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靖哪會跟她說獄中的那些酷烈手段,隻含糊道:“蕭家憑女人博富貴,能有幾個鐵骨錚錚的男人,熬不住便招供了。怎樣,你夫君答應的,都做到了吧?”


    “自然!夫君一向說話算數!”


    嬌俏眉眼間帶了點諂媚揶揄的味道,更增靈秀,梁靖低笑著邀功請賞。


    玉嬛趁著沒僕婦丫鬟來打攪,便將香橙慢慢餵給他吃,又道:“蕭家的事到如今,總算是塵埃落定。既然連這都審出來了,祖父的案子,也該翻到明麵了。哼,永王原本還指望蕭家能把他推上皇位,如今龜縮不前,卻是反受其害了。”


    “不過還有兩位蕭貴妃。”梁靖搖了搖頭,“皇上到底念舊情,留著她們,也是變數。”


    “那可未必。”玉嬛擠了擠眼睛,“她們走到這田地,就算皇上愧疚安撫,也是有了裂痕。若能讓她們是狗急跳牆,沒準兒還能給永王幫倒忙,到時候,咱們等著永王自取滅亡便是。”


    這話出乎所料,梁靖眉峰微挑,“說來聽聽?”


    第69章 第69章


    側間裏唯有夫妻二人相對, 外頭風雪陣陣, 吹動窗扉。


    因梁靖向來不喜成群的人服侍, 他進門後,石榴瞧著沒什麽吩咐,便留了熱茶果點在桌上, 帶著丫鬟僕婦到別處忙去了。珠簾外屋門緊掩,玉嬛也不怕旁人聽見,隻管拿銀刀破開另一顆香橙,隨口道:“你覺得永王是怎樣的人?”


    “人麵獸心,笑裏藏刀。”


    梁靖自然不會給永王用好詞。


    玉嬛聞言莞爾,“那是自然,除此而外,他跟東宮太子比起來, 做事時有何不同呢?”


    “太子性情端方正直,行事也沉穩有度, 即便會用許多手段,卻甚少做虧心的事, 也不像永王逢迎長輩,籠絡人心。而那位麽……論才學, 應是有的, 畢竟是皇家血脈, 有名師指點。不過論起朝堂政事, 他卻不及太子久經歷練, 先前出風頭, 也不過是仗著朝中有蕭敬宗,後宮有貴妃而已。”


    這話倒是不假。


    玉嬛縱然對永王深懷芥蒂,前世在他手下數年,也知道那位對長輩體貼關懷,極得人心。不過他的地位聲勢全憑旁人助力,景明帝必定是看在眼中的,是以前世哪怕太子蒙冤被廢,也始終不曾將永王挪入東宮。直至臨死時,身邊沒了能倚重的人,才將江山託付在永王手裏。


    而這迴,舊事自然不能重演。


    玉嬛想著舊時種種,眼底也籠了一層寒色,“他確實沒旁的本事,不過見風使舵的本領卻是無人能及。先前兩位蕭貴妃得勢,蕭敬宗居於相位,便耐不住誘惑生出奪嫡的心思。而今蕭家撞到皇上的刀刃,他便龜縮起來,不肯出頭——舅父表親都在其次,他最看重的,仍是皇上的心。隻要順著皇上的心思,待這陣風波過去,他仍能得恩寵,伺機而動。”


    “這樣圓滑有眼色,想揪短處都難。”


    “所以要讓他賊心不死,自曝其短。”


    她的聲音低柔,笑容卻是狡黠,梁靖瞧著那不懷好意的笑,忽而明白過來。


    ——倘若設法將兩位蕭貴妃斬草除根,永王在內在外都失了助力,沒準能徹底打消奪嫡的念頭,往後安分行事,保住性命,沒事再給太子添點堵。可若是留一線生機,待風波過後兩位蕭貴妃重新挽迴些許聖意,永王心有不甘,沒準會放手一搏。


    屆時他斷了半邊臂膀,又有玉嬛這麽個天底下最隱蔽的內奸盯著,哪還會有舊時聲勢?


    沒了蕭家居中斡旋,宮廷內外互通消息時,玉嬛前世所知的那些眼線,便能盡數派上用場,徹底將永王推到深淵裏去。


    梁靖會意,眼底旋即浮起笑意。


    ……


    既已拿定主意等永王自取滅亡,且這陣子永王十分乖覺地閉門謝客,沒露出半點忤逆不滿的意思,東宮便也沒窮追猛打。且蕭敬宗倒台後官員調動頗多,朝廷未穩之際也不宜起風浪,太子揣摩著景明帝的心思,也隻字不提永王和蕭家的幹係。


    連同為韓太師翻案的事也暫時壓著,免得景明帝過年也不得安生,老人家心生不豫。


    整個臘月,朝堂內外都安靜得詭異。


    後宮裏小蕭貴妃病勢雖好轉,大抵是對景明帝對付蕭家滿門的事懷著芥蒂,便一直稱病,甚少伴駕。景明帝比她大了三十歲,且畢竟有情分在,倒也沒計較這些事,隻是偶爾過去探望,旁的時候或是宿在東宮,或是去蕭貴妃那裏走走,在發落了涉案的官員後,沒牽連別處半分。


    京城外各處世家見他沒動靜,也都暗自放下心來。


    平安無事地過了年節,到二月初,韓太師的舊案便被翻到了明麵。


    梁靖自上京後籌備了一年有餘,又拿到蕭家人的口供,手裏證據早已搜羅得周全。而景明帝對太師的事耿耿於懷十多年,如今扳倒了蕭家且別處風平浪靜,便再無顧忌。待懷王爺居中通了消息,一拍即合。


    遂由刑部出麵,隻說審問蕭敬宗的案子時,得知蕭家當年曾構陷重臣、蒙蔽君王,拿偽造的證據羅織了韓太師的冤案。


    景明帝聞之盛怒,遂命大理寺調閱卷宗,理出端倪後,重查舊案。


    之後的一切便順理成章,隻是重審舊案手續繁瑣,且梁靖搜羅的證據須交由大理寺一一查驗,難免慢些。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媚玉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斛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斛珠並收藏花媚玉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