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乾元殿,大秦皇帝臥榻之處。
在偏殿的一間不大的屋子裏,桌上的油燈仍然亮著,每隔半個時辰,便會有值夜的小太監進來,為燈中添油,這裏是李芳的居所,皇帝所有的披紅奏章,都由這間小屋傳至內閣,再由內閣詳議之後,頒布天下。
這位大秦王朝權柄最大的太監,此刻正和衣而眠,側躺在床榻上,他伺候皇帝四十餘年,從沒有一日懈怠。
屋外,有一青衣小太監輕手輕腳的進來,來到床榻邊上,跪伏在地,雙手捧著一物,高舉過頭頂。
榻上的李芳沒有睜眼,隻是淡淡問道:
“大殿下的信使從懷陰郡出發了?”
小太監輕聲迴稟道:
“迴老祖宗的話,咱們這邊沒有收到丁點消息,但是盧閣老府上卻有傳信過來。”
李芳道:“念。”
“是。”
小太監撕開信封,拿出信紙,將信中內容小聲念了出來。
還沒念完,李芳已是一個翻身,猛的從榻上坐了起來,一對雪白長眉蹙在一起,沉聲吩咐道:
“立即通知白金桃,讓他帶上靖安司十三太保連夜出發,告訴他們,大殿下若有任何閃失,就讓他們提著自己的腦袋迴來。”
“是,孫子這就去辦。”
“等等,”
“老祖宗還有什麽吩咐?”
“告訴巡城司,這幾天把皇城給我盯緊嘍,尤其是那幾座親王府,任何風吹草動都要立即迴稟。”
“是,孫子明白。”
等小太監離開後,李芳從床榻下來,早有另外的貼身小太監進入屋內,為他仔細的梳理白發,李芳簡單的洗了把臉,整了整衣衫,提著燈籠出門,向主殿方向走去。
一路上所遇大小太監以及皇城侍衛,見到李芳都是紛紛行禮,在這座皇宮裏,自從皇後娘娘過世後,除了皇帝,就數李芳說話最管用了。
“今兒個是哪位娘娘伺候主子?”
主殿外,李芳小聲詢問著四個守在門外的值夜太監。
“迴李公公的話,今兒個萬歲爺是自個睡的,沒有娘娘侍奉。”
李芳點了點頭,道:“開門。”
兩名小太監趕忙輕手輕腳的推開殿門,李芳進去之後,再緩緩關上。
龍榻邊上,李芳跪在地上,小聲的唿喊著:
“主子,主子,主子.......”
床幃內,有人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慵懶的說道:
“什麽事?”
“主子,盧家孫小姐那邊剛剛有信遞給老奴,大殿下以山字營統領項翦為送信誘餌,自己則與秦清那丫頭悄悄跟在後頭,已經離開懷陰郡三天了。”
“嗬嗬......他倒是挺小心的,膽子也不小,沒有奉詔竟然敢擅自離開懷陰郡,罷了,告訴下麵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老奴明白。”
靜默片刻後,床上之人突然說道:
“李芳,你該不是已經派人出京了吧?”
“不敢瞞主子,老奴讓白金桃和十三太保都去了,大殿下如此謹慎小心不是沒有理由的,老奴擔心......”
“你擔心什麽?”床上聲音將他打斷,“那是朕的兒子,輪的到你擔心?”
“老奴不敢,要不,老奴將人都撤迴來?”
“多大點事,擾朕清夢,他嬴貞若是連自己家都迴不來,多半也是廢物一個,以後這種小事不用告訴朕,出去吧。”
“是~~”
李芳小心退出殿外,至於派出去的人到底用不用叫迴來,答案肯定是不用,因為皇帝沒有明言,而他李芳最懂皇帝心意,皇家的父子關係,其實和世俗百姓家裏有一點是相似的,平常罵的最狠的那個,往往才是最寄予厚望的,如果連罵都懶得罵你了,你是不是該好好反思一下呢?
......
......
太安,兵部尚書府,
寧牧於熟睡中被人叫醒,大半夜來找他的,是兵部員外郎王若溪,寧牧在會客廳接見了他,
“怎麽迴事?”
“大人,北疆那邊有急報,十三天前,張虎牢率領原本負責護送北夏接親使團的那支萬人貞字營南下,而且行軍速度極快,據沿線迴報,根據判斷貞字營的南下路線,張虎牢的目標很可能是懷陰郡,難道是秦王殿下那裏出了什麽事?可是趙愷前些天迴來的時候什麽都沒說啊?”
寧牧坐在椅子上,眉頭緊鎖,
“張虎牢不是蠢人,沒有朝廷調令,私自將邊軍帶離北疆,這可是殺頭的重罪,他一定是知道了什麽,難道秦王那邊真的出事了?”
王若溪臉色也不太好看,沉聲道:“很有這個可能,要不然張虎牢絕對不敢冒這個險。”
“若溪,你現在立即去兵部大堂,將貞字營南下所經州、府、郡縣的通關行文全部草擬好,然後派人火速遞送出去,就說貞字營南下是受了兵部的調令,至於皇上那邊問起來,我來頂。”
“好,下官這就去辦。”
王若溪走後,大廳內獨留下寧牧一人,
在他初登仕途時,家中老祖便告誡過他,將來他的官無論做到多大,都要記得為家族著想,尤其是當親姐母儀天下之後,寧牧更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麽,那便是全力扶持自己的親外甥,
無論嬴貞犯了什麽錯,寧牧都要想辦法給他開脫頂罪,能頂的要頂,不能頂的也要頂。
因為他知道,自己外甥一日不倒,就沒人敢動他寧牧,也就沒人敢動他們常山寧氏。
這些年來,朝廷中的黨爭已有愈演愈烈之勢,他寧牧身為正一品的兵部尚書,正常來說,在內閣應該有一席之地,可惜一直被那些老家夥以他不是大學士為由,攔在在內閣之外,導致很多軍機大事的商議,都沒有他的份。
嬴貞為了讓他進內閣,出了不少力,但每次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前段時間朝會上,二皇子嬴酈提出,想娶盧士賢孫女為王妃,滿朝文武,寧牧是唯一一個站出來反對的,理由當然是皇長子仍未娶親,次子怎可輕言婚嫁之事,豈不是有悖倫理?
嬴酈恨透他了,其他皇子則是在看熱鬧。
“臭小子真是不開竅,盧東珠多好的姑娘,你怎麽就看不上呢?你是不是當兵當傻了?”
寧牧獨自一人,搖頭苦歎。
(希望大家將手裏寶貴的推薦票砸我臉上,用力的砸)
在偏殿的一間不大的屋子裏,桌上的油燈仍然亮著,每隔半個時辰,便會有值夜的小太監進來,為燈中添油,這裏是李芳的居所,皇帝所有的披紅奏章,都由這間小屋傳至內閣,再由內閣詳議之後,頒布天下。
這位大秦王朝權柄最大的太監,此刻正和衣而眠,側躺在床榻上,他伺候皇帝四十餘年,從沒有一日懈怠。
屋外,有一青衣小太監輕手輕腳的進來,來到床榻邊上,跪伏在地,雙手捧著一物,高舉過頭頂。
榻上的李芳沒有睜眼,隻是淡淡問道:
“大殿下的信使從懷陰郡出發了?”
小太監輕聲迴稟道:
“迴老祖宗的話,咱們這邊沒有收到丁點消息,但是盧閣老府上卻有傳信過來。”
李芳道:“念。”
“是。”
小太監撕開信封,拿出信紙,將信中內容小聲念了出來。
還沒念完,李芳已是一個翻身,猛的從榻上坐了起來,一對雪白長眉蹙在一起,沉聲吩咐道:
“立即通知白金桃,讓他帶上靖安司十三太保連夜出發,告訴他們,大殿下若有任何閃失,就讓他們提著自己的腦袋迴來。”
“是,孫子這就去辦。”
“等等,”
“老祖宗還有什麽吩咐?”
“告訴巡城司,這幾天把皇城給我盯緊嘍,尤其是那幾座親王府,任何風吹草動都要立即迴稟。”
“是,孫子明白。”
等小太監離開後,李芳從床榻下來,早有另外的貼身小太監進入屋內,為他仔細的梳理白發,李芳簡單的洗了把臉,整了整衣衫,提著燈籠出門,向主殿方向走去。
一路上所遇大小太監以及皇城侍衛,見到李芳都是紛紛行禮,在這座皇宮裏,自從皇後娘娘過世後,除了皇帝,就數李芳說話最管用了。
“今兒個是哪位娘娘伺候主子?”
主殿外,李芳小聲詢問著四個守在門外的值夜太監。
“迴李公公的話,今兒個萬歲爺是自個睡的,沒有娘娘侍奉。”
李芳點了點頭,道:“開門。”
兩名小太監趕忙輕手輕腳的推開殿門,李芳進去之後,再緩緩關上。
龍榻邊上,李芳跪在地上,小聲的唿喊著:
“主子,主子,主子.......”
床幃內,有人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慵懶的說道:
“什麽事?”
“主子,盧家孫小姐那邊剛剛有信遞給老奴,大殿下以山字營統領項翦為送信誘餌,自己則與秦清那丫頭悄悄跟在後頭,已經離開懷陰郡三天了。”
“嗬嗬......他倒是挺小心的,膽子也不小,沒有奉詔竟然敢擅自離開懷陰郡,罷了,告訴下麵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老奴明白。”
靜默片刻後,床上之人突然說道:
“李芳,你該不是已經派人出京了吧?”
“不敢瞞主子,老奴讓白金桃和十三太保都去了,大殿下如此謹慎小心不是沒有理由的,老奴擔心......”
“你擔心什麽?”床上聲音將他打斷,“那是朕的兒子,輪的到你擔心?”
“老奴不敢,要不,老奴將人都撤迴來?”
“多大點事,擾朕清夢,他嬴貞若是連自己家都迴不來,多半也是廢物一個,以後這種小事不用告訴朕,出去吧。”
“是~~”
李芳小心退出殿外,至於派出去的人到底用不用叫迴來,答案肯定是不用,因為皇帝沒有明言,而他李芳最懂皇帝心意,皇家的父子關係,其實和世俗百姓家裏有一點是相似的,平常罵的最狠的那個,往往才是最寄予厚望的,如果連罵都懶得罵你了,你是不是該好好反思一下呢?
......
......
太安,兵部尚書府,
寧牧於熟睡中被人叫醒,大半夜來找他的,是兵部員外郎王若溪,寧牧在會客廳接見了他,
“怎麽迴事?”
“大人,北疆那邊有急報,十三天前,張虎牢率領原本負責護送北夏接親使團的那支萬人貞字營南下,而且行軍速度極快,據沿線迴報,根據判斷貞字營的南下路線,張虎牢的目標很可能是懷陰郡,難道是秦王殿下那裏出了什麽事?可是趙愷前些天迴來的時候什麽都沒說啊?”
寧牧坐在椅子上,眉頭緊鎖,
“張虎牢不是蠢人,沒有朝廷調令,私自將邊軍帶離北疆,這可是殺頭的重罪,他一定是知道了什麽,難道秦王那邊真的出事了?”
王若溪臉色也不太好看,沉聲道:“很有這個可能,要不然張虎牢絕對不敢冒這個險。”
“若溪,你現在立即去兵部大堂,將貞字營南下所經州、府、郡縣的通關行文全部草擬好,然後派人火速遞送出去,就說貞字營南下是受了兵部的調令,至於皇上那邊問起來,我來頂。”
“好,下官這就去辦。”
王若溪走後,大廳內獨留下寧牧一人,
在他初登仕途時,家中老祖便告誡過他,將來他的官無論做到多大,都要記得為家族著想,尤其是當親姐母儀天下之後,寧牧更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麽,那便是全力扶持自己的親外甥,
無論嬴貞犯了什麽錯,寧牧都要想辦法給他開脫頂罪,能頂的要頂,不能頂的也要頂。
因為他知道,自己外甥一日不倒,就沒人敢動他寧牧,也就沒人敢動他們常山寧氏。
這些年來,朝廷中的黨爭已有愈演愈烈之勢,他寧牧身為正一品的兵部尚書,正常來說,在內閣應該有一席之地,可惜一直被那些老家夥以他不是大學士為由,攔在在內閣之外,導致很多軍機大事的商議,都沒有他的份。
嬴貞為了讓他進內閣,出了不少力,但每次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前段時間朝會上,二皇子嬴酈提出,想娶盧士賢孫女為王妃,滿朝文武,寧牧是唯一一個站出來反對的,理由當然是皇長子仍未娶親,次子怎可輕言婚嫁之事,豈不是有悖倫理?
嬴酈恨透他了,其他皇子則是在看熱鬧。
“臭小子真是不開竅,盧東珠多好的姑娘,你怎麽就看不上呢?你是不是當兵當傻了?”
寧牧獨自一人,搖頭苦歎。
(希望大家將手裏寶貴的推薦票砸我臉上,用力的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