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巨大的“岩石”被一點點清理了出來,僅僅是目前顯露的一部分,相對於螞蟻而言也像一座小山一般。


    挖掘工程一開始,主角還看不清全貌,隻能看出這大致呈一個不規則的橢圓球體。


    最吸引他的,還是上麵無數個符號,這些符號有各種直線、曲線、點等組成,人工的痕跡明顯,這絕對不可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跡。


    這其中,有很多圖形符號主角不認識。但有很多,雖然沒有語言注釋,或者使用的不是他所了解的那種數字和字母注釋符號,但其特征非常明顯,讓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他很是熟悉,一眼就能夠認出。。


    除了勾股定理外,有一個圖形是個雙螺旋曲線,雙曲線間還有很多短橫線相連,這分明是象征著dna的雙螺旋結構啊!


    雙螺旋結構是生物結構中常見的基本單元,雙螺旋模型的意義,不僅意味著探明了dna分子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它還提示了dna的複製機製,這說明兩條鏈的堿基順序是彼此互補的,隻要確定了其中一條鏈的堿基順序,另一條鏈的堿基順序也就確定了。因此,隻需以其中的一條鏈為模版,即可合成複製出另一條鏈。雙螺旋結構顯示出dna分子在細胞分裂時能夠自我複製,完善地解釋了生命體繁衍後代,物種保持穩定,細胞內是如何具備遺傳屬性和複製能力的機製。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是是生物學的一座裏程碑,是分子生物學時代的開端,也是基因科學的基礎。


    再比如這個,一個六邊形結構,部分六邊形的頂點上有著向外延伸的短直線,有的短直線則在六邊形內部,與六邊形的邊平行。如果主角沒記錯,這個是苯環的結構式。


    苯環是苯分子的結構,結構式為為平麵正六邊形,每個頂點是一個碳原子,每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氫原子結合。苯環中的碳碳鍵是介於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鍵角均為120度。


    苯環的這個六邊形結構式非常經典,是德國化學家凱庫勒(kekule)於1865年提出的,他對苯的結構提出了一個設想,即碳鏈有可能頭尾連接起來成環。據凱庫勒本人的著作稱,他因夢見一條蛇首尾相接而受到啟發。凱庫勒結構式是當時眾多“苯環結構”中最滿意的一種,它成功地解釋了許多實驗事實。


    而在苯環邊上,是另一個較大的圖形,由一堆小方塊組成了一個頂部內凹的不規則矩形。這個表格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化學元素周期表,即便小方塊裏麵的符號並不是主角熟悉的阿拉伯數字和26個英文字母。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堿金屬元素、堿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8族、0族。由於周期表能夠準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係,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範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被稱作是宇宙的源代碼。


    記得主角小時候看過一部科幻小說,說人類遇見了外星人,但是雙方語言有障礙無法溝通,就是靠著化學元素周期表開始進行一步步的語言翻譯的。這張元素周期表,也可謂是全宇宙通用的語言。


    又一個新挖掘出來的圖形,主角過去一看,是一個非常像電子雲的圖案,或許就是電子雲圖案。


    電子雲就是用小黑點疏密來表示空間各電子出現概率大小的一種圖形。電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間內作高速運動,其運動規律跟一般物體不同,它沒有明確的軌道。根據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觀測者不可能同時準確地測定出電子在某一時刻所處的位置和運動速度,也不能描畫出它的運動軌跡。因此,人們常用一種能夠表示電子在一定時間內在核外空間各處出現機會的模型來描述電子在核外的的運動。在這個模型裏,某個點附近的密度表示電子在該處出現的機會的大小。密度大的地方,表明電子在核外空間單位體積內出現的機會多;反之,則表明電子出現的機會少。由於這個模型很像在原子核外有一層疏密不等的“雲”,所以,人們形象地稱之為“電子雲”。它是1926年奧地利學者薛定諤在德布羅伊關係式的基礎上,對電子的運動做了適當的數學處理,提出了二階偏微分的的著名的薛定諤方程式,這個方程式的解,如果用三維坐標以圖形表示的話,就是電子雲。


    而在另一側的發掘現場,主角看到了一個星係圖——也許就是太陽係。


    這張星係圖由一個巨大的恆星和九個圍繞其旋轉的行星組成,其中第五個行星特別巨大,第六個行星有著行星環,第四個與第五個行星之間有無數密集小點代表的小行星帶,這都與太陽係高度一致。


    但不同的是,主角所處的那個年代,已經把冥王星踢出了九大行星的範疇,太陽係被認為隻有八大行星。而在這張星係圖裏,第九大行星的那個圓圈不比天王星、海王星小,絕對不可能是還不如月球大的冥王星。


    但主角堅定的相信這就是太陽係的星係圖,一方麵是因為強烈的預感,另一方麵是不可能有兩個星係如此高度雷同,而且主角現在所處的星球的環境、氣候、物種也與前世的地球高度相似,要說兩者處在不同星球,那也太過巧合了。


    除此之外,陸續挖掘出來的圖形中,還有很多主角熟悉的,涉及數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各個自然科學學科。


    而等待整座“岩石”終於露出全貌,主角又一次驚掉了大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蟻的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魯伊爵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魯伊爵士並收藏蟻的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