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一邊癡癡地傻笑一邊擦眼睛的樣子也太純了。
大概是因為氣氛太好,秦朗也不由自主地卸下了自己的心防,在群裏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目的。
他其實並不是那種完全意義上的「富二代」,因為小時候家裏隻是一個普通的開餐館的,是那種忙起來小小年紀都要給別人端盤子的普通。
隻是後來趕上了好時代,一部分富了起來,也開始講究吃穿,他父親這個頂著「傳承人」名頭的廚子才陡然發跡,因為在這個小圈子裏的地位和輩分,開始有各種各樣的「合作人」想要和他合夥,他也趁著這一波春風,一步步從合夥到合作,最後成立了由這個圈子裏的精英組成的「秦閣」。
他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自然明了父輩們在困難時期依然保持的堅持和標準,可也因為如此,他更了解父輩們對待「食客」和「食物」之間關係的傲慢與偏見。
在這個圈子,有些人甚至認為對於「食客」來說,他們的意見和要求是不重要的,別人端給他們吃什麽,他們就該吃什麽,不會有人比一個廚子更了解怎麽做菜。
在整個家庭的薰陶和影響下,秦朗是個年紀小小就懂得為人處事的人,他在家裏是老二,上麵還有個年紀更大、性格更強勢的哥哥,在這種境況下,家裏的人都希望他能「過得好」就行了,並不希望他能做出什麽「大事」,家人的期望和他自己的性格讓他成為了一個人人稱頌的「紳士」,可在這種「脈脈溫情」之下,他其實並不甘心於此。
所以秦朗來了「紅星小學」,想用行動告訴其他人,那種一廂情願的「尊重」是行不通的,現在「食客」和「廚師」之間的關係,就如同「學生」與「老師」的關係,一個水平再好的老師,如果不尊重「學生」,也就了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秦朗的目的達到了,但是要想要向所有人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要先取得俗世意義上的「成功」。
多麽諷刺,隻有獲得別人的「認可」,才能反證自己的正確。
對於其他幾個老師來說,秦朗的目的和想法太「成熟」,也太難以產生「共鳴」,但他自述過程中的有一段話,卻很是打動了其他幾個老師。
秦朗說:「我這幾十年來,都是按照家裏人想要的方向在活,活成所有人都喜歡的樣子,不停的做出雙贏的選擇,為各種人和事妥協。但有些時候,我更想自私一點、冷漠一點,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所以,即使有黛文婷「毀約」在先,他再提出「毀約」,其實是一件很讓人「不喜歡」的事兒,他還是勇敢地說了。
就算大家因為他的決定而「討厭」他,他也想「自私」一次。
幸而,沒有人因為他的決定而討厭他,隻是真心的為他高興。
【蘇麗:沒什麽討厭不討厭的,你本來就隻簽了半年啊。】
【黛文婷:你是個很好的朋友,我明白你的想法。】
【張校長:娃娃不要想太多,支教老師年年有,你自己的日子要自己過明白。】
以及,杜若私聊發過來的、稍有些別扭的安慰:
【杜若:自私又冷漠的活並不快樂,被人期待和喜歡才快樂,希望你能一直快樂。】
第72章 天使vs惡魔
黛文婷和江昭輝走了,秦朗也是板上釘釘要走的,張校長雖然都能理解,也說支教點現在調老師過來容易,可心裏肯定也不好受,好幾天都悶悶的。
他的兒子張有田之前和他吵過一架後,選擇了離開家鄉,去外麵大城市一邊打工一邊讀函授,張校長雖然嘴裏罵罵咧咧,但後來也匯過去好幾次錢,偶爾也能看到他和兒子通過微信聊天,感覺比麵對麵的時候關係還好了不少。
但也因為張有田走了,學校裏很多雜務都落在了張校長身上,有時候看著張校長在後操場劈柴、扛著木塊往廚房走,秦朗杜若他們也想幫個忙,但張校長卻不讓他們幫忙,說是害怕他們用斧子劈到自己。
城裏來的老師,哪有幾個真的會用斧子劈柴的呢?萬一傷到哪裏,這裏連個衛生所都沒有,更別說打破傷風了。
大概是這樣的氣氛讓秦朗越發覺得內疚,這學期剩下來的半個月,他不但幫忙給杜若與蘇麗準備好了迴去的飛機票和車票,甚至把江昭輝迴來的機票都訂好了。
在學校裏,他再三檢查了多媒體教室裏所有設備是否完好,還留下了足夠多的備件,教著杜若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維修,甚至還自掏腰包又多買了幾個信號增幅器,將學校幾個方向都籠罩住了,隻要不遇到極端惡劣天氣,在學校範圍,打電話和上網都沒問題。
一旦聯通了網絡,距離不再是問題,購物也就是等一段時間的差距,比起很多連網都不通的地方,這裏無論是哪個支教老師來,秦朗都有信心他們會留下來。
而對於孩子們來說,老師們的離開就像是候鳥的來去,有舊的老師走,就有新的老師來,隻不過每一個老師都各不相同,需要一些時間去熟悉而已。
所以比起內疚的秦朗和焦躁起來的張校長,反倒是孩子們最不受影響,也算是意外驚喜。
時間就這麽一天天過去,眼看著臨近放假,很多孩子的心思也已經不放在上課上了,下課時經常能看到聚在一起商量放假怎麽玩的。
</br>
大概是因為氣氛太好,秦朗也不由自主地卸下了自己的心防,在群裏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目的。
他其實並不是那種完全意義上的「富二代」,因為小時候家裏隻是一個普通的開餐館的,是那種忙起來小小年紀都要給別人端盤子的普通。
隻是後來趕上了好時代,一部分富了起來,也開始講究吃穿,他父親這個頂著「傳承人」名頭的廚子才陡然發跡,因為在這個小圈子裏的地位和輩分,開始有各種各樣的「合作人」想要和他合夥,他也趁著這一波春風,一步步從合夥到合作,最後成立了由這個圈子裏的精英組成的「秦閣」。
他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自然明了父輩們在困難時期依然保持的堅持和標準,可也因為如此,他更了解父輩們對待「食客」和「食物」之間關係的傲慢與偏見。
在這個圈子,有些人甚至認為對於「食客」來說,他們的意見和要求是不重要的,別人端給他們吃什麽,他們就該吃什麽,不會有人比一個廚子更了解怎麽做菜。
在整個家庭的薰陶和影響下,秦朗是個年紀小小就懂得為人處事的人,他在家裏是老二,上麵還有個年紀更大、性格更強勢的哥哥,在這種境況下,家裏的人都希望他能「過得好」就行了,並不希望他能做出什麽「大事」,家人的期望和他自己的性格讓他成為了一個人人稱頌的「紳士」,可在這種「脈脈溫情」之下,他其實並不甘心於此。
所以秦朗來了「紅星小學」,想用行動告訴其他人,那種一廂情願的「尊重」是行不通的,現在「食客」和「廚師」之間的關係,就如同「學生」與「老師」的關係,一個水平再好的老師,如果不尊重「學生」,也就了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秦朗的目的達到了,但是要想要向所有人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要先取得俗世意義上的「成功」。
多麽諷刺,隻有獲得別人的「認可」,才能反證自己的正確。
對於其他幾個老師來說,秦朗的目的和想法太「成熟」,也太難以產生「共鳴」,但他自述過程中的有一段話,卻很是打動了其他幾個老師。
秦朗說:「我這幾十年來,都是按照家裏人想要的方向在活,活成所有人都喜歡的樣子,不停的做出雙贏的選擇,為各種人和事妥協。但有些時候,我更想自私一點、冷漠一點,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所以,即使有黛文婷「毀約」在先,他再提出「毀約」,其實是一件很讓人「不喜歡」的事兒,他還是勇敢地說了。
就算大家因為他的決定而「討厭」他,他也想「自私」一次。
幸而,沒有人因為他的決定而討厭他,隻是真心的為他高興。
【蘇麗:沒什麽討厭不討厭的,你本來就隻簽了半年啊。】
【黛文婷:你是個很好的朋友,我明白你的想法。】
【張校長:娃娃不要想太多,支教老師年年有,你自己的日子要自己過明白。】
以及,杜若私聊發過來的、稍有些別扭的安慰:
【杜若:自私又冷漠的活並不快樂,被人期待和喜歡才快樂,希望你能一直快樂。】
第72章 天使vs惡魔
黛文婷和江昭輝走了,秦朗也是板上釘釘要走的,張校長雖然都能理解,也說支教點現在調老師過來容易,可心裏肯定也不好受,好幾天都悶悶的。
他的兒子張有田之前和他吵過一架後,選擇了離開家鄉,去外麵大城市一邊打工一邊讀函授,張校長雖然嘴裏罵罵咧咧,但後來也匯過去好幾次錢,偶爾也能看到他和兒子通過微信聊天,感覺比麵對麵的時候關係還好了不少。
但也因為張有田走了,學校裏很多雜務都落在了張校長身上,有時候看著張校長在後操場劈柴、扛著木塊往廚房走,秦朗杜若他們也想幫個忙,但張校長卻不讓他們幫忙,說是害怕他們用斧子劈到自己。
城裏來的老師,哪有幾個真的會用斧子劈柴的呢?萬一傷到哪裏,這裏連個衛生所都沒有,更別說打破傷風了。
大概是這樣的氣氛讓秦朗越發覺得內疚,這學期剩下來的半個月,他不但幫忙給杜若與蘇麗準備好了迴去的飛機票和車票,甚至把江昭輝迴來的機票都訂好了。
在學校裏,他再三檢查了多媒體教室裏所有設備是否完好,還留下了足夠多的備件,教著杜若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維修,甚至還自掏腰包又多買了幾個信號增幅器,將學校幾個方向都籠罩住了,隻要不遇到極端惡劣天氣,在學校範圍,打電話和上網都沒問題。
一旦聯通了網絡,距離不再是問題,購物也就是等一段時間的差距,比起很多連網都不通的地方,這裏無論是哪個支教老師來,秦朗都有信心他們會留下來。
而對於孩子們來說,老師們的離開就像是候鳥的來去,有舊的老師走,就有新的老師來,隻不過每一個老師都各不相同,需要一些時間去熟悉而已。
所以比起內疚的秦朗和焦躁起來的張校長,反倒是孩子們最不受影響,也算是意外驚喜。
時間就這麽一天天過去,眼看著臨近放假,很多孩子的心思也已經不放在上課上了,下課時經常能看到聚在一起商量放假怎麽玩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