的芯片設計部門就要袖珍許多了。目前一共有七十餘人三個團隊在負責設計,而且主要也是航天和軍工方麵的需求,真正麵向民用市場的隻有陳玉傑所在的團隊。


    “你們要流片的話,我還得帶你們去見賈主任。”陳玉傑帶人走進大樓:“而且流片的成本……有點高哦,你們用什麽封裝方式?”


    芯片的規格,集成規模不同,封裝的形式也不同。


    秦為民笑著迴答:“qfp”。


    “哦,還行,我們有qfp……等等!”


    陳玉傑猛地停住,盯著秦為民。


    qfp封裝,是一種方形扁平式的封裝形式,它從芯片四邊可以最多伸出上百隻引腳。安裝時,它需要用到smt表麵安裝技術——即不打孔,直接在pcb板子上焊接。


    這樣說吧,這種封裝方式,是可以用來造cpu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91從芯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分糊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分糊塗並收藏1991從芯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