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攻帶著自己部下,以及古君羨、東瀛公主殊華向著京城出發。
他看似是為了安全起見,隻帶著幾人以極為緩慢的速度在官道上步行。
實則他暗中將周圍的人仔細觀察。
最終估算出跟蹤包圍著陳攻他們的人約有二十人之多。
這些人雖然都做農人打扮,但是體格強壯無法掩飾。
更何況他們或是帶著布包,或是卷著竹席,其實內裏都藏了自己慣用的鋸齒長刀。
而且從他們的步態與唿吸聲判斷,這些人都在二階以上。
看來這次高句麗為了圍殺東瀛公主,實在是讓豢養的武士傾巢而出。
截殺殊華,或者說是得到大梁太子妃的身份,真的對高句麗這麽重要麽?
陳攻心中不由生起這麽一個疑問。
但是他既然摸清了這些人的數量與實力,便不打算繼續在官道上磨時間。
他曾在江東城內獨力全殲十個二階武者。
那時依靠的是裝滿黃金的繡球誘惑。
而這一次陳攻不再是單槍匹馬。
他身邊還有三名雇武者幫襯。
若要在空曠無人的地方殺死二十個二階武者,還是有可能的。
待陳攻將目前觀察所得告知其餘幾人之後,鐵痕他們欣然答應。
古君羨雖然早就想著抄近路快點到京城。
但也因陳攻突然變得爽快而吃了一驚。
至於東瀛公主殊華,則是始終躲在黑袍中一言不發。
而在那些遠遠圍著陳攻的高句麗武士眼中,這六人似乎是經曆了一番爭吵,這才改變了路線突然走小路。
這些高句麗武士心中都是一熱。
他們就如陳攻推測的一般,雖然混在大梁國內,卻極害怕被戳穿身份。
就算是在攻擊古君羨他們這支十番隊的時候,也始終不敢開口說話。
這些人生怕自己一開口,就因為口音被發覺是從高句麗來的。
陳攻他們一路在官道上行走,還真讓這些高句麗武士無法下手。
好在陳攻這些人終究是昏了頭,竟然向著無人的小路行去。
這二十個人極有默契。
他們都是遙遙點頭,也是狀似巧合一般跟著向那條小路走去。
如今江東城內人口不足。
若是官道上有這麽多人一同行走還算說得過去。
但是在一條本無人行走的小路上,突然出現這麽多人,那就實在是太突兀了。
而陳攻這一群人也如傻了一般,若無其事地向小路深處行走。
野徑四周全是亂樹,隻一條揚灰的小路能容納四五人並行。
直到徹底看不見官道,陳攻他們才突然停了下來。
而在他們周圍,則[筆趣閣520.biquge520.xyz]是二十個身材矯健,卻故作農人打扮的武士。
他們跟上陳攻的時候便已經調節了步調。
如今陳攻忽然停下,他們也正好已經成了合圍之勢。
就見陳攻幾人手中都持了武器,或是麵色平靜,或是滿麵興奮地看著圍住眾人的高句麗武者。
眼前的情形無需多解釋。
兩方立刻都抽出了武器,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在外圈圍著的那些武士心中,陳攻這群人真是傻得可笑。
僅僅六人就敢正麵挑戰他們這些高句麗武士。
不出一刻,這六個大梁國武者就會成為亂徑上的無名屍。
或許是察覺了江東雇武者們輕鬆的情緒,古君羨壓低了聲音出言提醒道:“當心他們的鋸齒長刀。
砍人四肢極為鋒利。
我那些兄弟們都是折在鋸齒長刀之上的。”
古君羨的提醒,被那些高句麗武者們聽到,臉上都露出驕傲的神色。
他們顯然都聽得懂大梁朝的語言。
雖然不開口說話,卻也忍不住為他們自古傳下來的鋸齒長刀而驕傲。
誰知這時候站在陣中的肖驍卻是大聲道:“什麽鋸齒長刀,我看也就那樣。或許鋸木頭好使。”
這話一出口,忽然就見周圍的武者們麵色都是一變。
顯然這些武者都因肖驍這句輕蔑的話而生氣。
這鋸齒長刀在高句麗武者中流傳了百年之久。
因為鋒利的寶刀要打造成鋸齒形狀極難。
所以這些寶刀都隻有忠誠於高句麗皇室的武者才能佩戴。
鋸齒長刀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實力的證明。
在這些高句麗人眼中,鋸齒長刀神聖不可侮辱。
更別說是被大梁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侮辱。
這些高句麗武者雖然仍舊沒人說話,卻個個眼中燃燒著怒火。
他們的刀頭不由得統統指向肖驍,似乎已經打算先將他第一個鋸開四肢。
而古君羨見此,不由露出幸災樂禍的神色,嘟囔一句:“大言不慚也該看看時候。”
“他並非大言不慚。”誰知這時候陳攻卻是麵色平靜地開口說道。
聽到這話,雇武者們都是精神一振。
看來陳攻有十足把握能贏下這些高句麗武士。
古君羨則是暗暗側目。心說這些江東來的雇武者,真是一個比一個瘋。
而陳攻的聲音繼續平淡響起道:“鋸齒長刀,在高句麗也有幾百年了。
當年我……大梁太子與高句麗交戰之時,斷定鋸齒長刀砍堅硬、繃緊之物時確實犀利。
但是遇到柔韌圓融的攻勢,便毫無用處。”
鐵痕他們雖然不太清楚大梁與高句麗交戰的曆史。
但是聽了陳攻對鋸齒長刀的描述,心中立刻都像是被點亮一盞明燈似的。
似乎明白了要如何對付這些高句麗武者。
而圍著他們的高句麗武者卻是大怒。
他們顯然聽得懂陳攻的話,卻也因此怒火迸發。
其中一個武者看來是高句麗人之首。
他忍不住再沉默,指著陳攻用古怪的音調罵道:“休要胡說!
三百年前高句麗與梁朝一戰,分明是我高句麗大勝!
梁朝太子在我安世門下慘敗,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他在城下下跪求饒,是我高句麗大將軍心地仁慈,才放了他迴去。
那時候梁朝太子對著安世門磕了三個響頭,拜謝不殺之恩!
這些都是假的麽?”
陳攻與高句麗武者口中的這位大梁國太子,其實就是陳攻本人。
這場戰役的結果,在大梁朝與高句麗說法不一。
高句麗中一直流傳著大梁太子在高句麗慘敗,並且被射瞎一隻眼睛的傳聞。
這自然是謠言,卻是傳了三百餘年,讓每個高句麗人深信不疑。
此時高句麗武者便是用這話直指陳攻說謊。
誰知陳攻隻是不屑一笑,問答:“即是如此,為何高句麗向大梁稱臣納貢三百年不改?”
這話真讓高句麗武者一時語塞。
正是因為這次遠征高句麗,從此以後高句麗向大梁納貢三百年至今未曾斷絕。
若是當時真是高句麗殺得大梁太子陳攻狼狽逃迴,又怎麽可能要向大梁國納貢呢?
在高句麗的傳說中,一直把這點故意忽略。
但陳攻卻不打算給他們麵子。
就見他抽出自己寶刀,道一聲:“三百年前你們祖先的死法,也讓你們嚐嚐。”
說罷白光晃動,人已經衝向前去。
他看似是為了安全起見,隻帶著幾人以極為緩慢的速度在官道上步行。
實則他暗中將周圍的人仔細觀察。
最終估算出跟蹤包圍著陳攻他們的人約有二十人之多。
這些人雖然都做農人打扮,但是體格強壯無法掩飾。
更何況他們或是帶著布包,或是卷著竹席,其實內裏都藏了自己慣用的鋸齒長刀。
而且從他們的步態與唿吸聲判斷,這些人都在二階以上。
看來這次高句麗為了圍殺東瀛公主,實在是讓豢養的武士傾巢而出。
截殺殊華,或者說是得到大梁太子妃的身份,真的對高句麗這麽重要麽?
陳攻心中不由生起這麽一個疑問。
但是他既然摸清了這些人的數量與實力,便不打算繼續在官道上磨時間。
他曾在江東城內獨力全殲十個二階武者。
那時依靠的是裝滿黃金的繡球誘惑。
而這一次陳攻不再是單槍匹馬。
他身邊還有三名雇武者幫襯。
若要在空曠無人的地方殺死二十個二階武者,還是有可能的。
待陳攻將目前觀察所得告知其餘幾人之後,鐵痕他們欣然答應。
古君羨雖然早就想著抄近路快點到京城。
但也因陳攻突然變得爽快而吃了一驚。
至於東瀛公主殊華,則是始終躲在黑袍中一言不發。
而在那些遠遠圍著陳攻的高句麗武士眼中,這六人似乎是經曆了一番爭吵,這才改變了路線突然走小路。
這些高句麗武士心中都是一熱。
他們就如陳攻推測的一般,雖然混在大梁國內,卻極害怕被戳穿身份。
就算是在攻擊古君羨他們這支十番隊的時候,也始終不敢開口說話。
這些人生怕自己一開口,就因為口音被發覺是從高句麗來的。
陳攻他們一路在官道上行走,還真讓這些高句麗武士無法下手。
好在陳攻這些人終究是昏了頭,竟然向著無人的小路行去。
這二十個人極有默契。
他們都是遙遙點頭,也是狀似巧合一般跟著向那條小路走去。
如今江東城內人口不足。
若是官道上有這麽多人一同行走還算說得過去。
但是在一條本無人行走的小路上,突然出現這麽多人,那就實在是太突兀了。
而陳攻這一群人也如傻了一般,若無其事地向小路深處行走。
野徑四周全是亂樹,隻一條揚灰的小路能容納四五人並行。
直到徹底看不見官道,陳攻他們才突然停了下來。
而在他們周圍,則[筆趣閣520.biquge520.xyz]是二十個身材矯健,卻故作農人打扮的武士。
他們跟上陳攻的時候便已經調節了步調。
如今陳攻忽然停下,他們也正好已經成了合圍之勢。
就見陳攻幾人手中都持了武器,或是麵色平靜,或是滿麵興奮地看著圍住眾人的高句麗武者。
眼前的情形無需多解釋。
兩方立刻都抽出了武器,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在外圈圍著的那些武士心中,陳攻這群人真是傻得可笑。
僅僅六人就敢正麵挑戰他們這些高句麗武士。
不出一刻,這六個大梁國武者就會成為亂徑上的無名屍。
或許是察覺了江東雇武者們輕鬆的情緒,古君羨壓低了聲音出言提醒道:“當心他們的鋸齒長刀。
砍人四肢極為鋒利。
我那些兄弟們都是折在鋸齒長刀之上的。”
古君羨的提醒,被那些高句麗武者們聽到,臉上都露出驕傲的神色。
他們顯然都聽得懂大梁朝的語言。
雖然不開口說話,卻也忍不住為他們自古傳下來的鋸齒長刀而驕傲。
誰知這時候站在陣中的肖驍卻是大聲道:“什麽鋸齒長刀,我看也就那樣。或許鋸木頭好使。”
這話一出口,忽然就見周圍的武者們麵色都是一變。
顯然這些武者都因肖驍這句輕蔑的話而生氣。
這鋸齒長刀在高句麗武者中流傳了百年之久。
因為鋒利的寶刀要打造成鋸齒形狀極難。
所以這些寶刀都隻有忠誠於高句麗皇室的武者才能佩戴。
鋸齒長刀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實力的證明。
在這些高句麗人眼中,鋸齒長刀神聖不可侮辱。
更別說是被大梁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侮辱。
這些高句麗武者雖然仍舊沒人說話,卻個個眼中燃燒著怒火。
他們的刀頭不由得統統指向肖驍,似乎已經打算先將他第一個鋸開四肢。
而古君羨見此,不由露出幸災樂禍的神色,嘟囔一句:“大言不慚也該看看時候。”
“他並非大言不慚。”誰知這時候陳攻卻是麵色平靜地開口說道。
聽到這話,雇武者們都是精神一振。
看來陳攻有十足把握能贏下這些高句麗武士。
古君羨則是暗暗側目。心說這些江東來的雇武者,真是一個比一個瘋。
而陳攻的聲音繼續平淡響起道:“鋸齒長刀,在高句麗也有幾百年了。
當年我……大梁太子與高句麗交戰之時,斷定鋸齒長刀砍堅硬、繃緊之物時確實犀利。
但是遇到柔韌圓融的攻勢,便毫無用處。”
鐵痕他們雖然不太清楚大梁與高句麗交戰的曆史。
但是聽了陳攻對鋸齒長刀的描述,心中立刻都像是被點亮一盞明燈似的。
似乎明白了要如何對付這些高句麗武者。
而圍著他們的高句麗武者卻是大怒。
他們顯然聽得懂陳攻的話,卻也因此怒火迸發。
其中一個武者看來是高句麗人之首。
他忍不住再沉默,指著陳攻用古怪的音調罵道:“休要胡說!
三百年前高句麗與梁朝一戰,分明是我高句麗大勝!
梁朝太子在我安世門下慘敗,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他在城下下跪求饒,是我高句麗大將軍心地仁慈,才放了他迴去。
那時候梁朝太子對著安世門磕了三個響頭,拜謝不殺之恩!
這些都是假的麽?”
陳攻與高句麗武者口中的這位大梁國太子,其實就是陳攻本人。
這場戰役的結果,在大梁朝與高句麗說法不一。
高句麗中一直流傳著大梁太子在高句麗慘敗,並且被射瞎一隻眼睛的傳聞。
這自然是謠言,卻是傳了三百餘年,讓每個高句麗人深信不疑。
此時高句麗武者便是用這話直指陳攻說謊。
誰知陳攻隻是不屑一笑,問答:“即是如此,為何高句麗向大梁稱臣納貢三百年不改?”
這話真讓高句麗武者一時語塞。
正是因為這次遠征高句麗,從此以後高句麗向大梁納貢三百年至今未曾斷絕。
若是當時真是高句麗殺得大梁太子陳攻狼狽逃迴,又怎麽可能要向大梁國納貢呢?
在高句麗的傳說中,一直把這點故意忽略。
但陳攻卻不打算給他們麵子。
就見他抽出自己寶刀,道一聲:“三百年前你們祖先的死法,也讓你們嚐嚐。”
說罷白光晃動,人已經衝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