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雲掌握了周二爺的罪行,便快速迴到家準備收拾好馬上送到警局,走之前看見桌子上的老照片,思緒又不免飄迴了那個時候。那個時候的周二爺還是一個慈父。
女作家龍應台女士說:這家書店隻賣兩種書:社會主義思想和女性主義。我的手指在尋找答案,誰能告訴我做“母親”和做“個人”之間怎麽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隻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很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能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麽呢?
他也曾是個幸福的父親,能夠見證宇宙的蘊吐,能夠這樣擁抱鮮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澤。為什麽一個男人忙於事業,就沒有人想到問他:你怎麽照顧家庭?為什麽一個女人忙於事業,人們就認為她背棄了家庭?
為什麽你公務繁忙就是成功的表現,而我公務繁忙就是野心太大,拋棄母職。咆哮完後,他的妻子便背對著自己,不再理他。
他們的孩子拎著根細細的柳枝,從草叢深處冒出來,草比人高。他看見爸爸坐在草地上,陽光透過菩提樹葉趴在他的脊背上。他像個老朋友一樣走過去說:爸爸,你在幹什麽?她不知道怎麽迴答孩子的問題。
他像他敬佩的女作家一樣,不願意敷衍這小小的人兒,因為他尊重這個獨立而莊嚴的生命,可是,她又該怎麽解釋呢,說婚姻隻是人類在諸多製度中權衡利弊不得已的抉擇嗎?說婚姻幸福的另一麵無可避免的是個人自由意誌的削減嗎?
他又該怎麽解釋這個世界在歌頌母愛,崇敬女性的同時,拒絕給予女人機會去發揮她作為個人的潛力和欲望。難道要讓她他對這個幼小的孩子說爸爸正在為人生的缺陷覺得苦惱嗎?
孩子的世界總是那麽簡單,他不忍心讓他過早的去體會那些煩惱。
那時候每天早上教堂的鍾聲敲響,他就會帶著孩子去一公裏外的幼稚園,不下雨的時候,他踏著他那破舊的黃色腳踏車,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專用座椅上,這個時候,兩個人都是忙碌的,爸爸是導遊,給孩子介紹這個世界,孩子是新來的,爸爸漏掉的東西,他會指出來提醒媽媽。
短短的一條路究竟有什麽呢,那實在是太多了,天上有一輪太陽,有一團團一塊塊的白雲,有時候是黑色的雲,雲的背麵有藍色的天空,還有軟綿綿的柳絮從樹梢頭吹出來,飄得滿天滿地,飄到孩子和爸爸的頭發中……
自然詩人劉克襄剛結婚的時候,堅決說,絕對不能有小孩,在台灣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裏,不,絕不要小孩。幾年後,他正在和一夥人談他身為奶爸的經驗:他如何被一個從早到晚隻會啼哭的小東西完全控製,他的生活如何的狼狽……
大夥正要到頹廢的酒吧去,他站起來說,對不起,我要迴去喂奶了,那晚,他走的得意洋洋。
他用受虐的,抱怨的方式來表達心中洋溢的幸福。
思緒飄得太遠了,秦小雲想起以前的種種,內心不免有所傷感,如果那個時候他再包容堅持一下,是不是他們就不用這樣敵對,希望你遇到一個人,他看你時眼神溫柔,陪你做很多事說很多話,走很多路。
這是年少時的誓言,那時候的他總那麽溫柔,如果沒有後來的那些事情,是不是我們現在會很幸福,然而沒如果,秦小雲隻能逼著自己繼續向前走,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他要讓周二爺體會到他該付出的代價,哪怕犧牲一切。
想到這,秦小雲收拾好心情,加快了速度,她要快點去國安局,一路上思緒萬千,飄忽不定,但她還是選擇走了進去。
秦小雲進去後找到負責人,將周二爺的罪行告訴了他們,國安局經過一番調查,準備逮捕的時候發現一個重要漏洞,周二爺的身份不在溫市,也就是說在溫市沒有警局有權利逮捕他,這對秦小雲無疑是晴天霹靂,他沒辦法接受自己費盡心機得來的證據卻是這個結果,難道就讓他逍遙法外,繼續這樣胡作非為嗎?
不可避免的秦小雲又想起了那該死的過去,他想忘,卻怎麽也忘不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堅持下來的,但每堅持走一步,就對周二爺的恨又增加了一份。
孩子是兩個人的,生孩子也是兩個人的事情。當醫生和護士在為眾多的病人跑進跑出的時候,隻有丈夫能夠握著你的手,陪你度過每一場陣痛的淩虐。夫妻的同舟共濟,沒有更好的時候,兩個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後再共享欣喜,而他怎麽忍心丟下我一個人呢?
他依然記得他妻子分娩後周二爺激動的告訴他,妻子說血淋淋的孩子是用鉗子夾出來的,和電視劇裏不一樣,我沒有抱著他,眼裏閃著幸福與慈愛的淚光。下半身經過麻醉,感覺像屍體,身心疲憊在崩潰的邊緣,對孩子連望一眼的興趣都提不起來,如果再來一次,我一定逼自己去看看那可愛的臉龐,那是我的骨血呀
他說他總是想起赤腳踩在田埂上那種濕潤柔軟的感覺,想起在月光下俯視濤浪起伏的心情。記得那個時候我給孩子講女媧補天的故事,他,睜著眼睛,一眨也不眨,伸手就來摸他的眼珠。
你在看什麽?孩子專注的,深深地,凝視著他的眼睛,聲音裏透著驚異和喜悅,一個一個字宣布一樣:爸爸,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裏有我,真的,爸爸,兩個眼睛裏都有……
腳踏車經過一片花開滿地的平野,將車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來。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樣幼小卻隻有一次,曉鬆,那樣可愛的孩子,父親卻變成這樣,如果他知道了該多麽痛苦呀,姓周的,就算是為了曉鬆,我也一定會將你繩之以法……秦小雲眼裏泛著淚光卻無比堅韌地說道。
女作家龍應台女士說:這家書店隻賣兩種書:社會主義思想和女性主義。我的手指在尋找答案,誰能告訴我做“母親”和做“個人”之間怎麽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隻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很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能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麽呢?
他也曾是個幸福的父親,能夠見證宇宙的蘊吐,能夠這樣擁抱鮮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澤。為什麽一個男人忙於事業,就沒有人想到問他:你怎麽照顧家庭?為什麽一個女人忙於事業,人們就認為她背棄了家庭?
為什麽你公務繁忙就是成功的表現,而我公務繁忙就是野心太大,拋棄母職。咆哮完後,他的妻子便背對著自己,不再理他。
他們的孩子拎著根細細的柳枝,從草叢深處冒出來,草比人高。他看見爸爸坐在草地上,陽光透過菩提樹葉趴在他的脊背上。他像個老朋友一樣走過去說:爸爸,你在幹什麽?她不知道怎麽迴答孩子的問題。
他像他敬佩的女作家一樣,不願意敷衍這小小的人兒,因為他尊重這個獨立而莊嚴的生命,可是,她又該怎麽解釋呢,說婚姻隻是人類在諸多製度中權衡利弊不得已的抉擇嗎?說婚姻幸福的另一麵無可避免的是個人自由意誌的削減嗎?
他又該怎麽解釋這個世界在歌頌母愛,崇敬女性的同時,拒絕給予女人機會去發揮她作為個人的潛力和欲望。難道要讓她他對這個幼小的孩子說爸爸正在為人生的缺陷覺得苦惱嗎?
孩子的世界總是那麽簡單,他不忍心讓他過早的去體會那些煩惱。
那時候每天早上教堂的鍾聲敲響,他就會帶著孩子去一公裏外的幼稚園,不下雨的時候,他踏著他那破舊的黃色腳踏車,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專用座椅上,這個時候,兩個人都是忙碌的,爸爸是導遊,給孩子介紹這個世界,孩子是新來的,爸爸漏掉的東西,他會指出來提醒媽媽。
短短的一條路究竟有什麽呢,那實在是太多了,天上有一輪太陽,有一團團一塊塊的白雲,有時候是黑色的雲,雲的背麵有藍色的天空,還有軟綿綿的柳絮從樹梢頭吹出來,飄得滿天滿地,飄到孩子和爸爸的頭發中……
自然詩人劉克襄剛結婚的時候,堅決說,絕對不能有小孩,在台灣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裏,不,絕不要小孩。幾年後,他正在和一夥人談他身為奶爸的經驗:他如何被一個從早到晚隻會啼哭的小東西完全控製,他的生活如何的狼狽……
大夥正要到頹廢的酒吧去,他站起來說,對不起,我要迴去喂奶了,那晚,他走的得意洋洋。
他用受虐的,抱怨的方式來表達心中洋溢的幸福。
思緒飄得太遠了,秦小雲想起以前的種種,內心不免有所傷感,如果那個時候他再包容堅持一下,是不是他們就不用這樣敵對,希望你遇到一個人,他看你時眼神溫柔,陪你做很多事說很多話,走很多路。
這是年少時的誓言,那時候的他總那麽溫柔,如果沒有後來的那些事情,是不是我們現在會很幸福,然而沒如果,秦小雲隻能逼著自己繼續向前走,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他要讓周二爺體會到他該付出的代價,哪怕犧牲一切。
想到這,秦小雲收拾好心情,加快了速度,她要快點去國安局,一路上思緒萬千,飄忽不定,但她還是選擇走了進去。
秦小雲進去後找到負責人,將周二爺的罪行告訴了他們,國安局經過一番調查,準備逮捕的時候發現一個重要漏洞,周二爺的身份不在溫市,也就是說在溫市沒有警局有權利逮捕他,這對秦小雲無疑是晴天霹靂,他沒辦法接受自己費盡心機得來的證據卻是這個結果,難道就讓他逍遙法外,繼續這樣胡作非為嗎?
不可避免的秦小雲又想起了那該死的過去,他想忘,卻怎麽也忘不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堅持下來的,但每堅持走一步,就對周二爺的恨又增加了一份。
孩子是兩個人的,生孩子也是兩個人的事情。當醫生和護士在為眾多的病人跑進跑出的時候,隻有丈夫能夠握著你的手,陪你度過每一場陣痛的淩虐。夫妻的同舟共濟,沒有更好的時候,兩個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後再共享欣喜,而他怎麽忍心丟下我一個人呢?
他依然記得他妻子分娩後周二爺激動的告訴他,妻子說血淋淋的孩子是用鉗子夾出來的,和電視劇裏不一樣,我沒有抱著他,眼裏閃著幸福與慈愛的淚光。下半身經過麻醉,感覺像屍體,身心疲憊在崩潰的邊緣,對孩子連望一眼的興趣都提不起來,如果再來一次,我一定逼自己去看看那可愛的臉龐,那是我的骨血呀
他說他總是想起赤腳踩在田埂上那種濕潤柔軟的感覺,想起在月光下俯視濤浪起伏的心情。記得那個時候我給孩子講女媧補天的故事,他,睜著眼睛,一眨也不眨,伸手就來摸他的眼珠。
你在看什麽?孩子專注的,深深地,凝視著他的眼睛,聲音裏透著驚異和喜悅,一個一個字宣布一樣:爸爸,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裏有我,真的,爸爸,兩個眼睛裏都有……
腳踏車經過一片花開滿地的平野,將車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來。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樣幼小卻隻有一次,曉鬆,那樣可愛的孩子,父親卻變成這樣,如果他知道了該多麽痛苦呀,姓周的,就算是為了曉鬆,我也一定會將你繩之以法……秦小雲眼裏泛著淚光卻無比堅韌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