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男二女,白衣飄飄的六人身輕如燕的從樹梢躍下,在離李玉宸三人兩丈開外輕盈點地。


    見來者似乎氣勢洶洶,李玉宸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當即起身從巨石上一步跨過湍急的溪流,不動聲色的在武輕謠和小女孩的身旁站定。


    原本氣焰有些不可一世的六人,在見到李玉宸展露出不俗輕功後,不由得微微驚訝,但仍舊有人嗤之以鼻,眼神中的不屑毫無掩飾。


    六人朝著李玉宸三人所在方向走了過來。


    “喂,我問你們,剛剛可有看見一隻青額吊眼的大白虎從這經過?”


    說話的走在最前頭的英俊男子,李玉宸匆匆打量了其一眼,現言語間居高臨下的白衣男子修為竟是不弱,應該與自己一般,也是在四品境界,李玉宸再打量了一下這六人的佩劍,現其餘五把都一樣,該是同一個門派的製式劍,唯獨這名問話男子手中所持的長劍大不相同,除了劍鞘略顯古樸大氣外,劍柄上更多係了一條用玉佩做成的劍穗,儼然不是俗物。


    李玉宸最是瞧不慣這種無端蔑視人的囂張氣焰,懶得搭理,對方雖然六人,但似乎也就此人內力在四品,其餘五人都是清一色的五品,李玉宸向來不好主動生是非,但若是對方仗著人多勢眾無理取鬧的話,他也不介意拿這六人練練刀,不敢說一定能贏,但以他自詡四層的玉皇樓要力壓同境界之人,至少可保證武輕謠和那小女孩不受傷。


    見對方不予理睬,為的白衣公子臉上微有慍色,以他一貫的脾氣,眼看就要作。


    隻不過,在他難之前,若論刁蠻她認第二便沒人敢認第一的武輕謠當時不答應了,絲毫沒有處於弱勢所該有的覺悟,隻見這古靈精怪的小妮子一雙水靈靈的眼眸悄然打轉,閃過一抹狡黠。


    “是通體雪白的麽?”武輕謠很是“配合”的迴應道。


    先前注意力都被鋒芒畢露的李玉宸吸引了去的六人這才注意到這裏還有個姿色堪稱傾城的妙齡女子。


    那手持特殊佩劍的白衣公子眼睛在武輕謠的妙曼身體上打量了一翻,向來冷傲不可一世的眼神中微微閃過震驚之色,臉上的神情也不再跟之前問李玉宸時那般冷漠。


    他輕輕咳嗽了一聲,平靜的向武輕謠點了點頭,“不錯,是通體雪白,姑娘可曾見過?”


    李玉宸一眼便看出在戲弄對方的武輕謠沒有直接迴到前者的問題,而是繼而很是認真的追問道:“是不是長有兩隻眼睛?”


    名門公子模樣的那人不由得微微一愣,“老虎不都是隻有兩隻眼睛嗎?”


    此刻肚子裏裝滿了壞水的小妮子一副公子所言差矣的表情,搖了搖頭,道:“不盡然,也有的有三隻眼。”


    李玉宸啞然失笑,被這兇丫頭這麽一鬧,估計是難以善了了,不過他也沒有要阻止前者的意思,算是給對方的一個禮尚往來的吧。


    “這世間還有三隻眼睛的老虎?!”仍舊沒有現端倪的白衣公子聽了覺得一陣納悶。


    “可不?”唯恐天下不亂的小妮子點頭道:“老虎要是長了壞心眼,加上原本就有的兩隻,豈不就是三隻眼了?”


    正所謂當局者清旁觀者,另外五個白衣男女似乎已然聽出了這話中之意,其中三個忍不住想笑出來,剩餘兩個白衣女子中,一個約莫是天生一副萬年冰山的臉,看不出喜怒,另一個身形要較前者嬌小一些的女子,不動聲色的扯了扯那白衣公子身後的衣角,似乎是要警醒於他,然而後者此刻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武輕謠那邊,也就絲毫沒有察覺到同伴的這個輕微動作。


    約莫是被色迷心竅了白衣公子還猶自沒有聽出對方的言外之意,繼而好奇的追問道:“老虎也能長壞心眼?那這麽說姑娘是看到咯,還請姑娘相告。”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妮子挑了一下眼睛,“喏,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那先前憋得難受的三男子再也沒能忍住,給大聲笑了出來。


    這邊,懷抱著已然擦拭幹淨的大白貓的琅玕笑得人仰馬翻。


    “你......”


    到了這個時候,白衣公子哪裏還會有聽不懂的道理,對方繞了這麽久,感情是在拐著彎罵自己是披著人皮的黑心虎。


    白衣公子在門派中向來是眾星拱月,哪裏受得了這樣的戲弄,當即就霍然拔劍,同時微微迴過臉去,用眼角餘光冷冷瞥了身後那三人一眼,三人登時噤若寒蠶,不敢再出一絲笑聲。


    另一邊,計謀得逞的武輕謠仍舊笑得纖細身子亂顫,完全無視對方的惱羞成怒。


    好在就在這時,先前那扯了扯白衣公子衣角的女子上前勸阻了一下前者,壓低了聲音在其耳邊柔聲道:“上官師兄切莫衝動,下山之前掌教和眾位師叔祖可是叮囑過咱不可惹是生非的,更何況現在吳小師叔不在。”


    被女子喚作為上官師兄的白衣公子這才冷哼一聲,但臉上顯然是怒氣未消,不過顯然,他心底對那個似乎身手不在自己之下的挎刀男子有些忌憚。


    給人予一種仿佛出自書香門第而顯得知書達理的女子上前一步,對著李玉宸等人歉笑道:“在下孟喬,我們是蜀山的弟子,適才我們遭到一隻大白虎偷襲,將我們的一匹馬給吃了去,我們尋思著這多半就是山下村民們口中所說那作惡多端的妖怪,便一路追蹤至此,卻忽然沒了蹤跡,方才這位是我們的上官千樹師兄,師兄就是這個脾氣,並沒有要冒犯各位的意思......”


    蜀山弟子?


    李玉宸一聽不由得微微驚訝,怪不得總覺得這群人的衣著打扮有些眼熟,感情是當年與師傅遊曆天下時,所結識的書呆子吳文卿那小子所在的師門。


    那年李玉宸十三歲,與師傅張老真人行走至汴梁,汴梁正遭遇濁河泛濫大水,大河兩岸的房屋茅舍紛紛被淹沒,一些沒來得及從河邊跑遠的百姓被大水衝卷到了滔滔河水之中,眼看兇多吉少,就在這時,於河邊,李玉宸瞧見一位銀須白,身穿一身潔白衣裳的老神仙,手握一截該是從河邊柳樹上折下的柳條,輕如鴻毛一般站立在河邊水上,隻見其以拿手中柳條做劍,朝著滔滔如兇獸的河水淩空劈出一劍,然後便出現了李玉宸這輩子都忘不掉的一幕,隻見那如萬獸奔騰的河水在以柳條劈下為界限的地方,轟隆斷成兩截,順勢從上遊洶湧而來的河水到了該處便仿佛撞到了無形的護堤一般,再不能往前半步。


    然而,下遊的河水仍舊奔勢如虎,盡管落水的百姓因為常年生活在河邊而深諳水性,但麵對這種普通人力根本無法抗衡的洶湧河水,也依然隻有被肆虐衝卷的悲慘命運,除非能讓這滔天之水平靜下來。


    李玉宸剛生出上麵的瘋狂想法,然後他就看到身旁從下得齊雲山以來一年都不曾在人前施展武功的師傅在掠至河邊後,莫名的蹲下了身子,在李玉宸不解的眼神中,師傅他老人家將雙掌十指平張開來,然後輕輕的壓在滔滔水麵上。


    那一刻,李玉宸隱約察覺到腳下所站立的地麵一陣輕微的晃動,然後在李玉宸瞠目結舌的神情中,那下遊的滔滔河水在激蕩了數下之後詭異的平靜了下來。


    落入河水中的百姓這才遊上了岸,得以逃出生天。


    在等最後一名落水百姓被救上了岸,且眾人遠離了岸邊之後,師傅這才將雙手從河水中抽離。


    似乎與師傅極有默契的那個白衣老神仙,幾乎與在師傅將手從河水抽離的同一刻,他也將握在手中的那截柳條鬆開,解除了持續了該有半盞茶功夫的斬江姿勢。


    上遊的滔滔河水登時洶湧奔下。


    然後他便跟隨師傅來到了汴梁城門口,沒等一會功夫那個拿柳枝斬江的老神仙便也來到了此處,同時身邊還帶了個比李玉宸年長個兩三歲的少年,後者也同那老神仙一般,渾身上下的衣裳都是雪白的顏色,纖塵不染。


    然後李玉宸便知曉了,原來那位老神仙就是蜀山的劍仙掌教,師傅他人家時常掛在嘴邊的老友李西月,而至於那個一身書卷氣息,說起話來文縐縐的白衣少年,就是吳文卿了。


    在下山之前,他便曾聽二師兄點評過這小子,說這個從小每日清晨都對著初升日頭遙拜作揖的吳文卿,是天生仙胎,與白空山那天生魔胎武玄蚩是宿敵,兩人一正一邪,對日吐納便可臻至地仙境的吳文卿是正,而那個生而道家太素境,同時兼有著釋家維摩金剛體魄的武玄蚩是邪。


    那一年這位年僅十五,還不是現如今世人口中那蜀山白龍的吳文卿已然是二品小宗師境界。


    相比之下,李玉宸就慚愧的很,甚至有些無地自容,因為他那時尚且不曾學過道家吐納之術和其他武功,也就是無品的凡夫俗子一枚。


    不過,李玉宸仍舊是將這位二品小宗師收拾得服服帖帖,沒辦法,誰叫那小子並非是與他師傅同輩分的李老神仙的弟子,而是李老神仙的弟子所收的弟子,雖然說常年由李老劍仙帶在身邊,但就這輩分上仍舊是要比李玉宸低一個輩分。


    於是乎,某人就仗著師叔這一便宜身份對那位最重禮節的吳文卿各種捉弄和調戲,即便如此,後者也仍舊是一副禮應如此的管前者恭敬的叫聲小李師叔。


    迴想到了過往種種的李玉宸在迴過神來後,沒來由的笑了一聲,同時口中呢喃:“也不知道我那文卿大師侄現在怎麽樣了?”


    隱約聽到了前者說“文卿大師侄”這五個字的六位蜀山弟子,不由得一愣,個個麵麵相覷。


    (求推薦票)


    ps:敢不敢來些打賞......(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王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貧道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貧道五並收藏斬王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