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臥底暗助曹操,一舉擊潰呂布
卑鄙的聖人:曹操(1-10) 作者:王曉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割發代首】
由於第三次征討張繡受挫,曹操不得不讓大軍在許都休養幾日再開往徐州赴戰。無奈形勢逼人,夏侯惇敗於高順之手,而且在戰亂中被流矢射瞎了左目。軍中統帥受傷,無人主持大局,隻得後退紮寨。而劉備仍被困於小沛城中,情勢岌岌可危。
對於曹操而言,夏侯惇太重要了。自舉兵以來夏侯惇不畏艱險、身先士卒,一直與曹操並肩奮戰,既是軍隊的第二統帥、得力幹將,又是他的堂弟、親家,不啻於他一條膀臂。曹操震驚之餘,又忌憚河北戰局發展的疾速,於是不等部隊休整完畢便傳令開拔,親率兩萬兵馬征討呂布,隻留曹洪領少數兵馬保衛許都。
主帥一聲令下,可苦了三軍兒郎。士卒剛從南陽黴雨中跋涉迴京,皆已疲憊至極,現在又要東征,滿營上下怨聲載道,行軍速度甚是緩慢。曹操亦知士卒疲乏,但此乃形勢所迫,他也沒有辦法,隻能強耐性子催兵向前。時至秋季麥田幾熟,豫州屯田更是出產頗豐,隻需再候一時便可收割。大軍直赴小沛救援,時而要橫過麥田,曹操恐兵士破壞,又傳下命令——士卒無敗麥,犯者死!
這一路上曹操的心情糟糕到了極點。夏侯惇中箭未知生死,劉備被困命懸一線,眼瞅著這些疲乏的兵士行動緩慢,心裏著急又不好多加催促,時不時還要注意躲避麥田。他無可派遣,氣得時而罵呂布、時而罵高順、一會兒罵張繡、一會兒又罵劉表。但是著急解決不了問題,幾日行下來,將將趕到梁國地界,離小沛還差一半路程呢。
荀攸與郭嘉時刻跟隨曹操左右,幾日下來已把勸慰的話說了好幾遍,後來也幾無可言了。眼瞅著前麵又是一大片麥田,避無可避隻得穿行。士卒小心翼翼躲閃,騎士紛紛下馬扶麥,生恐犯了軍法。可這樣一來行進愈加緩慢,大隊人馬擁堵不堪。曹操迴頭望了一眼洋洋灑灑的隊伍,又是一陣皺眉:“損害麥田乃是壞屯民之利,但這麽慢吞吞地走,幾時才能到小沛?”
郭嘉見曹操又著急了,趕緊笑嗬嗬借題發揮:“主公看到了沒有,風吹麥浪似波濤,屯田可盡皆豐收嘍!我聽荀令君言說,今年的收入預計有百萬斛之多,是去年的兩倍。有了這麽多糧食,倉廩充盈軍國豐饒,何愁呂布不平、袁紹不滅?在下先恭喜主公啦!”
郭嘉頗能揣測上意,嘴巴又甜,幾句話還真把曹操給說樂了:“此乃棗祗之功也!若不是他提議修改佃科五五分成,屯民哪能這麽積極種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予民利則於己利,這是
千古不變的道理。待我平滅呂布之後,定要修表加封棗祗,樹其不朽之功。”
“《法言》又雲‘行之,上也;言之,次也’。依我看屯田首功當推任中郎。若不是他這些年督率屯田供給軍糧,咱們豈能在外麵安心打仗啊?”任峻是曹操妹夫,所以郭嘉也不會忘了適時地誇上兩句。
曹操暗自歡喜,卻不作迴應兀自催馬。任峻的功勞他心裏有數,但官職卻不宜再升。他自主持朝政以來,盡可能避免升任自己的親戚,夏侯惇、曹仁、曹洪是軍中幹將不得不給予名分,至於任峻、卞秉這些外戚,雖立有功勞卻是隻富不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閑話。所以任峻總攬糧草不過是個中郎將,卞秉提典軍械不過校尉之職。
但曹操臉上一絲一毫的微妙變化又豈逃得過郭嘉的眼睛?情知他嘴上不說心裏讚同,趕緊又道:“昔日高祖定天下,曾論首功之臣。人言曹參身被七十餘創,攻城略地當居首功。高祖卻以為蕭何保全關中、供給軍糧才是不世之功。以在下之見,任中郎是個小蕭何!”
“我不理你,你便越發謬獎!”曹操不禁大笑,“我看當今之蕭何,乃是荀令君耳!哈哈哈……”
哪知這一聲笑可惹了麻煩——正逢麥田之中棲著一隻寒鴉,聞聽曹操的笑聲驚詫而起;絕影馬眼見一黑物躥入天際,不由得噓溜溜一陣嘶叫,四蹄慌亂竄入麥田之中。曹操緊勒韁繩守住絕影,但眼見得已踏壞了一大片麥田。
這一變故甚是突然,四下的軍兵都忍不住圍攏觀看,荀攸、郭嘉等也都下了馬趕過來。曹操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壞麥者處死是他訂下的規矩,偏不想別人紛紛遵守,自己卻馬踏田地壞了軍法。曹操環顧左右,長歎一聲翻身下馬,問道:“行軍主簿何在?”
王必聞聽唿喚,趕緊從人群中擠了出來:“主公有何吩咐?”
“出兵之際,老夫有何軍令?”
“軍令?!什麽軍令?”王必瞪著眼睛裝糊塗。
曹操冷笑一聲:“哼!光天化日眾人親見,你無需再替老夫遮掩。但說無妨!”
王必咽了口唾沫,隻得拱手道:“士卒無敗麥,犯者死。”
曹操捋了捋胡須道:“老夫馬踏麥田,當以軍法處置。”
王必哪敢殺曹操?這不成了笑話了嗎!趕緊反駁道:“《春秋》之義,罰不加於尊。”他沒理可講,把刑不上大夫那一套搬了出來。
曹操搖了搖頭:“昔日蕭何製律令,
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天下無不遵行。製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說著話他已把佩劍擎在掌中。
王必這次可真嚇壞了:“主公,您可不能自殘領罪啊……”
郭嘉本想說幾句高興話讓他高興,誰想惹出這樣的禍來,趕緊跪倒在地:“主公總統大軍,效命天子,實乃朝廷之依仗。今天下未寧,豈可自戕?”
曹操本來也沒打算真的以死領罪,不過自法自犯總得做做樣子,沉吟良久才道:“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何況老夫?然征戰在即,身為軍帥不可自殺,以刑代之。”說著低頭摘下兜鍪、拔掉頭簪,左手抓住發髻,右掌寶劍一揮,竟將半截青絲割下!
《孝經》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故古人重發,隻有犯罪之人才截斷頭發,名喚“髡刑”。眾人見曹操當眾截發,盡皆愕然。他將寶劍還匣,把那半截發髻交與王必道:“將此發傳示三軍,就說老夫踐麥,本當斬首,身為主帥權且割發代首。若是再有人幹犯軍法,一定不饒!”
王必領命而去,三軍將士知曹操割發代首無不肅然,莫說踐踏麥田,就是原先那些抱怨的話也不敢再說了。荀攸取過布帶,親自為曹操束住短發,郭嘉又給他戴好兜鍪,三人拉馬繼續前行。不多時,大隊士卒漸漸出了麥田,大家舉目一望,梁國所治梁縣已遙遙可見,當今梁國王劉彌就居於城中。一見此城曹操倏然想起梁王彌之子偏將軍劉服,迴頭對荀攸道:“前番歸京,那趙達來傳閑話,好像說王子服與什麽人有來往,吾恐他勾結董承,必將為害於肘腋。”
荀攸雖精於審時度勢,但對政變陰謀一類蠅營狗苟的事情卻不似董昭那般關注,隻是搖頭道:“我聽令君言講,當年王子服隨主公一並迎駕洛陽,亦有遷都功勞,想必與董承不是一黨。何況梁王居此,倘王子服作亂於許都,豈不是害了他父王?”
“話雖如此,但王子服生性張揚,又居功自傲年輕氣盛,也未必牽掛其父生死。小心駛得萬年船,還是要多加防備才是。”曹操明明對董承、王子服有些猜忌,卻不敢公然奪其兵馬、罷免其官。人家畢竟是皇親國戚,輕易處置便會動搖人心招惹不滿;而且有他們在朝,還可以樹為標榜,象征宗室、外戚支持曹操。所以曹操不能動他們,至少在與袁紹決戰之前還不能動他們。
說話間恍惚見梁縣方向有一幫人絕塵而來,馬上步下有數十人,看樣子甚是匆忙。緊接著又有斥候奔來稟報:“鎮東將軍兵敗至此。
”
“唉!緊趕慢趕還是遲了,”曹操不住搖頭,“這大耳劉備也真夠倒黴的,又把小沛給丟了!”
“曹公在哪裏……曹公在哪裏……”劉備下了馬,跌跌撞撞闖入隊中,一見曹操麵帶不悅立於田畔,匆忙跪倒請罪,“末將又失城池,請明公治罪!”
曹操低頭一看,這會兒的劉備可跟上次大不相同。蓬頭垢麵衣甲殘破,原先的奇裝異服也不知扔哪兒去了,就帶著這幾十殘兵,模樣狼狽至極。曹操忽然覺得好笑,上次劉備守小沛,招募兵馬被呂布忌恨,讓人家打跑;這次劉備守小沛,定計殺楊奉、韓暹,劫走呂布馬匹,又把人家惹火了,照舊是城破逃亡。兩次失守如出一轍,這個人儀表堂堂卻如此好鬥,鬥又鬥不過人家,屢戰屢敗真是不長記性!因而曹操未加責難,隻揚揚手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玄德無須掛懷,起來吧……小沛既已失守,元讓那裏現又如何?”曹操急於知道夏侯惇的傷勢。
“慚愧慚愧……”劉備沒敢起來,“末將困於小沛,內外音訊不通,隻風聞夏侯將軍受挫負傷,並未親見。後來城池攻破,在下突北門而走,又被高順追襲,幸有關雲長、張翼德斷後,末將才得逃脫。無暇投至夏侯將軍大營,因此徑赴許都報訊,不想在此處遇到明公。”說罷連連叩首。
“那雲長與翼德何在?”曹操放眼尋找。
“掩護末將撤退,故而走失,也不知跑到哪裏去了。”說至此劉備語氣中竟有苦痛悲憫之意。
“唉!”曹操感慨良多。他始終想不明白,關羽、張飛那等虎將為何會保劉備這樣的長腿將軍呢?關羽、張飛都找不到了,想必劉備的妻子家小又叫呂布擄去,“起來吧!起來吧!咱們一路上召集流散人馬,老夫替你和元讓報仇!”
“謝將軍!”劉備再次頓首,有小將趙雲攙他起來,另一個心腹陳到牽過他的馬匹。眾人一並上馬,過梁縣齊往小沛救援。
見劉備來了,郭嘉趕忙讓出位置,叫他與曹操並轡而行。曹操心係戰事不住發問:“那呂布現在有多少人馬?”
劉備恭恭敬敬答道:“嫡係並州兵不過數千,還有陳宮的兗州部、徐州兵、丹陽舊部、河內兵,另外廣陵太守陳登,割據青徐沿海的豪強臧霸、吳敦、尹禮、昌霸,還有孫康、孫觀兄弟也聽他調遣,加在一起得有兩萬多眾。”
曹操不以為然:“攢雞毛湊撣子,也不過爾爾!”
“明公切莫大意,那並州鐵騎聞名天下
,尤其高順所部陷陣營甚是厲害,我就是敗在他手中。還有廣陵太守陳登平滅海賊聲勢大振,聽說他率領兵馬已經開拔,意欲與高順合兵以拒王師,此亦勁敵也!”
曹操麵帶莞爾——劉備還不知陳登已暗中歸順,此番開拔至此,廣陵軍必然要在陣前倒戈,這一戰已有九成勝算。
劉備見他信心滿滿,不失時機地稟奏道:“曹公,在下此前還辦了一件事,心緒很是不寧,要對您直言相告。”
“哦?什麽事兒啊?”
劉備看似戰戰兢兢道:“年初之時我以豫州牧的名義將袁紹之子袁譚舉為孝廉……其實這是為了大局安定,望您不要多想。”袁紹父子雖身在河北,但祖籍還是豫州汝南,所以舉孝廉也要在原籍。
曹操撲哧一笑:“我早就聽說了,這算什麽大事?我理解你的良苦用心,袁紹就好這等虛名,舉他兒子為孝廉可以緩和咱們跟他的關係嘛,你做得很好。”
劉備惶恐的臉上霎時間泛出笑意,信誓旦旦道:“明公體恤下情,末將感激不盡,日後必當加倍效力以報知遇之恩。”
曹操撚撚須髯,心想這劉備也忒膽小了……
【獨目夏侯】
經過長途跋涉,曹操終於趕到了小沛。但高順早就撤退了,隻留下一座劫掠已盡的空城和滿地的屍體……
自劉備以鎮東將軍、豫州牧身份重歸小沛以來,不少流民百姓都移至此處安了家。本以為此城已屬朝廷管轄,從此太太平平,哪料到呂布再叛,守軍百姓一霎之間盡染黃泉。曹操無可奈何,分兵料理城中諸般事宜,自率大隊人馬繼續向東行進,在豫徐二州交界處與夏侯惇所部會合。督兗州軍事程昱、離狐太守李典皆已率兵趕到。
聞聽曹操親至,而且要過營探傷,夏侯惇帳下諸將可慌了神。他倆的關係誰都知道,況主帥受傷諸將有保護不力之罪,韓浩、劉若、王圖等趕緊迎出轅門跪倒請罪:“末將等護持不周,請主公責罰……”
曹操看都沒看他們一眼,二話不說縱馬而過,急匆匆直奔中軍大帳,甩鐙離鞍腳未落地就已喊了出來:“元讓!你傷勢如何啊?”見裏麵沒動靜,趕緊手掀帳簾舉目觀望——但見黑漆漆的大帳裏隻有兩個人,夏侯惇僅著單衣背對帳簾而坐,身邊垂首立著一個軍醫。
“元讓……我來了,你傷勢如何?”曹操邁步走了進來,許褚等親兵緊隨其後。夏侯惇沒有迴頭,低沉著嗓音道:“我不想見外人,讓你的人
都出去!”
曹操一愣,揮手把許褚等人都打發了,這才小心翼翼繞到夏侯惇身前。見他麵色慘白神情憔悴,比數月前清瘦了許多,頭上斜裹白布遮住左目,雙手捧著一麵銅鏡,正瞪著布滿血絲的右眼,望著鏡子裏的自己呆呆出神。
那軍醫趕忙跪倒給施禮;曹操隻揚了揚手,與夏侯惇麵對麵坐下,緊蹙眉頭注視著他:“你怎麽樣?還疼嗎?”
夏侯惇沒說話,隻是搖了搖頭。一旁的軍醫趕忙稟報:“啟稟主公,夏侯將軍目創已無大礙,不過……不過就是……”他斜目瞥了瞥夏侯惇,沒敢往下說。
“不過就是瞎啦!”夏侯惇冷笑道,“眼珠子我都吞到肚裏了,又豈能醫得好。”
曹操已經聽說事情的經過了。那時夏侯惇正督率人馬趕往小沛馳援;高順得訊後率領陷陣營騎士半路阻擊,偷偷繞到曹軍北麵,放冷箭奇襲中軍。親兵衛士隔擋不及,恰有一箭正入夏侯惇左目。主帥突然中箭,曹軍將士立時騷動;高順料已得手,揮兵直突過來,曹軍陣容大亂,踩踏死傷甚是嚴重。當此危機時刻,夏侯惇竟將箭枝帶眼珠一並拔出,大喝道:“父精母血,安忍棄之!”隨即吞入口中,強忍劇痛指揮兵士奮戰。高順之兵大駭,趕緊草草撤退,這才避免了曹軍遭受更大損失。但此後夏侯惇創口惡化,他身份太高無人敢草率頂替,加之半路受挫士氣低迷,隻得後退下寨。
“你犧牲一顆眼睛,保住了三軍將士,真是……”曹操真不知說什麽好。誇獎他,顯得太殘酷了;說他傻,似乎又有輕視三軍將士之嫌;說謝謝,兄弟之間無需那麽生分;想說兩句安慰話,卻又搜腸刮肚想不出如何措辭。
夏侯惇似乎並不關心他的評價,隻是手捧銅鏡,陰沉著嗓子對軍醫道:“你剛才不是說今天要給我拆開嗎?還不動手等什麽?”
“諾。”那軍醫怯生生應了一聲,開始動手,一圈一圈顫顫巍巍地為他拆解繃帶。
曹操臉對臉與夏侯惇坐著,不過數尺之隔,屏住唿吸注視著他的創處……一圈、兩圈……白布間已透出斑斑血跡……三圈、四圈……裏麵的白布已被血染得殷紅……拆到最後一圈時,布條上竟粘著一塊血肉模糊的東西——那是眼皮!
曹操一望之下頓覺恐怖,趕緊伸手去奪夏侯惇手裏的銅鏡。但他硬是不肯撒手,瞪著那隻布滿血絲的右眼,死死盯著鏡中的自己——眼珠子沒了,整個眼眶都凹陷進去,加之亂軍陣中救治不及時,大片的肉都已壞死,連眼皮
都爛掉了,隻剩下一個烏黑醜陋的大窟窿;雖然過了將近一個月,但裏麵的血痂還沒完全幹透,往外滲著令人作嘔的膿血。
“哐”的一聲響,夏侯惇把鏡子往地下一扔,摔了個粉碎,迴手一把抓住軍醫的手腕:“他媽的!這是我的臉嗎?這是我的臉嗎!”他怒不可遏,脖頸額頭青筋凸顯,聲嘶力竭地衝軍醫喝問著。那軍醫身材單薄,被他死死地抓著腕子,疼得渾身顫抖。
“元讓!元讓!”曹操趕緊奮力掰他的鋼鉤般的手指,“放開他,你快把他手腕捏碎了……放手啊!”中軍帳裏這麽一鬧,外麵的親兵趕緊掀簾進來,隻見夏侯惇麵目猙獰可怖,都嚇得呆住了。
“滾出去!”夏侯惇衝那些親兵吼了一聲,這才放開那個軍醫,“滾!你也給我滾!”
所有人都出去了,夏侯惇捂著創口頹然落座,身子一直在顫抖。曹操凝視著這個既是堂弟,又是親家,又是股肱心腹的人。從前他是那麽憨厚穩重,現在卻好像一頭受了傷的惡狼。這一箭不但毀了他的容貌,連心緒神誌都傷了。
“元讓……你……”曹操本想說“你無需太在乎自己這獨眼龍相貌”但是這話沒法出口,瞎的不是自己的眼,怎麽能切身體會到他的感受呢?
沉寂了好一陣子,夏侯惇無奈地擺擺手:“完了……我廢了……”身為統兵大將,在戰場上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若是瞎了一隻眼,莫說指揮戰陣,就是走路都會不自主地傾斜。為將者喪失眼睛,那就意味著要從戰場第一線退下來了。
曹操連連搖頭:“要離獨臂,刺死慶忌;孫臏癱瘓,大敗龐涓;李牧佝僂,獨抗秦師。將在謀不在勇,六根不全的勇士名將多的是,你即便上不了戰場,一樣可以出謀劃策指揮若定。”
夏侯惇轉過身,故意隻用右半張臉對著他:“高順已將兵馬退到彭城,臧霸、孫觀、尹禮那幫土豹子也跑來助陣。看來呂布是想跟咱來個徹底了斷。”他不想再討論自己的眼睛,趕緊轉移了話題。
“陳登到了沒有?”曹操現在最關心這個。
“已率五千廣陵軍到達彭城了。他給我送來一封密信,約定在交鋒之際陣前倒戈。他有兩個心腹,一個叫陳矯、一個叫徐宣,都是廣陵當地人。為了消除咱的疑慮,陳登暗地裏把陳矯派到了泰山郡薛悌那裏,就算是給咱送個人質吧。”
“陳元龍真是個心思縝密的人呐!”曹操頗為滿意。
夏侯惇卻不以為然:“我已致書泰山
郡,叫薛悌火速帶陳矯趕來,不把人質握在手裏,咱還是不踏實。另外,我已致書給梁國諸縣,叫他們加強戒備,防止袁術發兵救援呂布。”
曹操大感欣慰——莫看夏侯惇瞎了一隻眼,身心雖受煎熬,腦子裏卻還不亂,這養傷的一個月裏已將好幾件大事辦得妥妥當當。
“小心高順,他的陷陣營厲害得緊。”提起陷陣營,夏侯惇麵露憤恨,“最近呂布又從張楊那兒弄來一批好馬,重新武裝了這支隊伍,比在兗州時更能打了。”
“哼!呂布之兵東拚西湊大多都是烏合之眾,再有廣陵兵陣前倒戈,縱有陷陣營也翻不了天。”
“那也要小心……”夏侯惇不自主地去摸凹陷的眼眶,“我就是一時大意才變成這副模樣。”
曹操聽他把話繞了迴來,心頭又泛起感傷:“元讓,你先迴許都養傷吧,現在子廉在那裏坐鎮。”
“我不去許都。”夏侯惇搖搖頭,“我不想讓滿朝文武瞧見我這副德行!我想去太壽古城完一個心願……”昔日袁術北上,曹操率師將其擊破,連逐三座城池,其中就有兗豫之間的太壽古城。那座城幾乎荒廢,百姓逃亡殆盡,附近有睢陽渠流經。夏侯惇曾許下心願,要在那裏修陂,開墾良田重新召迴百姓。“那裏沒什麽熟人,我想清靜幾日,跟附近百姓幹幹活……順便等這個創口長好。”
“可以。不過也不要待太久,等破了呂布安定徐州之後,我就去找你。”曹操消滅呂布之後就要立刻著手對付袁紹,那時可少不了夏侯惇這個得力幹將。
這時就聽帳外許褚稟報:“主公,泰山太守薛悌、泰山都尉呂虔率部前來,已在西麵紮營。”
“孝威來了,去忙你的吧。”夏侯惇揚了揚手,臉龐稍微偏過。
曹操又看到了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血窟窿,他盡量避免自己的目光投向那裏,低下頭拍了拍夏侯惇的肩膀:“多多保重。你現在若是不想見人,我吩咐親兵夜裏送你離開,這營裏的事就暫且交與妙才處置吧。”夏侯淵畢竟是夏侯惇的同族兄弟,由他接管會省去不少麻煩。
韓浩、劉若、王圖等部將都在外麵等著,一見曹操出來,又齊刷刷下拜:“末將護持不周,請主公……”
“都給我起來!”曹操急著見薛悌,搬鞍認鐙上了馬,“事情已經出了,少說這種沒用的話。現在最重要的是打好仗,給你們將軍報仇,沒事就給我練兵去!”說罷打馬揚鞭從諸將身邊絕塵而過;諸將一見可算放
了心,朝著他的背影又是一拜。
曹操迴到中軍大營時,薛悌已經在等候了,身後跟著一個相貌端正的年輕人,而他身後還緊隨兩個士兵,似乎是隨時防備他逃跑。曹操下馬進了自己的大帳,令親兵全都退出去,薛悌他們進帳。
二人進帳即刻下拜,起身後薛悌趕忙介紹:“這位是廣陵郡功曹陳季弼。”
陳矯朝曹操又是一揖,忽然撲哧笑道:“孝威兄錯了,在下如今叫劉季弼。”
“哦哦哦,”薛悌也笑了,“劉季弼、劉季弼,賢弟的身份現在還要保密,不能叫其他人知道。”
曹操頗感意外,薛悌這樣的木頭人竟然會與這小子稱兄道弟,言語之間還頗為親昵,趕緊重新打量這人。但見陳矯身高七尺、素衣皂袍,一張瘦長臉,目若朗星,大耳朝懷,左臉頰上稍有幾點麻子,三綹墨髯剛剛蓄起,相貌倒也不俗。
“陳功曹,這些日子在孝威那裏起居飲食還好吧?”陳矯是人質也罷,是客人也好,畢竟是陳登派來的,因而曹操對他很客氣。
陳矯連連拱手:“薛郡將待在下甚好,閑來小酌,品評一下關東名士,倒也有趣得緊。”
“哦?”曹操有點感興趣,“品評關東名士?都提到誰了?”
陳矯道:“在下無德無能豈敢隨意指摘?不過我家陳郡將曾有品評,想來甚是有趣。”
“不妨說來聽聽。”現在凡是提到陳登的話題,曹操都很重視。
陳矯麵帶莞爾娓娓道來:“我家陳郡將言道‘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兄弟;淵清玉潔,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清修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曹公以為可還恰當?”陳元方兄弟乃是大隱士陳寔之子陳紀、陳諶;華子魚是豫章太守華歆;趙元達是已故的前任廣陵太守趙昱。
曹操心中冷笑——陳紀兄弟有德有行,如今為避戰亂都不知逃往何方去了;華歆有禮有法,見了孫策還不是乖乖獻城投降;趙昱有識有義,到頭來死在笮融那個小人手裏;至於孔融,不過就是靠一張嘴,真有什麽治國安邦的才華?最荒唐的就是說劉備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天大的笑話!大耳小子曾幾度淪為喪家犬,無立錐之地,最後還不是寄居到我的籬下?
他心裏雖這麽想,口上卻道:“倒也有理……惜乎荒亂以來名士四處避難,就說剛才提到的陳紀兄弟吧,也不知
由於第三次征討張繡受挫,曹操不得不讓大軍在許都休養幾日再開往徐州赴戰。無奈形勢逼人,夏侯惇敗於高順之手,而且在戰亂中被流矢射瞎了左目。軍中統帥受傷,無人主持大局,隻得後退紮寨。而劉備仍被困於小沛城中,情勢岌岌可危。
對於曹操而言,夏侯惇太重要了。自舉兵以來夏侯惇不畏艱險、身先士卒,一直與曹操並肩奮戰,既是軍隊的第二統帥、得力幹將,又是他的堂弟、親家,不啻於他一條膀臂。曹操震驚之餘,又忌憚河北戰局發展的疾速,於是不等部隊休整完畢便傳令開拔,親率兩萬兵馬征討呂布,隻留曹洪領少數兵馬保衛許都。
主帥一聲令下,可苦了三軍兒郎。士卒剛從南陽黴雨中跋涉迴京,皆已疲憊至極,現在又要東征,滿營上下怨聲載道,行軍速度甚是緩慢。曹操亦知士卒疲乏,但此乃形勢所迫,他也沒有辦法,隻能強耐性子催兵向前。時至秋季麥田幾熟,豫州屯田更是出產頗豐,隻需再候一時便可收割。大軍直赴小沛救援,時而要橫過麥田,曹操恐兵士破壞,又傳下命令——士卒無敗麥,犯者死!
這一路上曹操的心情糟糕到了極點。夏侯惇中箭未知生死,劉備被困命懸一線,眼瞅著這些疲乏的兵士行動緩慢,心裏著急又不好多加催促,時不時還要注意躲避麥田。他無可派遣,氣得時而罵呂布、時而罵高順、一會兒罵張繡、一會兒又罵劉表。但是著急解決不了問題,幾日行下來,將將趕到梁國地界,離小沛還差一半路程呢。
荀攸與郭嘉時刻跟隨曹操左右,幾日下來已把勸慰的話說了好幾遍,後來也幾無可言了。眼瞅著前麵又是一大片麥田,避無可避隻得穿行。士卒小心翼翼躲閃,騎士紛紛下馬扶麥,生恐犯了軍法。可這樣一來行進愈加緩慢,大隊人馬擁堵不堪。曹操迴頭望了一眼洋洋灑灑的隊伍,又是一陣皺眉:“損害麥田乃是壞屯民之利,但這麽慢吞吞地走,幾時才能到小沛?”
郭嘉見曹操又著急了,趕緊笑嗬嗬借題發揮:“主公看到了沒有,風吹麥浪似波濤,屯田可盡皆豐收嘍!我聽荀令君言說,今年的收入預計有百萬斛之多,是去年的兩倍。有了這麽多糧食,倉廩充盈軍國豐饒,何愁呂布不平、袁紹不滅?在下先恭喜主公啦!”
郭嘉頗能揣測上意,嘴巴又甜,幾句話還真把曹操給說樂了:“此乃棗祗之功也!若不是他提議修改佃科五五分成,屯民哪能這麽積極種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予民利則於己利,這是
千古不變的道理。待我平滅呂布之後,定要修表加封棗祗,樹其不朽之功。”
“《法言》又雲‘行之,上也;言之,次也’。依我看屯田首功當推任中郎。若不是他這些年督率屯田供給軍糧,咱們豈能在外麵安心打仗啊?”任峻是曹操妹夫,所以郭嘉也不會忘了適時地誇上兩句。
曹操暗自歡喜,卻不作迴應兀自催馬。任峻的功勞他心裏有數,但官職卻不宜再升。他自主持朝政以來,盡可能避免升任自己的親戚,夏侯惇、曹仁、曹洪是軍中幹將不得不給予名分,至於任峻、卞秉這些外戚,雖立有功勞卻是隻富不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閑話。所以任峻總攬糧草不過是個中郎將,卞秉提典軍械不過校尉之職。
但曹操臉上一絲一毫的微妙變化又豈逃得過郭嘉的眼睛?情知他嘴上不說心裏讚同,趕緊又道:“昔日高祖定天下,曾論首功之臣。人言曹參身被七十餘創,攻城略地當居首功。高祖卻以為蕭何保全關中、供給軍糧才是不世之功。以在下之見,任中郎是個小蕭何!”
“我不理你,你便越發謬獎!”曹操不禁大笑,“我看當今之蕭何,乃是荀令君耳!哈哈哈……”
哪知這一聲笑可惹了麻煩——正逢麥田之中棲著一隻寒鴉,聞聽曹操的笑聲驚詫而起;絕影馬眼見一黑物躥入天際,不由得噓溜溜一陣嘶叫,四蹄慌亂竄入麥田之中。曹操緊勒韁繩守住絕影,但眼見得已踏壞了一大片麥田。
這一變故甚是突然,四下的軍兵都忍不住圍攏觀看,荀攸、郭嘉等也都下了馬趕過來。曹操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壞麥者處死是他訂下的規矩,偏不想別人紛紛遵守,自己卻馬踏田地壞了軍法。曹操環顧左右,長歎一聲翻身下馬,問道:“行軍主簿何在?”
王必聞聽唿喚,趕緊從人群中擠了出來:“主公有何吩咐?”
“出兵之際,老夫有何軍令?”
“軍令?!什麽軍令?”王必瞪著眼睛裝糊塗。
曹操冷笑一聲:“哼!光天化日眾人親見,你無需再替老夫遮掩。但說無妨!”
王必咽了口唾沫,隻得拱手道:“士卒無敗麥,犯者死。”
曹操捋了捋胡須道:“老夫馬踏麥田,當以軍法處置。”
王必哪敢殺曹操?這不成了笑話了嗎!趕緊反駁道:“《春秋》之義,罰不加於尊。”他沒理可講,把刑不上大夫那一套搬了出來。
曹操搖了搖頭:“昔日蕭何製律令,
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天下無不遵行。製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說著話他已把佩劍擎在掌中。
王必這次可真嚇壞了:“主公,您可不能自殘領罪啊……”
郭嘉本想說幾句高興話讓他高興,誰想惹出這樣的禍來,趕緊跪倒在地:“主公總統大軍,效命天子,實乃朝廷之依仗。今天下未寧,豈可自戕?”
曹操本來也沒打算真的以死領罪,不過自法自犯總得做做樣子,沉吟良久才道:“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何況老夫?然征戰在即,身為軍帥不可自殺,以刑代之。”說著低頭摘下兜鍪、拔掉頭簪,左手抓住發髻,右掌寶劍一揮,竟將半截青絲割下!
《孝經》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故古人重發,隻有犯罪之人才截斷頭發,名喚“髡刑”。眾人見曹操當眾截發,盡皆愕然。他將寶劍還匣,把那半截發髻交與王必道:“將此發傳示三軍,就說老夫踐麥,本當斬首,身為主帥權且割發代首。若是再有人幹犯軍法,一定不饒!”
王必領命而去,三軍將士知曹操割發代首無不肅然,莫說踐踏麥田,就是原先那些抱怨的話也不敢再說了。荀攸取過布帶,親自為曹操束住短發,郭嘉又給他戴好兜鍪,三人拉馬繼續前行。不多時,大隊士卒漸漸出了麥田,大家舉目一望,梁國所治梁縣已遙遙可見,當今梁國王劉彌就居於城中。一見此城曹操倏然想起梁王彌之子偏將軍劉服,迴頭對荀攸道:“前番歸京,那趙達來傳閑話,好像說王子服與什麽人有來往,吾恐他勾結董承,必將為害於肘腋。”
荀攸雖精於審時度勢,但對政變陰謀一類蠅營狗苟的事情卻不似董昭那般關注,隻是搖頭道:“我聽令君言講,當年王子服隨主公一並迎駕洛陽,亦有遷都功勞,想必與董承不是一黨。何況梁王居此,倘王子服作亂於許都,豈不是害了他父王?”
“話雖如此,但王子服生性張揚,又居功自傲年輕氣盛,也未必牽掛其父生死。小心駛得萬年船,還是要多加防備才是。”曹操明明對董承、王子服有些猜忌,卻不敢公然奪其兵馬、罷免其官。人家畢竟是皇親國戚,輕易處置便會動搖人心招惹不滿;而且有他們在朝,還可以樹為標榜,象征宗室、外戚支持曹操。所以曹操不能動他們,至少在與袁紹決戰之前還不能動他們。
說話間恍惚見梁縣方向有一幫人絕塵而來,馬上步下有數十人,看樣子甚是匆忙。緊接著又有斥候奔來稟報:“鎮東將軍兵敗至此。
”
“唉!緊趕慢趕還是遲了,”曹操不住搖頭,“這大耳劉備也真夠倒黴的,又把小沛給丟了!”
“曹公在哪裏……曹公在哪裏……”劉備下了馬,跌跌撞撞闖入隊中,一見曹操麵帶不悅立於田畔,匆忙跪倒請罪,“末將又失城池,請明公治罪!”
曹操低頭一看,這會兒的劉備可跟上次大不相同。蓬頭垢麵衣甲殘破,原先的奇裝異服也不知扔哪兒去了,就帶著這幾十殘兵,模樣狼狽至極。曹操忽然覺得好笑,上次劉備守小沛,招募兵馬被呂布忌恨,讓人家打跑;這次劉備守小沛,定計殺楊奉、韓暹,劫走呂布馬匹,又把人家惹火了,照舊是城破逃亡。兩次失守如出一轍,這個人儀表堂堂卻如此好鬥,鬥又鬥不過人家,屢戰屢敗真是不長記性!因而曹操未加責難,隻揚揚手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玄德無須掛懷,起來吧……小沛既已失守,元讓那裏現又如何?”曹操急於知道夏侯惇的傷勢。
“慚愧慚愧……”劉備沒敢起來,“末將困於小沛,內外音訊不通,隻風聞夏侯將軍受挫負傷,並未親見。後來城池攻破,在下突北門而走,又被高順追襲,幸有關雲長、張翼德斷後,末將才得逃脫。無暇投至夏侯將軍大營,因此徑赴許都報訊,不想在此處遇到明公。”說罷連連叩首。
“那雲長與翼德何在?”曹操放眼尋找。
“掩護末將撤退,故而走失,也不知跑到哪裏去了。”說至此劉備語氣中竟有苦痛悲憫之意。
“唉!”曹操感慨良多。他始終想不明白,關羽、張飛那等虎將為何會保劉備這樣的長腿將軍呢?關羽、張飛都找不到了,想必劉備的妻子家小又叫呂布擄去,“起來吧!起來吧!咱們一路上召集流散人馬,老夫替你和元讓報仇!”
“謝將軍!”劉備再次頓首,有小將趙雲攙他起來,另一個心腹陳到牽過他的馬匹。眾人一並上馬,過梁縣齊往小沛救援。
見劉備來了,郭嘉趕忙讓出位置,叫他與曹操並轡而行。曹操心係戰事不住發問:“那呂布現在有多少人馬?”
劉備恭恭敬敬答道:“嫡係並州兵不過數千,還有陳宮的兗州部、徐州兵、丹陽舊部、河內兵,另外廣陵太守陳登,割據青徐沿海的豪強臧霸、吳敦、尹禮、昌霸,還有孫康、孫觀兄弟也聽他調遣,加在一起得有兩萬多眾。”
曹操不以為然:“攢雞毛湊撣子,也不過爾爾!”
“明公切莫大意,那並州鐵騎聞名天下
,尤其高順所部陷陣營甚是厲害,我就是敗在他手中。還有廣陵太守陳登平滅海賊聲勢大振,聽說他率領兵馬已經開拔,意欲與高順合兵以拒王師,此亦勁敵也!”
曹操麵帶莞爾——劉備還不知陳登已暗中歸順,此番開拔至此,廣陵軍必然要在陣前倒戈,這一戰已有九成勝算。
劉備見他信心滿滿,不失時機地稟奏道:“曹公,在下此前還辦了一件事,心緒很是不寧,要對您直言相告。”
“哦?什麽事兒啊?”
劉備看似戰戰兢兢道:“年初之時我以豫州牧的名義將袁紹之子袁譚舉為孝廉……其實這是為了大局安定,望您不要多想。”袁紹父子雖身在河北,但祖籍還是豫州汝南,所以舉孝廉也要在原籍。
曹操撲哧一笑:“我早就聽說了,這算什麽大事?我理解你的良苦用心,袁紹就好這等虛名,舉他兒子為孝廉可以緩和咱們跟他的關係嘛,你做得很好。”
劉備惶恐的臉上霎時間泛出笑意,信誓旦旦道:“明公體恤下情,末將感激不盡,日後必當加倍效力以報知遇之恩。”
曹操撚撚須髯,心想這劉備也忒膽小了……
【獨目夏侯】
經過長途跋涉,曹操終於趕到了小沛。但高順早就撤退了,隻留下一座劫掠已盡的空城和滿地的屍體……
自劉備以鎮東將軍、豫州牧身份重歸小沛以來,不少流民百姓都移至此處安了家。本以為此城已屬朝廷管轄,從此太太平平,哪料到呂布再叛,守軍百姓一霎之間盡染黃泉。曹操無可奈何,分兵料理城中諸般事宜,自率大隊人馬繼續向東行進,在豫徐二州交界處與夏侯惇所部會合。督兗州軍事程昱、離狐太守李典皆已率兵趕到。
聞聽曹操親至,而且要過營探傷,夏侯惇帳下諸將可慌了神。他倆的關係誰都知道,況主帥受傷諸將有保護不力之罪,韓浩、劉若、王圖等趕緊迎出轅門跪倒請罪:“末將等護持不周,請主公責罰……”
曹操看都沒看他們一眼,二話不說縱馬而過,急匆匆直奔中軍大帳,甩鐙離鞍腳未落地就已喊了出來:“元讓!你傷勢如何啊?”見裏麵沒動靜,趕緊手掀帳簾舉目觀望——但見黑漆漆的大帳裏隻有兩個人,夏侯惇僅著單衣背對帳簾而坐,身邊垂首立著一個軍醫。
“元讓……我來了,你傷勢如何?”曹操邁步走了進來,許褚等親兵緊隨其後。夏侯惇沒有迴頭,低沉著嗓音道:“我不想見外人,讓你的人
都出去!”
曹操一愣,揮手把許褚等人都打發了,這才小心翼翼繞到夏侯惇身前。見他麵色慘白神情憔悴,比數月前清瘦了許多,頭上斜裹白布遮住左目,雙手捧著一麵銅鏡,正瞪著布滿血絲的右眼,望著鏡子裏的自己呆呆出神。
那軍醫趕忙跪倒給施禮;曹操隻揚了揚手,與夏侯惇麵對麵坐下,緊蹙眉頭注視著他:“你怎麽樣?還疼嗎?”
夏侯惇沒說話,隻是搖了搖頭。一旁的軍醫趕忙稟報:“啟稟主公,夏侯將軍目創已無大礙,不過……不過就是……”他斜目瞥了瞥夏侯惇,沒敢往下說。
“不過就是瞎啦!”夏侯惇冷笑道,“眼珠子我都吞到肚裏了,又豈能醫得好。”
曹操已經聽說事情的經過了。那時夏侯惇正督率人馬趕往小沛馳援;高順得訊後率領陷陣營騎士半路阻擊,偷偷繞到曹軍北麵,放冷箭奇襲中軍。親兵衛士隔擋不及,恰有一箭正入夏侯惇左目。主帥突然中箭,曹軍將士立時騷動;高順料已得手,揮兵直突過來,曹軍陣容大亂,踩踏死傷甚是嚴重。當此危機時刻,夏侯惇竟將箭枝帶眼珠一並拔出,大喝道:“父精母血,安忍棄之!”隨即吞入口中,強忍劇痛指揮兵士奮戰。高順之兵大駭,趕緊草草撤退,這才避免了曹軍遭受更大損失。但此後夏侯惇創口惡化,他身份太高無人敢草率頂替,加之半路受挫士氣低迷,隻得後退下寨。
“你犧牲一顆眼睛,保住了三軍將士,真是……”曹操真不知說什麽好。誇獎他,顯得太殘酷了;說他傻,似乎又有輕視三軍將士之嫌;說謝謝,兄弟之間無需那麽生分;想說兩句安慰話,卻又搜腸刮肚想不出如何措辭。
夏侯惇似乎並不關心他的評價,隻是手捧銅鏡,陰沉著嗓子對軍醫道:“你剛才不是說今天要給我拆開嗎?還不動手等什麽?”
“諾。”那軍醫怯生生應了一聲,開始動手,一圈一圈顫顫巍巍地為他拆解繃帶。
曹操臉對臉與夏侯惇坐著,不過數尺之隔,屏住唿吸注視著他的創處……一圈、兩圈……白布間已透出斑斑血跡……三圈、四圈……裏麵的白布已被血染得殷紅……拆到最後一圈時,布條上竟粘著一塊血肉模糊的東西——那是眼皮!
曹操一望之下頓覺恐怖,趕緊伸手去奪夏侯惇手裏的銅鏡。但他硬是不肯撒手,瞪著那隻布滿血絲的右眼,死死盯著鏡中的自己——眼珠子沒了,整個眼眶都凹陷進去,加之亂軍陣中救治不及時,大片的肉都已壞死,連眼皮
都爛掉了,隻剩下一個烏黑醜陋的大窟窿;雖然過了將近一個月,但裏麵的血痂還沒完全幹透,往外滲著令人作嘔的膿血。
“哐”的一聲響,夏侯惇把鏡子往地下一扔,摔了個粉碎,迴手一把抓住軍醫的手腕:“他媽的!這是我的臉嗎?這是我的臉嗎!”他怒不可遏,脖頸額頭青筋凸顯,聲嘶力竭地衝軍醫喝問著。那軍醫身材單薄,被他死死地抓著腕子,疼得渾身顫抖。
“元讓!元讓!”曹操趕緊奮力掰他的鋼鉤般的手指,“放開他,你快把他手腕捏碎了……放手啊!”中軍帳裏這麽一鬧,外麵的親兵趕緊掀簾進來,隻見夏侯惇麵目猙獰可怖,都嚇得呆住了。
“滾出去!”夏侯惇衝那些親兵吼了一聲,這才放開那個軍醫,“滾!你也給我滾!”
所有人都出去了,夏侯惇捂著創口頹然落座,身子一直在顫抖。曹操凝視著這個既是堂弟,又是親家,又是股肱心腹的人。從前他是那麽憨厚穩重,現在卻好像一頭受了傷的惡狼。這一箭不但毀了他的容貌,連心緒神誌都傷了。
“元讓……你……”曹操本想說“你無需太在乎自己這獨眼龍相貌”但是這話沒法出口,瞎的不是自己的眼,怎麽能切身體會到他的感受呢?
沉寂了好一陣子,夏侯惇無奈地擺擺手:“完了……我廢了……”身為統兵大將,在戰場上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若是瞎了一隻眼,莫說指揮戰陣,就是走路都會不自主地傾斜。為將者喪失眼睛,那就意味著要從戰場第一線退下來了。
曹操連連搖頭:“要離獨臂,刺死慶忌;孫臏癱瘓,大敗龐涓;李牧佝僂,獨抗秦師。將在謀不在勇,六根不全的勇士名將多的是,你即便上不了戰場,一樣可以出謀劃策指揮若定。”
夏侯惇轉過身,故意隻用右半張臉對著他:“高順已將兵馬退到彭城,臧霸、孫觀、尹禮那幫土豹子也跑來助陣。看來呂布是想跟咱來個徹底了斷。”他不想再討論自己的眼睛,趕緊轉移了話題。
“陳登到了沒有?”曹操現在最關心這個。
“已率五千廣陵軍到達彭城了。他給我送來一封密信,約定在交鋒之際陣前倒戈。他有兩個心腹,一個叫陳矯、一個叫徐宣,都是廣陵當地人。為了消除咱的疑慮,陳登暗地裏把陳矯派到了泰山郡薛悌那裏,就算是給咱送個人質吧。”
“陳元龍真是個心思縝密的人呐!”曹操頗為滿意。
夏侯惇卻不以為然:“我已致書泰山
郡,叫薛悌火速帶陳矯趕來,不把人質握在手裏,咱還是不踏實。另外,我已致書給梁國諸縣,叫他們加強戒備,防止袁術發兵救援呂布。”
曹操大感欣慰——莫看夏侯惇瞎了一隻眼,身心雖受煎熬,腦子裏卻還不亂,這養傷的一個月裏已將好幾件大事辦得妥妥當當。
“小心高順,他的陷陣營厲害得緊。”提起陷陣營,夏侯惇麵露憤恨,“最近呂布又從張楊那兒弄來一批好馬,重新武裝了這支隊伍,比在兗州時更能打了。”
“哼!呂布之兵東拚西湊大多都是烏合之眾,再有廣陵兵陣前倒戈,縱有陷陣營也翻不了天。”
“那也要小心……”夏侯惇不自主地去摸凹陷的眼眶,“我就是一時大意才變成這副模樣。”
曹操聽他把話繞了迴來,心頭又泛起感傷:“元讓,你先迴許都養傷吧,現在子廉在那裏坐鎮。”
“我不去許都。”夏侯惇搖搖頭,“我不想讓滿朝文武瞧見我這副德行!我想去太壽古城完一個心願……”昔日袁術北上,曹操率師將其擊破,連逐三座城池,其中就有兗豫之間的太壽古城。那座城幾乎荒廢,百姓逃亡殆盡,附近有睢陽渠流經。夏侯惇曾許下心願,要在那裏修陂,開墾良田重新召迴百姓。“那裏沒什麽熟人,我想清靜幾日,跟附近百姓幹幹活……順便等這個創口長好。”
“可以。不過也不要待太久,等破了呂布安定徐州之後,我就去找你。”曹操消滅呂布之後就要立刻著手對付袁紹,那時可少不了夏侯惇這個得力幹將。
這時就聽帳外許褚稟報:“主公,泰山太守薛悌、泰山都尉呂虔率部前來,已在西麵紮營。”
“孝威來了,去忙你的吧。”夏侯惇揚了揚手,臉龐稍微偏過。
曹操又看到了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血窟窿,他盡量避免自己的目光投向那裏,低下頭拍了拍夏侯惇的肩膀:“多多保重。你現在若是不想見人,我吩咐親兵夜裏送你離開,這營裏的事就暫且交與妙才處置吧。”夏侯淵畢竟是夏侯惇的同族兄弟,由他接管會省去不少麻煩。
韓浩、劉若、王圖等部將都在外麵等著,一見曹操出來,又齊刷刷下拜:“末將護持不周,請主公……”
“都給我起來!”曹操急著見薛悌,搬鞍認鐙上了馬,“事情已經出了,少說這種沒用的話。現在最重要的是打好仗,給你們將軍報仇,沒事就給我練兵去!”說罷打馬揚鞭從諸將身邊絕塵而過;諸將一見可算放
了心,朝著他的背影又是一拜。
曹操迴到中軍大營時,薛悌已經在等候了,身後跟著一個相貌端正的年輕人,而他身後還緊隨兩個士兵,似乎是隨時防備他逃跑。曹操下馬進了自己的大帳,令親兵全都退出去,薛悌他們進帳。
二人進帳即刻下拜,起身後薛悌趕忙介紹:“這位是廣陵郡功曹陳季弼。”
陳矯朝曹操又是一揖,忽然撲哧笑道:“孝威兄錯了,在下如今叫劉季弼。”
“哦哦哦,”薛悌也笑了,“劉季弼、劉季弼,賢弟的身份現在還要保密,不能叫其他人知道。”
曹操頗感意外,薛悌這樣的木頭人竟然會與這小子稱兄道弟,言語之間還頗為親昵,趕緊重新打量這人。但見陳矯身高七尺、素衣皂袍,一張瘦長臉,目若朗星,大耳朝懷,左臉頰上稍有幾點麻子,三綹墨髯剛剛蓄起,相貌倒也不俗。
“陳功曹,這些日子在孝威那裏起居飲食還好吧?”陳矯是人質也罷,是客人也好,畢竟是陳登派來的,因而曹操對他很客氣。
陳矯連連拱手:“薛郡將待在下甚好,閑來小酌,品評一下關東名士,倒也有趣得緊。”
“哦?”曹操有點感興趣,“品評關東名士?都提到誰了?”
陳矯道:“在下無德無能豈敢隨意指摘?不過我家陳郡將曾有品評,想來甚是有趣。”
“不妨說來聽聽。”現在凡是提到陳登的話題,曹操都很重視。
陳矯麵帶莞爾娓娓道來:“我家陳郡將言道‘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兄弟;淵清玉潔,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清修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曹公以為可還恰當?”陳元方兄弟乃是大隱士陳寔之子陳紀、陳諶;華子魚是豫章太守華歆;趙元達是已故的前任廣陵太守趙昱。
曹操心中冷笑——陳紀兄弟有德有行,如今為避戰亂都不知逃往何方去了;華歆有禮有法,見了孫策還不是乖乖獻城投降;趙昱有識有義,到頭來死在笮融那個小人手裏;至於孔融,不過就是靠一張嘴,真有什麽治國安邦的才華?最荒唐的就是說劉備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天大的笑話!大耳小子曾幾度淪為喪家犬,無立錐之地,最後還不是寄居到我的籬下?
他心裏雖這麽想,口上卻道:“倒也有理……惜乎荒亂以來名士四處避難,就說剛才提到的陳紀兄弟吧,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