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閱兵結束了。


    不得不說,這隻是華夏軍事力量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尚未成熟的裝備,並沒有拿來展示。比如單兵機甲、光劍、光盾、磁閃炮、光學作戰服等,還有蜂群技術等沒法展示的技術。


    但不管怎樣。


    這一次八十華誕大閱兵,給全世界送上了最震撼的大禮包。


    閱兵後的討論是全方位的,國內民眾自然歡歡喜喜仿佛過大年,國外民眾則反應各不相同。有的堅決不承認,認為這都是全息投影技術造假;有的悲觀表示沒法活了,準備趕緊學華語,不知道來不來得及;有的依然堅持我不聽我不聽,地球是平的。


    “我不認為具有隱身能力的空天母艦,是不可擊落的,不可擊落本身就有非常大的模糊界限。凡事沒有絕對,隻要是一種產品它就會有相應的失利風險,這種不落戰艦的稱唿,是媒體非常不負責任的宣傳。”


    阿三一檔電視訪談節目,空軍的一位中將,接受主持人提問時,義正言辭的說道。


    主持人繼續追問:“那麽假設,華夏與我們發生了摩擦,我們要如何對付空天母艦?”


    “飽和式打擊!”中將信誓旦旦,“我們不需要知道它在哪裏,隻需要對天空進行飽和式打擊,就像撒麵粉可以把腳印顯現出來一樣,知道了腳印我們就知道人在哪裏。那個時候我們的超高音速武器,會給予空天母艦最正確的問候,然後,bang得一下,結束。”


    “所以您認為我們阿三已經做好了充分的防備?”


    “是的,我們從62年開始,就一直都能戰勝對方,這一切都不是問題。阿三的軍隊有足夠力量保衛阿三,我們是軍事大國,我們可以從全世界采購最先進的裝備,武裝我們最勇敢的戰士。”


    “他們還有電漿炮,這個我們可以對付嗎?”


    “電漿炮就更可笑了,隻是加強版的石墨導彈,威力比起常規導彈還要弱小,根本不足為懼。我認為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認識到,隨著對麵的不斷提升實力,漸漸他們就會追趕上我們阿三。我們的民眾必須可政府一條心,支持國貨,為國家工業發展提供支持!”


    “好的,非常感謝烏達夫中將接受采訪。”


    阿三國家電視台,隨即不出了這期采訪,采訪一出,頓時讓阿三平民提振了很大的士氣。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論壇上再不是一致的悲觀色彩。


    盡管有不少阿三精英,還在據理力爭。


    “連白頭鷹都認為此時的巨龍不可力敵,正在從太平洋收縮戰線,為什麽我們的烏達夫將軍,卻要在這時候大言不慚?還要挑起貿易爭端?”


    “飽和式攻擊真的有用嗎,現代戰爭已經是超視距戰爭了,軍事專家們要用多少導彈對天空轟炸,才能逼迫空天母艦現身?真正的戰爭發生都隻在短短幾分鍾時間而已,一旦發生,對方會給我們多少時間來進行飽和式攻擊?”


    “華夏具有完整的工業體係,他們什麽都能生產,但是我們卻需要從國外進口,這都嚴重製約國防事業,不知道烏達夫將軍,為什麽認為買竟然比造還要好。要知道華夏也經曆過造不如買的時期,但他們最後醒悟過來,隻有自己掌握的技術才是真的技術。”


    可惜,這樣的精英,遠遠不敵龐大的普通網民。


    抵製華貨,又開始在阿三國內蔓延。


    ……


    剛剛參加完閱兵的杜恪,顯然並不知道,這會導致阿三又開始反對華貨,然後再度幫助華貨在阿三市場去除一批庫存——等熱度消退後,商家又能美滋滋的進一批貨再賺一筆。


    此時杜恪剛剛從承天門上下來,準備迴去休息。


    “杜院士,能接受簡短的采訪嗎?”《新民日報》女記者,排開人群擠了過來,小心的請示道。


    不是很願意接受采訪的杜恪,看到對方充滿希冀的眼神,還是心軟點了點頭:“可以,去車上聊吧。”他來時是帶有一輛蔚來飛車,專門用來休息出行的。


    飛車內部十分豪華,空間也寬敞。


    “杜院士,您看完閱兵,心情如何?”


    “嗯,很激動,有這樣強大的軍隊,我們才能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發展。”


    “我想您應該也非常自豪吧,太空艦隊出場的時候,很多技術都是您發明的。”


    “自豪肯定是有的,多少會有一些成就感,對一個科研人員來說,最好的獎勵就是科研成果得到推廣利用,證明了它的價值。”


    “坊間一直有消息,海陸空三軍要退出曆史舞台了,您知道這個消息嗎?”


    “我聽說過,也不能說是退出曆史舞台了,隻是進行革新吧。就是很多舊式裝備要被新式裝備替代,那麽操作者的身份自然也要隨之改變。以前還有騎兵對不對,隨著馬匹退出軍事項目,騎兵自然也就退出舞台……以後肯定要以太空軍建設為主體。”杜恪坦言。


    這也不是什麽保密消息了,軍委那邊已經在進行全軍士官登記,接下來就要看是轉入地方行政事業單位,還是加入新的太空軍序列。


    隨後女記者又問了兩個中規中矩的問題,杜恪也帶著官腔迴答了。


    基本上這種比較正規的媒體,是不可能問出超綱問題。


    就此結束采訪。


    迴去之後,和父母、妻子匯合,再去水老爺子家裏小住一天,這一次閱兵之行就徹底結束。送父母和老婆迴去廬州,順便看了看一雙兒女,杜恪再次迴到超級環工作。


    從去年到今年。


    第一次傳送實驗成功之後,接下來一年時間內,前前後後又實驗了兩三百次,直接推動華夏物理大爆炸,隻是傳送技術還停留在原始階段,無法判斷什麽時候能夠真正傳送物體。


    不過。


    有一個團隊的工作,已經漸漸看到了曙光。


    “老區,怎麽樣了?”一到超級環,杜恪就直接去了靈犀計劃項目組,詢問量子通信的進度。


    已經獨自帶領項目組的區未央研究員,摸了摸自己越來越稀疏的頭發,臉上矜持不住的笑容逸散開:“老板,再給我兩個月時間,一定能把信息丟失問題解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雨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雨涵並收藏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