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破量子危機》的主創人員們陸續登台時,已經在台下坐定的記者們敏銳的發現,他們尤其是丹尼爾·克雷格的神情中,帶著他們異常熟悉的微妙感。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和《洛杉磯時報》的記者麵麵相覷,然後都看懂了對方眼中那不言而喻的含義:格林博士又做什麽了。
在這種“果然如此”的心理下,兩位記者緊接著油然而生的是一種微妙的平衡感,畢竟葛瑞絲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的,她連007都沒有放過。還有一種感覺大概是,果然格林博士就如同傳聞中的那般:情商低到令人發指,並且不諳社交規則。
人無完人。
在這種台上台下達成了微妙統一的氣氛下,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了。
雖然台下的記者們多是衝著葛瑞絲來的——他們能從其他人身上挖掘的新聞價值已經不多了,葛瑞絲才是那個從確定為邦女郎後,就沒有任何媒體采訪過她,但她身上新聞價值卻節節升高的那個女人——但他們也懂的約定俗成的規矩,在例行詢問了製片人、導演幾個問題後,就有記者迫不及待的向葛瑞絲發問了。
“格林博士,能說一說你為什麽會選擇邦女郎這個角色嗎?”
這是個大家都很想知道本人怎麽迴答的問題,沒有浪費提問的機會,很好。
斯特林也問過,而葛瑞絲像是迴答斯特林模擬問答時那樣,一臉誠摯的想了想才說:“當我問起梅麗爾‘演戲真的有那麽快樂嗎’時,她告訴我在扮演不同性格,不同經曆的角色,賦予該角色喜怒哀樂,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我衍化了下這個解釋,對我來說,我喜歡在廣闊的舞台上,通過角色掌控觀眾的喜怒哀樂。你們可以把它當做‘炫耀欲’,不過我就是愛炫耀,我們這類人都這樣。”
從葛瑞絲侃侃而談時,記者們意識到梅麗爾是在說誰後,先覺得她們關係果然很好,再有莫名覺得這樣的答案,似乎沒有那麽有爆點啊,好吧它聽起來有那麽點官方,但哪想到炸彈在後麵等著他們呢。
提問的記者脫口而出:“你說了‘我們’對吧?除了你還有其他像你這樣的人嗎?”還有同夥?她的母星不止派了她一個人?地球有危險,mi6知道嗎?
“咳咳。”
“我假設你沒有在想我的母星——”
“你怎麽知道?”
嗯,這三個反應呢,第一個是《綜藝》的記者發出來提醒《衛報》記者,也就是第一個提問葛瑞絲的記者的;
第二個則是葛瑞絲拖長了調子問的;
第三個很好理解了,那就是《衛報》的記者,再次沒有一絲絲防備脫口而出的。
再然後,一片靜默。
坐在葛瑞絲旁邊的丹尼爾·克雷格,下意識去看葛瑞絲,他覺得他好像看到葛瑞絲翻白眼了,但覺得應該是錯覺吧,像是明星,尤其是女明星大都很注意在公眾場合,尤其是現在台下還坐滿了記者的情況下自己的言行舉止,像不太優雅的翻白眼好像不太好吧。
沒有“吃一塹,長一智”的丹尼爾·克雷格,思考的時間太長了,以致於在眼皮底下翻了個白眼的葛瑞絲,已經迴視了。再對上“邦德先生”的視線後,葛瑞絲迴了一個再純良不過的微笑,丹尼爾·克雷格頓了下,默默收迴視線了。
經過了這樣一個…非凡的開場白後,記者們也需要緩一緩了,他們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了,等會兒再堅強的來繼續問葛瑞絲問題麽。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被煞到了,問到的問題都比較平和。
等差不多一輪後,終於有記者再次點名問葛瑞絲了:“格林博士,可以說一下你對詹姆斯·邦德的認知嗎?”
先不說這究竟是想“拋磚引玉”,進而引出來關於那則引起廣泛熱度的偽預告片;還是其實想問葛瑞絲關於她對飾演詹姆斯·邦德的演員,丹尼爾·克雷格本身的看法,但問題問就問了,葛瑞絲自然就得迴答了。
還記得先前葛瑞絲和雷蒙德分析過邦德的人設麽,葛瑞絲那一次還沒有說完。這次在原有‘邦德有輕微的反社會人格,和有缺陷的道德水平’的基礎上,葛瑞絲還增加了新內容,“……我說邦德先生有輕微的反社會人格是因為,雖然他殺人不眨眼,但是仍能維持正常的社交關係。再有通常會和人保持著他認為安全的距離,當然也有特殊情況,考慮到上一部情況,這種特殊情況的存在是合理的。另外他還不幸的患上了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他們那類人總是會得這個。”
葛瑞絲這一次還在‘他們那類人’上,稍微加重了音節,很明顯是在唿應她前麵所說的‘我們這類人’了。
安靜,再安靜。
哦,這也不能意外吧?考慮到人家有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並且還就這方麵出版過的四本相當有參考價值的書籍,就隻是聽得有點懵逼而已,還有他們就裝作不想知道葛瑞絲所說的‘他們那類人總是會得這個’,是怎麽得出來的了。
當然也有例外,《帝國》雜誌主編凱文·戴維斯,就聽得津津有味麽,不僅如此他還有那麽些與有榮焉。這裏得說一句了,凱文·戴維斯是從牛津大學文學係畢業的,也就是說葛瑞絲是他的校友。另外,他是沒有受過葛瑞絲荼毒,所以算是比較純粹的人迷,不過說迴來就算是受過葛瑞絲荼毒的牛津大學師生們,他們對葛瑞絲絕對是又恨又愛的,看葛瑞絲的個人粉絲論壇裏,牛津大學的學生屬於生力軍就可見一斑了。
除了他以外,還有製片人和導演,尤其是導演馬克·福斯特,他還偏過頭多看了葛瑞絲一眼。葛瑞絲改寫過的劇本,他在拿到後重新仔細看過了,可以說邦德的人設完全是承繼了上一部《大戰皇家賭場》的,而且新的變化在他看來很合情合理,但他沒想到葛瑞絲是從她自己專業的角度出發來解讀的。
安靜過後,新聞發布會還得繼續。
葛瑞絲又被跳過去了,而且似乎是也為了唿應記者問她的這個問題,就有記者問丹尼爾·克雷格:“你對這次的邦女郎是什麽樣的認知?”
丹尼爾·克雷格微不可查的僵硬了下,他難道也要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出一堆專業性的東西出來嗎?別逗了。他組織了下語言說道:“事實上,這一次的邦女郎有了一些新的改變和嚐試,導演是這麽告訴我的,但具體的改動是什麽,我並不知道,或許你們可以問導演?”
很順利的就把皮球踢給了導演,馬克·福斯特:“……”我沒說話啊,怎麽也能得到話語權?再說這個問題吧,關於邦女郎具體的改動,馬克·福斯特當然不能說,現在他們還處在觀望狀態呢,說出來就沒什麽意思了。再有,丹尼爾把皮球踢給他,他可就不能把皮球踢給製片人了,所以說在記者們把視線轉移到他身上的時候,他就硬著頭皮開始……繞彎子了。
“是的,這是一部新的電影,我們希望都能有新穎的事物來滿足觀眾,也希望觀眾在觀看過電影後,能深刻了解我們的衷切希望,並給予良好的反饋。”
這話聽起來好像很官方,但又感覺可以深入挖掘下,但還沒等記者們想這麽做時,製片人芭芭拉·布洛科尼就接過導演的話頭,說起了更官方的話,比如說展望下這一部新片的未來。
她很明智的沒有提到票房,上一部《大戰皇家賭場》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邦德電影,這無疑是帶給製作組和米高梅壓力的,更不用說他們這一次製作的《大破量子危機》,是邦德電影史上一次真正的續集電影。
另外,對改動後的劇本,芭芭拉心裏沒有忐忑那都是說假的,所以在一切塵埃落定前,還是不要隨便預測票房的好。
芭芭拉·布洛科尼的發言,在記者們看來那全都是套路,難道這次新聞發布會就這麽在套路下結束嗎?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腦筋轉得快,就對旁邊《洛杉磯時報》的記者使眼色,想升職就勇敢的上吧,兄弟!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還真就鼓起了勇氣,當然並不止升職加薪的問題,還有《洛杉磯時報》作為美國第三大報紙的尊嚴問題,不然就是作為一個記者的專業素質問題……反正作為站起來向葛瑞絲提問,那就是有正當理由的。
哦,這次提出的問題總算不是那麽平和了:
“格林博士,丹尼爾在先前接受采訪時聲稱,擔心女友不開心,這一次在新電影的拍攝中,關於激情戲的部分仍舊采用替身,您對他這樣的做法怎麽看?”
djob!
當然丹尼爾·克雷格不會這麽想就對了,他現在大概有些感受到被他踢皮球過去的導演的感受了。
“你的立意很模糊,你是想我對克雷格先生作為一個演員的專業素養提出評價,還是想我感歎下他們情侶間關係好,又或者你是想旁敲側擊我飾演的角色,在電影裏有沒有和他飾演的邦德先生發生性關係?”葛瑞絲思維敏捷的給出了三個選項,任《洛杉磯時報》的記者選擇了。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最後一個吧。”
葛瑞絲稍微挑眉:“嗯?”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就差立正稍息了,他趕緊改口:“最後一個。”
葛瑞絲微微一笑,很言簡意賅的迴答:“沒有。”
這是一個爆點!沒有和邦德發生性關係的邦女郎,這好像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吧?畢竟大家都知道邦德就是個人形春-藥,風流韻事從來沒有斷過。
在下麵記者們有那麽點蠢蠢欲動時,葛瑞絲又懶洋洋的開口了:“說實話,如果我是你,我就不會選擇這一項。”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頓時頭皮一麻,但心中那小期待又是怎麽一迴事?事實上不僅是他,知道葛瑞絲是什麽樣“品格”的,都開始了微妙的期待起來,當然被無辜中槍的丹尼爾·克雷格大概不會這麽想吧,而且還有不好的預感。
事實證明,他的預感成真了:
“不管這一項的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那都不會改變新電影裏有激情戲的事實。當然了,如果你選擇了第一項,我覺得我不會給你什麽有意義的答案,鑒於我和克雷格先生總共認識了——”葛瑞絲說著還抬起手腕看了下時間,“115分鍾,我並不能僅僅憑借我剛聽說的一件事,就去評鑒他的專業素養。”
這麽說也無可厚非,而且這顯然是把問題迴避掉了,不會因為說錯話就和丹尼爾·克雷格交惡,但這麽想的就太天真了,葛瑞絲的話還沒有說完。
“不過,如果是第二項的話,我倒是可以說些什麽。”葛瑞絲稍微傾斜頭再度定睛看丹尼爾·克雷格,那對視的樣子好像有那麽點曖昧,但現場這麽想的還真不多,甚至說很少,大概是葛瑞絲平常時候看人的目光,太具有侵略性了,很難讓人想象她在除演電影以外的時候,還有其他的眼神,再說人家可是一言不合就會迴母星的,怎麽可能會和地球人類搞曖昧。
“克雷格先生和他的女朋友確實感情深厚,這一點可以從克雷格先生的袖扣上看的出來。很顯然它是特別定製的,乍一看扣麵上的圖案是紙牌裏的花色,但如果仔細看的話就可以看出來隻有‘紅心’是紅色的,而本來對應是紅色的方塊卻不是紅色。顯然,贈送的人是想借此表達著什麽。為什麽說這是被贈送的,顯然克雷格先生並不是那麽喜歡這副袖扣,我想這大概和他在《大戰皇家賭場》的經曆有關。但他不那麽喜歡,卻在今天這樣的場合裏佩戴出來,顯然是出於對贈送者的情誼。”
葛瑞絲可是贏得過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聯合舉辦的,‘看誰語速更快’大賽的,並不,是在語速上有過係統練習的,而且還有像馬克·紮克伯格那樣同樣語速要上天的‘敵人’共同進步。因此從她開口到那麽長一番話結束,前前後後過了其實不到一分鍾的時間,等其他人的目光才從丹尼爾·克雷格的袖扣上移開時,葛瑞絲的話差不多就說完了。
這語速,也沒誰了。
另外,丹尼爾·克雷格沒有一絲絲防備的,就被這一番話砸的暈頭轉向,想要做表情管理都來不及。這下子也不需要求確認,就大概可以知道葛瑞絲說的是對的。
新聞發布會上,再次迎來了它的第三次靜默。
往好的方麵想,這是最後一次了。葛瑞絲這麽接連幾棍子下來,好好的新聞發布會怎麽都迴不到它既定的軌道上了,未免接下來再出現什麽非戰鬥性損傷——畢竟丹尼爾·克雷格可是主演,他要是出什麽事,劇組大概就得跟著開天窗了——所以還是就這麽…圓滿的結束吧。
記者們也沒有什麽怨言,他們得到的新聞也足夠了,另外還是迴去再心疼他們的智商吧。
不過呢,新聞發布會還有最後一個環節,拍照環節。
原本主創們是坐著的,所以在身高的對比上基準線不好拿捏,但現在站起來一起拍照就不同了。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呢,不算特別正式,所以也不會要求主創們一個個都西裝革履,或是穿禮服。像導演馬克·福斯特,和大反派的飾演者馬修·阿馬立克,雖然穿著西裝外套,但卻沒有打領帶,不像丹尼爾·克雷格,他儼然就是電影裏邦德會有的打扮。
至於女士們,隻有製片人芭芭拉·布洛克尼穿了裙子,另一名邦女郎的扮演者傑瑪·阿特登是黑色牛仔褲,外加黑色外套,係在腰間的腰帶,很好的凸顯了腰部的輪廓。
而葛瑞絲,她是穿了件袖口有蕾絲鑲邊的襯衫,領口的係帶還打成了蝴蝶結模樣,但她今天還穿了件黑色的高腰褲,襯衫的下擺自然是要束進褲子裏的。不僅如此,她在外麵還穿了件深藍色為底有白色格紋的及膝長大衣,再配合上別致的剪裁,簡單的設計,讓她看起來有著脫俗的率性韻味。
還有,這樣的穿著打扮,即便葛瑞絲穿的高跟鞋並不高,可她本身就身量高挑,比例很好,高腰褲又是視覺上很好地提升腰節線,拉長身材比例的利器,順便還展現出漂亮極了的腿部線條。就那麽站在那裏的時候,總感覺腰部以下全都是大長腿了。
現場的男記者們或許會想,這大概是個不走性感風的邦女郎了,好吧,他們也沒辦法想象格林博士走性感路線的樣子。但女記者們想的就不是這個了,她們的目光就不自覺從丹尼爾·克雷格身上移開,往葛瑞絲身上徘徊了,心想論腿長,丹尼爾·克雷格好像就輸了一丟丟了。
尤其是拍合照的時候,他們倆挨著站,縱向比較的結果就更明朗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吧。
不僅如此,除了大合照外,還有單獨拆開的合照,作為邦德和邦女郎,怎麽都得單獨來一張合照吧。
拍照前,丹尼爾·克雷格又叫上了傑瑪·阿特登。
哦,對,邦女郎其實還有一位,那就一起來這又有什麽關係,反正大家膠卷還有剩餘。
按照一般的拍照站位,“邦德先生”是該站在中間左擁右抱的,不過這次要拍攝前,葛瑞絲已經很配合的站在丹尼爾·克雷格左邊了,被後叫過來加入的傑瑪·阿特登,正要從葛瑞絲那邊走到丹尼爾那邊去時,底下就有記者叫住了她,“傑瑪,你站在格林博士左邊就好了。”
這樣一來,可不就是兩全其美了嘛。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看了一眼,在這關鍵時刻出聲的記者,看到他胸前掛著的銘牌了——美國《綜藝》,就是另外一個被葛瑞絲說過就升職的記者。所以說,他是故意的?又或者單純就是想讓格林博士站“主位”?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抬起照相機看向台上,不得不承認,這好像真的是神來一筆。他在心裏感歎著:氣場看不見摸不著,但關鍵時刻不僅能對比出來,而且它還無處不在。另外還給這張合照想好了小標題,‘格林博士男女通吃,盡顯邦德小姐風采’。
咦,為什麽總覺得好像忘記了什麽事呢?不管了,先拍了這一組“氣場大比拚”的照片來,明天的新聞就配這組圖好了。
這次的新聞發布會,到這裏算是要徹底圓滿的結束了,但還就是有人不圓滿,他沒忍住叫住了葛瑞絲,臉色不怎麽好看:“格林小姐,你是不是該對你今天的所作所為說點什麽?”
葛瑞絲把手背在身後,用一種很“事不關己”的語氣說:“你在生氣?”
丹尼爾·克雷格覺得他不能好好和葛瑞絲說話了,他語氣平板地反問道:“我不該嗎?”
葛瑞絲換了下腳上的重心,眨了眨眼,也用了反問的句式:“是因為記者們沒有問起邦德先生改版為邦德小姐的事嗎?”
丹尼爾·克雷格一愣,還真的是,記者們就沒有問到這個更令他感到尷尬的問題,畢竟他們一會兒又一會兒的就被葛瑞絲的迴答弄得懵逼了,腦筋沒那麽靈活,到最後就沒想起來,也沒有機會問到了。這麽一想,丹尼爾·克雷格就不由得地看向葛瑞絲,她是故意的?
葛瑞絲卻又說了:“真遺憾,你認為呢?”她都用上詠歎調了。
丹尼爾·克雷格:“……”再見。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和《洛杉磯時報》的記者麵麵相覷,然後都看懂了對方眼中那不言而喻的含義:格林博士又做什麽了。
在這種“果然如此”的心理下,兩位記者緊接著油然而生的是一種微妙的平衡感,畢竟葛瑞絲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的,她連007都沒有放過。還有一種感覺大概是,果然格林博士就如同傳聞中的那般:情商低到令人發指,並且不諳社交規則。
人無完人。
在這種台上台下達成了微妙統一的氣氛下,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了。
雖然台下的記者們多是衝著葛瑞絲來的——他們能從其他人身上挖掘的新聞價值已經不多了,葛瑞絲才是那個從確定為邦女郎後,就沒有任何媒體采訪過她,但她身上新聞價值卻節節升高的那個女人——但他們也懂的約定俗成的規矩,在例行詢問了製片人、導演幾個問題後,就有記者迫不及待的向葛瑞絲發問了。
“格林博士,能說一說你為什麽會選擇邦女郎這個角色嗎?”
這是個大家都很想知道本人怎麽迴答的問題,沒有浪費提問的機會,很好。
斯特林也問過,而葛瑞絲像是迴答斯特林模擬問答時那樣,一臉誠摯的想了想才說:“當我問起梅麗爾‘演戲真的有那麽快樂嗎’時,她告訴我在扮演不同性格,不同經曆的角色,賦予該角色喜怒哀樂,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我衍化了下這個解釋,對我來說,我喜歡在廣闊的舞台上,通過角色掌控觀眾的喜怒哀樂。你們可以把它當做‘炫耀欲’,不過我就是愛炫耀,我們這類人都這樣。”
從葛瑞絲侃侃而談時,記者們意識到梅麗爾是在說誰後,先覺得她們關係果然很好,再有莫名覺得這樣的答案,似乎沒有那麽有爆點啊,好吧它聽起來有那麽點官方,但哪想到炸彈在後麵等著他們呢。
提問的記者脫口而出:“你說了‘我們’對吧?除了你還有其他像你這樣的人嗎?”還有同夥?她的母星不止派了她一個人?地球有危險,mi6知道嗎?
“咳咳。”
“我假設你沒有在想我的母星——”
“你怎麽知道?”
嗯,這三個反應呢,第一個是《綜藝》的記者發出來提醒《衛報》記者,也就是第一個提問葛瑞絲的記者的;
第二個則是葛瑞絲拖長了調子問的;
第三個很好理解了,那就是《衛報》的記者,再次沒有一絲絲防備脫口而出的。
再然後,一片靜默。
坐在葛瑞絲旁邊的丹尼爾·克雷格,下意識去看葛瑞絲,他覺得他好像看到葛瑞絲翻白眼了,但覺得應該是錯覺吧,像是明星,尤其是女明星大都很注意在公眾場合,尤其是現在台下還坐滿了記者的情況下自己的言行舉止,像不太優雅的翻白眼好像不太好吧。
沒有“吃一塹,長一智”的丹尼爾·克雷格,思考的時間太長了,以致於在眼皮底下翻了個白眼的葛瑞絲,已經迴視了。再對上“邦德先生”的視線後,葛瑞絲迴了一個再純良不過的微笑,丹尼爾·克雷格頓了下,默默收迴視線了。
經過了這樣一個…非凡的開場白後,記者們也需要緩一緩了,他們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了,等會兒再堅強的來繼續問葛瑞絲問題麽。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被煞到了,問到的問題都比較平和。
等差不多一輪後,終於有記者再次點名問葛瑞絲了:“格林博士,可以說一下你對詹姆斯·邦德的認知嗎?”
先不說這究竟是想“拋磚引玉”,進而引出來關於那則引起廣泛熱度的偽預告片;還是其實想問葛瑞絲關於她對飾演詹姆斯·邦德的演員,丹尼爾·克雷格本身的看法,但問題問就問了,葛瑞絲自然就得迴答了。
還記得先前葛瑞絲和雷蒙德分析過邦德的人設麽,葛瑞絲那一次還沒有說完。這次在原有‘邦德有輕微的反社會人格,和有缺陷的道德水平’的基礎上,葛瑞絲還增加了新內容,“……我說邦德先生有輕微的反社會人格是因為,雖然他殺人不眨眼,但是仍能維持正常的社交關係。再有通常會和人保持著他認為安全的距離,當然也有特殊情況,考慮到上一部情況,這種特殊情況的存在是合理的。另外他還不幸的患上了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他們那類人總是會得這個。”
葛瑞絲這一次還在‘他們那類人’上,稍微加重了音節,很明顯是在唿應她前麵所說的‘我們這類人’了。
安靜,再安靜。
哦,這也不能意外吧?考慮到人家有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並且還就這方麵出版過的四本相當有參考價值的書籍,就隻是聽得有點懵逼而已,還有他們就裝作不想知道葛瑞絲所說的‘他們那類人總是會得這個’,是怎麽得出來的了。
當然也有例外,《帝國》雜誌主編凱文·戴維斯,就聽得津津有味麽,不僅如此他還有那麽些與有榮焉。這裏得說一句了,凱文·戴維斯是從牛津大學文學係畢業的,也就是說葛瑞絲是他的校友。另外,他是沒有受過葛瑞絲荼毒,所以算是比較純粹的人迷,不過說迴來就算是受過葛瑞絲荼毒的牛津大學師生們,他們對葛瑞絲絕對是又恨又愛的,看葛瑞絲的個人粉絲論壇裏,牛津大學的學生屬於生力軍就可見一斑了。
除了他以外,還有製片人和導演,尤其是導演馬克·福斯特,他還偏過頭多看了葛瑞絲一眼。葛瑞絲改寫過的劇本,他在拿到後重新仔細看過了,可以說邦德的人設完全是承繼了上一部《大戰皇家賭場》的,而且新的變化在他看來很合情合理,但他沒想到葛瑞絲是從她自己專業的角度出發來解讀的。
安靜過後,新聞發布會還得繼續。
葛瑞絲又被跳過去了,而且似乎是也為了唿應記者問她的這個問題,就有記者問丹尼爾·克雷格:“你對這次的邦女郎是什麽樣的認知?”
丹尼爾·克雷格微不可查的僵硬了下,他難道也要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出一堆專業性的東西出來嗎?別逗了。他組織了下語言說道:“事實上,這一次的邦女郎有了一些新的改變和嚐試,導演是這麽告訴我的,但具體的改動是什麽,我並不知道,或許你們可以問導演?”
很順利的就把皮球踢給了導演,馬克·福斯特:“……”我沒說話啊,怎麽也能得到話語權?再說這個問題吧,關於邦女郎具體的改動,馬克·福斯特當然不能說,現在他們還處在觀望狀態呢,說出來就沒什麽意思了。再有,丹尼爾把皮球踢給他,他可就不能把皮球踢給製片人了,所以說在記者們把視線轉移到他身上的時候,他就硬著頭皮開始……繞彎子了。
“是的,這是一部新的電影,我們希望都能有新穎的事物來滿足觀眾,也希望觀眾在觀看過電影後,能深刻了解我們的衷切希望,並給予良好的反饋。”
這話聽起來好像很官方,但又感覺可以深入挖掘下,但還沒等記者們想這麽做時,製片人芭芭拉·布洛科尼就接過導演的話頭,說起了更官方的話,比如說展望下這一部新片的未來。
她很明智的沒有提到票房,上一部《大戰皇家賭場》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邦德電影,這無疑是帶給製作組和米高梅壓力的,更不用說他們這一次製作的《大破量子危機》,是邦德電影史上一次真正的續集電影。
另外,對改動後的劇本,芭芭拉心裏沒有忐忑那都是說假的,所以在一切塵埃落定前,還是不要隨便預測票房的好。
芭芭拉·布洛科尼的發言,在記者們看來那全都是套路,難道這次新聞發布會就這麽在套路下結束嗎?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腦筋轉得快,就對旁邊《洛杉磯時報》的記者使眼色,想升職就勇敢的上吧,兄弟!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還真就鼓起了勇氣,當然並不止升職加薪的問題,還有《洛杉磯時報》作為美國第三大報紙的尊嚴問題,不然就是作為一個記者的專業素質問題……反正作為站起來向葛瑞絲提問,那就是有正當理由的。
哦,這次提出的問題總算不是那麽平和了:
“格林博士,丹尼爾在先前接受采訪時聲稱,擔心女友不開心,這一次在新電影的拍攝中,關於激情戲的部分仍舊采用替身,您對他這樣的做法怎麽看?”
djob!
當然丹尼爾·克雷格不會這麽想就對了,他現在大概有些感受到被他踢皮球過去的導演的感受了。
“你的立意很模糊,你是想我對克雷格先生作為一個演員的專業素養提出評價,還是想我感歎下他們情侶間關係好,又或者你是想旁敲側擊我飾演的角色,在電影裏有沒有和他飾演的邦德先生發生性關係?”葛瑞絲思維敏捷的給出了三個選項,任《洛杉磯時報》的記者選擇了。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最後一個吧。”
葛瑞絲稍微挑眉:“嗯?”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就差立正稍息了,他趕緊改口:“最後一個。”
葛瑞絲微微一笑,很言簡意賅的迴答:“沒有。”
這是一個爆點!沒有和邦德發生性關係的邦女郎,這好像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吧?畢竟大家都知道邦德就是個人形春-藥,風流韻事從來沒有斷過。
在下麵記者們有那麽點蠢蠢欲動時,葛瑞絲又懶洋洋的開口了:“說實話,如果我是你,我就不會選擇這一項。”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頓時頭皮一麻,但心中那小期待又是怎麽一迴事?事實上不僅是他,知道葛瑞絲是什麽樣“品格”的,都開始了微妙的期待起來,當然被無辜中槍的丹尼爾·克雷格大概不會這麽想吧,而且還有不好的預感。
事實證明,他的預感成真了:
“不管這一項的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那都不會改變新電影裏有激情戲的事實。當然了,如果你選擇了第一項,我覺得我不會給你什麽有意義的答案,鑒於我和克雷格先生總共認識了——”葛瑞絲說著還抬起手腕看了下時間,“115分鍾,我並不能僅僅憑借我剛聽說的一件事,就去評鑒他的專業素養。”
這麽說也無可厚非,而且這顯然是把問題迴避掉了,不會因為說錯話就和丹尼爾·克雷格交惡,但這麽想的就太天真了,葛瑞絲的話還沒有說完。
“不過,如果是第二項的話,我倒是可以說些什麽。”葛瑞絲稍微傾斜頭再度定睛看丹尼爾·克雷格,那對視的樣子好像有那麽點曖昧,但現場這麽想的還真不多,甚至說很少,大概是葛瑞絲平常時候看人的目光,太具有侵略性了,很難讓人想象她在除演電影以外的時候,還有其他的眼神,再說人家可是一言不合就會迴母星的,怎麽可能會和地球人類搞曖昧。
“克雷格先生和他的女朋友確實感情深厚,這一點可以從克雷格先生的袖扣上看的出來。很顯然它是特別定製的,乍一看扣麵上的圖案是紙牌裏的花色,但如果仔細看的話就可以看出來隻有‘紅心’是紅色的,而本來對應是紅色的方塊卻不是紅色。顯然,贈送的人是想借此表達著什麽。為什麽說這是被贈送的,顯然克雷格先生並不是那麽喜歡這副袖扣,我想這大概和他在《大戰皇家賭場》的經曆有關。但他不那麽喜歡,卻在今天這樣的場合裏佩戴出來,顯然是出於對贈送者的情誼。”
葛瑞絲可是贏得過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聯合舉辦的,‘看誰語速更快’大賽的,並不,是在語速上有過係統練習的,而且還有像馬克·紮克伯格那樣同樣語速要上天的‘敵人’共同進步。因此從她開口到那麽長一番話結束,前前後後過了其實不到一分鍾的時間,等其他人的目光才從丹尼爾·克雷格的袖扣上移開時,葛瑞絲的話差不多就說完了。
這語速,也沒誰了。
另外,丹尼爾·克雷格沒有一絲絲防備的,就被這一番話砸的暈頭轉向,想要做表情管理都來不及。這下子也不需要求確認,就大概可以知道葛瑞絲說的是對的。
新聞發布會上,再次迎來了它的第三次靜默。
往好的方麵想,這是最後一次了。葛瑞絲這麽接連幾棍子下來,好好的新聞發布會怎麽都迴不到它既定的軌道上了,未免接下來再出現什麽非戰鬥性損傷——畢竟丹尼爾·克雷格可是主演,他要是出什麽事,劇組大概就得跟著開天窗了——所以還是就這麽…圓滿的結束吧。
記者們也沒有什麽怨言,他們得到的新聞也足夠了,另外還是迴去再心疼他們的智商吧。
不過呢,新聞發布會還有最後一個環節,拍照環節。
原本主創們是坐著的,所以在身高的對比上基準線不好拿捏,但現在站起來一起拍照就不同了。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呢,不算特別正式,所以也不會要求主創們一個個都西裝革履,或是穿禮服。像導演馬克·福斯特,和大反派的飾演者馬修·阿馬立克,雖然穿著西裝外套,但卻沒有打領帶,不像丹尼爾·克雷格,他儼然就是電影裏邦德會有的打扮。
至於女士們,隻有製片人芭芭拉·布洛克尼穿了裙子,另一名邦女郎的扮演者傑瑪·阿特登是黑色牛仔褲,外加黑色外套,係在腰間的腰帶,很好的凸顯了腰部的輪廓。
而葛瑞絲,她是穿了件袖口有蕾絲鑲邊的襯衫,領口的係帶還打成了蝴蝶結模樣,但她今天還穿了件黑色的高腰褲,襯衫的下擺自然是要束進褲子裏的。不僅如此,她在外麵還穿了件深藍色為底有白色格紋的及膝長大衣,再配合上別致的剪裁,簡單的設計,讓她看起來有著脫俗的率性韻味。
還有,這樣的穿著打扮,即便葛瑞絲穿的高跟鞋並不高,可她本身就身量高挑,比例很好,高腰褲又是視覺上很好地提升腰節線,拉長身材比例的利器,順便還展現出漂亮極了的腿部線條。就那麽站在那裏的時候,總感覺腰部以下全都是大長腿了。
現場的男記者們或許會想,這大概是個不走性感風的邦女郎了,好吧,他們也沒辦法想象格林博士走性感路線的樣子。但女記者們想的就不是這個了,她們的目光就不自覺從丹尼爾·克雷格身上移開,往葛瑞絲身上徘徊了,心想論腿長,丹尼爾·克雷格好像就輸了一丟丟了。
尤其是拍合照的時候,他們倆挨著站,縱向比較的結果就更明朗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吧。
不僅如此,除了大合照外,還有單獨拆開的合照,作為邦德和邦女郎,怎麽都得單獨來一張合照吧。
拍照前,丹尼爾·克雷格又叫上了傑瑪·阿特登。
哦,對,邦女郎其實還有一位,那就一起來這又有什麽關係,反正大家膠卷還有剩餘。
按照一般的拍照站位,“邦德先生”是該站在中間左擁右抱的,不過這次要拍攝前,葛瑞絲已經很配合的站在丹尼爾·克雷格左邊了,被後叫過來加入的傑瑪·阿特登,正要從葛瑞絲那邊走到丹尼爾那邊去時,底下就有記者叫住了她,“傑瑪,你站在格林博士左邊就好了。”
這樣一來,可不就是兩全其美了嘛。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看了一眼,在這關鍵時刻出聲的記者,看到他胸前掛著的銘牌了——美國《綜藝》,就是另外一個被葛瑞絲說過就升職的記者。所以說,他是故意的?又或者單純就是想讓格林博士站“主位”?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抬起照相機看向台上,不得不承認,這好像真的是神來一筆。他在心裏感歎著:氣場看不見摸不著,但關鍵時刻不僅能對比出來,而且它還無處不在。另外還給這張合照想好了小標題,‘格林博士男女通吃,盡顯邦德小姐風采’。
咦,為什麽總覺得好像忘記了什麽事呢?不管了,先拍了這一組“氣場大比拚”的照片來,明天的新聞就配這組圖好了。
這次的新聞發布會,到這裏算是要徹底圓滿的結束了,但還就是有人不圓滿,他沒忍住叫住了葛瑞絲,臉色不怎麽好看:“格林小姐,你是不是該對你今天的所作所為說點什麽?”
葛瑞絲把手背在身後,用一種很“事不關己”的語氣說:“你在生氣?”
丹尼爾·克雷格覺得他不能好好和葛瑞絲說話了,他語氣平板地反問道:“我不該嗎?”
葛瑞絲換了下腳上的重心,眨了眨眼,也用了反問的句式:“是因為記者們沒有問起邦德先生改版為邦德小姐的事嗎?”
丹尼爾·克雷格一愣,還真的是,記者們就沒有問到這個更令他感到尷尬的問題,畢竟他們一會兒又一會兒的就被葛瑞絲的迴答弄得懵逼了,腦筋沒那麽靈活,到最後就沒想起來,也沒有機會問到了。這麽一想,丹尼爾·克雷格就不由得地看向葛瑞絲,她是故意的?
葛瑞絲卻又說了:“真遺憾,你認為呢?”她都用上詠歎調了。
丹尼爾·克雷格:“……”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