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檢籍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隱戶被搜檢而出,越來越多的詐入士族的家族的田產被沒收,隨著道路平整的預案的投入,這些搜檢出來的隱戶,剛剛好可以作為工人。


    有了工作做,有了錢賺,這些人哪裏還有多少的反抗抵觸的心裏呢,本來在那些士紳的庇護之下,也不過是看看吃飽而已,每年存蓄根本看不到頭,一些原本想要脫離隱戶的人,也是無計可施。


    這些人沒有戶籍,便意味著他們一旦脫離這些家庭,就會被發配充軍,這才是讓許多人不敢違逆這些人的主要原因,而現在卻是不用,還可以獲得田地,對於這些隱戶而言,何樂而不為呢。


    沒有戶籍,他們便隻能彼此之間通婚,但生下來的孩子依舊沒有戶籍,你就算是想要娶外麵的女兒或者想要嫁到外麵,都是不可能的,因為一旦被查出來沒有戶籍,到時候將麵臨眼中的懲罰。


    而現在,則是全然不用在意這些事情了,現在是秋天,雨水稀少,田地裏的莊稼已經收割完,正是修繕水渠的時候。


    縣衙有林陽坐鎮,穩如泰山。


    趙縣丞和李虎則是在縣裏奔波,一人負責城外水渠的修繕,一人負責城內道路的翻修。


    林陽忙裏偷閑也會去看看這些工程的進程,最近有查抄了一些家族,積累的銀錢已經逾二十餘萬兩了,都收入了縣衙府庫之中封存,這些都是民脂民膏。


    林陽已經準備上書給蘇倫和上將軍討論,將這些查處得到的錢財,取出一半用於當地的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剩餘一半視情況而定,若是多餘出來,便作為稅收上繳國庫,若是不足,便留在當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林陽相信,就算是蘇倫無法做主,上將軍也一定會做這個主的,而且林陽已經寫信告知兩位,告訴他們,或許可以以震澤縣作為據點,展開檢籍,然後逐漸削弱那些世家門閥以及一些位高權重之人在民間的影響力。


    上將軍雖然貴為兵部尚書,其名下卻是沒有任何田產的,隻是食君之祿,蘇家也是一樣,雖說曾經他們也都是大地主,但到了他們這個位置之後,許多事情也都看得開了。


    當然蘇家在廣州的根基,依舊算得上是雄厚,也是有著不菲的田產,但這是整個蘇家全部人所有的產業,平分下來,一家大概可以分到十畝田左右。


    類似蘇家這種大家族,都是傳承多年的大族,人口自然是不少的。


    當然,憑現在想要動士族的根基,這無疑是在找死,所以林陽不會蠢到這麽個程度,現在最主要的是,搜檢出更多的隱戶,然給這些人逐漸給國家交稅。


    同時,上將軍那邊也將發揮出自己的所有的力量,向皇帝進言,士紳不納糧這可是危害國家穩定的大事,首要解決的就是必須要讓占據大多數田產的士紳開始納糧,唯有士紳開始納稅之後,國庫充盈起來,才能更好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災禍。


    維持國家穩定是最重要的事情,唯有國家穩定,社會才有可能不斷的往前發展,而這一切都需要錢,不管是你要進行任何的改革,還是要進行各種各樣的建設。


    首要條件,就是國庫之中必須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撐,其次保證糧食的充足,戰略儲備糧倉廩滿足,以備不時之需,控製糧價,使糧價不會在遇到天災之時而出現劇烈的波動。


    而穀賤傷農,在糧食產量提高之後,也應該要保持一定的糧價,這些都是需要政策和錢財的,國家作為維持社會秩序穩定的最重要的倚仗,必要要發揮出其適當引導和調節的職能出來。


    而這一切的基礎,便是錢財。


    沒有錢財什麽都白搭,這些年,為了讓大夏恢複元氣,皇帝已經都保持著輕徭薄賦的政策,以至於國庫之中的錢糧,其實是有所不足的,皇帝甚至於有時候還必須拿出自己的內帑來周濟國庫。


    國家沒錢,這是最危險的時候,這意味著在出現商品價格波動的時候,國家的調節能力會有所不足。


    全國上下的大家族,世家門閥隻占據了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五不到,但擁有著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的土地,這是何等恐怖的缺損,這意味著這麽多人都不需要交納糧食和錢財。


    當然這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情,現在需要解決的是,把那些詐入士族的人全部清理,將隱戶全部搜檢出來,這樣多出許多可以交納稅收的土地和人,其次便是著重提高糧食產量。


    唯有解決了吃的問題,才有多餘的時間去解決其他的為題,稅收的事情可以一點點慢慢來,但眼下林陽趁機開始檢籍,然後憑借這一次檢籍,或許可以讓他成為一個突破口。


    這種突破口,將會從震澤縣輻射向整個蘇州府,再由整個蘇州府輻射向整個江蘇,以點破麵,從而逐漸打開局麵。


    興修水利設施,也是保障農作物產量的重要保證,水渠水壩的修建,以及飲水設施的修建,可以保證在發生旱情的時候及時放水緩解旱情,同時恢複湖泊生態係統,保證大江大河的蓄水功能防洪功能提升,減緩水旱災的發生等等。


    現在還沒有混凝土,鋼產量也還沒有達到自動化時代的那種時候,混凝土的水壩建築等等還需要時間來摸索,但這一切都必須依靠著穩定的社會環境。


    而按照林陽的想法是,若是能搞出來水泥,到時候便像開始修路,隻有做出一些示範性的樣點,這樣一來才會促進當地的其他人加入進來。


    當然,艾周的設想現在還是有些超前,目前首要應該要做的,還是完成檢籍,讓國家看到檢籍之後的成果,從而得到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逐步在進行推行。


    就拿宋代的王安石變法來說,之所以會失敗,主要的原因便是觸及到了士族門閥的利益,當時的大地主就像如今的江蘇一樣,兼並土地,使得百姓失去自己的生計,隻能成為這些人手下的勞力。


    這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國家稅務,稅務不足,便隻能從勞苦百姓頭上繼續加稅,久而久之,社會矛盾就會變得日益突出起來,生存是人必須要做的事情。


    百姓為的局勢能活下去,而想要活下去,在這個時候,必須擁有土地,可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無權無勢,官員和當地的士紳勾搭成奸,將百姓手中的好田以各種手段買走,剩下的部分,隻是那種條件不好的薄田和土地。


    薄田不產糧,糧食都不夠自己吃,如何繳得起稅收,雖然已經是輕徭薄賦的局麵,但這種局麵依舊顯示出了無力。


    吃不飽這個社會矛盾一旦加重,距離國家興亡也就不遠了。


    林陽對震澤縣進行檢籍,檢籍出來的百姓,雖然有了一些田地,但現在已經入秋,沒有繼續的耕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隻能坐吃山空。


    而林陽以收繳而來的髒銀作為稅收,修築道路和水利設施,為來年的農耕積累底蘊和力量的同時,讓這些人不至於無事可做,有事情做,有飯吃有錢拿,就鬧不起來。


    按照以往的許多官員的做法,要想進行基礎建設,基本上都是采取勞役的方式,國家規定每戶人家丁壯每年都要服役二十天左右,這是免費勞動,百姓得不到切身的好處,自然沒有那種積極性。


    做事沒有積極性,相應的工作效率就上不來,這樣一來工程就會推遲,推遲了之後為了加快工期,為了所謂的政績,那些官員隻能選擇壓榨百姓,久而久之民怨四起,國家危在旦夕。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卻很實在。


    皇帝一人坐在金鑾殿上,就算是在賢明,卻也無法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難免有著瞞上欺下的官員存在,一旦民怨積累足夠,爆發出來的時候,就算是皇帝也休想鎮壓下去。


    要解決這種問題,就必須解決百姓的溫飽,吃飽穿暖了,才沒有人成天想著造反,隻會想著我該怎麽把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而打仗造反,顯然是不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好,甚至於會讓自己丟掉性命,權衡利弊,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百姓雖然多不識字,但趨利避害這是本能。


    艾周在縣衙處理著各種公文,每天趙向才和李虎都會來跟他匯報進度。


    這一天,李虎帶迴來了一則不怎麽好的消息,他負責修繕的縣丞內的主幹道,在翻修的過程之中,石料的購買出現了問題,有人居然惡意操*弄了各大采石場,讓他們買不到任何的石料。


    接過李虎遞來的消息,林陽看了很久,這才說道:“這一點我會解決,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有,城中有一些人,似乎是感受到了危機,糾集了一批人在我們施工的地方鬧事,使得施工進度極為緩慢!”李虎本來沒想說,想要自己解決,但他發現,這根本不是他能解決得了的。


    “為何,修繕道路,這是對於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他們為何要找事?”林陽問。


    “我也說不清,還請將軍明日與我一同過去看看吧!”李虎撓了撓頭,他也不知道問題具體出在哪裏?


    “好,趙縣丞,你這邊水渠的修繕怎麽樣了?”


    “水渠這邊暫時沒有什麽問題,就是糧食的問題必須要解決,那些大家族囤積糧食,我們這些工人要吃飯,但卻是買不到糧食,使得城中的糧鋪子一已經有漲價的趨勢了,現在已經漲到了七文錢一斤了,若是不盡快解決糧食問題,下官擔心……”


    “嗯,你考慮得很周全,這件事我來處理!”


    林陽知道,這些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一次對這些人的壓製已經幾乎到底了,觸底了就要反彈,這是正常現象,隻要穩住眼下局麵,相信這種程度的反抗毫無意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商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水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水無憂並收藏商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