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江銘那日不辭而別,心中實是痛苦萬分。要叫他忘掉張雨晴,這是絕不可能之事。若讓他違背祖訓,去和仇人之女恩恩愛愛結為夫妻,他又下不了決心。一路上,他自哀自歎,思前想後,著實進退兩難。一會兒尋思:“她是仇人之後,這般深仇大恨豈能因兒女私情一筆勾銷。男子漢大丈夫應以祖訓為重,該當如此,該當如此。”一會兒又低頭歎道:“晴兒是不可多得的好姑娘,她心地善良,聰明賢惠,對我又是情深似海,而我對她更是愛意濃濃,此生若不能娶她為妻,我必將抑鬱而終。此仇已經過去三十年了,此仇也該讓時間的長河衝淡了吧。而且那時我們都沒出生,此仇落在她的頭上,未免太不公平!”
他越想越煩惱,思緒猶如萬根亂麻,真是剪不斷理還亂。一路上期期艾艾,不能自己。
這天到了幽州。幽州於公元九三六年被契丹占據,並改稱為南京。契丹人原居於遼河上遊西拉木倫河(即潢水)流域一帶,長期過著畜牧、狩獵為生的遊牧生活。他本是鮮卑別種,自稱神農氏後裔,聚成部落,號為契丹。朱梁初年,契丹主耶律阿保機,吞並諸部,僭稱帝號,是為遼太祖。阿保機死,子耶律德光嗣,助晉滅唐,占據了燕雲十六州,幽州也落入契丹人之手。後德光改國號遼,是為遼太宗。後德光子兀律入繼,亦改名為璟,嗜酒好獵,不恤國事,又被近侍謀斃,稱為穆宗。兀欲子賢繼立,是為景宗。用蕭守興為尚書令,即立其女燕燕為後。燕燕色技過人,兼通韜略,既得為後,遂幹預國政。景宗又夙嬰風疾,諸事皆委燕燕裁決,國中隻知有蕭後,不知有景宗。後景宗賢殂,子隆緒嗣位。其時隆緒尚幼,由母後燕燕攝政,史稱蕭太後。用韓德讓為政事令,兼樞密使,總攝衛兵。耶律勃古哲,總領山西諸州事,耶律休哥為南麵行軍都統,號令嚴明,威震朔漠,兵強馬壯,陰圖南下。契丹人占領幽州後,便在這裏建立陪都,設置南院大王府,南院大王蕭撻覽在這裏集結大軍二十萬,日夜操練,伺機南下。
全江銘達到幽州已近午時,尋一個客店住下,便到臨街的飯莊吃飯。酒保見全江銘衣飾華麗,氣宇軒昂,隻道是財神爺光臨,急忙上前侍候,笑道:“客官爺,您老吃點兒甚麽?我們這可是南京城裏有名的飯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遊的,是應有盡有。”全江銘道:“撿上好的菜來上一桌,酒嗎,你看著上吧!”酒保笑道:“誒,客官爺,好菜配好酒,駿馬配金鞍,敝店有陳年紹興女兒紅,就是價錢貴了點兒,不知您老要不要?”全江銘無可無不可地說道:“既然是陳年女兒紅那就來一壺,不差你銀子就是了。”酒保賠笑道:“嘿,客官爺,一看您就大氣,不過,這女兒紅是陳年之物,從不零賣,要喝就得買一壇子。嘿嘿嘿。”全江銘雙眉微戚道:“哪裏用得許多,我……”
“陳年紹興女兒紅?哈哈,好酒好酒啊,你喝不了,那打甚麽緊,我幫你喝就是了。快快取來,老叫花子的饞蟲要出來了,嘻嘻嘻!”不知何時鑽出一個年過六旬的老叫花子,站
在旁邊嘻嘻笑道。
那酒保見老叫花子要吃全江銘的白食,便期期艾艾地說道:“這個,嗯,客官爺您看……”
那老叫花子麵頰紅潤,一雙小眼睛笑成了一條縫,卻是炯炯有神,頭上帶一頂花冠,卻是由桃花、牡丹、菊花、荷花等四季雜花合在一起,隻是那諸般花卉早已枯萎,戴在頭上直似一蓬爛草一般。全江銘瞧他形狀古怪,心中不由一動:“羅世伯曾言,說他有一個師弟喚做夏公輔,最是喜愛遊戲,隻是不務正事。一年四季頭上總是戴一定花冠,莫非便是他麽?”當下也不詢問,說道:“酒家,你還愣著甚麽,這位大爺是小可的朋友,快去搬一壇子女兒紅來,再上一套餐具,待會兒我重重賞你就是了。”酒保應諾迭迭,暗笑道:“這個老叫花子是吃白食的行家,在這個酒樓上我就見過他幾次,不想今天他遇到個呆鳥,好笑呀好笑!”
功夫不大,酒菜猶如流水般上來。全江銘給老叫花子倒滿一碗酒,說道:“這位大爺,您老隨便用吧,自有晚輩付賬。”
“甚麽,甚麽?”那老叫花子雙手亂擺,嚷道:“難道我老了麽?你笑話我老沒出息是不是?氣煞我也,氣煞我也!哼哼,你才老了,我該叫你前輩叫你大爺才是。哎呀,這位前輩,這位老爺爺,晚輩這裏叩擾了!”說著又是作揖又是拱手,模樣滑稽之極。
全江銘頓覺愕然,繼而尋思:“敢情他最愛遊戲風塵,不喜別人尊他為老。既然如此,我便不與他拘於輩份了。”他生性灑脫豪爽,當下笑道:“這位大哥,剛才所言不過故意玩笑而已,你又何必當真。兄弟全江銘,不知大哥姓甚名誰?”
那老叫花子聽他改口叫自己大哥,又聽他直稱自己為“你”,頓時轉怒為喜,腦袋一歪,說道:“我是誰?”全江銘笑道:“哥哥玩笑了,你是叫我猜麽?”老叫花子嘻嘻笑道:“猜甚麽,我是誰便是我是誰,嘻嘻……”瞧全江銘不明所以,他神情得意之極,嘻嘻笑個不停。
全江銘心中好生納悶,尋思:“羅世伯果然所言不虛,他的這位師弟直是恁地愛開玩笑,我便直唿其名,看他怎地!”當下喝道:“你不就是羅幫主師弟夏公輔麽,還要當我不知?”
老叫花子聽到“羅幫主”三字臉上不由變色,雙手亂擺道:“別提他,別提他,一提他我就頭疼。來,喝酒,喝酒。”
這個老叫花子正是羅中道的師弟夏公輔,其武功之高已和羅中道並駕齊驅。他自來天真爛漫,說話行事沒大沒小,隻是愛開玩笑。每當人們問及姓名,他從不直言相告,總是嘻笑連連,反問道:“我是誰?”讓人雲山霧罩,不知所以,他卻甚是開心。久而久之,相熟之人皆喚他“我是誰”,除了師兄羅中道,那“夏公輔”三字再也無人提起。他獨自遊戲風塵,又喜杯中之物,故而和逍遙酒仙北牧原臭味相投,二人每逢相聚總要在酒上比試一番,一個滑稽風趣,一個怪的可以,均是無拘無束,武功高的出奇,終日浪跡江湖不管凡事,倒也逍遙快活。我是誰見全江銘灑脫豪爽,絕無老氣橫秋的樣子,便已是三分歡喜,正要與他戲耍一番,忽聽他提到羅中道,頓時興趣大減。原來,我是誰雖是生性滑稽風趣,可最怕的就是師兄羅中道。這倒不為別的,隻是羅中道一生憂國憂民,積極抵禦契丹人的入侵,倍受世人敬仰,我是誰對他最為佩服。羅中道平時事務繁忙,顧不著管束我是誰,但每次見麵總要訓斥幾句,勸他務點兒正業,不要過分貪玩兒。可夏公輔生性使然,哪裏聽得進去。羅中道見說之不靈,便也不再管他。我是誰由此也落的耳根清靜,快活逍遙,無事也不去見羅中道,生怕受羅中道訓斥,自己又不敢還嘴,倒也無趣。這天東遊西逛,來到幽州。不想在這酒樓上遇到了全江銘,見這少年可愛,甚合己意,正要與他豪飲一頓,不想全江銘道出羅中道的名來,不由興趣大減。
全江銘不明其中緣由,隻是愕然,繼而尋思:“他們師兄弟性格極不一樣,想必羅世伯經常訓斥夏公輔,夏公輔這才怕聽師兄的名字。”想到此不由好笑,說道:“夏大哥,久聞你甚是海量,兄弟自不量力,今日倒要與你比試一番!”
我是誰嗬嗬大笑,直吹得白須根根飄動,說道:“想不到全兄弟也愛此物,來來來,咱們比試比試,看看誰輸誰贏!”話未說完,已是搶先喝了一碗。全江銘連聲叫好,端起酒碗也是一飲而盡。當下二人你一碗我一碗,互不相讓,一盞茶的工夫,那壇子女兒紅早已見底。全江銘雖是酒量甚豪,可念及身在敵國,哪裏敢放懷暢飲,那半壇子酒喝進肚裏,卻有一小半被自己運起玄天神功從湧泉穴逼出。待到一壇子酒喝完,全江銘雖隻有三分酒意,頭頂卻是熱氣籠罩,腳下水漬漣漣。
我是誰見狀把嘴一噘,嚷道:“不喝了,你用內功將酒逼出,純是騙人的把戲。”
全江銘笑道:“我將酒喝到嘴裏,並未灑在地上。你不比試,便是輸了。你既然輸了就得認罰。嗯,罰你甚麽好呢?”
我是誰一聽全江銘要罰他,便把嘴一撇,用食指自刮臉皮,說道:“你賴皮,你賴皮。”說著拍手唱道:“賴皮精,賴皮鬼,贏不了,就使鬼,好害羞呀,好害羞。”唱的是首兒歌,那時小孩遊戲時用來羞對方的。
全江銘思索片刻仍無罰對方之策,見他唱了首兒歌,甚是好笑,靈機一動,便道:“夏大哥,你不要怕,我罰你的方法既有趣得很,你願不願聽?”
我是誰一聽有趣,便來了興致,身形微動,已是蹲在凳子上,口中卻問道:“罰甚麽?快說快說。罰我唱兒歌?我已唱了,不算不算,罰我打手心?哦,這是老把戲了,沒趣沒趣。到底是甚麽,快說快說!”顯然他一聽全江銘有新鮮花樣,頓時心癢難搔,早已按耐不住。
全江銘笑道:“你先承認輸了,我再說與你知。”
我是誰忙道:“我輸了,我輸得一敗塗地,全兄弟,你快說,你要罰甚麽?”
全江銘素來不會玩笑,實不知罰他甚麽,隨口說道:“我就罰你……罰你即興吟詩一首,以助酒興。”
我是誰一聽要罰他吟詩填詞,不由大叫一聲:“哎喲,我的娘呀,我這一生最頭痛詩呀詞呀,這不是成心為難我麽,不跟你玩兒了,不玩兒了!”拔腳向樓下奔去,連頭也不迴一下。
全江銘見他突然離去,不由一怔,急忙叫道:“夏大哥,夏大哥,你別走!”我是誰哪裏肯聽,眨眼間已是無影無蹤。我是誰一生之中,最頭痛的就是讓他吟詩填詞。他自幼跟隨師父習武,始終專心致誌,一點就透,偏生教他識字,卻象殺他一般,前邊學後邊忘,無論如何也學不進去。全江銘不明就理,還道他有甚急事,又曉他不拘禮節,便不去追他,自己草草用過飯,便會帳下樓,要去察看幽州城地形。
幽州城方圓三十六裏,共有八門:東是安東門、迎春門;南是開陽門、丹鳳門;西是顯西門、清晉門;北是通天門、拱辰門。兩道北門所以稱為通天、拱辰,意思是說臣服於此,聽從來自北麵的皇帝聖旨。全江銘察看半日,但見坊市、廨舍、寺觀、官衙密布四城,街道寬闊,市肆繁華,竟不比東京遜色。全江銘暗道:“如此繁華重鎮,竟被契丹長期占據,當作南下門戶,而宋朝非但無力收迴,反而時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真是可悲可歎!”
隆冬時分,晝短夜長,待到全江銘轉到城之西南,一輪紅日已是厭厭西下。全江銘看到臨街一座府第,甚是宏偉廣大,門前有十數名契丹兵把守,門簾上方有一匾額,上書“南院大王府”,尋思道:“蕭撻覽原來在此居住,少不得晚間到此一探,看看契丹眼下打算。”
全江銘正要離去,忽聽人聲嘈雜,馬蹄聲響,一隊人馬向南院大王府馳來。隻見這隊人馬約有三百來人,都是遼國官兵,卻不打旗幟,眾官兵喧嘩歌號,甚是歡忭,馬後縛著許多俘虜,似是打了勝仗迴來一般。便向身旁一老者問道:“這些契丹兵為何如此興高采烈,莫非打了勝仗?”那老者神色慌張地說道:“相公看來是外鄉人,這是契丹兵打草穀迴來了。相公快走吧,不要惹出許多麻煩。”
全江銘曾聽羅中道講述過邊關軍情,對遼國的所作所為也知一二。遼國朝廷對軍隊不供糧秣,也無賞銀,官兵一應所需,都是向敵方掠奪而來,每日派出部隊去向大宋、西夏、女真、高麗各鄰國的百姓搶劫,名之為“打草穀”,其實與強盜無異。是以邊關百姓困苦異常,每日裏提心吊膽,朝不保夕。
那隊官兵奔到近前,馬背上放滿了衣帛器物,牽著的俘虜也有五六百人,大都是年輕女子,也有些少年男子,穿的都是宋人裝束,個個哭哭啼啼。到了南院大王府前,領頭的軍官翻身下馬,迴頭喝道:“大夥兒把最美貌的少年女子,最好的金銀財寶,統統拿出來,獻給大王千歲。”眾官兵齊聲應道:“是!”將十幾個少女推了出來,又有許多金銀飾物之類,紛紛堆在一張毛氈上。
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高聲泣道:“你們抓我做甚,我要迴家,我要迴家!”那軍官喝道:“住嘴,不許叫喊!”女孩哪裏肯聽,使勁掙紮,嘴裏兀自喊道:“你們憑甚麽抓我,快放我迴去!”那軍官獰笑道:“你要迴家?好呀,我這就送你迴家!”拔出刀來,一刀將那女孩的頭顱砍掉,喝道:“誰再喊叫,這就是下場!”全江銘怒火中燒,竟是發作不得。
一個總管模樣的漢子從王府裏走了出來,對那軍官說道:“看來你們的收成不錯,大王正在商議軍情大事,你們不要高聲喧嘩,把勝利品放在這迴營去吧!”那軍官躬身行禮道:“謝總管!”轉身喝道:“返迴營地!”一陣馬蹄亂響,向前馳去。
全江銘看了黯然,迴到客店,簡單用過晚飯,待到子夜時分,便從窗躍出,穿房越脊直奔城西南。來到南院大王府,等到一隊巡邏士兵走過,飛身躍上屋脊。他初進王府,如何知道南院大王蕭撻覽的所在?隻好東遊西走,專撿有燈光的地方尋去。不一時來到東跨院,隻見這裏戒備森嚴,一座二層小樓燈光赫然,窗上映著一個人影好似在說著甚麽。全江銘暗道:“瞧這陣勢,蕭撻覽必是在這裏了。”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五短身材,滿臉絡腮胡子的壯漢走了過來,對眾兵士低聲喝道:“今晚誰也不能偷懶,都把眼睛睜大點兒,若是放了奸細進來,我要你們的腦袋!”眾兵士答道:“慕容大人請放心,就是一隻蒼蠅也別想從我們眼前飛過。”那個被稱作慕容的軍官陰側側笑道:“嘿嘿,那就好,隻要不出事,迴頭我賞你們銀子喝酒去。若是發生紕漏,就是你們大王也負不起這個責任,哼哼!”
全江銘伏在樓頂,心中冷笑,等到姓慕容的軍官走進樓裏,便來了一個珍珠倒卷簾,雙腳勾住房簷,食指沾著唾液,將窗紙輕輕捅開一個小孔,使一個單眼吊線,向屋裏望去。隻見正麵坐著一個人,約有三十上下,容貌清秀,身著龍衣蟒袍,麵色溫和,正在傾聽眾人說話。全江銘見狀大驚,尋思道:“此人氣宇不凡,身著龍衣蟒袍,莫非是遼主隆緒?”
全江銘所料不差,此人正是遼國聖宗皇帝隆緒。隆緒登基之時,年紀尚幼,諸般軍國大事皆由其母蕭後處理。隆緒自幼受漢族文化影響,延聘漢人儒者為師,學習漢族文化。隆緒喜讀《貞觀政要》,又喜吟詩填詞,曾作曲百餘首。又久聞大宋風景勝地猶如繁星,江南水鄉美似天堂,又兼物產富饒,更非契丹所比,對此早已垂涎欲滴,恨不得把個大宋花花世界據為己有。待到成年以後,便親自料理軍國大事,把個精力放在南侵之上,幾次派兵南下,雖掠奪財物甚多,卻也未能侵吞一城一池,不由懊惱萬分。這次悄悄來到幽州,便是與蕭撻覽商議攻打宋朝之事。
那姓慕容的軍官走進屋內,對坐在隆緒右側的一個身著官服,年約四旬的大漢說道:“我已察看一遍,並無情況。請王爺放心,有我等在此,就算南朝派人行刺,也不過是自投羅網!”全江銘心道:“哦,原來這位雄壯大漢便是南院大王蕭撻覽,怪不得威風凜凜,不似常人。”
蕭撻覽笑道:“並非本王謹慎,隻是聖上在此,我們還是小心些好。若是讓南朝奸細探得我們的計劃,將對我們的軍事行動極為不利。哦,當然,有嵬名浪遇大師、慕容飛先生、金公陽先生,和幽雲剛、幽雲鳳賢昆仲諸位高人在此,南朝奸細縱然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到老虎頭上搔癢,嗯,哈哈哈哈!”
隆緒在遼史上也算得上賢明皇帝,他雄才偉略,豁達大度。為擴充力量,他采納大臣建議,在京都上京設立禮賢堂,廣開門路,招納四方高人。近幾年,禮賢堂招納四海五嶽人士達數百人之多,其中五位好漢最為了得。一個是在長白山修煉多年的無極仙翁嵬名浪遇。此人在長白山修行多年,武功端的深不可測,本不願沾惹人間俗事,怎奈聖宗久聞其名,三顧茅廬,親自延請,隻好出山,受聘為契丹國師。第二條好漢來自西域,名叫慕容飛。第三條好漢來自小涼山,是個彝人,取了個漢人名字叫作金公陽。金公陽在小涼山以打獵為生,練就了一身蹬萍渡水穿山越嶺的好本領。第四第五條好漢是一對親兄弟,都是契丹人,老大幽雲罡,身材高大,力大無比,是個憨直的漢子,老二幽雲鳳,卻生的身材矮小,猶如病夫,手中一把金胎弓,百步穿楊,是契丹第一神射手。聖宗得此五人猶得至寶,待為上賓。
慕容飛等人聽得蕭撻覽誇讚之言,均是哈哈大笑,臉上甚是得意。唯有嵬名浪遇聽而不聞,雙目似開似閉,好似入定一般。
聖宗微笑道:“蕭愛卿建議,明春四月大舉進兵討伐南朝,不知諸位高人有何見解?”
幽雲罡把眼一翻,大咧咧說道:“這有甚麽好商量的,大軍一到,殺他個人仰馬翻也就是了!”慕容飛陰側側笑道:“好好好,幽老大是真英雄真好漢。實際上不用發兵,就是幽老大一人便可殺他個人仰馬翻,到那時,天下第一高手名頭就非幽兄莫屬,嘿嘿嘿,哈哈哈!”
幽雲罡乃是粗人,對慕容飛這番明捧實損尖酸刻薄之語卻是聽不出來,認為對方是在讚揚自己的武功,不由咧嘴大笑。幽雲鳳聽其話中帶刺,對己兄甚是不敬,心中惱怒,瞪了慕容飛一眼,雙唇闔動卻沒聲音。
慕容飛看在眼裏,知其心意,便激道:“我隻誇老大,就忘了老二,老二的本領卻也十分高強,若是你倆打鬥一場,不知誰的勝麵更大一些,哈哈!”
幽雲鳳生性口吃,聽慕容飛一再出言譏刺,惱道:“嘿嘿,聽、聽、聽你、你的口、口氣,好似不、不把我們兄弟放、放在眼、眼裏,等、等此事一、一了,我、我、我到要、要和你較量一、一下。”慕容飛哈哈笑道:“小弟隨時奉陪!”
蕭撻覽說道:“都是自己人,何必如此。嵬名國師,不知你有何高見?”
嵬名浪遇雙目微張緩緩說道:“以老翁之見,這征戰之事魯莽不得。久聞中原豪傑人才濟濟,若是他們相助南朝,倒是件棘手之事。”金公陽冷笑道:“國師號稱無極仙翁,自是神機妙算無人能及,不過尚未出兵,便大長別人的誌氣,莫非兵書上便是這般記載?哼,中原豪傑武功雖強,咱們也未必就弱於他們。皇上盡管發兵攻城,咱們兵對兵將對將,大幹一場,中原固有英雄,大遼也有豪傑!”
聖宗道:“話雖不錯,但孫子曰:‘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多算勝,少算不勝。’進兵之前,務必精心策劃,方能成竹在胸。”
嵬名浪遇道:“皇上之見,英明之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目下南朝朝野穩定,並無可乘之機,況且我們對敵之軍情並不甚了解,若是全力進攻恐難取勝,還望皇上三思。”聖宗道:“照國師之意,明春不易發兵伐宋?”嵬名浪遇道:“非也,明年四月春暖花開,正是用兵的大好季節,我們可以派出一支精銳之師,向高陽關、雄州一代進擊。此戰隻是挫敵銳氣,並非大舉南下。至於何時大舉南下,那要看南朝有何變化。蕭大王在這裏整軍備武,皇上可派遣高手潛入宋地,刺探敵情,一旦時機成熟,便可發兵南進,直搗開封!”聖宗聽了拍手稱好,說道:“國師神機妙算,正中朕的下懷,蕭愛卿,你意下如何?”蕭撻覽讚道:“妙哉妙哉,我完全同意。”聖宗笑道:“好,下一步用兵之計就這麽辦吧。有諸位高人相助,何愁南朝不滅。各位辛苦一夜,恐怕腹中已饑,快上酒菜,朕要和各位痛飲一番!”
全江銘伏在房上,聽了個真真切切,看到事情已了,便欲撤身離去,不料左腳移動,碰到了瓦上的一個小石子,那石子滾到地上,發出一聲清響,別人倒也罷了,嵬名浪遇何等人物,一揮手喝道:“有刺客!”縱身從窗裏躍出,翻上房頂。此時全江名已奔出十丈開外,看見嵬名浪遇追來,不由好勝之心升起,尋思:“你號稱契丹國師,我倒要和你鬥上一鬥,看是你契丹武士厲害,還是我中原俠客英雄?”念及此,不由放慢身法。嵬名浪遇的眼光何等厲害,看到全江銘身形放慢,知其要和自己一比高低,不由暗自冷笑,便加快腳力向全江銘追去。全江銘看他追近,便又急速向前奔去,待到城牆跟前,縱身越過,猶如一道輕煙,守城軍士尚未看清,全江銘已是越牆而過。二人一前一後,相差不過七八丈光景,嵬銘浪遇要想再近一步也是萬難,不由暗歎對方輕功高明。
全江銘看看離城已遠,笑道:“叵那番狗,你既是契丹第一好漢,緣何腳力如此不濟?”嵬名浪遇道:“你徒逞腳力之能,算甚本事,不敢和老翁放對,也算不上好漢,不過是抱頭鼠竄之輩。”二人你問我答,腳步卻不放慢,心中均讚對方了得。全江銘聽對方話中帶刺,心中冷笑連連,倏地停住腳步,朗聲道:“你就是契丹護國大師人稱無極仙翁的嵬名浪遇?”
嵬名浪遇聽對方叫出自己的名號,便知此人在屋外偷聽多時,暗道:“此人必是南朝派來的武林高手,前來刺探我們的軍情大事,決不容其生還。”繼而看到對方乃是二十上下的少年,不由納罕:“此人如此年輕,怎地輕功如此了得,若不是他有意會我,憑老翁四十餘年的功力也未必能追得上他。”念及此,哪裏還有什麽小覷之心,便道:“你是何人,夜半潛入王府意欲何為?難道你是南朝天子派來的刺客?”
全江名冷笑道:“趙恆算甚麽東西,他也不配指派小可。哼,明人不做暗事,小可全江銘,到南院大王府不過是興致所至,看看你們又打甚麽害人的主意。哼哈,南院大王府又不是龍潭虎穴,難道全某就不能去看一看,真是豈有此理!”
嵬名浪遇聽他罵真宗“是甚麽東西”,不由愕然,繼而聽他自稱全江銘,方才恍然大悟。要知全江銘在中原武林的名頭已是極為響亮,嵬名浪遇乃是契丹國師,對中原武林的動態豈能不知?他不僅知道全江銘降服陰山四怪,兩掌迫退施飛龍,仗劍驚走西漠沙諸般武林逸事,就連全江銘是全師雄的後人,組織益州兵變,進皇宮刺殺真宗等事也是了如指掌。實際上,在此之前,他們便把收買全江銘列入了重要計劃。嵬名浪遇笑道:“原來是全少俠,剛才老翁出言多有得罪,還請全少俠見諒。”
這時,慕容飛等人也已趕到,見嵬名浪遇似乎在和敵人套甚麽交情,並無擒拿之意,不由個個冷笑。嵬名浪遇見狀笑道:“各位不必驚詫,這位英雄便是我曾向你們提及的全江銘全少俠。”說著又把慕容飛等人向全江銘作了介紹,接著道:“全少俠既與南朝有著血海深仇,但憑你一人之力恐難如願。何不投到我主麾下,憑借我契丹強盛兵力,幫你報仇豈不是易如反掌?我主雄才偉略,思賢若渴,焉是宋庭昏君可比。再者說,我主對全少俠渴盼已久,你若投效過來,必受重用,不知全少俠意下如何?”
這一番話不卑不亢,極為動聽。全江銘聽了冷笑連連,鏗鏘說道:“我乃大漢之人,焉能與番邦賊子為伍。我的世仇能報則報,不能報則罷,決不會借助番邦之手,當那萬人唾罵的漢奸賊子!”
嵬名浪遇甚是尷尬,卻不發怒,傲然一笑,說道:“既然如此,老翁可要得罪了!”左手虛指,右手倏然拍出。全江銘知道對方內力深厚,也不與他對掌,施展“飛雪凝霜”身法,滴溜一轉閃了開去,左手如戟徑點對方後心
他越想越煩惱,思緒猶如萬根亂麻,真是剪不斷理還亂。一路上期期艾艾,不能自己。
這天到了幽州。幽州於公元九三六年被契丹占據,並改稱為南京。契丹人原居於遼河上遊西拉木倫河(即潢水)流域一帶,長期過著畜牧、狩獵為生的遊牧生活。他本是鮮卑別種,自稱神農氏後裔,聚成部落,號為契丹。朱梁初年,契丹主耶律阿保機,吞並諸部,僭稱帝號,是為遼太祖。阿保機死,子耶律德光嗣,助晉滅唐,占據了燕雲十六州,幽州也落入契丹人之手。後德光改國號遼,是為遼太宗。後德光子兀律入繼,亦改名為璟,嗜酒好獵,不恤國事,又被近侍謀斃,稱為穆宗。兀欲子賢繼立,是為景宗。用蕭守興為尚書令,即立其女燕燕為後。燕燕色技過人,兼通韜略,既得為後,遂幹預國政。景宗又夙嬰風疾,諸事皆委燕燕裁決,國中隻知有蕭後,不知有景宗。後景宗賢殂,子隆緒嗣位。其時隆緒尚幼,由母後燕燕攝政,史稱蕭太後。用韓德讓為政事令,兼樞密使,總攝衛兵。耶律勃古哲,總領山西諸州事,耶律休哥為南麵行軍都統,號令嚴明,威震朔漠,兵強馬壯,陰圖南下。契丹人占領幽州後,便在這裏建立陪都,設置南院大王府,南院大王蕭撻覽在這裏集結大軍二十萬,日夜操練,伺機南下。
全江銘達到幽州已近午時,尋一個客店住下,便到臨街的飯莊吃飯。酒保見全江銘衣飾華麗,氣宇軒昂,隻道是財神爺光臨,急忙上前侍候,笑道:“客官爺,您老吃點兒甚麽?我們這可是南京城裏有名的飯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遊的,是應有盡有。”全江銘道:“撿上好的菜來上一桌,酒嗎,你看著上吧!”酒保笑道:“誒,客官爺,好菜配好酒,駿馬配金鞍,敝店有陳年紹興女兒紅,就是價錢貴了點兒,不知您老要不要?”全江銘無可無不可地說道:“既然是陳年女兒紅那就來一壺,不差你銀子就是了。”酒保賠笑道:“嘿,客官爺,一看您就大氣,不過,這女兒紅是陳年之物,從不零賣,要喝就得買一壇子。嘿嘿嘿。”全江銘雙眉微戚道:“哪裏用得許多,我……”
“陳年紹興女兒紅?哈哈,好酒好酒啊,你喝不了,那打甚麽緊,我幫你喝就是了。快快取來,老叫花子的饞蟲要出來了,嘻嘻嘻!”不知何時鑽出一個年過六旬的老叫花子,站
在旁邊嘻嘻笑道。
那酒保見老叫花子要吃全江銘的白食,便期期艾艾地說道:“這個,嗯,客官爺您看……”
那老叫花子麵頰紅潤,一雙小眼睛笑成了一條縫,卻是炯炯有神,頭上帶一頂花冠,卻是由桃花、牡丹、菊花、荷花等四季雜花合在一起,隻是那諸般花卉早已枯萎,戴在頭上直似一蓬爛草一般。全江銘瞧他形狀古怪,心中不由一動:“羅世伯曾言,說他有一個師弟喚做夏公輔,最是喜愛遊戲,隻是不務正事。一年四季頭上總是戴一定花冠,莫非便是他麽?”當下也不詢問,說道:“酒家,你還愣著甚麽,這位大爺是小可的朋友,快去搬一壇子女兒紅來,再上一套餐具,待會兒我重重賞你就是了。”酒保應諾迭迭,暗笑道:“這個老叫花子是吃白食的行家,在這個酒樓上我就見過他幾次,不想今天他遇到個呆鳥,好笑呀好笑!”
功夫不大,酒菜猶如流水般上來。全江銘給老叫花子倒滿一碗酒,說道:“這位大爺,您老隨便用吧,自有晚輩付賬。”
“甚麽,甚麽?”那老叫花子雙手亂擺,嚷道:“難道我老了麽?你笑話我老沒出息是不是?氣煞我也,氣煞我也!哼哼,你才老了,我該叫你前輩叫你大爺才是。哎呀,這位前輩,這位老爺爺,晚輩這裏叩擾了!”說著又是作揖又是拱手,模樣滑稽之極。
全江銘頓覺愕然,繼而尋思:“敢情他最愛遊戲風塵,不喜別人尊他為老。既然如此,我便不與他拘於輩份了。”他生性灑脫豪爽,當下笑道:“這位大哥,剛才所言不過故意玩笑而已,你又何必當真。兄弟全江銘,不知大哥姓甚名誰?”
那老叫花子聽他改口叫自己大哥,又聽他直稱自己為“你”,頓時轉怒為喜,腦袋一歪,說道:“我是誰?”全江銘笑道:“哥哥玩笑了,你是叫我猜麽?”老叫花子嘻嘻笑道:“猜甚麽,我是誰便是我是誰,嘻嘻……”瞧全江銘不明所以,他神情得意之極,嘻嘻笑個不停。
全江銘心中好生納悶,尋思:“羅世伯果然所言不虛,他的這位師弟直是恁地愛開玩笑,我便直唿其名,看他怎地!”當下喝道:“你不就是羅幫主師弟夏公輔麽,還要當我不知?”
老叫花子聽到“羅幫主”三字臉上不由變色,雙手亂擺道:“別提他,別提他,一提他我就頭疼。來,喝酒,喝酒。”
這個老叫花子正是羅中道的師弟夏公輔,其武功之高已和羅中道並駕齊驅。他自來天真爛漫,說話行事沒大沒小,隻是愛開玩笑。每當人們問及姓名,他從不直言相告,總是嘻笑連連,反問道:“我是誰?”讓人雲山霧罩,不知所以,他卻甚是開心。久而久之,相熟之人皆喚他“我是誰”,除了師兄羅中道,那“夏公輔”三字再也無人提起。他獨自遊戲風塵,又喜杯中之物,故而和逍遙酒仙北牧原臭味相投,二人每逢相聚總要在酒上比試一番,一個滑稽風趣,一個怪的可以,均是無拘無束,武功高的出奇,終日浪跡江湖不管凡事,倒也逍遙快活。我是誰見全江銘灑脫豪爽,絕無老氣橫秋的樣子,便已是三分歡喜,正要與他戲耍一番,忽聽他提到羅中道,頓時興趣大減。原來,我是誰雖是生性滑稽風趣,可最怕的就是師兄羅中道。這倒不為別的,隻是羅中道一生憂國憂民,積極抵禦契丹人的入侵,倍受世人敬仰,我是誰對他最為佩服。羅中道平時事務繁忙,顧不著管束我是誰,但每次見麵總要訓斥幾句,勸他務點兒正業,不要過分貪玩兒。可夏公輔生性使然,哪裏聽得進去。羅中道見說之不靈,便也不再管他。我是誰由此也落的耳根清靜,快活逍遙,無事也不去見羅中道,生怕受羅中道訓斥,自己又不敢還嘴,倒也無趣。這天東遊西逛,來到幽州。不想在這酒樓上遇到了全江銘,見這少年可愛,甚合己意,正要與他豪飲一頓,不想全江銘道出羅中道的名來,不由興趣大減。
全江銘不明其中緣由,隻是愕然,繼而尋思:“他們師兄弟性格極不一樣,想必羅世伯經常訓斥夏公輔,夏公輔這才怕聽師兄的名字。”想到此不由好笑,說道:“夏大哥,久聞你甚是海量,兄弟自不量力,今日倒要與你比試一番!”
我是誰嗬嗬大笑,直吹得白須根根飄動,說道:“想不到全兄弟也愛此物,來來來,咱們比試比試,看看誰輸誰贏!”話未說完,已是搶先喝了一碗。全江銘連聲叫好,端起酒碗也是一飲而盡。當下二人你一碗我一碗,互不相讓,一盞茶的工夫,那壇子女兒紅早已見底。全江銘雖是酒量甚豪,可念及身在敵國,哪裏敢放懷暢飲,那半壇子酒喝進肚裏,卻有一小半被自己運起玄天神功從湧泉穴逼出。待到一壇子酒喝完,全江銘雖隻有三分酒意,頭頂卻是熱氣籠罩,腳下水漬漣漣。
我是誰見狀把嘴一噘,嚷道:“不喝了,你用內功將酒逼出,純是騙人的把戲。”
全江銘笑道:“我將酒喝到嘴裏,並未灑在地上。你不比試,便是輸了。你既然輸了就得認罰。嗯,罰你甚麽好呢?”
我是誰一聽全江銘要罰他,便把嘴一撇,用食指自刮臉皮,說道:“你賴皮,你賴皮。”說著拍手唱道:“賴皮精,賴皮鬼,贏不了,就使鬼,好害羞呀,好害羞。”唱的是首兒歌,那時小孩遊戲時用來羞對方的。
全江銘思索片刻仍無罰對方之策,見他唱了首兒歌,甚是好笑,靈機一動,便道:“夏大哥,你不要怕,我罰你的方法既有趣得很,你願不願聽?”
我是誰一聽有趣,便來了興致,身形微動,已是蹲在凳子上,口中卻問道:“罰甚麽?快說快說。罰我唱兒歌?我已唱了,不算不算,罰我打手心?哦,這是老把戲了,沒趣沒趣。到底是甚麽,快說快說!”顯然他一聽全江銘有新鮮花樣,頓時心癢難搔,早已按耐不住。
全江銘笑道:“你先承認輸了,我再說與你知。”
我是誰忙道:“我輸了,我輸得一敗塗地,全兄弟,你快說,你要罰甚麽?”
全江銘素來不會玩笑,實不知罰他甚麽,隨口說道:“我就罰你……罰你即興吟詩一首,以助酒興。”
我是誰一聽要罰他吟詩填詞,不由大叫一聲:“哎喲,我的娘呀,我這一生最頭痛詩呀詞呀,這不是成心為難我麽,不跟你玩兒了,不玩兒了!”拔腳向樓下奔去,連頭也不迴一下。
全江銘見他突然離去,不由一怔,急忙叫道:“夏大哥,夏大哥,你別走!”我是誰哪裏肯聽,眨眼間已是無影無蹤。我是誰一生之中,最頭痛的就是讓他吟詩填詞。他自幼跟隨師父習武,始終專心致誌,一點就透,偏生教他識字,卻象殺他一般,前邊學後邊忘,無論如何也學不進去。全江銘不明就理,還道他有甚急事,又曉他不拘禮節,便不去追他,自己草草用過飯,便會帳下樓,要去察看幽州城地形。
幽州城方圓三十六裏,共有八門:東是安東門、迎春門;南是開陽門、丹鳳門;西是顯西門、清晉門;北是通天門、拱辰門。兩道北門所以稱為通天、拱辰,意思是說臣服於此,聽從來自北麵的皇帝聖旨。全江銘察看半日,但見坊市、廨舍、寺觀、官衙密布四城,街道寬闊,市肆繁華,竟不比東京遜色。全江銘暗道:“如此繁華重鎮,竟被契丹長期占據,當作南下門戶,而宋朝非但無力收迴,反而時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真是可悲可歎!”
隆冬時分,晝短夜長,待到全江銘轉到城之西南,一輪紅日已是厭厭西下。全江銘看到臨街一座府第,甚是宏偉廣大,門前有十數名契丹兵把守,門簾上方有一匾額,上書“南院大王府”,尋思道:“蕭撻覽原來在此居住,少不得晚間到此一探,看看契丹眼下打算。”
全江銘正要離去,忽聽人聲嘈雜,馬蹄聲響,一隊人馬向南院大王府馳來。隻見這隊人馬約有三百來人,都是遼國官兵,卻不打旗幟,眾官兵喧嘩歌號,甚是歡忭,馬後縛著許多俘虜,似是打了勝仗迴來一般。便向身旁一老者問道:“這些契丹兵為何如此興高采烈,莫非打了勝仗?”那老者神色慌張地說道:“相公看來是外鄉人,這是契丹兵打草穀迴來了。相公快走吧,不要惹出許多麻煩。”
全江銘曾聽羅中道講述過邊關軍情,對遼國的所作所為也知一二。遼國朝廷對軍隊不供糧秣,也無賞銀,官兵一應所需,都是向敵方掠奪而來,每日派出部隊去向大宋、西夏、女真、高麗各鄰國的百姓搶劫,名之為“打草穀”,其實與強盜無異。是以邊關百姓困苦異常,每日裏提心吊膽,朝不保夕。
那隊官兵奔到近前,馬背上放滿了衣帛器物,牽著的俘虜也有五六百人,大都是年輕女子,也有些少年男子,穿的都是宋人裝束,個個哭哭啼啼。到了南院大王府前,領頭的軍官翻身下馬,迴頭喝道:“大夥兒把最美貌的少年女子,最好的金銀財寶,統統拿出來,獻給大王千歲。”眾官兵齊聲應道:“是!”將十幾個少女推了出來,又有許多金銀飾物之類,紛紛堆在一張毛氈上。
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高聲泣道:“你們抓我做甚,我要迴家,我要迴家!”那軍官喝道:“住嘴,不許叫喊!”女孩哪裏肯聽,使勁掙紮,嘴裏兀自喊道:“你們憑甚麽抓我,快放我迴去!”那軍官獰笑道:“你要迴家?好呀,我這就送你迴家!”拔出刀來,一刀將那女孩的頭顱砍掉,喝道:“誰再喊叫,這就是下場!”全江銘怒火中燒,竟是發作不得。
一個總管模樣的漢子從王府裏走了出來,對那軍官說道:“看來你們的收成不錯,大王正在商議軍情大事,你們不要高聲喧嘩,把勝利品放在這迴營去吧!”那軍官躬身行禮道:“謝總管!”轉身喝道:“返迴營地!”一陣馬蹄亂響,向前馳去。
全江銘看了黯然,迴到客店,簡單用過晚飯,待到子夜時分,便從窗躍出,穿房越脊直奔城西南。來到南院大王府,等到一隊巡邏士兵走過,飛身躍上屋脊。他初進王府,如何知道南院大王蕭撻覽的所在?隻好東遊西走,專撿有燈光的地方尋去。不一時來到東跨院,隻見這裏戒備森嚴,一座二層小樓燈光赫然,窗上映著一個人影好似在說著甚麽。全江銘暗道:“瞧這陣勢,蕭撻覽必是在這裏了。”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五短身材,滿臉絡腮胡子的壯漢走了過來,對眾兵士低聲喝道:“今晚誰也不能偷懶,都把眼睛睜大點兒,若是放了奸細進來,我要你們的腦袋!”眾兵士答道:“慕容大人請放心,就是一隻蒼蠅也別想從我們眼前飛過。”那個被稱作慕容的軍官陰側側笑道:“嘿嘿,那就好,隻要不出事,迴頭我賞你們銀子喝酒去。若是發生紕漏,就是你們大王也負不起這個責任,哼哼!”
全江銘伏在樓頂,心中冷笑,等到姓慕容的軍官走進樓裏,便來了一個珍珠倒卷簾,雙腳勾住房簷,食指沾著唾液,將窗紙輕輕捅開一個小孔,使一個單眼吊線,向屋裏望去。隻見正麵坐著一個人,約有三十上下,容貌清秀,身著龍衣蟒袍,麵色溫和,正在傾聽眾人說話。全江銘見狀大驚,尋思道:“此人氣宇不凡,身著龍衣蟒袍,莫非是遼主隆緒?”
全江銘所料不差,此人正是遼國聖宗皇帝隆緒。隆緒登基之時,年紀尚幼,諸般軍國大事皆由其母蕭後處理。隆緒自幼受漢族文化影響,延聘漢人儒者為師,學習漢族文化。隆緒喜讀《貞觀政要》,又喜吟詩填詞,曾作曲百餘首。又久聞大宋風景勝地猶如繁星,江南水鄉美似天堂,又兼物產富饒,更非契丹所比,對此早已垂涎欲滴,恨不得把個大宋花花世界據為己有。待到成年以後,便親自料理軍國大事,把個精力放在南侵之上,幾次派兵南下,雖掠奪財物甚多,卻也未能侵吞一城一池,不由懊惱萬分。這次悄悄來到幽州,便是與蕭撻覽商議攻打宋朝之事。
那姓慕容的軍官走進屋內,對坐在隆緒右側的一個身著官服,年約四旬的大漢說道:“我已察看一遍,並無情況。請王爺放心,有我等在此,就算南朝派人行刺,也不過是自投羅網!”全江銘心道:“哦,原來這位雄壯大漢便是南院大王蕭撻覽,怪不得威風凜凜,不似常人。”
蕭撻覽笑道:“並非本王謹慎,隻是聖上在此,我們還是小心些好。若是讓南朝奸細探得我們的計劃,將對我們的軍事行動極為不利。哦,當然,有嵬名浪遇大師、慕容飛先生、金公陽先生,和幽雲剛、幽雲鳳賢昆仲諸位高人在此,南朝奸細縱然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到老虎頭上搔癢,嗯,哈哈哈哈!”
隆緒在遼史上也算得上賢明皇帝,他雄才偉略,豁達大度。為擴充力量,他采納大臣建議,在京都上京設立禮賢堂,廣開門路,招納四方高人。近幾年,禮賢堂招納四海五嶽人士達數百人之多,其中五位好漢最為了得。一個是在長白山修煉多年的無極仙翁嵬名浪遇。此人在長白山修行多年,武功端的深不可測,本不願沾惹人間俗事,怎奈聖宗久聞其名,三顧茅廬,親自延請,隻好出山,受聘為契丹國師。第二條好漢來自西域,名叫慕容飛。第三條好漢來自小涼山,是個彝人,取了個漢人名字叫作金公陽。金公陽在小涼山以打獵為生,練就了一身蹬萍渡水穿山越嶺的好本領。第四第五條好漢是一對親兄弟,都是契丹人,老大幽雲罡,身材高大,力大無比,是個憨直的漢子,老二幽雲鳳,卻生的身材矮小,猶如病夫,手中一把金胎弓,百步穿楊,是契丹第一神射手。聖宗得此五人猶得至寶,待為上賓。
慕容飛等人聽得蕭撻覽誇讚之言,均是哈哈大笑,臉上甚是得意。唯有嵬名浪遇聽而不聞,雙目似開似閉,好似入定一般。
聖宗微笑道:“蕭愛卿建議,明春四月大舉進兵討伐南朝,不知諸位高人有何見解?”
幽雲罡把眼一翻,大咧咧說道:“這有甚麽好商量的,大軍一到,殺他個人仰馬翻也就是了!”慕容飛陰側側笑道:“好好好,幽老大是真英雄真好漢。實際上不用發兵,就是幽老大一人便可殺他個人仰馬翻,到那時,天下第一高手名頭就非幽兄莫屬,嘿嘿嘿,哈哈哈!”
幽雲罡乃是粗人,對慕容飛這番明捧實損尖酸刻薄之語卻是聽不出來,認為對方是在讚揚自己的武功,不由咧嘴大笑。幽雲鳳聽其話中帶刺,對己兄甚是不敬,心中惱怒,瞪了慕容飛一眼,雙唇闔動卻沒聲音。
慕容飛看在眼裏,知其心意,便激道:“我隻誇老大,就忘了老二,老二的本領卻也十分高強,若是你倆打鬥一場,不知誰的勝麵更大一些,哈哈!”
幽雲鳳生性口吃,聽慕容飛一再出言譏刺,惱道:“嘿嘿,聽、聽、聽你、你的口、口氣,好似不、不把我們兄弟放、放在眼、眼裏,等、等此事一、一了,我、我、我到要、要和你較量一、一下。”慕容飛哈哈笑道:“小弟隨時奉陪!”
蕭撻覽說道:“都是自己人,何必如此。嵬名國師,不知你有何高見?”
嵬名浪遇雙目微張緩緩說道:“以老翁之見,這征戰之事魯莽不得。久聞中原豪傑人才濟濟,若是他們相助南朝,倒是件棘手之事。”金公陽冷笑道:“國師號稱無極仙翁,自是神機妙算無人能及,不過尚未出兵,便大長別人的誌氣,莫非兵書上便是這般記載?哼,中原豪傑武功雖強,咱們也未必就弱於他們。皇上盡管發兵攻城,咱們兵對兵將對將,大幹一場,中原固有英雄,大遼也有豪傑!”
聖宗道:“話雖不錯,但孫子曰:‘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多算勝,少算不勝。’進兵之前,務必精心策劃,方能成竹在胸。”
嵬名浪遇道:“皇上之見,英明之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目下南朝朝野穩定,並無可乘之機,況且我們對敵之軍情並不甚了解,若是全力進攻恐難取勝,還望皇上三思。”聖宗道:“照國師之意,明春不易發兵伐宋?”嵬名浪遇道:“非也,明年四月春暖花開,正是用兵的大好季節,我們可以派出一支精銳之師,向高陽關、雄州一代進擊。此戰隻是挫敵銳氣,並非大舉南下。至於何時大舉南下,那要看南朝有何變化。蕭大王在這裏整軍備武,皇上可派遣高手潛入宋地,刺探敵情,一旦時機成熟,便可發兵南進,直搗開封!”聖宗聽了拍手稱好,說道:“國師神機妙算,正中朕的下懷,蕭愛卿,你意下如何?”蕭撻覽讚道:“妙哉妙哉,我完全同意。”聖宗笑道:“好,下一步用兵之計就這麽辦吧。有諸位高人相助,何愁南朝不滅。各位辛苦一夜,恐怕腹中已饑,快上酒菜,朕要和各位痛飲一番!”
全江銘伏在房上,聽了個真真切切,看到事情已了,便欲撤身離去,不料左腳移動,碰到了瓦上的一個小石子,那石子滾到地上,發出一聲清響,別人倒也罷了,嵬名浪遇何等人物,一揮手喝道:“有刺客!”縱身從窗裏躍出,翻上房頂。此時全江名已奔出十丈開外,看見嵬名浪遇追來,不由好勝之心升起,尋思:“你號稱契丹國師,我倒要和你鬥上一鬥,看是你契丹武士厲害,還是我中原俠客英雄?”念及此,不由放慢身法。嵬名浪遇的眼光何等厲害,看到全江銘身形放慢,知其要和自己一比高低,不由暗自冷笑,便加快腳力向全江銘追去。全江銘看他追近,便又急速向前奔去,待到城牆跟前,縱身越過,猶如一道輕煙,守城軍士尚未看清,全江銘已是越牆而過。二人一前一後,相差不過七八丈光景,嵬銘浪遇要想再近一步也是萬難,不由暗歎對方輕功高明。
全江銘看看離城已遠,笑道:“叵那番狗,你既是契丹第一好漢,緣何腳力如此不濟?”嵬名浪遇道:“你徒逞腳力之能,算甚本事,不敢和老翁放對,也算不上好漢,不過是抱頭鼠竄之輩。”二人你問我答,腳步卻不放慢,心中均讚對方了得。全江銘聽對方話中帶刺,心中冷笑連連,倏地停住腳步,朗聲道:“你就是契丹護國大師人稱無極仙翁的嵬名浪遇?”
嵬名浪遇聽對方叫出自己的名號,便知此人在屋外偷聽多時,暗道:“此人必是南朝派來的武林高手,前來刺探我們的軍情大事,決不容其生還。”繼而看到對方乃是二十上下的少年,不由納罕:“此人如此年輕,怎地輕功如此了得,若不是他有意會我,憑老翁四十餘年的功力也未必能追得上他。”念及此,哪裏還有什麽小覷之心,便道:“你是何人,夜半潛入王府意欲何為?難道你是南朝天子派來的刺客?”
全江名冷笑道:“趙恆算甚麽東西,他也不配指派小可。哼,明人不做暗事,小可全江銘,到南院大王府不過是興致所至,看看你們又打甚麽害人的主意。哼哈,南院大王府又不是龍潭虎穴,難道全某就不能去看一看,真是豈有此理!”
嵬名浪遇聽他罵真宗“是甚麽東西”,不由愕然,繼而聽他自稱全江銘,方才恍然大悟。要知全江銘在中原武林的名頭已是極為響亮,嵬名浪遇乃是契丹國師,對中原武林的動態豈能不知?他不僅知道全江銘降服陰山四怪,兩掌迫退施飛龍,仗劍驚走西漠沙諸般武林逸事,就連全江銘是全師雄的後人,組織益州兵變,進皇宮刺殺真宗等事也是了如指掌。實際上,在此之前,他們便把收買全江銘列入了重要計劃。嵬名浪遇笑道:“原來是全少俠,剛才老翁出言多有得罪,還請全少俠見諒。”
這時,慕容飛等人也已趕到,見嵬名浪遇似乎在和敵人套甚麽交情,並無擒拿之意,不由個個冷笑。嵬名浪遇見狀笑道:“各位不必驚詫,這位英雄便是我曾向你們提及的全江銘全少俠。”說著又把慕容飛等人向全江銘作了介紹,接著道:“全少俠既與南朝有著血海深仇,但憑你一人之力恐難如願。何不投到我主麾下,憑借我契丹強盛兵力,幫你報仇豈不是易如反掌?我主雄才偉略,思賢若渴,焉是宋庭昏君可比。再者說,我主對全少俠渴盼已久,你若投效過來,必受重用,不知全少俠意下如何?”
這一番話不卑不亢,極為動聽。全江銘聽了冷笑連連,鏗鏘說道:“我乃大漢之人,焉能與番邦賊子為伍。我的世仇能報則報,不能報則罷,決不會借助番邦之手,當那萬人唾罵的漢奸賊子!”
嵬名浪遇甚是尷尬,卻不發怒,傲然一笑,說道:“既然如此,老翁可要得罪了!”左手虛指,右手倏然拍出。全江銘知道對方內力深厚,也不與他對掌,施展“飛雪凝霜”身法,滴溜一轉閃了開去,左手如戟徑點對方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