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有文字的曆史可以追溯到龍山文化時期。
這期間,出了多少文豪,多少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然而,唯獨一個人,用了最直白的方式,寫出了曆史的真實,那就是——吃人!將人不當人,非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
隻是,先生沒有活到抗戰開始就逝世了,也沒能看到更加苦難的中國。如果他看到了,或許能發出更加深邃的感歎吧!
這年頭的中國,半壁河山淪入日寇鐵蹄之下。淪陷區的百姓們朝不保夕,姑娘們隨時都會被拉去侮辱,男人們隨時會被拉去做苦工,兒童們忍受著饑餓,拚了命的活著,根本就不知道吃飽了是個什麽感覺。
而在國統區,百姓們要承受著沉重的苛捐雜稅,還要出壯丁上戰場抗日,一去也就差不多迴不來了。
當然,還有一群人,高高的坐在百姓的頭頂上,吃著牛排,喝著紅酒,穿梭於燈紅酒綠之中,享受著富貴人生。沒有紅酒咋辦?咱們不是有滇緬公路麽?那些運送援助物資的車輛之中隨便征用一些不就有了?
百姓的死活?跟我何幹?戰爭的勝負?與我有啥關係?打敗了就去國外麽,咱們也是做了這麽多年的生意了……
如果說,這時候還有哪裏的普通百姓覺得自己過的是個人該過的生活?那就是眾多的根據地了。
這裏有八路軍幫我們打日本鬼子,有遊擊隊幫著我們武裝自己,鬼子來了,我們有地道能夠躲藏,有地雷可以殺敵。你說要給八路軍交一些糧食??那不是應該的麽?八路軍沒吃的拿什麽打鬼子?再說八路才收多點糧食?地主都減租了……
其實百姓們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一群人了。隻要能吃得飽穿的暖,孩子能健康地長大,老了有人養老送終,那就是好日子。
當然,如果在這種好日子裏,還能經常聽到八路軍打贏了多少鬼子的好消息,那就更好了。
《仙木奇緣》
所以,隨著716團殲滅了500多的鬼子的戰績流傳開來,讓廣大根據地的百姓們又一次高興了起來。
當然,百姓們的反應也是不盡相同的,比如這個消息到了九寨這邊,百姓們就不會感到多高興。
“啥?用了兩個團,才打死了5百多點鬼子?就這有啥值得吹的?咱們九支隊一出去,那就是上千人的殲滅!”80歲的老爺爺耳不聾眼不花,還能坐在村口看自家的重重孫孫。聽到這樣的消息,隻是不屑的說了一聲,然後繼續給小孫孫講故事。
“這個諸葛亮啊,在南陽……”沒錯,老爺爺當年還是個教書的,滿腦袋的學問呢。
轟隆隆……轟隆隆……山裏麵隱隱的傳來了爆炸聲,老爺爺捋著胡子微微點頭,今天放了足足30炮,不錯不錯。
“牛娃兒,聽到沒,那是炮聲,是炮兵們在訓練呢!那個大炮啊,炮彈轟的一下炸開,方圓十丈以內一片火海,鐵片子齊飛,那是一個活口都不留啊!還有更大的炮彈,方圓三十丈都能給炸平了!”
“牛娃兒,好好吃飯,快快長大,長大了,就去當兵!來來,給爺爺說,你想當什麽兵啊?”老爺爺抱著小孫孫。
剛剛穿了開襠褲的小娃娃,用撒尿和泥巴的手手揪著老爺爺的胡子:“吃,吃……”
“哈哈,知道吃就是好娃娃,將來長個大漢子,扛著大炮打鬼子!”老爺爺滿意的看著孩子。
“打鬼子,打鬼子……”架不住天天聽自家老爺爺念叨,小孩子就這三個字說的利索。
“哈哈哈……打鬼子,打鬼子!日寇犯我中華,我中華兒女,無論老幼,就該打鬼子,打迴他老家去!”老爺爺高興啊。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遠處,傳來整齊的口號聲,接著就是202道身影由遠及近,然後從村口跑過。
看著在大太陽地下麵跑的汗流浹背的新兵們,老爺爺滿意的捋著胡子,目光不離的盯著其中一個身影,那是他最小的孫子。
“哎呀……老夫也是五世同堂了!我三兒子,是村裏的民兵隊長,跟著出去打鬼子剛迴來;我七孫子,九孫子……最後小十一也當兵了。還有我大重孫,二重孫,也都當兵了……要是哪天我背過去了,見到列祖列宗,咱也有臉麵啊!”
“走了,迴家了,吃飯飯嘍……”老爺爺輕鬆的起身,抱著小孫子往家裏走,看樣子,老爺子還有至少20年好活。
“都精神起來,看你們一個個的,還不如村口的牛老爺子呢!你們是沒吃飽啊還是沒長大?都是年輕的棒小夥子,別一個個跟老太太似的!都跑起來,今天五公裏訓練,要是誰還不達標,全班加練!”
倆教官跑在隊伍的最後麵,也是汗流浹背,但是依舊底氣十足的訓斥這些新兵蛋子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教官知道讓新兵們把越野跑練好了有什麽樣的作用,所以是一點都不含糊。
就是……這次征兵,才從這些村子招收了200新兵,太少了,能幹啥?
“咱們九支隊,走的是精兵路線,精兵路線,精兵路線,重要的事情我強調三遍!咱們把戰士們訓練好了,裝備提升上去,戰鬥力就上去了,要那麽多的兵員幹啥呢?想要兵員多是吧?跟郭德柱打報告,調到他手下,九寨跟周圍的民兵們隨便你們訓練!對,我說的,每個民兵有30發子彈的訓練配額,你們誰帶頭?”
九支隊位於孫家集的大會議室裏,胡長義拍著辦公桌,看著一眾大隊長、連長們,讓他們自己選。
“行,我們1連,選擇外麵林家村作為駐訓地!我保證,三個月的時間,把林家村的民兵武裝再給提升一個層次的戰鬥力!”牛大膽當先表態。
這是在幹啥??這肯定不是胡長義閑著無聊啊,他這是在把九支隊的各個連分散開,然後在九寨周圍的村鎮駐防,進一步加強民兵訓練。
別問他為啥這麽幹,問就是九寨的防禦,民兵是基礎,哪怕直到抗戰結束也用不上,也要建設好了才行。
ps:感謝tie981的打賞,謝謝老鐵了。
這期間,出了多少文豪,多少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然而,唯獨一個人,用了最直白的方式,寫出了曆史的真實,那就是——吃人!將人不當人,非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
隻是,先生沒有活到抗戰開始就逝世了,也沒能看到更加苦難的中國。如果他看到了,或許能發出更加深邃的感歎吧!
這年頭的中國,半壁河山淪入日寇鐵蹄之下。淪陷區的百姓們朝不保夕,姑娘們隨時都會被拉去侮辱,男人們隨時會被拉去做苦工,兒童們忍受著饑餓,拚了命的活著,根本就不知道吃飽了是個什麽感覺。
而在國統區,百姓們要承受著沉重的苛捐雜稅,還要出壯丁上戰場抗日,一去也就差不多迴不來了。
當然,還有一群人,高高的坐在百姓的頭頂上,吃著牛排,喝著紅酒,穿梭於燈紅酒綠之中,享受著富貴人生。沒有紅酒咋辦?咱們不是有滇緬公路麽?那些運送援助物資的車輛之中隨便征用一些不就有了?
百姓的死活?跟我何幹?戰爭的勝負?與我有啥關係?打敗了就去國外麽,咱們也是做了這麽多年的生意了……
如果說,這時候還有哪裏的普通百姓覺得自己過的是個人該過的生活?那就是眾多的根據地了。
這裏有八路軍幫我們打日本鬼子,有遊擊隊幫著我們武裝自己,鬼子來了,我們有地道能夠躲藏,有地雷可以殺敵。你說要給八路軍交一些糧食??那不是應該的麽?八路軍沒吃的拿什麽打鬼子?再說八路才收多點糧食?地主都減租了……
其實百姓們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一群人了。隻要能吃得飽穿的暖,孩子能健康地長大,老了有人養老送終,那就是好日子。
當然,如果在這種好日子裏,還能經常聽到八路軍打贏了多少鬼子的好消息,那就更好了。
《仙木奇緣》
所以,隨著716團殲滅了500多的鬼子的戰績流傳開來,讓廣大根據地的百姓們又一次高興了起來。
當然,百姓們的反應也是不盡相同的,比如這個消息到了九寨這邊,百姓們就不會感到多高興。
“啥?用了兩個團,才打死了5百多點鬼子?就這有啥值得吹的?咱們九支隊一出去,那就是上千人的殲滅!”80歲的老爺爺耳不聾眼不花,還能坐在村口看自家的重重孫孫。聽到這樣的消息,隻是不屑的說了一聲,然後繼續給小孫孫講故事。
“這個諸葛亮啊,在南陽……”沒錯,老爺爺當年還是個教書的,滿腦袋的學問呢。
轟隆隆……轟隆隆……山裏麵隱隱的傳來了爆炸聲,老爺爺捋著胡子微微點頭,今天放了足足30炮,不錯不錯。
“牛娃兒,聽到沒,那是炮聲,是炮兵們在訓練呢!那個大炮啊,炮彈轟的一下炸開,方圓十丈以內一片火海,鐵片子齊飛,那是一個活口都不留啊!還有更大的炮彈,方圓三十丈都能給炸平了!”
“牛娃兒,好好吃飯,快快長大,長大了,就去當兵!來來,給爺爺說,你想當什麽兵啊?”老爺爺抱著小孫孫。
剛剛穿了開襠褲的小娃娃,用撒尿和泥巴的手手揪著老爺爺的胡子:“吃,吃……”
“哈哈,知道吃就是好娃娃,將來長個大漢子,扛著大炮打鬼子!”老爺爺滿意的看著孩子。
“打鬼子,打鬼子……”架不住天天聽自家老爺爺念叨,小孩子就這三個字說的利索。
“哈哈哈……打鬼子,打鬼子!日寇犯我中華,我中華兒女,無論老幼,就該打鬼子,打迴他老家去!”老爺爺高興啊。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遠處,傳來整齊的口號聲,接著就是202道身影由遠及近,然後從村口跑過。
看著在大太陽地下麵跑的汗流浹背的新兵們,老爺爺滿意的捋著胡子,目光不離的盯著其中一個身影,那是他最小的孫子。
“哎呀……老夫也是五世同堂了!我三兒子,是村裏的民兵隊長,跟著出去打鬼子剛迴來;我七孫子,九孫子……最後小十一也當兵了。還有我大重孫,二重孫,也都當兵了……要是哪天我背過去了,見到列祖列宗,咱也有臉麵啊!”
“走了,迴家了,吃飯飯嘍……”老爺爺輕鬆的起身,抱著小孫子往家裏走,看樣子,老爺子還有至少20年好活。
“都精神起來,看你們一個個的,還不如村口的牛老爺子呢!你們是沒吃飽啊還是沒長大?都是年輕的棒小夥子,別一個個跟老太太似的!都跑起來,今天五公裏訓練,要是誰還不達標,全班加練!”
倆教官跑在隊伍的最後麵,也是汗流浹背,但是依舊底氣十足的訓斥這些新兵蛋子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教官知道讓新兵們把越野跑練好了有什麽樣的作用,所以是一點都不含糊。
就是……這次征兵,才從這些村子招收了200新兵,太少了,能幹啥?
“咱們九支隊,走的是精兵路線,精兵路線,精兵路線,重要的事情我強調三遍!咱們把戰士們訓練好了,裝備提升上去,戰鬥力就上去了,要那麽多的兵員幹啥呢?想要兵員多是吧?跟郭德柱打報告,調到他手下,九寨跟周圍的民兵們隨便你們訓練!對,我說的,每個民兵有30發子彈的訓練配額,你們誰帶頭?”
九支隊位於孫家集的大會議室裏,胡長義拍著辦公桌,看著一眾大隊長、連長們,讓他們自己選。
“行,我們1連,選擇外麵林家村作為駐訓地!我保證,三個月的時間,把林家村的民兵武裝再給提升一個層次的戰鬥力!”牛大膽當先表態。
這是在幹啥??這肯定不是胡長義閑著無聊啊,他這是在把九支隊的各個連分散開,然後在九寨周圍的村鎮駐防,進一步加強民兵訓練。
別問他為啥這麽幹,問就是九寨的防禦,民兵是基礎,哪怕直到抗戰結束也用不上,也要建設好了才行。
ps:感謝tie981的打賞,謝謝老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