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眼下糧食還是緊缺狀態,目前還是屬於五個大錢左右一斤米和麥子,這是脫殼之後的,而沒有脫粒的穀子,隻是兩個大錢或者兩個半大錢。
因為白米和穀子差別大概是六比四,所以要考慮到這一點,至於麥子,麥子倒是沒有這個煩惱,可這時候的淨產量其實差不多,所以定價才會是這個價格。
但林陽三人的商量,最後的價格還是得有上將軍和老蘇,以奏折的形式匯報上去,具體如何施行,也至少等到產出的時候,現在才三月,要到六七月份至少才有土豆和番薯的產出。
具體產量定義價格,皇帝和戶部也不會是蠢貨,至少柳邕就是一個有本事的人,現在還是戶部尚書,有如此能臣輔佐,皇帝想必也能多些話語權。
如今江蘇內憂解決,皇帝要做什麽事情,就能更加放開手腳,隻要控製好度,溫水煮青蛙就足夠了,一點點削弱世家門閥的話語權。
現在的世家門閥雖然依舊根深蒂固,但主要還是夏嵇在撐著,而昌王夏淵這邊,盡管已經是司馬昭之心了,但在他沒有動手之前,作為皇帝卻是不能主動出手。
這於理不合,許多時候身居高位者,限製相應的就會增多,想要隨心所欲,除非學卡大佐和阿明,否則不可能一言堂的。
這一點皇帝比誰都懂,但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對這些反賊如此厭惡,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他也是自私的,畢竟他認為皇位就是自家的,自己家就是正統。
但對於天下百姓而言,一個賢明的皇帝,就如大唐太宗皇帝一樣,一些事情做了就做了,但天下百姓得到了實惠,他們就會讚頌你。
而反觀齊王夏河,這家夥才剛剛上位,都還沒有坐穩大位,便開始排除異己,以至於手下軍隊怨聲載道,最後徹底反叛。
天下百姓要的是一個能讓他們吃飽穿暖的國家,跟隨你不是因為你能打仗,跟隨你隻是因為你能給口飯吃,跟隨你隻是因為你能給個安身立命之處。
當今皇帝,已經算得上是明主,至少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他沒有選擇無差別攻擊,所有投降的軍隊,都沒有予以懲戒,隻是誅殺了夏河以及一些核心人物,
這對於穩定亂局是很大的幫助,唯一做過最殘忍的事情,便是清洗江湖,但那也是因為那些江湖人,竟然響應齊王的號召,對他手下的將領進行刺殺,導致了不少的將軍死於非命。
兩軍交戰,這對於地方大軍是致命的,這時候的大集團軍白刃戰,將軍便是整個戰陣的核心,若是失去核心的統籌,戰陣將會變成一盤散沙。
這也就是為何,一般大規模作戰的時候,雙方都會設立先鋒營,由萬夫不當的勇士擔任先鋒營,為的就是斬首。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是戰爭箴言,這時候打仗講求士氣,若是己方將軍在萬軍之中被斬殺,對於大軍的氣勢將會是巨大的折損。
在此之前,南有蒲甘王朝虎視眈眈,試圖染指中原,西北胡人猖獗,擾得大夏邊境不勝其煩,吐蕃對於河西走廊一代虎視眈眈,大有著窺視西域的想法,而東部倭人也在海上伺機而動。
這些都是困擾著皇帝進行決策的主要原因,而如今南部蒲甘王朝俯首,東麵倭人被淩浩帶兵打得丟盔棄甲,折損巨大,現在江蘇境內的問題也徹底得以解決,這樣一來,皇帝在金鑾殿上,話語權就將變得更強。
不怕外患,因為大夏有忠誌之士忘身於外,抵禦住外敵的入侵,內憂才是大夏最嚴重的的事情,千裏之堤毀於蟻穴,螞蟻窩毀掉了堤壩的內部結果,才會導致堤壩決口。
一個國家,如果足夠強大,想要從外界瓦解的可能性不高,反而會因為戰爭激發出整個民族的鬥爭的心理,但若是一個國家內部自己腐朽了,那不用外部勢力的幹涉,整個國家就會徹底從內部瓦解。
內部問題才是影響一個國家的根本問題,這也是皇帝為何明明知道這些人有異心,但卻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原因,因為他知道,根本動不了。
這些人都是國家之中具備著一定影響力的人,尤其是世家門閥,他們借助推舉製度的弊端,成功將不少親信安插到了整個國家的司法體係之中。
這也就導致,一旦和這些人撕破臉皮,到時候他們這些人能動用來掣肘皇帝的力量,是很強的。
這一點林陽很清楚,上將軍也看得透側。
所以他帶著自己的三十萬大軍禦守國門,從未南下一步,擔心的就是一旦他動了,整個大夏的那些毒瘤,都感受到危機,擔心他們這些人不擇手段,選擇破釜沉舟之法。
一旦兩敗俱傷,漁翁得利。
作為曆史以來,麵臨最大威脅的王朝,一旦出現內耗,外麵的那些豺狼虎豹可不會放棄這個絕妙的機會,絕對會對他麽展開劇烈的攻擊。
若是頂不住,到時候腹背受敵。
這些反賊已經連最基本的家國情懷都沒有了,隻想著自己成為那萬人之上的唯一掌權者,權利能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一定的想法,但同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毀掉人。
權利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是好事,用壞了那就是大大的惡事。
一旦陷入這種局麵,整個國家的百姓將會是最慘的一群人,會被各地前來的族群奴役,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可不僅僅是大夏喊出來的,更是整個世界上所有的種群的通病。
外來人若是能占據這一片地方,那麽原住民地位將會下降,就好比中國隔壁那總是號稱世界第三的三哥,其中的雅利安人和雅利安人之前的人種,隻要是征服了這一片土地的人,都會將原住民的地位給下降一個階層。
大夏這一片土地上的民族,自從誕生以來,便是這個世界的絕對領袖族群之一,最清楚的就是和平對於生存之間的關係,所以這個民族向來不喜歡與人爭鬥。
所以,老祖宗便喊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名言警句,隻要你不打我,我就不會主動打你,和西方的各大崛起的帝國不同,大夏的這一片土地上的指導思想,乃是儒家思想,教導人們與人為善的思想。
故而在這一片土地上生長的民族,是一個主動蓋長城的民族,主要的目的隻是為了防禦,而並非是為了進宮。
二十一世紀的華夏民族,遭受了那般苦難的生活,也依舊沒有主動去報複,每一次與外敵的作戰,都是自衛反擊,向來都不會主動挑釁。
但若是對方挑釁,立在這一片土地上的人,也不怕事。
上將軍正是有如此遠見,知道一旦讓外敵入關,對富庶的大夏百姓而言,那將絕對是一種難以接受的災難,尤其是對於這個國家的女性,將會是巨大的創傷。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無論是興亡,對於百姓而言都是最大的痛苦。
所以一個明主對於天下百姓,將會是何等的重要,而當今皇帝,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明主,所以上將軍也是傾盡全力的保護大夏的未來。
為此,劉家已經承受了太多的災難,唯一有所安慰的是,皇帝並非是保守之人,也並非是那些疑神疑鬼的人,給予了上將軍絕對的榮耀。
劉家,是大夏絕對的擎天玉柱。
皇帝不惜以公主下嫁,隻是劉芒這家夥隻鍾情花娘,甚至於還與花娘私定終身,若是換做一般的人,敢如此拒絕皇帝的賜婚,墳頭草早就幾丈高了。
“大哥你做什麽呢,怎麽看著水壺發呆!”吃飯的時候,見林陽看著水壺發呆,駱婉也是忍不住輕聲詢問。
“啊,我是想一件事呢!”淩浩忽然發現,自從把現代的一件又一件東西帶到這邊之後,他已經在盤算著,那為何不直接給這個世界帶來一個顛覆性的技術革新。
“大哥,你是不是又有什麽新點子了?”蘇菡萏現在也和駱婉一樣,稱唿林陽大哥,而不是林大哥了。
當然,她也曾以夫君直接相稱,林陽說這樣還不好,柳如是這麽稱唿,是因為兩人已經有了夫妻之實,雖然林府的人都已經知道他和蘇菡萏的關係,可一些外人還不知道。
若是被人瞎嚼舌跟子,對於蘇菡萏而言是一種將是一種侮辱,林陽不想讓蘇菡萏受委屈。
“有一個點子,實現的可能性還挺高的!”林陽點頭說。
“快說說,是什麽點子?”蘇菡萏和駱婉不一樣,她最喜歡這些玩意了,當即抱住林陽搞得手臂,駱婉也是投來好奇的目光。
“我想造一個不用馬拉著就能走的車子!”林陽指著水壺說。
“不用馬就能走?和這個水壺有什麽關係嗎?”蘇菡萏現在可不知道蒸汽機,蒸汽機這玩意可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力,若真的能製造出來,將有很大的用處。
“嗯,有關……”
因為白米和穀子差別大概是六比四,所以要考慮到這一點,至於麥子,麥子倒是沒有這個煩惱,可這時候的淨產量其實差不多,所以定價才會是這個價格。
但林陽三人的商量,最後的價格還是得有上將軍和老蘇,以奏折的形式匯報上去,具體如何施行,也至少等到產出的時候,現在才三月,要到六七月份至少才有土豆和番薯的產出。
具體產量定義價格,皇帝和戶部也不會是蠢貨,至少柳邕就是一個有本事的人,現在還是戶部尚書,有如此能臣輔佐,皇帝想必也能多些話語權。
如今江蘇內憂解決,皇帝要做什麽事情,就能更加放開手腳,隻要控製好度,溫水煮青蛙就足夠了,一點點削弱世家門閥的話語權。
現在的世家門閥雖然依舊根深蒂固,但主要還是夏嵇在撐著,而昌王夏淵這邊,盡管已經是司馬昭之心了,但在他沒有動手之前,作為皇帝卻是不能主動出手。
這於理不合,許多時候身居高位者,限製相應的就會增多,想要隨心所欲,除非學卡大佐和阿明,否則不可能一言堂的。
這一點皇帝比誰都懂,但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對這些反賊如此厭惡,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他也是自私的,畢竟他認為皇位就是自家的,自己家就是正統。
但對於天下百姓而言,一個賢明的皇帝,就如大唐太宗皇帝一樣,一些事情做了就做了,但天下百姓得到了實惠,他們就會讚頌你。
而反觀齊王夏河,這家夥才剛剛上位,都還沒有坐穩大位,便開始排除異己,以至於手下軍隊怨聲載道,最後徹底反叛。
天下百姓要的是一個能讓他們吃飽穿暖的國家,跟隨你不是因為你能打仗,跟隨你隻是因為你能給口飯吃,跟隨你隻是因為你能給個安身立命之處。
當今皇帝,已經算得上是明主,至少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他沒有選擇無差別攻擊,所有投降的軍隊,都沒有予以懲戒,隻是誅殺了夏河以及一些核心人物,
這對於穩定亂局是很大的幫助,唯一做過最殘忍的事情,便是清洗江湖,但那也是因為那些江湖人,竟然響應齊王的號召,對他手下的將領進行刺殺,導致了不少的將軍死於非命。
兩軍交戰,這對於地方大軍是致命的,這時候的大集團軍白刃戰,將軍便是整個戰陣的核心,若是失去核心的統籌,戰陣將會變成一盤散沙。
這也就是為何,一般大規模作戰的時候,雙方都會設立先鋒營,由萬夫不當的勇士擔任先鋒營,為的就是斬首。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是戰爭箴言,這時候打仗講求士氣,若是己方將軍在萬軍之中被斬殺,對於大軍的氣勢將會是巨大的折損。
在此之前,南有蒲甘王朝虎視眈眈,試圖染指中原,西北胡人猖獗,擾得大夏邊境不勝其煩,吐蕃對於河西走廊一代虎視眈眈,大有著窺視西域的想法,而東部倭人也在海上伺機而動。
這些都是困擾著皇帝進行決策的主要原因,而如今南部蒲甘王朝俯首,東麵倭人被淩浩帶兵打得丟盔棄甲,折損巨大,現在江蘇境內的問題也徹底得以解決,這樣一來,皇帝在金鑾殿上,話語權就將變得更強。
不怕外患,因為大夏有忠誌之士忘身於外,抵禦住外敵的入侵,內憂才是大夏最嚴重的的事情,千裏之堤毀於蟻穴,螞蟻窩毀掉了堤壩的內部結果,才會導致堤壩決口。
一個國家,如果足夠強大,想要從外界瓦解的可能性不高,反而會因為戰爭激發出整個民族的鬥爭的心理,但若是一個國家內部自己腐朽了,那不用外部勢力的幹涉,整個國家就會徹底從內部瓦解。
內部問題才是影響一個國家的根本問題,這也是皇帝為何明明知道這些人有異心,但卻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原因,因為他知道,根本動不了。
這些人都是國家之中具備著一定影響力的人,尤其是世家門閥,他們借助推舉製度的弊端,成功將不少親信安插到了整個國家的司法體係之中。
這也就導致,一旦和這些人撕破臉皮,到時候他們這些人能動用來掣肘皇帝的力量,是很強的。
這一點林陽很清楚,上將軍也看得透側。
所以他帶著自己的三十萬大軍禦守國門,從未南下一步,擔心的就是一旦他動了,整個大夏的那些毒瘤,都感受到危機,擔心他們這些人不擇手段,選擇破釜沉舟之法。
一旦兩敗俱傷,漁翁得利。
作為曆史以來,麵臨最大威脅的王朝,一旦出現內耗,外麵的那些豺狼虎豹可不會放棄這個絕妙的機會,絕對會對他麽展開劇烈的攻擊。
若是頂不住,到時候腹背受敵。
這些反賊已經連最基本的家國情懷都沒有了,隻想著自己成為那萬人之上的唯一掌權者,權利能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一定的想法,但同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毀掉人。
權利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是好事,用壞了那就是大大的惡事。
一旦陷入這種局麵,整個國家的百姓將會是最慘的一群人,會被各地前來的族群奴役,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可不僅僅是大夏喊出來的,更是整個世界上所有的種群的通病。
外來人若是能占據這一片地方,那麽原住民地位將會下降,就好比中國隔壁那總是號稱世界第三的三哥,其中的雅利安人和雅利安人之前的人種,隻要是征服了這一片土地的人,都會將原住民的地位給下降一個階層。
大夏這一片土地上的民族,自從誕生以來,便是這個世界的絕對領袖族群之一,最清楚的就是和平對於生存之間的關係,所以這個民族向來不喜歡與人爭鬥。
所以,老祖宗便喊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名言警句,隻要你不打我,我就不會主動打你,和西方的各大崛起的帝國不同,大夏的這一片土地上的指導思想,乃是儒家思想,教導人們與人為善的思想。
故而在這一片土地上生長的民族,是一個主動蓋長城的民族,主要的目的隻是為了防禦,而並非是為了進宮。
二十一世紀的華夏民族,遭受了那般苦難的生活,也依舊沒有主動去報複,每一次與外敵的作戰,都是自衛反擊,向來都不會主動挑釁。
但若是對方挑釁,立在這一片土地上的人,也不怕事。
上將軍正是有如此遠見,知道一旦讓外敵入關,對富庶的大夏百姓而言,那將絕對是一種難以接受的災難,尤其是對於這個國家的女性,將會是巨大的創傷。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無論是興亡,對於百姓而言都是最大的痛苦。
所以一個明主對於天下百姓,將會是何等的重要,而當今皇帝,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明主,所以上將軍也是傾盡全力的保護大夏的未來。
為此,劉家已經承受了太多的災難,唯一有所安慰的是,皇帝並非是保守之人,也並非是那些疑神疑鬼的人,給予了上將軍絕對的榮耀。
劉家,是大夏絕對的擎天玉柱。
皇帝不惜以公主下嫁,隻是劉芒這家夥隻鍾情花娘,甚至於還與花娘私定終身,若是換做一般的人,敢如此拒絕皇帝的賜婚,墳頭草早就幾丈高了。
“大哥你做什麽呢,怎麽看著水壺發呆!”吃飯的時候,見林陽看著水壺發呆,駱婉也是忍不住輕聲詢問。
“啊,我是想一件事呢!”淩浩忽然發現,自從把現代的一件又一件東西帶到這邊之後,他已經在盤算著,那為何不直接給這個世界帶來一個顛覆性的技術革新。
“大哥,你是不是又有什麽新點子了?”蘇菡萏現在也和駱婉一樣,稱唿林陽大哥,而不是林大哥了。
當然,她也曾以夫君直接相稱,林陽說這樣還不好,柳如是這麽稱唿,是因為兩人已經有了夫妻之實,雖然林府的人都已經知道他和蘇菡萏的關係,可一些外人還不知道。
若是被人瞎嚼舌跟子,對於蘇菡萏而言是一種將是一種侮辱,林陽不想讓蘇菡萏受委屈。
“有一個點子,實現的可能性還挺高的!”林陽點頭說。
“快說說,是什麽點子?”蘇菡萏和駱婉不一樣,她最喜歡這些玩意了,當即抱住林陽搞得手臂,駱婉也是投來好奇的目光。
“我想造一個不用馬拉著就能走的車子!”林陽指著水壺說。
“不用馬就能走?和這個水壺有什麽關係嗎?”蘇菡萏現在可不知道蒸汽機,蒸汽機這玩意可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力,若真的能製造出來,將有很大的用處。
“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