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和劉小川進行了十分懇切的交談,並且接受了劉小川的框架協議。


    王翔表示說道:“相關的協議我會提交董事會商議,劉總,我會盡快給你迴話。”


    劉總點點頭說道:“長天科技和idg已經進行過一次合作,我們雙方都十分愉快,我希望這一次能夠深化我們之間的關係。


    這些當然都是客套話。


    劉小川在離開之前說道:“大家都知道長天科技目前的現金比較緊張,我們也是想幫一個忙。”


    王翔繼續麵帶微笑,這話其實有那麽一點點威脅的意思。


    也就是說如果長天科技失去了idg的注資,想要從其他方式獲得一定數額的資金比較困難。


    劉小川離開之後,王翔立刻和陳瀟聯係,把idg的框架協議給陳瀟送了過去。


    陳瀟看著協議不由得笑出了聲。


    就像是王翔說的那樣,西方學術界和資本界其實就是個矛盾體。


    一方麵把碳晶存儲說的一文不值,另一方麵資本覺得碳晶存儲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項目。


    這已經從側麵證明了西方資本十分看好碳晶存儲的未來。


    長天科技的確缺錢,但是陳瀟並不著急。


    他對王翔說道:“再等一等,先不要迴話。”


    陳瀟在等兩件事。


    一個是512兆的靈悅mp3在市場的銷售情況。


    還有一個便是idg的競爭對手。


    如果現在和idg談生意,那麽idg具有唯一性,價碼就不好談了。


    此外,陳瀟就沒有任何計劃,去分享碳晶存儲的股票。


    他需要靈悅公司有足夠驚豔的表現,以靈悅為籌碼。


    陳瀟猜得沒有一點錯,紅杉資本也找到了中間人,小心翼翼和長天科技接觸。


    目的還是隻有一個,希望能夠投資碳晶存儲。


    王翔又暫時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和紅杉資本的代表談判。


    紅杉資本給出的價格和idg相差無幾,同樣也是對碳晶存儲虎視眈眈。


    資本開出的價格很優美,但是王翔知道,這些西方投資機構目的並不單純。


    因此在和紅杉資本的談話中,王翔更加的小心謹慎。


    他嚴格執行陳瀟的措施,可以商談,可以談條件,但是不簽訂合同。


    ……


    燕京,夏國科學院,物理實驗室。


    李鼎盛在辦公室裏喝著茶。


    這是極品的龍井,學生孝敬的。


    學生給老師貢獻一點上品的茶葉,這也並不算是行賄。


    在李鼎盛的桌麵上擺放著江州大學關於鋰電池的論文,以及學生整理的關於碳晶存儲發布會的一些要點。


    在桌麵的右前是一疊雜誌和報紙。


    其中有《人人日報》和《南方周刊》以及英文版的《紐約時報》。


    這段時間,李鼎盛一直在研究長天科技的相關科研項目。


    無論是鋰電池還是最新發布的碳晶存儲,都達到了現階段人類技術的頂端。


    至於桌麵上擺的那一份《南方周刊》和《紐約時報》上麵所報道的關於碳晶存儲的相關內容。


    李鼎盛隻有嗬嗬。


    斯坦福大學物理實驗是關於晶體色心的研究,那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


    而且斯坦福大學根本就沒有研究出任何有用的東西。


    正是因為沒有研究出任何東西,斯坦福大學物理實驗室隻有草草的寫了一篇階段性的論文,然後停止了對晶體射線的研究。


    李教授詳細的看過王翔的發布會。


    產品發布會並不是科學研討會,所展示的科技原理是有限的。


    但僅僅是這一些僅有的數據,李鼎盛都能夠確定碳晶存儲一定是被研發成功了。


    李鼎盛十分想拿到索尼和斯坦福大學關於探親存儲的研究報告。


    但是因為西方學術界和夏國學術界有著天然的隔閡。


    李鼎盛是拿不到這兩份研究報告。


    最讓李鼎盛意外的是,長天科技發布碳晶存儲之後。


    該項研究成果,非但沒有得到國家相關研究機構的重視,反而受到了國內某些專家學者的批評。


    特別是《南方周刊》刊登的一篇李敬之的評論文章,更是讓李鼎盛十分憤怒。


    前年大使館被轟炸的原因是什麽?


    根本原因還是夏國的國力不夠強大。


    科技是國力的根本表現。


    在計算機、集成電路和半導體領域,夏國的科技公司和米國有幾十年的技術代差。


    所有的夏國科技公司都應該齊心協力,奮起直追,而不是相互拆台,甚至為西方搖旗呐喊。


    李敬之算是半導體行業的知名人士,發表這樣的評論文章,不是別有用心就是壞。


    如果碳晶存儲屬實,那麽長天科技這樣公司應該要得到國家扶持的!


    對此,李鼎盛剛剛撰寫的一篇評論文章。


    該文章站在中立的角度,對碳晶存儲的研發表示支持,並且從學術的角度駁斥了斯坦福大學首先利用晶體色心的傳言。


    李鼎盛現在在等待一個東西——碳晶存儲。


    隻要能夠拿到碳晶存儲,那麽夏國科技學院物理實驗室就能夠證明該產品是否真是。


    隻要碳晶存儲性能能夠達到預期,李鼎盛決定促成夏國科學院和長天科技之間的合作。


    李鼎盛當初也是在私人企業做過,他十分清楚私人企業的如果要做創新性的科技產品,最難的就是資金。


    他很是擔心長天科技的資金情況。


    做科技不是請客吃飯,是要實打實的燒錢。


    而且大量的資金投入之後,還不一定能夠見到成效。


    這就是為什麽很多國內公司就算是有一定的基礎,隻願意做房地產或者是餐飲行業,就是不願意做科技產業的原因。


    不過和李敬之不同,李鼎盛的文章隻是發表在了相應的學術期刊,而非發表在類似於《南方期刊》一類的社會性雜誌上。


    因此其影響力還比較小。


    李鼎盛也聯係過類似於《南方期刊》一類的社會類新聞雜誌,希望對方能夠發表自己的文章。


    結果,對方雜誌社以本雜誌不適合發表學術性文章為由拒絕了李鼎盛的文章。


    這讓李鼎盛氣得吹胡子瞪眼睛。


    其實這也是2000年左右的社會現狀,科技界人士地位地下,當然待遇也低。


    改革開放這麽多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這個年代的人,往大了說崇拜香江市和彎彎地區的老板(李x誠是不少少男最崇拜的人沒有之一),往小了說,羨慕的是本地的包工頭和房地產開發商。


    至於科研工作者?


    不好意思,你算老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99:開啟黑科技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糖醪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糖醪糟並收藏重生1999:開啟黑科技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