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等入見劉備。
劉備見法正、趙栩、賈詡、張飛等一班文武都來了,遂問原因。法正道:“今主公離開青州久矣,若離開太久,恐失百姓之望。主公即仁義著於天下,今已撫有四州之地,四州重任,主公不可不管。”
趙栩道:“孝直說得對,如今馬騰刺史太尉等俱已願隨主公加入興漢大業,主公可不能讓他們失望啊!”
劉備笑道:“嚇我一跳,備還以為有何大事,某近日正尋思迴去。隻是還有荊州劉表等還未加入興漢大業,某有意去見他們。”
賈詡聽罷,說道:“請主公恕詡直言之罪。”
劉備道:“文和但講無妨。”
賈詡道:“益州劉璋乃無能之人,在川不得百姓之心,何況其與漢中張魯有仇,即便願加入,其力也出不得西川,即便出來了,焉能過得了曹操。故請劉璋大可不必。荊州劉表,亦是有德之士,可以納之。”
劉備尋思,覺得有理,又問趙栩道:“伯雄以為如何?”
趙栩道:“賈文和之計甚好,我看,主公可先使大隊人馬先迴青州,自領一旅去荊州拜訪。”
法正驚道:“不可,隻待小部分人馬,若主公有失,怎生是好!”
法孝直啊!法孝直!你這不是瞎操心麽,曆史上劉備被曹操追殺得隻剩千把人都沒死,你但心個什麽勁。當然這些話不能說出來。趙栩當下說道:“若孝直擔心,某與文和、子龍、典韋、叔至保主公去,有神雕武士和白耳兵在,主公安危當可保障,難道孝直你還信不過我嗎?”
神雕武士和白耳兵的戰鬥力,法正是知道的,於是啞口無言。劉備素來相信趙栩,見法正也不說話了,拍手說道:“好!那便如此,翼德,你與孝直子義、漢升先領大隊人馬先迴去。某自先去荊州拜訪劉表。”法正覺得有點不妥,但劉備命令已下,又有趙栩等的保護,也不好再說什麽。
張飛嚷嚷道:“誒!大哥,你去拜訪親戚,怎麽不帶我?”
劉備笑道:“哈哈!翼德啊!我有意讓你坐鎮青州,獨當一麵,你還不領情;現下雲長坐鎮冀州,太平無事;翼德你要是不行,那就算了。伯雄,還是你去吧!”
“誒誒誒!大哥且慢!”張飛急道:“誰說我不行了,二哥能做的事,我自然也能。何況有我在此,何必再擾煩伯雄啊!伯雄,你說我說的是不是!”
趙栩看著張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不禁笑
出聲來,說道:“那是,主公如此信任你能擔當大任,自然是不用我了。”
劉備道:“隻是有軍令,你必須遵守。”
“哥哥但說就是,我必當遵守。”
劉備道:“一者,你不可飲酒,鞭撻士卒;二者,不可作事輕易,不從人諫。這二條,能不能做到?”
張飛摸了摸頭,難為情的笑道:“第二條兄弟一定遵守,隻是,這不讓飲酒,是不是太過了。”
劉備一聽,臉色一沉,擺擺手,喝道:“你不行就算了,伯雄,還是你去吧!翼德他不行。”
張飛大驚:“誒!大哥別啊!兄弟自今以後,不再飲酒,不打軍士,諸般聽人勸諫便了。”
法正悠然道:“隻怕口不應心。”
張飛怒道:“吾跟哥哥多年,未嚐失信,你如何輕視我?”
劉備、趙栩、法正三人這麽一唱一和,使激將法,扇風點火。頃刻便將張飛急得臉色不好,黑臉上竟然隱隱顯出了紅色。在旁的趙雲、陳到等將見劉備趙栩使激將法激張飛,看到張飛急得團團轉的樣子,都不禁覺得好笑,隻有張飛一人被蒙在鼓裏罷了。
劉備見火候到了,當下正色道:“兄弟言雖如此,但我終不放心。還請孝直輔之,領我軍令,早晚令其少飲酒,若有違犯,必重罰之。他要是敢動手反抗,等我迴來,哼哼!”法正應諾。
張飛急道:“不會,兄弟定然遵守大哥命令,我願領軍令狀。”
劉備略一沉思,說道:“嗯,即如此,我才放心。”劉備當即分付了當,乃統一旅騎兵,三千餘騎,再加上神雕武士和白耳兵,共五千餘人;先讓張飛、法正等引大隊人馬先迴青州。自去稟報劉協,說明離
去緣由,劉備即已願助劉協興漢室,這又是為了尋找助力,劉協豈有不允之理,當即便應允了。趙雪本來也要隨趙栩同去,在趙栩三番苦勸之下,這小祖宗方才同意先迴臨淄,可苦惱了趙栩。
馬騰見劉備已去,邊報又急,亦迴西涼州去了,韓遂也一並走了。劉備出了洛陽,望荊州方向先令孫乾去星夜前往荊州入見劉表。
是日夜裏,豫州許昌州牧府中。曹操剛遷到這裏不久,府中一片沉寂,曹操看著剛剛得來的報告,一般文武都站在下麵,都不言語,等待曹操先說話。
眾文武看著曹操臉色越來越鐵青,都不禁咽了咽口水,暗想:主公又要發火了。不一會,隻見曹操拳頭啪的
震於幾上,又將麵前的案幾掀翻於地,怒喝道:“織席小兒,安敢如此!某誓滅之!”
荀彧上前撿起報告,眾謀士也都上前觀看。看完後,眾謀士都麵露難色。緩有一時,程昱上前道:“如今劉備得勢,坐擁四州,謀士猛將如雲,帶甲數十萬,不可硬拚也。”
曹操歎道:“這個我何嚐不知啊!也是始料未及。唉!”
荀彧道:“吾看劉備能虎踞四州,大都為其大將趙栩之功,但此人對劉備忠心耿耿,想他為我所用,是萬不可能。如今劉備又借天子之威,虎視天下。不可硬拚。”荀彧看看左右,右手做出斬的姿勢,曹操與郭嘉等謀士看見荀彧的姿勢,已然知道了意圖。
程昱曰:“劉備身邊有趙栩、趙雲、張飛等猛將,皆有萬夫莫當之勇。要殺他,談何容易?”
曹操又長歎一聲,郭嘉上前道:“明公,嘉倒有一計。聽聞劉備使大隊人馬先迴青州了,如今身邊隻有幾千人馬,我們何不劫殺之。”
曹操道:“雖然隻有幾千人馬,但其手下部隊盡是精騎,身邊又有趙栩等猛將,如何殺得了他?再說了,若是沒能殺成,讓他迴了青州,其必起四州之兵攻我,到時候,怎生抵敵?”
郭嘉微微一笑,說道:“明公可讓士兵喬裝打扮,讓他認不出了。再者如今淮南袁術乃是袁紹之弟,如今袁紹已死於劉備之手,可派人去說與袁術,讓他與主公共同劫殺劉備,允諾平分其地,袁術本有奪迴袁紹之地之誌,隻是畏懼劉備之威,不敢動手,如今劉備身邊隻有幾千人馬,雖有勇將,然也抵不過數萬大軍。袁術乃泛泛之輩,定然應允明公。”
曹操想想,還是覺得不妥,說道:“此計雖妙,但風險還是極大。”
郭嘉道:“若明公還是不放心,到時候可使我們的士兵打扮成袁術手下,就算讓劉備逃了,其也隻會遷怒於袁術,到時我們便可坐山觀虎鬥,袁術定然敵不過劉備,等袁術將敗,我們再出兵相助劉備剿滅袁術,好歹也可平分袁術之地。”
曹操聽罷,略一尋思,哈哈大笑,說道:“曹某得奉孝,足矣抵劉備之趙栩也。”
五十八章袁術呂布殺機重重
卻說趙栩與劉備等一班文武引軍去荊州。其實此次去荊州,趙栩心中另有打算,一來想起諸葛亮和龐統都在荊州,算算年齡,諸葛亮雖然年紀尚小,但龐統也還可以用之。二來荊州還有一位謀士徐庶,趙栩也想一並將他給收了,趙栩正思索間。忽見前
方大路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長歌而來。歌曰: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
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
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
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這歌將趙栩嚇了一跳,思索頓時被打斷,想要再接上,已是不能。趙栩聞歌,暗自驚異,暗思:“這人莫非便是徐庶抑或龐統?”
劉備等聞歌,覺得十分有趣。趙栩道:“主公可曾聽見,這人歌詞: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
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此人必是大才,主公可以
用之。”
“哦!”劉備驚異,想想歌詞,對趙栩的話已是信了一大半。尋思:“不管他是不是大才,我隻管下馬好生相待,縱然不是人才,也好讓他在荊州傳傳我的名聲。”遂下馬相見,主公下馬,趙栩、趙雲等也自然不能待在馬上,亦跟著劉備下馬。
劉備上前問其姓名,那人答道:“某乃潁上人也,姓單名福。久聞劉皇叔仁義過人,納士招賢,欲來相投,未敢輒造,故行歌於大路,以動尊聽耳。”
劉備大喜,見此人容貌,細細打量,覺得就算不是天下之大才,也必是個百裏挑一的人才。當即命部隊就地駐紮,以禮相待。趙栩見徐庶還是用假托姓名,暗自發笑,心想:這徐庶隱藏姓名,也情有可原,但曹操手下程昱是知道徐庶的,如若曹操知道徐庶來劉備這了,肯定又跟三國裏一樣,到頭來還是得歸曹操,這可不行。當即厲聲喝道:“你若是誠心來投,何必掩蓋姓名,是何居心?”
那單福明顯是吃了一驚,猛然變色。劉備、趙雲等也倍覺奇怪,趙栩平日裏向來待人和善,今日突然這樣,想必有隱情。劉備問道:“伯雄今日何故如此無禮?”
你單福見趙栩竟然知道自己假托姓名,如何不驚,見趙栩神色,又不似故意試探,暗想可能是有熟人知道自己心意,暗暗告訴他罷。緩了好一會,方才說道:“將軍如此了得,竟能知道某假托姓名,某佩服。久聞劉皇叔手下有幾位大將,不知將軍是哪一位?”
趙栩道:“某乃常山趙栩也!”
“你便是趙栩?”單福吃了一驚,暗想:這趙栩怎地如此厲害,久聞他用兵如神,我雖然神交已久,但從未與他來往,他怎麽會知道我用假名?隻見單福說道:“即然被趙將軍看破了,我也就不隱瞞了,某本潁川人徐庶,字元直,為因逃難,更名單福。前聞劉
景升招賢納士,特往見之。及前番與之論事,方知是無用之人,故作書別之。後在司馬水鏡莊上,聽聞漢皇叔劉玄德欲來荊州,司馬先生薦某來投皇叔,故徐庶作狂歌於路,以動皇叔。某今來投皇叔,還假托姓名,實在無禮。”
劉備笑道:“先生大才,掩蓋姓名為避禍也情有可原,元直不必自責。”
徐庶笑謝道:“向聞皇叔仁德,以往未敢便信,今日深信不疑也。”
劉備聽言,也笑道:“備安能有仁德及人,惟請先生教之。”
徐庶道:“皇叔部下有諸如趙栩將軍,法正軍師等絕世文武,徐庶不過樗櫟庸材,何敢教皇叔。”
劉備笑道:“先生自謙也,從先生剛才一番話,備已看出先生乃天下大才也。對了,先生剛才所言之司馬水鏡先生是何人也,他如何知道備要來荊州。”
徐庶道:“司馬先生乃得道仙人,在一處,能知天下事;司馬先生之大名,徐庶未敢輕言,皇叔日後當親自拜訪。”徐庶又向趙栩問道:“敢問將軍如何知道徐庶大名,可是有高人指點?”
“呃……這個嘛。”趙栩一時語塞,本想用水鏡先生為借口,但徐庶又與他認識,要是說了,日後徐庶在與水鏡先生提起此事,那我的形象可就崩塌了。但總不能說我是穿越過來的,看過三國,知道曆史吧?趙栩忽然靈機一動,正色說道:“某昨晚做一夢,夢見一老人,那老人道:“趙栩,明日將有大才來投,且勿錯過。”而後即消失不見。”
“哦?”劉備、趙雲等都十分驚訝,心想竟有這等奇事?徐庶道:“那老人怎生模樣,將軍可還記得。”
趙栩一本正經的胡說道:“昨日那名老者,身形若隱若現,某看不真切。對了,那老人還說過,荊州之地還有兩位絕世大才,叫什麽‘臥龍’和‘鳳雛’。”
“什麽?”徐庶驚訝的高聲叫道,又迴頭拱手對劉備道:“看來是皇叔當真是救世之主啊!天神托夢,告與趙栩將軍,看來是天意也。”哈哈!我真是天才,古代人還是比後世人更信天的,這麽一下便忽悠過去了。趙栩心喜道。
劉備問道:“臥龍鳳雛是何人也,即是大才,比先生如何?”
徐庶道:“二人均勝某十倍也。若得此二人,無異立漢三大功臣也。”
除了趙栩之外,其餘人皆是大驚,要知道立漢三功臣是何等人,那可是千古傳名的人物——韓信、張良、蕭何。劉邦能平定天下,擊敗項羽,幾
乎都賴這三人之力。韓信攻城拔寨,蕭何穩定後方,而張良更是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可以說,劉邦能擊敗項羽,絕大部分是這三人的功勞。
劉備激動好一陣,才平靜下來,問道:“願聞二人姓名。”
徐庶道:“臥龍乃琅琊陽都人,複姓諸葛,名亮現下不過十餘歲,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其父名珪,字子貢,為泰山郡丞,早年卒。亮從其叔諸葛玄。諸葛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於襄陽。後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嚐好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岡,名臥龍岡,因自號為‘臥龍先生’,而鳳雛乃襄陽龐統也。此二人乃絕代奇才,若此二人肯相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
劉備踴躍道:“備武已有伯雄、雲長、翼德、子龍、叔至、典韋等,文也有了孝直、元皓、文和等。文武全備,若再得先生與臥龍鳳雛,如猛虎添翼,如魚得水也。非伯雄和先生言語,備有眼如盲也。”
趙栩上前道:“昨日聞夢中老人道,元直家中還有一老母?可是真否?”
徐庶道:“正是,某此番出來尋明主,也多虧母親指點。”
趙栩道:“恕我無禮,元直即出門在外,家中老母若有閃失,豈不成終身大憾也!元直即已尋到主公,何不將老母接來,一同前往臨淄享福,元直可隨時放心,豈不為孝也。”
徐庶恍然大悟,說道:“若非將軍之言,庶險些成不孝之人也。隻是恐怕家中母親不願遠行。”
趙栩道:“這個無妨,某願隨你同去,以言語勸說。”
劉備喜道:“如此甚好。”
徐庶拱手道:“多謝將軍了,主公,去荊州還有一條近路,主公若趕時間,可行此路。”
劉備本就想快點去荊州,也好早日返迴臨淄,聽到有近路,哪有不喜之理,說道:“願聽元直指點。”
徐庶指點劉備路線,而後趙栩即告別劉備,隻引八百家將隨行。賈詡大驚道:“將軍不可,你隻領八百騎,若是遇上亂軍,畢竟也獨力難支,還是多待些人馬為好。”
劉備也點頭稱是,趙栩推脫不得,隻得說道:“,某好歹也是武將,縱遇亂軍,自保也是沒問題的。再者主公安危才是重中之重,主公、文和若是還不放心,便讓子龍與我同去,如何。”
劉備道:“嗯!有子龍去,我更放心。”
當下趙栩、徐庶、趙雲與劉備等分別,各自引軍走
了。
揚州,淮南袁術城府中,袁術看著曹操來信,又看著下麵長史楊大將,都督張勳、紀靈、橋蕤,上將雷薄、陳蘭等三十餘文武。緩有一時,問道:“曹操約我劫殺劉備,允諾日後攻取劉備之地,平分,你們以為如何。”
長史楊大將道:“劉備虎踞青、冀、幽、並四州,兵精糧廣,乃天下大患也。曹操距我相近,可以聯盟,今當趁劉備不在駐地,與曹操共殺劉備,劉備一死,劉備部下群龍無首,到時候可以與曹操共同攻之,平分其地,先滅劉備,再圖曹操;主公霸業可成也。”
袁術道:“劉備手下大將趙栩等勇冠三軍,我們實在難以抵敵,如何是好?”
楊大將道:“這個嘛……你呂布與趙栩仇深似海,今呂布依附於我們,如今已經攻下徐州一些地方,駐紮在小沛。我們當可讓他做先鋒,呂布勇力過人,可以抵敵趙栩等將;我們再允諾重賞,他定然願往。”
大喜道:“即如此,那便與曹操共誅劉備。”當下便讓使者飛馬迴報曹操,令韓胤送密書,帶重禮前往見呂布。隨即遣紀靈為大將,雷薄、陳蘭為副將,呂布做先鋒,統兵四萬,去劫殺劉備。
呂布在小沛得知消息,頓時兩眼放光,拳頭握緊。怒道:“趙栩,此番定要你死於我手。”
陳宮道:“將軍不可輕敵,趙栩身邊勇將眾多,一時難以殺他;我們可以先讓袁術和曹操攻之,我們再坐收漁翁之利。”
呂布怒道:“趙栩欺我太甚,若不親手殺他,何以解我之恨;某意已決,休再多言。”當即點兵出城,去與紀靈大軍相會。陳宮見呂布不聽勸言,仰天長歎。
次日,在許昌的曹操得知消息,大笑道:“劉備休矣,天下將歸我了。”當即命許褚、夏侯惇等大將,點精兵一萬,全部換成袁術士兵打扮,自己親自出馬。下令:等袁術大軍先動手,若劉備等衝突而逃,再動手劫殺。許褚等領命。曹操拳頭緊握,心道:劉備!趙栩!哼哼!
正是:一心隻為興華夏,又遇數萬狼虎兵。
五十九章趙栩意外中伏
卻說趙栩與劉備分別後,即攜趙雲與徐庶挺軍去往他家潁川。
不日,即行至南陽,至一橋邊,停下休息。趙栩捂水洗了把臉,見這地方地形奇特,問徐庶道:“元直,這是什麽地方?”
徐庶道:“此乃博望坡,此地北負伏牛山,南麵隱山,西倚白河,為伏牛山延伸於此的漫崗,地勢險
要,為古“襄漢隘道”之通衢。”
“哦!”博望坡,這就是博望坡。諸葛亮第一次用兵之地,一把火燒了夏侯惇幾萬大軍。趙栩暗想道。看著眼前的風景,不禁感慨。
休息一陣,趙栩遂催軍出發。才剛剛過橋,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從背後殺來,趙栩急揮軍調頭。但見一麵大旗,上書:淮南雷薄。趙栩見了,尋思:淮南?那不是袁術的地方嗎?隻見雷薄勒馬挺槍,大叫:“趙栩何不早降?”
事情到這份上了,傻子也看出來他是來幹什麽了。但不得不說,趙栩真是為袁術的手下真是智商做急呀!既然是來劫殺人家,幹嗎要這麽明目張膽的,生怕別人不知道是袁術的手下,真的對自己這麽自信嗎?趙栩罵道:“我乃漢將,豈肯降狗賊?”
雷薄大怒,舞刀來取趙栩,趙雲挺槍而出,直取雷薄。兩人交戰,戰不到兩個迴合,趙雲槍出如龍,雷薄抵擋不住,撥馬敗走。趙雲提槍趕上,一槍刺死雷薄。忽然喊聲大震,左邊山穀中紀靈領軍衝出,右邊樹林中陳蘭引軍衝出,趙栩見狀,暗叫不妙,徐庶也是始料未及,雖然滿腹經綸,但此時竟然一條計謀也想不出。趙雲見了,急迴馬交戰,三路夾攻,周倉保住徐庶,趙栩、趙雲、王勇及一班趙栩家將來往廝殺。
陳蘭手持大斧,見著趙栩,暗想:我若斬了趙栩,當可揚名立萬。當下挺斧直往趙栩殺來,趙栩正廝殺間,忽覺腦後一股涼風吹腦,急迴頭看,隻見陳蘭一柄大斧直往自己劈來。趙栩暗暗心驚,舉起三尖兩刃刀,用足力氣在斧杆上往左一推,陳蘭頓時力泄,趙栩趁勢將大斧一挑,斧頭返往陳蘭頭上劈來。陳蘭嚇得魂飛魄散,要想右手轉過斧柄,已經來不及了。隻見斧頭倒轉一百多度,砍向陳蘭,陳蘭急閃,可惜動作慢了,隻將頭一偏,斧頭已經砍到陳蘭肩膀,將陳蘭肩膀砍裂,老遠就能看見老大一條口子。陳蘭身體翻下馬來,倒地而亡。
紀靈本來就要上前相助陳蘭,到麵前時看見趙栩一合反殺了陳蘭,暗暗驚駭,自思不是趙栩對手,撥馬便走;趙栩看見紀靈大旗,縱馬趕來。正混戰間,前麵又有一軍撞出,當頭一大將,正是呂布。並合紀靈等三路軍馬,喊聲震地,鼓角喧天,將趙栩、趙雲等困在垓心。
呂布引軍直衝,望見中央兩個白鎧將領左右衝突,無人可擋,料想是趙栩和趙雲,想起自己被趙栩弄得淪落至此,處處看人臉色,如喪家犬一般,不禁怒火起,越想越氣,怒喝道:“趙栩小兒,好不知死。今你已被包圍,還敢在此狂為,拿命
來!”說罷挺戟飛馬直取趙栩,呂布身後大軍一齊掩殺過來。趙栩聽見喝聲,聽出是呂布的聲音,急忙尋找聲音來源,頓時看見呂布飛馬而來,心裏暗暗叫苦,暗想:莫非我今日要死在這。不過這思想轉瞬即逝,打起精神,奮力拚搏,殺散身邊士卒。
呂布身邊盡是驃騎,這麽一衝,頓時便將趙栩家將切成兩部,不過趙栩家將都是百裏挑一的猛士,趙栩又是他們的主心骨,當即反應過來,向趙栩方向廝殺迴合。要是尋常士兵,早已經被殺得四分五裂,四散而逃了。可是趙栩家將不同,趙栩家將個個是鐵血戰士,平時趙栩對他們一視同仁,待他們如後世的戰友般好,他們也對趙栩奉若神明,此時勢危,也毫不退縮,死命交戰。而周倉和王勇更是個聞到血腥味就興奮的家夥,當下奮起神威,立時砍殺十多人。
趙栩靈光一閃,拔出巨闕劍,一手橫槍,大喝道:“兄弟們,這些狗屁想殺我們,我們就得讓他們知道厲害,狹路相逢——”
“勇者勝!”加上周倉和趙雲、王勇在內,以及趙栩全部家將齊聲怒喝,被趙栩這麽一喝,頓時精神倍漲,猶如幹柴遇上熊熊烈火,頓時成為一團勢不可擋的大火,趙栩軍全部死戰。徐庶看見這等場麵,嚇得混身顫抖,看看趙栩,暗想:這趙栩究竟是何等樣人?簡直不可想象。紀靈和呂布手下士兵見眼前被包圍的敵人突然好像打了興奮劑似的,大驚失色;想來也是,袁術手下的烏合之眾哪裏見過這等場麵,登時抵擋不住,急忙後退,不敢上前。呂布和紀靈也是大驚,紀靈連殺數人,喝道:“不準後退!”眾士兵被紀靈這麽一嚇,倒也不敢後退,卻也不敢上前廝殺,隻是圍住,大聲唿喝。
呂布見狀,暗思不妙,急喝道:“趙栩,休再做困獸之鬥,快快下馬受縛。”暗想:擒賊先擒王,得先將趙栩殺了。當即挺戟直取趙栩,趙栩正在廝殺,被四將圍住,都是紀靈手下將領,趙栩力戰四將,正不分勝負,忽又有三員將領圍殺過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何況還是七員戰將,若是平時,趙栩當可與之堂堂正正交戰,可是這是在重圍之中,趙栩無心戀戰,遂拔巨闕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霎時間,殺死六將,忽見呂布飛馬而來,急舉巨闕劍迎戰。
呂布知道巨闕劍厲害,不敢與之交鋒,這麽一來,呂布也奈何趙栩不得,呂布暗想:隻待趙栩力盡,即可擒之。趙栩見呂布隻是虛招,暗想不妙,當即大喝一聲,呂布吃了一驚;趙栩一手巨闕,一手三尖兩刃神鋒,直迎呂布,呂布見來勢兇猛,心中驚懼,撥
劉備見法正、趙栩、賈詡、張飛等一班文武都來了,遂問原因。法正道:“今主公離開青州久矣,若離開太久,恐失百姓之望。主公即仁義著於天下,今已撫有四州之地,四州重任,主公不可不管。”
趙栩道:“孝直說得對,如今馬騰刺史太尉等俱已願隨主公加入興漢大業,主公可不能讓他們失望啊!”
劉備笑道:“嚇我一跳,備還以為有何大事,某近日正尋思迴去。隻是還有荊州劉表等還未加入興漢大業,某有意去見他們。”
賈詡聽罷,說道:“請主公恕詡直言之罪。”
劉備道:“文和但講無妨。”
賈詡道:“益州劉璋乃無能之人,在川不得百姓之心,何況其與漢中張魯有仇,即便願加入,其力也出不得西川,即便出來了,焉能過得了曹操。故請劉璋大可不必。荊州劉表,亦是有德之士,可以納之。”
劉備尋思,覺得有理,又問趙栩道:“伯雄以為如何?”
趙栩道:“賈文和之計甚好,我看,主公可先使大隊人馬先迴青州,自領一旅去荊州拜訪。”
法正驚道:“不可,隻待小部分人馬,若主公有失,怎生是好!”
法孝直啊!法孝直!你這不是瞎操心麽,曆史上劉備被曹操追殺得隻剩千把人都沒死,你但心個什麽勁。當然這些話不能說出來。趙栩當下說道:“若孝直擔心,某與文和、子龍、典韋、叔至保主公去,有神雕武士和白耳兵在,主公安危當可保障,難道孝直你還信不過我嗎?”
神雕武士和白耳兵的戰鬥力,法正是知道的,於是啞口無言。劉備素來相信趙栩,見法正也不說話了,拍手說道:“好!那便如此,翼德,你與孝直子義、漢升先領大隊人馬先迴去。某自先去荊州拜訪劉表。”法正覺得有點不妥,但劉備命令已下,又有趙栩等的保護,也不好再說什麽。
張飛嚷嚷道:“誒!大哥,你去拜訪親戚,怎麽不帶我?”
劉備笑道:“哈哈!翼德啊!我有意讓你坐鎮青州,獨當一麵,你還不領情;現下雲長坐鎮冀州,太平無事;翼德你要是不行,那就算了。伯雄,還是你去吧!”
“誒誒誒!大哥且慢!”張飛急道:“誰說我不行了,二哥能做的事,我自然也能。何況有我在此,何必再擾煩伯雄啊!伯雄,你說我說的是不是!”
趙栩看著張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不禁笑
出聲來,說道:“那是,主公如此信任你能擔當大任,自然是不用我了。”
劉備道:“隻是有軍令,你必須遵守。”
“哥哥但說就是,我必當遵守。”
劉備道:“一者,你不可飲酒,鞭撻士卒;二者,不可作事輕易,不從人諫。這二條,能不能做到?”
張飛摸了摸頭,難為情的笑道:“第二條兄弟一定遵守,隻是,這不讓飲酒,是不是太過了。”
劉備一聽,臉色一沉,擺擺手,喝道:“你不行就算了,伯雄,還是你去吧!翼德他不行。”
張飛大驚:“誒!大哥別啊!兄弟自今以後,不再飲酒,不打軍士,諸般聽人勸諫便了。”
法正悠然道:“隻怕口不應心。”
張飛怒道:“吾跟哥哥多年,未嚐失信,你如何輕視我?”
劉備、趙栩、法正三人這麽一唱一和,使激將法,扇風點火。頃刻便將張飛急得臉色不好,黑臉上竟然隱隱顯出了紅色。在旁的趙雲、陳到等將見劉備趙栩使激將法激張飛,看到張飛急得團團轉的樣子,都不禁覺得好笑,隻有張飛一人被蒙在鼓裏罷了。
劉備見火候到了,當下正色道:“兄弟言雖如此,但我終不放心。還請孝直輔之,領我軍令,早晚令其少飲酒,若有違犯,必重罰之。他要是敢動手反抗,等我迴來,哼哼!”法正應諾。
張飛急道:“不會,兄弟定然遵守大哥命令,我願領軍令狀。”
劉備略一沉思,說道:“嗯,即如此,我才放心。”劉備當即分付了當,乃統一旅騎兵,三千餘騎,再加上神雕武士和白耳兵,共五千餘人;先讓張飛、法正等引大隊人馬先迴青州。自去稟報劉協,說明離
去緣由,劉備即已願助劉協興漢室,這又是為了尋找助力,劉協豈有不允之理,當即便應允了。趙雪本來也要隨趙栩同去,在趙栩三番苦勸之下,這小祖宗方才同意先迴臨淄,可苦惱了趙栩。
馬騰見劉備已去,邊報又急,亦迴西涼州去了,韓遂也一並走了。劉備出了洛陽,望荊州方向先令孫乾去星夜前往荊州入見劉表。
是日夜裏,豫州許昌州牧府中。曹操剛遷到這裏不久,府中一片沉寂,曹操看著剛剛得來的報告,一般文武都站在下麵,都不言語,等待曹操先說話。
眾文武看著曹操臉色越來越鐵青,都不禁咽了咽口水,暗想:主公又要發火了。不一會,隻見曹操拳頭啪的
震於幾上,又將麵前的案幾掀翻於地,怒喝道:“織席小兒,安敢如此!某誓滅之!”
荀彧上前撿起報告,眾謀士也都上前觀看。看完後,眾謀士都麵露難色。緩有一時,程昱上前道:“如今劉備得勢,坐擁四州,謀士猛將如雲,帶甲數十萬,不可硬拚也。”
曹操歎道:“這個我何嚐不知啊!也是始料未及。唉!”
荀彧道:“吾看劉備能虎踞四州,大都為其大將趙栩之功,但此人對劉備忠心耿耿,想他為我所用,是萬不可能。如今劉備又借天子之威,虎視天下。不可硬拚。”荀彧看看左右,右手做出斬的姿勢,曹操與郭嘉等謀士看見荀彧的姿勢,已然知道了意圖。
程昱曰:“劉備身邊有趙栩、趙雲、張飛等猛將,皆有萬夫莫當之勇。要殺他,談何容易?”
曹操又長歎一聲,郭嘉上前道:“明公,嘉倒有一計。聽聞劉備使大隊人馬先迴青州了,如今身邊隻有幾千人馬,我們何不劫殺之。”
曹操道:“雖然隻有幾千人馬,但其手下部隊盡是精騎,身邊又有趙栩等猛將,如何殺得了他?再說了,若是沒能殺成,讓他迴了青州,其必起四州之兵攻我,到時候,怎生抵敵?”
郭嘉微微一笑,說道:“明公可讓士兵喬裝打扮,讓他認不出了。再者如今淮南袁術乃是袁紹之弟,如今袁紹已死於劉備之手,可派人去說與袁術,讓他與主公共同劫殺劉備,允諾平分其地,袁術本有奪迴袁紹之地之誌,隻是畏懼劉備之威,不敢動手,如今劉備身邊隻有幾千人馬,雖有勇將,然也抵不過數萬大軍。袁術乃泛泛之輩,定然應允明公。”
曹操想想,還是覺得不妥,說道:“此計雖妙,但風險還是極大。”
郭嘉道:“若明公還是不放心,到時候可使我們的士兵打扮成袁術手下,就算讓劉備逃了,其也隻會遷怒於袁術,到時我們便可坐山觀虎鬥,袁術定然敵不過劉備,等袁術將敗,我們再出兵相助劉備剿滅袁術,好歹也可平分袁術之地。”
曹操聽罷,略一尋思,哈哈大笑,說道:“曹某得奉孝,足矣抵劉備之趙栩也。”
五十八章袁術呂布殺機重重
卻說趙栩與劉備等一班文武引軍去荊州。其實此次去荊州,趙栩心中另有打算,一來想起諸葛亮和龐統都在荊州,算算年齡,諸葛亮雖然年紀尚小,但龐統也還可以用之。二來荊州還有一位謀士徐庶,趙栩也想一並將他給收了,趙栩正思索間。忽見前
方大路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長歌而來。歌曰: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
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
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
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這歌將趙栩嚇了一跳,思索頓時被打斷,想要再接上,已是不能。趙栩聞歌,暗自驚異,暗思:“這人莫非便是徐庶抑或龐統?”
劉備等聞歌,覺得十分有趣。趙栩道:“主公可曾聽見,這人歌詞: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
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此人必是大才,主公可以
用之。”
“哦!”劉備驚異,想想歌詞,對趙栩的話已是信了一大半。尋思:“不管他是不是大才,我隻管下馬好生相待,縱然不是人才,也好讓他在荊州傳傳我的名聲。”遂下馬相見,主公下馬,趙栩、趙雲等也自然不能待在馬上,亦跟著劉備下馬。
劉備上前問其姓名,那人答道:“某乃潁上人也,姓單名福。久聞劉皇叔仁義過人,納士招賢,欲來相投,未敢輒造,故行歌於大路,以動尊聽耳。”
劉備大喜,見此人容貌,細細打量,覺得就算不是天下之大才,也必是個百裏挑一的人才。當即命部隊就地駐紮,以禮相待。趙栩見徐庶還是用假托姓名,暗自發笑,心想:這徐庶隱藏姓名,也情有可原,但曹操手下程昱是知道徐庶的,如若曹操知道徐庶來劉備這了,肯定又跟三國裏一樣,到頭來還是得歸曹操,這可不行。當即厲聲喝道:“你若是誠心來投,何必掩蓋姓名,是何居心?”
那單福明顯是吃了一驚,猛然變色。劉備、趙雲等也倍覺奇怪,趙栩平日裏向來待人和善,今日突然這樣,想必有隱情。劉備問道:“伯雄今日何故如此無禮?”
你單福見趙栩竟然知道自己假托姓名,如何不驚,見趙栩神色,又不似故意試探,暗想可能是有熟人知道自己心意,暗暗告訴他罷。緩了好一會,方才說道:“將軍如此了得,竟能知道某假托姓名,某佩服。久聞劉皇叔手下有幾位大將,不知將軍是哪一位?”
趙栩道:“某乃常山趙栩也!”
“你便是趙栩?”單福吃了一驚,暗想:這趙栩怎地如此厲害,久聞他用兵如神,我雖然神交已久,但從未與他來往,他怎麽會知道我用假名?隻見單福說道:“即然被趙將軍看破了,我也就不隱瞞了,某本潁川人徐庶,字元直,為因逃難,更名單福。前聞劉
景升招賢納士,特往見之。及前番與之論事,方知是無用之人,故作書別之。後在司馬水鏡莊上,聽聞漢皇叔劉玄德欲來荊州,司馬先生薦某來投皇叔,故徐庶作狂歌於路,以動皇叔。某今來投皇叔,還假托姓名,實在無禮。”
劉備笑道:“先生大才,掩蓋姓名為避禍也情有可原,元直不必自責。”
徐庶笑謝道:“向聞皇叔仁德,以往未敢便信,今日深信不疑也。”
劉備聽言,也笑道:“備安能有仁德及人,惟請先生教之。”
徐庶道:“皇叔部下有諸如趙栩將軍,法正軍師等絕世文武,徐庶不過樗櫟庸材,何敢教皇叔。”
劉備笑道:“先生自謙也,從先生剛才一番話,備已看出先生乃天下大才也。對了,先生剛才所言之司馬水鏡先生是何人也,他如何知道備要來荊州。”
徐庶道:“司馬先生乃得道仙人,在一處,能知天下事;司馬先生之大名,徐庶未敢輕言,皇叔日後當親自拜訪。”徐庶又向趙栩問道:“敢問將軍如何知道徐庶大名,可是有高人指點?”
“呃……這個嘛。”趙栩一時語塞,本想用水鏡先生為借口,但徐庶又與他認識,要是說了,日後徐庶在與水鏡先生提起此事,那我的形象可就崩塌了。但總不能說我是穿越過來的,看過三國,知道曆史吧?趙栩忽然靈機一動,正色說道:“某昨晚做一夢,夢見一老人,那老人道:“趙栩,明日將有大才來投,且勿錯過。”而後即消失不見。”
“哦?”劉備、趙雲等都十分驚訝,心想竟有這等奇事?徐庶道:“那老人怎生模樣,將軍可還記得。”
趙栩一本正經的胡說道:“昨日那名老者,身形若隱若現,某看不真切。對了,那老人還說過,荊州之地還有兩位絕世大才,叫什麽‘臥龍’和‘鳳雛’。”
“什麽?”徐庶驚訝的高聲叫道,又迴頭拱手對劉備道:“看來是皇叔當真是救世之主啊!天神托夢,告與趙栩將軍,看來是天意也。”哈哈!我真是天才,古代人還是比後世人更信天的,這麽一下便忽悠過去了。趙栩心喜道。
劉備問道:“臥龍鳳雛是何人也,即是大才,比先生如何?”
徐庶道:“二人均勝某十倍也。若得此二人,無異立漢三大功臣也。”
除了趙栩之外,其餘人皆是大驚,要知道立漢三功臣是何等人,那可是千古傳名的人物——韓信、張良、蕭何。劉邦能平定天下,擊敗項羽,幾
乎都賴這三人之力。韓信攻城拔寨,蕭何穩定後方,而張良更是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可以說,劉邦能擊敗項羽,絕大部分是這三人的功勞。
劉備激動好一陣,才平靜下來,問道:“願聞二人姓名。”
徐庶道:“臥龍乃琅琊陽都人,複姓諸葛,名亮現下不過十餘歲,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其父名珪,字子貢,為泰山郡丞,早年卒。亮從其叔諸葛玄。諸葛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於襄陽。後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嚐好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岡,名臥龍岡,因自號為‘臥龍先生’,而鳳雛乃襄陽龐統也。此二人乃絕代奇才,若此二人肯相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
劉備踴躍道:“備武已有伯雄、雲長、翼德、子龍、叔至、典韋等,文也有了孝直、元皓、文和等。文武全備,若再得先生與臥龍鳳雛,如猛虎添翼,如魚得水也。非伯雄和先生言語,備有眼如盲也。”
趙栩上前道:“昨日聞夢中老人道,元直家中還有一老母?可是真否?”
徐庶道:“正是,某此番出來尋明主,也多虧母親指點。”
趙栩道:“恕我無禮,元直即出門在外,家中老母若有閃失,豈不成終身大憾也!元直即已尋到主公,何不將老母接來,一同前往臨淄享福,元直可隨時放心,豈不為孝也。”
徐庶恍然大悟,說道:“若非將軍之言,庶險些成不孝之人也。隻是恐怕家中母親不願遠行。”
趙栩道:“這個無妨,某願隨你同去,以言語勸說。”
劉備喜道:“如此甚好。”
徐庶拱手道:“多謝將軍了,主公,去荊州還有一條近路,主公若趕時間,可行此路。”
劉備本就想快點去荊州,也好早日返迴臨淄,聽到有近路,哪有不喜之理,說道:“願聽元直指點。”
徐庶指點劉備路線,而後趙栩即告別劉備,隻引八百家將隨行。賈詡大驚道:“將軍不可,你隻領八百騎,若是遇上亂軍,畢竟也獨力難支,還是多待些人馬為好。”
劉備也點頭稱是,趙栩推脫不得,隻得說道:“,某好歹也是武將,縱遇亂軍,自保也是沒問題的。再者主公安危才是重中之重,主公、文和若是還不放心,便讓子龍與我同去,如何。”
劉備道:“嗯!有子龍去,我更放心。”
當下趙栩、徐庶、趙雲與劉備等分別,各自引軍走
了。
揚州,淮南袁術城府中,袁術看著曹操來信,又看著下麵長史楊大將,都督張勳、紀靈、橋蕤,上將雷薄、陳蘭等三十餘文武。緩有一時,問道:“曹操約我劫殺劉備,允諾日後攻取劉備之地,平分,你們以為如何。”
長史楊大將道:“劉備虎踞青、冀、幽、並四州,兵精糧廣,乃天下大患也。曹操距我相近,可以聯盟,今當趁劉備不在駐地,與曹操共殺劉備,劉備一死,劉備部下群龍無首,到時候可以與曹操共同攻之,平分其地,先滅劉備,再圖曹操;主公霸業可成也。”
袁術道:“劉備手下大將趙栩等勇冠三軍,我們實在難以抵敵,如何是好?”
楊大將道:“這個嘛……你呂布與趙栩仇深似海,今呂布依附於我們,如今已經攻下徐州一些地方,駐紮在小沛。我們當可讓他做先鋒,呂布勇力過人,可以抵敵趙栩等將;我們再允諾重賞,他定然願往。”
大喜道:“即如此,那便與曹操共誅劉備。”當下便讓使者飛馬迴報曹操,令韓胤送密書,帶重禮前往見呂布。隨即遣紀靈為大將,雷薄、陳蘭為副將,呂布做先鋒,統兵四萬,去劫殺劉備。
呂布在小沛得知消息,頓時兩眼放光,拳頭握緊。怒道:“趙栩,此番定要你死於我手。”
陳宮道:“將軍不可輕敵,趙栩身邊勇將眾多,一時難以殺他;我們可以先讓袁術和曹操攻之,我們再坐收漁翁之利。”
呂布怒道:“趙栩欺我太甚,若不親手殺他,何以解我之恨;某意已決,休再多言。”當即點兵出城,去與紀靈大軍相會。陳宮見呂布不聽勸言,仰天長歎。
次日,在許昌的曹操得知消息,大笑道:“劉備休矣,天下將歸我了。”當即命許褚、夏侯惇等大將,點精兵一萬,全部換成袁術士兵打扮,自己親自出馬。下令:等袁術大軍先動手,若劉備等衝突而逃,再動手劫殺。許褚等領命。曹操拳頭緊握,心道:劉備!趙栩!哼哼!
正是:一心隻為興華夏,又遇數萬狼虎兵。
五十九章趙栩意外中伏
卻說趙栩與劉備分別後,即攜趙雲與徐庶挺軍去往他家潁川。
不日,即行至南陽,至一橋邊,停下休息。趙栩捂水洗了把臉,見這地方地形奇特,問徐庶道:“元直,這是什麽地方?”
徐庶道:“此乃博望坡,此地北負伏牛山,南麵隱山,西倚白河,為伏牛山延伸於此的漫崗,地勢險
要,為古“襄漢隘道”之通衢。”
“哦!”博望坡,這就是博望坡。諸葛亮第一次用兵之地,一把火燒了夏侯惇幾萬大軍。趙栩暗想道。看著眼前的風景,不禁感慨。
休息一陣,趙栩遂催軍出發。才剛剛過橋,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從背後殺來,趙栩急揮軍調頭。但見一麵大旗,上書:淮南雷薄。趙栩見了,尋思:淮南?那不是袁術的地方嗎?隻見雷薄勒馬挺槍,大叫:“趙栩何不早降?”
事情到這份上了,傻子也看出來他是來幹什麽了。但不得不說,趙栩真是為袁術的手下真是智商做急呀!既然是來劫殺人家,幹嗎要這麽明目張膽的,生怕別人不知道是袁術的手下,真的對自己這麽自信嗎?趙栩罵道:“我乃漢將,豈肯降狗賊?”
雷薄大怒,舞刀來取趙栩,趙雲挺槍而出,直取雷薄。兩人交戰,戰不到兩個迴合,趙雲槍出如龍,雷薄抵擋不住,撥馬敗走。趙雲提槍趕上,一槍刺死雷薄。忽然喊聲大震,左邊山穀中紀靈領軍衝出,右邊樹林中陳蘭引軍衝出,趙栩見狀,暗叫不妙,徐庶也是始料未及,雖然滿腹經綸,但此時竟然一條計謀也想不出。趙雲見了,急迴馬交戰,三路夾攻,周倉保住徐庶,趙栩、趙雲、王勇及一班趙栩家將來往廝殺。
陳蘭手持大斧,見著趙栩,暗想:我若斬了趙栩,當可揚名立萬。當下挺斧直往趙栩殺來,趙栩正廝殺間,忽覺腦後一股涼風吹腦,急迴頭看,隻見陳蘭一柄大斧直往自己劈來。趙栩暗暗心驚,舉起三尖兩刃刀,用足力氣在斧杆上往左一推,陳蘭頓時力泄,趙栩趁勢將大斧一挑,斧頭返往陳蘭頭上劈來。陳蘭嚇得魂飛魄散,要想右手轉過斧柄,已經來不及了。隻見斧頭倒轉一百多度,砍向陳蘭,陳蘭急閃,可惜動作慢了,隻將頭一偏,斧頭已經砍到陳蘭肩膀,將陳蘭肩膀砍裂,老遠就能看見老大一條口子。陳蘭身體翻下馬來,倒地而亡。
紀靈本來就要上前相助陳蘭,到麵前時看見趙栩一合反殺了陳蘭,暗暗驚駭,自思不是趙栩對手,撥馬便走;趙栩看見紀靈大旗,縱馬趕來。正混戰間,前麵又有一軍撞出,當頭一大將,正是呂布。並合紀靈等三路軍馬,喊聲震地,鼓角喧天,將趙栩、趙雲等困在垓心。
呂布引軍直衝,望見中央兩個白鎧將領左右衝突,無人可擋,料想是趙栩和趙雲,想起自己被趙栩弄得淪落至此,處處看人臉色,如喪家犬一般,不禁怒火起,越想越氣,怒喝道:“趙栩小兒,好不知死。今你已被包圍,還敢在此狂為,拿命
來!”說罷挺戟飛馬直取趙栩,呂布身後大軍一齊掩殺過來。趙栩聽見喝聲,聽出是呂布的聲音,急忙尋找聲音來源,頓時看見呂布飛馬而來,心裏暗暗叫苦,暗想:莫非我今日要死在這。不過這思想轉瞬即逝,打起精神,奮力拚搏,殺散身邊士卒。
呂布身邊盡是驃騎,這麽一衝,頓時便將趙栩家將切成兩部,不過趙栩家將都是百裏挑一的猛士,趙栩又是他們的主心骨,當即反應過來,向趙栩方向廝殺迴合。要是尋常士兵,早已經被殺得四分五裂,四散而逃了。可是趙栩家將不同,趙栩家將個個是鐵血戰士,平時趙栩對他們一視同仁,待他們如後世的戰友般好,他們也對趙栩奉若神明,此時勢危,也毫不退縮,死命交戰。而周倉和王勇更是個聞到血腥味就興奮的家夥,當下奮起神威,立時砍殺十多人。
趙栩靈光一閃,拔出巨闕劍,一手橫槍,大喝道:“兄弟們,這些狗屁想殺我們,我們就得讓他們知道厲害,狹路相逢——”
“勇者勝!”加上周倉和趙雲、王勇在內,以及趙栩全部家將齊聲怒喝,被趙栩這麽一喝,頓時精神倍漲,猶如幹柴遇上熊熊烈火,頓時成為一團勢不可擋的大火,趙栩軍全部死戰。徐庶看見這等場麵,嚇得混身顫抖,看看趙栩,暗想:這趙栩究竟是何等樣人?簡直不可想象。紀靈和呂布手下士兵見眼前被包圍的敵人突然好像打了興奮劑似的,大驚失色;想來也是,袁術手下的烏合之眾哪裏見過這等場麵,登時抵擋不住,急忙後退,不敢上前。呂布和紀靈也是大驚,紀靈連殺數人,喝道:“不準後退!”眾士兵被紀靈這麽一嚇,倒也不敢後退,卻也不敢上前廝殺,隻是圍住,大聲唿喝。
呂布見狀,暗思不妙,急喝道:“趙栩,休再做困獸之鬥,快快下馬受縛。”暗想:擒賊先擒王,得先將趙栩殺了。當即挺戟直取趙栩,趙栩正在廝殺,被四將圍住,都是紀靈手下將領,趙栩力戰四將,正不分勝負,忽又有三員將領圍殺過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何況還是七員戰將,若是平時,趙栩當可與之堂堂正正交戰,可是這是在重圍之中,趙栩無心戀戰,遂拔巨闕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霎時間,殺死六將,忽見呂布飛馬而來,急舉巨闕劍迎戰。
呂布知道巨闕劍厲害,不敢與之交鋒,這麽一來,呂布也奈何趙栩不得,呂布暗想:隻待趙栩力盡,即可擒之。趙栩見呂布隻是虛招,暗想不妙,當即大喝一聲,呂布吃了一驚;趙栩一手巨闕,一手三尖兩刃神鋒,直迎呂布,呂布見來勢兇猛,心中驚懼,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