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嵇和南宮望此時卻是有苦說不出,這件事根本不是他們這邊做的,但能將事情做得這麽絕,就算是不是他們,也應該是上將軍所處陣營的對立麵的人所做的。


    上將軍的懸賞發出去之後,整個金陵,乃至於整個江蘇都動了起來,許多仰慕上將軍威名的江湖俠客,都參與其中,為的就是揪出那些在暗中下黑手的家夥們,這些家夥太過於囂張了,刺殺朝廷命官。


    刺殺朝廷命官,這一個的教訓已經是血淋淋的了,當初皇帝一怒,半個江湖的江湖人都被殺幹淨了,那一次殺戮導致了整個江湖高手的銳減。


    如今,居然又有膽大包天之輩,刺殺蘇倫,蘇倫可是皇帝麵前的絕對得寵的寵臣,現在蘇倫生死不知,這讓整個金陵都渲染上了一種殺伐即將襲來的氣息。


    上將軍親自發出來的命令,傻子都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


    而除去這一點,江蘇民憤已然激蕩開來,許多百姓已經站出來,聯名上書遞交金陵府衙,要求必須嚴懲兇手,作為蘇倫接手江蘇事務以來,為百姓做實事的第一人,他的聲望已然是極高了。


    否則,也不會有人百姓在其沒有離任的時候送上萬民傘,因為這一段時間,蘇倫推行的各種政令是真的讓百姓看到了實惠之處,而且近半年來,隨著禁軍南下,所有人都肉眼可見的看到江蘇在變化。


    許多貪官汙吏被整治了,還有最讓江蘇百姓如鯁在喉的江蘇駐軍的徹底解決,而且對於這些士兵,林陽實施的是首惡必誅政策,對於那些士兵,一律按照一般的退休製度,給予一定的補償費用,隨後便令其解甲歸田。


    當然對於這些人,也還是有著更加後續的處罰,比如說其本身從今以後將會有許多限製,甚至於一些原本和徐鵬程等人走的很近的人,甚至於會連著兒子一代都無法參與科舉考試。


    若是在此之前,這件事將會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於是許多人都絕對很樂意的事情,畢竟他們大多數人都無法參與科舉考試,這時候讀書的代價太大了。


    但現在可不一樣,隨著蘇倫的一道特殊政令的施行,以後對於讀書人,科舉考試將成為入仕的最佳途徑,但隨著這一道政令的施行,以後官府的許多其他的崗位,尤其是人手不足的崗位,將會成為不少讀書人和實幹人的入仕途徑。


    說起來,這正是林陽*根據二十一世的政策,合理的招募事業單位的人員,這樣一來,各自分工各司其職,各自職能選用各自的人員,術業專攻之下,提升官府各個部分的辦事效率。


    現在的官府的各個職能部門的太過於駁雜,但人手又太少了,就好比官府這邊,需要負責的事情太過於駁雜,尤其是戶部,人手不足是最大的短板,戶部管理著戶籍,田畝乃至於倉廩等一係列的任務,算得上是六部之中比較放慢的一個區域。


    這時候,雖然可以通過“外包”的方式,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徭役製度,讓百姓之中每家每戶每年要為國家做工二十天,雖然一般都還是抽著時間在冬天的時候,但是依舊會出現一些質量良莠不齊的狀況。


    外包工程,不同的人的認真程度是不一樣,認真的人會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但不認真的偷奸耍滑起來,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別人做不到的。


    而且一些工程,因為招募的人手,是不專業的,導致後期的處理比較困難,畢竟那些懂的人是比較少的,能教授這些人知識點已經相形見絀了,所以對於這時候的官府的工作效率,還真是不可恭維的。


    尤其是縣官,一旦發生一起人命案,搜查的時間,很有可能會超過好幾個月,乃至於隻是簡單的了解信息,都要好長時間。


    但若是按照職能部門,公開向社會招募合適的人員,隻要將要求通過報紙或者布告的方式公布出去,並且以當地各個部門確認之後,缺乏的人手的崗位,這樣一來便可以統計出了缺乏的人手的數量。


    然後按照提交報名信息的人進行考場安置,然後擇優錄取,這時候的讀書人的數量還不算太多,這種操作起來也是比較容易得多,許多不得誌的讀書人,以及一些懂得木工建築的工人,也都可以聘任。


    反正各個部門需要的人數和人才,隻需要做好一定的統計之後,這件事就將會變得簡單起來,人手充足起來,專門設置提供給百姓檢舉的匿名的信箱。


    一切以快速服務於百姓為主,招錄一部分人專門負責對這一方麵的管轄,當然這些人一旦入職之後,就算作公職人員,所有人都從官府這邊領取俸祿,這樣一來將會大為緩解許多壓力。


    當然,這種模式會在明年暫時在金陵進行試點,這件事已經是得到了皇帝的批複和同意的,但就在這緊要關頭,布告已經發出去的緊要關頭,卻是除了這一檔子事。


    這是大大的影響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原本這種方式應該是隻有普通百姓知道,但由於是針對所有的讀書人,所以有很大一部那種家境貧寒的學子,又是屢次不中的那種,可以作為一條備選的道路去走。


    當然最讓這些讀書人感到滿意的,還是即使進入了這些地方工作,隻要自己的上麵的負責的官員點頭同意,然後便可以參與科舉考試。


    這樣一個地方,可以作為暫時的緩衝的平台,為這些人家中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其次便是能有一些時間繼續準備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作為能登上最高殿堂的人,沒有一點點的上進心的人也不配被稱之為讀書人了,讀書人在這時候的唯一想法就是入仕,這是所有讀書人共同的想法。


    也因此,許多貧寒一些的士子得到一個機會,所以對於蘇倫的這個政策,幾乎是金陵的至少一半以上的讀書人和匠人的機會。


    尤其是匠人,許多匠人一生隻會受一兩個弟子,因為現在許多手藝的傳承,都是單對單,這一點對於郎中這個行業,更是顯得尤為突出,在這個時候,傷風感冒都是一個足以要人命的大病,醫療資源十分短缺。


    還有其他的許多的匠人,比如建築的木匠,石匠等等,木匠還好,至少這時候大都是木質榫卯建築,木匠的用武之地還是很多的,但石匠這樣辛苦而又賺不到什麽錢的職業,手藝失傳的數不勝數。


    在二十一世紀的地球上,許多古代遺留下來的器物和一些特異的建築,就算是在後世都很難想象和推測出具體的建造方式,所有的建造方式都沒能保留下來,這是很要命的東西。


    就比如說,曾經出土的曾侯乙編鍾,代表著青銅器時代的巔峰水準的一套器物,重新定義了樂律的起源,尤其是後來的西傳的許多音律,在曾侯乙編鍾出圖之前,都被譽為是西方開創。


    可曾侯乙編鍾以橫跨五個八度的音域,以及一鍾雙音的超高技藝獨步天下,就算是是以現在的技術進行複刻,都是一群專家在曆經數年時間,才成功複刻出了整套編鍾。


    在後世更高超的鑄造技藝的加持下,都隻能做到這一步,而那時候的編鍾鑄造那將會是何等高絕的水平。


    而中醫的繁衍也是如此,中醫向來秉承著代代相傳,傳男不傳女,一生隻收一兩個弟子的傳承方式,這就導致了古代時期許多名醫的著作在經久流傳之後,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了。


    這是林陽的另一個世界的現狀,而中醫隻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其他的比如戲曲,亦或是原本木質建築的許多高絕的榫卯技術,都逐漸失傳了。


    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在這時候廣泛的設立講學署,開辦講學,是傳承這些受益人的技藝的重要途徑,蘇倫是真的覺得林陽的想法是很好,所以他決定幫林陽的一把。


    雖然還沒有定型,但是已經擬定的基本的政策,現在已經宣布出去了,所有人都為之鼓舞,所以現在蘇倫出了事,所有人都感覺到了自己的前途可能變得渺茫起來。


    所以對於蘇倫這邊事情百姓這些落第士子,蘇倫便是唯一的光,對於他們而言,便是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尤其是一些士子,對於即將開辦的小學,報以最大的期待。


    因為蘇倫提出來,要以當地的賦稅,補助給當地的百姓的孩子,現在的印刷術已經很成熟了,雖然可能不像後世那樣,可以做到讓所有人的孩子一下子都入學,但是至少可以保證兩名孩子一本書,這是絕對能做得到的。


    讀書識字向來是富裕人家的標配,平常普通人家的孩子,是很難接收到書本的,一旦開設學堂之後,以現在每個縣五六萬人的人口,適齡兒童能占據不少,直接開始進行啟蒙和義務教育,就算是以後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也可以看得懂榜文報紙,這樣一來對官府出具的各種政策,這些人也有機會的參與。


    現在,發布出來的政令已經很明確的準備了許多事情,但大部分還是必須要有人轉述,尤其是一些村落,處於偏遠山區的,全村上下或許就隻有那麽一兩個識文斷字的老人,而也不過是在紅白喜事的時候寫寫對聯,再沒有其他的什麽。


    讀書,對於現在的人而言,真的是一種富裕的象征,尤其是女子,更是如此,若是家中殷實一些,或許還真的可以能讀書識字,然後成為優雅大方的名媛。


    而女子識字,就像是李幼薇等人,乃是請來西席先生在家中教授,學堂唯有男子可以去,而且要教授不菲的學費,這對於一般的家庭是很難的。


    西席先生雖然都是一些落第的讀書人,但請來教書的代價可是不小的,至少這些人應該都能混到一個廩膳生,能享受國家對於生員的補貼,其實他們並不是那麽的缺乏這一點點錢財的。


    所以一般請人,需要付出的代價還是比較昂貴的,貧窮人家根本想都不用想,那是絕對支付不起的,隻有那些富貴人家才能支付得起。


    所以,蘇倫準備開展的義務教育,對於許多百姓而言是實打實的好事,這時代的兩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每一個父母都期待的事情。


    隻要成了官人,就意味著可以飛黃騰達,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雖然許多官員的俸祿和賞賜並不高,但實際上許許多多的外在的影響,會讓這個家族逐漸富足起來。


    若是再沒底線一些的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也是未嚐不可,隻要你敢於鋌而走險,不怕被監察官員抓到,那盡可以如此。


    而這種事情處於一般百姓家的孩子,是絕對不可能的,尤其是一些世襲兵戶,更是不可能,但這一次蘇倫的政令卻是將他們都包含在內了的。


    蘇倫準備是借助李家和林記開戰的那些助學的學堂和一些慈善作用的善堂作為改建對象,這樣一來可以名正言順的給林記和李家都提供一定的庇護,其次對於這些孩子,也有了一個妥善的安置的區域。


    這一段時間,李幼薇聯合駱婉,已經在江蘇境內開辦了不少的學堂,主要資金便由他們兩家供給,如今兩家在江蘇境內,聲望是越來越高了。


    有了百姓的官府的支持,這兩家不僅僅會在生意場上如魚得水,更能積累許多名望,現在蘇倫準備以官方的名義直接和這兩家合作,由官府出一半資金作為義務教育,建立更多的學堂,隻要是能達到適齡前兒童的水平,已經一些超齡的孩子,都能去學堂學習。


    這對於許多貧苦家庭的孩子無疑是最好的方式方法,並且考慮到,這時候的許多事情,尤其是匠人的事情,一些匠人可以專門在學堂之中開設專門的課程進行講學,針對那些大一些的孩子。


    孩子年紀越長,學習能力就會逐步下降,這樣一來,對於他們而言,培育一門謀生手段還是很必要的,甚至於,林陽提出,讓一些富貴人家的孩子,也進入學堂學習。


    從小便讓這些孩子了解民生疾苦,同時學習一些百姓之中的技巧,這時候的許多士族,自詡清流,對於百姓的許多技巧,大都是保持著一種高高在上不屑為之,仿佛覺得自己一生之中都需要依靠這些為生,所以便滿不在乎。


    這也是那位官員為何明明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卻是能坐著各個地方的父母官,但卻連最基本的稻粟都不認識,每天享用的菜肴,隻知道其菜肴的名字,連來自什麽都是一頭霧水。


    當然為政者,不可能樣樣皆精,隻要學會如何用人就好,但往往這時候因為一些官員的製度的不合理性,導致許多官員基本上都是好吃懶做,尤其是那些被推舉上來的官員。


    這個推舉製度就是最大的毒瘤,長期損害著科舉製度的公平性,因為許多人的心思根本不在治學而是在如何搭上一條線,從此一飛衝天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而若是實幹的官員都來自於基層,至少他們都知道百姓最需要的是什麽,當然不否認,官場就是一個大染缸,什麽樣的門門道道你都有,也不能要求每一個官員,都如黑麵包公一樣,鐵麵無私明斷是非。


    隻需要每個官員能合理施政,因地製宜,將其治下的土地變得生機盎然,土地裏能產出糧食,土地裏能產出金銀,土地裏還能產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不苛捐雜稅即可。


    一年三道賦稅,在江蘇這一片地界之上,若非是在江蘇,若是但凡在一個比較貧困的縣,比如說黔貴地區,那人均地產跟平原地區根本無法相比的地方,這種三道稅足以將百姓逼得反叛。


    尤其是雲貴川地區,少數民族聚居,若非是當今皇帝陛下文治武功,宣布了凡是大夏子民一律平等,皆有各種同樣的權利,並且對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各種優撫政策,這時候的大夏必然是亂局四起。


    針對這些地方,皇帝派遣的都是他手底下最得力的一批官員,這些官員有能力也有手段能將這些地方治理得很好很好,這是一個遇到了明君聖主的時代。


    就好比包公,如果不是遇到了宋仁宗這位好皇帝,以他那剛直不阿的性格,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迴了,單單是斬駙馬,還斬了各種皇親國戚功勳之臣,就足以讓他這個官死無全屍。


    皇帝賢明而天下太平這可不是說說而已,宋朝盡管武力羸弱,是中國曆朝曆代之中都比較弱的朝代,但宋朝的皇帝還真是比較勵精圖治,當然總體上是這樣的,不然宋朝的財富也不至於被譽為曆朝曆代最富庶的朝代。


    相比於大明王朝的諸位皇帝不擅長刺激經濟,宋朝的皇帝算得上是比較好的了,就是對於軍力的這一點,的確是有些過於謹慎,以至於宋朝變成了受人欺淩的一個朝代。


    這時候的皇帝,就是一位明君,若非是他高瞻遠矚,大夏內亂可不止是江蘇這麽簡單,單單是少數民族的內亂,都足以讓整個大夏陷入泥淖,


    許多夏人官員,對於少數民族是存在的一定的歧視的,總是將這些人當中蠻子看待,加上語言有時候有說不通,雙方三言兩語講不清楚,便容易爆發衝突。


    針對這一點,皇帝直接下令,在各個少數民族的村寨,專門設立學堂,教授許多少數民族的人學習識字,當然不指望短期內,他們就能達到科舉考試的地步,但至少能和下人官員溝通,能用官話交流。


    這樣一來,可以談就可以減少更多的矛盾,很多時候,語言就是化解矛盾的絕對的武器,唯有說得通,才能夠講道理,若是講不通才會動用武力,這是事實。


    能講道理,誰願意跟你幹一架,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傻子才幹呢!


    而蘇倫的想法,便是林陽給他說的,想要一個國家維持著安定和平的局麵,就必須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而要想要一個國家用有共同的民族信仰和愛國情懷,就必須統一語言和文字,在早在秦始皇時期便已經做了,書同文車同軌,平等以待便是解決矛盾衝突的最好辦法,不能因為人家是少數民族,便出現權力分配不均的情況。


    開辦學堂,可以從中穿插培育民族自豪感的力量,讓百姓認同大夏的價值觀,這樣一來,不用你去說,百姓也知道自己身為大夏的一員,總比成為外國的一員生活得更好。


    所謂有對比才有思考,對比不是讓你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而是要讓你知道,在大夏比在外麵可以生活得更好,更加富足,在這邊的生活更好,又何必去造反,造反之後建立的國家能比現在的國家更好嗎?


    讀書識字,是建立民族認同感的最好的方式,隻有這樣,彼此學習雙方的曆史,能加速民族融合,這樣一來,對於國家的穩定和繁榮,會有巨大的助力。


    而正是因為在黔貴川蜀巴渝地區實行的學堂製度取得的效果,這才讓皇帝堅定的選擇支持蘇倫的做法,當然這個方法也是首先在江蘇進行試點,而且會選擇金陵作為主要試點的地點,通過金陵驗證一下可行性並且剖析出一些問題之後,再來決定要不要繼續實行下去。


    當然這個結果已經是可以預料的,絕對是能成功的,而且是必須成功的,這是天下民心所向的事情,當然對於世家門閥的子弟,自然是要全力反對,這是必然的結果,但泱泱大勢,豈容一些魑魅魍魎阻擋曆史的洪流?


    得民心者的天下,這是古人的認識,很深刻,這一點每一個皇帝都知道。


    而隨著上將軍頒布的懸賞發出之後,整個江蘇百姓徹底擰成一股繩,開始針對這一次的刺殺,爭相告知,迅速的稽查兇手背後的人,江湖人士也紛紛行動起來。


    臨近年關,本應該是置辦年貨的時間,但這一段時間卻是出奇變了味,所有人都在查找可疑人員,並且迅速舉報出來。


    注定是一個不平靜的年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商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水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水無憂並收藏商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