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那是沒有網沒有設備,多媒體教室也隻能空著。現在我們有了信號增幅器,又買了無限流量的上網卡,我可以在多媒體教室裏接上網,到時候再買幾台手機,再加上電腦上可以裝上微信,咱們可以讓孩子們跟父母通過視頻聯絡父母,咱們隻要教會他們怎麽使用就好,隻是買一些必要設備的話,花不了多少錢。」
秦朗對此說的有條有理,顯然這麽想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正好順水推舟地建議,「我看了下多媒體教室裏留下的各項埠,都預留的非常全麵,顯然當初建立這個小學的時候,多媒體教室也擔負著和外界溝通的功能的,隻是紅星村的地理位置太差,基站信號很難覆蓋到,多媒體教室才閑置在這裏。」
有了秦朗拋磚引玉,黛文婷也眼睛一亮。
「我們還可以在每間教室裏都裝上攝像頭,為他們開一個直播間,在學生上課的時候進行直播,這樣無論孩子們的爸媽什麽時候有空,隻要一進入直播間,就能看見在家鄉讀書的孩子。」
「這個主意好!」
「這想法不錯!」
其實城市裏有不少小學和幼兒園都已經有了這樣的設置,但鄉下人連攝像頭是什麽都不知道,更別說「直播」了,黛文婷的想法很好,隻是少不了要有專人去指導在外打工的孩子父母如何使用直播間,比起他們這邊完善設備和流程,孩子父母那邊才是最難觸及的難題。
但現在大家都在興致勃勃的集思廣益,誰也沒在這個當口潑黛文婷冷水,反倒對她的提議很是支持。
而且,第一個需要指導的,就是……
「張校長,等設備安裝好了,我們第一個教會您怎麽使用。」
秦朗看著一直鴨子聽雷一樣聽著他們討論的張校長,誠懇地說:「現在的時代已經不同於以往,即使這裏地處偏僻,但隻要有網絡存在,就不可能阻隔與外麵的溝通。隻要您學會了怎麽使用網絡,哪怕以後這裏不再有支教老師來了,孩子們也會有老師上課。」
現在網絡這麽發達,各種網校和名師在線谘詢的渠道早已經成熟,他們還可以把這些名師的課程錄製下來,再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
最不濟,即使他們迴到了城市裏,隻要紅星小學有網絡對外溝通,他們總能通過網絡幫上一把的。
「真的?這個多媒體真的這麽有用?」
張校長滿臉不信,猶猶豫豫地說,「這個電腦這麽複雜,我這麽一把年紀了,應該學不會吧……」
「哪有學不會的,我爸今年都五十幾了,才學電腦幾個月,現在已經用的特別溜索了!」
蘇麗爽朗地笑聲打消了校長的疑慮,根本不覺得學會用電腦是什麽事,「會用電腦真的特別簡單,三歲小孩子都學得會!」
這麽多孩子裏,張校長最喜歡看起來一點心眼都沒有的蘇麗,既然連她都說這個好學,張校長最後一點不自信也動搖了,點了點頭,答應的很幹脆。
「好,我學!」
都是紅星小學裏的東西,他有管理的權利,他不學,誰學?!
有關「手機」的問題解決,很自然地就要繼續討論有關「校服」的相關事宜。
剛才討論什麽「多媒體」,什麽「直播」、「視頻」,張校長插不上嘴,但衣服鞋子這種事張校長是有發言權的。
「這校服是不是該每個學生都有?是和我們以前一樣,春夏秋冬一共三套嗎?」
黛文婷的學校是上海市很有名的老牌學校,校服也是公認的「洋氣」,提起校服,她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自己的母校,在她的學生年代裏,學生能穿上她那所母校的校服,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除了黛文婷,剩下幾人都是差不多環境長大的孩子,一提起校服,想到的也是自己以前穿過的運動服樣式的春夏秋冬校服。
「娃娃們夏天放暑假又不在學校裏,穿不上夏天的校服,春秋天太短買了也浪費,真要買校服,買冬衣就行了,既紮實,又保暖!」
但是張校長立刻反駁了黛文婷的疑問。
「可是校服本來就該是每天都穿的吧?如果隻有冬天才穿,那叫什麽校服?還不如一人買一件羽絨服算了!」
江昭輝翻了個白眼,「如果有了校服,孩子們春秋天和夏天還穿得破破爛爛的,校服就隻是個擺設。」
校服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產生一種平等感。
即使是紅星小學,家境有所差距的孩子也還是有的,如果大家都穿的一樣,某種意義上,也會減少一部分的歧視。
「張校長說的也有道理。」
杜若想了想,說,「山區的春秋天確實很短,最多不過一個月,夏天從五月底開始,到了七月孩子們就放暑假了,校服利用率不高。但是十月底天就開始冷了,直到來年三四月份天才迴暖。」
毫無疑問,冬季校服是穿著時間最長的。
「對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張校長連連點頭。
「但是時間再短也確實有啊,我贊同江昭輝的看法,校服如果不天天穿,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和作用。」
在這一點上,蘇麗和江昭輝持著一樣的看法。
眼看著兩邊又要爭起來,秦朗連忙緩和局麵。
「別吵別吵,這個問題好解決!」
「夏季校服單薄,本來就花不了多少錢,買了也不算浪費。秋冬天的校服也好辦,我見過那種三合一的校服,咱們可以買那種脫膽的衝鋒衣,春秋天隻穿外套,再冷點套抓絨衣,最冷的冬天就把羽絨內膽加上,春秋冬兼顧,也好換洗!」
</br>
秦朗對此說的有條有理,顯然這麽想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正好順水推舟地建議,「我看了下多媒體教室裏留下的各項埠,都預留的非常全麵,顯然當初建立這個小學的時候,多媒體教室也擔負著和外界溝通的功能的,隻是紅星村的地理位置太差,基站信號很難覆蓋到,多媒體教室才閑置在這裏。」
有了秦朗拋磚引玉,黛文婷也眼睛一亮。
「我們還可以在每間教室裏都裝上攝像頭,為他們開一個直播間,在學生上課的時候進行直播,這樣無論孩子們的爸媽什麽時候有空,隻要一進入直播間,就能看見在家鄉讀書的孩子。」
「這個主意好!」
「這想法不錯!」
其實城市裏有不少小學和幼兒園都已經有了這樣的設置,但鄉下人連攝像頭是什麽都不知道,更別說「直播」了,黛文婷的想法很好,隻是少不了要有專人去指導在外打工的孩子父母如何使用直播間,比起他們這邊完善設備和流程,孩子父母那邊才是最難觸及的難題。
但現在大家都在興致勃勃的集思廣益,誰也沒在這個當口潑黛文婷冷水,反倒對她的提議很是支持。
而且,第一個需要指導的,就是……
「張校長,等設備安裝好了,我們第一個教會您怎麽使用。」
秦朗看著一直鴨子聽雷一樣聽著他們討論的張校長,誠懇地說:「現在的時代已經不同於以往,即使這裏地處偏僻,但隻要有網絡存在,就不可能阻隔與外麵的溝通。隻要您學會了怎麽使用網絡,哪怕以後這裏不再有支教老師來了,孩子們也會有老師上課。」
現在網絡這麽發達,各種網校和名師在線谘詢的渠道早已經成熟,他們還可以把這些名師的課程錄製下來,再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
最不濟,即使他們迴到了城市裏,隻要紅星小學有網絡對外溝通,他們總能通過網絡幫上一把的。
「真的?這個多媒體真的這麽有用?」
張校長滿臉不信,猶猶豫豫地說,「這個電腦這麽複雜,我這麽一把年紀了,應該學不會吧……」
「哪有學不會的,我爸今年都五十幾了,才學電腦幾個月,現在已經用的特別溜索了!」
蘇麗爽朗地笑聲打消了校長的疑慮,根本不覺得學會用電腦是什麽事,「會用電腦真的特別簡單,三歲小孩子都學得會!」
這麽多孩子裏,張校長最喜歡看起來一點心眼都沒有的蘇麗,既然連她都說這個好學,張校長最後一點不自信也動搖了,點了點頭,答應的很幹脆。
「好,我學!」
都是紅星小學裏的東西,他有管理的權利,他不學,誰學?!
有關「手機」的問題解決,很自然地就要繼續討論有關「校服」的相關事宜。
剛才討論什麽「多媒體」,什麽「直播」、「視頻」,張校長插不上嘴,但衣服鞋子這種事張校長是有發言權的。
「這校服是不是該每個學生都有?是和我們以前一樣,春夏秋冬一共三套嗎?」
黛文婷的學校是上海市很有名的老牌學校,校服也是公認的「洋氣」,提起校服,她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自己的母校,在她的學生年代裏,學生能穿上她那所母校的校服,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除了黛文婷,剩下幾人都是差不多環境長大的孩子,一提起校服,想到的也是自己以前穿過的運動服樣式的春夏秋冬校服。
「娃娃們夏天放暑假又不在學校裏,穿不上夏天的校服,春秋天太短買了也浪費,真要買校服,買冬衣就行了,既紮實,又保暖!」
但是張校長立刻反駁了黛文婷的疑問。
「可是校服本來就該是每天都穿的吧?如果隻有冬天才穿,那叫什麽校服?還不如一人買一件羽絨服算了!」
江昭輝翻了個白眼,「如果有了校服,孩子們春秋天和夏天還穿得破破爛爛的,校服就隻是個擺設。」
校服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產生一種平等感。
即使是紅星小學,家境有所差距的孩子也還是有的,如果大家都穿的一樣,某種意義上,也會減少一部分的歧視。
「張校長說的也有道理。」
杜若想了想,說,「山區的春秋天確實很短,最多不過一個月,夏天從五月底開始,到了七月孩子們就放暑假了,校服利用率不高。但是十月底天就開始冷了,直到來年三四月份天才迴暖。」
毫無疑問,冬季校服是穿著時間最長的。
「對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張校長連連點頭。
「但是時間再短也確實有啊,我贊同江昭輝的看法,校服如果不天天穿,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和作用。」
在這一點上,蘇麗和江昭輝持著一樣的看法。
眼看著兩邊又要爭起來,秦朗連忙緩和局麵。
「別吵別吵,這個問題好解決!」
「夏季校服單薄,本來就花不了多少錢,買了也不算浪費。秋冬天的校服也好辦,我見過那種三合一的校服,咱們可以買那種脫膽的衝鋒衣,春秋天隻穿外套,再冷點套抓絨衣,最冷的冬天就把羽絨內膽加上,春秋冬兼顧,也好換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