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一百零九章 番外六:彩色冰雕
書蟲在清朝的米蟲生活 作者:千本櫻景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百零九章番外六:彩色冰雕
“皇上吉祥。”
翠珠的一句話鎮住了在場所有的人。弘曆硬是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他苦笑了一下:“免。朕本來還以為就魯泰一個熟人呢,沒曾想翠珠也跟著呢。呦,這個小可愛是誰啊?魯泰,是你家的?”
一旁的魯泰很明顯地猶豫了。翠珠忙接口:“迴稟皇上,這女孩是已退隱的陳閣老的外孫女兒,這次隨夫婦二人去揚州城裏遊玩的。”
“皇上吉祥。”程詩語有模有樣地行了個禮。
“陳世倌?”
“是。”
“你現在在陳世倌的府裏當護院?”弘曆難以置信,要知道魯泰可是先皇的近侍,親信,官職可不低啊,翠珠雖未進宮,但在出嫁前,她也是皇後娘娘身邊的大丫環。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他們怎麽會落魄到這等田地?
“是。”
“大膽陳世倌,竟敢如此苛待先皇舊臣。”乾隆滿臉怒容。
唿拉,地上跪了一片:“請皇上息怒。”
程詩語一下子成了其中第二高人。因為根本就聽不懂他們到底在說些什麽,所以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乾隆帽子上那塊美玉,看上去像是藍田玉,色澤圓潤,算是上品,就不知道手感如何。
“請皇上息怒。陳閣老並未苛待奴才,反而禮遇備至,是奴才堅持無功不受祿,這才勉強冠以總護院之職。”魯泰很冷靜地迴答。
乾隆點了點頭,他知道魯泰耿直的性子:“到底……”想到這很有可能跟先皇有關,乾隆到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他猜測,很有可能是皇阿瑪生前要魯泰秘密辦什麽事情,了結之後,本該滅口的,但魯泰跟隨先皇多年,皇阿瑪於心不忍,故而讓他隱姓埋名,了此餘生。
有些事情,他還是不知道的好。想到這裏,乾隆眼珠一轉,注意力轉向了那個據說是陳世倌外孫女的小女孩身上。隻見她大半個身子躲在了翠珠的身後,兩隻手緊緊拽著翠珠背後的衣服,可臉上卻無一絲害怕,雙眼緊盯著自己的頭上?弘曆不由自主地抬頭看,頭頂上是湛藍的天空,一片白雲緩緩移動,沒有什麽特別的。他低下頭,好奇地問:“你在看什麽?”
“好玉。”雖然從理論上了解了天地君親師,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但事實上,程詩語還隻是一個被保護過度的千金大小姐,她並沒有實際意義上理解皇帝代表著什麽。
“你懂玉?”乾隆笑了,小小年紀也懂得看什麽是好玉,壞玉嗎?也許這小女孩是覺得這玉漂亮吧。
“有在學。”說話留三分。
程詩語深刻記得,她額娘說過才不露白,不然麻煩惹上身。最佳例子就是她那住在別院的病西施,十三叔。程詩語偷偷聽額娘在私底下跟她講,十三叔曾經是個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青年才俊,就是因為太過擺顯自己的才能,才被一句‘能者多勞’變成現在這副病怏怏的樣子。她的阿瑪也差點步上十三叔的後塵,不過在額娘常年苦口婆心的勸誡(在這點上,程詩語是極度懷疑的),身體力行地熏陶之下(這點倒是非常之有可能),在最後終於大徹大悟,浪子迴頭,將所有事物都交給了三哥打理(佟淑蘭當時說的是哥哥,程詩語自動理解成了三哥,程(弘)時。)。相比較每天隻能呆在院子裏,哪裏都不能去,天天還要喝苦苦的,成堆的補品,程詩語當然想要像額娘一樣,隨時可以跟著阿瑪到處跑,到處玩。
“大家閨秀學這個做什麽?”一般大家大戶的小姐不都是學一些琴棋書畫,刺繡等等。
“不求能夠騙人,但求不被人騙。”
“哈?”乾隆一時恍然,有一瞬間,他好似看到了一個逝去已久的人,如此相似的神情,如此相似的語氣。
“額娘的,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嘴角抽搐,乾隆看看翠珠和她身後的陳家仆役,人人麵不改色,視他們家小姐之言為尋常,他又轉頭看看自己的隨從,弘曆心安了,看來不正常的是陳家仆役,不是自己,不過……“額娘?你在旗?”
“不是啊。民女是漢人。”程詩語有些疑惑:“皇上,您為什麽會認為民女是滿人?”
不知為何,弘曆的心裏有股深深的失落感,他在期盼什麽呢,轉世投胎嗎?揮去腦海中不切實際的幻想,乾隆展顏:“你剛剛不是還在說你額娘嗎,額娘可是滿人的稱唿啊。”
“我有時也會叫爹娘啊。因為爹……娘……,叫起來比較有韻味,適合撒嬌,有所求的時候用,平時如果一直叫,聽多了,到關鍵時刻用,效果會差很多。所以平時我就用滿文裏的阿瑪、額娘,反正意思都一樣麽,他們也沒有反對啊。”好奇怪哦,“難道說大清律例有規定,漢人不可以稱自己的爹娘為阿瑪額娘?”迴頭問問阿瑪,他對大清的律法的條條杠杠最熟悉了,不過如果真的有,阿瑪應該會在最初就指正的,借用額娘的話,阿瑪有的時候,在某些方麵太一絲不苟,斤斤計較了。
乾隆和他的隨從們聽得是集體黑線,這陳世倌在乾隆的印象中是個老實的人,無功無過,四平八穩地從升官到退隱,乾隆怎麽也想象不出他能夠教出這麽個孫女兒,這麽個小丫頭居然知道大清律例?弘曆的興趣更濃了,她,會變成第二個先皇淑妃嗎?
看到乾隆眼中的精光,魯泰和翠珠擔憂地對視了一眼。
果然,乾隆收起手中的折扇,開口了:“你叫什麽?”
“迴稟皇上,名女叫程詩語。”
“陳詩語,你願不願意隨朕迴宮?”弘曆以為程詩語是陳世倌的親外孫。
“請皇上三思!”乾隆身旁一人疾唿:“太後……”
魯泰、翠珠和陳府仆役再次跪了一地:“請皇上三思。”
乾隆一抬拿著折扇的手,阻止了那人的話。然後盯著小詩語:“你說。”
“進宮?”小詩語仔細打量了弘曆那張帥帥的臉,之前看他的臉覺得像三哥,有股親切感,為什麽現在卻越看越像額娘形容的,拐騙小孩的人販子?她又看了看魯泰師傅和翠珠姨的樣子,很顯然,他們也不希望自己進宮,“不要。”
“為什麽?天下的女人莫不以能夠進宮為至高的榮耀,可以光宗耀祖。”
“阿瑪說,隻有弱者才會認為必須靠女人才能光宗耀祖。況且,要做我的夫婿,先要到舅爺爺那裏登記,填表。據說我夫婿的候選名單的資料已經向康熙字典的厚度靠攏了。不過,就算你填了表,也是在浪費時間,因為單單擇偶的第一條,做大不做小,你就不合格。”呃,好像說錯話了(因為翠珠偷偷伸手捏了小詩語的腳背一下。),他是皇上,這個時候要示弱,就武學上用的術語,以柔克剛。
“民女是家中獨女,雖然上有兄長,但有道是,忠孝節義,孝為先。皇上的孝心聞名天下,自然理解民女想侍奉父母終老的一片孝心。”還有什麽可以用來瞎掰的?程詩語抓了抓頭,看來真的如舅爺爺說的,自己的鍛煉還太少,不能像額娘一樣,隨口掰來,頭頭是道,“而且,剛剛您的隨從也提到了太後娘娘,也勸您三思,也就是說,您的隨從們也不同意詩語進宮。就在場的民意所在,民心所向,都不願詩語進宮,民女知道皇上是世人稱頌的有道明君,自然不會罔顧這片民意,民心。”
這是一個小女孩會說的話嗎?還是說,先皇淑妃轉世投胎到這個小女孩身上了?乾隆和他帶來的人一片呆滯,一座座彩色冰雕像就地形成,陳宅的人,個個把頭低得更低了,有不少雙肩在不停抖動。
機不可失,詩語偷偷在翠珠的耳邊吹風:“翠珠姨,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小姐不用擔心,迴到陳府,有老爺在,就算是皇上,他也不能把你怎麽樣。”翠珠到了這個時候,心反而定了下來。
當夕陽的餘熱將這些冰雕慢慢融化後,乾隆看著跪了一地,低著頭的陳家人,看都沒有看旁邊的魯泰:“去陳府,朕要見陳世倌。”
“喳。”
第一百一十章番外七:人是磁鐵
在接到魯泰讓人報的信後,隆科多機器冷靜地立刻指揮、調整人員。比如戴岱、朱蘭泰等一些皇上有可能認出的熟麵孔,全部被踢到後宅,各種可能會露出破綻的痕跡全部抹去。比如四四和十三的墨寶,按照陳世倌的家世,他或許會有一兩幅,但決不會很多,而且也隻會顯示在裱框的書畫上,被供奉,不可能會有普通的批注、記事,更不用提先皇淑妃的字跡會流落在普通官宦之家。
胤祥依舊在別院修身養性,雷打不動。皇上來不來跟他沒什麽關係,他是陳家出了名的病號,皇上就算想召見,也會被身邊的人勸誡阻止的。
兆佳氏有些黯然,看到四伯有兒(弘時)有女(詩語)承歡膝下,弘時也早已新添家室,添兒添女,現在皇上又來了……弘曆從小就聰明,不然皇阿瑪不會那麽喜歡他,如果他發現了真相,恐怕也會保持現狀吧!隻是自個兒和十三爺的孩子,知道他們都安好,卻不能相見,不能相認,看到四伯家的小詩語,兆佳氏有的時候真的會忍不住羨慕。
看到兆佳氏望著窗外的山茶花,胤祥知道她聽說皇上來了,連帶想起了了自己在京城的孩子們了。他走上前,握住兆佳氏的手,輕聲問:“你,可曾後悔?”
想到怡王府後宅的女人們,想到朝堂上的明爭暗鬥,兆佳氏收緊了相互糾纏的手指,搖了搖頭:“舅舅說過,兒孫自有兒孫福,知道他們都平平安安的,這就夠了。”
在另一個院子裏,收到消息的胤禛和佟淑蘭則是另一番光景。某個女人垮下了整張臉,好不容易踢走了程詩語這個小祖宗,還在想可以讓自己多清靜兩天,沒想到揚州城沒去成,半路還撿迴來一個大麻煩,連帶他們兩個哪兒也去不了,畢竟這個時候,四四是大家的主心骨。
在詳細詢問了相遇的經過之後,佟佳氏淑蘭極度無力,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我說老爺,這魯泰幾歲了?還這麽年輕氣盛,好管閑事的?他當年也是這麽不知輕重嗎?”
“不是。”胤禛的臉沉了沉。
“那是去揚州城的必經之路。”平時總護院對他們也是照顧有加的,報信的人忍不住為魯泰申辯幾句。雖然他有聽聞,府裏的當家主母口才了得,但各位主子還算是賞罰分明,都很明事理的。其實佟淑蘭隻是掛個名而已,實際上,所有內府的事務絕大部分都是由兆佳氏處理的,畢竟人家幹了幾十年了,駕輕就熟。
“必經之路?且不說這路是人走出來的,在這世上還沒有所謂的必經之路,隻有最遠和最近的路。而你們隻是選擇了走最近一條路罷了。要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就算你往相反的方向走,總有一天也走的到揚州城的。”
胤禛掃了那個低頭報信的人一眼,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那人不服氣的神情在臉上顯露無遺。也許他以為淑蘭和魯泰有私怨,所以認為淑蘭想要公報私仇?可這才是淑蘭的本性啊。胤禛的眼中流露出自己都未曾發覺的溫情。或許是遠離了宮門,遠離了朝堂的紛紛擾擾,少了那些規矩禮數,再加上大家無形中的縱容,佟淑蘭的本性漸漸顯露了出來。也許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和小詩語的辯論,現在是後宅最喜歡看的節目,所以隆科多才會對慫恿小詩語挑戰其額娘的事情,樂此不疲。而胤禛最喜歡看的就是淑蘭那滔滔不絕時的意氣奮發,好似她渾身上下都在發光,不隻感覺她年輕了,在那一刻,胤禛甚至覺得自己都一下子年輕了二三十歲,又迴到了自己意氣奮發的年代。隻是她身上的那份慵懶,那份閑散,看似什麽都不放在心上,什麽都看得透徹明白,讓人估摸不透她到底知道多少。也許正是這份閑散讓他羨慕,這份估摸不透,讓他怎麽都放不開,想要知道她到底有多了解自己。
“啊,不對,兩點一線,隻有按照這條弧線形成圓的路徑走,才可能走到揚州城,其他的路徑都到不了。”佟淑蘭左手擊了一下右掌。
報信的人是一頭水霧,完全聽不懂當家主母到底在講什麽,他關心的是,總護院會不會因此而受罰。隻可惜,胤禛隻是揮了揮手,讓那人退下,他可沒打算讓自己老婆的聲名廣為傳播。要知道博學夫人的名氣太響,雖然過了這些年,聽弘時說,偶爾京城還有人提起,萬一傳了出去,說發現一位博學的老太太,好事的人一查年齡相仿,這後果恐怕就難收拾了。還是自家人在後院,自娛自樂就好。
“為什麽是圓?”等報信的人退下後胤禛問。
“我們腳踩的地是圓的啊。”
“舉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到過海邊吧,由遠及近駛來的船隻,你最先看到的是什麽?”
“桅杆。”
“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啦,如果是平的,你看到的應該是整個船身,不可能會先看到桅杆。”在講解的同時,淑蘭還在紙上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
“可如果是圓的,我們怎麽站得住?”
“磁場吸力啊,簡單的說們站的這個地球是個大磁場,所有的東西和人一樣都被吸在了大磁場上。就像磁鐵和鐵器一樣的道理。英格蘭的牛頓寫過相關的理論,好像還計算出了什麽係數,被人稱為牛頓定律的。如果你感興趣,迴頭讓弘時派人去幫你找找這書。不過要找中文的譯本應該不太可能。”
“你看過?”胤禛懷疑。
“沒有,隻是聽說而已,再加上看了些書,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
這些東西她都是從哪裏聽來的?為什麽自己就聽不到?胤禛有些鬱悶,要知道他接觸外界的機會比佟佳氏淑蘭可多得多啊。如果說書,他們現在看的是同一屋子的書,為什麽他就得不出這種結論?難道說,這個女人真的就比自己聰明,而且聰明得還不止一點點?
“我記得你以前說過,人也是一個磁場,所以寶石可以用來治病?”
“對。”佟淑蘭肯定了胤禛的疑問。
“那為什麽人沒有吸東西的現象?”
“磁場的吸附力有強弱之分啊。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兩塊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這和人異性相吸的道理是一樣的吧。畢竟這個世上,有龍陽之癖的人還是極少的。不過這種現象也可以認為是磁場產生變異。”
無言,甘拜下風,胤禛有扶額頭的衝動。一股挫折和自豪的矛盾情緒油然而生。“看來能娶到像你這樣的女人,本老爺的磁場的吸附力還是很強的啊。”
“那是當然,老爺可千萬不要看輕了自己。”直覺到對麵人的挫折感,某蘭忙順著扔了一頂高帽。好話不怕多麽。
正說著,仆役又來報,皇上已經到陳府門口了。
“皇上吉祥。”
翠珠的一句話鎮住了在場所有的人。弘曆硬是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他苦笑了一下:“免。朕本來還以為就魯泰一個熟人呢,沒曾想翠珠也跟著呢。呦,這個小可愛是誰啊?魯泰,是你家的?”
一旁的魯泰很明顯地猶豫了。翠珠忙接口:“迴稟皇上,這女孩是已退隱的陳閣老的外孫女兒,這次隨夫婦二人去揚州城裏遊玩的。”
“皇上吉祥。”程詩語有模有樣地行了個禮。
“陳世倌?”
“是。”
“你現在在陳世倌的府裏當護院?”弘曆難以置信,要知道魯泰可是先皇的近侍,親信,官職可不低啊,翠珠雖未進宮,但在出嫁前,她也是皇後娘娘身邊的大丫環。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他們怎麽會落魄到這等田地?
“是。”
“大膽陳世倌,竟敢如此苛待先皇舊臣。”乾隆滿臉怒容。
唿拉,地上跪了一片:“請皇上息怒。”
程詩語一下子成了其中第二高人。因為根本就聽不懂他們到底在說些什麽,所以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乾隆帽子上那塊美玉,看上去像是藍田玉,色澤圓潤,算是上品,就不知道手感如何。
“請皇上息怒。陳閣老並未苛待奴才,反而禮遇備至,是奴才堅持無功不受祿,這才勉強冠以總護院之職。”魯泰很冷靜地迴答。
乾隆點了點頭,他知道魯泰耿直的性子:“到底……”想到這很有可能跟先皇有關,乾隆到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他猜測,很有可能是皇阿瑪生前要魯泰秘密辦什麽事情,了結之後,本該滅口的,但魯泰跟隨先皇多年,皇阿瑪於心不忍,故而讓他隱姓埋名,了此餘生。
有些事情,他還是不知道的好。想到這裏,乾隆眼珠一轉,注意力轉向了那個據說是陳世倌外孫女的小女孩身上。隻見她大半個身子躲在了翠珠的身後,兩隻手緊緊拽著翠珠背後的衣服,可臉上卻無一絲害怕,雙眼緊盯著自己的頭上?弘曆不由自主地抬頭看,頭頂上是湛藍的天空,一片白雲緩緩移動,沒有什麽特別的。他低下頭,好奇地問:“你在看什麽?”
“好玉。”雖然從理論上了解了天地君親師,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但事實上,程詩語還隻是一個被保護過度的千金大小姐,她並沒有實際意義上理解皇帝代表著什麽。
“你懂玉?”乾隆笑了,小小年紀也懂得看什麽是好玉,壞玉嗎?也許這小女孩是覺得這玉漂亮吧。
“有在學。”說話留三分。
程詩語深刻記得,她額娘說過才不露白,不然麻煩惹上身。最佳例子就是她那住在別院的病西施,十三叔。程詩語偷偷聽額娘在私底下跟她講,十三叔曾經是個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青年才俊,就是因為太過擺顯自己的才能,才被一句‘能者多勞’變成現在這副病怏怏的樣子。她的阿瑪也差點步上十三叔的後塵,不過在額娘常年苦口婆心的勸誡(在這點上,程詩語是極度懷疑的),身體力行地熏陶之下(這點倒是非常之有可能),在最後終於大徹大悟,浪子迴頭,將所有事物都交給了三哥打理(佟淑蘭當時說的是哥哥,程詩語自動理解成了三哥,程(弘)時。)。相比較每天隻能呆在院子裏,哪裏都不能去,天天還要喝苦苦的,成堆的補品,程詩語當然想要像額娘一樣,隨時可以跟著阿瑪到處跑,到處玩。
“大家閨秀學這個做什麽?”一般大家大戶的小姐不都是學一些琴棋書畫,刺繡等等。
“不求能夠騙人,但求不被人騙。”
“哈?”乾隆一時恍然,有一瞬間,他好似看到了一個逝去已久的人,如此相似的神情,如此相似的語氣。
“額娘的,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嘴角抽搐,乾隆看看翠珠和她身後的陳家仆役,人人麵不改色,視他們家小姐之言為尋常,他又轉頭看看自己的隨從,弘曆心安了,看來不正常的是陳家仆役,不是自己,不過……“額娘?你在旗?”
“不是啊。民女是漢人。”程詩語有些疑惑:“皇上,您為什麽會認為民女是滿人?”
不知為何,弘曆的心裏有股深深的失落感,他在期盼什麽呢,轉世投胎嗎?揮去腦海中不切實際的幻想,乾隆展顏:“你剛剛不是還在說你額娘嗎,額娘可是滿人的稱唿啊。”
“我有時也會叫爹娘啊。因為爹……娘……,叫起來比較有韻味,適合撒嬌,有所求的時候用,平時如果一直叫,聽多了,到關鍵時刻用,效果會差很多。所以平時我就用滿文裏的阿瑪、額娘,反正意思都一樣麽,他們也沒有反對啊。”好奇怪哦,“難道說大清律例有規定,漢人不可以稱自己的爹娘為阿瑪額娘?”迴頭問問阿瑪,他對大清的律法的條條杠杠最熟悉了,不過如果真的有,阿瑪應該會在最初就指正的,借用額娘的話,阿瑪有的時候,在某些方麵太一絲不苟,斤斤計較了。
乾隆和他的隨從們聽得是集體黑線,這陳世倌在乾隆的印象中是個老實的人,無功無過,四平八穩地從升官到退隱,乾隆怎麽也想象不出他能夠教出這麽個孫女兒,這麽個小丫頭居然知道大清律例?弘曆的興趣更濃了,她,會變成第二個先皇淑妃嗎?
看到乾隆眼中的精光,魯泰和翠珠擔憂地對視了一眼。
果然,乾隆收起手中的折扇,開口了:“你叫什麽?”
“迴稟皇上,名女叫程詩語。”
“陳詩語,你願不願意隨朕迴宮?”弘曆以為程詩語是陳世倌的親外孫。
“請皇上三思!”乾隆身旁一人疾唿:“太後……”
魯泰、翠珠和陳府仆役再次跪了一地:“請皇上三思。”
乾隆一抬拿著折扇的手,阻止了那人的話。然後盯著小詩語:“你說。”
“進宮?”小詩語仔細打量了弘曆那張帥帥的臉,之前看他的臉覺得像三哥,有股親切感,為什麽現在卻越看越像額娘形容的,拐騙小孩的人販子?她又看了看魯泰師傅和翠珠姨的樣子,很顯然,他們也不希望自己進宮,“不要。”
“為什麽?天下的女人莫不以能夠進宮為至高的榮耀,可以光宗耀祖。”
“阿瑪說,隻有弱者才會認為必須靠女人才能光宗耀祖。況且,要做我的夫婿,先要到舅爺爺那裏登記,填表。據說我夫婿的候選名單的資料已經向康熙字典的厚度靠攏了。不過,就算你填了表,也是在浪費時間,因為單單擇偶的第一條,做大不做小,你就不合格。”呃,好像說錯話了(因為翠珠偷偷伸手捏了小詩語的腳背一下。),他是皇上,這個時候要示弱,就武學上用的術語,以柔克剛。
“民女是家中獨女,雖然上有兄長,但有道是,忠孝節義,孝為先。皇上的孝心聞名天下,自然理解民女想侍奉父母終老的一片孝心。”還有什麽可以用來瞎掰的?程詩語抓了抓頭,看來真的如舅爺爺說的,自己的鍛煉還太少,不能像額娘一樣,隨口掰來,頭頭是道,“而且,剛剛您的隨從也提到了太後娘娘,也勸您三思,也就是說,您的隨從們也不同意詩語進宮。就在場的民意所在,民心所向,都不願詩語進宮,民女知道皇上是世人稱頌的有道明君,自然不會罔顧這片民意,民心。”
這是一個小女孩會說的話嗎?還是說,先皇淑妃轉世投胎到這個小女孩身上了?乾隆和他帶來的人一片呆滯,一座座彩色冰雕像就地形成,陳宅的人,個個把頭低得更低了,有不少雙肩在不停抖動。
機不可失,詩語偷偷在翠珠的耳邊吹風:“翠珠姨,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小姐不用擔心,迴到陳府,有老爺在,就算是皇上,他也不能把你怎麽樣。”翠珠到了這個時候,心反而定了下來。
當夕陽的餘熱將這些冰雕慢慢融化後,乾隆看著跪了一地,低著頭的陳家人,看都沒有看旁邊的魯泰:“去陳府,朕要見陳世倌。”
“喳。”
第一百一十章番外七:人是磁鐵
在接到魯泰讓人報的信後,隆科多機器冷靜地立刻指揮、調整人員。比如戴岱、朱蘭泰等一些皇上有可能認出的熟麵孔,全部被踢到後宅,各種可能會露出破綻的痕跡全部抹去。比如四四和十三的墨寶,按照陳世倌的家世,他或許會有一兩幅,但決不會很多,而且也隻會顯示在裱框的書畫上,被供奉,不可能會有普通的批注、記事,更不用提先皇淑妃的字跡會流落在普通官宦之家。
胤祥依舊在別院修身養性,雷打不動。皇上來不來跟他沒什麽關係,他是陳家出了名的病號,皇上就算想召見,也會被身邊的人勸誡阻止的。
兆佳氏有些黯然,看到四伯有兒(弘時)有女(詩語)承歡膝下,弘時也早已新添家室,添兒添女,現在皇上又來了……弘曆從小就聰明,不然皇阿瑪不會那麽喜歡他,如果他發現了真相,恐怕也會保持現狀吧!隻是自個兒和十三爺的孩子,知道他們都安好,卻不能相見,不能相認,看到四伯家的小詩語,兆佳氏有的時候真的會忍不住羨慕。
看到兆佳氏望著窗外的山茶花,胤祥知道她聽說皇上來了,連帶想起了了自己在京城的孩子們了。他走上前,握住兆佳氏的手,輕聲問:“你,可曾後悔?”
想到怡王府後宅的女人們,想到朝堂上的明爭暗鬥,兆佳氏收緊了相互糾纏的手指,搖了搖頭:“舅舅說過,兒孫自有兒孫福,知道他們都平平安安的,這就夠了。”
在另一個院子裏,收到消息的胤禛和佟淑蘭則是另一番光景。某個女人垮下了整張臉,好不容易踢走了程詩語這個小祖宗,還在想可以讓自己多清靜兩天,沒想到揚州城沒去成,半路還撿迴來一個大麻煩,連帶他們兩個哪兒也去不了,畢竟這個時候,四四是大家的主心骨。
在詳細詢問了相遇的經過之後,佟佳氏淑蘭極度無力,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我說老爺,這魯泰幾歲了?還這麽年輕氣盛,好管閑事的?他當年也是這麽不知輕重嗎?”
“不是。”胤禛的臉沉了沉。
“那是去揚州城的必經之路。”平時總護院對他們也是照顧有加的,報信的人忍不住為魯泰申辯幾句。雖然他有聽聞,府裏的當家主母口才了得,但各位主子還算是賞罰分明,都很明事理的。其實佟淑蘭隻是掛個名而已,實際上,所有內府的事務絕大部分都是由兆佳氏處理的,畢竟人家幹了幾十年了,駕輕就熟。
“必經之路?且不說這路是人走出來的,在這世上還沒有所謂的必經之路,隻有最遠和最近的路。而你們隻是選擇了走最近一條路罷了。要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就算你往相反的方向走,總有一天也走的到揚州城的。”
胤禛掃了那個低頭報信的人一眼,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那人不服氣的神情在臉上顯露無遺。也許他以為淑蘭和魯泰有私怨,所以認為淑蘭想要公報私仇?可這才是淑蘭的本性啊。胤禛的眼中流露出自己都未曾發覺的溫情。或許是遠離了宮門,遠離了朝堂的紛紛擾擾,少了那些規矩禮數,再加上大家無形中的縱容,佟淑蘭的本性漸漸顯露了出來。也許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和小詩語的辯論,現在是後宅最喜歡看的節目,所以隆科多才會對慫恿小詩語挑戰其額娘的事情,樂此不疲。而胤禛最喜歡看的就是淑蘭那滔滔不絕時的意氣奮發,好似她渾身上下都在發光,不隻感覺她年輕了,在那一刻,胤禛甚至覺得自己都一下子年輕了二三十歲,又迴到了自己意氣奮發的年代。隻是她身上的那份慵懶,那份閑散,看似什麽都不放在心上,什麽都看得透徹明白,讓人估摸不透她到底知道多少。也許正是這份閑散讓他羨慕,這份估摸不透,讓他怎麽都放不開,想要知道她到底有多了解自己。
“啊,不對,兩點一線,隻有按照這條弧線形成圓的路徑走,才可能走到揚州城,其他的路徑都到不了。”佟淑蘭左手擊了一下右掌。
報信的人是一頭水霧,完全聽不懂當家主母到底在講什麽,他關心的是,總護院會不會因此而受罰。隻可惜,胤禛隻是揮了揮手,讓那人退下,他可沒打算讓自己老婆的聲名廣為傳播。要知道博學夫人的名氣太響,雖然過了這些年,聽弘時說,偶爾京城還有人提起,萬一傳了出去,說發現一位博學的老太太,好事的人一查年齡相仿,這後果恐怕就難收拾了。還是自家人在後院,自娛自樂就好。
“為什麽是圓?”等報信的人退下後胤禛問。
“我們腳踩的地是圓的啊。”
“舉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到過海邊吧,由遠及近駛來的船隻,你最先看到的是什麽?”
“桅杆。”
“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啦,如果是平的,你看到的應該是整個船身,不可能會先看到桅杆。”在講解的同時,淑蘭還在紙上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
“可如果是圓的,我們怎麽站得住?”
“磁場吸力啊,簡單的說們站的這個地球是個大磁場,所有的東西和人一樣都被吸在了大磁場上。就像磁鐵和鐵器一樣的道理。英格蘭的牛頓寫過相關的理論,好像還計算出了什麽係數,被人稱為牛頓定律的。如果你感興趣,迴頭讓弘時派人去幫你找找這書。不過要找中文的譯本應該不太可能。”
“你看過?”胤禛懷疑。
“沒有,隻是聽說而已,再加上看了些書,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
這些東西她都是從哪裏聽來的?為什麽自己就聽不到?胤禛有些鬱悶,要知道他接觸外界的機會比佟佳氏淑蘭可多得多啊。如果說書,他們現在看的是同一屋子的書,為什麽他就得不出這種結論?難道說,這個女人真的就比自己聰明,而且聰明得還不止一點點?
“我記得你以前說過,人也是一個磁場,所以寶石可以用來治病?”
“對。”佟淑蘭肯定了胤禛的疑問。
“那為什麽人沒有吸東西的現象?”
“磁場的吸附力有強弱之分啊。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兩塊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這和人異性相吸的道理是一樣的吧。畢竟這個世上,有龍陽之癖的人還是極少的。不過這種現象也可以認為是磁場產生變異。”
無言,甘拜下風,胤禛有扶額頭的衝動。一股挫折和自豪的矛盾情緒油然而生。“看來能娶到像你這樣的女人,本老爺的磁場的吸附力還是很強的啊。”
“那是當然,老爺可千萬不要看輕了自己。”直覺到對麵人的挫折感,某蘭忙順著扔了一頂高帽。好話不怕多麽。
正說著,仆役又來報,皇上已經到陳府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