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攻為了駱家賓的案子,專門造訪紅夷國商人荻戈。
誰知這位荻戈越說越氣。
最後竟然說出要請紅夷國女王派出軍艦這樣的話。
大梁朝中除了愚昧百姓外,朝廷中人大多對紅夷國的火器心存敬畏。
正是因為這層畏懼,讓紅夷國商人荻戈能在大梁朝中過得遊刃有餘。
偏偏,當荻戈再次提出女王與艦隊。
卻沒有讓陳攻露出敬畏神色。
相反地,陳攻麵上帶著不屑,反問荻戈要將艦隊開到大梁需要多久。
這問話,真叫荻戈頓時泄氣。
就連荻戈自己也知道,紅夷國的戰艦不過也就十餘艘罷了。
比起大梁朝的地大物博,紅夷國真就是彈丸小國。
就算女王真的不顧遠洋軍艦的折損,為了他這個小小商人派遣軍艦。
那麽失去軍艦保護的紅夷國,頓時將變成周邊列國口中肥肉。
荻戈用一雙棕色的眼睛仔細打量陳攻。
“這是個眼光能夠籠罩整個世界的人。”
荻戈心中暗暗下了判斷。
他曾經以為大梁朝中沒有這樣的人。
不論是大梁朝中最精明的商人,還是最深藏不露的大官。
他們都沒有放眼全球,審時度勢的眼光。
而出奇地,眼前這個年輕人卻有。
荻戈稍一迴憶,記起這年輕人曾經自報過身份。
似乎是什麽監武所的十番隊長。
荻戈每日與大梁朝的達官貴人們打交道。
他也知道監武所十番隊長並不是什麽大官。
但是荻戈再次將陳攻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
眼看他身材挺拔,麵容雖然平靜卻像是運籌帷幄一般。
特別是陳攻一雙眼睛,看著鋒芒不露,卻深邃至極。
荻戈瞬間便認定:我要牢牢抓住這個叫做陳攻的小夥子!
他今後定然前途不可限量!
這念頭確定之後,本來已經怒氣衝衝的荻戈,忽然又換了一副笑眯眯的麵孔。
他重新微彎了腰,雙手袖在一起,舉止恢複了大梁朝人的模樣。
荻戈開口用緩和的口氣說道:“陳隊長是聰穎之人。我這火炮失竊的案子,必能在陳隊長手上破解。
何須費一年半載,去勞煩女王大人。”
荻戈的態度忽然翻天覆地一般變化。
直將跟著陳攻來的鐵痕他們看呆了。
鐵痕等人雖然是從江東城來的,但也聽聞過西洋人火炮的厲害。
甚至他們一路來到京城,發現大梁朝的貴族們都以洋貨為貴。
更以洋人為尊。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害怕洋人口中的堅船利炮。
但誰能想到,陳攻隻是用一兩句話,便讓本來氣焰囂張的西洋商人荻戈熄了火。
鐵痕他們仔細品味陳攻剛才說的幾句話。
想要揣摩出荻戈到底是為了什麽突然氣餒。
但是他們如何琢磨,也隻能做出模模糊糊的猜測。
但那又如何?
鐵痕等人已經知道:隻要跟著陳攻,那就絕不會有錯。
這麽深邃的東西,自己想不明白,那就幹脆別想了!
而陳攻眼看荻戈服軟,他也不再多說。
接著荻戈將交接火炮時的細節又說了不少給陳攻聽。
但這些話都是一麵之詞。
雖然荻戈看著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不像是在說謊。
但陳攻知道要厘清其中頭緒,還需要再做觀察。
待荻戈說得差不多了,陳攻便向他告辭。
經過這一整日的奔波,天邊已經開始泛紅。
陳攻帶著鐵痕他們縱馬,再次迴到京城監武所。
但當他們來到門口時,卻見這被綠樹環繞的紅牆外,此刻分外吵鬧。
不知哪裏來的車隊,將京城監武所門口幾乎堵了起來。
而這些車隊上不斷有人一箱一箱地將貨物搬卸下來。
京城監武所的大門,這次倒是大開著。
幾個監武所的番隊隊長臉上笑眯眯地閑靠在牆上。
他們大多袖著手,滿意地看著車隊上的人,將一個一個壇子搬入監武所中。
每搬空一車,便立即開走。
下一車趕到正門口,由腳夫繼續搬運壇子進監武所。
跟在陳攻身後的鐵痕等人,看到這一幕都有些傻眼。
而幾個番隊隊長遙遙看到陳攻來了,便是開心地伸手打招唿。
國和韻笑著說道:“正主來了!”
幾人快步跑到陳攻身邊。
國和韻一拍陳攻的肩膀道:“虧得陳隊長接下駱家賓的案子,我們這些人都有口福了。”
陳攻麵色平靜問道:“怎麽說?”
五番隊長伍登科曾經和陳攻有些齟齬。
但此刻他仍舊是舔著笑臉道:“是駱家送來的進貢美酒!竟然有這麽多壇!
我說陳隊長你一人哪裏喝得完啊!”
八番隊長巴雷武也像是擯棄前嫌一般對陳攻道:“就是嗎!這酒喝太多了就傷身。
還是要和兄弟們一起喝才是最妙!”
陳攻平靜地看著伍登科與巴雷武兩人。
他們麵上就差能夠寫上“把酒分了大家一起喝!”幾個大字。
陳攻再將眼光瞟向那些酒壇。
見到酒壇上都浮刻著“玉露酒”幾個字。
這時候陳攻心下了然。
“玉露酒”這東西,陳攻曾經在京城妓館醉花陰中見過。
猶記得當時也是京城皇商駱家賓豪言,請所有人喝一壺玉露酒。
當時那些商賈們一聽這消息,個個都是興奮不已。
如今卻是這麽多壇玉露酒,一壇一壇地往京城監武所內搬去。
將幾位番隊隊長饞得雙眼發直。
陳攻倒是個大度之人。
他點頭道:“既然有這麽多酒,還請大家幫忙一起喝了。”
這一句話出口,竟然是引得伍登科與巴雷武兩人發出歡唿之聲。
就連國和韻也是笑眯了眼。
他們雖然都是京中貴胄子侄,但也都是出自旁支。
日子過得不艱苦,但是“玉露酒”這樣的好東西,也是逢年過節才能分得一壇。
如現在這樣幾百壇的好酒擺在麵前,還真是從未見過。
眾人心中都為就要喝到美酒而開心。
隻等酒水搬完就要開一壇來喝。
這時忽然聽到一個嬌軟的女子聲音響起:“陳隊長,您可還記得奴家?”
幾位番隊隊長聽到這聲音,都轉頭去看。
這一看,眾人都是深吸一口氣。
就見金色夕陽下,有一個身穿金紗的女子婷婷嫋嫋地站著。
在她身後排開一眾婢女,為她打扇,托衣。
即便有眾多女子,幾人目光都匯聚在那身穿金紗的女子身上。
大家心中都響起一個聲音:
實在是太美了!
誰知這位荻戈越說越氣。
最後竟然說出要請紅夷國女王派出軍艦這樣的話。
大梁朝中除了愚昧百姓外,朝廷中人大多對紅夷國的火器心存敬畏。
正是因為這層畏懼,讓紅夷國商人荻戈能在大梁朝中過得遊刃有餘。
偏偏,當荻戈再次提出女王與艦隊。
卻沒有讓陳攻露出敬畏神色。
相反地,陳攻麵上帶著不屑,反問荻戈要將艦隊開到大梁需要多久。
這問話,真叫荻戈頓時泄氣。
就連荻戈自己也知道,紅夷國的戰艦不過也就十餘艘罷了。
比起大梁朝的地大物博,紅夷國真就是彈丸小國。
就算女王真的不顧遠洋軍艦的折損,為了他這個小小商人派遣軍艦。
那麽失去軍艦保護的紅夷國,頓時將變成周邊列國口中肥肉。
荻戈用一雙棕色的眼睛仔細打量陳攻。
“這是個眼光能夠籠罩整個世界的人。”
荻戈心中暗暗下了判斷。
他曾經以為大梁朝中沒有這樣的人。
不論是大梁朝中最精明的商人,還是最深藏不露的大官。
他們都沒有放眼全球,審時度勢的眼光。
而出奇地,眼前這個年輕人卻有。
荻戈稍一迴憶,記起這年輕人曾經自報過身份。
似乎是什麽監武所的十番隊長。
荻戈每日與大梁朝的達官貴人們打交道。
他也知道監武所十番隊長並不是什麽大官。
但是荻戈再次將陳攻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
眼看他身材挺拔,麵容雖然平靜卻像是運籌帷幄一般。
特別是陳攻一雙眼睛,看著鋒芒不露,卻深邃至極。
荻戈瞬間便認定:我要牢牢抓住這個叫做陳攻的小夥子!
他今後定然前途不可限量!
這念頭確定之後,本來已經怒氣衝衝的荻戈,忽然又換了一副笑眯眯的麵孔。
他重新微彎了腰,雙手袖在一起,舉止恢複了大梁朝人的模樣。
荻戈開口用緩和的口氣說道:“陳隊長是聰穎之人。我這火炮失竊的案子,必能在陳隊長手上破解。
何須費一年半載,去勞煩女王大人。”
荻戈的態度忽然翻天覆地一般變化。
直將跟著陳攻來的鐵痕他們看呆了。
鐵痕等人雖然是從江東城來的,但也聽聞過西洋人火炮的厲害。
甚至他們一路來到京城,發現大梁朝的貴族們都以洋貨為貴。
更以洋人為尊。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害怕洋人口中的堅船利炮。
但誰能想到,陳攻隻是用一兩句話,便讓本來氣焰囂張的西洋商人荻戈熄了火。
鐵痕他們仔細品味陳攻剛才說的幾句話。
想要揣摩出荻戈到底是為了什麽突然氣餒。
但是他們如何琢磨,也隻能做出模模糊糊的猜測。
但那又如何?
鐵痕等人已經知道:隻要跟著陳攻,那就絕不會有錯。
這麽深邃的東西,自己想不明白,那就幹脆別想了!
而陳攻眼看荻戈服軟,他也不再多說。
接著荻戈將交接火炮時的細節又說了不少給陳攻聽。
但這些話都是一麵之詞。
雖然荻戈看著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不像是在說謊。
但陳攻知道要厘清其中頭緒,還需要再做觀察。
待荻戈說得差不多了,陳攻便向他告辭。
經過這一整日的奔波,天邊已經開始泛紅。
陳攻帶著鐵痕他們縱馬,再次迴到京城監武所。
但當他們來到門口時,卻見這被綠樹環繞的紅牆外,此刻分外吵鬧。
不知哪裏來的車隊,將京城監武所門口幾乎堵了起來。
而這些車隊上不斷有人一箱一箱地將貨物搬卸下來。
京城監武所的大門,這次倒是大開著。
幾個監武所的番隊隊長臉上笑眯眯地閑靠在牆上。
他們大多袖著手,滿意地看著車隊上的人,將一個一個壇子搬入監武所中。
每搬空一車,便立即開走。
下一車趕到正門口,由腳夫繼續搬運壇子進監武所。
跟在陳攻身後的鐵痕等人,看到這一幕都有些傻眼。
而幾個番隊隊長遙遙看到陳攻來了,便是開心地伸手打招唿。
國和韻笑著說道:“正主來了!”
幾人快步跑到陳攻身邊。
國和韻一拍陳攻的肩膀道:“虧得陳隊長接下駱家賓的案子,我們這些人都有口福了。”
陳攻麵色平靜問道:“怎麽說?”
五番隊長伍登科曾經和陳攻有些齟齬。
但此刻他仍舊是舔著笑臉道:“是駱家送來的進貢美酒!竟然有這麽多壇!
我說陳隊長你一人哪裏喝得完啊!”
八番隊長巴雷武也像是擯棄前嫌一般對陳攻道:“就是嗎!這酒喝太多了就傷身。
還是要和兄弟們一起喝才是最妙!”
陳攻平靜地看著伍登科與巴雷武兩人。
他們麵上就差能夠寫上“把酒分了大家一起喝!”幾個大字。
陳攻再將眼光瞟向那些酒壇。
見到酒壇上都浮刻著“玉露酒”幾個字。
這時候陳攻心下了然。
“玉露酒”這東西,陳攻曾經在京城妓館醉花陰中見過。
猶記得當時也是京城皇商駱家賓豪言,請所有人喝一壺玉露酒。
當時那些商賈們一聽這消息,個個都是興奮不已。
如今卻是這麽多壇玉露酒,一壇一壇地往京城監武所內搬去。
將幾位番隊隊長饞得雙眼發直。
陳攻倒是個大度之人。
他點頭道:“既然有這麽多酒,還請大家幫忙一起喝了。”
這一句話出口,竟然是引得伍登科與巴雷武兩人發出歡唿之聲。
就連國和韻也是笑眯了眼。
他們雖然都是京中貴胄子侄,但也都是出自旁支。
日子過得不艱苦,但是“玉露酒”這樣的好東西,也是逢年過節才能分得一壇。
如現在這樣幾百壇的好酒擺在麵前,還真是從未見過。
眾人心中都為就要喝到美酒而開心。
隻等酒水搬完就要開一壇來喝。
這時忽然聽到一個嬌軟的女子聲音響起:“陳隊長,您可還記得奴家?”
幾位番隊隊長聽到這聲音,都轉頭去看。
這一看,眾人都是深吸一口氣。
就見金色夕陽下,有一個身穿金紗的女子婷婷嫋嫋地站著。
在她身後排開一眾婢女,為她打扇,托衣。
即便有眾多女子,幾人目光都匯聚在那身穿金紗的女子身上。
大家心中都響起一個聲音:
實在是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