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的宇宙裏,星際飛行的範圍可以達到很遠。再偶然些,如同科羅爾斯他們一樣,倒黴到連續幾次遇到非係統性投射,那就要更遠些了。但是,即使是這麽大範圍的飛行,卻也不一定能遇到合適補給和停靠休整的合適星體。在納布拉星係和附近其他星係組成的聯盟範圍內的飛行,每次的休整都是按照導航圖上已經在製造之初就已經植入的信息點來確定地點的,換句話說休整地點一般是沒有什麽變化的。可如今到了完全陌生的宇宙空間,導航圖也如同是個幼兒時期的孩子,自己尚且還在不斷補充信息中,又如何給科羅爾斯他們提供幫助。科羅爾斯知道,問題往往是越往複雜來設計和思考、應對,就越難以找尋到頭緒,反倒不如靜下心來考慮,如果單從適應性條件考慮,如果遇到的行星能滿足基本的適應性,那麽就可以選擇作為停靠的地點。他在腦子裏首先列出了兩個基本條件:這顆行星必須和星係中的核心恆星體保持適當的距離,這不僅是溫度的問題,還關係到行星上是否會有多餘的輻射。輻射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對科羅爾斯他們影響非常大的。有一個想出來,第二個是什麽呢?船長不知道自己處於什麽原因,想到的是吃的問題,他人為這顆行星還必須能提供形成蛋白體的基本要素。船長安慰自己,至少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合成他們三人需要的食物,才能使得他們呆上一段時間。


    船長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兩人分享的時候,恩達爾斯沒有什麽意見,奧丹斯倒是說了不少。她認為需要的條件很多,至少是個氫氧液態化合物不能少的行星,這倒是很有道理,在實驗室製備蛋白體的時候,確實是需要氫氧液態化合物的。接下來,就是有些船長認為無關緊要的條件了。什麽太熱了不行,什麽隻有荒漠不行,什麽沒有實質上的生命體不行。惹得船長故意看飛船的其他地方,惹得恩達爾斯咳嗽了幾聲之後,實在忍不住了,反問小姑娘,那你認為我們探測到這種條件相當優越,簡直就像是我們作為客戶定製的行星的幾率有多高?這句話算是澆滅了奧丹斯對未來要較長時間停靠地點選擇時的浪漫,她癟癟嘴,很蔑視得看著恩達爾斯,不服氣的說要是我們運氣好呢?這可真是個玩笑,運氣?科羅爾斯差點笑出聲來,這一路飛來,什麽時候運氣好過?奧丹斯被兩個人嘲諷,索性不理會他們了,獨自看著光顯,仿佛那裏麵真的有這個行星一樣。


    沒有目的地,思維很快進入了無聊的海洋,要沉了一般。奧丹斯嘴裏默念著中央電腦通過光顯給出的各種數據,例行任務一般,告訴船長在航向不遠的地方,會在幾十個計時單位後,出現一顆行星,大約是和他們剛離開的行星形成於同一時期,都以在他們背後閃耀著光芒的那顆新恆星為核心。船長麵無表情說知道了,他擔心的不隻是有沒有合適停靠地點的事,還需要擔心的是新的行星,會不會也隱藏著高度的文明。如果真的有,停靠不可能,甚至還有危險。隨著飛船的飛行,奧丹斯看到了那顆行星,她指給船長看。


    從船舷一邊的窗戶看出去,這顆星球跟前幾個看到的完全不一樣。這顆星球稍微呈現藍色,不過有的地方確實暗紅色或者幹脆就是紅色。在高速的自傳和公轉中,星球有的部位被厚厚的灰黑色煙塵覆蓋,從船長觀察不到地麵會有什麽。因為幾次登陸之後同遇到意外,船長盡管還有好奇心,卻不得不壓製住,他要求助手開啟中央電腦的全麵搜索功能,加快搜集這顆星球的各種數據。


    隨著飛船在行星附近探測時間的增加,數據不斷被搜集和匯總,光顯上出現的導航星係節點開始增多。科羅爾斯看著這顆行星的數據,並沒有發現它有什麽特別之處。從這顆行星的大致形成時間來看,它確實是科羅爾斯他們經曆過的那次星雲爆炸時產生的。行星的公轉以爆炸過後的星雲核心處的恆星為圓心,繞著呈橢圓形的軌道進行公轉。在軌道運行中,較為均勻的有遠日點的近日點,這說明該行星的自然狀況可能是分大致兩個周期的。飛船通過發射波體粒子高速穿透行星之後迴傳的數據顯示了行星的半徑大約6378.5尅米。體積為10832億立方尅米。質量:5.9742x10^21尅則。和科羅爾斯他們遇到過的行星比較,眼前的這個家夥顯然是密度很大的星體。通過中央電腦的計算發現,這個近似球體的行星表麵積:5.1億平方尅米。而表麵覆蓋的氫氧液態化合物占據的麵積為3.61億平方尅米。也就是說,這顆行星表麵的百分之七十一都是被氫氧液態化合物所覆蓋的。如果有基本的組成蛋白體的元素,就可能出現蛋白體了。罕見的是,這顆行星還有大氣層,這一點可是和納布拉沒什麽區別的。船長趕緊要求助手對大氣成分進行分析。如果成分組成也接近納布拉,那倒是個很好的兆頭。結果顯示其大氣主要成份為氮(68.5%)和氧(31.5%)。船長忍不住拍了一下手,真是個好消息!奧丹斯更是興奮,催著恩達爾斯加快分析的速度。接著出現的結果是對行星地殼的分析:星球的主要成份:氧(47%)、矽(28%)和鋁(8%)。表麵大氣壓:1013.250毫巴。在科羅爾斯看來,如果這顆行星的化學組成成分及不定期星體紊亂現象如此,那就說明行星本體應該可以分成一些層圈,接著出現的分析結果證實了船長的想法。這顆行星從而內,最外層0-40尅米,40-2890尅米第二層,2890-5150尅米第三層,5150-6378尅米第四層。奧丹斯基礎觸碰船長的手臂,挑釁似得說看見了吧,我就說嘛,我們的運氣不會太差的。這不就送上門來了嗎?


    船長為了安全起見,要求飛船以巡航速度停留在行星的外層軌道上,最好能被行星俘獲,近似它衛星版伴飛一段時間,以來搜集更多的信息,而來充分觀察是否有其他文明的飛行物已經進駐這顆行星,畢竟,安全是最重要的。這個時候,由不得船長不這麽謹慎。奧丹斯協助恩達爾斯操作起來,嘴裏也沒有閑著,問起恩達爾斯如果麵前的這顆行星和納布拉環境差不多的話,他最想做的事是什麽。恩達爾斯起先不理會小鬼年,後來實在架不住了說,那就睡覺休息吧。小姑娘說難道睡覺也可以算一件事嗎?恩達爾斯點頭肯定,小姑娘表示不理解。船長想想,也是,飛行了很長時間,盡管不是堅持不了這麽長時間不睡覺,但是不休息確實是件很難受的事。船長也想好好休息下,他靠著駕駛艙的艙門,默默看著光顯上的數據,到底等待他們三人的是什麽呢?


    長時間的宇宙飛行肯定不可能,飛船本來從納布拉逃出來的時候,就還沒有完成燃料裝載程序,更不要說在前麵的飛行中數次開足引擎急速飛行了。希望能在剛發現的這個星球,做哪怕是短暫的停留。光顯開始閃爍,顯示的數字模糊起來,恩達爾斯扭頭看看船長,聳聳肩,飛船的動能輸出轉化係統出了故障,在沒有全麵檢修的情況下,飛船開始了這次沒有目的地的飛行,能支撐這麽長時間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奧丹斯非常堅決得要登陸眼前這顆顏色看上去還算不錯的行星,船長想想眼下出現的故障,順水推舟答應了她。助手提醒船長,盡管看起來這顆星球的表麵積有百分之三十的麵積是陸地,可是集中在一起的單獨一塊大陸就占到了星球的近三分之一,夠奇怪的。是否慎重做出登陸的決定。奧丹斯認為很正常,她提到了飛行學校的重要課程--星體進化學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中就包含了對新成的星體基本形態的描述,對於星雲爆炸之後形成的新行星,因為包含爆炸時不規則性飛濺體的分裂和組合,致使形成的行星呈現多種形態,如同這種氫氧液態化合物單獨成型,和岩石基之上的陸地形成對峙的奇特局麵,就是其中一種很獨特的類型。船長使勁兒迴憶,才想起飛行學校確實在一年級的時候開過這門課程,可惜自己學得不怎麽好。隻是記得,教授當時說過星雲爆炸而成的恆星核心星係,本身就是特殊現象,至於奧丹斯所說的那種情況,他實在不記得具體的內容。不過奇特歸奇特,中央電腦搜集和顯示的數據總歸不會騙人,看起來還是沒有什麽危險的。船長要求助手減慢飛行速度,在測定行星的衛星軌道之後,直接切入,然後伴飛一段時間之後,確認登陸背景環境安全再正式進入。助手按照船長的指示,切入軌道,跟在行星唯一的那顆衛星之後,做緩慢的飛行,在近行星點和遠行星點做了兩次係統性安全評價估測之後,計算好降落的區域,飛船開始調整方向,用沒有損害一側的船體朝著星球,接近了大氣層。


    事實證明了,這個角度的選擇是明智的。行星表麵裹著的厚厚大氣層,與飛船做高速摩擦接觸時,飛船表麵的溫度急速升高。數據裏顯示的大氣層厚度,大的叫人咋舌,如果是出現損毀的那一側先接觸大氣層,還真不知道會是什麽結果。以飛船的速度,衝破大氣層的那一刹那,像是解開了重重的束縛,劇烈的抖動了一下。船長在舷窗邊看到了清晰的地麵景象,看上去是很吸引人的,不過還是要登陸之後才能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很美好。奧丹斯請示船長之後,開始整理單人登陸係統。這次船長決定由可靠的恩達爾斯來留守飛船,由他和奧丹斯來執行登陸,船長還是不不放心把奧丹斯留在船長。


    單人登陸係統功能雖然很全麵,但是很笨重。登陸之後的奧丹斯,測定各種數據之後,做出了個很大膽的決定,她突然掀開了自己的麵罩,把頭部裸露在空氣裏。船長大驚,示意她趕緊帶上。其實不用他示意,奧丹斯就意識到了。空氣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從天空投射下來的光線實在太強了,眼睛根本沒有辦法直接觀察。原來單人登陸係統的登陸解決方案中本身包括了光線光譜光量分析,會自動根據佩戴人的生理適應水平來調節光線進入係統的各種形狀,說到底,科羅爾斯他們觀察事物時借助的光線其實是改良過的。奧丹斯戴好麵罩之後,眼睛其實已經被炙傷,不再適合執行登陸任務。船長很及時得放棄了接下來的任務,迴到了飛船。登陸這件事看起來沒有危險,其實不然,這次可給了任性的小姑娘一個教訓。恩達爾斯認為未必這不是件好事,他衝著奧丹斯捂住眼睛走開的背影露出了微笑的表情,顯然和船長的想法是一樣的。


    船長發現,行星通過自轉,使得自己總是有大約一半的部分是背著光線的,他有個大膽的決定,在行星自轉到背光的時候,繼續執行登陸任務。助手通過中央電腦測算了背光時間,和船長重新擬定了登陸方案。這次船長堅持獨自一人登陸,助手留守飛船。奧丹斯已經受傷,看來也隻能這樣,助手沒有反對。接下來事顯得漫長的等待,利用這段時間,科羅爾斯把星球的各項數據又看了一遍。他和助手討論起星球接受的光線為什麽不適合登陸的問題,助手從他自己的艙室翻出了一本書。破舊的封麵,上麵的標題是星體進化基本原理。怪不得恩達爾斯當時勸船長慎重,原來他學過這本書。助手笑笑解釋,空閑的時間,他一直在學習,成為一個出色的飛船船長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可惜,這個夢想隨著船長科羅爾斯的出逃,變得完全不可能。科羅爾斯愧疚的看著助手,突然想起他們兩人的年齡其實差不多,差異隻是性格,還有家庭出身。


    背光期終於到了,飛船隨著看上去無邊無際的陸地一起,慢慢進入了黑暗中。科羅爾斯再次檢查了單人係統,打開飛船艙門,順著登陸傾斜踏板,滑動到了陸地上。這次該科羅爾斯用摘下麵罩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了,他仔細查看了各項數據,慢慢摘下麵罩。先緊緊閉著眼,然後緩緩睜開,適應了一會兒之後,他一陣欣喜,看來他的想法是對的。打開麵罩登陸多麽自在,不用把頭部憋屈得完全裝在頭盔裏。自由的扭動脖子。這時,從他左側的地平線方向出現了一個半圓形的光源,閃著穩定的冷光,照向了這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爬蟲帝國之前世今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川孤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川孤立並收藏爬蟲帝國之前世今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