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正值隆冬時節,寒風凜冽大雪紛飛。


    冰冷刺骨的雪地裏,跪扶著兩百多名五花大綁的囚犯,上至白發蒼蒼的老人,下至繈褓中的嬰兒,哭泣嗚咽聲不絕於耳。


    手持大刀長矛的鎧甲武士,虎視眈眈麵向圍觀的百姓。


    監斬官毛文祖展開手中的黃綢絹聖旨,大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查,應王趙元熙大逆不道,欺君罔上,勾結赤眉逆賊,意圖篡位謀反,罪不可赦。為儆效尤,應王滿門不論男女老幼,一律押赴刑場,斬立決,欽此!”


    趙元熙霍然起身,嘶吼著說道:“本王對大齊赤膽忠心,說我勾結赤眉,分明是有人存心構陷……毛大人,我要麵見聖上,陳述冤情!”


    毛文祖收起聖旨,邁步來到趙元熙近前,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應王殿下,恕下官位卑言輕,沒辦法滿足您的臨終遺願,您想見聖上怕是不可能了。”


    “即便聖上不念兄弟之情,看在本王這些年南征北戰……”


    “好了,應王殿下,這些話你說過很多遍了,試問滿朝文武,哪一個不是功勳卓著,哪一個不是恪盡職守盡心竭力?難道說,隻因為有些功勞,就可以赦免謀反罪名嗎?”


    “蒼天可鑒,本王從未有謀反之心……”


    “聖意已決,至於其他……應王殿下,認命吧!”


    趙元熙默然片刻,緩緩說道:“毛文祖,你不過一區區百夫長,隻因走了王莽的門路,短短幾年時間,一路平步青雲升任大理寺卿,今日本王遭人陷害,你也有份參與其中吧!”


    毛文祖麵色一寒,厲聲說道:“毛某行事光明磊落,你不要含血噴人!”


    趙元熙說道:“毛文祖,當年在本王帳下,你違反軍紀犯了死罪,若不是看在你家有八十歲老母的份上,豈能容你活到今日!”


    毛文祖忽然嘿嘿一笑,壓低嗓音說道:“我不妨告訴你一個秘密,在下自幼父母雙亡,所謂的八十歲老母無人照顧,純屬無中生有。”


    見趙元熙一臉愕然,毛文祖得意的說道:“我府中那個老家夥,實際上與我非親非故,隻不過是用來掩人耳目而已,若非如此,怎能在應王殿下麵前蒙混過關呢?”


    趙元熙怒道:“你這天殺的狗賊,竟敢欺瞞本王!”


    “行將人頭落地的死囚,還敢在本官麵前大唿小叫,當真該死!……”毛文祖臉色一沉,聲音陡然提高,喝道:“欽犯一幹人等已驗明正身,即刻斬首!”


    就在此時,忽聽遠處有人高聲斷喝:“且慢!刀下留人!”


    漫天大雪中,十幾匹快馬由遠而近如雷一般疾馳而至,為首一名將軍金盔金甲紫麵長髯,正是車騎將軍徐鐵虎。


    眾武士各持兵器上前一步,攔住徐鐵虎的去路,喝道:“法場重地,不得擅闖!”


    “他怎麽迴來了……”毛文祖喃喃自語著,心裏不由得有些吃驚,他趕忙喝退武士,快步迎上前去,躬身一禮說道:“大將軍,邊關東濊作亂,朝廷並未召您迴京,您這是……從何而來?”


    “籲——”


    徐鐵虎勒住韁繩,甩蹬離鞍跳下馬,冷聲說道:“黑山一戰,賊兵大敗,東濊元氣大傷,三五年之內無力再犯邊境,本將軍特意迴京交旨。”


    毛文祖豎起大拇指,讚道:“大將軍用兵如神,真乃社稷之福……”


    徐鐵虎舉手示意,打斷了毛文祖的話頭,說道:“毛大人,請問,應王所犯何罪?”


    毛文祖說道:“哦,應王勾結赤眉反賊,意圖謀權篡位……”


    “簡直是一派胡言!應王貴為皇親國戚,對大齊絕無二心,怎麽可能無緣無故去勾結赤眉軍!”


    “大將軍,應王謀反一案鐵證如山,這件事滿朝文武盡人皆知。”


    徐鐵虎狠狠瞪了他一眼,大步流星來到趙元熙近前,單膝跪倒在地,說道:“徐鐵虎參見應王殿下。”


    “大將軍請起。”趙元熙趕忙伸手相攙。


    徐鐵虎說道:“應王殿下,您且放寬心,我這就去麵見聖上,無論如何也要保殿下無恙!”


    “你不應該來,不僅救不了我,恐怕還要連累你自己……”趙元熙歎息著搖了搖頭。


    徐鐵虎再次跪倒:“應王大恩,鐵虎永不敢忘,若聖上不肯收迴成命,鐵虎情願以死相諫!”


    “大將軍萬萬不可莽撞,你這樣做的後果,隻會令親者痛仇者快!”


    “可是……”


    “黃真人早有預言,元承心慈手軟,遇大事優柔寡斷,終有一日會為之所累。如此看來,本王今日遭此大難,原本就是命中注定……”


    趙元熙苦笑著搖了搖頭,他看了一眼遠處躊躇不前的毛文祖,低聲對徐鐵虎說道:“仙霞宮之事,就拜托大將軍了!”


    徐鐵虎站起身,眼中隱約泛著淚光,說道:“殿下言重了……請殿下稍等片刻,我去去就來!”


    說著話,他轉身大踏步來到毛文祖近前,說道:“徐某這就去為應王求情,在我沒迴來之前,應王若是少了半根毫毛,唯你是問!”


    毛文祖在軍中做過押糧官,對這位昔日的上司頗為忌憚,目送著徐鐵虎策馬揚鞭而去,心裏不由得暗暗著急。


    …………


    勤政殿內,文武百官分立兩側。


    皇帝趙元徹年方十三歲,對國事全無半點見識,朝中之事大多由太師王莽定奪。


    徐鐵虎說道:“啟奏陛下,臣此去戍邊三載,幸不辱命,東濊之亂以平,臣特迴京複旨。”


    趙元徹微微點了點頭,背書一般的說道:“大將軍一路上鞍馬勞頓,先迴去休息幾日,待朕和群臣商議之後,再行封賞之事。”


    “臣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明示。”


    “大將軍請講。”


    “應王乃陛下手足兄弟,對大齊更是忠心耿耿,如今不知所犯何罪,竟然要落得一個滿門抄斬!”


    “應王勾結赤眉逆賊,意圖謀反。”


    “謀反罪名非同小可,臣鬥膽問一句,此事可有證據?”


    “額……在應王府中搜出了龍袍皇冠,而且他和赤眉賊首的往來信件,也被當場搜出。”這件事應對很多遍了,趙元徹迴答的有板有眼。


    徐鐵虎朗聲說道:“陛下,臣以為,應王若是意圖謀反,如何敢將龍袍皇冠藏於家中?這定然是有人栽贓陷害!所謂的和赤眉匪首往來信件,真偽的依據又是什麽?”


    “這個……”趙元徹心下慌亂,轉臉去看太師王莽。


    王莽微微一笑,說道:“大將軍有所不知,應王謀反一事,經過三堂會審,證據確鑿,絕無紕漏。”


    徐鐵虎沉聲說道:“茲事體大,不容有半點馬虎,若是錯殺了忠良,到時候悔之晚矣……”


    還沒等王莽開口,毛文祖快步走入大殿,說道:“啟稟陛下,應王滿門伏誅,臣特來交旨。”


    聽到這句話,徐鐵虎驚的險些暈倒,怒道:“毛文祖,此事尚未有定論,你、你好大的狗膽!”


    毛文祖低垂著頭,不敢和徐鐵虎目光接觸,說道:“午時三刻已到,下官隻是奉旨行事,大將軍勿怪……”


    ——聽說徐鐵虎忽然迴京,王莽擔心事情出現變數,立刻暗中派人通知毛文祖,將應王滿門即刻斬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提刀向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似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似鐵並收藏提刀向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