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不喝了。”


    “你這是沒禮貌,哪有你這樣待客的!”


    “我哪不禮貌了?是罵你了還是打你了?再說了,是你自己主動跑老我家蹭水喝,又不是我請你來的。”


    “你……”


    “你什麽你,我沒讓你直接喝白開水已經算不錯了。”


    白靈兒比楊小龍嘴還快,嘟嘟嘟好像機關槍一樣,把楊小龍懟的啞口無言。


    一旁的白壽亭將這一切看在眼中,不過他卻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他可不會插手年輕人的事兒。


    眼看奈何不了白靈兒,楊小龍也懶得在跟白靈兒爭辯,隻能將就著喝起來這普通的普洱茶。


    “嗯,這茶也挺好喝的嘛,不錯不錯。”


    楊小龍言不由衷的說道,還故意砸吧砸吧嘴,流露出一絲迴味無窮的樣子。


    “好喝你就多喝點,管飽。”


    白靈兒戲虐一笑道。


    她幾乎天天喝普洱,最清楚這普通普洱跟明前龍井的差距,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如果沒有喝過這明前龍井的話,那喝普通普洱的口感還可以,但楊小龍可是先喝的明前龍井,再喝普洱,就跟喝槐樹葉泡的水差不多。


    所以他可以確定,楊小龍這享受的表情肯定是裝出來的。


    看著白靈兒臉上的笑意,楊小龍知道自己肯定被識破了,但男子漢大丈夫,怎麽能夠被一個小丫頭片子看扁,別說隻是普通茶水,就算是黃連水他也會裝出一副喝了瓊漿玉液的樣子。


    “白老,您要不要來點這個嚐嚐?”


    楊小龍轉而看向白壽亭問道。


    “謝謝,我這還沒喝完呢。”白壽亭笑著婉拒了楊小龍,就在楊小龍以為白壽亭是跟自己客氣的時候,他把茶杯遞給了白靈兒,“靈兒,給我再倒一杯。”


    “好嘞。”


    白靈兒十分乖巧的給白壽亭倒了一杯茶,看到楊小龍看自己,故意做了一個氣死你的表情。


    楊小龍心中欲哭無淚,表麵上卻表現的十分淡定。


    “小龍,聽靈兒說你懂中醫?”


    白壽亭突然開口詢問道。


    “嗯,略懂一二。”


    楊小龍點了點頭,十分謙虛的說道。


    “不知道你師從咱們寧北哪位名家?我倒是認識幾位咱們寧北的中醫大師,說不定我還跟你師傅認識呢。”


    白壽亭再次問道。


    “我師傅原來是雲遊四方的遊醫,沒什麽名氣,後來在我們隔壁村安家落戶,我這才拜他為師,說出來您也不知道,還是不說了。”


    楊小龍坦誠的迴道。


    雖然他師傅老孫頭一輩子籍籍無名,但楊小龍相信那是因為老孫頭淡泊名利,要不然以老孫頭的醫術,弄一個大學教授都綽綽有餘。


    要知道老孫頭可是藥王孫思邈的正宗後代,而且在中醫領域浸淫了超過一個甲子,隻怕早已將正本《千金要方》融會貫通,即便楊小龍現在醫術已經登堂入室,小有所成,但他覺得跟自己的師傅還是有著一段不小的差距。


    畢竟一個在中醫領域苦心孤詣了一輩子,一個不過才斷斷續續學習了十年時間,兩者的付出有著天壤之別。


    楊小龍要不是悟性強,腦瓜子聰明,經常一點就透,他現在隻怕堪堪入門而已。


    也正因為發現楊小龍是一個可塑之才,老孫頭才會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並在彌留之際將他們孫家最為重要的傳承至寶《千金要方》交給楊小龍。


    “哦,這樣啊。”


    聽了楊小龍的解釋,老孫頭倒也沒有太過意外,也沒有因為楊小龍說自己的師傅隻是一名遊醫就流露出任何不屑。


    他可不是那種狗眼看人低的人,活了六十多年的他很清楚,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清心寡欲的人,明明在某個領域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卻與世無爭,寧願平平淡淡的過一輩子。


    楊小龍的師傅沒名氣,但是不代表人家沒實力,說不定就是跟掃地僧一樣的隱世大佬。


    “對了小龍,我最近閑來無事的時候也會翻翻《黃帝內經》,根據裏麵講的東西在學習養生之道,你覺得這本書怎麽樣?那些所謂不吃藥就能夠長命百歲的理論是不是謬論啊?”


    白壽亭佯裝無意的問道,但實際上卻是在考教楊小龍。


    如果楊小龍不能說出個子醜寅卯,那他這個中醫的身份自然不攻自破。


    “《黃帝內經》是工人的中醫學奠基之作,咱們華夏幾千年的繁衍生息,黃帝內經功不可沒,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黃帝內經》,就沒有咱們華夏幾千年的燦爛文明。”


    “《黃帝內經》博大精深,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蘊藏中醫之道的精髓,是治病救人的最高醫理,暗藏養生延年的最高玄機。”


    “這樣一本奇書,很多人窮極一生都隻能領悟到一些皮毛,但即便如此,也足以受益終生。”


    “白老你剛才說看《黃帝內經》學習養生之術,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您,裏麵所說的不服藥就可以長命百歲絕對不是謬論,而是有理論基礎的。”


    “在《黃帝內經》裏麵有這樣一段話,‘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簡單的直譯就是不治療已經發生的病變,治療未發生的疾病,不治療已經亂了的世道,治療未亂的世道。”


    “我這樣說您可能還是不太了解他的意思,我給你舉一個恰當的比喻,咱們先說前半句,‘不治已病治未病’,假如說一個人的肝髒有了問題,不要盲目的治療肝髒,還要從其他未生病的髒器著手。”


    “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心屬火,木生火,所以治療肝病,還要同時從腎髒跟心髒著手治療。”


    “而不治已亂治未亂意思是說,假設一個公司的管理模式除了問題,造成了混亂,不要盲目的解決當前的混亂,而要從造成混亂的原因和混亂將會導致的後果著手,簡單的說,就是把兩頭和後麵兩段解決,那中間的那段麻煩自然也就不複存在了。”


    “這兩具話雖然簡單,但其實乃是中醫藥精髓理論,最重要的就是告訴咱們要防患於未然,不能到了病入膏肓才四處求醫。”


    “而養生無疑就是在教我們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隻要你平時注意保養身體,謹守《黃帝內經》那四十字真言,必然可以做到諸邪避退,百病不侵,長命百歲易如反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桃運小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肉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肉和尚並收藏桃運小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