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麽說,能在紅星小學讀到五、六年級的學生,要麽是家裏已經有了長大的兒女不需要有人照顧,比如張小虎,要麽就是父母對孩子懷有殷切的期望,希望能好好成才離開這個地方,哪怕是出去打工,也得認識幾個字。
此外,高年級孩子的成長速度沒有低年級孩子那麽快,校服尺寸不必買的太大,也好選擇尺碼。
在這種情況下,張校長建議老師們先給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們買校服,三年級以下的孩子暫且等等的理由,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可老師們也有他們自己的考量。
一來,校服這東西,就是用來平等學生身份的,哪個學校也沒有低年級孩子不穿校服,高年級穿著到處跑的道理,這不是讓低年級學生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嗎?
二來,他們是支教老師,按照合約隻會來這裏兩個學期,今年他們能確保落實每個學生都有一套校服,等他們走了,他們很難確定張校長還會把穿校服這個習慣保持下去,不如現在一次解決。
最主要的是,這個錢不是他們的,是網友的愛心捐款,不是他們想怎麽花就怎麽花的,如果要對所有人負責,就應該每個學生都有,不然會讓人覺得他們暗箱操作、剋扣校服款了。
所以張校長的意見固然合理,可是他們卻不能聽他的,隻買三年級以上學生的衣服。
「隻是一個買校服的小事,就有這麽多互相不能說服的地方,果然想要好好支教,光會教書還不夠啊。」
想到最近發生的這一連串事情,蘇麗不勝唏噓地說,「幸虧我是和你們一起來的,要是就我一個人,肯定搞不定。」
就不說有商有量了,最大可能是和之前的方老師一樣,被氣走。
「別感慨了,網上多少人還在看著黛文婷下一步怎麽走呢,趕緊把校服買了!」
秦朗一邊和淘寶店家討價還價,一邊催促蘇麗。
錢在黛文婷帳戶裏,所以用的是黛文婷的淘寶帳戶買衣服,但黛文婷並不會還價,這個活兒就交給了秦朗。
給孩子們量身長、統計數據的事情就交給了蘇麗和杜若。
「知道了知道了!」
蘇麗哪裏敢偷懶,抄起桌上的捲尺,拉著杜若就去給孩子們量身高。
一開始蘇麗還想一個個量,還是杜若阻止了她。
她記得她上學時候買校服之前是老師在課桌前畫了個身高樹,他們一個個站過去比劃,有一個人負責記錄,一個人負責報數的。
這麽做,比一個個量快多了。
左右校服都是要放鬆一點尺寸的,往大了報肯定沒錯。
於是到了課間時候,杜若就在講台前麵畫了個身高樹,開始念孩子們的名字,一個個上去量身高並往大一點報,蘇麗就負責記錄。
為了維持秩序,量身高是從高年級的孩子開始的。
六年級的孩子們已經意識到是怎麽迴事,一個個眼睛放光地上來,有些很難抑製內心雀躍地還會問比較好說話的蘇麗老師:「老師,是要買新衣服了嗎?」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每個孩子都興高采烈的,有些還會提出自己的要求。
「蘇老師,我的衣服能不要那麽大嗎?我的衣服都好大,我想要一件合身的衣服!」
「蘇老師,我喜歡穿帶拉鏈的,不喜歡扣扣子!」
「蘇老師,能買點拉鏈嗎?我的衣服拉鏈老壞,還要縫扣子!」
農村的孩子衣服都是往大了買,希望能多穿幾年,經常看見孩子袖子褲腿拖老長在地上走的,於是蘇麗也理解他們愛美的心理,有些要求也都在記錄本上註明,準備滿足了。
低年級的孩子就比較懵懂了,但紅星小學每個年級的教室離得近,即使是這些七八歲的孩子也聽到了隔壁在嚷嚷買衣服什麽的,到量身高的時候也很開心。
家裏有哥哥姐姐的小孩子,絕大部分是穿不到新衣服的,隻有父母打工迴家時有可能收到這樣的「禮物」。
量到一個一年級的女孩時,她鼓足了勇氣,問蘇麗:「蘇老師,給我的衣服,能做的小一點嗎?」
蘇麗之前聽到不少孩子的要求,有些也要求合身一點,還沒有哪個是希望穿小點的。
她一低頭,見是班上很少說話的一個學生,叫馬珍珍的,於是摸了摸她的頭:「馬珍珍,你以後還要再長的,買小了穿不了一年就穿不得了,得買大一點。」
馬珍珍眼裏閃過一絲失望,緊抿著嘴沒說話,讓開位置讓下一個孩子去量了。
杜若聽到「馬珍珍」的名字就看了過去,她還記得這個孩子,之前她獎勵過馬珍珍一包餅幹,卻差點害她被班上同學當成小偷,引起過一陣騷動。
這場風波過去後,馬珍珍依然還是膽小木訥,但至少班上同學都認識了她,她也陸陸續續有了幾個好朋友。
杜若下意識的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喊住了馬珍珍,蹲下身問她。
「馬珍珍,你為什麽想要衣服做的小一點?」
「因為家裏的新衣服,都是哥哥們穿的。」
馬珍珍怯懦地說,「如果衣服做的大,我二哥就會拿去穿了,他現在讀四年級。」
「可是他自己也有衣服啊。」
杜若奇怪地說,「學校裏每個學生都會有校服。」
「我,我還有個哥哥,在跟著我爸放羊,他沒讀書。」
</br>
此外,高年級孩子的成長速度沒有低年級孩子那麽快,校服尺寸不必買的太大,也好選擇尺碼。
在這種情況下,張校長建議老師們先給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們買校服,三年級以下的孩子暫且等等的理由,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可老師們也有他們自己的考量。
一來,校服這東西,就是用來平等學生身份的,哪個學校也沒有低年級孩子不穿校服,高年級穿著到處跑的道理,這不是讓低年級學生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嗎?
二來,他們是支教老師,按照合約隻會來這裏兩個學期,今年他們能確保落實每個學生都有一套校服,等他們走了,他們很難確定張校長還會把穿校服這個習慣保持下去,不如現在一次解決。
最主要的是,這個錢不是他們的,是網友的愛心捐款,不是他們想怎麽花就怎麽花的,如果要對所有人負責,就應該每個學生都有,不然會讓人覺得他們暗箱操作、剋扣校服款了。
所以張校長的意見固然合理,可是他們卻不能聽他的,隻買三年級以上學生的衣服。
「隻是一個買校服的小事,就有這麽多互相不能說服的地方,果然想要好好支教,光會教書還不夠啊。」
想到最近發生的這一連串事情,蘇麗不勝唏噓地說,「幸虧我是和你們一起來的,要是就我一個人,肯定搞不定。」
就不說有商有量了,最大可能是和之前的方老師一樣,被氣走。
「別感慨了,網上多少人還在看著黛文婷下一步怎麽走呢,趕緊把校服買了!」
秦朗一邊和淘寶店家討價還價,一邊催促蘇麗。
錢在黛文婷帳戶裏,所以用的是黛文婷的淘寶帳戶買衣服,但黛文婷並不會還價,這個活兒就交給了秦朗。
給孩子們量身長、統計數據的事情就交給了蘇麗和杜若。
「知道了知道了!」
蘇麗哪裏敢偷懶,抄起桌上的捲尺,拉著杜若就去給孩子們量身高。
一開始蘇麗還想一個個量,還是杜若阻止了她。
她記得她上學時候買校服之前是老師在課桌前畫了個身高樹,他們一個個站過去比劃,有一個人負責記錄,一個人負責報數的。
這麽做,比一個個量快多了。
左右校服都是要放鬆一點尺寸的,往大了報肯定沒錯。
於是到了課間時候,杜若就在講台前麵畫了個身高樹,開始念孩子們的名字,一個個上去量身高並往大一點報,蘇麗就負責記錄。
為了維持秩序,量身高是從高年級的孩子開始的。
六年級的孩子們已經意識到是怎麽迴事,一個個眼睛放光地上來,有些很難抑製內心雀躍地還會問比較好說話的蘇麗老師:「老師,是要買新衣服了嗎?」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每個孩子都興高采烈的,有些還會提出自己的要求。
「蘇老師,我的衣服能不要那麽大嗎?我的衣服都好大,我想要一件合身的衣服!」
「蘇老師,我喜歡穿帶拉鏈的,不喜歡扣扣子!」
「蘇老師,能買點拉鏈嗎?我的衣服拉鏈老壞,還要縫扣子!」
農村的孩子衣服都是往大了買,希望能多穿幾年,經常看見孩子袖子褲腿拖老長在地上走的,於是蘇麗也理解他們愛美的心理,有些要求也都在記錄本上註明,準備滿足了。
低年級的孩子就比較懵懂了,但紅星小學每個年級的教室離得近,即使是這些七八歲的孩子也聽到了隔壁在嚷嚷買衣服什麽的,到量身高的時候也很開心。
家裏有哥哥姐姐的小孩子,絕大部分是穿不到新衣服的,隻有父母打工迴家時有可能收到這樣的「禮物」。
量到一個一年級的女孩時,她鼓足了勇氣,問蘇麗:「蘇老師,給我的衣服,能做的小一點嗎?」
蘇麗之前聽到不少孩子的要求,有些也要求合身一點,還沒有哪個是希望穿小點的。
她一低頭,見是班上很少說話的一個學生,叫馬珍珍的,於是摸了摸她的頭:「馬珍珍,你以後還要再長的,買小了穿不了一年就穿不得了,得買大一點。」
馬珍珍眼裏閃過一絲失望,緊抿著嘴沒說話,讓開位置讓下一個孩子去量了。
杜若聽到「馬珍珍」的名字就看了過去,她還記得這個孩子,之前她獎勵過馬珍珍一包餅幹,卻差點害她被班上同學當成小偷,引起過一陣騷動。
這場風波過去後,馬珍珍依然還是膽小木訥,但至少班上同學都認識了她,她也陸陸續續有了幾個好朋友。
杜若下意識的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喊住了馬珍珍,蹲下身問她。
「馬珍珍,你為什麽想要衣服做的小一點?」
「因為家裏的新衣服,都是哥哥們穿的。」
馬珍珍怯懦地說,「如果衣服做的大,我二哥就會拿去穿了,他現在讀四年級。」
「可是他自己也有衣服啊。」
杜若奇怪地說,「學校裏每個學生都會有校服。」
「我,我還有個哥哥,在跟著我爸放羊,他沒讀書。」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