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倭寇之事,把龐譽幾人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柳邕這位戶部尚書,已然帶著蘇倫的奏折啟程迴京。


    他要借著這一封奏折,把楊蓮亭所在的黨羽重拳剪除掉。


    他巡查江蘇這一段時間,已經見識了江蘇官場的黑暗,大家族和官府互相包庇洗錢的勾當,每年讓江蘇損失大量稅收,而稅收去了哪裏,可想而知。


    江蘇作為南方經濟大省,每年上繳的稅收,居然還比不過黔貴甘肅等地,這是何等的悲哀。


    便是在後世交通發達,黔貴地區不再被交通限製的時候,江蘇的gdp都是高過黔貴地區許多,這還是因為長江三角洲經濟帶的影響,導致江蘇的資源流失之後。


    在這時候,江蘇的gdp,更是遠超黔貴地區,作為南方糧倉之一,多朝古都,每年的稅收在整個大夏都是名列前茅的。


    可,江蘇每年總是有各種借口,最後上繳到國庫的稅收,竟然比黔貴地區,這和“三無地區”,人口稀少耕地薄弱貧瘠的省份,都要少一些。


    這種狀況,前兩任戶部尚書,已然是被搞得焦頭爛額了,每次江蘇繳稅的問題,收不上來他們也是很苦惱,尤其是柳邕。


    他這才上任沒多久,盡管國庫還算殷實,可也架不住這種逃稅的辦法,本來全國稅收,江蘇就占了大頭,若是再這樣的話,問題就大了。


    這一段時間,他來到江蘇,也算是明察暗訪,得到了許多消息,而且這家夥居然是不辭而別,直接自作主張,撂下戶部的事務便跑來了,雖說迴去指不定要被彈劾,但這家夥是一點都不在乎。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朝堂之上的另一夥人,才無法拿捏他的行蹤,讓他得到了絕佳的機會。


    自古以來江蘇便是魚米之鄉,按理說,除了今年的水患,這十幾年來,並沒有記載有其他的那種特大天災,唯一一次也不過是六合縣一次地龍翻身而已,房子都沒有倒一兩間的。


    按理說,沒有天災,金陵各種物資儲備,應該不至於會羸弱至此,百姓也不會如此貧苦才對。


    可實際上,就算是因為這一次水患,消耗了江蘇八九成的戰略儲備糧,但因為林陽的招式和及時的運糧抵達,糧食價格隻出現了輕微的波動。


    糧價不漲,物價也就不會漲,加上是以工代賑,每天可以管兩頓飯,除了家園被衝毀的百姓錢財遺失之外,許多家庭應該不會出現缺錢的狀況。


    而一番走訪下來,柳邕發現,江蘇的平頭百姓的生活和一般的家族的生活差距,那叫一個天差地別。


    一般的家族都比較富有,但是平頭百姓,家中的生活雖說說不上貧苦,但卻也說不上富餘,按理說,在江蘇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才對。


    而偏偏,這種情況極為常見。


    尤其是在和蘇倫討論之後,得知蘇倫來之前,百姓比這還要貧困的時候,柳邕頓時就明白了許多,老蘇來江蘇三年,並不是一件事情也不幹的!


    至少他在沒有多少實權的情況下,將百姓從苦兮兮的生活泥潭之中拽了出來。


    若非是他,這種狀況下去,不出五年時間,江蘇怕是就要動蕩起來了。


    百姓從不管執政者是誰,但是他們明白善惡美醜,誰讓他們吃飽了飯,誰讓他們穿暖了衣,他們就支持誰。


    這是一種自私的思想,但人就是這種自私的生物,人之初,性本善,那是他麽的扯淡,人之初性本惡,人生一世從喝第一口奶開始,就是在不斷的索取,說好聽點,是為了生存,可是說難聽點就是為了搶奪生存資源。


    尤其是在人口壓力增大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更高產的糧食,而這些從哪裏來,隻能從自然之中來。


    唯有他們吃飽了,穿暖了,才有時間去思考,才有時間去思考家國情懷,才有時間去思考許多其他的東西,若是吃不飽穿不暖,首要條件便是如何才能活得下來,其他的所有都是扯淡。


    中國古代,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是毀在最後的皇帝無能之上。


    而之所以無能,便是因為安逸日子過多了,不知道天下百姓需求,橫征暴斂一葉障目,以至於民怨四起,這才是許多朝代更迭的主因。


    民貴君輕的思想,古來有之,但人是很容易便被欲望權勢腐蝕的一個群體,但同樣也是最為純粹,依靠著自己的欲望行動的群體。


    國家的基礎,便是百姓。


    許多貴族高高在上,但殊不知,許多官員,尤其是出身名門的官員,居然是五穀不識,耕作不知的蠢物。


    更有甚者,科舉之後,被分配到了戶部這個管糧管錢的地方,這是國家的弊端。


    江蘇百姓生活雖說算不上貧苦,但卻也不符合他們這個地方應該有的生活水準,大家族的生活條件,甚至於比許多帝都的勳貴們更加奢侈放縱、九成以上的錢財,幾乎都集中在這些人的手中。


    隻是江蘇百姓而言,許多百姓因為頗重的賦稅,不得不將自家良田售賣給大家族,讓這些大家族替自家繳稅,而他們則是成為這些大家族之中的佃戶,這樣一來,百姓手中沒有田沒有糧,一切命脈便都掌控在這些人的手中了。


    江蘇之所以變成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田地被人兼並之後的無奈之舉,百姓不得不依附於這些大家族而活著,怎麽可能做到富庶起來呢?


    現在的江蘇百姓,算是帝都北移之後,過得最慘淡的一段時間了。


    柳邕這一段時間的走訪,讓他徹底明了了江蘇的症結所在,唯有打掉了這些“保護*傘”,才能將江蘇的百姓從水深火熱之中救出來。


    而這楊蓮亭父子便是第一個撞上來的家夥,蘇倫和柳邕準備以這件事為導火索,徹底引動對江蘇的一次大清查,把一部分全力收攏起來。


    江蘇這一塊地域,就好比是人的身體之中的五髒六腑生了病,必須要下重手來治理了。


    如今蒲甘王朝平定,成功納入大夏版圖,正是對付江蘇官場的最好時機,沒有了外患的影響,動江蘇,也使用能最快最強硬的手段,做到一擊即潰。


    同時,柳邕帶走的,還有兩份以個人名義寫給上將軍和韓老將軍的信,正是林陽和蘇菡萏,二人的手書,蘇菡萏本可以以郡主的身份,也寫一份奏折,但因為自家老爹已經寫了,所以為了柳邕在朝堂上,不至於孤立無援,她喊上了林陽,決定給上將軍寫這一封信寄過去,讓兩位老大人,相助柳邕處理這件事請。


    而就在柳邕加緊迴程的時候,林陽的傷勢倒是逐漸好轉了,日子一晃又是來到了七月份,時間過得好快。


    林府,林陽這一段時間沒有再住在天下來客,而是每天都迴到駱婉購置的那一座宅邸居住,駱婉也搬了過來,駱老爹駱寧駱馨也都搬了過來。


    原本,林陽是想著,給駱寧購置一處宅邸,但駱寧是駱老爹死活就是不同意,覺得不需要這麽做,駱老爹知道,自家兒子和小女兒,還太小,必須這個姐夫罩著,才能健健康康的長大。


    而這一段時間,駱馨也被柳如是接過去陪夜鶯丫頭了,駱老爹和駱寧倒是難得的閑下來了不少。


    因為兩處都已經請了掌櫃的,所以倒是不需要兩人太過於親力親為,所以駱寧便整日在城中閑逛,按照大哥的指示,繼續尋找適合開分店的店鋪。


    駱婉則是必須親自經營珍饈閣,暫時還沒有培養出值得信任的女人來當自己的接班人,意思班會是絕對離不開了。


    駱老爹則是一向隻管著後勤研發部,專門帶著一群人工巧匠,給兩處店鋪準備各種精致的器皿,都是上好的木料。


    至於林記香皂和林記肥皂,則是被林陽就安置在林府之中,而且他還從雲南大軍之中得到啟發,設立了一個工程部,這個工程部是他讓駱老爹在城中找來額各個行業的能工巧匠。


    並且,他在城外置辦了一處田產,足足五十畝,準備作為自己的試驗田,他準備試試看,能不能培育出高產的水稻出來。


    這一天,七月二日!


    正在天下來客處理賬冊的林陽,忽然接到一個消息,隨後便直接換了掌櫃前來,自己匆忙的趕迴了家。


    林府隔壁原來有著兩座宅邸,現在都已經被他購買下來,成為了林記集團的後勤研發部,而他迴來便是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的後勤研發部之中,實驗成功了一樣他很曾經提過的一些東西。


    林府左邊最中央的一處庭院之中,一座土熔爐安靜佇立,整個院子之中,都堆滿了各種黑乎乎的煤塊,熔爐一側是一個大大的風箱。


    林陽來到這裏之後,便看到了好幾個人正在忙碌著,臉上充斥著興奮。


    見到他出現,幾人之中的一名小隊長,便立刻端著一個托盤走了上來,恭敬的說:“老板,這裏便是試驗成功的琉璃,你請過目!”


    林陽低頭看著那盤中安靜躺著的一枚枚不同顏色的玻璃製品,頓時難掩的激動起來,玻璃啊,這可是玻璃啊,接下來隻要能將玻璃做成平板玻璃,就能在他後續的一個計劃之中,成為最關鍵的東西。


    “李生,很好,你很好,繼續努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商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水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水無憂並收藏商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