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務擾夢】

    當曹鼎一把掀開被子的時候,曹操還唿嚕陣陣做他的春秋大夢呢!

    曹鼎可管不了許多,一把揪住他的耳朵,使勁兒一擰。

    “哎喲喲……”曹操立刻睜開了眼睛,疼得差點兒蹦起來,“鬆手,快鬆手!”

    “呸!什麽時辰啦?太陽早他媽曬屁股了,德兒都念過書了,你還在這兒欣賞枕頭呢!真等著你爹賞你倆嘴巴嗎?快穿衣服!”

    “我起啦我起啦!鬆手!鬆手!”

    曹鼎卻沒有鬆開的意思,反而憋著笑道:“快起!今天有事兒交代你去辦。”

    “鬆手!隻要您鬆手,您說什麽我辦什麽……我服啦,服啦!四叔您快鬆手吧。”

    曹鼎這才撒開手,捂著肚子笑出聲來:“哈哈哈……瞧你那狼狽樣兒,哪兒還像個官宦人家的子弟?快穿衣服,別不嫌害臊了。”

    “還說我不像官宦子弟,您也沒個長輩的樣兒……”曹操哼哼唧唧地咕噥了一陣,打了個哈欠,眯著眼信手在榻邊摸索衣裳。這會兒他腦子裏亂著呢,想的還是昨晚和弟弟對弈的棋局。就算早起又有什麽意義呢?迴京將近一年了,曹嵩根本沒有讓他辦事的意思。他眯著眼睛抓來抓去,好不容易抓過衣裳就往身上套。

    “嘿!你幹嘛呢?吊孝穿錦繡的衣服?想叫人家打出來啊?”

    “吊孝?給誰吊孝啊?”曹操又打了個哈欠,揉揉眼睛。

    “胡廣昨晚上薨了,現在滿朝文武都忙活著發喪吊孝呢!”

    曹操磨磨蹭蹭又把錦繡衣裳脫下來,嘴裏吭唧著:“什麽老殺才?他死不死關我什麽事兒,我又不認識他,非得叫我去吊孝,攪了好夢……爹不想去,四叔您辛苦一趟不就成了嗎?”

    “我是我,你們爺們是你們爺們,不在一條船上,別往一塊兒摻和。”曹鼎看他別別扭扭怪有意思的,“你還不著急,你爹可在前堂等著你呢。可是他吩咐叫你去的!”

    “真的?”曹操一愣。

    “這還有假?他嗔怪你還不動身,讓我來催你。”

    這句話一出口可熱鬧了。爹爹生氣那還了得?隻見曹操嚇得一猛子蹦起來,好歹把稀鬆的發髻攏了攏,慌裏慌張拿衣穿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直裾的中衣拿過來,慌得兩條腿就往一個褲筒裏伸——咣當!摔了個大馬趴。

    “哈哈哈……”曹鼎笑得肚子疼,心中卻想:“大哥

    做事也太過分,生生把兒子扔給別人四年,這心腸實在是硬得可怕。”

    曹操也顧不得摔疼了沒有,趴在那裏又蹬又踹把中衣套好,又叫小廝幫他梳頭。有什麽主子就有什麽奴才,小廝這會兒也慌神了,木梳拿在手裏顫顫悠悠怎麽攏也攏不順溜。他也管不得許多了,匆匆忙忙就把簪子別上了,躋上履,也沒淨麵,橫起袖子往臉上抹上一把,拉著曹鼎就往前堂奔。

    曹嵩在京師的府邸原是老內官曹騰的休沐(休假)宅邸。從那時候起該府邸就承載著特別的任務——宦官與部分外臣互通消息的場所。後來曹騰過世,曹嵩為官又延續了這種做法。今早在座的侍中樊陵、議郎許相便是這裏的常客,雖然幾年前他們的聚會因為竇武的幹擾停滯了一段時間,但現在早已經風平浪靜。

    “聽聞段熲入京師為官,是得巨高兄提攜,想必您此番得了不少實惠吧?”樊陵胖墩墩的,一臉紅潤,說話的時候總帶著頗為自然的微笑,所以這廝的官場諢號叫“笑麵虎”。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坐在身邊的許相。那個人修眉長須相貌不俗,但素來不多說話,隻靜觀別人言語,他的諢號叫“不開口”。

    “笑麵虎,你少提這些沒用的。”曹嵩對樊陵十分熟稔,說話頗為隨便,“有事快說有屁快放,別瞎耽誤工夫。”

    “曹兄好直率!”樊陵還是不忘奉承一句,“我想到一件好事不敢自專,特意來請你們二位出頭。”

    “哦?好事?”曹嵩來了精神兒。

    “如今皇上的位子穩了,竇太後也被軟禁多年,我想上疏請皇上的生母入宮再掌中事。”樊陵得意地說,“怎麽樣?兩位一同和我上這個奏章嗎?”

    曹嵩聽了微然一笑:好個滑頭的笑麵虎,這獻媚取寵的辦法都想絕了!皇上年紀尚小,無依無靠自然想親娘,見著了娘能不念他笑麵虎的好嗎?而且皇上的生母慎園貴人董氏一旦入主禁宮也要感激他——這就叫兩頭兒買好!將來皇上、太後做後盾,他樊某人能不升官嗎?虧他想得出來,不過這件事……

    “不好!”不開口的許相卻突然開口了。

    “為什麽?”樊陵不解。

    許相卻不肯講出理由:“要幹你自己幹,我等著給你買棺材。”

    樊陵一臉迷惑。

    “你這人也是!多說一句能害死你?告訴他又怎麽了?”曹嵩明白了許相的想法,“笑麵虎你想岔了,這事兒咱們絕對不能幹。王甫、曹節扳倒竇家才幾年的

    光景,抱著皇上還沒熱乎呢,你公然倡議再弄一個太後來,這不是要給他們找婆家嗎?這事兒要辦也得王甫、曹節自己辦,這個好得他們自己買。別忘了竇太後還活著呢,又沒有明詔廢後,你光想著升官,惹惱了王甫,他扣你個‘訕謗太後,妄尊藩妃’,你滿門的腦袋就都搬家啦!”

    “哈哈……可能是我脖子癢癢了吧!算了,這事就當我沒說。”這就是樊陵的過人之處,無論心裏怎麽想,臉上的笑是始終不變的,“咱還說眼前的吧。如今胡廣那老滑頭這一死,可就再沒有人為王甫、曹節兩個人抹稀泥了。我看他們倆貌合神離,早晚要生分。到時候咱們是保王還是保曹?”

    “保王也好,保曹也好,總得走著看,看誰能給咱們……”

    話說到這兒,隻見曹操慌裏慌張跑了進來。不知是被門檻絆了一跤還是沒站穩,一蹩進屋就摔了個大馬趴,他靈機一動順勢跪好,忍著痛強笑道:“孩兒拜見父親。”

    曹嵩見兒子慌慌張張一副狼狽相,而且旁邊還有兩個同僚瞧了個滿眼,心裏很是光火,又不好當眾發作,隻訓斥道:“慌裏慌張像什麽樣子!眼睛裏麵沒人嗎?還不快給兩位大人見禮?”

    曹操這才發覺樊陵、許相一臉尷尬地坐在客位上,忙施禮道:“侄兒給二位大人見禮。”

    曹嵩還沒來得及說話,卻聽樊陵插了話:“賢侄,你抬起頭來。”

    “啊?”曹操莫名其妙抬起了頭。

    樊陵憋不住“撲哧”一聲笑:“我的侄兒呀!你天天就這麽梳頭嗎?還不打盆水照照去!”

    曹操這才發覺,一大綹頭發根本沒梳起來,鬆鬆垮垮在耳朵邊上耷拉著。曹嵩的臉早臊得跟大紅布一樣:“不成器的東西!滾滾滾!到院子裏跪著去!”

    “巨高兄何必生氣呢?”許相趕忙打圓場,“賢侄匆忙跑來必定有急事,你當著我們的麵管教兒子,我們臉上也不好看啊。”

    “是是是。”樊陵也收住了笑。

    曹嵩乜斜了兒子一眼:真不知道這小子是怎麽迴事兒!小時候雖固執頑劣,但相貌可愛,骨子裏還透著些靈氣,如今大了,那點子聰明勁兒都哪兒去了?老七這四年究竟怎麽替我管教的,且不說散漫無狀,相貌也越來越平庸。人皆言少年俊秀的人長大了便不如意,想來此言非虛……他心裏跟吃了蒼蠅一樣不痛快,又不好駁樊陵、許相的麵子,悻悻道:“若不看二位大人的麵子,今天非教訓你不可。”

    “諾。多謝二位大人。”曹操說完後,連忙把那綹子頭發掖到耳朵後麵。

    “你大早晨無緣無故跑到客堂來幹什麽?”

    聽爹爹這一問,曹操跪在那裏可懵了:不是你叫我來的嗎?忙順著腋下迴頭瞅了一眼站在外麵的四叔,見曹鼎這會兒捂著肚子樂得跟個彎腰大蝦似的,才明白自己又被他戲耍了。

    “我問你話了,東張西望什麽?”曹嵩氣哼哼拍了一下桌案。

    “孩兒……孩兒聽四叔說……”這事兒可怎麽學舌呢?當這倆外人的麵把這等玩笑的事情道出來,不但失麵子,還照舊逃不了一頓罰跪。

    “快說!別吞吞吐吐的,礙了我們的大事。”曹嵩不耐煩了。

    曹操眼珠一轉已然打定主意:“剛才聽四叔說當朝太傅胡公病逝,我朝少一忠厚老臣,孩兒不勝……不勝悲痛……”這違心話真牙磣,“所以趕來向父親請命,孩兒要去胡府吊喪問候。”

    “哎呀,這孩子有心呀!”樊陵一拍大腿。

    曹嵩的火氣慢慢消了,點點頭:“嗯……這還像句人話。胡公乃我朝幹國棟梁,論情論理你是該去見個禮。不過胡公府上是頗講禮數的,你到那裏要言行得體,即便遇見朋友也不可胡亂聒噪。不早了,要去就趁早準備吧!”

    “諾。”曹操起身規規矩矩打了個躬,“小侄向二位大人告假。”

    “嗯,懂規矩。”許相連連稱讚,“巨高兄果然教子有方。”

    曹嵩長出一口氣:總算是沒給我丟臉。

    曹操也長出一口氣:總算是對付過來了。他謹謹慎慎退出客堂,出去老遠,直走到聽不見客堂裏說話聲,才一把揪住跟在後麵兀自大笑的曹鼎:“四叔啊!沒有您這樣開玩笑的,耍出我一身汗來!”

    “挺好,挺好……”曹鼎雙挑大拇指,“你小子腦子還真快!快準備東西往胡府去吧。”

    “我還真去給胡廣那廝吊孝?!”曹操滿心不痛快。

    “令你都請下來了,不去成嗎?”

    “您算是把我算計苦了。”

    “誰算計你了?我聽得清清楚楚,你自己要去的。”曹鼎訕笑道。

    “我不那麽說行嗎?”曹操白了他一眼。

    “瞧你那一臉倒黴相,還跟我抻脖子瞪眼!我如此行事也是為你好呀,成天跟一幫狐朋狗友廝混個什麽勁兒?你也多走動走動官宦人家,今兒要是碰上別家的子弟

    ,多與其盤桓盤桓,也套套交情。以後出仕做官有用的哩!”

    曹操無可奈何地點點頭:出仕做官?在他腦子裏那還是八百年後的事兒呢!如今四五十歲舉孝廉的有的是,家裏又不是揭不開鍋,這麽早往官場鑽,有什麽意思呢?再說這等家世為官又豈能有什麽好名聲?做個瀟灑公子暢遊吟詩豈不更美?

    “四叔,我要是迴來得早,咱找幾個小廝蹴鞠如何?”

    “你這腦子裏就知道玩呀!德兒這會兒都能做長篇大賦了,你也多留心些功課吧!”

    “我現在正讀孫武子十三篇呢。”

    “讀了多少遍了,還能有什麽長進?想上戰場也得輪得到你呀!兵法倒也是門學問,不過這經籍詩書……”

    “行啦行啦!”曹操一擺手不叫他說了,“侄兒記著用功就是了,哪個叔叔見了都說,耳根子都磨出泡來了。”

    曹鼎也沒計較,拍了他一下:“行,孩子大了有主見,我不說了。你去準備東西吧,我跟樊陵、許相他們還有事情要談。”

    “一個‘笑麵虎’,一個‘不開口’,再加上您,這名聲好的官兒都湊一塊兒了。”

    曹鼎聽他這樣戲謔,無奈地笑了笑,卻瞧他怏怏往後宅去,問:“嘿!你倒是置備吊喪之物呀,還幹什麽去?”

    “幹什麽去?穿襪子去!大早晨就誆騙我一頓,急急忙忙的,我連襪子都還沒穿呢!”

    【同病相憐】

    曹孟德麵對滿桌爽眼的菜肴卻還是提不起興致來。一大早就被叔父攪了好夢打發出來往胡府吊喪。到了胡府人又多氣氛又亂,官員、士大夫還有那些百無聊賴的各府掾屬們打著官腔、說著空話,他從心底感到厭惡,隻想把這頓飯快快打發了,趁早迴去和四叔蹴鞠。

    胡廣字伯始,身經安、順、衝、質、桓、靈六朝,隻因在孝順皇帝議立梁皇後的事情上有功,受到梁氏青睞而飛黃騰達,染指公台三十餘年,把太尉、司徒、司空當了個遍,還在陳蕃死後被尊為太傅,終年八十二歲,屈指算來縱橫官場五十五載,宦海沉浮之間唯他巋然不動。但這個人也是官場滑頭的典型,素無剛性、秉性圓滑,一直在皇帝、外戚、宦官、黨人各方勢力之間抹稀泥,施展他的中庸之道。民間有諺“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可窺一斑。如今他死了,諡封為文恭候,並賜葬原陵,滿朝官員都礙於他聖眷極高前來吊唁。

    少時喪禮已畢,胡府又張羅著留所

    來官員及子弟親屬們用飯。曹操來得憋屈,抱著不吃白不吃,吃罷抬屁股迴家的心思也入了席。因為他沒有入仕,隻得在院中的幾案就座。可就是這院中的席位也分三六九等:公侯子弟及經學世家子弟在最前麵列席,然後是九卿郡守子弟,再後麵才是諸郎官、地方清流以及部曹從官的親屬。曹操因為父親榮任了九卿之一的大鴻臚,所以也被請上了二等席位。

    他原本還興致勃勃的,但坐下後就有點兒後悔了——附近沒有一個熟人,那些陌生的公侯子弟又怎麽會主動張口向他這個宦豎遺醜打招唿呢?現在算是體會到父親當年的尷尬了。

    這時幾個仆人伺候著一位衣著不凡的青年公子走了過來。曹操抬頭一看:此人生得身高八尺、肩寬體壯,頭戴黑色通天冠,身穿青色蜀錦深服,腰係嵌玉繡邊的金線絲帶,足蹬厚底黑色雲履,一身裝扮頗顯莊重素雅;細往臉上觀看,其人生得寬額白麵,一對又粗又濃的眉毛直入鬢角,雙目炯炯大而有神,鼻直口闊,大耳朝懷,齒白唇紅,微微三綹細須——好一位英俊秀麗人物!

    曹操一愣:這不是袁紹嗎?他怎麽也被讓到次席來了?

    這汝南袁氏可非同尋常,乃代代研習《孟氏易》的經學世家。袁紹的高祖父袁安是章帝時期的司徒;曾祖父袁京為蜀郡太守,袁敞得梁冀信服曾任司空;他祖父袁湯又擔任過太尉——算起來袁家已經連續三代位列三公了。袁紹之父袁成英年早逝,他現隨叔父生活。如今兩個叔父袁逢、袁隗在朝中也炙手可熱。

    按理說袁氏乃經學世家,又屬三公之後,應當居於頭等席位,袁紹怎麽會坐到他身邊呢?

    “能與本初兄為鄰,小弟三生有幸!你近來可好啊?”曹操與他本不熟,僅是點頭之交,但今天既然坐到身邊就難免得客氣一番。

    “是孟德呀!好好,不過我這人生來運道就差一些。”袁紹陰沉著臉不冷不熱地說。

    曹操聽這分明是話裏有話,一頭霧水不知他是怎麽了。莫非恥於與自己坐在一處?但又一琢磨,袁氏為人甚是和善講究禮儀,斷然不會公然取笑他人,因而問道:“怎麽了本初,你心情不好嗎?”

    “怎麽會呢?好得很,好得不能再好啦!我又不是什麽正正經經的袁氏後人,怎麽配鬧情緒?”袁紹越說越叫人不明白。

    曹操聽這話頭不對,便不好再和他說話了,隻管拿起筷子吃自己的菜。沒滋沒味地挾了兩筷子,卻見袁紹幹坐在那裏菜都不碰一下,隻是怒氣衝衝望

    著那邊的頭等席位。曹操覺得好笑:這袁本初平日為人倒也大度,沒想到今天卻為沒坐到頭等席位生氣,可見也是小心眼兒的人!

    “孟德!”袁紹突然開口了,“你認識我那個兄弟嗎?”

    “哦?”曹操從沒聽說過他有兄弟,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頭等席位中有一案前坐著兩個人:一個是袁逢的長子,現任議郎的袁基,另一位是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消瘦的年輕人。

    “就是那個瘦得像骷髏的小子。”袁紹竟然這樣形容自己的堂弟。

    “不知令弟怎麽稱唿?”

    “袁術袁公路,他可與我不同,乃是地地道道的袁門後人!”袁紹這話陰陽怪氣夾帶諷刺。

    曹操這才意識到:袁紹的堂兄和堂弟都坐在頭等席位,偏偏隻有他一人坐在這兒。

    “你……你怎麽不和他們坐在一起呢?”

    “坐在一起?”袁紹冷笑一聲,“我配嗎?”

    “怎麽了?”

    “剛才胡府家人招唿我們就座,就剩下那一席的兩個位子了。我剛要坐,我那好兄弟竟把我推到一旁,當著仆人的麵兒說‘人家要招待三公子弟。你不過是袁家小妾所養,又是過繼之人,算什麽正正經經的袁氏後人?’你聽聽,這還是人話嗎?我那大哥也不管教他,還勸我息事寧人坐到這兒來,真是欺侮我這個死了爹的!”說著袁紹差點兒掉下眼淚來。

    曹操見他動了心事忙解勸道:“本初兄莫難過,公路兄弟也許是句戲言而已。”

    “戲言?平日裏不知擠對了我多少,住在他家裏,連多吃一口飯他都要計較!真是一點兒情麵都沒有,我爹爹要是活著他敢這麽作踐人嗎?”曹操聽他這麽一說也有些動情:他沒爹我沒娘,都是一樣的苦。又望了一眼坐在上麵的袁術,那袁術天生麵黃肌瘦,又長著一副容長臉,細眉、塌鼻、尖嘴、猴腮,雖然服色穿戴與袁基、袁紹一樣,卻一點兒名門之後的風度也沒有,坐在那兒嬉戲說笑,叫人看著不喜。同是一家人竟有這樣的天淵之別。料他們是叔伯兄弟,也不好說什麽親疏遠近的話,幹脆笑了起來:“本初呀本初!人都說你機靈,我今兒才看出所言非虛。”

    “此話怎講?”

    “你連哭都會找地方呀!這吊唁的席上落淚,知情的明白你是哭家事,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哭的是胡廣呢!”

    “嗐!”袁紹被他逗得破涕為笑,“我才不哭他呢!”

    “哭誰不是哭?好歹他也是位列公台、榮加太傅的人。”

    “榮加太傅?論才幹不及橋玄,論名望不及我祖父,論人品更跟陳蕃差之千裏!他這個太傅說著都牙磣。”經剛才的一番說笑,袁紹的語氣親近了不少,“孟德,有時我在想,世風之下官員明哲保身,現在的士大夫以何為要呢?”

    “這個……”曹操覺得這個問題似乎太深奧了,即便自己再閑也不會去想,隨口道,“事君以忠,待民以仁。”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文武相較,哪個更重要呢?”

    “小弟愚鈍,本初兄有何見解呢?”

    袁紹放下筷子:“我朝自光武帝中興以來經籍盛極,雖武人也多近儒術。僅論雲台眾將:鄧禹善誦《詩經》,受業長安;寇恂修鄉學,教授《左氏春秋》;大樹將軍馮異通《左傳》《孫子》;膠東侯賈複熟讀《尚書》;耿弇知《老子》之道;祭遵乞資學經、投壺為樂;李忠好禮易俗;劉隆遊學長安……”

    曹操聽他如數家珍地列舉著雲台二十八將的事跡,心裏已經歎服:這人如此精通本朝名將史事,莫非有意效力疆場?

    “所以武者亦文,所為守業,這樣息兵事也可治理民政、宣揚教化。所以武者修文至關重要,上係國之安危,下關身之榮辱。反之文人也應通武事。”一番有理有據的言論戛然而止,至於通武的用處他卻絕口不提了。

    “聽本初一論受益匪淺。”曹操原本隻是覺得袁紹風度瀟灑,這會兒才意識到此人見識非凡,補充道,“馬援棄學隨軍、班超投筆從戎,皆成一代俊傑!”

    “所以我最近在研習兵法,以備不時之需。”

    “哦?”曹操對他真有點兒知己的感覺了,他已經於兵法一道諳熟於心了。但與袁紹不同,他當年學兵法為的是淘氣打群架,現在再讀不過是圖個消遣罷了。

    兩人的距離不知不覺間拉近了許多,說話也不那麽客套了。他們從兵法聊到西北的戰事,從遊獵騎術談到朝中好武之人,從家族瑣事說到世態炎涼。一個本宦豎遺醜遭人冷眼,一個乃侯門孤子飽受欺淩,同病相憐惺惺相惜,彼此間皆有了點兒相見恨晚的感覺,後來幹脆以兄弟相稱了。

    等宴席已畢,袁紹也不願去尋袁基他們,拉著曹操的手一個勁兒地說:“孟德老弟見識非凡!人不可貌相呀!日後請常到我家裏來聊聊,我那裏常有幾位朋友,可以介紹給你認識。”曹操連連點頭。

    他們

    倆邊說邊走,就邁出了胡府的大門,隻見外麵車水馬龍,大大小小的官員各自散去。他二人的家丁小廝皆在遠處,在擁擠的人群裏堵了半天才尋到為袁紹牽馬的家人。

    袁紹來至近前翻上馬身,又拱手道:“今日還另有他事,暫且別過,孟德改日有空一定來舍下盤桓。”說罷打馬要走。

    “本初,且慢!”

    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為袁紹牽馬的家丁竟然插了話!自古沒有主家與客人談話仆人一旁插嘴的道理,更何況他竟還直唿主人的表字。曹操愣住了,袁紹也是一驚。隻見那家丁伸手一把抓住了曹操的佩劍:“青釭劍……青釭劍……”

    “你怎麽會識得我這把劍?”

    “賢弟啊,”那人顫顫巍巍道,“你不認得愚兄了嗎?”

    曹操這才仔細打量這個家丁。隻見他形容憔悴、麵色枯黃,但眼神中流露出一種特別的氣質。這種感覺似曾相識……那是在五年前一個漆黑的夜晚。

    “伯求兄!是你嗎?”曹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衣著樸素、形容猥瑣的家丁,竟然是那個當年英俊灑脫、才氣出眾、受人敬仰的何顒。他因闖宮失敗負罪而逃,得曹操相助逃離京師,才五年容貌改變會有這麽大。當初的桀驁英氣全然不見,變得如此滄桑愁苦,方三十歲鬢角已經有不少白發了。更奇怪的是,他怎麽會當了袁府的家丁呢?

    “愚兄這些年一直記掛著你啊……”何顒感歎了一聲。

    袁紹見他倆相識,趕忙下馬道:“二位切莫多言,這裏耳目眾多,萬一被人認出就麻煩啦!你們隨我來。”說著把韁繩拉過,若無其事背手便走。何顒低頭牽馬,小心翼翼地跟著。曹操這會兒才明白,原來袁紹早知道他是誰,故意將他改扮家丁掩人耳目。想至此也顧不得自己的馬匹小廝了,隨著他們走下去。

    藏匿逃犯有罪,而藏匿何顒這等被朝廷緝拿的黨人重犯,更是涉嫌謀反的大罪,搞不好就惹得抄家滅族。

    這個時刻,袁紹最難辦,眼見他二人相識,需找個地方敘談敘談。但若在大街上太過張揚惹眼,酒肆之處難免隔牆有耳,有心迴府曹操又沒去過,進門引薦寒暄必定是場麻煩。也虧他心思細膩辦法高,帶著兩人繞了兩圈,索性由北邊出了洛陽城。

    洛陽北臨毅水邙山,城外幾乎沒什麽行人民宅。三個人直行到渺無人煙的地方才止步。何顒早就忍耐不住,對著曹操撩衣便跪:“恩公在上,受何某一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卑鄙的聖人:曹操(1-1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曉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曉磊並收藏卑鄙的聖人:曹操(1-1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