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四十一章保衛台灣(3)
李鴻章下定決心堅守台北的時候,聯軍已經從基隆方向開始向台北壓了上來,聯軍前鋒部隊已經在第二道防線前,與守軍開始進行小規模試探性的接觸了。
台北該怎麽守?在這個問題上李鴻章很感激劉銘傳,劉銘傳支援的兩個團的兵力,而這兩個團長都是楊一開辦的軍校裏畢業的,他們受過正規的軍事理論教育,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教材是楊一編寫的,裏麵就有關於如何在城市進行防禦戰的內容。
建立堅固的外圍防禦體係,這種全新的防禦理論是李鴻章從沒聽說過的,以往的城市防禦戰,哪要什麽外圍陣地,都是依靠堅固的城牆來抵禦敵人的進攻。
新軍炮兵團長王成海提出了在外圍建立支點,配合城市防禦作戰的計劃。步兵團長蔡許東大膽的提出了在聯軍沒有合圍以前,拉一支部隊繞到外圍,利用山區有利的地形,從側後騷擾聯軍,配合城市防禦。李鴻章手上的兩萬部隊,都在台北了。就這樣,李鴻章還是感到了兵力的不足,畢竟麵對的是五萬訓練有素的聯軍。
基隆方向的外圍陣地是現成的,第二道防線本來距離台北就沒多遠,在王成海的建議下,前幾天李鴻章利用聯軍停止進攻的時間,給第二道防線又增加了縱深,現在就等於是外圍陣地了。
蔡許東在李鴻章同意後,帶了兩個營七百多人的部隊撤出台北,進入山區,目的是在聯軍的側後頻繁活動,使聯軍不敢全力攻打台北。
李鴻章還要感謝的是老天爺和原來的貪官汙吏們,聯軍在其他地方登陸後,台灣普降大雨,台灣島上的官們,平日都想著弄錢,哪有心思修路,大雨一下,道路實在難於行走,聯軍對台北的合圍,被大雨耽擱了兩天。也就在這兩天,在眾多誌願留下來幫助李鴻章手台北百姓的幫助下,李鴻章在其他方向也挖出了一道由戰壕構成的防線,盡管戰壕裏積水很多,但它畢竟是挖出來了,天晴後把水舀出去,就是初步的防禦工事。
基隆方向,台北西北方向一裏左右,有一高地,高地上多有無主亂墳,當地人稱之亂墳崗。亂墳崗海拔雖然隻有2連百多米,但是台北附近唯一的製高點,登頂以後,可以鳥瞰整個台北。此崗一旦失守,聯軍就可以在上麵架起大炮,到時候整個台北所以重要目標都會暴露的聯軍的炮火之下。
在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上,李鴻章更相信自己的親人。李鴻名,李鴻章未出五服的族弟,自李鴻章入閩以來,一直跟隨其後剿滅起義農民,屢立戰功,現為李鴻章手下千總。
大戰在即,李鴻章召開了最後的一次軍事會議。李鴻章對所有營極以上軍官做戰前的最後動員。
“諸位兄弟,我很抱歉,本來我們可以撤退到山上的,是我選擇了堅守台北,也算拖累大家了,各位大多是跟隨我在福建打出來的,我李鴻章把大家帶到這裏,陷入死地,在這裏我向各位的妻子老小說一聲抱歉了。”
“大人,出來當兵吃糧,腦袋早就懸在褲腰帶上了,如今能為殺洋鬼子而死,值得!!。”一軍官站起,朝李鴻章行禮後說到。
這人李鴻章知道,是老師曾國藩派出,負責率領三千湘勇的,叫曾義全。這時候他站出來表態,說明了三千湘勇的態度。從來無湘不成軍,湖南人性情堅韌,勇武好鬥,曆朝都湧現出不少名臣猛將。如今有這三千湘勇加入,無疑大大的增強了李鴻章部隊的戰鬥力。
“說的好,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台北不守,則台灣對海峽的威脅就不大,不守台北,我們來到台灣的意義也就不大。如今國難當頭,外敵入侵之際,我兩萬勇士如置台北於不顧,對朝廷是為不忠,對百姓是為不義。守住台北,拖住聯軍,就是為內地的決戰做貢獻,為了能減輕內地的壓力,隻要能為戰勝洋鬼子,把洋鬼子趕出中國去,我李鴻章帶著大家在這裏犧牲也就值得了。”說到著,蘭花指環視在座的各位,發現眾軍官皆神情肅穆,李鴻章繼續說到:“諸位,台北一戰也許就是你我大家的最後一戰,所有陣地,不經允許,絕對不能後退,一定要打到最後一個人,拜托諸位了。”
五日後,台灣楊一在北京得知台灣情況後道:“李鴻章糊塗,我讓他守台灣,不過是希望台灣不要成為聯軍的戰略跳板,死守台北意義雖大,但大可不必。”即而,楊一又道:“我沒有想到啊,李鴻章居然有這份豪氣,通知下去,以最快的辦法通知李鴻章,台北不必死守,立刻突圍。李鴻章是個人才,死在台灣可惜了。”台北戰鬥開始後的第十五天,楊一的命令才被傳到李鴻章手上。
1860年的6月8日,這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這一天,台北保衛戰開始,也就是在這一天,廣東的陳玉成接到了楊一的迴信,上麵說到:“虎門一戰,打出我軍威風,你隨不尊我將令,我先撤你的兩廣總督,但總督一職還是暫時由你代替,戰爭結束後,看你的表現在定。“
也就是在這一天,陳玉成下決心啟動著名的英德伏擊戰,在抗擊聯軍的入侵史上,寫下了亮麗的一筆。
6月8日,聯軍對台北的進攻開始,台北保衛戰,五萬武裝到牙齒的聯軍對陣兩萬中**隊,而且中**隊中有半數以上都是新兵,士兵素質安徽能夠的差距就不用說了,台北保衛戰,前途堪憂。
亂墳崗的重要位置亞當斯也發現了,首日的戰鬥就是以亂墳崗的爭奪為焦點。聯軍五千士兵在三十門大炮的配合下,朝亂墳崗上的一千多中國守軍發起瘋狂的進攻。亂墳崗守將李鴻名,李鴻章在其臨行前隻交代了一句:“兄弟,對不起了,準備戰死吧。”
六月的早晨,太陽還沒出來,天已經大亮了,樹枝上的露水還有沒有散去的時候,台灣早晨的沉寂又被聯軍的大炮聲驚醒了。三百門大炮,五萬英法聯軍從北、西、東三個方向向台北發起了進攻。
亂墳崗上,聯軍用三十門大炮連續轟擊了半個小時,然後開始衝鋒。守軍憑借有利地形,拚死抵抗。麵對絕對優勢的敵軍,中**隊的勇士們表現出了決死一戰的勇氣。
首日,亂墳崗上喊殺震天,一千跟隨李鴻章從安徽出來的江淮子弟,與聯軍展開殊死較量。聯軍猛烈的炮火,瘋狂的衝鋒都沒有嚇退他們,一天之內,他們打退了聯軍三十多次的進攻,每一寸陣地上都撒滿了勇士們的鮮血。輕傷者不下火線,重傷著也躺在陣地上,身上揣著兩個手榴彈,待周圍的兄弟們都犧牲後,聯軍衝上陣地時,他們拉響懷裏的手榴彈。戰況及其激烈,亂墳崗上,前沿陣地幾易其手,聯軍剛剛占領一點陣地,李鴻名就派人發起反衝鋒,把陣地又奪迴來。雙方在陣地上數次形成拉鋸戰,中國士兵在抵禦外辱的戰鬥中,沒有一個人退縮。首日戰鬥結束,陣地依舊牢牢的在中**隊手裏,聯軍傷亡將近六百人,而陣地上的守軍也付出了四百人犧牲的代價,請記住,我說道是犧牲,隻有犧牲,沒有受傷。
整個台北的第一天戰鬥,聯軍進展不大,除了一部分外圍陣地在李鴻章的命令下有意放棄,其他陣地安然無恙。第一天的戰鬥,聯軍死傷多達三千,而李鴻章手上的部隊也少了兩千多人。
6月9日,亞當斯命令聯軍向台北發起了更為瘋狂的進攻,台北各條防線都紛紛告急,一天之內,李鴻章把手上的三千預備隊,用的隻剩下三百多人,而這三百多人是李鴻章手裏的王牌,是劉銘傳支援的一團步兵中的第三營,其他兩個營在團長蔡許東的帶領下繞到外圍作戰了。
這一天,聯軍在亂墳崗上又留下了一千多具屍體,而亂墳崗上也隻剩下兩百多人,其中還包括了李鴻章增援的五百預備隊。其他方向,守軍在讓聯軍付出巨大傷亡後,外圍陣地有所損失,聯軍獲得了一些戰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宜蘭方向的防禦陣地上,三百台灣高山族男兒,在堅守一個陣地時,全部壯烈犧牲,而在他們的陣地前,聯軍也留下了數量相當的屍體。
也就是在這一天,新軍團長蔡許東,帶這七百勇士,利用夜色的掩護,偷襲了聯軍的炮兵陣地,炸毀聯軍大炮二十一門,但也付出了一百多人的傷亡。此舉無疑令亞當斯很惱火,下令派出三千聯軍追剿蔡許東部。而蔡許東率領部隊帶著聯軍三千多人,一直南撤,等聯軍追的筋疲力盡的時候,突然繞了個彎,把三千聯軍甩掉,自己又出現在聯軍進攻台北部隊的側後。
第四十一章保衛台灣(3)
李鴻章下定決心堅守台北的時候,聯軍已經從基隆方向開始向台北壓了上來,聯軍前鋒部隊已經在第二道防線前,與守軍開始進行小規模試探性的接觸了。
台北該怎麽守?在這個問題上李鴻章很感激劉銘傳,劉銘傳支援的兩個團的兵力,而這兩個團長都是楊一開辦的軍校裏畢業的,他們受過正規的軍事理論教育,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教材是楊一編寫的,裏麵就有關於如何在城市進行防禦戰的內容。
建立堅固的外圍防禦體係,這種全新的防禦理論是李鴻章從沒聽說過的,以往的城市防禦戰,哪要什麽外圍陣地,都是依靠堅固的城牆來抵禦敵人的進攻。
新軍炮兵團長王成海提出了在外圍建立支點,配合城市防禦作戰的計劃。步兵團長蔡許東大膽的提出了在聯軍沒有合圍以前,拉一支部隊繞到外圍,利用山區有利的地形,從側後騷擾聯軍,配合城市防禦。李鴻章手上的兩萬部隊,都在台北了。就這樣,李鴻章還是感到了兵力的不足,畢竟麵對的是五萬訓練有素的聯軍。
基隆方向的外圍陣地是現成的,第二道防線本來距離台北就沒多遠,在王成海的建議下,前幾天李鴻章利用聯軍停止進攻的時間,給第二道防線又增加了縱深,現在就等於是外圍陣地了。
蔡許東在李鴻章同意後,帶了兩個營七百多人的部隊撤出台北,進入山區,目的是在聯軍的側後頻繁活動,使聯軍不敢全力攻打台北。
李鴻章還要感謝的是老天爺和原來的貪官汙吏們,聯軍在其他地方登陸後,台灣普降大雨,台灣島上的官們,平日都想著弄錢,哪有心思修路,大雨一下,道路實在難於行走,聯軍對台北的合圍,被大雨耽擱了兩天。也就在這兩天,在眾多誌願留下來幫助李鴻章手台北百姓的幫助下,李鴻章在其他方向也挖出了一道由戰壕構成的防線,盡管戰壕裏積水很多,但它畢竟是挖出來了,天晴後把水舀出去,就是初步的防禦工事。
基隆方向,台北西北方向一裏左右,有一高地,高地上多有無主亂墳,當地人稱之亂墳崗。亂墳崗海拔雖然隻有2連百多米,但是台北附近唯一的製高點,登頂以後,可以鳥瞰整個台北。此崗一旦失守,聯軍就可以在上麵架起大炮,到時候整個台北所以重要目標都會暴露的聯軍的炮火之下。
在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上,李鴻章更相信自己的親人。李鴻名,李鴻章未出五服的族弟,自李鴻章入閩以來,一直跟隨其後剿滅起義農民,屢立戰功,現為李鴻章手下千總。
大戰在即,李鴻章召開了最後的一次軍事會議。李鴻章對所有營極以上軍官做戰前的最後動員。
“諸位兄弟,我很抱歉,本來我們可以撤退到山上的,是我選擇了堅守台北,也算拖累大家了,各位大多是跟隨我在福建打出來的,我李鴻章把大家帶到這裏,陷入死地,在這裏我向各位的妻子老小說一聲抱歉了。”
“大人,出來當兵吃糧,腦袋早就懸在褲腰帶上了,如今能為殺洋鬼子而死,值得!!。”一軍官站起,朝李鴻章行禮後說到。
這人李鴻章知道,是老師曾國藩派出,負責率領三千湘勇的,叫曾義全。這時候他站出來表態,說明了三千湘勇的態度。從來無湘不成軍,湖南人性情堅韌,勇武好鬥,曆朝都湧現出不少名臣猛將。如今有這三千湘勇加入,無疑大大的增強了李鴻章部隊的戰鬥力。
“說的好,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台北不守,則台灣對海峽的威脅就不大,不守台北,我們來到台灣的意義也就不大。如今國難當頭,外敵入侵之際,我兩萬勇士如置台北於不顧,對朝廷是為不忠,對百姓是為不義。守住台北,拖住聯軍,就是為內地的決戰做貢獻,為了能減輕內地的壓力,隻要能為戰勝洋鬼子,把洋鬼子趕出中國去,我李鴻章帶著大家在這裏犧牲也就值得了。”說到著,蘭花指環視在座的各位,發現眾軍官皆神情肅穆,李鴻章繼續說到:“諸位,台北一戰也許就是你我大家的最後一戰,所有陣地,不經允許,絕對不能後退,一定要打到最後一個人,拜托諸位了。”
五日後,台灣楊一在北京得知台灣情況後道:“李鴻章糊塗,我讓他守台灣,不過是希望台灣不要成為聯軍的戰略跳板,死守台北意義雖大,但大可不必。”即而,楊一又道:“我沒有想到啊,李鴻章居然有這份豪氣,通知下去,以最快的辦法通知李鴻章,台北不必死守,立刻突圍。李鴻章是個人才,死在台灣可惜了。”台北戰鬥開始後的第十五天,楊一的命令才被傳到李鴻章手上。
1860年的6月8日,這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這一天,台北保衛戰開始,也就是在這一天,廣東的陳玉成接到了楊一的迴信,上麵說到:“虎門一戰,打出我軍威風,你隨不尊我將令,我先撤你的兩廣總督,但總督一職還是暫時由你代替,戰爭結束後,看你的表現在定。“
也就是在這一天,陳玉成下決心啟動著名的英德伏擊戰,在抗擊聯軍的入侵史上,寫下了亮麗的一筆。
6月8日,聯軍對台北的進攻開始,台北保衛戰,五萬武裝到牙齒的聯軍對陣兩萬中**隊,而且中**隊中有半數以上都是新兵,士兵素質安徽能夠的差距就不用說了,台北保衛戰,前途堪憂。
亂墳崗的重要位置亞當斯也發現了,首日的戰鬥就是以亂墳崗的爭奪為焦點。聯軍五千士兵在三十門大炮的配合下,朝亂墳崗上的一千多中國守軍發起瘋狂的進攻。亂墳崗守將李鴻名,李鴻章在其臨行前隻交代了一句:“兄弟,對不起了,準備戰死吧。”
六月的早晨,太陽還沒出來,天已經大亮了,樹枝上的露水還有沒有散去的時候,台灣早晨的沉寂又被聯軍的大炮聲驚醒了。三百門大炮,五萬英法聯軍從北、西、東三個方向向台北發起了進攻。
亂墳崗上,聯軍用三十門大炮連續轟擊了半個小時,然後開始衝鋒。守軍憑借有利地形,拚死抵抗。麵對絕對優勢的敵軍,中**隊的勇士們表現出了決死一戰的勇氣。
首日,亂墳崗上喊殺震天,一千跟隨李鴻章從安徽出來的江淮子弟,與聯軍展開殊死較量。聯軍猛烈的炮火,瘋狂的衝鋒都沒有嚇退他們,一天之內,他們打退了聯軍三十多次的進攻,每一寸陣地上都撒滿了勇士們的鮮血。輕傷者不下火線,重傷著也躺在陣地上,身上揣著兩個手榴彈,待周圍的兄弟們都犧牲後,聯軍衝上陣地時,他們拉響懷裏的手榴彈。戰況及其激烈,亂墳崗上,前沿陣地幾易其手,聯軍剛剛占領一點陣地,李鴻名就派人發起反衝鋒,把陣地又奪迴來。雙方在陣地上數次形成拉鋸戰,中國士兵在抵禦外辱的戰鬥中,沒有一個人退縮。首日戰鬥結束,陣地依舊牢牢的在中**隊手裏,聯軍傷亡將近六百人,而陣地上的守軍也付出了四百人犧牲的代價,請記住,我說道是犧牲,隻有犧牲,沒有受傷。
整個台北的第一天戰鬥,聯軍進展不大,除了一部分外圍陣地在李鴻章的命令下有意放棄,其他陣地安然無恙。第一天的戰鬥,聯軍死傷多達三千,而李鴻章手上的部隊也少了兩千多人。
6月9日,亞當斯命令聯軍向台北發起了更為瘋狂的進攻,台北各條防線都紛紛告急,一天之內,李鴻章把手上的三千預備隊,用的隻剩下三百多人,而這三百多人是李鴻章手裏的王牌,是劉銘傳支援的一團步兵中的第三營,其他兩個營在團長蔡許東的帶領下繞到外圍作戰了。
這一天,聯軍在亂墳崗上又留下了一千多具屍體,而亂墳崗上也隻剩下兩百多人,其中還包括了李鴻章增援的五百預備隊。其他方向,守軍在讓聯軍付出巨大傷亡後,外圍陣地有所損失,聯軍獲得了一些戰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宜蘭方向的防禦陣地上,三百台灣高山族男兒,在堅守一個陣地時,全部壯烈犧牲,而在他們的陣地前,聯軍也留下了數量相當的屍體。
也就是在這一天,新軍團長蔡許東,帶這七百勇士,利用夜色的掩護,偷襲了聯軍的炮兵陣地,炸毀聯軍大炮二十一門,但也付出了一百多人的傷亡。此舉無疑令亞當斯很惱火,下令派出三千聯軍追剿蔡許東部。而蔡許東率領部隊帶著聯軍三千多人,一直南撤,等聯軍追的筋疲力盡的時候,突然繞了個彎,把三千聯軍甩掉,自己又出現在聯軍進攻台北部隊的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