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來到秘密基地,杜恪是被好消息吸引過來。


    就在前不久,可控核聚變的金烏計劃,經過核專家們的多次設計改良,終於在現有材料基礎上,將十米球的直徑縮小到五米,製造出五米球。確切說是四點五米直徑的五米球,這意味著光籠技術進一步壓縮,對使用光籠技術的其它技術來說,都是重要提升。


    比如十米撞球,就可以加載這個四點五米直徑的光籠技術,然後研發出五米撞球,進一步縮小量子通信設備的體積。


    “杜院士。”


    “陳院士、李院士……”


    “走,先帶我去看看五米球,這可是大好消息。”杜恪在院士們的簇擁下,很快就來到了五米球的實驗場所,隔著厚重的玻璃,可以看到五米球正在被許多工作人員檢查。


    五米球比起十米球,看起來要精致太多。


    周邊更是有諸多複雜的電路引導。


    “杜院士,五米球尚未啟動,我帶您看一看內部結構。”


    “好。”


    工作人員讓開位置,杜恪上前觀看,五米球的結構並非是一個球形,而是一個正方形,八個角的位置都有固定的光籠約束器,除此之外就是保護在外側的裝甲。


    “之前的絕緣碳保護層太脆弱,核聚變發生後,即便是絕緣碳也無法維持住磁場的拉扯力量。不過自從有了龍糖材料後,我們將龍糖材料與絕緣碳混合,形成多層交互結構裝甲,終於可以抵抗住啟動時的磁場扭曲,所以五米球也就順勢搞定。”陳院士介紹道。


    一旁的李院士讚道:“龍糖材料絕對是材料學的巔峰作品,杜院士您又一次讓技術實現飛躍。”


    從目前的科學發展來看,始終是理論走在技術前麵,原因就是材料跟不上,大大限製了技術的發展。而龍糖材料的出現,讓技術有了充足的發揮空間。


    自然會推動科技向前飛躍。


    對這些涉嫌拍馬屁的語言,杜恪已經免疫,直接問道:“功率輸出也調整了嗎,第二代核聚變的話,是不是會對現有材料構成衝擊?”第一代核聚變是氘氚聚變,第二代核聚變是氘與氦三聚變。


    如今月球的氦三基地已經開采了大量氦三運輸迴國,第二代核聚變也就順勢展開,新建的聚變核電站都是以第二代為主體,老的聚變核電站也在改造。不過氦三充足之後,隻要技術達標,就能直接上第三代核聚變,也就是氦三與氦三聚變,成為最頂級的清潔能源。


    “我們理論驗證過,第二代核聚變所需的光籠強度,是第一代的三倍左右,以目前龍糖絕緣碳複合材料的強度,多少要差一些,不過可以通過改良光籠的相控陣布局,調整溢出的磁場扭曲,進而維持住二代磁場……但是要維持這麽小的體積,難度比較大。”


    陳院士指了指五米球,繼續說道:“這個五米球已經壓縮到了極致,換成二代核聚變後,真的很難想像要怎麽進行壓縮,才能達標。”


    李院士補充道:“設想中的一米球,更是不知從什麽地方著手。”


    “慢慢來,目前來說五米球已經夠用,飛船用一代技術的五米球足矣。聚變核電站可以直接建設第三代技術……第三代技術你們可以完成吧?”


    “技術不難,無非是多套幾層相控陣光籠,約束住聚變反應即可。”


    “嗯那就好,這樣吧,你們這邊支援一個團隊,去超級環幫著把對撞機改良一下,用上這個龍糖絕緣碳符合材料,把能量設計功率提升到最大。”


    “行,沒問題。”


    ……


    參觀一趟五米球,順便帶著一支技術團隊前往超級環進行改良升級,這一年基本上就翻篇了。紛紛擾擾發生了太多事情,地共體的組建,月球科學院的推動,飛車的推廣,還有蒂加登d外星文明的發現,都讓2032年有著充滿魔幻氣息的意義,地球人不再孤獨。


    轟隆隆,轟隆隆。


    廬州市的街頭上,推土機正在將磚頭碎石鏟走。


    這是昔日的夏科大校區,如今夏科大已經整體搬遷到科大空城,所以留下來的校區被拆除,並規劃成公園了。隨著首批三座空城升空,如今又有十二座空城正在建設中,未來華夏的科研項目幾乎能搬遷的都要搬遷到空城之中。隨時準備隱形,規避打擊。


    未來的地麵城市,主要就是從事農業、工業和居民居住。


    身為科教城的廬州市,正在去科研化,這是未來城市必須要走的路。並且一些諸如科大閃電、蜃景科技的高科技企業,也將陸續搬遷到空城之中,這些核心科技領域的參與組織,都是國家重要的支柱。


    “老公,我們什麽時候搬遷?”水靜拉著女兒杜星雲,看著被拆掉的夏科大校區,詢問道。


    杜恪抱著小兒子杜星辰,身後還跟著抱著足球的大兒子杜星宇,聞言說道:“應該快了,隻是實驗室的布置還沒妥當,明年夏天之前,應該能搬進去了。”


    四周圍,穿著便衣的保鏢們,時刻關注著周邊一切環境,確保杜恪一家五口的安全。


    “唉,住慣了杜府別墅,真不想去天上住著。”


    “天上畢竟安全,如有可能,我們甚至可以去月球居住,那裏才是真正的絕對安全地帶,哪怕地球上發生毀滅世界的戰爭,也波及不到月球。”杜恪笑道。


    既然夏科大等一係列科研高校、實驗室,都搬遷到科大空城去了,杜恪再住在杜府別墅也沒意義了,所以國家為他單獨設計了一棟“空中大別墅”,然後融入科大空城。擁有類似待遇的科學家,隻有杜恪一個人,其他任何科學家,都隻是住進配套的空中小區而已。


    但沒有人說閑話,杜恪的地位值得擁有這一切。


    “去月球多無聊,還不如住空城呢,雖然我們單位的同事都留在地麵,空城至少有夏科大的一些老朋友。”水靜說道,她一直在皖省特科部門當個閑職領導,如今搬去科大空城,來往不方便,自然單位也要跟著換,原來的人際關係也就隨之疏遠了。


    “你要是覺得悶,我就讓人把你之前的幾個要好同事,也給調去科大空城。”


    “那還是算了吧,不用這麽麻煩。”


    “沒事,我們的事情就是國家的事情。”杜恪說的理所當然,實際也的確是理所當然,他這樣的科學家,享受什麽待遇都是應該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雨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雨涵並收藏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