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江銘離開蒼岩山,一路急行,這一日到了東京,便徑直來到寇府。寇安見是全江銘,自是歡天喜地,來到客廳坐定,說道:“老爺三天前便念叨全少俠,說你一兩日準到,可一等沒影,二等無蹤。這不,昨晚讀書寫字,一夜沒眨眼。天剛亮就上朝去了。”全江銘道:“寇大人憂國憂民,令人肅然起敬。哦,我去瞧瞧他寫的詩文。”
當下踅到書房,隻見幾案上放著一摞書,旁邊有一頁詩箋,上麵是一首踏莎行,詞曰: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餘香嫋。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暗淡連芳草。
全江銘讀罷,隻覺上闕雖是句句寫景,實是借景抒情,有感而發,不過既非滿懷淒愴,也非賞心悅目,平靜中似又糅雜著更多的不平靜。隻是下半闋寫女主人思春,卻令人費解。寇準一生憂國憂民,胸懷大誌,似無緣為思婦抒情。仔細吟味,全江銘恍然大悟,暗道:“這首‘春暮’,不過是寇大人的依托之作。他依托少婦比自己,所望密約者比作羅中道。‘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暗淡連芳草。’思念老友之情,躍然紙上。看來他已知曉羅幫主的噩耗,隻不過身為朝廷大員,不敢公開祭悼江湖幫會的幫主,隻能是‘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
“寇某胡亂塗鴉,寫那少婦思春,實是百無聊賴,讓人見笑了!”全江銘正自感慨,寇準已是推門而進。全江銘道:“寇大人何必相欺?這首春暮,不過是借少婦思春,以抒憑吊老友之情。”寇準長歎一聲道:“中道兄一代豪傑,誰知竟遭賊人毒手。噩耗傳來,我與高瓊徹夜狂飲,傷心之痛,竟不敢設靈祭祀,實是悲哀之極。從此寇某少了一位談古論今共商大事的知音,思前想後,令人痛心疾首!”
全江銘心中痛楚,一時間竟無言以答,過了良久,方才慨然說道:“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我們攜手同心,共禦外寇,便是對羅幫主的最好哀思。”
寇準聞言讚道:“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全少俠這般博大胸懷,倒令寇某相形見絀。”頓了一頓又道:“康村之戰咱們大敗虧輸,王超、桑讚聯袂上書,說是敵眾我寡,他們浴血死戰,終不能敵,王繼忠戰死殉國。郝思武則是進京告禦狀,說是康村之敗,完全是王超、桑讚臨陣脫逃之故。朝廷正自猶豫不決,朝野上下又流言四起,說王繼忠已變節投敵。皇上聞言大怒,竟將郝思武和王繼忠全家扣押在大理寺,明日午時三刻,要開刀問斬。我和高大人等人上本保奏,求皇上刀下留人。可皇上就是不從,並傳下旨來,再要說情者,一同問罪。”
全江銘拍案怒道:“無知的昏君,不問青紅皂白,竟敢如此草菅人命!寇大人,江銘今夜便闖進大理寺,將郝思武將軍等人救出。”
寇準道:“莫急莫急,等高大人來了,咱們再從長計議。”
“再從長計議,郝思武等人的命就沒了!”高瓊怒衝衝闖進來說道:“全少俠,你來得正好,今夜咱們便一起劫獄,我這個鳥官也不當了!”
寇準道:“高大炮,你說話怎地如此欠思量!你不是不知道,那大理寺重兵把守,你二人武功雖高,自保沒有問題,可郝思武等人共計一十九口,你們怎麽帶他們安全脫險?”
高瓊道:“那我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去送死呀!”
寇準道:“事情的真相還沒搞清,怎能魯莽行事!”
高瓊道:“全少俠,你一直在邊關,你說說,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全江銘道:“郝思武將軍所言確是實情,若不是王超、桑讚怯敵脫逃,康村之戰我們絕不會失敗。王繼忠將軍為了掩護大軍突出重圍,和我一起斷後,終因寡不敵眾,被契丹俘虜。後來我夜闖幽州,要救他出來。可惜呀,他求生不能,欲死不得,萬般無奈之下,隻好降順。可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仍然念念不忘大宋。寇大人,他讓我稍話給你,一是他王繼忠生是大宋臣,死是大宋鬼;二是求寇大人向皇上稟報實情,為他伸冤。”
高瓊忿忿說道:“王超、桑讚這倆個直娘賊,著實可恨,害得我王兄弟人不人鬼不鬼,總有一天,我要摘下他倆的項上狗頭,方泄我心頭之恨!”
寇準黯然歎道:“想不到王繼忠果真投敵,這叫我如何稟報皇上?不過郝思武將軍英勇殺敵,立下戰功,決不能受無枉之災,王繼忠的妻兒老小純是無辜,萬萬不可滿門抄斬。當務之急,便是想辦法搭救他們的性命。隻是劫獄也好,劫法場也罷,那都是下下之策,隻能不得已而為之。高大人,咱倆這就去聯絡其他同仁,聯名上書,求皇上網開一麵。隻是這個中實情,卻是不便向皇上稟報。”高瓊怒道:“怕甚麽,咱們就如實稟告,決不能讓王桑這倆個鳥人逍遙法外?”
寇準思索了片刻,說道:“如果皇上問咱們,你們是如何知道這種種詳情,該當如何作答?”高瓊脫口說道:“那就直說,是全……”話說了半句,頓感不妥,心中暗道:“全少俠是朝廷通緝的要犯,他的名字可半點也透露不得。”寇準道:“皇上疑忌甚深,若是知道咱們私下與全少俠交往,非但救不了郝思武他們,咱倆恐怕也難逃其咎。若真的如此,寇某並不怕死,隻是可惜這朝野上下就成了王欽若之輩的天下,還有何人能擔起抵禦契丹的重任!”
全江銘尋思道:“寇大人果然精明強幹,考慮深遠。看來要讓真宗知道詳情,少不得今晚我到皇宮走一遭。”當下說道:“寇大人所慮甚是,先救郝思武等人要緊,懲治王桑二人隻能日後再說。”寇準道:“全少俠,我們這就去聯絡同仁,至遲旰時便迴。”
全江銘這段時間,為了救治孫堅,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現在左右無事,吃過午飯,倒頭便睡。這一覺睡的深沉香甜,醒來之時,天已大黑。全江銘見寇準未能如期而歸,頓感不妙,又等了一會兒,寇準二人方才迴來。高瓊進門便道:“氣死我也!全少俠,你敢不敢與我一同劫獄?”全江銘慨然說道:“皇帝老兒我都敢刺殺,劫獄又算得了甚麽!隻要能把郝思武他們救出來,即使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全江銘在所不惜!”
寇準長歎一聲道:“可惜我們聯絡眾位同仁三十餘人,一直等到天黑,也沒見到皇上的麵。看來皇上是有意避開我們,說不得隻好另想法子了。”說著,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高瓊眉頭緊皺說道:“寇老西,也難怪人們叫你彎彎繞,現下都火燒眉睫了,你還穩坐釣魚台,咱們是劫獄,還是劫法場,你趕快定奪!”寇準不去理他,不經意地看了全江銘一眼,輕啜一口茶說道:“這碧螺春乃是新茶,飲之入口稍澀,細細品味則是餘香綿綿不絕,最是祛火驅暑,高大炮,你也來一杯。”全江銘心中一動,說道:“寇大人,若是劫獄和劫法場都不是萬全之策,江銘想夜入皇宮,去見真宗。”寇準放下茶杯,站起來說道:“主意雖好,隻是太過危險。”全江銘微笑道:“隻要高大人不在皇宮,餘者皆不足慮。”
高瓊道:“全少俠不必自謙,就目前而論,我高瓊恐怕也不是你的對手。不過,我若是在皇宮,你恐怕不會輕易得手,哈哈!今夜是賈擬道當值,我便在寇大人府上等你的佳音。這個時候,皇上還未入睡,應是在文德殿批閱奏章。”全江銘道:“多謝高大人指點,時間緊急,江銘這就去了!”
“且慢!”寇準麵色凝重,沉聲說道:“我與高大人都是朝廷重臣,明知你潛進皇宮,而不加阻攔,已是對皇上的不忠,心中實是愧疚不安。寇某有一個要求,你一定要答應我。”全江銘道:“寇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不傷真宗的性命就是了。”寇準輕舒一口氣道:“那我就放心了!”
全江銘離開寇府,便直奔皇宮而去。此時亥時剛過,大街上熱鬧繁華,乘涼的,溜彎兒的,賣瓜賣棗的小商小販沿街叫賣,端的是車水馬龍,摩肩接踵。全江銘行到樊樓,正欲尋那僻靜處躍進皇宮,便聽身後有人低聲喝道:“你這廝端的膽大,在這裏睃來望去做甚,莫不是要進宮刺殺皇上?”
全江銘一驚,及至踅轉身望去,卻見阮佩兒笑盈盈站在身後,頓時怒火大盛,冷冷說道:“你跟著我做甚!”
阮佩兒哂笑道:“這諾大的東京汴梁,莫非讓你一人占了不成?久聞這‘十裏繁華汴梁城,莫過夜晚最風光。’到此一遊,果然不假。隻可惜呀,這燈火闌珊之中,無端多了幾分煞氣,著實讓人掃興。可惜呀可惜!”
全江銘哼了一聲,冷冷說道:“你既然是遊覽東京夜景,就不要跟著我,你走吧!”
阮佩兒悲聲道:“江銘哥哥,你真的如此不願見我?難道在你的心中,我真的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妖女?全江銘,你是當世大俠,我要你當著我的麵,親口告訴我你的真實想法。要是你真的認為我是十惡不赦,我阮佩兒扭頭便走,咱們再見之時,便是仇人相逢,你死我活!”
全江銘張口說道:“我……”在這一瞬間,他與阮佩兒交往的種種情景,一幕幕從腦海中閃過:雨夜淒婉的簫聲,徐州道情贈玉珮,醉眠沁芳亭,五**吟誦雨霖鈴……念及此,“真的想殺了你”這六個字,便再也說不出口。全江銘思忖良久,長歎一聲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你走吧!”
阮佩兒莞爾笑道:“江銘哥哥,今晚月色又圓又亮,我忽然酒興大發,咱們到樊樓小酌幾杯如何?”
全江銘道:“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飲酒之事還是免了吧!”
阮佩兒道:“隻要我願意,無論何時何地,你都要陪我飲上幾杯。你是大英雄,大豪傑,說過的話可不興不作數!”
全江銘暗道:“搭救郝思武等人迫在眉睫,我可不能與你糾纏。”當下說道:“不錯,我說過的話自然作數。隻不過今夜我確有要事,怒不奉陪。”
阮佩兒抿嘴笑道:“甚麽要事,不就是為了王繼忠一家老小?”
全江銘猛然驚覺,喝道:“王繼忠降了你們,你還放不過他,還要讓高衝在東京散布流言,要讓朝廷抄斬王繼忠一家老小,你真是心如蛇蠍!”
阮佩兒淡淡說道:“不錯,是我讓高衝把王繼忠歸降大契丹的訊息在東京廣為轉播,這是實情,決非流言。兩國交兵,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此乃用兵之道,何談心如蛇蠍?你精通用兵之術,難道不懂這離間計的奧妙!隻可惜呀,真宗狗皇帝心胸狹窄,識不破其中計策,竟把怨氣撒在郝思武和王繼忠一家的身上。江銘哥哥,此事由我而起,我便有把握救他們的性命。”
全江銘疑道:“此事玩笑不得,你真有把握救他們的性命?”
阮佩兒仰麵說道:“天下雖大,卻都在我的算計之中,隻是有一件事,我卻無能……誒,江銘哥哥,你寅夜至此,不就是要進宮去見真宗嗎?嗯……現在時辰尚早,守衛森嚴,此時進去,怕是難以得手。待到子時,宮裏安靜下來,我與你一起進去,保你大事成矣!”
全江銘尋思道:“佩兒武功輕功俱佳,我二人聯手,天下無與匹敵!”便點頭道:“你說得有理。”
阮佩兒喜道:“還有大半個時辰,咱倆去樊樓喝上一杯。江銘哥哥,有些事情喲……”
全江銘心中一動,暗道:“莫非她有甚麽話要與我說?”便點頭道:“也好!”
二人上得樊樓,尋了個安靜座頭,要了一壺花雕,四個精致小菜。三杯酒喝罷,阮佩兒粉臉嬌紅,流眸顧盼,輕聲說道:“江銘哥哥,這時光要是能停滯該有多好呀!”
全江銘心中歎道:“佩兒呀佩兒,你若不是殺了那麽多無辜之人,我自是把你當作好妹子。隻是覆水難收,你我形同水火,決不能相容。陪你喝罷這頓酒,我欠你的便一筆勾銷,再要想見,隻能刀劍說話!”
阮佩兒見全江銘默默無語,隻是悶頭飲酒,知他對自己疑忌深重,便道:“江銘哥哥,你表麵上對我象兇神惡煞一般,實際上你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在你的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對我的情感,想抹也抹不去。若不然,你也不會對我一再手下留情,你說是也不是?”
全江銘低聲說道:“是又怎麽樣,不是又怎麽樣,現在說這些還有甚麽意思!”
阮佩兒道:“你一向敢作敢為,為甚今日說話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我隻要你迴答是也不是!”
全江銘將杯中酒喝幹,睜目說道:“你說的不錯,隻不過我心中念想的是那個聰明善良的阮佩兒,不是那個殺人如麻的契丹成碩公主耶律婉佩。”
阮佩兒歎息一聲說道:“有些事我是身不由己,可有些事呀……唉,……”過了一會兒,她輕聲吟道:
莫道青山依舊在,細雨霏霏,遮住半屏關山。極目尋幽盤桓去,但隻見,秀木翠泉遮山路,峰巒疊嶂無盡頭。樵夫道:那人隻在雲深不知處。
全江銘心中一動,尋思:“佩兒話中有話,詞中寓意更深,她往日的種種行徑,莫非有甚麽難言之隱?”當下說道:“你說話也不要吞吞吐吐,有甚麽隱情就直說罷!”
阮佩兒黯然說道:“江銘哥哥,你對我從來就沒有相信過,我便說甚麽你也不會相信。唉,多說無益,咱們還是多喝幾杯酒,不要辜負這良辰美景。”說著竟是淚水盈盈。
全江銘道:“你不說也好,今晚事情一了,咱們再要相見,恐怕隻能是在戰場上了!”
阮佩兒冷笑道:“在你們心中,無論我做甚麽,你們都是心存戒備,把我當作十惡不赦的妖女。不過世事難料,總有一天,……嗐,說這些做甚。哦,三更天了,咱們走吧!”
二人出得樊樓,飛身躍過宮牆,便如兩片落葉一般,了無聲息。待那巡夜的侍衛掠過,阮佩兒引著全江銘,繞過樓台亭榭,徑自向北行去。全江銘見阮佩兒路徑極熟,低聲道:“你來過這皇宮內院?”阮佩兒頭也不迴,冷笑道:“來過豈止一迴,衛士雖多,不過是酒囊飯袋之輩。你跟我來就是了,保你見到真宗狗皇帝。”二人行了一會兒,阮佩兒道:“前麵就是文德殿,看這光景,真宗狗賊似是還未入睡。”全江銘伏在假山後向外張望,隻見文德殿燈火輝煌,門前侍衛林立。
阮佩兒道:“我去把侍衛引開,你乘亂去尋狗皇帝。”說罷飛身躍出,玉簫揮出,頓時點翻了七八個侍衛,轉身向外躍去。侍衛一片嘩然,亂叫道:“有刺客,賈大人快來呀!”“刺客向東跑了,快追呀!”文德殿外瞬間亂成一團。全江銘乘機箭一般向殿內撲去,就在入門的一刹那間,便聽裏麵有人喝道:“何方毛賊,敢要刺殺皇上,給我滾出去吧!”聲到掌到,一股勁力挾著風聲向全江銘迎麵擊來。全江銘聽聲音知是殿前副都指揮使賈擬道,當下長嘯一聲,雙掌一翻,借著對方的力道,一個筋鬥便從賈擬道頭頂飛過,便往樓上奔去。二樓拐彎處埋伏著四個侍衛,各執兵器向全江銘身上斫來。全江銘知道,時機稍縱即逝,在這裏略一耽擱,那真宗便會躲了起來,再要尋他可就萬難。寶劍出鞘,登時削斷了對方的兵器,左掌探出,便將那四個侍衛點翻在地。隻見迎麵一幅雕花門扇,四個侍衛守在門口,其中兩個便是江義德和古端方。全江銘暗道:“真宗定然在此屋內。”當下來不及細想,寶劍虛晃,左掌一翻一探,已將對方的兵器盡數抓在手裏,乘勢橫肱一撞,便破門而入。
書案後坐著一人,黃袍莽帶,留著三縷黑須,見全江銘破門而入,竟是不慌不忙,喝道:“你是何人,見了朕為何不跪!”全江銘寶劍一揮,頓時指到了對方胸口,那人見寶劍閃亮,這才慌亂起來,顫聲道:“你、你想做甚!”站在旁邊侍候的小太監,正是全江銘初入皇宮那次擒住的小成子,見到全江銘殺氣騰騰的樣子,早已嚇得魂不附體。
說話間,賈擬道帶領眾衛士已然趕到。賈擬道見狀慌道:“全江銘,要是傷了皇上,你休想生出皇宮!”真宗驚道:“你、你便是……”全江銘厲聲道:“不錯,我便是益州兵變的首領全江銘!”真宗顫聲道:“你、你想幹甚麽?”全江銘冷笑道:“我與你三代世仇,就是殺了你也難解我心頭之恨!不過,你不用擔心,今夜我到此,並不是要你的狗命。”
真宗鬆了一口氣,忙不迭說道:“那就好,你放下劍,坐下來好好說。”全江銘道:“你讓他們都出去,我隻想和你一人談。”真宗看看賈擬道,囁嚅無語。全江銘道:“我全江銘是頂天立地的漢子,一言九鼎,決不反悔。再者說,我要想殺你,就憑賈擬道的武功,他也擋不住我!”真宗想了想說道:“全壯士,朕信得過你。賈擬道,你們出去吧!”此時,賈擬道投鼠忌器,隻好帶著衛士退到屋外。
真宗強作鎮定,緩緩說道:“全壯士,你有甚麽事求朕,朕答應你就是了,你說吧!小成子,看茶。”真宗看全江銘確無加害之意,又逐漸恢複了常態。
全江銘呷了口茶說道:“小成子,你也出去。”小成子睃了真宗一眼,恭身退了出去。全江銘道:“趙恆你聽著,我今天來,不是為了報一己之仇,而是為了天下蒼生而來。”
真宗怒道:“你、你竟敢直唿朕的名字,好大的膽子!”
全江銘冷笑一聲道:“我全江銘不為名不為利,乃是天涯一客,怕你做甚!在我的眼中,你就是趙恆。若是生在尋常百姓家裏,你也不過是一個平常人,誰還對你三叩九拜,把你當作皇上?”
真宗默然無語,過了一會兒,歎了口氣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朕不怪你。你說為了天下蒼生而來,究竟意欲何為?”
全江銘坐在旁邊的凳子上,說道:“我今天來,就是要你放了郝思武和王繼忠一家。”
真宗惱道:“要是別的事,朕可以答應你,這件事萬萬不行。那郝思武和王繼忠串通一氣,投降契丹,罪不可赦!”
全江銘冷笑道:“可惜你身為一國之君,卻是忠奸不分,如此昏庸。那王繼忠和郝思武在邊關浴血奮戰,險些送了性命。康村之戰,隻因為王超、桑讚臨陣脫逃,才使王繼忠一支人馬陷於重圍。在危急關頭,王繼忠帶著五百衛隊衝向敵陣,大隊人馬才得以突出重圍。戰至最後關頭,王繼忠要與敵人同歸於盡,以身殉國,可惜馬中流矢,被契丹人活捉過去。雖說王繼忠降順了敵人,可他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心裏想的還是朝廷。他幾次想要自盡殉國,可武功盡失,便要自殺也是不能。更可恨的是,契丹人還派東京商行行老高衝四下散布流言,說王繼忠已經降敵。到了此時,王繼忠可謂是求生不得,欲死不能,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和契丹人約法三章,一是不為南侵獻一計一策;二是不帶兵與大宋交戰;三是不出使大宋。這約法三章,擺明了不是真心降敵,可遼主隆緒竟滿口應允,就這份氣度而言,趙恆你呀,就和人家有天壤之別。當年潘美、王侁見死不救,陷楊業撞死李陵碑,這慘壯的一幕,你還要讓他重演麽?”
真宗沉思良久,仍是疑惑不定,說道:“你說得可真?”
全江銘道:“我冒死來見,焉能兒戲!”
真宗道:“這邊關之事,你是如何知曉?”
全江銘哈哈笑道:“康村之戰,我殺敵五百餘人,我不知曉,還有何人清楚!”
真宗一拍龍案,說道:“可恨王超、桑讚,身為邊關大將,竟敢臨陣脫逃,還險些讓朕誤殺忠臣。全壯士,多虧你冒死來諫,朕心中好生感謝!”這個“謝”字,自從他登基以來,便已忘了,今日說出感謝二字,實是破天荒了。
全江銘看他態度真誠,便道:“你能知錯就改,整頓朝綱,朝廷上下必然歡唿雀躍,萬眾一心,契丹狗賊便不敢小覷於我大宋,這實乃天下百姓之福。至於感謝二字,也真難為你了,不必再說!”
真宗讚道:“壯哉!”高聲喝道:“賈擬道聽命!”
賈擬道守在外邊,不知裏麵情景,心中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二十五個小老鼠揣在懷裏――百爪撓心,急的是坐立不安,聽到皇上傳喚,急忙進來拜道:“臣,賈擬道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真宗正襟危坐,說道:“傳朕的旨意,即可釋放郝思武和王繼忠全家。京城商行行老高衝,勾結外邦,罪不可赦,你親自帶人將他抓捕歸案,打入死牢。”賈擬道暗道:“這全江銘不知說了甚麽,皇上竟言聽計從。王繼忠一向與我不和,殺了他的全家也難泄我心頭之恨,可皇上竟要放了他們,怪哉,怪哉!”心中雖是老大的不痛快,可聖意難違,當下應了聲“遵旨”,便退了出去。
全江銘見事已辦妥,便道:“但望你言行一致,不要出爾反爾。皇宮雖大,戒備雖嚴,可我要來則來,要走則走,取你首級,如探囊取物,你好自為之,告辭了!”
真宗站起身說道:“壯士且慢,朕還有話要說。”
全江銘道:“有話請講。”
真宗道:“你擅闖皇宮,脅迫於朕,實是大逆不道。可你這股英雄氣概,著實讓朕欣賞,一時間,朕實在不忍讓你離去。這夤夜之中,左右無事,陪朕小酌三杯如何?”也不等全江銘迴答,便叫道:“小成子,準備酒菜。”小成子應了一聲,便傳旨下去。不大工夫,酒菜便已齊備。
全江銘暗道:“趙恆如此殷勤,不知要玩甚麽花樣,且由他去,我見機行事便了。”當下也不客氣,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真宗笑道:“全壯士果然英雄,你不怕朕在酒中下毒麽?”
全江銘哈哈笑道:“大丈夫生而何歡,死而何懼,行事須當光明磊落,豈能左顧右盼,畏畏縮縮。你雖然疑忌甚深,但身為一國之君,想必不會用那下三濫的手段來對付小可。縱使死於你手,百年之後,後人也會把我比作荊軻,而你則成了暴秦瀛政第二。孰輕孰重,我諒你也不敢以身施暴,留下千古罵名!”
真宗一飲而盡,讚道:“全壯士膽識過人,朝中文武百官無人可及。隻可惜你滿腹經綸,一身武藝,在這江湖之中,卻無用武之地。你要是願意,朕便封你個二品大員,你意下如何?”
全江銘淡淡說道:“小可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仗劍行走江湖,懲惡揚善,一樣可以為國為民,也不必進朝做官。隻要你想著天下百姓,重用賢臣,整軍備武,積極抵禦契丹,江銘願為朝廷效犬馬之勞,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真宗又道:“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再勉強。以你看來,如何才能強國富民”
全江銘道:“朝廷若是修賢明,開言路,去奸佞,除積弊,輕稅賦,薄徭役,國則日益強盛,民則安居樂業,令契丹、西夏番邦外國不敢小覷矣!”
真宗道:“全壯士所言極是,那你說朝中誰是賢明之臣?”
全江銘道:“寇準寇大人忠心耿耿,乃當朝第一諍臣,有治國濟世之才。李沆、高瓊、畢士安、石普、高繼勳、楊延昭、李延渥等皆是朝廷柱石。唯獨王欽若、陳堯叟屬奸佞之徒,皇上須要遠之。”
真宗聽了默然無語,暗道:“王欽若、陳堯叟說話做事甚得朕意,怎麽會是奸佞之徒?寇準侍才傲物,令朕頗為討厭。若不是他當年立儲有功,現在又是用人
當下踅到書房,隻見幾案上放著一摞書,旁邊有一頁詩箋,上麵是一首踏莎行,詞曰: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餘香嫋。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暗淡連芳草。
全江銘讀罷,隻覺上闕雖是句句寫景,實是借景抒情,有感而發,不過既非滿懷淒愴,也非賞心悅目,平靜中似又糅雜著更多的不平靜。隻是下半闋寫女主人思春,卻令人費解。寇準一生憂國憂民,胸懷大誌,似無緣為思婦抒情。仔細吟味,全江銘恍然大悟,暗道:“這首‘春暮’,不過是寇大人的依托之作。他依托少婦比自己,所望密約者比作羅中道。‘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暗淡連芳草。’思念老友之情,躍然紙上。看來他已知曉羅幫主的噩耗,隻不過身為朝廷大員,不敢公開祭悼江湖幫會的幫主,隻能是‘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
“寇某胡亂塗鴉,寫那少婦思春,實是百無聊賴,讓人見笑了!”全江銘正自感慨,寇準已是推門而進。全江銘道:“寇大人何必相欺?這首春暮,不過是借少婦思春,以抒憑吊老友之情。”寇準長歎一聲道:“中道兄一代豪傑,誰知竟遭賊人毒手。噩耗傳來,我與高瓊徹夜狂飲,傷心之痛,竟不敢設靈祭祀,實是悲哀之極。從此寇某少了一位談古論今共商大事的知音,思前想後,令人痛心疾首!”
全江銘心中痛楚,一時間竟無言以答,過了良久,方才慨然說道:“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我們攜手同心,共禦外寇,便是對羅幫主的最好哀思。”
寇準聞言讚道:“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全少俠這般博大胸懷,倒令寇某相形見絀。”頓了一頓又道:“康村之戰咱們大敗虧輸,王超、桑讚聯袂上書,說是敵眾我寡,他們浴血死戰,終不能敵,王繼忠戰死殉國。郝思武則是進京告禦狀,說是康村之敗,完全是王超、桑讚臨陣脫逃之故。朝廷正自猶豫不決,朝野上下又流言四起,說王繼忠已變節投敵。皇上聞言大怒,竟將郝思武和王繼忠全家扣押在大理寺,明日午時三刻,要開刀問斬。我和高大人等人上本保奏,求皇上刀下留人。可皇上就是不從,並傳下旨來,再要說情者,一同問罪。”
全江銘拍案怒道:“無知的昏君,不問青紅皂白,竟敢如此草菅人命!寇大人,江銘今夜便闖進大理寺,將郝思武將軍等人救出。”
寇準道:“莫急莫急,等高大人來了,咱們再從長計議。”
“再從長計議,郝思武等人的命就沒了!”高瓊怒衝衝闖進來說道:“全少俠,你來得正好,今夜咱們便一起劫獄,我這個鳥官也不當了!”
寇準道:“高大炮,你說話怎地如此欠思量!你不是不知道,那大理寺重兵把守,你二人武功雖高,自保沒有問題,可郝思武等人共計一十九口,你們怎麽帶他們安全脫險?”
高瓊道:“那我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去送死呀!”
寇準道:“事情的真相還沒搞清,怎能魯莽行事!”
高瓊道:“全少俠,你一直在邊關,你說說,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全江銘道:“郝思武將軍所言確是實情,若不是王超、桑讚怯敵脫逃,康村之戰我們絕不會失敗。王繼忠將軍為了掩護大軍突出重圍,和我一起斷後,終因寡不敵眾,被契丹俘虜。後來我夜闖幽州,要救他出來。可惜呀,他求生不能,欲死不得,萬般無奈之下,隻好降順。可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仍然念念不忘大宋。寇大人,他讓我稍話給你,一是他王繼忠生是大宋臣,死是大宋鬼;二是求寇大人向皇上稟報實情,為他伸冤。”
高瓊忿忿說道:“王超、桑讚這倆個直娘賊,著實可恨,害得我王兄弟人不人鬼不鬼,總有一天,我要摘下他倆的項上狗頭,方泄我心頭之恨!”
寇準黯然歎道:“想不到王繼忠果真投敵,這叫我如何稟報皇上?不過郝思武將軍英勇殺敵,立下戰功,決不能受無枉之災,王繼忠的妻兒老小純是無辜,萬萬不可滿門抄斬。當務之急,便是想辦法搭救他們的性命。隻是劫獄也好,劫法場也罷,那都是下下之策,隻能不得已而為之。高大人,咱倆這就去聯絡其他同仁,聯名上書,求皇上網開一麵。隻是這個中實情,卻是不便向皇上稟報。”高瓊怒道:“怕甚麽,咱們就如實稟告,決不能讓王桑這倆個鳥人逍遙法外?”
寇準思索了片刻,說道:“如果皇上問咱們,你們是如何知道這種種詳情,該當如何作答?”高瓊脫口說道:“那就直說,是全……”話說了半句,頓感不妥,心中暗道:“全少俠是朝廷通緝的要犯,他的名字可半點也透露不得。”寇準道:“皇上疑忌甚深,若是知道咱們私下與全少俠交往,非但救不了郝思武他們,咱倆恐怕也難逃其咎。若真的如此,寇某並不怕死,隻是可惜這朝野上下就成了王欽若之輩的天下,還有何人能擔起抵禦契丹的重任!”
全江銘尋思道:“寇大人果然精明強幹,考慮深遠。看來要讓真宗知道詳情,少不得今晚我到皇宮走一遭。”當下說道:“寇大人所慮甚是,先救郝思武等人要緊,懲治王桑二人隻能日後再說。”寇準道:“全少俠,我們這就去聯絡同仁,至遲旰時便迴。”
全江銘這段時間,為了救治孫堅,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現在左右無事,吃過午飯,倒頭便睡。這一覺睡的深沉香甜,醒來之時,天已大黑。全江銘見寇準未能如期而歸,頓感不妙,又等了一會兒,寇準二人方才迴來。高瓊進門便道:“氣死我也!全少俠,你敢不敢與我一同劫獄?”全江銘慨然說道:“皇帝老兒我都敢刺殺,劫獄又算得了甚麽!隻要能把郝思武他們救出來,即使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全江銘在所不惜!”
寇準長歎一聲道:“可惜我們聯絡眾位同仁三十餘人,一直等到天黑,也沒見到皇上的麵。看來皇上是有意避開我們,說不得隻好另想法子了。”說著,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高瓊眉頭緊皺說道:“寇老西,也難怪人們叫你彎彎繞,現下都火燒眉睫了,你還穩坐釣魚台,咱們是劫獄,還是劫法場,你趕快定奪!”寇準不去理他,不經意地看了全江銘一眼,輕啜一口茶說道:“這碧螺春乃是新茶,飲之入口稍澀,細細品味則是餘香綿綿不絕,最是祛火驅暑,高大炮,你也來一杯。”全江銘心中一動,說道:“寇大人,若是劫獄和劫法場都不是萬全之策,江銘想夜入皇宮,去見真宗。”寇準放下茶杯,站起來說道:“主意雖好,隻是太過危險。”全江銘微笑道:“隻要高大人不在皇宮,餘者皆不足慮。”
高瓊道:“全少俠不必自謙,就目前而論,我高瓊恐怕也不是你的對手。不過,我若是在皇宮,你恐怕不會輕易得手,哈哈!今夜是賈擬道當值,我便在寇大人府上等你的佳音。這個時候,皇上還未入睡,應是在文德殿批閱奏章。”全江銘道:“多謝高大人指點,時間緊急,江銘這就去了!”
“且慢!”寇準麵色凝重,沉聲說道:“我與高大人都是朝廷重臣,明知你潛進皇宮,而不加阻攔,已是對皇上的不忠,心中實是愧疚不安。寇某有一個要求,你一定要答應我。”全江銘道:“寇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不傷真宗的性命就是了。”寇準輕舒一口氣道:“那我就放心了!”
全江銘離開寇府,便直奔皇宮而去。此時亥時剛過,大街上熱鬧繁華,乘涼的,溜彎兒的,賣瓜賣棗的小商小販沿街叫賣,端的是車水馬龍,摩肩接踵。全江銘行到樊樓,正欲尋那僻靜處躍進皇宮,便聽身後有人低聲喝道:“你這廝端的膽大,在這裏睃來望去做甚,莫不是要進宮刺殺皇上?”
全江銘一驚,及至踅轉身望去,卻見阮佩兒笑盈盈站在身後,頓時怒火大盛,冷冷說道:“你跟著我做甚!”
阮佩兒哂笑道:“這諾大的東京汴梁,莫非讓你一人占了不成?久聞這‘十裏繁華汴梁城,莫過夜晚最風光。’到此一遊,果然不假。隻可惜呀,這燈火闌珊之中,無端多了幾分煞氣,著實讓人掃興。可惜呀可惜!”
全江銘哼了一聲,冷冷說道:“你既然是遊覽東京夜景,就不要跟著我,你走吧!”
阮佩兒悲聲道:“江銘哥哥,你真的如此不願見我?難道在你的心中,我真的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妖女?全江銘,你是當世大俠,我要你當著我的麵,親口告訴我你的真實想法。要是你真的認為我是十惡不赦,我阮佩兒扭頭便走,咱們再見之時,便是仇人相逢,你死我活!”
全江銘張口說道:“我……”在這一瞬間,他與阮佩兒交往的種種情景,一幕幕從腦海中閃過:雨夜淒婉的簫聲,徐州道情贈玉珮,醉眠沁芳亭,五**吟誦雨霖鈴……念及此,“真的想殺了你”這六個字,便再也說不出口。全江銘思忖良久,長歎一聲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你走吧!”
阮佩兒莞爾笑道:“江銘哥哥,今晚月色又圓又亮,我忽然酒興大發,咱們到樊樓小酌幾杯如何?”
全江銘道:“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飲酒之事還是免了吧!”
阮佩兒道:“隻要我願意,無論何時何地,你都要陪我飲上幾杯。你是大英雄,大豪傑,說過的話可不興不作數!”
全江銘暗道:“搭救郝思武等人迫在眉睫,我可不能與你糾纏。”當下說道:“不錯,我說過的話自然作數。隻不過今夜我確有要事,怒不奉陪。”
阮佩兒抿嘴笑道:“甚麽要事,不就是為了王繼忠一家老小?”
全江銘猛然驚覺,喝道:“王繼忠降了你們,你還放不過他,還要讓高衝在東京散布流言,要讓朝廷抄斬王繼忠一家老小,你真是心如蛇蠍!”
阮佩兒淡淡說道:“不錯,是我讓高衝把王繼忠歸降大契丹的訊息在東京廣為轉播,這是實情,決非流言。兩國交兵,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此乃用兵之道,何談心如蛇蠍?你精通用兵之術,難道不懂這離間計的奧妙!隻可惜呀,真宗狗皇帝心胸狹窄,識不破其中計策,竟把怨氣撒在郝思武和王繼忠一家的身上。江銘哥哥,此事由我而起,我便有把握救他們的性命。”
全江銘疑道:“此事玩笑不得,你真有把握救他們的性命?”
阮佩兒仰麵說道:“天下雖大,卻都在我的算計之中,隻是有一件事,我卻無能……誒,江銘哥哥,你寅夜至此,不就是要進宮去見真宗嗎?嗯……現在時辰尚早,守衛森嚴,此時進去,怕是難以得手。待到子時,宮裏安靜下來,我與你一起進去,保你大事成矣!”
全江銘尋思道:“佩兒武功輕功俱佳,我二人聯手,天下無與匹敵!”便點頭道:“你說得有理。”
阮佩兒喜道:“還有大半個時辰,咱倆去樊樓喝上一杯。江銘哥哥,有些事情喲……”
全江銘心中一動,暗道:“莫非她有甚麽話要與我說?”便點頭道:“也好!”
二人上得樊樓,尋了個安靜座頭,要了一壺花雕,四個精致小菜。三杯酒喝罷,阮佩兒粉臉嬌紅,流眸顧盼,輕聲說道:“江銘哥哥,這時光要是能停滯該有多好呀!”
全江銘心中歎道:“佩兒呀佩兒,你若不是殺了那麽多無辜之人,我自是把你當作好妹子。隻是覆水難收,你我形同水火,決不能相容。陪你喝罷這頓酒,我欠你的便一筆勾銷,再要想見,隻能刀劍說話!”
阮佩兒見全江銘默默無語,隻是悶頭飲酒,知他對自己疑忌深重,便道:“江銘哥哥,你表麵上對我象兇神惡煞一般,實際上你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在你的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對我的情感,想抹也抹不去。若不然,你也不會對我一再手下留情,你說是也不是?”
全江銘低聲說道:“是又怎麽樣,不是又怎麽樣,現在說這些還有甚麽意思!”
阮佩兒道:“你一向敢作敢為,為甚今日說話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我隻要你迴答是也不是!”
全江銘將杯中酒喝幹,睜目說道:“你說的不錯,隻不過我心中念想的是那個聰明善良的阮佩兒,不是那個殺人如麻的契丹成碩公主耶律婉佩。”
阮佩兒歎息一聲說道:“有些事我是身不由己,可有些事呀……唉,……”過了一會兒,她輕聲吟道:
莫道青山依舊在,細雨霏霏,遮住半屏關山。極目尋幽盤桓去,但隻見,秀木翠泉遮山路,峰巒疊嶂無盡頭。樵夫道:那人隻在雲深不知處。
全江銘心中一動,尋思:“佩兒話中有話,詞中寓意更深,她往日的種種行徑,莫非有甚麽難言之隱?”當下說道:“你說話也不要吞吞吐吐,有甚麽隱情就直說罷!”
阮佩兒黯然說道:“江銘哥哥,你對我從來就沒有相信過,我便說甚麽你也不會相信。唉,多說無益,咱們還是多喝幾杯酒,不要辜負這良辰美景。”說著竟是淚水盈盈。
全江銘道:“你不說也好,今晚事情一了,咱們再要相見,恐怕隻能是在戰場上了!”
阮佩兒冷笑道:“在你們心中,無論我做甚麽,你們都是心存戒備,把我當作十惡不赦的妖女。不過世事難料,總有一天,……嗐,說這些做甚。哦,三更天了,咱們走吧!”
二人出得樊樓,飛身躍過宮牆,便如兩片落葉一般,了無聲息。待那巡夜的侍衛掠過,阮佩兒引著全江銘,繞過樓台亭榭,徑自向北行去。全江銘見阮佩兒路徑極熟,低聲道:“你來過這皇宮內院?”阮佩兒頭也不迴,冷笑道:“來過豈止一迴,衛士雖多,不過是酒囊飯袋之輩。你跟我來就是了,保你見到真宗狗皇帝。”二人行了一會兒,阮佩兒道:“前麵就是文德殿,看這光景,真宗狗賊似是還未入睡。”全江銘伏在假山後向外張望,隻見文德殿燈火輝煌,門前侍衛林立。
阮佩兒道:“我去把侍衛引開,你乘亂去尋狗皇帝。”說罷飛身躍出,玉簫揮出,頓時點翻了七八個侍衛,轉身向外躍去。侍衛一片嘩然,亂叫道:“有刺客,賈大人快來呀!”“刺客向東跑了,快追呀!”文德殿外瞬間亂成一團。全江銘乘機箭一般向殿內撲去,就在入門的一刹那間,便聽裏麵有人喝道:“何方毛賊,敢要刺殺皇上,給我滾出去吧!”聲到掌到,一股勁力挾著風聲向全江銘迎麵擊來。全江銘聽聲音知是殿前副都指揮使賈擬道,當下長嘯一聲,雙掌一翻,借著對方的力道,一個筋鬥便從賈擬道頭頂飛過,便往樓上奔去。二樓拐彎處埋伏著四個侍衛,各執兵器向全江銘身上斫來。全江銘知道,時機稍縱即逝,在這裏略一耽擱,那真宗便會躲了起來,再要尋他可就萬難。寶劍出鞘,登時削斷了對方的兵器,左掌探出,便將那四個侍衛點翻在地。隻見迎麵一幅雕花門扇,四個侍衛守在門口,其中兩個便是江義德和古端方。全江銘暗道:“真宗定然在此屋內。”當下來不及細想,寶劍虛晃,左掌一翻一探,已將對方的兵器盡數抓在手裏,乘勢橫肱一撞,便破門而入。
書案後坐著一人,黃袍莽帶,留著三縷黑須,見全江銘破門而入,竟是不慌不忙,喝道:“你是何人,見了朕為何不跪!”全江銘寶劍一揮,頓時指到了對方胸口,那人見寶劍閃亮,這才慌亂起來,顫聲道:“你、你想做甚!”站在旁邊侍候的小太監,正是全江銘初入皇宮那次擒住的小成子,見到全江銘殺氣騰騰的樣子,早已嚇得魂不附體。
說話間,賈擬道帶領眾衛士已然趕到。賈擬道見狀慌道:“全江銘,要是傷了皇上,你休想生出皇宮!”真宗驚道:“你、你便是……”全江銘厲聲道:“不錯,我便是益州兵變的首領全江銘!”真宗顫聲道:“你、你想幹甚麽?”全江銘冷笑道:“我與你三代世仇,就是殺了你也難解我心頭之恨!不過,你不用擔心,今夜我到此,並不是要你的狗命。”
真宗鬆了一口氣,忙不迭說道:“那就好,你放下劍,坐下來好好說。”全江銘道:“你讓他們都出去,我隻想和你一人談。”真宗看看賈擬道,囁嚅無語。全江銘道:“我全江銘是頂天立地的漢子,一言九鼎,決不反悔。再者說,我要想殺你,就憑賈擬道的武功,他也擋不住我!”真宗想了想說道:“全壯士,朕信得過你。賈擬道,你們出去吧!”此時,賈擬道投鼠忌器,隻好帶著衛士退到屋外。
真宗強作鎮定,緩緩說道:“全壯士,你有甚麽事求朕,朕答應你就是了,你說吧!小成子,看茶。”真宗看全江銘確無加害之意,又逐漸恢複了常態。
全江銘呷了口茶說道:“小成子,你也出去。”小成子睃了真宗一眼,恭身退了出去。全江銘道:“趙恆你聽著,我今天來,不是為了報一己之仇,而是為了天下蒼生而來。”
真宗怒道:“你、你竟敢直唿朕的名字,好大的膽子!”
全江銘冷笑一聲道:“我全江銘不為名不為利,乃是天涯一客,怕你做甚!在我的眼中,你就是趙恆。若是生在尋常百姓家裏,你也不過是一個平常人,誰還對你三叩九拜,把你當作皇上?”
真宗默然無語,過了一會兒,歎了口氣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朕不怪你。你說為了天下蒼生而來,究竟意欲何為?”
全江銘坐在旁邊的凳子上,說道:“我今天來,就是要你放了郝思武和王繼忠一家。”
真宗惱道:“要是別的事,朕可以答應你,這件事萬萬不行。那郝思武和王繼忠串通一氣,投降契丹,罪不可赦!”
全江銘冷笑道:“可惜你身為一國之君,卻是忠奸不分,如此昏庸。那王繼忠和郝思武在邊關浴血奮戰,險些送了性命。康村之戰,隻因為王超、桑讚臨陣脫逃,才使王繼忠一支人馬陷於重圍。在危急關頭,王繼忠帶著五百衛隊衝向敵陣,大隊人馬才得以突出重圍。戰至最後關頭,王繼忠要與敵人同歸於盡,以身殉國,可惜馬中流矢,被契丹人活捉過去。雖說王繼忠降順了敵人,可他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心裏想的還是朝廷。他幾次想要自盡殉國,可武功盡失,便要自殺也是不能。更可恨的是,契丹人還派東京商行行老高衝四下散布流言,說王繼忠已經降敵。到了此時,王繼忠可謂是求生不得,欲死不能,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和契丹人約法三章,一是不為南侵獻一計一策;二是不帶兵與大宋交戰;三是不出使大宋。這約法三章,擺明了不是真心降敵,可遼主隆緒竟滿口應允,就這份氣度而言,趙恆你呀,就和人家有天壤之別。當年潘美、王侁見死不救,陷楊業撞死李陵碑,這慘壯的一幕,你還要讓他重演麽?”
真宗沉思良久,仍是疑惑不定,說道:“你說得可真?”
全江銘道:“我冒死來見,焉能兒戲!”
真宗道:“這邊關之事,你是如何知曉?”
全江銘哈哈笑道:“康村之戰,我殺敵五百餘人,我不知曉,還有何人清楚!”
真宗一拍龍案,說道:“可恨王超、桑讚,身為邊關大將,竟敢臨陣脫逃,還險些讓朕誤殺忠臣。全壯士,多虧你冒死來諫,朕心中好生感謝!”這個“謝”字,自從他登基以來,便已忘了,今日說出感謝二字,實是破天荒了。
全江銘看他態度真誠,便道:“你能知錯就改,整頓朝綱,朝廷上下必然歡唿雀躍,萬眾一心,契丹狗賊便不敢小覷於我大宋,這實乃天下百姓之福。至於感謝二字,也真難為你了,不必再說!”
真宗讚道:“壯哉!”高聲喝道:“賈擬道聽命!”
賈擬道守在外邊,不知裏麵情景,心中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二十五個小老鼠揣在懷裏――百爪撓心,急的是坐立不安,聽到皇上傳喚,急忙進來拜道:“臣,賈擬道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真宗正襟危坐,說道:“傳朕的旨意,即可釋放郝思武和王繼忠全家。京城商行行老高衝,勾結外邦,罪不可赦,你親自帶人將他抓捕歸案,打入死牢。”賈擬道暗道:“這全江銘不知說了甚麽,皇上竟言聽計從。王繼忠一向與我不和,殺了他的全家也難泄我心頭之恨,可皇上竟要放了他們,怪哉,怪哉!”心中雖是老大的不痛快,可聖意難違,當下應了聲“遵旨”,便退了出去。
全江銘見事已辦妥,便道:“但望你言行一致,不要出爾反爾。皇宮雖大,戒備雖嚴,可我要來則來,要走則走,取你首級,如探囊取物,你好自為之,告辭了!”
真宗站起身說道:“壯士且慢,朕還有話要說。”
全江銘道:“有話請講。”
真宗道:“你擅闖皇宮,脅迫於朕,實是大逆不道。可你這股英雄氣概,著實讓朕欣賞,一時間,朕實在不忍讓你離去。這夤夜之中,左右無事,陪朕小酌三杯如何?”也不等全江銘迴答,便叫道:“小成子,準備酒菜。”小成子應了一聲,便傳旨下去。不大工夫,酒菜便已齊備。
全江銘暗道:“趙恆如此殷勤,不知要玩甚麽花樣,且由他去,我見機行事便了。”當下也不客氣,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真宗笑道:“全壯士果然英雄,你不怕朕在酒中下毒麽?”
全江銘哈哈笑道:“大丈夫生而何歡,死而何懼,行事須當光明磊落,豈能左顧右盼,畏畏縮縮。你雖然疑忌甚深,但身為一國之君,想必不會用那下三濫的手段來對付小可。縱使死於你手,百年之後,後人也會把我比作荊軻,而你則成了暴秦瀛政第二。孰輕孰重,我諒你也不敢以身施暴,留下千古罵名!”
真宗一飲而盡,讚道:“全壯士膽識過人,朝中文武百官無人可及。隻可惜你滿腹經綸,一身武藝,在這江湖之中,卻無用武之地。你要是願意,朕便封你個二品大員,你意下如何?”
全江銘淡淡說道:“小可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仗劍行走江湖,懲惡揚善,一樣可以為國為民,也不必進朝做官。隻要你想著天下百姓,重用賢臣,整軍備武,積極抵禦契丹,江銘願為朝廷效犬馬之勞,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真宗又道:“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再勉強。以你看來,如何才能強國富民”
全江銘道:“朝廷若是修賢明,開言路,去奸佞,除積弊,輕稅賦,薄徭役,國則日益強盛,民則安居樂業,令契丹、西夏番邦外國不敢小覷矣!”
真宗道:“全壯士所言極是,那你說朝中誰是賢明之臣?”
全江銘道:“寇準寇大人忠心耿耿,乃當朝第一諍臣,有治國濟世之才。李沆、高瓊、畢士安、石普、高繼勳、楊延昭、李延渥等皆是朝廷柱石。唯獨王欽若、陳堯叟屬奸佞之徒,皇上須要遠之。”
真宗聽了默然無語,暗道:“王欽若、陳堯叟說話做事甚得朕意,怎麽會是奸佞之徒?寇準侍才傲物,令朕頗為討厭。若不是他當年立儲有功,現在又是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