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梁元輔夫婦,先前靈州的事一出,他們正不痛快呢。且以梁靖的性情和主見,過兩日便會帶她迴京,往後定不會困在魏州當差,她不用在侯府抬頭低頭地打照麵,也不必過分在意。
玉嬛敬完茶,眾人閑聊了會兒,梁元輔便起身,說外頭還有事,先行一步。
臨走時,又向梁靖道:“晏平之前總不在魏州,如今既迴來了,便跟我過來一趟,有幾句話要跟你說。”他是侯爺的嫡長子,將來要承襲爵位的,且身居都督之職,實權在握,說這話時便有幾分不容商議的味道。
梁靖自站起身來,“祖父想必還有話叮囑,我待會先送他迴夷簡閣,再去找伯父。”
他向來性子倔,比幾個兄弟都難管束,梁元輔瞧了弟弟一眼,想著那位也未必支使得動這兒子,隻好道:“那就早點來我書房。”因瞧出梁靖是拿父子之綱來壓他,又擺出孝順的姿態,向老侯爺告退。
父子倆自當年韓太師的事後便有了裂隙,這些年梁元輔沉浸在權位中,感情更是冷淡。
老侯爺隻叫他自去忙碌,而後攜了老夫人和小夫妻倆往夷簡閣去。
到得那邊,老夫人叮囑了幾句夫妻往後須和睦,讓梁靖多讓著玉嬛之類的話,便留下玉嬛用午飯。梁靖暫且無事,猜得梁元輔找他是為靈州的事,也沒耽擱,徑直去他書房。
果然,伯侄倆一見麵,梁元輔也不虛客氣,屏退了旁人,開門見山地問道:“這迴靈州的事,我聽見後曾修書數封給你,勸你別蹚這渾水,怎麽最後還是去了?”他神情冷沉,金刀大馬地坐在椅中,責備道:“徐德明是永王殿下的人,咱們侯府的前途跟他息息相關,你怎能如此胡鬧!”
“這不是胡鬧。”梁靖端然站在中間,不卑不亢,“我也是為府裏著想。”
“胡說!”梁元輔麵色更沉,“永王殿下得了靈州,對咱們隻有好處。你去京城大半年,也該看得分明,永王如今深得聖心,又有眾人擁護,東宮遲早要讓出來。你如今跑去東宮做什麽?趁早辭了,我另尋好差事給你。”
他在魏州久居人上,說話辦事便添幾分剛愎。
梁靖昂然站著,卻緩緩搖了搖頭。
第55章 第55章
屋內的氣氛, 一瞬間便僵硬了起來。
梁元輔索性站起身,在桌邊慢慢踱步。
他生得身形魁梧,一張臉地閣方圓, 蓄了寸許的鬍子, 因握著八州軍權須震懾眾人,時常麵露威儀,久而久之, 眉間便皺了三道淺淺的豎溝,緩緩踱步時目光沉黑,天然便帶幾分壓迫。
“這事容不得任性。”他倒不曾斥責, 隻沉著臉,語重心長, “你跟太子性情相投,我知道,是以先前你幫著東宮做點小事, 和永王鬧別扭,我也沒多說。這迴卻不同, 靈州的事鬧出來,對永王傷得極重,晏平——私交歸私交, 大事上卻須拎得清楚。這闔府上下百餘人口, 族中更有子弟無數, 咱們但凡走錯一步, 便會搭上這些人的性命。”
他說的語氣沉緩, 麵目肅然,隱隱幾分威壓。
梁靖看著他,暫且沉默不語。
梁元輔見他像是聽進去了,續道:“府裏的事既交到我手裏,大事還是該我決斷。我們兄弟凡事商量著辦,你那邊更該父子齊心、兄弟合力,咱們勁往一處使,才能辦成大事。玉瓊進永王府這兩年,還算有臉麵,永王待咱們侯府,也十分器重。朝中情形,你比我看得更分明,太子和永王是何主張,你瞧不出來?”
“我知道。”梁靖沉聲,“太子主張量才選用,科舉取仕,永王在世家子弟中選得更多。”
“那麽,朝中兩虎相鬥,將來誰承繼大統對咱們有利,你難道看不出來?永王一向器重咱們,更不跟世家作對,若他得了天下,這府裏仍能穩居魏州,權勢隻盛不衰,方能傳下百代家業。而你——”他話鋒一轉,帶了嚴厲責備的語氣,“這迴,卻狠狠在背後砍了永王一到,這不是自毀前途基業嗎!”
見梁靖欲辯駁,隨手取過桌上幾封信丟給他,“你自己看!”
梁靖接過來翻了翻,應是永王那邊遞來的,上頭頗多責備的言辭,說梁家該當管束好族中子弟,莫再生事,言辭犀利嚴苛,與先前的客氣態度截然不同。
他掃了幾眼,忽而哂笑。
——這迴靈州的事平定後,徐德明被帶迴京城,沒多久便供出了蕭家,繼而牽扯出永王。徐德明那事鬧得太大,即便得寵如兩位蕭貴妃,都沒能勸消景明帝的怒氣,不止蕭敬宗受連累被奪了相位,連永王都吃了重罰。他氣悶之下,將矛頭對準梁靖,實在是自然而然的事。
梁元輔瞧著他那模樣,更是暗自氣惱。
“永王受責,咱們府也跟著吃暗虧,玉瓊在永王府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晏平,不是我在新婚添堵,你行事時,是在該為族中考慮周全才是!”
前世夾在縫隙時,梁元輔便是拿這件事來壓派,梁靖左右為難,才會退出爭鬥。
然而如今……
他抬目,對著梁元輔沉厲的目光,不閃不避,“我襄助太子,並非為私交,而是深思熟慮。這件事即便伯父不提,我也想趁此機會說清楚——永王此人,不值得伯父傾力輔佐。”
</br>
玉嬛敬完茶,眾人閑聊了會兒,梁元輔便起身,說外頭還有事,先行一步。
臨走時,又向梁靖道:“晏平之前總不在魏州,如今既迴來了,便跟我過來一趟,有幾句話要跟你說。”他是侯爺的嫡長子,將來要承襲爵位的,且身居都督之職,實權在握,說這話時便有幾分不容商議的味道。
梁靖自站起身來,“祖父想必還有話叮囑,我待會先送他迴夷簡閣,再去找伯父。”
他向來性子倔,比幾個兄弟都難管束,梁元輔瞧了弟弟一眼,想著那位也未必支使得動這兒子,隻好道:“那就早點來我書房。”因瞧出梁靖是拿父子之綱來壓他,又擺出孝順的姿態,向老侯爺告退。
父子倆自當年韓太師的事後便有了裂隙,這些年梁元輔沉浸在權位中,感情更是冷淡。
老侯爺隻叫他自去忙碌,而後攜了老夫人和小夫妻倆往夷簡閣去。
到得那邊,老夫人叮囑了幾句夫妻往後須和睦,讓梁靖多讓著玉嬛之類的話,便留下玉嬛用午飯。梁靖暫且無事,猜得梁元輔找他是為靈州的事,也沒耽擱,徑直去他書房。
果然,伯侄倆一見麵,梁元輔也不虛客氣,屏退了旁人,開門見山地問道:“這迴靈州的事,我聽見後曾修書數封給你,勸你別蹚這渾水,怎麽最後還是去了?”他神情冷沉,金刀大馬地坐在椅中,責備道:“徐德明是永王殿下的人,咱們侯府的前途跟他息息相關,你怎能如此胡鬧!”
“這不是胡鬧。”梁靖端然站在中間,不卑不亢,“我也是為府裏著想。”
“胡說!”梁元輔麵色更沉,“永王殿下得了靈州,對咱們隻有好處。你去京城大半年,也該看得分明,永王如今深得聖心,又有眾人擁護,東宮遲早要讓出來。你如今跑去東宮做什麽?趁早辭了,我另尋好差事給你。”
他在魏州久居人上,說話辦事便添幾分剛愎。
梁靖昂然站著,卻緩緩搖了搖頭。
第55章 第55章
屋內的氣氛, 一瞬間便僵硬了起來。
梁元輔索性站起身,在桌邊慢慢踱步。
他生得身形魁梧,一張臉地閣方圓, 蓄了寸許的鬍子, 因握著八州軍權須震懾眾人,時常麵露威儀,久而久之, 眉間便皺了三道淺淺的豎溝,緩緩踱步時目光沉黑,天然便帶幾分壓迫。
“這事容不得任性。”他倒不曾斥責, 隻沉著臉,語重心長, “你跟太子性情相投,我知道,是以先前你幫著東宮做點小事, 和永王鬧別扭,我也沒多說。這迴卻不同, 靈州的事鬧出來,對永王傷得極重,晏平——私交歸私交, 大事上卻須拎得清楚。這闔府上下百餘人口, 族中更有子弟無數, 咱們但凡走錯一步, 便會搭上這些人的性命。”
他說的語氣沉緩, 麵目肅然,隱隱幾分威壓。
梁靖看著他,暫且沉默不語。
梁元輔見他像是聽進去了,續道:“府裏的事既交到我手裏,大事還是該我決斷。我們兄弟凡事商量著辦,你那邊更該父子齊心、兄弟合力,咱們勁往一處使,才能辦成大事。玉瓊進永王府這兩年,還算有臉麵,永王待咱們侯府,也十分器重。朝中情形,你比我看得更分明,太子和永王是何主張,你瞧不出來?”
“我知道。”梁靖沉聲,“太子主張量才選用,科舉取仕,永王在世家子弟中選得更多。”
“那麽,朝中兩虎相鬥,將來誰承繼大統對咱們有利,你難道看不出來?永王一向器重咱們,更不跟世家作對,若他得了天下,這府裏仍能穩居魏州,權勢隻盛不衰,方能傳下百代家業。而你——”他話鋒一轉,帶了嚴厲責備的語氣,“這迴,卻狠狠在背後砍了永王一到,這不是自毀前途基業嗎!”
見梁靖欲辯駁,隨手取過桌上幾封信丟給他,“你自己看!”
梁靖接過來翻了翻,應是永王那邊遞來的,上頭頗多責備的言辭,說梁家該當管束好族中子弟,莫再生事,言辭犀利嚴苛,與先前的客氣態度截然不同。
他掃了幾眼,忽而哂笑。
——這迴靈州的事平定後,徐德明被帶迴京城,沒多久便供出了蕭家,繼而牽扯出永王。徐德明那事鬧得太大,即便得寵如兩位蕭貴妃,都沒能勸消景明帝的怒氣,不止蕭敬宗受連累被奪了相位,連永王都吃了重罰。他氣悶之下,將矛頭對準梁靖,實在是自然而然的事。
梁元輔瞧著他那模樣,更是暗自氣惱。
“永王受責,咱們府也跟著吃暗虧,玉瓊在永王府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晏平,不是我在新婚添堵,你行事時,是在該為族中考慮周全才是!”
前世夾在縫隙時,梁元輔便是拿這件事來壓派,梁靖左右為難,才會退出爭鬥。
然而如今……
他抬目,對著梁元輔沉厲的目光,不閃不避,“我襄助太子,並非為私交,而是深思熟慮。這件事即便伯父不提,我也想趁此機會說清楚——永王此人,不值得伯父傾力輔佐。”
</br>