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卑鄙的聖人:曹操(1-10) 作者:王曉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觀偶遇】
燥熱的天氣搞得人心情也格外煩悶,尤其對於京師的官員而言更是難耐。漢官最注重儀表,不管多熱的天氣一定得穿戴嚴實整齊,邁四平八穩的步子,在這樣的伏天豈能不遭罪?
曹操與陳溫並肩走到東觀外,兩個人不約而同地歎了口氣。
晝也思夜也想,如今終於是迴到京師做官了,但是朝中的議郎多得成把抓,真正有事情可做的還不到十個人,大多數不過是坐冷板凳,什麽差事也沒有。
曹操與陳溫雖是橋玄舉薦、皇帝親自下詔征召的,可同樣是沒有職分形同備選官員,名義上說他們是負責應對聖言,但是皇上天天在西園避暑,連他的麵也見不著。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也隻好設法自己給自己找事做解悶。正好皇宮東觀學士在修國史《漢紀》,他們便跟著抄抄寫寫翻翻卷宗。總之,看上去整日裏忙忙碌碌,實際不過消磨時光罷了。
陽光散漫地鋪在大地上,四下裏無風,庭院裏桐樹的葉兒連動都不動一下。東觀大堂裏靜悄悄的,這會兒主筆馬日磾正在後麵的小閣裏休息,隻有幾個書吏還在整理卷宗。細說起來,這部《東觀漢紀》的修編還要追溯到班固撰寫的私史。當時孝明皇帝看後大加讚賞,對此格外重視,便下令將其列為本朝國史不停地寫下去,於是大儒陳宗、尹敏等紛紛加入,後來又有劉珍、伏無忌、崔寔、曹壽等大手筆繼承了老一輩接著修。自劉宏繼位以來,馬日磾、堂谿典、蔡邕、盧植、楊彪也都紛紛為這部書辛勤忙碌過。可現在堂谿典病重告老,蔡邕逃官隱居不知下落,盧植又被調任尚書,楊彪也總有別的職分,偌大的修史工作全都壓在了馬日磾這個總編修一人身上。
馬公上了年紀,精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可皇上還總是時不時派人來過問修史的進展,弄得老人家片刻都閑不下來。其實老人家心裏跟明鏡一樣,眼前的一切都是張讓那杆子宦官動的歪主意,存心要把他這把老骨頭累死在東觀。但他還是放不下這項工作,《東觀漢紀》是多少名儒文士一百多年間的心血,他寧可累死也不想將幾代人的努力付之東流。再說朝廷腐敗已經如此,一個糟老頭子無力迴天,又有什麽能比得了把精力放到曆史上呢?不管是對於馬日磾,還是對於曹操他們,忙碌是一種幸福,因為忙起來也就沒工夫感歎現實的痛苦了。
曹操、陳溫邁進大門,見四下無人趕緊把官帽摘了下來,東觀裏高大空曠,也涼爽了不少。二人感覺今天來早了,便擦擦汗,在
冗雜的卷宗間尋個地方坐下,信手抽來兩卷剛剛謄好的傳記看。
說來也巧,曹操所翻看的正是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的本紀,還恰好是寫昆陽之戰那一段,班固的大手筆,倒是很合他的胃口。讀到“初,莽遣二公,欲盛威武,以振山東,甲衝輣,幹戈旌旗,戰攻之具甚盛。至驅虎豹犀象,奇偉猛獸,以長人巨無霸為壘尉,自秦、漢以來師出未曾有也。”曹操合上書,咂摸著滋味對陳溫言道:“昔日昆陽之戰如今想來還覺不可思議,我世祖皇帝僅以數千精銳破敵近百萬,真天神也!雖調度有方,士卒奮勇,也屬天意呀!”
哪知陳溫還不曾答言,卻聽中門處傳來一陣洪亮的笑聲:“哈哈哈……笑話!昆陽之戰乃人力所為,何幹天意?”
曹操一愣,閃目觀瞧,見中門外還站著一位官員。此人五十歲上下的樣子,也是議郎大夫一般的服色,個子矮矮的,長得瘦小枯幹相貌鄙陋,正背著手翹著兩寸來長的小胡子,打量門口影壁上胡廣的畫像。曹操聽這人故意駁他,又見是一個相貌鄙陋、比自己還矮的人,心裏一陣不喜;他放下手裏的書卷,故意向陳溫牽三掛四道:“如今書生久不知戰場之險,言語也多光怪啦……”
那人聽出曹操這話是故意衝他來的,笑著捏了捏上翹的老鼠胡子道:“光怪?說什麽天意使然才是真真的光怪!自古用兵不拘於法,無事在練,有事在調動士氣。
“千人一心可破百萬烏合,昆陽一戰世祖皇帝陳說利害在前、奮勇搏殺在後,王莽之眾依仗兵多刃利,惰於幹戈,漢軍一到皆成靡兵。兵法有雲‘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此不過常理也。”
“常理?”曹操是閑讀兵書注過《孫子》的,對他的話不屑一顧,“隻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不通戰事不過枉論古人而已。”
那人卻不再與他爭辯,笑嘻嘻搖了搖頭,仍舊望著胡廣的畫像出神。這更引起曹操的好奇,問道:“敢問這位大人在想什麽?”
那小個子攆著胡子沉吟半晌道:“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畫得確實好,試想胡公當年是何等英姿啊!”
曹操差點兒笑出聲來,這個人可真是古怪,竟說些不合眾議的話。世人皆知胡廣老奸油滑,不過是善於順從聖意,遊走宦官外戚罷了,這人卻道胡廣有英氣,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曹操起身走到影壁前,也看了看畫像。這是六年前皇上特意下令畫的功臣圖,左邊是黃瓊,右邊是胡廣,好似一對門神。當年這
兩個人在“跋扈將軍”梁冀當政時一剛一柔,在皇權最衰微之時支撐起朝局。把他們畫在這裏一來是表彰功績,二來也是告誡後人要學習為官事君的剛柔之道。他打量著的這一幅,明顯畫的是老年時的胡廣,一身公侯的打扮,手裏拄著長壽杖,雖然須發皆白可一臉的微笑透著圓滑,跟左邊那一身浩然正氣、老而彌辣的黃瓊形成鮮明對比。曹操小時候沒少見胡廣,隱約記得就是這個模樣——實在談不上什麽英姿。
曹操抱著一肚子抬杠長能耐的心理轉臉笑道:“恕晚生直言,胡公中庸可見,英姿卻未見得,大人可願略微賜教一二?”
“哦?”那人這會兒才好奇地看了曹操一眼,不知什麽原因話竟多了起來,“你不知道,此中有個緣故。這畫的是胡公晚年,他年輕之時確是相貌堂堂英氣非凡。你知道他老人家是如何為官的嗎?你若感興趣咱們進去坐坐,老朽不才早生了幾年,講給你聽聽。”
曹操拱拱手,禮讓他進去,陳溫見狀也趕忙讓出上座。那人一坐下就打開了話匣子:“唉!這胡廣能夠舉孝廉為官,話還要從前朝的大臣法雄說起。”
“法雄?名吏法文疆?”陳溫知道此人。
“嗯。當年他曾為南郡太守,有一年歲末舉才,可難壞了法雄。你們一定也聽說過,法雄秉性耿直,以執法嚴厲著稱,對手下散吏要求十分苛刻,所有的人都是奉命行事不敢有違他一點兒。到了選拔人才的時候,法雄自己也為難,平時他們在自己麵前都謹小慎微一模一樣的,可是真要選出才德過人之輩卻不容易。法雄左思右想也拿不定主意,關鍵時刻他的兒子法真來了。”
曹操點點頭,對於法真的事跡他是清楚的。法真乃法雄之子、西川隱士,好黃老之術,被人稱為“玄德先生”。據說這個人不光學識出眾而且相貌偉岸,可就是不願出來做官,朝廷征召時他寧可躲進深山老林都不肯見公差。不過法真的兒子法衍卻早早爬進洛陽當了官,如今也是閑職議郎,與曹操不過點頭之交,除了相貌好外實在是沒有什麽可取之才。洛陽之人皆知,法衍與宗正劉焉、議郎董扶、太倉令趙韙、涼州刺史孟佗等人過從甚密。
“法真來得正是時候。”那小個子繼續說,“法雄知道兒子眼光比自己尖銳,於是叫法真挨個兒見見這些散吏,替他從中選優舉薦一位孝廉。法真尊了父命,卻不肯麵見這些人,他不聲不響換了仆役的衣服,連著三天扒著衙門窗口偷看這些散吏的言行舉止。三天以後法真帶著挑中的人來見父親,法雄一看竟然是
平日裏最唯唯諾諾的胡廣。
“原來胡廣辦事果斷、舉止出眾,隻是在長吏麵前恭順嚴謹,法雄一直沒發覺而已。”那人說到這兒也樂了,“想來人之性情日益改變,胡公雖然中庸半世,卻也屬無奈之舉呀……”這話裏似乎透著些惋惜,甚至有些自傷自憐的感覺。
曹操雖不開口否認他的話,但心裏卻大不讚同他的論調。評論昆陽之役的話不讚同,評論胡廣的話也不讚同,在他眼裏這個相貌滑稽的矮子實在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左不過是個耍嘴皮子嘩眾取寵的猥瑣人物,甚至說了半天的話,曹操都沒有問他的名姓。
這時一個書吏慌裏慌張跑過來,對那個矮子施禮道:“您是朱大人吧?大熱的天兒叫您久等了,千萬別見怪。馬大人今兒不舒服貪睡了一會兒,聽說您到了趕忙就起來啦!您快裏麵請吧!”說著畢恭畢敬伺候著那人轉到後麵去了。
“他還搶了個先!”曹操望著他的背影,對陳溫道,“這人也真是滑稽。”
“滑稽什麽?我看你上了年紀也是這副尊榮……那胡子……那個頭兒……哈哈哈!細想想,你們倆還真像。”
“誰跟你玩笑?”曹操也樂了,自己相貌不濟也沒有辦法啊。
“可是那人叫他朱大人……究竟哪個朱大人呢……”陳溫低頭想了想,“平日沒見過他呀!是誰呢?”
“左不過跟咱一樣是個閑人罷了。”曹操起身,“咱們到別的屋裏走動走動,這邊兒書堆得成山成垛,礙手礙腳的。”
“我知道他是誰啦!”陳溫眼睛一亮,猛地站了起來,“孟德呀,咱們冒失啦!”
“他是誰呀?這麽大驚小怪的。”
“朝廷剛下令召迴京師的諫議大夫朱儁呀!”
“是他?”
“一準兒是他,能值得馬公這麽高迎的,這東觀裏還有誰?”陳溫十分肯定。
曹操臉一紅,真覺得自己後脊梁都有些發燙。那朱儁以五千門吏雜兵在短短一個月間平定交州數萬叛軍,自己竟然有眼不識泰山,說人家書生不知戰場之險,可真瞎了眼啦!他憨然一笑,遮羞道:“咳!這是怎麽說的……又沒見過,誰知道此人這等容貌。”他喜好兵法,最愛行伍之事,若知道是朱儁,早就大禮相見問長問短了。
“人不可貌相啊!咱倆也真夠瞧的,聊了半天連人家是誰都沒弄清楚。交州梁龍造反,南海太守孔芝降敵,還有南蠻策應,好幾萬的叛軍他不到
一個月就給平了。朝廷剛下令,朱儁加封都亭侯,賜黃金五十斤,他現在正是炙手可熱的時候。我看他老人家真是平易近人,你那麽譏諷他都沒說什麽,還跟咱講了那麽多話……慚愧呀慚愧……”陳溫說著拍了拍腦門。
曹操死撐麵子不肯改口:“這個人雖然精於用兵,但也未必所言皆對。說什麽昆陽之戰天意人力之辯,反正我是不會擁數十萬大軍反被人奪氣,敗在小敵之手的!”
“我看也未必呀……你就別瞎琢磨啦,還數十萬大軍呢,如今連個正式差事還沒有呢!”陳溫笑著把卷宗放迴到竹簡堆裏。
曹操也跟著他忙活起來,將已經校對好的《漢紀》按年代、人物分門別類。陳溫素來敬重馬日磾,所以為他辦事很認真,把所抄傳記與目錄一一核對,忙得頭都不抬。可曹操卻人在心不在,腦子裏一直琢磨剛才朱儁說的話,甚至還放下書,特意又步到影壁前看胡廣的畫像:怪呀……現在再看畫上那眼神……似乎這張老好人臉下麵卻曾有過桀驁不馴和雄心壯誌……正在胡思亂想之際,隻聽篤篤的拐杖聲響。白發蒼蒼的馬日磾親自將朱儁送了出來。
“您老人家留步吧!折殺我也。我說閑著沒事兒來看看您,反倒給您添麻煩了。”朱儁對馬公也很恭敬。
“公偉,你何必這麽見外,咱都四年多沒見麵了,若不嫌我這老頭子麻煩,以後常來走動。我願意聽你聊天,從來不引經據典,聽著一點兒都不拘束。”看得出,馬日磾今天很高興。
“看到您身體安康,我也就放心了。”
“我好著呢!”馬日磾拿拐杖敲了敲地,“好得不能再好了,要是有禦酒自己還能喝兩壺多呢……你瞧瞧這東觀,現在門可羅雀嘍!也就早上熱鬧,閑人都來聊天,明兒我跟皇上申請,咱弄個幌子,這兒改酒肆吧!”
“哈哈哈……”朱儁一笑,小胡子翹得老高,“許久未見,您還是這麽詼諧呀。”
“自己哄自己開心唄。”馬日磾苦笑一陣,“年頭是改嘍!如今莫說上疏言事,連皇上的麵都難見,整天弄一幫宦官應付差事。說實話,我也算不得什麽耿直之臣,我們馬家又不是清流出身,外戚侯門子孫嘛!總想著凡事過得去就行……可是眼下有些事兒實在是過不去啦!我一輩子老老實實沒說過牢騷話,可眼見這朝裏朝外……唉……孔子道六十歲耳順,可我怎麽就事事都看不慣聽不慣呢?”
“老爺子,為社稷操了半輩子心,如今您得保重身體。”朱儁握了握他的手
,似乎示意他不要言多語失。
“保重……我保重幹什麽呀?”馬日磾顯得很悲觀。
“修您的史書呀,反正我也是一介書吏出身,幹脆我給您打雜!”
“休要拿我取笑,我怎麽敢用你這國家功將?”
“沒關係,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朱儁倒滿不在乎。
“來不來的有你這句話我就領情了,你京裏朋友也不少,這幾天好好串串吧。其實有幾個年輕人幫忙就夠了。”馬日磾說著一抬頭,正瞧見曹操站在門口看畫像,忙招唿道,“孟德,你小子過來!”
曹操知道馬公好詼諧,忙笑嗬嗬跑過來跪倒見禮。
馬日磾笑道:“公偉!這小子是曹巨高之子,頗有些見識。”
“難怪難怪!”朱儁見是剛才取笑自己之人,意味深長地笑了。
“你可不知道,他出任議郎乃是橋玄舉薦。這小子還精通《詩經》、注過孫武子十三篇,後生可畏呀!”
殊不知曹操方才與朱儁有一番爭辯,馬日磾越誇他,他越覺得害臊,平日裏最為得意的兵法之學,這會兒卻成了莫大的恥辱,忙憨笑道:“馬公,您過譽了。小可不過是記問之學……”
“你小子今天交了好運,我老人家親自替你引薦。這位就是平滅交州叛亂的朱儁朱大人!”
曹操慌張道:“方才晚生不知是朱大人,多有得罪。”
“這是哪兒的話?討論戰事見仁見智嘛!好好幹,你既然通曉兵法,將來要是有戰事,給我當個副手,咱們一同出去領兵放馬殺敵建功如何呀?”
“蒙大人提攜。”
“哈哈……馬公,咱們再會再會!”朱儁又拱了拱手,捏著七根朝上八根朝下的老鼠胡子,笑嗬嗬地離了東觀。
“孟德,他怎麽這樣講?你小子跟他討論什麽了?”馬日磾很好奇。可是曹操卻根本沒注意到老人家的問話,他眼睛還直勾勾地望著遠去的朱儁,他就是想不明白:像這麽一個矮小猥瑣、舉止隨便的人,是如何威震三軍建立功名的呢?
【國舅何進】
曹操畢竟年輕,不能定下心神來做學問。東觀校書的事越幫越覺得沒意思,半個月下來,抱著竹簡怎麽也看不下去了。
馬日磾瞅他心不在焉,晃悠著手杖玩笑道:“小子!實在沒心思就出去玩,我年輕那會兒可會鑽沙(隱而不見)啦!曹巨高何等伶俐的人物,橋公
祖年輕時也精神十足呀,怎麽就栽培出你這等悶葫蘆來了?去去去!該幹什麽幹什麽去,我這老眼老手的一天寫不出一卷,用得著你天天來校書嗎?就好像明兒我就要咽氣似的!惹惱了我,老子拿拐杖打你屁股蛋子……快滾快滾!”就這樣,他生生叫馬日磾攆了出來。
溜達著正合計去哪裏好,可巧迎麵鮑信帶著鮑韜、鮑忠來了,左拉右拽邀他去行獵,硬拉著他出了城。到了郊外馬跑得倒是盡興就是伸不上手,人家鮑家哥仨是常年的把式沒間斷過,曹孟德那二五眼的本事不夠給他們牽馬墜鐙的,追來逐去滿頭大汗還空著手。
“諾,這點兒東西你拿迴去做個野味,也別白來一趟。”鮑信攥著兩隻野兔遞給他。
“得了吧!鮑老二,你別寒磣我了!你們繼續,我先走了。”曹操啐了他一口,便不管不顧地先行離開了。
“文不成武不就,就是這等命!”曹操一路不住歎息。待他滿身大汗迴府,又見家門口停著輛官員的馬車。這倒不算什麽新鮮事,曹嵩自從曹節死後又與趙忠一拍即合,幾乎每天都有客人,左不過是侍中樊陵、許相、賈護那等四處鑽營的人物,曹操也早就習慣了,父子之間有約定,這樣的客人他一概不見。
曹操也沒打招唿,筋疲力盡迴到自己房裏,由著仆人秦宜祿伺候他脫袍更衣,梳洗已畢兀自坐在一邊生悶氣:“都怪鮑老二!大熱天弄了一身汗……宜祿呀,快去給我弄碗涼水喝。”
“諾。”秦宜祿諂笑道,“我瞧最近您老心裏不順呀?”
“少耍貧嘴,我老了嗎?”
“不老不老……”秦宜祿一晃悠腦袋,嘻嘻笑道:“您到老的時候準是個大官兒!”
“少奉承,弄水去。”曹操沒好氣。
“莫怪小的奉承,您就是當大官兒的命。別的且不論,衝著我您也得高升。”
“謔,衝著你?連媳婦都沒有的主兒?”
“這您就不懂了,”秦宜祿齜著牙樂道,“我聽老爺講過,光武爺以前,丞相的蒼頭(家奴)通稱就叫‘宜祿’,丞相爺要是有事吩咐,開口先喊‘宜祿啊’。您琢磨著,如今您有什麽吩咐先喊我名字,衝我您也得混個丞相嘛。”
“這倒是有據可查,可惜是老年間的故事了。光武爺廢丞相而立三公,現如今哪兒還有丞相這個官呀?”這倒把曹操哄樂了。
“咱不抬杠,可沒準兒您將來功勞大,自己封自己個丞相呢?”
“嗯,我自己封自己……我那不反了嗎?”曹操抬腿給了他一腳,“你哪兒這麽多廢話,快去端水!”
“不是……小的有下情迴稟。”
“叫你幹點活兒怎麽這麽難呢!我這還沒當丞相呢就支使不動你了。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諾,我這就放。剛才老爺吩咐了,說今天來的是貴客,讓您一迴來就去客堂見客。”
“哎呀,有事兒你不早言語!”曹操趕忙起身披衣衫,“打盆淨麵水還磨蹭半天不著急呢!三十多歲的人了越學越迴去,有事兒全叫你耽誤了。”
“小的這也是為您好呀,老爺那邊嚴,您要是不梳洗好了,老爺要怪罪的。我吃罪不起呀!”
“放屁!怪罪我還怪罪得到你頭上嗎?你是誰的仆役?吃老爺的糧還是吃我的糧?別以為當年幫著我爹鑽營過曹節就了不起了!”曹操冒出一陣邪火,“跪下自己掌嘴!”
“諾……”秦宜祿哼哼唧唧跪下,愁眉苦臉地掌嘴,卻不肯用力氣,兩隻手在臉上幹摩挲。曹操見他這副模樣,“撲哧”一聲笑,道:“你別找挨罵啦!滾滾滾!愛幹什麽幹什麽去吧。”說著蹩出屋子就奔客堂,走了兩步覺得不對,迴頭嚷道,“父親說過,他的客人我可以不見。今天是誰來了非叫我過去?”
“說是國舅來了。”
“國舅?哪個國舅?”當今何皇後有兩個兄弟,一個是親哥哥何進,另一個則是同母異父的兄弟何苗。
“大國舅,將作大匠何遂高。”
“何進?他到咱家幹什麽……”曹操也不敢怠慢了,邊思索邊往客堂走,但還是晚了,隻見曹嵩笑嘻嘻地正送一位官員從堂屋出來。
曹操猛一眼瞅見:何進身高足有九尺掛零,生得膀闊肩寬肚大腰圓,頭戴鑲碧玉的硬介幘,身著絳紫色繡黑邊的開襟深服,沒有披袍,內襯白緞衫襦,腰間青綬囊革鼓鼓脹脹,二尺二的大寬袖露著黑黲黲卷著汗毛的大粗手腕,下穿肥大的皂色直裾中衣,足蹬加寬加大的厚底鍛帶錦履。麵上觀:一張淺褐色寬額大麵,鼓臉膛,肥頭大耳濃眉毛,卻是小眯縫眼,偌大的蒜頭鼻子占了小半張臉,鼻頭油汪汪亮鋥鋥泛著光,下麵一張厚唇大口樂嗬嗬,露出雪白的大門牙,一嘴的牙倒是蠻齊整,可一副胡須卻七楞八叉黃焦焦散滿胸膛。
打老遠這麽一瞧,何進高人一頭、乍人一背、肥人一圈,大身段大臉龐兒,大胸脯大肚囊兒,大鼻子大胡茬兒、大手
大腳大屁股蛋兒!
“這位國舅可夠瞧的……穿得再講究也還是屠戶的架勢。”曹操自言自語沒嘀咕完,就見何進搶先迎了過來。他個子高,大步流星,慌得曹嵩在後麵小跑,介紹道:“此乃老夫不才之子曹操……還不快過來給國舅爺見禮。”按說何進身居列卿又是當朝國舅,受散秩郎官一拜是理所應當的。但這人憨厚隨便,也不曉得太多禮數,兩步迎過來與曹操生生作了個對揖。這下可出笑話了!兩人離得也就二尺遠,何進高曹操矮,何進一直身子曹操方低頭,腰裏裝印的囊革硬邦邦正磕在曹操麵門上。磕得曹操眼前金花四迸,疼得捂著腦袋當時就蹲下了。鬧得曹嵩臉跟大紅布似得,也不好嗔怪人家國舅,隻能指著自己兒子發作:“你、你……你怎麽這樣孟浪?不像話!起來起來!”
何進倒不好意思了,連忙攙扶道:“怨我怨我!磕疼了吧?我給你吹吹……不要緊吧,大兄弟。”
哪兒就出了“大兄弟”了?國舅之尊怎麽可以隨便開口呢?這何進根本不曉得官場上那一套,他嗓音厚重還帶著很濃的南陽口音,越著急越說話,越說話就越沒身份了。曹操忙道不妨,忍著不敢笑,還得客套:“國舅您事務繁忙,今日能來我府,我父子頗感榮光。”
“你真抬舉我!”何進齜牙咧嘴笑了,“我這個將作大匠不過是塊糠包菜,沒用的閑人一個,張讓、趙忠他們怎麽吩咐,我就怎麽幹。”他倒是好意思實話實說。原本曹嵩還想再談論些朝廷大事,經這麽一鬧也沒那心情了。父子二人把何進送出府門連連作揖,直等他上了馬車行出去老遠才迴轉書房。
“你沒磕壞吧?”
“不礙事。”話雖這樣講,可曹操看爹還有重影呢。
“這個何進呀……哎!”曹嵩歎了口氣,“憨傻心直不通禮數,當屠夫合適,可根本不是個做官的材料,比起他那個兄弟何苗差遠了。”
“哈哈哈……”曹操這會兒才笑出聲來,“不過傻人有傻福,說不好他憑著這股憨勁還有一步好運。”
“哦?你這是什麽意思?”
“我朝自中興以來少的就是這樣憨厚的外戚,要是都像他這般單純哪兒還有什麽外戚幹政?再說了,黨人要是推這樣一個好掌控的人對付宦官,不是正合適嘛?”曹操意味深長地瞅了一眼父親。
這句話仿佛一個響雷正霹到曹嵩頭上,他搖搖頭,頗為讚賞地看著兒子:“你還真是出息啦!我以為你來晚了錯過了好戲,哪知道你小子
燥熱的天氣搞得人心情也格外煩悶,尤其對於京師的官員而言更是難耐。漢官最注重儀表,不管多熱的天氣一定得穿戴嚴實整齊,邁四平八穩的步子,在這樣的伏天豈能不遭罪?
曹操與陳溫並肩走到東觀外,兩個人不約而同地歎了口氣。
晝也思夜也想,如今終於是迴到京師做官了,但是朝中的議郎多得成把抓,真正有事情可做的還不到十個人,大多數不過是坐冷板凳,什麽差事也沒有。
曹操與陳溫雖是橋玄舉薦、皇帝親自下詔征召的,可同樣是沒有職分形同備選官員,名義上說他們是負責應對聖言,但是皇上天天在西園避暑,連他的麵也見不著。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也隻好設法自己給自己找事做解悶。正好皇宮東觀學士在修國史《漢紀》,他們便跟著抄抄寫寫翻翻卷宗。總之,看上去整日裏忙忙碌碌,實際不過消磨時光罷了。
陽光散漫地鋪在大地上,四下裏無風,庭院裏桐樹的葉兒連動都不動一下。東觀大堂裏靜悄悄的,這會兒主筆馬日磾正在後麵的小閣裏休息,隻有幾個書吏還在整理卷宗。細說起來,這部《東觀漢紀》的修編還要追溯到班固撰寫的私史。當時孝明皇帝看後大加讚賞,對此格外重視,便下令將其列為本朝國史不停地寫下去,於是大儒陳宗、尹敏等紛紛加入,後來又有劉珍、伏無忌、崔寔、曹壽等大手筆繼承了老一輩接著修。自劉宏繼位以來,馬日磾、堂谿典、蔡邕、盧植、楊彪也都紛紛為這部書辛勤忙碌過。可現在堂谿典病重告老,蔡邕逃官隱居不知下落,盧植又被調任尚書,楊彪也總有別的職分,偌大的修史工作全都壓在了馬日磾這個總編修一人身上。
馬公上了年紀,精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可皇上還總是時不時派人來過問修史的進展,弄得老人家片刻都閑不下來。其實老人家心裏跟明鏡一樣,眼前的一切都是張讓那杆子宦官動的歪主意,存心要把他這把老骨頭累死在東觀。但他還是放不下這項工作,《東觀漢紀》是多少名儒文士一百多年間的心血,他寧可累死也不想將幾代人的努力付之東流。再說朝廷腐敗已經如此,一個糟老頭子無力迴天,又有什麽能比得了把精力放到曆史上呢?不管是對於馬日磾,還是對於曹操他們,忙碌是一種幸福,因為忙起來也就沒工夫感歎現實的痛苦了。
曹操、陳溫邁進大門,見四下無人趕緊把官帽摘了下來,東觀裏高大空曠,也涼爽了不少。二人感覺今天來早了,便擦擦汗,在
冗雜的卷宗間尋個地方坐下,信手抽來兩卷剛剛謄好的傳記看。
說來也巧,曹操所翻看的正是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的本紀,還恰好是寫昆陽之戰那一段,班固的大手筆,倒是很合他的胃口。讀到“初,莽遣二公,欲盛威武,以振山東,甲衝輣,幹戈旌旗,戰攻之具甚盛。至驅虎豹犀象,奇偉猛獸,以長人巨無霸為壘尉,自秦、漢以來師出未曾有也。”曹操合上書,咂摸著滋味對陳溫言道:“昔日昆陽之戰如今想來還覺不可思議,我世祖皇帝僅以數千精銳破敵近百萬,真天神也!雖調度有方,士卒奮勇,也屬天意呀!”
哪知陳溫還不曾答言,卻聽中門處傳來一陣洪亮的笑聲:“哈哈哈……笑話!昆陽之戰乃人力所為,何幹天意?”
曹操一愣,閃目觀瞧,見中門外還站著一位官員。此人五十歲上下的樣子,也是議郎大夫一般的服色,個子矮矮的,長得瘦小枯幹相貌鄙陋,正背著手翹著兩寸來長的小胡子,打量門口影壁上胡廣的畫像。曹操聽這人故意駁他,又見是一個相貌鄙陋、比自己還矮的人,心裏一陣不喜;他放下手裏的書卷,故意向陳溫牽三掛四道:“如今書生久不知戰場之險,言語也多光怪啦……”
那人聽出曹操這話是故意衝他來的,笑著捏了捏上翹的老鼠胡子道:“光怪?說什麽天意使然才是真真的光怪!自古用兵不拘於法,無事在練,有事在調動士氣。
“千人一心可破百萬烏合,昆陽一戰世祖皇帝陳說利害在前、奮勇搏殺在後,王莽之眾依仗兵多刃利,惰於幹戈,漢軍一到皆成靡兵。兵法有雲‘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此不過常理也。”
“常理?”曹操是閑讀兵書注過《孫子》的,對他的話不屑一顧,“隻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不通戰事不過枉論古人而已。”
那人卻不再與他爭辯,笑嘻嘻搖了搖頭,仍舊望著胡廣的畫像出神。這更引起曹操的好奇,問道:“敢問這位大人在想什麽?”
那小個子攆著胡子沉吟半晌道:“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畫得確實好,試想胡公當年是何等英姿啊!”
曹操差點兒笑出聲來,這個人可真是古怪,竟說些不合眾議的話。世人皆知胡廣老奸油滑,不過是善於順從聖意,遊走宦官外戚罷了,這人卻道胡廣有英氣,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曹操起身走到影壁前,也看了看畫像。這是六年前皇上特意下令畫的功臣圖,左邊是黃瓊,右邊是胡廣,好似一對門神。當年這
兩個人在“跋扈將軍”梁冀當政時一剛一柔,在皇權最衰微之時支撐起朝局。把他們畫在這裏一來是表彰功績,二來也是告誡後人要學習為官事君的剛柔之道。他打量著的這一幅,明顯畫的是老年時的胡廣,一身公侯的打扮,手裏拄著長壽杖,雖然須發皆白可一臉的微笑透著圓滑,跟左邊那一身浩然正氣、老而彌辣的黃瓊形成鮮明對比。曹操小時候沒少見胡廣,隱約記得就是這個模樣——實在談不上什麽英姿。
曹操抱著一肚子抬杠長能耐的心理轉臉笑道:“恕晚生直言,胡公中庸可見,英姿卻未見得,大人可願略微賜教一二?”
“哦?”那人這會兒才好奇地看了曹操一眼,不知什麽原因話竟多了起來,“你不知道,此中有個緣故。這畫的是胡公晚年,他年輕之時確是相貌堂堂英氣非凡。你知道他老人家是如何為官的嗎?你若感興趣咱們進去坐坐,老朽不才早生了幾年,講給你聽聽。”
曹操拱拱手,禮讓他進去,陳溫見狀也趕忙讓出上座。那人一坐下就打開了話匣子:“唉!這胡廣能夠舉孝廉為官,話還要從前朝的大臣法雄說起。”
“法雄?名吏法文疆?”陳溫知道此人。
“嗯。當年他曾為南郡太守,有一年歲末舉才,可難壞了法雄。你們一定也聽說過,法雄秉性耿直,以執法嚴厲著稱,對手下散吏要求十分苛刻,所有的人都是奉命行事不敢有違他一點兒。到了選拔人才的時候,法雄自己也為難,平時他們在自己麵前都謹小慎微一模一樣的,可是真要選出才德過人之輩卻不容易。法雄左思右想也拿不定主意,關鍵時刻他的兒子法真來了。”
曹操點點頭,對於法真的事跡他是清楚的。法真乃法雄之子、西川隱士,好黃老之術,被人稱為“玄德先生”。據說這個人不光學識出眾而且相貌偉岸,可就是不願出來做官,朝廷征召時他寧可躲進深山老林都不肯見公差。不過法真的兒子法衍卻早早爬進洛陽當了官,如今也是閑職議郎,與曹操不過點頭之交,除了相貌好外實在是沒有什麽可取之才。洛陽之人皆知,法衍與宗正劉焉、議郎董扶、太倉令趙韙、涼州刺史孟佗等人過從甚密。
“法真來得正是時候。”那小個子繼續說,“法雄知道兒子眼光比自己尖銳,於是叫法真挨個兒見見這些散吏,替他從中選優舉薦一位孝廉。法真尊了父命,卻不肯麵見這些人,他不聲不響換了仆役的衣服,連著三天扒著衙門窗口偷看這些散吏的言行舉止。三天以後法真帶著挑中的人來見父親,法雄一看竟然是
平日裏最唯唯諾諾的胡廣。
“原來胡廣辦事果斷、舉止出眾,隻是在長吏麵前恭順嚴謹,法雄一直沒發覺而已。”那人說到這兒也樂了,“想來人之性情日益改變,胡公雖然中庸半世,卻也屬無奈之舉呀……”這話裏似乎透著些惋惜,甚至有些自傷自憐的感覺。
曹操雖不開口否認他的話,但心裏卻大不讚同他的論調。評論昆陽之役的話不讚同,評論胡廣的話也不讚同,在他眼裏這個相貌滑稽的矮子實在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左不過是個耍嘴皮子嘩眾取寵的猥瑣人物,甚至說了半天的話,曹操都沒有問他的名姓。
這時一個書吏慌裏慌張跑過來,對那個矮子施禮道:“您是朱大人吧?大熱的天兒叫您久等了,千萬別見怪。馬大人今兒不舒服貪睡了一會兒,聽說您到了趕忙就起來啦!您快裏麵請吧!”說著畢恭畢敬伺候著那人轉到後麵去了。
“他還搶了個先!”曹操望著他的背影,對陳溫道,“這人也真是滑稽。”
“滑稽什麽?我看你上了年紀也是這副尊榮……那胡子……那個頭兒……哈哈哈!細想想,你們倆還真像。”
“誰跟你玩笑?”曹操也樂了,自己相貌不濟也沒有辦法啊。
“可是那人叫他朱大人……究竟哪個朱大人呢……”陳溫低頭想了想,“平日沒見過他呀!是誰呢?”
“左不過跟咱一樣是個閑人罷了。”曹操起身,“咱們到別的屋裏走動走動,這邊兒書堆得成山成垛,礙手礙腳的。”
“我知道他是誰啦!”陳溫眼睛一亮,猛地站了起來,“孟德呀,咱們冒失啦!”
“他是誰呀?這麽大驚小怪的。”
“朝廷剛下令召迴京師的諫議大夫朱儁呀!”
“是他?”
“一準兒是他,能值得馬公這麽高迎的,這東觀裏還有誰?”陳溫十分肯定。
曹操臉一紅,真覺得自己後脊梁都有些發燙。那朱儁以五千門吏雜兵在短短一個月間平定交州數萬叛軍,自己竟然有眼不識泰山,說人家書生不知戰場之險,可真瞎了眼啦!他憨然一笑,遮羞道:“咳!這是怎麽說的……又沒見過,誰知道此人這等容貌。”他喜好兵法,最愛行伍之事,若知道是朱儁,早就大禮相見問長問短了。
“人不可貌相啊!咱倆也真夠瞧的,聊了半天連人家是誰都沒弄清楚。交州梁龍造反,南海太守孔芝降敵,還有南蠻策應,好幾萬的叛軍他不到
一個月就給平了。朝廷剛下令,朱儁加封都亭侯,賜黃金五十斤,他現在正是炙手可熱的時候。我看他老人家真是平易近人,你那麽譏諷他都沒說什麽,還跟咱講了那麽多話……慚愧呀慚愧……”陳溫說著拍了拍腦門。
曹操死撐麵子不肯改口:“這個人雖然精於用兵,但也未必所言皆對。說什麽昆陽之戰天意人力之辯,反正我是不會擁數十萬大軍反被人奪氣,敗在小敵之手的!”
“我看也未必呀……你就別瞎琢磨啦,還數十萬大軍呢,如今連個正式差事還沒有呢!”陳溫笑著把卷宗放迴到竹簡堆裏。
曹操也跟著他忙活起來,將已經校對好的《漢紀》按年代、人物分門別類。陳溫素來敬重馬日磾,所以為他辦事很認真,把所抄傳記與目錄一一核對,忙得頭都不抬。可曹操卻人在心不在,腦子裏一直琢磨剛才朱儁說的話,甚至還放下書,特意又步到影壁前看胡廣的畫像:怪呀……現在再看畫上那眼神……似乎這張老好人臉下麵卻曾有過桀驁不馴和雄心壯誌……正在胡思亂想之際,隻聽篤篤的拐杖聲響。白發蒼蒼的馬日磾親自將朱儁送了出來。
“您老人家留步吧!折殺我也。我說閑著沒事兒來看看您,反倒給您添麻煩了。”朱儁對馬公也很恭敬。
“公偉,你何必這麽見外,咱都四年多沒見麵了,若不嫌我這老頭子麻煩,以後常來走動。我願意聽你聊天,從來不引經據典,聽著一點兒都不拘束。”看得出,馬日磾今天很高興。
“看到您身體安康,我也就放心了。”
“我好著呢!”馬日磾拿拐杖敲了敲地,“好得不能再好了,要是有禦酒自己還能喝兩壺多呢……你瞧瞧這東觀,現在門可羅雀嘍!也就早上熱鬧,閑人都來聊天,明兒我跟皇上申請,咱弄個幌子,這兒改酒肆吧!”
“哈哈哈……”朱儁一笑,小胡子翹得老高,“許久未見,您還是這麽詼諧呀。”
“自己哄自己開心唄。”馬日磾苦笑一陣,“年頭是改嘍!如今莫說上疏言事,連皇上的麵都難見,整天弄一幫宦官應付差事。說實話,我也算不得什麽耿直之臣,我們馬家又不是清流出身,外戚侯門子孫嘛!總想著凡事過得去就行……可是眼下有些事兒實在是過不去啦!我一輩子老老實實沒說過牢騷話,可眼見這朝裏朝外……唉……孔子道六十歲耳順,可我怎麽就事事都看不慣聽不慣呢?”
“老爺子,為社稷操了半輩子心,如今您得保重身體。”朱儁握了握他的手
,似乎示意他不要言多語失。
“保重……我保重幹什麽呀?”馬日磾顯得很悲觀。
“修您的史書呀,反正我也是一介書吏出身,幹脆我給您打雜!”
“休要拿我取笑,我怎麽敢用你這國家功將?”
“沒關係,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朱儁倒滿不在乎。
“來不來的有你這句話我就領情了,你京裏朋友也不少,這幾天好好串串吧。其實有幾個年輕人幫忙就夠了。”馬日磾說著一抬頭,正瞧見曹操站在門口看畫像,忙招唿道,“孟德,你小子過來!”
曹操知道馬公好詼諧,忙笑嗬嗬跑過來跪倒見禮。
馬日磾笑道:“公偉!這小子是曹巨高之子,頗有些見識。”
“難怪難怪!”朱儁見是剛才取笑自己之人,意味深長地笑了。
“你可不知道,他出任議郎乃是橋玄舉薦。這小子還精通《詩經》、注過孫武子十三篇,後生可畏呀!”
殊不知曹操方才與朱儁有一番爭辯,馬日磾越誇他,他越覺得害臊,平日裏最為得意的兵法之學,這會兒卻成了莫大的恥辱,忙憨笑道:“馬公,您過譽了。小可不過是記問之學……”
“你小子今天交了好運,我老人家親自替你引薦。這位就是平滅交州叛亂的朱儁朱大人!”
曹操慌張道:“方才晚生不知是朱大人,多有得罪。”
“這是哪兒的話?討論戰事見仁見智嘛!好好幹,你既然通曉兵法,將來要是有戰事,給我當個副手,咱們一同出去領兵放馬殺敵建功如何呀?”
“蒙大人提攜。”
“哈哈……馬公,咱們再會再會!”朱儁又拱了拱手,捏著七根朝上八根朝下的老鼠胡子,笑嗬嗬地離了東觀。
“孟德,他怎麽這樣講?你小子跟他討論什麽了?”馬日磾很好奇。可是曹操卻根本沒注意到老人家的問話,他眼睛還直勾勾地望著遠去的朱儁,他就是想不明白:像這麽一個矮小猥瑣、舉止隨便的人,是如何威震三軍建立功名的呢?
【國舅何進】
曹操畢竟年輕,不能定下心神來做學問。東觀校書的事越幫越覺得沒意思,半個月下來,抱著竹簡怎麽也看不下去了。
馬日磾瞅他心不在焉,晃悠著手杖玩笑道:“小子!實在沒心思就出去玩,我年輕那會兒可會鑽沙(隱而不見)啦!曹巨高何等伶俐的人物,橋公
祖年輕時也精神十足呀,怎麽就栽培出你這等悶葫蘆來了?去去去!該幹什麽幹什麽去,我這老眼老手的一天寫不出一卷,用得著你天天來校書嗎?就好像明兒我就要咽氣似的!惹惱了我,老子拿拐杖打你屁股蛋子……快滾快滾!”就這樣,他生生叫馬日磾攆了出來。
溜達著正合計去哪裏好,可巧迎麵鮑信帶著鮑韜、鮑忠來了,左拉右拽邀他去行獵,硬拉著他出了城。到了郊外馬跑得倒是盡興就是伸不上手,人家鮑家哥仨是常年的把式沒間斷過,曹孟德那二五眼的本事不夠給他們牽馬墜鐙的,追來逐去滿頭大汗還空著手。
“諾,這點兒東西你拿迴去做個野味,也別白來一趟。”鮑信攥著兩隻野兔遞給他。
“得了吧!鮑老二,你別寒磣我了!你們繼續,我先走了。”曹操啐了他一口,便不管不顧地先行離開了。
“文不成武不就,就是這等命!”曹操一路不住歎息。待他滿身大汗迴府,又見家門口停著輛官員的馬車。這倒不算什麽新鮮事,曹嵩自從曹節死後又與趙忠一拍即合,幾乎每天都有客人,左不過是侍中樊陵、許相、賈護那等四處鑽營的人物,曹操也早就習慣了,父子之間有約定,這樣的客人他一概不見。
曹操也沒打招唿,筋疲力盡迴到自己房裏,由著仆人秦宜祿伺候他脫袍更衣,梳洗已畢兀自坐在一邊生悶氣:“都怪鮑老二!大熱天弄了一身汗……宜祿呀,快去給我弄碗涼水喝。”
“諾。”秦宜祿諂笑道,“我瞧最近您老心裏不順呀?”
“少耍貧嘴,我老了嗎?”
“不老不老……”秦宜祿一晃悠腦袋,嘻嘻笑道:“您到老的時候準是個大官兒!”
“少奉承,弄水去。”曹操沒好氣。
“莫怪小的奉承,您就是當大官兒的命。別的且不論,衝著我您也得高升。”
“謔,衝著你?連媳婦都沒有的主兒?”
“這您就不懂了,”秦宜祿齜著牙樂道,“我聽老爺講過,光武爺以前,丞相的蒼頭(家奴)通稱就叫‘宜祿’,丞相爺要是有事吩咐,開口先喊‘宜祿啊’。您琢磨著,如今您有什麽吩咐先喊我名字,衝我您也得混個丞相嘛。”
“這倒是有據可查,可惜是老年間的故事了。光武爺廢丞相而立三公,現如今哪兒還有丞相這個官呀?”這倒把曹操哄樂了。
“咱不抬杠,可沒準兒您將來功勞大,自己封自己個丞相呢?”
“嗯,我自己封自己……我那不反了嗎?”曹操抬腿給了他一腳,“你哪兒這麽多廢話,快去端水!”
“不是……小的有下情迴稟。”
“叫你幹點活兒怎麽這麽難呢!我這還沒當丞相呢就支使不動你了。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諾,我這就放。剛才老爺吩咐了,說今天來的是貴客,讓您一迴來就去客堂見客。”
“哎呀,有事兒你不早言語!”曹操趕忙起身披衣衫,“打盆淨麵水還磨蹭半天不著急呢!三十多歲的人了越學越迴去,有事兒全叫你耽誤了。”
“小的這也是為您好呀,老爺那邊嚴,您要是不梳洗好了,老爺要怪罪的。我吃罪不起呀!”
“放屁!怪罪我還怪罪得到你頭上嗎?你是誰的仆役?吃老爺的糧還是吃我的糧?別以為當年幫著我爹鑽營過曹節就了不起了!”曹操冒出一陣邪火,“跪下自己掌嘴!”
“諾……”秦宜祿哼哼唧唧跪下,愁眉苦臉地掌嘴,卻不肯用力氣,兩隻手在臉上幹摩挲。曹操見他這副模樣,“撲哧”一聲笑,道:“你別找挨罵啦!滾滾滾!愛幹什麽幹什麽去吧。”說著蹩出屋子就奔客堂,走了兩步覺得不對,迴頭嚷道,“父親說過,他的客人我可以不見。今天是誰來了非叫我過去?”
“說是國舅來了。”
“國舅?哪個國舅?”當今何皇後有兩個兄弟,一個是親哥哥何進,另一個則是同母異父的兄弟何苗。
“大國舅,將作大匠何遂高。”
“何進?他到咱家幹什麽……”曹操也不敢怠慢了,邊思索邊往客堂走,但還是晚了,隻見曹嵩笑嘻嘻地正送一位官員從堂屋出來。
曹操猛一眼瞅見:何進身高足有九尺掛零,生得膀闊肩寬肚大腰圓,頭戴鑲碧玉的硬介幘,身著絳紫色繡黑邊的開襟深服,沒有披袍,內襯白緞衫襦,腰間青綬囊革鼓鼓脹脹,二尺二的大寬袖露著黑黲黲卷著汗毛的大粗手腕,下穿肥大的皂色直裾中衣,足蹬加寬加大的厚底鍛帶錦履。麵上觀:一張淺褐色寬額大麵,鼓臉膛,肥頭大耳濃眉毛,卻是小眯縫眼,偌大的蒜頭鼻子占了小半張臉,鼻頭油汪汪亮鋥鋥泛著光,下麵一張厚唇大口樂嗬嗬,露出雪白的大門牙,一嘴的牙倒是蠻齊整,可一副胡須卻七楞八叉黃焦焦散滿胸膛。
打老遠這麽一瞧,何進高人一頭、乍人一背、肥人一圈,大身段大臉龐兒,大胸脯大肚囊兒,大鼻子大胡茬兒、大手
大腳大屁股蛋兒!
“這位國舅可夠瞧的……穿得再講究也還是屠戶的架勢。”曹操自言自語沒嘀咕完,就見何進搶先迎了過來。他個子高,大步流星,慌得曹嵩在後麵小跑,介紹道:“此乃老夫不才之子曹操……還不快過來給國舅爺見禮。”按說何進身居列卿又是當朝國舅,受散秩郎官一拜是理所應當的。但這人憨厚隨便,也不曉得太多禮數,兩步迎過來與曹操生生作了個對揖。這下可出笑話了!兩人離得也就二尺遠,何進高曹操矮,何進一直身子曹操方低頭,腰裏裝印的囊革硬邦邦正磕在曹操麵門上。磕得曹操眼前金花四迸,疼得捂著腦袋當時就蹲下了。鬧得曹嵩臉跟大紅布似得,也不好嗔怪人家國舅,隻能指著自己兒子發作:“你、你……你怎麽這樣孟浪?不像話!起來起來!”
何進倒不好意思了,連忙攙扶道:“怨我怨我!磕疼了吧?我給你吹吹……不要緊吧,大兄弟。”
哪兒就出了“大兄弟”了?國舅之尊怎麽可以隨便開口呢?這何進根本不曉得官場上那一套,他嗓音厚重還帶著很濃的南陽口音,越著急越說話,越說話就越沒身份了。曹操忙道不妨,忍著不敢笑,還得客套:“國舅您事務繁忙,今日能來我府,我父子頗感榮光。”
“你真抬舉我!”何進齜牙咧嘴笑了,“我這個將作大匠不過是塊糠包菜,沒用的閑人一個,張讓、趙忠他們怎麽吩咐,我就怎麽幹。”他倒是好意思實話實說。原本曹嵩還想再談論些朝廷大事,經這麽一鬧也沒那心情了。父子二人把何進送出府門連連作揖,直等他上了馬車行出去老遠才迴轉書房。
“你沒磕壞吧?”
“不礙事。”話雖這樣講,可曹操看爹還有重影呢。
“這個何進呀……哎!”曹嵩歎了口氣,“憨傻心直不通禮數,當屠夫合適,可根本不是個做官的材料,比起他那個兄弟何苗差遠了。”
“哈哈哈……”曹操這會兒才笑出聲來,“不過傻人有傻福,說不好他憑著這股憨勁還有一步好運。”
“哦?你這是什麽意思?”
“我朝自中興以來少的就是這樣憨厚的外戚,要是都像他這般單純哪兒還有什麽外戚幹政?再說了,黨人要是推這樣一個好掌控的人對付宦官,不是正合適嘛?”曹操意味深長地瞅了一眼父親。
這句話仿佛一個響雷正霹到曹嵩頭上,他搖搖頭,頗為讚賞地看著兒子:“你還真是出息啦!我以為你來晚了錯過了好戲,哪知道你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