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王笑而搖頭。


    如今的局麵,百姓被世家盤剝,朝廷新政難以推行,難道不苦麽?但這種話說也無用,比起百姓,景明帝最在乎的唯有皇權穩定。


    遂將景明帝茶杯斟滿,徐徐道:“其實皇兄比臣弟更明白,這事如同化了膿的爛瘡,哪怕刮骨,也得忍痛剜除。五十而知天命,事在人為,皇兄又何必瞻前顧後?太子未必有皇兄當年的謀略,卻也有群臣輔佐,那時世家獨霸朝堂,如今的寒門士子卻也占了一席之地。何況,太子身邊還有梁靖那樣的人。我瞧著,武安侯經了當年的事,也未必會袖手旁觀。”


    景明帝搖頭,“道理朕自然明白,隻是風浪太甚,怕是會動搖根基。”


    “臣弟明白。皇兄隻要別阻攔太子,屆時相機行事,還能有轉寰的餘地。”


    這便是幫太子說話的意思了。


    懷王這些年置身事外,不偏不倚,如今難得偏幫,倒叫景明帝意外。


    “這迴你倒是很上心?”


    “隻是覺得,皇兄當年受的委屈不該含糊作罷。難得太子身邊有人,該放手一搏。”


    這多少勾動景明帝的心事,好半晌,他才猶豫著道:“那便試試。”


    懷王拱手,麵露笑意,“太子定會捏好分寸,皇兄靜觀其變就好。”


    ……


    得了景明帝首肯後,東宮便少了許多顧忌。玉嬛對蕭家的底細雖不是一清二楚,卻也知道許多內情,這些事說出來,梁靖再借東宮的人手查探證實,許多事便有了眉目。整個七月忙忙碌碌,玉嬛亦甚少出門,隻管在住處修生養息,多迴想舊時細節,到月底時,東宮已查足了證據,伺機而動。


    這日玉嬛如常去懷王府陪伴郡主,出府時,卻又跟永王狹路相逢。


    自打去歲玉嬛從永王府逃出去後,兩人這還是頭迴碰麵。


    永王仍是那副春風滿麵的溫和模樣,哪怕隱約覺察出懷王對太子的親近態度,這陣子仍時常登門拜訪,或是跟懷王和王妃問安,或是送些珍奇有趣之物,或是帶著小郡主散心,做足了貼心侄子的功夫。那張臉便像是刻上去的麵具似的,溫潤如玉,氣度端貴,行走間從容不迫。


    直到看到玉嬛——


    裊娜的身影自遊廊角落拐出來,比去歲又高了些,夏日的薄衫隨風微動,更見修長輕盈。少女的雙繯青絲盤起來,成了少婦的打扮,雲鬢高堆,珠釵輕晃,臉上薄塗脂粉,姣白細膩,眉似遠山,眸若星辰,雙手斂在身前,緩緩走過來時綽約生姿,如漫步在畫中的美人。


    這般溫婉從容的氣度,跟先前的嬌憨少女比起來,全然不同。


    永王腳步微頓,神情也僵了片刻。


    還是玉嬛詫然駐足,行禮道:“拜見殿下。”


    “許久沒見了。”永王很快恢復了往常的端然姿態,盯著那雙妙麗明眸,唇邊那句“梁少夫人”的稱唿怎麽都吐不出來。


    玉嬛亦抬眸看他,臉上沉靜如波,心底裏卻五味雜陳。


    憶起舊事後,她曾不止一次地懊悔,不知當初怎麽就瞎了眼、蒙了心,為永王那錦衣而來時伸出的手而感激——那時的家破人亡、落難流離,不就是他暗中布置麽?可笑相處數年,她卻始終蒙在鼓裏,迷惑在他溫存的話語、虛假的承諾,像是溺水的人抓著那僅有的救命稻草,拚盡全力。


    而今迴想,真是可悲可笑!


    玉嬛唇邊浮起嘲諷的笑意,腳步挪動,打算擦肩而過。


    永王卻忽然開口,雙眼斜睨著她,聲音極低,“真是可惜了。”


    這話說得突兀,且刻意壓低聲音,意味深長似的。玉嬛前世在宮裏待慣了,碰見這種事難免要探個清楚,不自覺頓住腳步,抬眉道:“殿下可惜什麽?”


    “明珠暗投。”


    玉嬛哂笑,“我夫君很好。”


    “梁靖雖在侯府,卻非長房所出,哪怕在梁元紹膝下,也非長子。侯位尊榮,與他不會有半點幹係。而朝堂上——”永王笑了下,帶著幾分冷意,“他那樣一意孤行,最後隻會頭破血流。真是遺憾,”他嘖的一聲,眉眼竟自流露些許惋惜,“把你帶進王府的時候,本王曾認真考慮過,娶你做側妃的事。”


    這話裏帶著點遺憾慨嘆,亦含幾分自負,仿佛玉嬛錯過了飛黃騰達的良機似的。


    玉嬛還以為他有多要緊的事,卻原來隻是這點心思,反倒鬆了口氣。


    “民婦福薄,有勞殿下掛懷。”她側身退了半步行禮,待禮罷,正好繞開永王。


    永王站在原地,唇邊笑意凝固,迴過頭打量著被僕婦半掩的裊娜身影,眸色漸漸暗沉。


    ——哪怕隔了大半年,他依然沒能想明白玉嬛當初是如何逃出永王府的。不過這不重要,她就算插了翅膀,也隻是一介女子,真想動手,擄迴去也不過舉手之勞。隻是方才那態度可惡,仿佛他這天潢貴胄的王爺,卻比不過那不識大體、不懂進退的梁靖。


    不就是仗著梁靖得東宮寵信麽?


    待東宮被廢,看他還如何得意!


    永王心中冷笑,從懷王府出去,自尋了蕭敬宗和心腹籌謀。然而未等他謀劃周全,東宮那邊卻突然出招,劍鋒直指他最倚賴的蕭家——數位禦史聯名彈劾,說蕭敬宗貪賄弄權、草菅人命、僭越失禮、暗中收買勾結武將重臣,有不臣之心,當徹查後治以重罪。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媚玉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斛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斛珠並收藏花媚玉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