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修建溫室大棚的消息,自然沒有隱瞞駱婉,得知他搞了這麽一個溫室大棚,駱婉也是十分開心,但最開心的還是蘇倫這位江蘇總督,這東西要是能推廣開來,對於現在的大夏而言,無疑是極大的好處。
自從平板玻璃製造進入正軌,每天能夠生產出至少三塊平板玻璃的時候,這一邊便不用林陽再過多的關注了,他全力進入了大棚的建設和初期試驗之中了。
因為起初的幾塊玻璃,林陽害怕太薄了,所以便把石膏模具下溢法的孔洞製作的大了一些,這樣就有些影響透光度。
大棚的最主要的目標便是透光保溫,若是因為這樣影響了透光度,那豈不是南轅北轍了。
這時候的大夏朝,還沒有土豆的傳入,但按照時間,他感覺應該也差不多了在,這時候土豆應該已經傳入了西方,土豆對於這時候水稻產量還比較低的時候,將會是很大的糧食替代作物。
當然還有花生,花生也是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候,從美洲帶迴來的作物,傳入的時間似乎要比土豆都還要早一些。
隻是,林陽不知道,這時候是否還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但想必一些大事件應該會有所重合,就算不是哥倫布,也應該會是滌綸布米倫布。
還有番茄,葡萄,地瓜等物種,都是在林陽的培育對象之中。
當然,林陽之所以堅信這一點,是因為海椒的出現,和海椒一樣,好多物種其實都是美洲大陸的特產,經過地理大發現時期,才被逐漸引種到世界各地。
海椒和番茄,大概率都是華夏明代的時候進入了國內,那番茄也很有可能已經被帶出來了,還有胡瓜(黃瓜),這些東西,都是比較好而且容易獲取的蔬菜。
而此時市麵上,也已經有了菠菜,菠菜,顧名思義來自於波斯,在華夏唐朝的時候便已經傳入了國內,而大夏此時已然豐富種植了。
至於一些其他的物種,隻能依靠自己去尋找了,林陽也不知道這時候究竟傳入了沒有,若是沒有隻能通過商路看看能否獲得。
這個世界三大主要的矛盾,糧食,疾病和戰爭,這是困擾著文明向前進步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華夏為何能在那浩蕩的曆史長河之中,逐漸能將人口數量提起來,便是很好的解決了糧食和戰爭的問題,強大的華夏讓國內長時間維持著和平的狀態,這是華夏強盛的主因。
若非後期大清王朝飄了,沒有及時嗅到西方的變革,但凡是能早個幾十年,西方對東方還沒有形成碾壓態勢的時候,後期的大清都不至於那麽淒慘。
當然若是大清不亡,也沒有現在的強盛,若是繼續維持封建時代的狀況,大清的頹勢依舊勢不可擋。
大清亡了是曆史的必然結果,封建帝製在現代化的現在,存在是不合理的,所有原來君權至上的製度都被徹底推翻了,大英王室是主動交出了君權,這才讓大英王室得以完整的保留,但也隻是成為了國家的一種榮譽的象征。
國家的政治權利,已經不集中在王權手中。
言歸正傳,林陽的試驗已經開始。
這一天,蘇倫帶著兩位夫人來到林陽的大棚的時候,兩位夫人也是好奇的看著那些已經開始發芽的種子,露出了驚訝的眼神。
作為大家閨秀和青樓花魁,兩女自然是沒有親自接觸過農桑,盡管會做菜,但兩女實際上都很難見到真正的自己食材的種子,算是五穀不分。
可這並不妨礙到她們的驚訝,因為她們看到了許多新奇的事物,尤其是那些以竹筒作為滴灌,還有一些奇怪的小苗子。
“小林,這個黑乎乎的種子是什麽?”秦香蘭看著那被林陽放在那裏的要
“那是芸薹(油菜),我準備試種看看,能不能作為蔬菜食用!”林陽正在準備著基質和黃瓜的種子的播種,這些天夜鶯和駱馨也已經迴來了,看到哥哥大哥鼓搗的這些新奇玩意,頓時便來了興趣。
林陽也耐心的教她認識一些物種,他可不能讓自家人,真的成了五穀不分之人。
大棚裏邊被林陽隔開除了一條條的寬約一米左右的種植區,將每一種種子都分門別類,早一些栽種的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了,這可是比在外麵發芽的速度要快多了。
“芸薹?是何物?”兩人果然沒聽過。
“兩位姨娘知道菜籽油吧?”林陽在一個大瓦缸之中洗了洗手說。
“知道啊,平時用來燒菜的!”秦香蘭和顧橫波都是頷首。
“芸薹便是那個菜籽油的老娘!”林陽笑著說。
“啊,這個就是那個菜籽油的種子嗎?”二人驚訝的說。
“沒錯的,但是我種這個不是為了榨油,而是為驗證一下,在我的家鄉,這種芸薹的嫩葉和出苔的時候,都是可以吃的!而且我猜,平時兩位姨娘應該比較多用的胡麻油吧?(芝麻)”林陽小蛇點頭,輕聲說。
“沒錯!芸薹油也是最近一些年,才逐漸有人使用!據說有人用芸薹油來炸麵食,隻是沒見過!”顧橫波倒是比秦香蘭更了解一些,畢竟一度是青樓花魁,吃食還是懂一些的。
“不僅僅可以用來炸麵食,很多東西都能用芸薹油來炒製,也能嚐試著炸油條之類的!”林陽聞言輕輕點頭說。
秦香蘭看了一眼顧橫波,露出一抹羞澀的神色,問:“小林,你年紀小小,怎麽會知道這麽多的事情啊?對於這些吃食都是如數家珍的樣子?”
“這是自然,姐姐也不看小林是做什麽生意的?”顧橫波笑著接話,頓時讓秦香蘭醒悟過來,林陽可是做酒樓生意的,若是五穀不識還怎麽開酒樓呢?
“嗬嗬,這是農家人的基本技能罷了,在一些人眼中,不過就是奇*淫技巧,爛泥腿子罷了。”對於這個讀書人製霸的時代,林陽也是無奈。
“林小哥此言差矣,農為國本,乃是確保百姓吃飽穿暖的主要行業,怎麽林小哥還有些自我看輕了?”一邊正在觀察著一堆小苗的蘇倫忽然插口。
“非是小子自我看輕!”
林陽幽幽一歎,這一段時間,我與老蘇你們接觸也不少了,得知了許多事情:“農桑田畝之事,皆有戶部統籌,可在我看到的官員之中,對農桑有深刻認知的官員,實在少得可憐,就算是你,老蘇,你都隻能算是半個懂農事的官員,而且我並未看到,有戶部司掌農事的官員,有過親自下地耕作,對農事做出貢獻的任何行為,農事並非隻是百姓的農事,更是國家的農事啊!”
“林小哥莫非有什麽意見?”蘇倫聽得林陽的感慨忽然覺得這個林小哥是有話要說了。
“意見是有一些,但怕是有些刺耳!”林陽倒是有許多意見,隻是他知道,便是說出來也是給蘇倫添堵而已。
“刺耳不打緊,隻要是對天下百姓有用的東西,我也不會拒絕的,能幫老夫一定會幫你的!你大可直言。”蘇倫拍著胸脯保證。
對於這個睿智的林小哥,蘇倫還是有些由衷的佩服的,也願意聽取林陽的意見。
“那我們去正堂吧,這裏便有些悶熱,我讓他們開水降溫一下!”
林陽帶著蘇倫夫妻三人迴到大堂,吩咐侍女送來茶水,所有人坐定之後,林陽這才看著蘇倫,輕聲問:“老蘇,你覺得農事這門學問,究竟是簡單還是難?”
林陽沒有立刻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來了一個反問,他倒是要先看看,蘇倫會怎麽說之後在決定說不說。
“任何一門學問,都不會簡單的吧,尤其是農事,親身參與過張老爹的育秧之後,我更相信這一點了,農事不簡單!”蘇倫如實說。
“嗬嗬,若是你說農事簡單的話,那我不會再繼續說下去了!”
林陽微微一笑說了一句,隨後麵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說:“沒錯,農事不簡單,其中的學問很大,這時候的很多貴族大家族,都覺得農民百姓都是泥腿子,可他們從來都沒想過,正是這些泥腿子手中產出的糧食,養著她們這些人,試問若是讓這些看不起人的家夥,親自前去耕種,你覺得,這些人能否養活自己?”
“恐怕不能!”蘇倫感覺自己似乎有些抓住重點了,這個林小哥怕是想要告訴自己一個大問題了。
“不用遲疑,是一定不能!”
林陽十分篤定的說:“養尊處優,五穀不識,怎麽可能知道作物的習性,怎麽可能知道播種的合適的時間,而可悲的是,負責這一塊的官員,往往都是這種人,依我拙見,這種人是不配分管田畝和稅收的,而戶部的官員也不應該隻是負責收稅統計,應該專門開設一個農業部,負責天下的作物栽種,選育培植,提高產量,以及推廣出去,這些官員必須是具備專業性質的官員。”
“我的家鄉有一位很出名的官員曾說過“農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豐歉無常,當有儲蓄”,百姓和高門大戶不一樣,他們隻是想要活下去,人要活下去的基礎便是食物,食物從何而來,隻有從田地裏來,一個國家想要強盛,解決吃飯問題是首要重任,而大夏我沒有見過有這類官員,專門從事農事的官員,研究如何提高我們栽種作物的產量,國家想要發展,依靠的是百姓,而百姓若是都吃不飽飯,又從哪裏來的勞動力呢?”
“我之前也說過,百姓是很淳樸的,他們要求不高,隻要能好好活著,一日三餐吃飽穿暖的同時,再能網上提高一些生活質量就好,而朝廷應該做的不僅僅是收稅那麽簡單,並不是在出現天災的時候,為了提交足夠的賦稅,就加重賦稅,而是要去研究,如何能讓田地產出更多的糧食,怎樣耕作才能讓田地產出更多的糧食,不僅僅是要讓國家的倉廩富足,更需要在保證家家戶戶有餘糧的時候,倉廩依舊富足,這樣一來,便是遇到大的天災,隻要手中有糧食,百姓是絕不會鬧將起來的。”
“不說太遠,就拿前朝來舉例,為何大夏的太祖皇帝能打下這偌大的江山?不是因為前朝沒有錢,隻是因為前朝的錢糧都集中的大家族的手中,而2百姓饑腸轆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況比比皆是,官員高門大族窮奢極欲,而百姓吃不飽飯,他們若是不反抗就隻能餓死,而太祖皇帝讓這些人吃飽了肚子,並且保證他們的家人能分到自己的田地,這就是為何太祖皇帝打天下能贏的原因。”
“先賢早有訓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個國家最主要的主人,並不是皇室,而是這天下成千上萬的平頭百姓,皇帝帶著他們吃飽了肚子,穿上了好衣裳,冬天不會挨凍受餓,他們便支持著這個國家的存在,說實在的,便是你老蘇,你們這些官員,都隻是給天下百姓打工的,他們選擇你們,並非是選擇你們來壓迫他們,而是選擇你們來帶領著他們過得更好,而不是過得更差,若是在你們的帶領下,百姓過得更差了,那他們就有資格起來推翻這個國家,尋找下一個讓他們能吃飽穿暖,孩子能平平安安長大的當權者!”
“而,我說的這些,關於農事的這些,隻是其中的一個縮影,禮部官員掌管的是國家形象的禮儀,這一點我們且不論,就拿和百姓同樣密切相關的工部而言,許多官員在奉命修建基礎設施的時候,大部分都隻是從國庫之中要錢,然後從中克扣一些,便將其承包了出去,交給了百姓來做,而這些官員隻負責在最後喝喝茶,監督一下,他們連怎麽修建,哪裏可能出了問題,都看不出來,這樣的官員要來何用,隻是國家的蛀蟲而已!”
“國家是大家的國家,官員是為人民服務的,並不是選拔來作威作福壓榨百姓的,也就是跟老蘇你我才會說這麽多,當然其中或許有著許多不敬的話,可這就是事實,不知道你能聽進去多少,若是讓你有氣了,我也不介意,因為這是我真正的想法,國家不能隻考慮寫文章寫的漂亮,文章寫得再漂亮,再能引經據典,都是一坨屎,放任這些人進入國家隊伍,搬弄朝綱,我想你老蘇也不會願意見到那種局麵的!”
好多話堆在林陽心裏好久了,這麽一說出來,林陽頓時就感覺輕鬆了許多,而蘇倫夫妻三人卻都紛紛陷入的沉思,良久之後,還是顧橫波率先一拍桌凳,讚同的說:“小林此言可謂是一舉中第,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唯有一切利益以百姓為重,才會獲得擁戴,就好比夫君,來到金陵雖說沒有多大權利,可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與百姓休戚相關的,所以夫君你在百姓之中有著極高的擁戴,而南宮望盡管有著南宮府尹的權利,但從未聽過有任何人誇讚這位金陵府尹達人吧?”
秦香蘭也是看向自家夫君,語重心長的說:“小林所言有理,話糙理不糙,百姓隻要吃飽穿暖了,就算有人忽悠你來造反,你也不會那麽幹的,夫君你應該好好考慮一番!”
“兩位姨娘多慮了,我就是一憤青,說起話來口無遮攔,若有冒犯,還望幾位長輩見諒啊!”林陽靦腆一笑,他沒想到居然是這兩位姨娘向表示支持他。
他這種言論,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無疑是有些出格的,若是被人聽了去,再去打一個小報告,絕對是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良久之後,蘇倫緩緩起身,對著林陽微微抱拳彎身……
自從平板玻璃製造進入正軌,每天能夠生產出至少三塊平板玻璃的時候,這一邊便不用林陽再過多的關注了,他全力進入了大棚的建設和初期試驗之中了。
因為起初的幾塊玻璃,林陽害怕太薄了,所以便把石膏模具下溢法的孔洞製作的大了一些,這樣就有些影響透光度。
大棚的最主要的目標便是透光保溫,若是因為這樣影響了透光度,那豈不是南轅北轍了。
這時候的大夏朝,還沒有土豆的傳入,但按照時間,他感覺應該也差不多了在,這時候土豆應該已經傳入了西方,土豆對於這時候水稻產量還比較低的時候,將會是很大的糧食替代作物。
當然還有花生,花生也是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候,從美洲帶迴來的作物,傳入的時間似乎要比土豆都還要早一些。
隻是,林陽不知道,這時候是否還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但想必一些大事件應該會有所重合,就算不是哥倫布,也應該會是滌綸布米倫布。
還有番茄,葡萄,地瓜等物種,都是在林陽的培育對象之中。
當然,林陽之所以堅信這一點,是因為海椒的出現,和海椒一樣,好多物種其實都是美洲大陸的特產,經過地理大發現時期,才被逐漸引種到世界各地。
海椒和番茄,大概率都是華夏明代的時候進入了國內,那番茄也很有可能已經被帶出來了,還有胡瓜(黃瓜),這些東西,都是比較好而且容易獲取的蔬菜。
而此時市麵上,也已經有了菠菜,菠菜,顧名思義來自於波斯,在華夏唐朝的時候便已經傳入了國內,而大夏此時已然豐富種植了。
至於一些其他的物種,隻能依靠自己去尋找了,林陽也不知道這時候究竟傳入了沒有,若是沒有隻能通過商路看看能否獲得。
這個世界三大主要的矛盾,糧食,疾病和戰爭,這是困擾著文明向前進步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華夏為何能在那浩蕩的曆史長河之中,逐漸能將人口數量提起來,便是很好的解決了糧食和戰爭的問題,強大的華夏讓國內長時間維持著和平的狀態,這是華夏強盛的主因。
若非後期大清王朝飄了,沒有及時嗅到西方的變革,但凡是能早個幾十年,西方對東方還沒有形成碾壓態勢的時候,後期的大清都不至於那麽淒慘。
當然若是大清不亡,也沒有現在的強盛,若是繼續維持封建時代的狀況,大清的頹勢依舊勢不可擋。
大清亡了是曆史的必然結果,封建帝製在現代化的現在,存在是不合理的,所有原來君權至上的製度都被徹底推翻了,大英王室是主動交出了君權,這才讓大英王室得以完整的保留,但也隻是成為了國家的一種榮譽的象征。
國家的政治權利,已經不集中在王權手中。
言歸正傳,林陽的試驗已經開始。
這一天,蘇倫帶著兩位夫人來到林陽的大棚的時候,兩位夫人也是好奇的看著那些已經開始發芽的種子,露出了驚訝的眼神。
作為大家閨秀和青樓花魁,兩女自然是沒有親自接觸過農桑,盡管會做菜,但兩女實際上都很難見到真正的自己食材的種子,算是五穀不分。
可這並不妨礙到她們的驚訝,因為她們看到了許多新奇的事物,尤其是那些以竹筒作為滴灌,還有一些奇怪的小苗子。
“小林,這個黑乎乎的種子是什麽?”秦香蘭看著那被林陽放在那裏的要
“那是芸薹(油菜),我準備試種看看,能不能作為蔬菜食用!”林陽正在準備著基質和黃瓜的種子的播種,這些天夜鶯和駱馨也已經迴來了,看到哥哥大哥鼓搗的這些新奇玩意,頓時便來了興趣。
林陽也耐心的教她認識一些物種,他可不能讓自家人,真的成了五穀不分之人。
大棚裏邊被林陽隔開除了一條條的寬約一米左右的種植區,將每一種種子都分門別類,早一些栽種的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了,這可是比在外麵發芽的速度要快多了。
“芸薹?是何物?”兩人果然沒聽過。
“兩位姨娘知道菜籽油吧?”林陽在一個大瓦缸之中洗了洗手說。
“知道啊,平時用來燒菜的!”秦香蘭和顧橫波都是頷首。
“芸薹便是那個菜籽油的老娘!”林陽笑著說。
“啊,這個就是那個菜籽油的種子嗎?”二人驚訝的說。
“沒錯的,但是我種這個不是為了榨油,而是為驗證一下,在我的家鄉,這種芸薹的嫩葉和出苔的時候,都是可以吃的!而且我猜,平時兩位姨娘應該比較多用的胡麻油吧?(芝麻)”林陽小蛇點頭,輕聲說。
“沒錯!芸薹油也是最近一些年,才逐漸有人使用!據說有人用芸薹油來炸麵食,隻是沒見過!”顧橫波倒是比秦香蘭更了解一些,畢竟一度是青樓花魁,吃食還是懂一些的。
“不僅僅可以用來炸麵食,很多東西都能用芸薹油來炒製,也能嚐試著炸油條之類的!”林陽聞言輕輕點頭說。
秦香蘭看了一眼顧橫波,露出一抹羞澀的神色,問:“小林,你年紀小小,怎麽會知道這麽多的事情啊?對於這些吃食都是如數家珍的樣子?”
“這是自然,姐姐也不看小林是做什麽生意的?”顧橫波笑著接話,頓時讓秦香蘭醒悟過來,林陽可是做酒樓生意的,若是五穀不識還怎麽開酒樓呢?
“嗬嗬,這是農家人的基本技能罷了,在一些人眼中,不過就是奇*淫技巧,爛泥腿子罷了。”對於這個讀書人製霸的時代,林陽也是無奈。
“林小哥此言差矣,農為國本,乃是確保百姓吃飽穿暖的主要行業,怎麽林小哥還有些自我看輕了?”一邊正在觀察著一堆小苗的蘇倫忽然插口。
“非是小子自我看輕!”
林陽幽幽一歎,這一段時間,我與老蘇你們接觸也不少了,得知了許多事情:“農桑田畝之事,皆有戶部統籌,可在我看到的官員之中,對農桑有深刻認知的官員,實在少得可憐,就算是你,老蘇,你都隻能算是半個懂農事的官員,而且我並未看到,有戶部司掌農事的官員,有過親自下地耕作,對農事做出貢獻的任何行為,農事並非隻是百姓的農事,更是國家的農事啊!”
“林小哥莫非有什麽意見?”蘇倫聽得林陽的感慨忽然覺得這個林小哥是有話要說了。
“意見是有一些,但怕是有些刺耳!”林陽倒是有許多意見,隻是他知道,便是說出來也是給蘇倫添堵而已。
“刺耳不打緊,隻要是對天下百姓有用的東西,我也不會拒絕的,能幫老夫一定會幫你的!你大可直言。”蘇倫拍著胸脯保證。
對於這個睿智的林小哥,蘇倫還是有些由衷的佩服的,也願意聽取林陽的意見。
“那我們去正堂吧,這裏便有些悶熱,我讓他們開水降溫一下!”
林陽帶著蘇倫夫妻三人迴到大堂,吩咐侍女送來茶水,所有人坐定之後,林陽這才看著蘇倫,輕聲問:“老蘇,你覺得農事這門學問,究竟是簡單還是難?”
林陽沒有立刻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來了一個反問,他倒是要先看看,蘇倫會怎麽說之後在決定說不說。
“任何一門學問,都不會簡單的吧,尤其是農事,親身參與過張老爹的育秧之後,我更相信這一點了,農事不簡單!”蘇倫如實說。
“嗬嗬,若是你說農事簡單的話,那我不會再繼續說下去了!”
林陽微微一笑說了一句,隨後麵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說:“沒錯,農事不簡單,其中的學問很大,這時候的很多貴族大家族,都覺得農民百姓都是泥腿子,可他們從來都沒想過,正是這些泥腿子手中產出的糧食,養著她們這些人,試問若是讓這些看不起人的家夥,親自前去耕種,你覺得,這些人能否養活自己?”
“恐怕不能!”蘇倫感覺自己似乎有些抓住重點了,這個林小哥怕是想要告訴自己一個大問題了。
“不用遲疑,是一定不能!”
林陽十分篤定的說:“養尊處優,五穀不識,怎麽可能知道作物的習性,怎麽可能知道播種的合適的時間,而可悲的是,負責這一塊的官員,往往都是這種人,依我拙見,這種人是不配分管田畝和稅收的,而戶部的官員也不應該隻是負責收稅統計,應該專門開設一個農業部,負責天下的作物栽種,選育培植,提高產量,以及推廣出去,這些官員必須是具備專業性質的官員。”
“我的家鄉有一位很出名的官員曾說過“農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豐歉無常,當有儲蓄”,百姓和高門大戶不一樣,他們隻是想要活下去,人要活下去的基礎便是食物,食物從何而來,隻有從田地裏來,一個國家想要強盛,解決吃飯問題是首要重任,而大夏我沒有見過有這類官員,專門從事農事的官員,研究如何提高我們栽種作物的產量,國家想要發展,依靠的是百姓,而百姓若是都吃不飽飯,又從哪裏來的勞動力呢?”
“我之前也說過,百姓是很淳樸的,他們要求不高,隻要能好好活著,一日三餐吃飽穿暖的同時,再能網上提高一些生活質量就好,而朝廷應該做的不僅僅是收稅那麽簡單,並不是在出現天災的時候,為了提交足夠的賦稅,就加重賦稅,而是要去研究,如何能讓田地產出更多的糧食,怎樣耕作才能讓田地產出更多的糧食,不僅僅是要讓國家的倉廩富足,更需要在保證家家戶戶有餘糧的時候,倉廩依舊富足,這樣一來,便是遇到大的天災,隻要手中有糧食,百姓是絕不會鬧將起來的。”
“不說太遠,就拿前朝來舉例,為何大夏的太祖皇帝能打下這偌大的江山?不是因為前朝沒有錢,隻是因為前朝的錢糧都集中的大家族的手中,而2百姓饑腸轆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況比比皆是,官員高門大族窮奢極欲,而百姓吃不飽飯,他們若是不反抗就隻能餓死,而太祖皇帝讓這些人吃飽了肚子,並且保證他們的家人能分到自己的田地,這就是為何太祖皇帝打天下能贏的原因。”
“先賢早有訓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個國家最主要的主人,並不是皇室,而是這天下成千上萬的平頭百姓,皇帝帶著他們吃飽了肚子,穿上了好衣裳,冬天不會挨凍受餓,他們便支持著這個國家的存在,說實在的,便是你老蘇,你們這些官員,都隻是給天下百姓打工的,他們選擇你們,並非是選擇你們來壓迫他們,而是選擇你們來帶領著他們過得更好,而不是過得更差,若是在你們的帶領下,百姓過得更差了,那他們就有資格起來推翻這個國家,尋找下一個讓他們能吃飽穿暖,孩子能平平安安長大的當權者!”
“而,我說的這些,關於農事的這些,隻是其中的一個縮影,禮部官員掌管的是國家形象的禮儀,這一點我們且不論,就拿和百姓同樣密切相關的工部而言,許多官員在奉命修建基礎設施的時候,大部分都隻是從國庫之中要錢,然後從中克扣一些,便將其承包了出去,交給了百姓來做,而這些官員隻負責在最後喝喝茶,監督一下,他們連怎麽修建,哪裏可能出了問題,都看不出來,這樣的官員要來何用,隻是國家的蛀蟲而已!”
“國家是大家的國家,官員是為人民服務的,並不是選拔來作威作福壓榨百姓的,也就是跟老蘇你我才會說這麽多,當然其中或許有著許多不敬的話,可這就是事實,不知道你能聽進去多少,若是讓你有氣了,我也不介意,因為這是我真正的想法,國家不能隻考慮寫文章寫的漂亮,文章寫得再漂亮,再能引經據典,都是一坨屎,放任這些人進入國家隊伍,搬弄朝綱,我想你老蘇也不會願意見到那種局麵的!”
好多話堆在林陽心裏好久了,這麽一說出來,林陽頓時就感覺輕鬆了許多,而蘇倫夫妻三人卻都紛紛陷入的沉思,良久之後,還是顧橫波率先一拍桌凳,讚同的說:“小林此言可謂是一舉中第,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唯有一切利益以百姓為重,才會獲得擁戴,就好比夫君,來到金陵雖說沒有多大權利,可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與百姓休戚相關的,所以夫君你在百姓之中有著極高的擁戴,而南宮望盡管有著南宮府尹的權利,但從未聽過有任何人誇讚這位金陵府尹達人吧?”
秦香蘭也是看向自家夫君,語重心長的說:“小林所言有理,話糙理不糙,百姓隻要吃飽穿暖了,就算有人忽悠你來造反,你也不會那麽幹的,夫君你應該好好考慮一番!”
“兩位姨娘多慮了,我就是一憤青,說起話來口無遮攔,若有冒犯,還望幾位長輩見諒啊!”林陽靦腆一笑,他沒想到居然是這兩位姨娘向表示支持他。
他這種言論,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無疑是有些出格的,若是被人聽了去,再去打一個小報告,絕對是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良久之後,蘇倫緩緩起身,對著林陽微微抱拳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