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安是肯定抓不到了,九境武夫若是一心跑路,靠白金桃和禮部那些人想要追上,簡直是癡人說夢。
翌日,
這是九公主出嫁前最後一次朝會,皇帝興致很高,逮著禮部賈文典問東問西,
九公主出嫁前的準備事宜,事無巨細,皇帝都一一過問,寵溺之心昭然若揭。
看他那臉上洋溢著的歡喜表情,似乎把大齊使臣被刺一事都給忘了。
大理寺包省隆戰戰兢兢聽了半個時辰,皇帝才終於點名到他。
至於這位大理寺卿的答案,顯然不能讓皇帝滿意。
跑了,人犯在眾目睽睽之下,跑了,
除了查到欽犯帶有北齊口音、境界絕高之外,其它的,包省隆一概不知,他甚至都沒查到李懷安是晉王嬴巉的客卿。
朝會期間,嬴貞偷瞄了老六幾次,發現對方神情自然,舉止間泰然自若,像是什麽事都沒發生一樣。
再看老二嬴酈,氣定神閑,意氣風發,顯然對於馬上就要到南境統兵充滿信心,有點迫不及待的樣子。
“秦王!”皇帝忽然看向嬴貞。
“兒臣在!”嬴貞趕忙向前一步。
“朕讓你出使北齊,如今北齊使臣竟然死在了我大秦官驛之中,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嬴貞垂手道:
“出使北齊,是父皇私下叮囑,兒臣並未告知他人,所以鄭大人之死,兒臣認為兇手並不是針對此次出使,剛才包大人曾說,兇手帶有北齊口音,也就是說,兇手是北齊人士,藏身於太安,部署此次刺殺,也是源自於他們北齊的家事,昨晚兒臣曾到過抓捕現場,白金桃指揮使曾言,兇手很可能是九境武夫,所以禮部隻需從大齊武夫之中篩選,不難查到真兇是誰。”
皇帝嗬嗬一笑,轉而看向包省隆:
“你聽見沒?這麽簡單的案子,到了你這裏,怎麽就這麽複雜呢?”
包省隆額頭滴汗,這一點他不是沒想過,但北齊究竟有幾個九境武夫?短時間內怎麽可能查到?最出名的李懷安和白兆吉,一個和北齊皇帝拜過把子,一個是九門提督,往這兩人身上懷疑,不是打臉嗎?
“迴皇上的話,九境武夫非同一般,有些行事低調,聲名不顯於外,北齊武夫最負盛名者,莫過於醉俠李懷安和九門提督白兆吉,這兩個人都沒有刺殺本國使臣的理由。”
嬴貞轉身提醒道:“很多時候,最不可能的人,往往最有可能,包大人還是下功夫查一查這倆人近來的行蹤,能排除嫌疑,再說這話不遲。”
“多謝殿下提醒,”包省隆已經非常緊張了,欽犯逃脫,交不了差,皇上必然會處置自己。
這時候,一位身穿禦史朝服的人走了出了,
這個人是誰,嬴貞一點印象都沒有,但他知道,如今很多禦史,都是老二的人。
隻聽那位禦史大人道:
“啟稟皇上,微臣昨夜經過朱雀大街,恰逢看到三司的人馬正在捉拿欽犯,而那位欽犯,微臣曾經見過,此人與晉王府裏的王詹事走的頗近,皇上可派人找來王詹事詢問清楚。”
他這話一出,老六臉上的神色明顯不對勁了,頭顱低垂,狠戾之色一閃即逝。
嬴貞笑了,老二啊老二,你終究是上不得台麵啊,自己不敢說,找了個禦史來說,你以為這些瞞得過皇上?
這時嬴貞突然站出來說道:“這位大人有點眼生,恕本王叫不出大人名字。”
那位禦史趕忙揖手道:“迴秦王的話,微臣姓於,半月前由桂州衙門調任禦史府。”
“噢~~這樣啊~~”
嬴貞笑問道:
“本王現在派人查一下於大人昨夜行蹤,想來大人不會有意見吧?於大人不要怪本王多想,本王隻是覺得世上不該有這麽巧的事,恰好讓於大人遇到。”
於禦史此刻袖內的掌心已滿是汗水,他昨晚雖然也在城內街道閑逛,但確實沒有去過朱雀大街,一旦被人查出,自己首先就有欺君之罪,
“殿下盡管去查。”
他還能說什麽呢?根本沒法狡辯啊?
“來人!”
殿外候著的禁軍副統領候無忌聞聲入殿,
“末將在。”
嬴貞指著那位於禦史說道:
“現在就去查一查,這位禦史大人昨夜,究竟在哪?去過什麽地方?見過什麽人?都要查清楚。”
“末將領命。”
“慢著!”
老二嬴酈坐不住了,趕緊站出來製止道:
“皇兄似乎有些避重就輕,為何不叫來王詹事詢問一二,反倒卻去調查於禦史,難道所有直言之臣,首先都得調查個底朝天?不去解決問題,反倒調查提出問題的人,皇兄到底是想查案,還是針對於禦史本人呢?”
嬴貞看著他冷笑道:
“齊王多慮了,一個禦史,也值得本王針對?你是不是有點太瞧的起他了?”
“皇兄這話,可是有貶低禦史之嫌,”
“你們倆都給朕閉嘴!”
皇帝怒斥一句,嚇得二人趕忙噤聲,
“你們倆要吵,滾去外麵吵去,別在朕的眼皮底下聒噪。”
“兒臣失言,”
“兒臣唐突。”
皇帝狠狠瞪了兩人一眼,目光看向一側的晉王嬴巉,沉聲道:
“朕給你一次機會,你自己說,”
嬴巉聽到這裏,猛一咬牙,普通一聲跪在殿前,叩首道:
“兒臣知罪,此欽犯於半年前被兒臣招入王府,授客卿之職,是兒臣疏忽,當時隻覺此人武藝非凡,便動了憐才之意,兒臣萬萬沒想到,他假意依附於我,竟是為了謀劃昨日之刺殺,兒臣有包庇之嫌,罪無可恕,請父皇賜罪。”
皇帝麵色陰沉,久久不言,
其他大臣們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開口說話,
包省隆則是偷偷抹了把汗,好險,總算是有點眉目了。
嬴貞又一次站出來,說道:
“九境武夫想要刻意隱藏行蹤,老六他也未必能查得出來,兒臣覺得,晉王雖有失察之嫌,但絕無包庇欽犯之心,再說殺人者本就是北齊之人,雖說死在太安,但免不了是他們北齊自己的內鬥,咱們全力調查,也算是盡心盡力,難不成他們北齊的家事還要我們給他處理?沒有這個道理,所以兒臣覺得,大可將此事推迴去,讓他們自己查去,那個鄭曉月在北齊都有哪些仇家?他們比我們更清楚。”
老二嬴酈站出來反駁道:
“一國使臣代表皇帝出使,死在外邦,兇手出自老六王府,這等嫌疑豈是輕易洗脫的了?皇兄怎可如此敷衍?難道你想置兩國邦交於不顧?”
嬴貞反問道:“那你說怎麽辦?欽犯逮不到,把老六交出去?”
嬴酈聞言大怒:“你這話什麽意思?我什麽時候說過把老六交出去了?”
另一邊的兵部尚書寧牧冷笑道:
“可是齊王殿下言語之中,盡是要問罪晉王的意思,晉王殿下究竟有沒有嫌疑還需調查,但我怎麽覺得二皇子著急想要坐實一樣?”
嬴酈氣得滿臉通紅,指著寧牧大罵道:
“姓寧的,你想害我?本王隻是就事論事,絕無坑害六弟之意,難不成......”
“閉嘴!”
金鑾殿中,再次安靜下來。
皇帝高坐寶座之上,麵無表情道:
“齊王,你現在就給朕滾去南境,立刻。”
“晉王,你去大理寺一趟,將事情說清楚了,再由大理寺擬一份詳細經過,交給嬴貞,讓他帶去北齊。”
“嬴貞,此番出使,朕準你便宜行事,所行之事,如朕親躬,記住一點,田克若是不知好歹,便將北齊納入我大秦版圖。”
“今日朝會議事,誰敢泄露一句,誅殺九族。”
“退朝!”
翌日,
這是九公主出嫁前最後一次朝會,皇帝興致很高,逮著禮部賈文典問東問西,
九公主出嫁前的準備事宜,事無巨細,皇帝都一一過問,寵溺之心昭然若揭。
看他那臉上洋溢著的歡喜表情,似乎把大齊使臣被刺一事都給忘了。
大理寺包省隆戰戰兢兢聽了半個時辰,皇帝才終於點名到他。
至於這位大理寺卿的答案,顯然不能讓皇帝滿意。
跑了,人犯在眾目睽睽之下,跑了,
除了查到欽犯帶有北齊口音、境界絕高之外,其它的,包省隆一概不知,他甚至都沒查到李懷安是晉王嬴巉的客卿。
朝會期間,嬴貞偷瞄了老六幾次,發現對方神情自然,舉止間泰然自若,像是什麽事都沒發生一樣。
再看老二嬴酈,氣定神閑,意氣風發,顯然對於馬上就要到南境統兵充滿信心,有點迫不及待的樣子。
“秦王!”皇帝忽然看向嬴貞。
“兒臣在!”嬴貞趕忙向前一步。
“朕讓你出使北齊,如今北齊使臣竟然死在了我大秦官驛之中,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嬴貞垂手道:
“出使北齊,是父皇私下叮囑,兒臣並未告知他人,所以鄭大人之死,兒臣認為兇手並不是針對此次出使,剛才包大人曾說,兇手帶有北齊口音,也就是說,兇手是北齊人士,藏身於太安,部署此次刺殺,也是源自於他們北齊的家事,昨晚兒臣曾到過抓捕現場,白金桃指揮使曾言,兇手很可能是九境武夫,所以禮部隻需從大齊武夫之中篩選,不難查到真兇是誰。”
皇帝嗬嗬一笑,轉而看向包省隆:
“你聽見沒?這麽簡單的案子,到了你這裏,怎麽就這麽複雜呢?”
包省隆額頭滴汗,這一點他不是沒想過,但北齊究竟有幾個九境武夫?短時間內怎麽可能查到?最出名的李懷安和白兆吉,一個和北齊皇帝拜過把子,一個是九門提督,往這兩人身上懷疑,不是打臉嗎?
“迴皇上的話,九境武夫非同一般,有些行事低調,聲名不顯於外,北齊武夫最負盛名者,莫過於醉俠李懷安和九門提督白兆吉,這兩個人都沒有刺殺本國使臣的理由。”
嬴貞轉身提醒道:“很多時候,最不可能的人,往往最有可能,包大人還是下功夫查一查這倆人近來的行蹤,能排除嫌疑,再說這話不遲。”
“多謝殿下提醒,”包省隆已經非常緊張了,欽犯逃脫,交不了差,皇上必然會處置自己。
這時候,一位身穿禦史朝服的人走了出了,
這個人是誰,嬴貞一點印象都沒有,但他知道,如今很多禦史,都是老二的人。
隻聽那位禦史大人道:
“啟稟皇上,微臣昨夜經過朱雀大街,恰逢看到三司的人馬正在捉拿欽犯,而那位欽犯,微臣曾經見過,此人與晉王府裏的王詹事走的頗近,皇上可派人找來王詹事詢問清楚。”
他這話一出,老六臉上的神色明顯不對勁了,頭顱低垂,狠戾之色一閃即逝。
嬴貞笑了,老二啊老二,你終究是上不得台麵啊,自己不敢說,找了個禦史來說,你以為這些瞞得過皇上?
這時嬴貞突然站出來說道:“這位大人有點眼生,恕本王叫不出大人名字。”
那位禦史趕忙揖手道:“迴秦王的話,微臣姓於,半月前由桂州衙門調任禦史府。”
“噢~~這樣啊~~”
嬴貞笑問道:
“本王現在派人查一下於大人昨夜行蹤,想來大人不會有意見吧?於大人不要怪本王多想,本王隻是覺得世上不該有這麽巧的事,恰好讓於大人遇到。”
於禦史此刻袖內的掌心已滿是汗水,他昨晚雖然也在城內街道閑逛,但確實沒有去過朱雀大街,一旦被人查出,自己首先就有欺君之罪,
“殿下盡管去查。”
他還能說什麽呢?根本沒法狡辯啊?
“來人!”
殿外候著的禁軍副統領候無忌聞聲入殿,
“末將在。”
嬴貞指著那位於禦史說道:
“現在就去查一查,這位禦史大人昨夜,究竟在哪?去過什麽地方?見過什麽人?都要查清楚。”
“末將領命。”
“慢著!”
老二嬴酈坐不住了,趕緊站出來製止道:
“皇兄似乎有些避重就輕,為何不叫來王詹事詢問一二,反倒卻去調查於禦史,難道所有直言之臣,首先都得調查個底朝天?不去解決問題,反倒調查提出問題的人,皇兄到底是想查案,還是針對於禦史本人呢?”
嬴貞看著他冷笑道:
“齊王多慮了,一個禦史,也值得本王針對?你是不是有點太瞧的起他了?”
“皇兄這話,可是有貶低禦史之嫌,”
“你們倆都給朕閉嘴!”
皇帝怒斥一句,嚇得二人趕忙噤聲,
“你們倆要吵,滾去外麵吵去,別在朕的眼皮底下聒噪。”
“兒臣失言,”
“兒臣唐突。”
皇帝狠狠瞪了兩人一眼,目光看向一側的晉王嬴巉,沉聲道:
“朕給你一次機會,你自己說,”
嬴巉聽到這裏,猛一咬牙,普通一聲跪在殿前,叩首道:
“兒臣知罪,此欽犯於半年前被兒臣招入王府,授客卿之職,是兒臣疏忽,當時隻覺此人武藝非凡,便動了憐才之意,兒臣萬萬沒想到,他假意依附於我,竟是為了謀劃昨日之刺殺,兒臣有包庇之嫌,罪無可恕,請父皇賜罪。”
皇帝麵色陰沉,久久不言,
其他大臣們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開口說話,
包省隆則是偷偷抹了把汗,好險,總算是有點眉目了。
嬴貞又一次站出來,說道:
“九境武夫想要刻意隱藏行蹤,老六他也未必能查得出來,兒臣覺得,晉王雖有失察之嫌,但絕無包庇欽犯之心,再說殺人者本就是北齊之人,雖說死在太安,但免不了是他們北齊自己的內鬥,咱們全力調查,也算是盡心盡力,難不成他們北齊的家事還要我們給他處理?沒有這個道理,所以兒臣覺得,大可將此事推迴去,讓他們自己查去,那個鄭曉月在北齊都有哪些仇家?他們比我們更清楚。”
老二嬴酈站出來反駁道:
“一國使臣代表皇帝出使,死在外邦,兇手出自老六王府,這等嫌疑豈是輕易洗脫的了?皇兄怎可如此敷衍?難道你想置兩國邦交於不顧?”
嬴貞反問道:“那你說怎麽辦?欽犯逮不到,把老六交出去?”
嬴酈聞言大怒:“你這話什麽意思?我什麽時候說過把老六交出去了?”
另一邊的兵部尚書寧牧冷笑道:
“可是齊王殿下言語之中,盡是要問罪晉王的意思,晉王殿下究竟有沒有嫌疑還需調查,但我怎麽覺得二皇子著急想要坐實一樣?”
嬴酈氣得滿臉通紅,指著寧牧大罵道:
“姓寧的,你想害我?本王隻是就事論事,絕無坑害六弟之意,難不成......”
“閉嘴!”
金鑾殿中,再次安靜下來。
皇帝高坐寶座之上,麵無表情道:
“齊王,你現在就給朕滾去南境,立刻。”
“晉王,你去大理寺一趟,將事情說清楚了,再由大理寺擬一份詳細經過,交給嬴貞,讓他帶去北齊。”
“嬴貞,此番出使,朕準你便宜行事,所行之事,如朕親躬,記住一點,田克若是不知好歹,便將北齊納入我大秦版圖。”
“今日朝會議事,誰敢泄露一句,誅殺九族。”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