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這就很厲害了
警告!團寵小奶包萌翻全皇朝! 作者:百裏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沈絕並沒有多說。
畢竟,對他來說,訓斥也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
這會兒中間的錦鯉池和小亭子,已經蓋出了雛形,萬大全就帶著兩人出去看了看,然後直接出宮去找了山子張。
於是等心寶醒了之後,就發現老婆不在,她隻能自己去了乾清宮。
來的有點早,早飯還沒消化,點心也沒有地方盛,於是團子就去明霈帝的看。
明霈帝的書架上滿滿當當,但放眼一瞅,全都是四書五經那些、還有《淮南子》、《戰國策》、《孫子兵法》什麽的,心寶看了好半天……才勉為其難的抽了一本史記出來,一臉嚴肅的打開。
豎版、文言文、繁體字什麽的,真是太難為團子了。
於是兩刻鍾之後,候見處的官員,就見西暖閣的門一開,穿著紅鬥篷的糯米團子,噠噠噠的出來,懷裏還抱著一本書。
例行見禮過後,心寶仰臉瞅了瞅,直接過去找李庭芳:“李大人,你忙不忙呀?”
她來了兩迴,這些人精子就已經看出來了,小公主就是看臉挑人的,所以,雖然有人想上前獻殷勤,但是一摸自個兒的臉……還是算了。
李庭芳彎腰笑道:“不忙,小殿下有何吩咐?”
心寶雙手遞上那本書:“那你能不能給心寶講書?”
“可以,”李庭芳道:“殿下請坐。”
心寶迴身一張手,春華就把她抱到了椅子上,心寶轉了個身,把小腿腿從側邊伸了下去,小胖手手托著小肉臉,模樣非常認真。
李庭芳也略略側坐了,儀態十分風雅,微笑道:“小殿下已經開始讀史記了嗎?”
“不是的,”心寶搖了搖小手手:“隻是耶耶的書架上,所有的書心寶都看不大懂,心寶隻找到這一本有意思一點的。”
李庭芳笑著,就跟她道:“小殿下,太史公著此書,為此遍遊天下,采集傳聞,搜求史料,可謂嘔心瀝血,也確為史家絕唱,但太史公自己也曾說,此為‘一家之言’,故,讀的時候,殿下也要細細琢磨才是。”
心寶點了點頭,眼神兒懵懂,“哦。”
她對這方麵並不擅長,沒有聽出他的言外之意。
李庭芳也沒再多說,就開始給她講。
李庭芳是一個美大叔,不是那種型叔,而是那種……譬如說女子,會說秋水為神玉為骨,他給人的感覺,就是詩書為心玉為骨,特別古雅,特別有韻味的美大叔,不像個老狐狸。
心寶聽的津津有味。
結果才剛剛講完黃帝,元相出來了,向團子施了一禮,團子也從凳子上爬下來還禮。
元相向李庭芳道:“李大人、幾位大人請。”
李庭芳向他拱手,又向團子道:“小殿下,待臣下次再給你講。”
心寶小手揮揮:“好的,謝謝你呀。”
元相在他的座位上坐下,拿起書來一看,就道:“你小小孩兒,不可讀史記。”
心寶一呆:“為什麽呀?”
元相道:“史記其書,其實臣是十分喜歡的。但此書文辭精煉優美,卻頗多直抒胸臆之處,又寫的腸迴氣蕩,你年紀太小,讀起來,很容易被帶進去,移了性情。待你長大些再讀不遲。”
他就直接把書遞給了玉如。
這就能看出元相和李庭芳性情的不同了,刨除熟不熟,元相這個人,他是有抱負有熱血的,他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也會傾向於表達出來,而李庭芳,明顯較為中庸,脾氣也恬淡,溫溫和和的感覺。
心寶道:“那伯伯,你給心寶講個別的吧?”
元相道:“你現在讀三百千便好,臣給你講三百千?”
“不,”心寶搖了搖小腦袋:“三百千心寶全都會了。”
“都會了?”元相挑眉:“那伯伯考考你。”
眾官員:“……”
聽說過之前事情的,不由得輕笑出聲,心說元相還真就是這個流派的。
元相也聽說了,但他並不在意,笑了一下才道:“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後頭是什麽?”
這個心寶還真會。
她再不擅長,這種入門級的還是會的。
團子雙手按著桌子,響亮的答道:“化被草木,賴及萬方。蓋此身發,四大五常……”
她還想往下背,元相笑著擺手,又道:“何解?”
“就是,”心寶想了一下,聲音略低,大眼骨碌碌,瞧著他的麵色:“就是……鳳凰在竹林中鳴叫,白馬在草場中覓食,升平盛世,英明君主的德化,惠及了天地間的一草一木,王道的恩澤,遍及了四方的萬民。”
元相道:“四大五常何解?”
心寶的聲音重新響亮起來:“四大是地水風火,五常是仁義禮智信!”
兩人一問一答,其它官員卻漸漸收了笑,訝然的互相交換著視線。
她才四歲啊!
哪怕世家大多三歲開蒙,可是這個年齡,也大多隻是熟背。畢竟大家信奉的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背之後再尋索其義,要講解還真不到時候。
而且聽她的語氣,明顯是已經理解了,而不是把釋義背過了。
這就很厲害了。
“不錯。”元相笑道:“小殿下,你若不願繼續讀這些啟蒙之書,不如尋一些醫書去讀,太醫院署有曆朝曆代的藏書,亦有極多高明的禦醫,和民間的良醫……”
團子的小眼神兒,閃閃的亮了起來。
對呀!!她怎麽把這個給忘了!!
她可以看醫書呀!!皇宮裏,有好多醫書的呀!!
心寶手忙腳亂的往下爬:“謝謝元伯伯,你太聰明啦!”
春華趕緊把她抱了起來,團子道:“走呀走呀!我們去太醫院!!”
春華一個猶豫:“殿下,去太醫院還是壽藥房?”她簡單解釋了兩句。
太醫院署在南三所,與敬事房、四執庫什麽的在一起,但在乾清宮西邊不遠處,就有一個單設的壽藥房,地方不比太醫院署小,是專門侍候君王和後妃們的,每天都會有院使和至少一名院判輪值,以及下頭的一等禦醫不少於十人,和二等禦醫、醫官若幹。
所以漸漸的,壽藥房倒比太醫院署人還多,藥也全。但論起藏書,應該還是太醫院署比較多的。
畢竟,對他來說,訓斥也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
這會兒中間的錦鯉池和小亭子,已經蓋出了雛形,萬大全就帶著兩人出去看了看,然後直接出宮去找了山子張。
於是等心寶醒了之後,就發現老婆不在,她隻能自己去了乾清宮。
來的有點早,早飯還沒消化,點心也沒有地方盛,於是團子就去明霈帝的看。
明霈帝的書架上滿滿當當,但放眼一瞅,全都是四書五經那些、還有《淮南子》、《戰國策》、《孫子兵法》什麽的,心寶看了好半天……才勉為其難的抽了一本史記出來,一臉嚴肅的打開。
豎版、文言文、繁體字什麽的,真是太難為團子了。
於是兩刻鍾之後,候見處的官員,就見西暖閣的門一開,穿著紅鬥篷的糯米團子,噠噠噠的出來,懷裏還抱著一本書。
例行見禮過後,心寶仰臉瞅了瞅,直接過去找李庭芳:“李大人,你忙不忙呀?”
她來了兩迴,這些人精子就已經看出來了,小公主就是看臉挑人的,所以,雖然有人想上前獻殷勤,但是一摸自個兒的臉……還是算了。
李庭芳彎腰笑道:“不忙,小殿下有何吩咐?”
心寶雙手遞上那本書:“那你能不能給心寶講書?”
“可以,”李庭芳道:“殿下請坐。”
心寶迴身一張手,春華就把她抱到了椅子上,心寶轉了個身,把小腿腿從側邊伸了下去,小胖手手托著小肉臉,模樣非常認真。
李庭芳也略略側坐了,儀態十分風雅,微笑道:“小殿下已經開始讀史記了嗎?”
“不是的,”心寶搖了搖小手手:“隻是耶耶的書架上,所有的書心寶都看不大懂,心寶隻找到這一本有意思一點的。”
李庭芳笑著,就跟她道:“小殿下,太史公著此書,為此遍遊天下,采集傳聞,搜求史料,可謂嘔心瀝血,也確為史家絕唱,但太史公自己也曾說,此為‘一家之言’,故,讀的時候,殿下也要細細琢磨才是。”
心寶點了點頭,眼神兒懵懂,“哦。”
她對這方麵並不擅長,沒有聽出他的言外之意。
李庭芳也沒再多說,就開始給她講。
李庭芳是一個美大叔,不是那種型叔,而是那種……譬如說女子,會說秋水為神玉為骨,他給人的感覺,就是詩書為心玉為骨,特別古雅,特別有韻味的美大叔,不像個老狐狸。
心寶聽的津津有味。
結果才剛剛講完黃帝,元相出來了,向團子施了一禮,團子也從凳子上爬下來還禮。
元相向李庭芳道:“李大人、幾位大人請。”
李庭芳向他拱手,又向團子道:“小殿下,待臣下次再給你講。”
心寶小手揮揮:“好的,謝謝你呀。”
元相在他的座位上坐下,拿起書來一看,就道:“你小小孩兒,不可讀史記。”
心寶一呆:“為什麽呀?”
元相道:“史記其書,其實臣是十分喜歡的。但此書文辭精煉優美,卻頗多直抒胸臆之處,又寫的腸迴氣蕩,你年紀太小,讀起來,很容易被帶進去,移了性情。待你長大些再讀不遲。”
他就直接把書遞給了玉如。
這就能看出元相和李庭芳性情的不同了,刨除熟不熟,元相這個人,他是有抱負有熱血的,他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也會傾向於表達出來,而李庭芳,明顯較為中庸,脾氣也恬淡,溫溫和和的感覺。
心寶道:“那伯伯,你給心寶講個別的吧?”
元相道:“你現在讀三百千便好,臣給你講三百千?”
“不,”心寶搖了搖小腦袋:“三百千心寶全都會了。”
“都會了?”元相挑眉:“那伯伯考考你。”
眾官員:“……”
聽說過之前事情的,不由得輕笑出聲,心說元相還真就是這個流派的。
元相也聽說了,但他並不在意,笑了一下才道:“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後頭是什麽?”
這個心寶還真會。
她再不擅長,這種入門級的還是會的。
團子雙手按著桌子,響亮的答道:“化被草木,賴及萬方。蓋此身發,四大五常……”
她還想往下背,元相笑著擺手,又道:“何解?”
“就是,”心寶想了一下,聲音略低,大眼骨碌碌,瞧著他的麵色:“就是……鳳凰在竹林中鳴叫,白馬在草場中覓食,升平盛世,英明君主的德化,惠及了天地間的一草一木,王道的恩澤,遍及了四方的萬民。”
元相道:“四大五常何解?”
心寶的聲音重新響亮起來:“四大是地水風火,五常是仁義禮智信!”
兩人一問一答,其它官員卻漸漸收了笑,訝然的互相交換著視線。
她才四歲啊!
哪怕世家大多三歲開蒙,可是這個年齡,也大多隻是熟背。畢竟大家信奉的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背之後再尋索其義,要講解還真不到時候。
而且聽她的語氣,明顯是已經理解了,而不是把釋義背過了。
這就很厲害了。
“不錯。”元相笑道:“小殿下,你若不願繼續讀這些啟蒙之書,不如尋一些醫書去讀,太醫院署有曆朝曆代的藏書,亦有極多高明的禦醫,和民間的良醫……”
團子的小眼神兒,閃閃的亮了起來。
對呀!!她怎麽把這個給忘了!!
她可以看醫書呀!!皇宮裏,有好多醫書的呀!!
心寶手忙腳亂的往下爬:“謝謝元伯伯,你太聰明啦!”
春華趕緊把她抱了起來,團子道:“走呀走呀!我們去太醫院!!”
春華一個猶豫:“殿下,去太醫院還是壽藥房?”她簡單解釋了兩句。
太醫院署在南三所,與敬事房、四執庫什麽的在一起,但在乾清宮西邊不遠處,就有一個單設的壽藥房,地方不比太醫院署小,是專門侍候君王和後妃們的,每天都會有院使和至少一名院判輪值,以及下頭的一等禦醫不少於十人,和二等禦醫、醫官若幹。
所以漸漸的,壽藥房倒比太醫院署人還多,藥也全。但論起藏書,應該還是太醫院署比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