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又提醒了句:


    「我們還少張床。」


    李老師點了點頭,迴屋裏拿出一個小挎包挎上,帶著他們在村子裏走。


    八、九月份是農忙季節,在村子裏晃蕩的都是閑漢,這些人看到一群外鄉人走在路上,尤其隊伍裏還有黛文婷、杜若幾個年輕女人,先是眼睛一亮,再看到李老師和江昭輝這兩個健壯小夥子,眼睛裏便浮現出了失望。


    也有膽大的上來搭話,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助的,都被敷衍走了。


    「這裏治安怎麽樣?」


    杜若終於問出了自己最擔心的問題。


    「這個村子裏住著的大多都是親戚,都知根知底,外麵人來了容不下身,但也因為這個,沒出過什麽事,偶爾有些小偷小摸自己內部就解決了。」


    李老師指了指不遠處:「村子那個尖頂房子是村委會,駐著一個村警,今年有五十多歲了,也快退休了。你們要有什麽事情可以去那個尖頂房子請人幫忙解決。」


    「當地百姓還算熱情,就是因為條件很差比較艱苦,還有就是重男輕女很嚴重。」


    李老師看了眼杜若幾人,嘆氣:「我剛來這裏時,不到四十個學生,還包括周圍山上的,隻有五個女孩。我和方老師一家一家跑,才發現他們讓男孩子讀書,女孩子在家種田餵豬做飯砍柴,純粹當成勞動力用……」


    「我們來的時候,支教組織要求我們要幫助宣傳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政策,我和這些老鄉溝通十分困難,無論我們怎麽說,怎麽告訴他們義務教育是強製性的,而且是免費的,除了一些家裏條件還過得去的和還算開明的,絕大部分都不讓家裏女孩子來上學。」


    這話題很沉重,但也在他們的意料之中。男女不平等的問題即使在城市裏也很常見,更別說農村了。


    蘇麗好奇地追問:「那你和方老師後來是怎麽說通他們的呢?」


    「說通?」


    李老師嗤笑著,「沒有,我們沒有說通過……」


    「後來國家對山村學校進行補貼,每個讀書的孩子每天有四塊錢的餐費,可以在學校裏吃上一頓餐,許多人家裏就把年紀小還不能幹活的女孩子送來讀書了。」


    他慢悠悠往前走,仰首望天,自問自答。


    「少一張嘴吃飯,偶爾還能往家帶兩個饅頭,多劃算啊,是吧?」


    之前李老師給他們的感覺是木訥而淳樸的,可這一刻,一種激烈的東西破土而出,他也露出了屬於年輕人的銳氣。


    也許這位李老師,隻有表麵上是木訥的,其實內心也燃燒著火焰。


    說話間,已經到了那家叫做「軍軍超市」的小店。


    在這座村子裏,這家規模不大的雜貨鋪已經算是最大的店鋪裏了,之前來接他們的三輪電瓶車也是店主借的。


    店主見到李老師帶人來很熱情,用當地的土話向李老師說了些什麽,這裏的方言短促有力還帶著一股噴氣的聲音,仿佛要鼻子和嘴巴一起用力才能說清楚一樣,聽起來很是吃力。


    杜若努力去聽,對方大約說的是「就猜到支教老師要來光顧生意」之類的話。


    「你們要的東西,這裏要有賣的,就有;要是沒有,在紅星村其他地方也買不到。」李老師讓他們留在這裏慢慢挑。


    「你們先選著,迴頭我來結帳,我去前麵木匠家裏找他再打張床。」


    說完,他掀起簾子出去了。


    這間軍軍超市特別昏暗,也許是為了省電,老闆根本沒開燈,整個屋子裏黑乎乎的,看著不像超市,像是地下黨接頭的據點,東西也放的亂七八糟的,完全不知道東西該怎麽找。


    杜若有點潔癖,伸手一摸貨架,一手都是灰,所有的包裝袋上也都是灰撲撲的,不擦開根本都看不見字,大概這裏的老闆也從來不擦貨架。


    江昭輝直接就問:「有礦泉水沒有?先來一箱礦泉水!」


    「礦泉水?」


    老闆愣了下,然後連連點頭:「有有有!」


    他絮絮叨叨著這裏沒人買這個,然後從後麵搬出來一提藍色的礦泉水,江昭輝一問兩塊五一瓶,二十四瓶一提,都沒還價,自己掏腰包拿了一提放到了門口。


    他們都知道採買東西的錢都是外界捐助需要做帳的,也不願意讓李老師將這些經費破費太多,所以買的個人用的東西都是自己掏的錢,隻有一些公用的東西才放在櫃檯上,等著李老師來結帳。


    等李老師迴來後,發現大部分東西他們都自己付錢了,隻有水瓶、熱水壺、電熱鍋這樣可以長期用的東西在等著他付帳,眼睛裏生出些暖意。


    大概是因為雙方這樣的體貼,在迴去的路上,李老師話也多了起來,開始絮絮叨叨說著這裏的一些糟心事。


    原來江昭輝上廁所沒有紙也沒有水不是偶然,這裏原本也不是這樣。


    新校舍投入使用後,李老師原本是把紙放在廁所裏隨學生們取用的,可後來也不知是誰開了頭,帶頭將捲紙揣迴了家,衛生紙耗費的速度快了,李老師和方老師找學生們談論了幾次後都沒用,連張校長都把學校的紙拿迴家去,後來李老師一氣之下就不再往廁所裏放紙了。


    後來學生們要上廁所,就來李老師這裏領幾張紙,張校長家則是自己帶紙,水也是誰用誰來提,雙方就這麽槓上了。


    像這樣的摩擦還有很多,李老師和方老師一共接受了不到兩萬塊的社會捐助,這些錢還有不少在新校舍投入使用時候置辦了辦公用品和雜物。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祈禱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祈禱君並收藏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